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
智慧城市技术白皮书(2023最新版)

智慧城市技术白皮书智慧城市技术白皮书⒈引言智慧城市是指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以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提供居民精细化服务和优化城市生活环境为目标的综合体。
本白皮书旨在全面阐述智慧城市技术的概念、原则、关键技术和发展路径,以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和提高城市的智能化水平。
⒉智慧城市技术的概念和原则⑴智慧城市技术的概念智慧城市技术是指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实现城市的整体感知、综合分析、智能决策和精细化管理,以提供高效、便利和可持续的城市服务和管理手段的技术集成体系。
⑵智慧城市技术的原则(1)综合性原则:智慧城市技术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各个方面,如交通、能源、环境等,实现各个领域的协同发展和互联互通。
(2)可持续性原则:智慧城市技术应该注重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且能够适应城市的未来可持续发展需求。
(3)民众参与原则:智慧城市技术应该注重提供便民服务和民众参与的机会,主动收集民众的意见和需求,充分体现城市的民主和公平原则。
⒊智慧城市技术的关键技术⑴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是智慧城市的基础,通过对大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实现城市运行的全面感知和深度分析,为城市决策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⑵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将城市中的各种物理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为城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基础。
⑶技术技术可以对大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和分析,实现对城市的智能决策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⑷边缘计算技术边缘计算技术可以将部分计算任务放置在设备端或者接近设备的边缘节点,减少传输延迟和网络负载,提高智慧城市系统的实时性和响应能力。
⒋智慧城市技术的发展路径⑴数据集成与共享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需要建立起多个部门和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集成和共享机制,实现数据的跨界融合和高效利用。
⑵横向整合与纵向延伸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需要横向整合不同领域和部门的数据和资源,纵向延伸至城市的各个层次,实现城市各个层面的一体化管理。
成都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

成都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
成都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是成都市政府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文件,旨在推动成都建设智慧城市,实现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白皮书指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建筑,建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成都市政府将重点投入到智慧城市建筑建设中,推动智慧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成都市政府将加强智慧城市建筑的规划和设计,推动智慧城市建筑的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
其次,成都市政府将加强智慧城市建筑的建设管理,推动智慧城市建筑的安全、节能、环保。
此外,成都市政府还将加强智慧城市建筑的运营管理,推动智慧城市建筑的智能化、可持续发展。
成都市政府还将加强智慧城市建筑的技术研究,推动智慧城市建筑的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
同时,成都市政府还将加强智慧城市建筑的社会服务,推动智慧城市建筑的智能化、可持续发展。
成都市政府将持续投入到智慧城市建筑建设中,推动智慧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成都市政府将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成都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的出台,将为成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为智慧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成都市政府将继续加强智慧城市建筑的规划和设计,推动智慧城市建筑的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中国智慧园区标准化白皮书

中国智慧园区标准化白皮书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26)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9年12月2019版权声明本白皮书著作权属于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26)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所有。
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本白皮书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应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著作权方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致谢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委员会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国内近30家“产、学、研、用”单位于2019年开展了《中国智慧园区标准化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的编制工作。
本白皮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智慧园区相关行业内领导和专家的悉心指导,并给予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限于时间和能力,内容疏忽在所难免,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感谢苏州大学、广东电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为白皮书提供智慧园区建设案例。
主编单位: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26)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指导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全联房地产商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智慧建筑专业委员会、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云建信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山东山青物业管理研究院、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青岛亿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关村乐家智慧居住区产业技术联盟。
2021年城市信息模型(cim)发展白皮书

2021年城市信息模型(CIM)发展白皮书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城市信息模型(CIM)作为数字化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工具,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2021年,CIM在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呢?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2021年CIM的发展进行全面评估,并共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CIM的概念与意义CIM是指在虚拟环境中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城市地理信息的模型,它不仅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地形地貌等空间信息,还涵盖了城市人口、交通、环境等多样化数据。
CIM的建立能够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可视化、数字化的手段,有助于提高城市发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2021年CIM的技术进展1. 数据采集技术的创新2021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CIM在数据采集方面迎来了新的突破。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无人机、激光雷达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CIM的数据获取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精准的信息基础。
2. 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的提升在CIM发展的过程中,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一直是关键的环节。
2021年,CIM在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识别与分类算法的应用,使得CIM能够更加高效地处理大规模城市数据,并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三、2021年CIM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1. 建筑信息模型(BIM)与CIM的融合发展2021年,CIM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融合应用日益增多。
通过BIM与CIM的无缝对接,可以实现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全面协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立体化、全面化的支撑。
2. 智慧城市与CIM的结合随着智慧城市理念的不断深入,CIM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通过CIM构建城市数字孪生,可以实现对城市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分析与优化,为城市智能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2021年CIM的未来展望2021年的CIM发展虽然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未来,CIM有望在数据标准化、隐私保护、应用拓展等方面取得更加全面的突破。
2020-2021年中国智慧建筑技术发展白皮书

第四章 智慧建筑运维、管理和服务........................................................................70 4.1 建筑运维发展概述.......................................................................................70 4.2 智慧建筑运维的特点与挑战.......................................................................70 4.3 智慧建筑运维的技术体系...........................................................................72
第二章 新兴技术赋能智慧建筑发展........................................................................21 2.1 人工智能技术...............................................................................................21 2.2 大数据技术...................................................................................................25 2.3 边缘计算技术...............................................................................................27 2.4 软件定义网络技术.......................................................................................29 2.5 区块链技术...................................................................................................33 2.6 物联网技术...................................................................................................37 2.7 先进通信技术...............................................................................................38 2.8 地理信息系统 GIS 技术............................................................................... 42 2.9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43 2.10 云计算技术.................................................................................................45 2.11 智慧建筑信息安全技术.............................................................................46 2.12 建筑信息模型 BIM 技术............................................................................ 48 2.13 先进物联网芯片技术.................................................................................49 2.14 先进智能传感技术.....................................................................................51 2.15 集成管理技术.............................................................................................52
智慧社区解决方案白皮书

智慧社区解决方案白皮书目录第一章概述 (3)第二章建设目标和意义 (5)第三章总体设计 (6)第四章规划内容 (10)第一章概述社区综合管理是通过综合运用数据挖掘、三维、地理信息等现代科学技术,整合区域人、地、物、情、事、组织和房屋等信息,统筹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等资源,以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支撑,提升社区治理、社会管理和小区管理现代化,促进公共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智能化。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需求,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各级政府提升管理水平,推动创新驱动、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
2013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中的重要建设内容。
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于2013年,围绕《关于开展“智慧山东”试点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13〕3号),制定了《山东省智慧社区建设指导规范(试行)》,来明确“十二五”期间山东省“智慧社区”建设的着力点、发展方向和建设标准,规范、指导、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46号),并确定了80个试点城市,为信息惠民工作积累经验。
信息惠民工程实施的重点是解决社保、医疗、教育、养老、就业、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九大领域突出问题,在已有资源基础上集中构建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在街道社区统一应用,实现基础信息集中采集、多方利用,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事项和社会信息服务的全人群覆盖、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办理。
通过以上近两年国家各相关部委,在社区管理上密集地颁布各类政策指导方针可以看出,社区综合管理建设的协同化和智慧化势在必行!第二章建设目标和意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社会管理体系和智能化社会服务模式,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
1)形成成熟的社区社会管理模式。
社区政务服务能力和效率全面提升,社区安防和治安管控基本实现智慧化,社区治理基本实现现代化。
2023-智慧城市技术体系与白皮书-1

智慧城市技术体系与白皮书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要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智慧城市技术体系,以实现信息技术和城市治理的有效融合。
关于智慧城市技术体系与白皮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步骤阐述。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及意义智慧城市是指运用信息化、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经济、社会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以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城市形态。
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数据共享和整合,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城市内所有各类数据资源集成,实现精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
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在于打造智慧化的城市管理方式,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智慧城市技术体系的构成智慧城市技术体系包括数据采集和传输、数据处理和存储、数据分析和应用、智能化服务等四个方面。
数据采集和传输:包括传感器、无线网络、移动通讯等技术,以实现城市内各类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数据处理和存储: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存储和管理、数据安全等技术,以实现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分析和应用:包括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以实现数据分析和应用,提供智能化的城市服务。
智能化服务:包括交通出行、公共服务、城市安全等领域的智能化服务,提高城市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三、智慧城市白皮书的作用智慧城市白皮书是指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所需的技术、管理和政策方面的指南,是指导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文献。
智慧城市白皮书的作用在于:1、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和规划,推出未来城市生态发展的理念和规划。
2、阐述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趋势,洞察未来城市发展的蓝图。
3、提供现有技术、管理和政策方面的参考,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4、促进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共享与交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构建一个完善的智慧城市技术体系和发布一份指导性的智慧城市白皮书对于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非常关键,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智能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推动城市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2015年V

通过各种形式的高速的高带宽的通信网络工具,如有线网、无线网、蓝牙、红外等,发挥三网融合的优势,将传感器、个人电子设备等智能设备连接起来进行交互,实现互联互通,实时监控。
(3)高度的共享
利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tre:SOA)、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通过将资源“服务”化、集中存储、共享计算资源等方式,对整个城市信息资源进行汇集、存储、分类、整合,将全社会信息系统中收集和储存的分散的信息及数据关联起来,多方共享,使得工作和任务可以通过多方协作来得以远程完成。
据统计,截至2013年10月,我国已有300多个城市启动了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同时,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部、中国工程院、国家标准委等部门组织在228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2014年3月,我国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新型城市的三个重要方向之一,要求要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1)美国
2009年1月,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IBM公司运用“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奥巴马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信息基础设施。奥巴马积极回应 IBM 的“智慧地球”概念,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在美国 7870 亿美元的《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中鼓励物联网技术发展。奥巴马政府将智能电网项目作为其绿色经济振兴计划的关键性支柱之一。2009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布的《经济复苏计划》提出,计划投资110亿美元,建设可安装各种控制设备的新一代智能电网,以降低用户能源开支,实现能源独立性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09年4月美国能源部宣布,将投资34亿美元用于资助智能电网技术开发,投资6.15亿美元用于资助智能电网的示范项目。2009年6月,美国商务部和能源部共同发布了第一批智能电网的行业标准,这标志着美国智能电网项目正式启动。2009年9月,美国迪比克市与IBM共同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IBM将采用一系列新技术武装的迪比克市,将其完全数字化并将城市的所有资源都连接起来,可以侦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并智能化地响应市民的需求,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更适合居住和商业的发展。IBM还提出了未来几年内的一个计划:在美国爱荷华州的小城迪比克开展一个项目,该项目将通过使用传感器、软件和互联网让政府和市民能够测量、检测和调整他们使用水、电和交通的方式,以期打造更加节能、智能化的城市。2010年3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正式对外公布了未来10年美国的高速宽带发展计划,将目前的宽带网速度提高25倍,到2020年以前,让1亿户美国家庭互联网传输的平均速度从现在的每秒4兆提高到每秒100兆。
智慧城市技术白皮书

智慧城市技术白皮书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智慧城市旨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行,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白皮书将详细介绍智慧城市的相关技术,包括其定义、关键技术、应用场景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智慧城市的定义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它通过整合城市的各种资源和信息,实现城市的高效运行和精细化管理,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和安全的生活环境。
二、关键技术1、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基础,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等设备,实现对城市中各种物体和设施的实时感知和监测。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辆传感器可以收集交通流量和路况信息,智能电表可以实时监测电力使用情况。
2、云计算技术云计算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使得城市中的大量数据能够得到快速处理和分析。
云计算平台可以整合城市各个部门的数据,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3、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为城市的决策提供支持。
通过对城市交通、能源、环境等数据的分析,可以优化城市的资源配置和管理策略。
4、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智能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预测等。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可以预测交通拥堵情况,提前进行交通疏导。
5、通信技术高速、稳定的通信网络是智慧城市的保障,包括 5G 网络、光纤通信等。
这些技术为城市中的各种设备和系统提供了快速的数据传输通道。
三、应用场景1、智能交通通过实时交通监测和智能信号灯控制,优化交通流量,减少拥堵。
智能公交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的公交位置和到站时间信息,方便居民出行。
2、智能能源管理实现对能源的智能监测和调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智能电表和智能电网可以根据用电需求进行智能调度。
F5G全光智慧城市白皮书

开启F5G全光时代智联城市未来全光智慧城市白皮书国家信息中心2020年11月目录前言 (1)一、迈入新阶段 (1)(一)智慧城市发展内涵 (1)(二)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2)二、开启新时代 (5)(一)F5G的演进与发展 (5)(二)F5G的关键特征 (9)(三)F5G全光智慧城市 (10)(四)F5G业务能力评价 (12)三、构建新生态 (15)(一)F5G+数字政府 (15)(二)F5G+数字医疗 (17)(三)F5G+数字金融 (18)(四)F5G+企业上云 (19)(五)F5G+智慧教育 (21)(六)F5G+视频直播 (22)(七)F5G+平安城市 (23)(八)F5G商业模式 (23)四、展望新愿景 (25)前言智慧城市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互融合的产物,是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现代城市发展模式,是城市的重构与升华。
建设智慧城市有效助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新基建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代表了当今世界现代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趋势和新路径。
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突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赋予了智慧城市新的生命和灵魂。
“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使光纤宽带网络进入全面优化提速阶段,网络接入能力和城域网传输交换能力大幅提升。
“光网城市”的建设,完成了接入、城域、骨干网络的全面光纤化,进一步使光纤宽带网络延伸到农村地区,扩大了网络覆盖的深度与广度。
F5G(第五代固定网络)凭借超宽的终端连接能力和网络承载能力,构建全场景、全域、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网络,实现了通信基础网络质的飞跃。
“通信管道”网络开始向“开放融合网络资源平台”的方向演进,网络变得更加智能,拥有生命力,智能联接的网络更加智能化的支撑上层业务的实现,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助力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源源动力,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无限可能。
本报告结合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和全光网络发展趋势,提出全光智慧城市发展理念。
数字孪生城市白皮书(2020年)正式版

数字孪生城市白皮书(2020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0年12月致谢数字孪生城市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三年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一直在牵头,联合产业界开展研究,从概念向方案不断推进,目前已是第三次发布数字孪生城市白皮书,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值得欣慰的是,每年白皮书的发布,对社会各界了解、认识数字孪生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各地规划建设数字孪生城市起到强有力的指导作用,为部分创新性企业提供了一条参与智慧城市市场竞争的新赛道。
随着热度不断提升,参与研究的各类主体逐年增多,本次白皮书依然凝聚了产学研各领域专家的智慧和贡献,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数字孪生城市理论的创新性和技术的复杂性,目前研究的深度还远远不够,请各界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牵头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支持单位:泰瑞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五一视界数字孪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优锘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孪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时空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四方伟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通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软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世纪高通科技有限公司、苍穹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编写指导:余晓晖、胡坚波、王爱华、史德年、徐志发、刘高峰编写小组(排名不分先后):高艳丽、陈才、张育雄、孟楠、王潇、闫嘉豪、张竞涛、李翀、郑子辉、刘俊伟、黄栋、赵彦利、王金兰、刘晓伦、张帆、徐静进、张宇、陈傲寒、沈祎岗、刘钰胜、吴娜、纪德勇、陈显、程承旗、李林、刘广、张宁、马俊杰、龙浩、李超、石会昌、邢洁、王军、范旭丽、韩鹏、蔡高远、胡杰、曾祥宇、熊颖、赵龙军、崔丹丹、尹洪涛、柏翔、赵文学、刘啸、王云、邱凤翠、杨超、马晓彬、李春蕾、常磊等前言今年以来,“数字孪生”不再只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发展新模式、一个转型的新路径、一股推动各行业深刻变革的新动力。
实景三维建设关键问题罗列及分析(智慧城市系列研究白皮书)

开展三维实景中国建设是“十四五”时期基础测绘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其对推进自然资源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以来,部测绘发展研究中心围绕实景三维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及其软件创新主题,深入开展调研,基本摸清相关发展现状,旨在为“十四五”发展提供参考。
01深刻理解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新的历史时期,推进三维实景中国建设是贯彻落实“数字中国”战略、切实履行好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提升新型基础测绘保障服务能力、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要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等趋势,赋予了新时期“数字中国”建设新的内涵。
以实景三维中国为代表的地理信息是支撑新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数据资源。
第二,2018年自然资源部组建伊始,陆昊部长在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就国土空间规划及“多规合一”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等问题进行调研时,强调自然资源登记等系统,要由二维系统变成三维系统,解决自然资源调查、确权和国土空间用途管控等问题。
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性工作和必然选择。
第三,2018年以来,由美国发起的中美贸易争端问题不断升级,已经影响到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领域的创新发展,未来有可能进一步升级。
在这一背景下,开展并持续推进实景三维中国数据资源建设,必须充分考虑相关生产软硬件的国产化问题。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对于推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科技创新、促进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02国内实景三维数据生产及软件自主创新有关情况(一)国内实景三维数据生产及应用市场现状首先,从实景三维数据生产市场规模上看。
根据对中国政府采购网、各地市采购网站以及千里马等商业采购网站公开的招标项目数据的统计分析,近几年来,实景三维相关工程级项目金额呈现爆发式的增长,由2016年的10248万元、到2017年的21823万元、再到2018年的57972万元。
第五部分 大数据产业将是智慧城市建设未来竞争的焦点

大数据产业将是智慧城市建设未来竞争的焦点2014-01-12智慧城市中国智慧城市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在2013年可谓精彩纷呈,各地宣布签约项目总计已经达到数千亿元,也就是说,现在的城市正走在迈向智慧化的征程当中,未来的智慧城市是什么样子?我想说,那一定是大数据形成产业化运营的时代,你需要什么数据都可以由数据公司按需按质论价提供,大量的数据分析公司可以为您提供智慧服务。
中国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市场研究白皮书未来三年,以国家大力推动的智慧城市建设将逐步成为信息社会,城市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
大数据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信息技术手段,将越来越发挥其重要的支撑作用。
/content/www/cn/zh/big-data/china-smartcity-bigdata-applic ationmarket-research-wp.html大数据是12项可能改变全球技术的基石前不久,麦肯锡发布了最新一份研究报告,公布了决定未来全球经济的12项颠覆性技术,估算到2025年,每一项技术对全球经济的价值贡献均超过1万亿美元,包括:1、移动互联网,2、知识工作自动化,3、物联网,4、云计算,5、先进机器人,6、自动或半自动导航与驾驶的交通工具(如谷歌互联网汽车),7、新一代基因组,8、储能技术,9、3D打印,10、更强韧更有传导性的先进材料,11、先进油气勘探开采,12、可再生能源——太阳能与风能。
这12项技术,是当前提出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系列技术核心。
/salon/thesis_detail_id_127.html大数据让智慧城市建设“四两拨千斤”“用数据管理城市体征,用数据驱动城市运行”,这个是同方的大数据智慧城市建设理念。
/infrastructure/wlw/86577.html大数据兴助智慧城市一臂之力智慧城市的建设带来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目前,与智慧城市相关的项目所产生的数据量已超过了200PB,而大数据就像血液一样遍布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生活等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城市管理正在从“经验治理”转向“科学治理”。
中国智慧园区标准化白皮书

白皮书的发布,旨在与业界分享我们在智慧园区领域的思考和经验 标准 化工作是基础性工程,希望致力于智慧园区建设的合作伙伴们共同关注我国智 慧园区标准体系建设,切实促进我国智慧园区标准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智慧园区标准化白皮书
目录
第一章:智慧园区发展概况.................................................................................... 1 1.1 发展概况 ................................................................................................... 2 1.2 概念内涵 ................................................................................................... 7 1.3 建设目标 ................................................................................................... 8
2023-智慧城市大脑白皮书-1

智慧城市大脑白皮书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手段,科学规划、管理和运营城市,实现城市资源的高效分配、城市环境的优化整合、城市服务的智能升级。
而智慧城市大脑就是智慧城市的“大总管”,它是一个智慧城市系统的核心,通过对城市各方面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为城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提供重要支撑。
为了更好地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近日,由ATArcad提供技术支持,获得全国各地众多城市政府及行业专家参与编写的“智慧城市大脑白皮书”正式发布。
这份白皮书全面剖析了智慧城市大脑的意义、建设原则、技术支持、案例研究等方面,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更加全面、系统的指导。
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看这份“智慧城市大脑白皮书”。
第一步:指明问题,界定目标白皮书首先指出了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痛点和困境,如数据孤岛、平台碎片化、信息孪生、安全风险等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智慧城市大脑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如构建一体化、协同化、可持续化的智慧城市大脑,打造全面、立体、高效的城市治理体系,实现全民共享、智慧互通的城市发展。
第二步:构建技术架构,搭建平台体系白皮书重点介绍了智慧城市大脑的技术要素和技术架构,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方面,并提出了构建开放、标准、安全、可靠的智慧城市大脑平台的方案。
同时,白皮书还阐述了城市各部门信息系统的融合方式,提出了打通城市数据孤岛的实施思路。
第三步:探讨应用场景,展现成功案例白皮书分析了智慧城市大脑应用的关键场景,如城市交通、智能安防、环保治理、智慧医疗等。
同时,白皮书还介绍了国内外数十个智慧城市大脑的成功案例,如智慧广州、智慧重庆、新加坡全国数字治理平台等,这些案例充分说明了智慧城市大脑的优势和可行性。
第四步:展望未来,提供启示白皮书最后展望了未来智慧城市大脑发展的趋势和发展方向,如开放性、智能化、可视化、协同化等。
并提出,未来的智慧城市大脑需要注重推进制度创新、数据安全、用户隐私保护等方面工作,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智慧城市技术体系与白皮书

智慧城市技术体系与白皮书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慧城市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
智慧城市旨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和高效运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一个完善的智慧城市技术体系。
本文将详细探讨智慧城市技术体系的构成,并对相关的白皮书进行解读。
一、智慧城市技术体系概述智慧城市技术体系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涵盖了多个领域和技术。
它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等几个层面。
感知层是智慧城市的基础,通过各类传感器、摄像头、智能终端等设备,实时采集城市中的各种数据,如环境数据、交通数据、能源数据等。
这些设备就像城市的“眼睛”和“耳朵”,让城市能够感知到自身的状态和变化。
网络层则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传输,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等。
高效、稳定的网络是确保数据及时、准确传输的关键。
数据层对采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
运用大数据技术、数据挖掘算法等,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城市的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
平台层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它整合了各类资源和服务,提供统一的接口和管理平台,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工作。
应用层则是将技术转化为实际的应用服务,涵盖了城市管理、交通、能源、医疗、教育、环保等各个领域,为居民和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智慧城市技术体系的关键技术1、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使得城市中的各种设备和物体能够相互连接和通信,实现智能化的感知和控制。
通过物联网,城市中的路灯、垃圾桶、电表等都可以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2、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能够处理和分析海量的城市数据,帮助城市管理者了解城市的运行状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和趋势,从而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3、云计算技术云计算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支持城市各类应用的运行和数据处理,降低了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和复杂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智慧城市标准路线图........................................................................................40
i
目录
(二)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41 (三) 智慧城市重点研制标准....................................................................................43
二、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 3
(一)概念 ...........................................................................................................................3 (二)发展现状 ...................................................................................................................5
3
目录
................................................................................................2 一、绪论 ..........................................................................................................1
三、智慧城市技术体系 ................................................................................. 19
(一)物联感知层 .............................................................................................................20 (二)网络通信层 .............................................................................................................20 (三)数据及服务支撑层 .................................................................................................21
四、 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概述 .................................................................26
(一)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化情况 .....................................................................................26 (二)智慧城市国内标准化情况 .....................................................................................37
(四)智慧应用层 .............................................................................................................23 (五)标准规范体系 .........................................................................................................24 (六)安全保障体系 .........................................................................................................24 (七)建设管理体系 .........................................................................................................25
1、国际现状 ......................................................................................................................................... 5 2、国内现状 ....................................................................................................................................... 10 3、面临问题 ....................................................................................................................................... 17
六、 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和应用建议 ..........................................50
(一)指导思想 .................................................................................................................50 (二)建设思路建议 .........................................................................................................50 (三)标准研制建议 .........................................................................................................51
为促进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规划、关键标准制定以及标准应用实施,在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院依托全国 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OA 分技术委员会,于 2012 年 2 月-6 月对我国 28 个地方和 24 个企业进行了智慧城市标准化需求调研,并于 2012 年 8 月组织了 近 30 家“产学研用”单位启动了《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的编写。白皮 书系统的阐述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发展现状、技术体系、国内外智慧城市标准 化工作进展,提出了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和急需的重点标准,并对智慧城市 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了思考和建议。2013 年 5 月,我国基于白皮书成果,积 极向国际标准组织 ISO/IEC JTC1 提交了成立智慧城市研究组的提案,并获得了 国际组织大力支持,为我国同步开展国际、国内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奠定了良 好基础。
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 白皮书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OA 分技术委员会(筹)
2013 年 7 月
引言
引言
智慧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 求,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目前, 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首尔等城市相继提出智慧城市战略举措,我国已有 两百多个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相关规划,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 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英国标准研究院(BSI)、美国国家标准技 术研究院(ANSI)等组织已从不同层次启动了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
2
易特、金蝶中间件、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系统与软件过程改进分会、北京仿真中 心、华中科技大学、有生博大、华为、闪联、汇金科技、清华大学、华中师范 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蓝海华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微软公司、IBM 公司对白皮书编撰的支持1。
1、建议尽快建立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推进组织和机制 .......................................................51 2、建议尽快明确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和重点任务 ...........................................................51 3、建议用户与企业积极参与我国智慧城市标准研制 ...................................................................51
1主要编写人员:袁媛、杨瑛、高林、董建、王潮阳、刘棠丽、史睿、余云涛、姚相振、李方平、郑颖、 杨克进、柴华、李凌云、赵俊峰、赵永望、赵占雪、姚乐、王海青、王钧、高玲玲、盛雪锋、刘璇、徐宝 新、张巧英、张维华、郑莉、吴砥、钟晓流、李绯、张剑平、崔建生、李海霞、张新钰、杜婧、宋述强、 郭中林、逯金重、马国耀、林琳、莫宜军、麻志毅、赵斌、崔昊、吴伟国、董乃文、金戈、田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