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发展与研究
智慧城市发展的整体框架和路径研究论文
智慧城市发展的整体框架和路径研究论文摘要∶随着现代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智慧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到目前为止,全国上下已经有一百多个地区与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方针。
全国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进度取得了相应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内容、途径及方法进行综述,以更快的促进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
关键字∶智慧城市﹔途径﹔方法。
引言我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城镇化率已经从1978年的%提升到2012年的%,开始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中国城镇化已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期。
因此,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智慧城市,作为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结晶,正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崭新模式,将推进信息消费带动战略的全面实施。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与内涵(一)概念智慧城市是以推进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相融合、构建城市智能基础设施为基础;以推进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宽带接入、下—代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充分运用、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融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为核心﹔以为居民、企业和社会提供及时、高效、智能的信息服务为手段;以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发展能力、提高城市公共设施水平、增强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激发城市新兴业态活力、提升政府执政为民能力为宗旨。
(二)内涵它本质上是传统的信息化包括电子政务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深化发展的结果,是信息化发展进入深水区后城市创新发展的新境界。
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更加智能、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社会管理更加精细、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产业体系更加优化,有利于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有利于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二、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一)智慧交通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导致交通拥挤、交通事故救援、交通管理、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交通问题日益突显。
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智慧城市应运而生。
智慧城市是指应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来管理和服务城市的一种新型城市模式。
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城市管理者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智慧城市的定义入手,探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一、智慧城市的定义智慧城市是城市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能源的驱动下,以人类福祉和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城市中各种智能系统、基础设施、社会资源、管理服务、居民行为等各种元素进行有机整合和融合,构建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优化城市环境和社会生活,不断促进城市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智慧城市的构成要素智慧城市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城市管理和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城市产业、城市环境和城市居民等五个方面。
1.城市管理和服务:城市管理和服务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包括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城市安全、城市供水、城市环卫、城市医疗、城市教育等众多方面。
通过智能感知、数据采集、实时监测和快速反馈等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优化城市运行和管理。
2.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是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包括城市交通、城市供水、城市电力、城市通信等诸多方面。
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不同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程度,促进城市产业和社会发展。
3.城市产业:城市产业是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包括城市经济、城市创新、城市文化等诸多方面。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技术手段,创造优越的城市环境和发展机会,吸引人才、实现创新和产业升级。
4.城市环境:城市环境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保障,包括空气质量、水质量、噪声控制、绿化覆盖、废弃物管理等方面。
通过智能化的监测和分析系统,优化城市环境和生态系统,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5.城市居民:城市居民是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终服务对象,包括居民居住、居民出行、居民生活等方面。
关于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与研究
关于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摘要: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城市随之孕育而生。
对智慧城市的研究有助于提升现代城市的整体服务水平,促进基础设施完善,提升人们对城市的满意度有很好的效果。
本文对我国智慧城市在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研究,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展望智慧城市其实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促进城市的和谐稳定发展,为居民营造一个舒服健康的环境。
本文通过对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智慧城市实现的有效途径,加强对智慧城市的应用,促进智慧城市在城市建设发挥重要作用,进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智慧城市概述智慧城市主要是通过智能技术等多种技术,加强对城市运行中各项信息的综合分析,进而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意见,促进城市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国城市人口会越来越多,这就对城市的服务功能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通过智慧城市,促进城市、人与城市中的物形成良好的关系与互动,并实现城市整体功能的优化升级。
进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人们在城市中的幸福感,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城市整体形象的转变。
2.智慧城市发展趋势2.1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扩展从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到战略计划的部署,我国很多城市也都加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1]。
在智慧城市不断扩展中,到2012年我国已经有22个城市将智慧城市发展列入城市规划中,目前这种态势还在进一步增长中,各城市对智慧城市的发展投入与规划也在不断增长。
2.2发展方向各有不同智慧城市在每个城市的发展大有不同,主要是由于各个城市发展水平不同,导致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应用也不同,这就导致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出现很大差异。
但就目前来看智慧城市主要出现以社会应用、产业发展等为主,且在发展中还会呈现出更多的方向。
2.3设备升级加快我国在智慧城市概念的指导下,网络开始快速普及,各大城市4G网络已基本覆盖,在网络信息发展中,5G也开始快速兴起。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智慧城市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以人为核心,通过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手段,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城市形态和发展模式。
智慧城市的发展对于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对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了解中国智慧城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当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方面,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智慧城市建设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例如,在交通领域,通过智能交通、智能停车等技术手段,提升了交通运行效率;在环境领域,通过空气质量监测和垃圾分类等措施,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在教育领域,通过智慧教育等手段,提升了教育服务水平。
另一方面,各个城市也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举措。
二、智慧城市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一是智慧城市将更加注重人性化。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提供更加便利和高效的服务。
未来的智慧城市将更加注重满足居民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二是智慧城市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随着资源的有限和环境的变化,智慧城市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环保发展,提倡绿色出行和循环经济。
三是智慧城市将更加注重数据的开放共享。
在智慧城市中,各类数据是宝贵的资源,更加开放和共享数据,可以促进创新和发展。
四是智慧城市将更加注重安全和隐私保护。
在智慧城市中,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十分重要,未来的智慧城市将加强数据的安全保护,保障居民的信息安全和隐私权益。
三、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智慧城市的建设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技术问题。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涉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复杂的技术,技术的成熟度和可靠性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
二是数据问题。
智慧城市需要海量的数据支撑,如何收集、储存和处理这些数据是一个挑战。
关于智慧城市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 研究背景和目的:智慧城市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网络、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来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新型城市模式。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应用场景和未来趋势。
2. 调研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收集并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同时参观智慧城市示范项目和与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深入交流。
3. 智慧城市的定义和特点:智慧城市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高度互联互通,具备智能化、可持续发展和良好治理的特点。
智慧城市关注城市的可持续性、创新性、包容性和生态性。
4. 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包括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城市能够实现数据共享、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管理、智慧环境监测等功能。
5. 智慧城市的应用场景:智慧城市的应用场景广泛,包括智能交通系统、智慧能源管理、智慧环境监测、智慧医疗、智慧安全等。
在这些领域,智慧城市通过提供精细化的数据和智能化的决策支持,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6. 智慧城市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智慧城市的发展面临着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技术标准、信息孤岛等挑战。
然而,智慧城市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可以通过提高城市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提升居民幸福感等方面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7. 智慧城市的未来趋势:智慧城市将进一步深入发展,未来的趋势包括更高级别的智能化、更强大的自动化、更紧密的网络连接、更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等。
同时,智慧城市将与人工智能、5G通信、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相结合,实现更多创新应用。
8. 结论和建议: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智慧城市发展。
同时,应关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重要问题,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对智慧城市的调研报告总结,它包括了智慧城市的定义和特点、核心技术、应用场景、发展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趋势。
《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研究》(全文)
(讯)日前,由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标准委员会负责编写的《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研究》正式发布,该研究对“智慧城市”的定义、体系、功能特征、建设关键部署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我国智慧城建设提供了依据。
据悉,标准体系框架包含智慧城市建设设计的5大类别标准:基础设施、建设与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安全与运维。
该标准体系框架分4个层次表示,涵盖16个技术领域,包含101个分支的专业标准,总体涉及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共3255个,是目前国家层面关于智慧城市标准方面最新、最具权威性的文件。
该研究成果的出台,结合了国务院、住建部、质检总局等部门的相应指导原则与我国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为我国智慧城市的战略性发展提供科学的标准框架和理论指导,是我国未来新型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风向标,具有指导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的方向和道路的意义。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与传统的城市化不同,现代的城市化概念,强调人口转移、职业转移和产业集中的同时,突出生活方式和都市文明的扩散。
我们认为,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城市化是人类为追求舒适的人居环境而不断探索的过程。
城市化在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城市人口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城市病,并且已经成为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障碍。
而智慧城市的提出,为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高级发展阶段。
智慧城市是信息系统的大综合、大集成和大协同,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智慧城市是城镇化的重要发展模式,是信息系统的大综合、大集成和大协同,是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举措。
智慧城市发展的几大关键技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地理信息技术(GIS)等。
智慧城市涉及的产业链比较长,覆盖面比较广。
建设智慧城市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吉林省智慧城市发展对策研究
吉林省智慧城市发展对策研究吉林省是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其作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正面临着怎样实现智慧城市转型的挑战。
智慧城市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可以提高城市的运营效率,提升城市的生态环保水平,增强城市的普惠性和可持续性,并且对于吸引投资、推动城市文化发展和城市形象塑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针对吉林省智慧城市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现状分析目前,吉林省的智慧城市建设整体处于初期阶段。
虽然不同城市在数字营商、普惠金融、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有了一些试点和应用,但是整体建设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城市数据素质不高,缺乏智慧城市建设所需的数据基础;城市规划和布局存在不合理现象,许多城市缺少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城市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合作,缺乏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机制。
二、对策建议1.提升城市数据素质水平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大量可靠、高质量的数据作为支撑,因此,需要加强数据采集、整合和应用。
政府应该加大投入,推动公共数据开放,使得城市数据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求。
此外,政府和企业可以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推动大数据应用,从而为城市决策提供更好的基础。
2.加强城市规划和布局城市规划和布局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必须建立在理性的数据基础上。
政府应该优化城市规划和布局,通过合理的规划来打造智慧城市的核心区域。
同时,需要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夯实城市发展的基础。
3.促进城市间协作和信息流通由于城市之间的差异,各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色。
因此,需要城市之间积极合作,共享经验和资源,构建协同发展的理念,从而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标。
同时,需要建立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机制,加强城市间信息沟通和交流,形成集约高效、协同发展的智慧城市网络。
4.推进智慧城市创新发展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创新和科技的支撑。
政府需要加强对科技企业的扶持和引导,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智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智慧城市旨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来改善城市的管理、服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报告将对智慧城市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智慧城市的定义与内涵智慧城市是指通过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二、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1、全球范围内的智慧城市建设热潮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推动城市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例如,新加坡以其高效的交通管理系统和智能化的公共服务而闻名;韩国的松岛新城则是一个从零开始规划建设的智慧城市典范。
2、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成果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一些城市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例如,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城市的交通拥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智慧医疗让居民能够更便捷地享受医疗服务,实现了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3、技术创新推动智慧城市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例如,物联网技术使得城市中的各种设备和设施能够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的监测和控制;大数据分析则能够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城市运行状况,做出科学决策。
三、智慧城市面临的挑战1、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随着智慧城市中大量数据的采集和使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以及如何保护居民的个人隐私,是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缺失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多个领域和多种技术,目前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导致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较差,影响了智慧城市的整体发展。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一、智慧城市概述智慧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实现城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城市管理的智能化。
智慧城市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实现环境的可持续保护。
1.1 智慧城市的概念与特点智慧城市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仅关注技术的应用,更注重技术与城市发展需求的深度融合。
智慧城市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度互联:城市中的各种设备和系统通过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
- 数据驱动:城市运行和管理依赖于大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
- 智能化服务:利用智能技术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公共服务。
- 可持续性: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城市的绿色发展。
1.2 智慧城市的构建要素智慧城市的构建需要考虑多个要素,包括但不限于:- 基础设施:包括通信网络、交通系统、能源供应等基础建设。
- 信息平台:集成各类信息资源,提供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服务。
- 智能技术: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 安全保障:确保城市信息安全和居民生活安全。
-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是衡量智慧城市建设成效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工具。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可以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促进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
2.1 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在设计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全面性:指标应覆盖智慧城市的各个方面,确保评估的全面性。
- 系统性:指标之间应相互关联,形成有机整体。
- 可操作性:指标应易于量化和测量,便于实际操作。
- 动态性:指标体系应能适应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和需求。
2.2 评估指标体系的分类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经济指标:反映智慧城市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如GDP 增长率、产业增加值等。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是指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依据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对城市的基础设施、管理机制、智能化应用等方面进行规划和管理。
它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性文档,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重要性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具有以下重要性:1.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可以指导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注重资源的节约与环境的保护,推动城市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
2.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可以规范城市各项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实现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
3. 优化城市公共服务: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可以推动城市实现智能化应用,提升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
二、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组成智慧城市标准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 基础设施标准:智慧城市依托于信息技术,需要建设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如通信网络、数据中心、智能交通等。
基础设施标准包括了各项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要求。
2. 数据标准: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数据标准包括了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共享等方面的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应用标准:智慧城市通过智能化应用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应用标准包括了各项智能化应用的规范,包括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医疗等方面。
4. 管理标准:智慧城市的管理机制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模式,管理标准包括了城市管理的组织架构、流程规范、监督机制等方面的要求。
三、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应用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可以应用于各个层级的城市建设,从小到大逐步推动城市智能化发展。
具体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规划:依据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对城市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项基础设施和智能化应用,实现城市的有序发展。
2. 建设项目评估:在城市建设项目的评估和审批中,引入智慧城市标准体系进行评估,确保项目满足智慧城市的要求。
智慧城市国内外现状研究
智慧城市国内外现状研究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先进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来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改善居民生活品质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重点研究智慧城市的国内外现状,探讨其应用于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的实际效果。
一、智慧城市的发展概况1. 国际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国际上,智慧城市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中心,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智慧交通、智慧能源和智慧环保等领域的突破。
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和荷兰也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持续投入,推动物联网技术与城市管理的深度融合。
2.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智慧城市建设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各大城市纷纷推出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如杭州的“数娱小镇”和深圳的“智慧交通”,成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典范。
同时,一些新兴城市如成都和武汉也开始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实现了城市形象的大幅提升。
二、智慧城市的应用领域1. 智慧交通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控设备,智慧交通系统可以实时掌握道路交通状况,调度交通资源,提供智能导航和交通管理服务,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2. 智慧能源智慧能源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应用。
智慧能源系统可以通过智能电网、智能建筑和能源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能源的精确测量和监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3. 智慧环保智慧环保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环境监测和资源利用的科学管理。
通过部署环境传感器和数据分析系统,智慧环保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噪音和水质等环境参数,为政府和居民提供及时的环境保护服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三、智慧城市的挑战与展望1. 安全和隐私问题智慧城市的建设必然涉及大量的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
因此,如何保证智慧城市系统的安全性和用户隐私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报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
为了深入了解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研。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与内涵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1、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许多城市加大了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高速宽带网络的普及、无线网络的覆盖以及智能传感器的部署等。
这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智慧交通取得一定成效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城市交通拥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实时交通信息的提供、智能信号灯的控制以及电子收费系统的推广,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3、智慧能源管理逐步推进一些城市开始采用智能电表、智能电网等技术,实现对能源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配置,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智慧医疗服务有所改善通过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技术的应用,居民能够更便捷地获得医疗服务,医疗资源的分配也更加合理。
三、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的数据难以共享和整合,导致信息流通不畅,影响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效果。
2、技术标准不统一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各类智能设备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较差,增加了建设和运营成本。
3、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面临挑战随着大量个人和敏感信息的数字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一旦发生数据泄露,将给居民带来严重的损失。
4、人才短缺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城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这类人才相对匮乏,制约了智慧城市的发展。
5、居民参与度不高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居民的参与度不够,导致一些项目未能充分考虑居民的实际需求,影响了项目的实施效果。
四、智慧城市建设的建议1、加强统筹规划建立统一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协调配合,打破信息孤岛。
智慧城市标准化路径研究及建议
智慧城市标准化路径研究及建议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也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在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实行智慧城市管理已经成为重点,其中,打造智能化和数字化城市管理发展模式是关键。
在现今城市发展管理过程中,传统的城市管理机制已不能满足发展要求,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基础,开展现代化智慧城市管理工作是发展趋势。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将其与智慧城市管理工作相结合,实现将物联网技术与网络技术串联,提升数据分析的质量以及效率,能够有效促进智慧城市管理工作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标准化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社会综合效益逐渐加强,城市规划的不足之处逐渐暴露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调整问题,不仅会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且会给整个社会产生一定影响。
1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传感器设备以及自动化系统为依托,对城市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以科学技术手段开展城市管理工作,实现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目标。
在大数据技术发展背景下,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城市管理设备进一步连接,以云计算管理平台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计算制定城市管理决策,并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数据分析结果传送至各个终端设备中。
在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基于大数据技术手段建设的智慧城市路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转变传统管理困境。
该系统能够实现实时控制城市街道路灯运行情况,信号灯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存在故障之处,并能及时做出预警,迅速通知人员进行处理。
2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为火热的国家。
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任务之一。
总体而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先后经历了概念导入期(2008-2012年)、试点探索期(2012-2016年)、统筹推进期(2016-2020年)等多轮迭代演进,目前正迈入以人为本、成效导向、集约融合、协同创新、全面赋能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新阶段,并呈现出以下良好发展态势:一是新型智慧城市数量不断增多。
国家智慧城市标准体系
国家智慧城市标准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国家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应运而生。
国家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是指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以及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旨在引导和规范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
首先,国家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包括了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原则。
在这个框架下,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
基本原则包括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创新发展、共享共赢等,这些原则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指导性和约束性。
其次,国家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涵盖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技术应用、数据资源共享、智慧城市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规范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促进城市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发展,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例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标准体系将规定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环保等方面的建设标准,以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高效运行。
在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标准体系将规范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推动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和服务中的广泛应用。
此外,国家智慧城市标准体系还将涉及到城市数据资源的管理和共享标准。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数据资源是至关重要的,它涉及到城市的各个方面,包括交通、环保、医疗、教育等。
因此,标准体系将规范城市数据资源的采集、管理、共享和应用,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和高效利用。
最后,国家智慧城市标准体系还将包括智慧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建设一些智能设施,更重要的是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标准体系将规范城市管理的流程和方法,推动城市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国家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它将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指导,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朝着科学、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智慧城市的发展与未来趋势
智慧城市的发展与未来趋势在全球城市化的不断加速中,智慧城市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与发展的热点话题。
然而,什么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为目标的发展方向。
智慧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意味着技术的进步,更代表了城市的创新与改变,那么它的未来趋势是怎样的呢?一、发展趋势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离不开新技术的推动,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
首先,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城市可以实现智能交通管理、智能能源管理、智能安全监控等,提升城市的管理智能化水平。
其次,云计算将为智慧城市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与高效利用。
此外,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智慧城市的网络基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实现更快速、更稳定的数据传输。
二、城市管理智慧城市的发展将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城市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将得以实现,协同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同时,大数据分析的应用也能够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决策依据,实现智慧化的决策支持系统。
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城市可以预测交通拥堵情况,避免交通堵塞,提高出行效率。
此外,智慧城市还可以实现对公共设施的远程监控,提高设施的运行效率。
例如,对于给水管网的监测,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管网的状况,及时发现漏水等问题。
三、生活便利智慧城市的发展将给居民带来更加便利的生活体验。
通过智能设备和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居民将可以享受到更便捷、更智能的服务。
例如,智慧交通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的路况信息,帮助居民规划最佳出行路线;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对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提供更加舒适和便捷的家居体验。
此外,智慧城市的发展还将推动各种共享经济的发展,例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为居民提供更多便利的出行选择。
四、数据隐私与安全虽然智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方便与效率,但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包括数据隐私与安全。
国外智慧城市研究发展分析
国外智慧城市研究发展分析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智慧城市的概念日益受到关注。
智慧城市旨在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理念,提升城市的生活质量、运行效率和可持续性。
国外在智慧城市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启示。
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期。
当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学者和城市规划者开始思考如何将科技更好地融入城市的发展中。
早期的智慧城市理念主要侧重于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例如电子政务、智能交通系统等。
进入 21 世纪,国外智慧城市的研究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开展了智慧城市的试点项目,积极探索创新的解决方案。
以欧洲为例,一些城市如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等在智能交通、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阿姆斯特丹通过建立智能交通系统,有效地减少了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该系统包括实时交通监控、智能信号灯控制和智能停车引导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
在北美地区,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城市也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比如,多伦多致力于打造一个以数据驱动的智慧城市,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城市数据,来优化城市的服务和资源配置。
例如,利用传感器收集城市的环境数据,包括空气质量、噪音水平等,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智慧城市的研究和发展方面也表现出色。
新加坡作为全球知名的智慧城市,在智能公共服务、智能建筑和智能物流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新加坡通过推行电子身份证、电子政务等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市民的生活便利性和政府的服务效率。
国外智慧城市的研究和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技术创新。
各种新兴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被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的各个领域。
物联网技术使得城市中的各种设备和设施能够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的监测和控制。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则为城市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城市的运行状况和市民的需求。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1.0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1.0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10在当今时代,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智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智慧城市旨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竞争力。
而要评估一个城市是否达到了智慧城市的标准,就需要一套科学、全面、合理的指标体系。
本文将详细探讨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10 的相关内容。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与内涵智慧城市是指通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的运行和管理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公共服务的高效提供以及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一种城市发展的理念和模式,它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城市的创新能力、协同发展和社会包容性。
二、构建智慧城市指标体系的意义构建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通过设定一系列的指标,可以清晰地了解城市在智慧化方面的现状和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策略。
其次,指标体系有助于评估城市的发展成果。
可以客观地衡量城市在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各个领域的进展情况,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最后,它促进了城市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不同城市可以通过比较指标体系的结果,借鉴彼此的经验和做法,共同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三、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10 的主要内容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10 通常涵盖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领域和相应的指标:1、智慧基础设施宽带网络覆盖率:反映城市高速网络的普及程度。
物联网设备数量:体现城市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规模。
数据中心的容量和性能:评估城市数据处理和存储的能力。
2、智慧交通智能交通信号灯覆盖率:衡量交通信号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公共交通的准点率:反映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
交通拥堵指数:评估城市交通的畅通程度。
3、智慧能源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中的占比:体现城市能源结构的优化程度。
智能电网的覆盖率:反映电力供应的智能化水平。
能源消耗的监测和管理水平:评估城市对能源使用的管控能力。
智慧城市系统的要素、结构及模型研究
智慧城市系统的要素、结构及模型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智慧城市系统已经成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智慧城市系统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作为核心,通过对城市各个领域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整合,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品质的提升。
本文将从要素、结构和模型三个方面对智慧城市系统进行研究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前景。
一、要素分析智慧城市系统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主要包括基础设施、信息与通信技术、数据资源、参与者和应用服务五个方面。
1. 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系统需要一套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包括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各个领域的设施。
这些基础设施要能够实时监测、管理和控制,以提高城市的安全性、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2. 信息与通信技术:信息和通信技术是智慧城市系统的核心。
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城市各个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
3. 数据资源:智慧城市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源来支持决策和应用服务的开展。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卫星遥感等手段收集,并经过处理、分析和挖掘,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和市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4. 参与者:智慧城市系统的参与者包括政府、企业、市民等多个方面。
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并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企业需要提供相关技术和应用服务,并推动经济发展;市民则是智慧城市系统的最终受益者和参与者,他们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和应用享受更方便、安全、舒适的生活。
5. 应用服务:智慧城市系统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应用服务,如交通管理、环境监测、公共安全、智能停车、智能家居等。
这些应用服务可以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二、结构分析智慧城市系统的结构分为硬件、软件和平台三个层次。
1. 硬件层面:智慧城市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传感器、监测设备、通信设备、智能终端等。
这些硬件设备可以收集城市各个领域的数据,并将其传输到中央管理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36Attention关注|观察十年发展,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经历了概念提出、理念普及、落地实践爆发式增长的阶段,在建设体量上,我国试点智慧城市数量占比已达到全球总数的一半;在市场规模上,行业预测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在2019年将突破10万亿元;技术发展层面,云计算等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但与此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及社会发展,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公众需求提升、产业落后、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经济下行等压力激增,智慧城市“孤岛现象”、难以持续运营等问题依然严重,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依旧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智慧城市建设现状问题(一)创新环境持续向好,但顶层设计落地能力欠佳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专业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项目,对于技术、规划水平要求较高。
为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国家标准委发布《智37Attention 观察|关注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推动各城市加快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一方面,随着顶层设计理念的成熟、技术的更迭,顶层设计统筹意识逐渐加强,但规划的延续性、长效性、系统性方面还存在欠缺,尤其是部分政府行为短期化使顶层设计华而不实,缺乏运营和管理的长效机制,智慧城市投资不依赖顶层设计,导致顶层设计脆弱、落地难。
部分城市顶层设计呈现“高大上”,与实际脱离,执行难度、成本估计不准确,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覆盖越来越全,而财政却难以支撑,导致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整体效能未能很好地发挥。
另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但地方制度研究及建设不足,制度规范创新能力依旧薄弱。
(二)数据体系价值不断放大,但数据驱动仍困难重重随着大数据理念不断深化,以数据中心、云平台、信息安全服务设施等为主的信息共享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各城市积极探索大数据互联互通的路径和方法,数据挖掘利用能力不断加强,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人口、企业、信用、房产等基础数据,信息资源目录、主题库建设日益完善,云平台、时空平台等正加快建设,相关应用拓展空间加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城市标准化体系的发展与研究智慧城市是指综合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产品,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协同化、融合化”为主要特征,通过对城市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大幅优化并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生活更加便捷、环境更加友好、资源更加节约的可持续发展城市。
可以简单列个公式: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
如何进行智慧城市建设2012年9月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陈宜明司长在谈到如何创建和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时指出:无论智慧城市还是智能城市,最重要的是提高城市的功能、城市管理水平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城市的运行质量。
智慧城市建设时一项复杂的工作,切忌盲目炒作,必须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第一,做好智慧城市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首先是建构云计算基础设施及服务,充分利用云技术的优势,提供稳定可靠的云存储服务、计算服务和网络服务等,互融互通、节约资源,提高城市各种资源的利用率。
其次是高度重视基础数据平台建设与共享,并加快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基于公共信息平台的城市综合信息服务水平。
再次是研究如何建构智慧城市管理运行的公共基础平台,建设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服务数据库,推动数据共享。
第二,建立智慧城市业务应用体系。
首先要从政务、产业、民生、金融等角度构建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相关业务应用系统,服务于广大民众、政府部门和企业。
其次是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交通、卫生、环保、供水、应急和社会治安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环境与生态监测、产业结构布局、资源、交通、人口、公安消防、社会服务、电子商务等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信息化,发展信息资源转化为促进社会经济、环境、文化协调发展以及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造福人民的基础作用。
第三,建立智慧城市政策标准体系,当今世界标准化水平已成为各国各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在智慧城市建设起步阶段,要充分注重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做到智慧城市规划有指南、共享平台建设有标准、协同应用开发有依据,实现有序、有质、有量的发展。
第四,建立智慧城市评价指挥体系。
建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是建立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的建设时对传统建设方式的一种提升,许多领域和行业都会将引入“智慧”的内容,如何保证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做到信息互通、安全协调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主要表现在:物联与信息沟通(联通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精细度)、合理与和谐建设(合理度)、建设安全及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
因此,研究智慧城市的建设标准本身即是一项非常系统和科学的重大任务,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意义重大。
第五,建立智慧城市资本产业投融资体系。
智慧城市建设内容繁多,涉及到政府服务、市民服务、商业服务等方方面面。
单靠政府投入是不现实的,需要引入市场资源,吸引更多企业参与,通过市场集约化方式,实现共赢。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这是实现城市智慧化发展的关键。
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是围绕着数据价值的提升而展开的。
所以,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多部门共同推动的事情。
如何智慧地进行城镇建设需要各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研究应用信息技术,利用“智慧”的措施,解决城镇发展中的问题,同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目的所在。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架构现阶段,我国智慧城市的标准化建设滞后于其本身的建设速度,标准体系研究工作迫在眉睫。
在智慧城市建设起步阶段,要充分注重标准化、规法话工作。
在这迫切的需求下,国家各种机构积极应对,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内着手智慧城市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研究,部分已有初步成果。
智慧城市标准化体系包括总体标准、感知控制层标准、网络传输层标准、数据层标准、服务支撑层标准、应用服务层标准、安全标准、管理标准。
2011年7月初,上海浦东新区正式发布了“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
这是国内首个公开发布的中国版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在基础设施、公共管理和服务、信息服务经济发展、人文科学素养等5个维度上,形成了19个二级指标和64个三级指标。
这个指标体系虽然并不是国家标准,但这个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值得借鉴。
2012年,中国工程院启动重大咨询项目“中国智能城市建设和推进战略研究”课题,该课题组从200多个待选指标中遴选出的30多个具有全球通用性、最能反映智能城市本质的指标。
这一评价指标在部分城市进行试验运行后,将于今年9月完成中、英、德三个版本的“智能城市评价体系”国际交流稿,进行国际交流,届时可能诞生(中国工程院版的)智慧城市评价国际标准。
2013年2月28日,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OA分技术委员会(筹)(以下简称“SOA分委会”)组织召开了“《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体系研究报告》及关键标准”讨论会,对我国智慧城市基础参考模型及标准体系框架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同时讨论修改了《智慧城市术语》、《智慧城市基于SOA的服务融合平台参考模型和总体要求》、《智慧城市基于SOA的服务融合平台接口和测试要求》三项标准的申报建议书和草案框架。
会议修改完善后的智慧城市基础参考模型图参见图1,智慧城市基础参考模型图分成了物联感知层、网络通信层、数据及服务支撑层、智慧应用层,另有三个体系支撑贯穿整个智慧城市架构,其中标准化体系是重要的一个支撑。
智慧城市标准化体系框分别见图2。
SOA分委会自2012年8月启动智慧城市标准化研究以来,研究并已初步形成了《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体系研究报告》草稿。
下一步,SOA分委会将由智慧城市应用工作组负责,进一步梳理研究智慧城市标准化需求、现有标准对智慧城市的适用情况和急需新制定的标准项目,为我国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指导和支撑,同时为我国下一步智慧城市关键标准制定工作提供参考。
平安城市标准体系研究平安城市是一个城市级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不仅需要满足治安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应急指挥等需求,还要兼顾灾难事故预警、安全生产监控等方面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报警、交通、气象、应急的联动。
平安城市围绕业务、技术、产品、运维、管理等方面,遵循“标准统一,急用现行”的原则,加强组织协调,明确方向、突出重点、统一部署、分步实施,以求通过标准化体系指导物联网标准制定工作,稳步推进城市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为国家的宏观决策和指导提供技术依据。
城市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标准体系的构建是基于公安信息化基础技术、国家信息化保障体系的框架,采纳和借鉴已有的相关标准,实现和物联网相关国际、国家标准实现充分对接,并在国家行政法律法规、管理办法等指导下而进行的,关联分析如图3所示。
根据社会公共安全领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的相关特点和示范工程的实际需求,将城市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标准体系架构的内容初步分为基础类、技术服务类、应用类、工程类以及测评类五个大类,形成以层级分类为基础的城市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标准体系初步框架,图中部分延伸拓展了各层级的标准分类(如图4所示)。
具体如下:1)基础类标准基础类标准包括通用规范、技术术语、物联网系统通用图形符号、产品分类和代码等,此部分的标准是对城市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中的基础性内容进行要求、约束和规范,在城市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应用范围内可以直接应用,也可以作为其他标准的依据和基础,是该领域中所有标准的共同基础,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技术服务类标准技术服务类标准包括通信与信息交互标准、网络管理标准、产品技术标准、服务支持标准等。
其中,信息交互标准是通过对物理、数据、通信等接口和数据交换格式进行标准规范,实现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中的海量、多类别、不同源的数据能够进行交互和汇聚的系列标准,网络管理标准主要服务于物联网基础平台、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运行维护以及管理而制定的,是指导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运行、维护、管理及更新的技术规范。
产品技术类标准与物联网分层架构相对应,按照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进行产品技术类标准划分,针对社会公共安全领域每一层物联网架构中涉及的物联网技术产品进行约束和规范,使得物联网中技术产品能够满足统一的要求,为物联网应用系统中数据采集、交互、处理、显示等统一规范提供保证。
服务支持系列标准是为整个公安物联网基础平台提供保障支持买,通过对支持服务的规范,提供更有效的数据检索、管理、处理和挖掘,服务支持标准包括:数据描述、数据存储、目录服务、中间件接口。
3)应用类标准应用类标准主要是针对各类具体的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应用而制定的标准。
制定此类标准要在继承和发展已有公安业务系统标准的基础上,根据物联网应用的具体实际,从数据、业务等方面抽象归纳出一些与业务警种相关联的物联网应用模式,如车辆轨迹感知应用、特定危险品防控智能感知应用等,并对这些应用模式进行约束和规范。
4)工程类标准工程类标准即对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的建设进行规范和要求,包括工程系统要求(类似总则)、工程技术规范、各类物联网应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工程程序与要求、工程验收规范等,对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的建构、实施、运行过程的管理提供指导。
5)测评类标准测评类标准主要为对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测评服务提供依据,保证物联网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包括城市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应用中相关各类产品及设备检测呗准、系统测评标准、安全测评标准等,如产品及设备检测实施细则、物联网应用系统工程评价导则、应用系统测试评价要求、应用系统安全评估准则等。
结语现在,智慧城市的标准体系和相关标准正在如火如荼的研究,相应的智慧城市示范建设单位千万要杜绝仓促上马,避免形成新一轮的信息孤岛,难以发挥融合、互通的综合效应。
在标准的讨论和制定过程中,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组织协调,明确方向、突出重点、统一部署、分布实施,尤其是各部委监管下的标准体系应在大的框架下研究和实施,统筹考虑城市信息化水平、综合竞争力、绿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因素,稳步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