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物态变化(1)(导学案)

合集下载

《物态变化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沪教版上海》

《物态变化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沪教版上海》

《物态变化》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了解物态变化的观点、原因和过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变化。

导学内容:一、观点解析1. 物态变化是指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常见的物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2. 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是由于温度和压强等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

二、物态变化的原因1. 气体的凝结:气体在低温下遭遇冷却或受到压缩时,分子之间的间隙减小,从而形成液体或固体。

2. 液体的蒸发: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受热时,分子能量增加,部分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逃离液体表面而形成气体。

3. 固体的熔化:固体在一定温度下受热时,分子震动加剧,使分子间距增大,从而形成液体。

4. 气体的凝固:气体在低温下受冷时,分子运动减缓,分子间距缩小,从而形成液体或固体。

三、物态变化的过程1. 固态到液态的熔化过程:固体受热后,温度逐渐升高,分子震动增强,固体结构逐渐松弛,最终形成液体。

2. 液态到气态的蒸发过程:液体受热后,表面部分分子获得足够能量逃离液体表面,形成气态。

3. 固态到气态的升华过程:固体受热后,部分分子直接从固体表面逃离,形成气态,跳过液态状态。

4. 气态到液态的凝结过程:气体受冷后,分子运动减缓,分子间距缩小,形成液体。

5. 液态到固态的凝固过程:液体受冷后,分子运动减缓,分子结构逐渐有序排列,形成固体。

导学任务:1. 请结合以上内容,诠释以下现象:- 冰块融化为水的过程;- 水蒸气凝结成水珠的过程;- 冰雪在阳光下直接融化的过程;- 冷冻食品解冻后变成液体的过程。

2. 请列举三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变化,并描述其过程。

3. 设想一个实验场景,探究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互相转变过程,并设计实验步骤和记录观察结果。

4.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物态变化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你的观点和见解。

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物态变化的观点、原因和过程,掌握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第三章 物态变化系统复习导学案

第三章 物态变化系统复习导学案

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一课时)【中考要求】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

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

能描述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3.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测量温度。

4.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5.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6.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知识结构】③熔化时 热,凝固时 热。

应用实例: 。

【典型例题】1. 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1、温度 ②凝固 2熔化和凝固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 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窒温2.如果所示是小翔同学练习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情景,其中操作正确的是:3. 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 B. 春天早晨常见的雾C.钢水水浇铸成火车轮 D. 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4. 铁是一种晶体,如图3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铁水凝固成铁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能力提升】1.关于如图5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的示数为10℃B.它的最小分度值为1℃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如图1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四季景象的描述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A.春天,雨笼山峦B.夏天,雾绕群峰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冰封谷底4.下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5.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A.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C.结束游泳上岸后身上会感到有点冷D.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6、夏天,加在鲜榨西瓜汁中和的冰块化成水,此过程冰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汽化C.熔化D.液化【检测与反馈】1. 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2、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华,后升华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3、如图1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李红同学根据该图像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帮她找出来()A、海波是晶体B、海波的熔点约为48℃C、海波在整个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D、海波在第3分钟时是固态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5、四季分明的河北地区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C.深秋,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D.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6、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________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第一节《物态变化》导学案

第一节《物态变化》导学案

第一节《物态变化》导学案设计者:符鹏飞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年___月___日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六种物态变化和各种变化中的吸、放热情况,能列举生活及自然界中六种物态变化的实例。

(2)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回顾,用图像法来直观表达实验现象进行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探究物态变化过程,观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现象,各种物态变化过程的区别及联系。

教学重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各种物态变化的含义及发生条件。

教学难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变化现象。

二、自主学习:(一)、温度及其测量:1、温度的含义:。

2、温度计(1)原理:(2 ) 使用方法:①使用前:②测量时:③读数时:3、温度单位: ,“-20℃”读作: .(二)物态变化:六种物态变化的含义1、熔化与凝固:①物质三态;②熔化的含义;③凝固的含义;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熔化的条件:⑴;(2);2、汽化和液化:①汽化的含义;②汽化的两种方式;③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④沸腾的含义;⑤沸腾的条件⑥沸点的含义;⑦液化的含义;⑧液化的两种方法。

3、升华和凝华:①升华含义:②凝华含义:三、合作探究:1、【列表比较】:(1)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2、【图表】:六种物态变化关系图3、说出下列实例中的物态变化,总结规律A.烧开水时冒“白气”B.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出现先湿后干的现象C.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了D.夏天的早上草叶上的露太阳一出不见了E.夏天冰箱中取出的冰肉上的一层“白粉”过一会消失了F.天冷时人们从嘴里呼出“白气”是现象;G.清晨,小草的叶子上有“露水”;H.用久的灯泡的壁变黑,是现象。

I.霜的形成是现象。

(总结:指出要判断准确物态变化,关键是。

)四、重点知识训练学习与评价总复习资料1、(P3,点对点突破3、(1、2)题,P5,第9题)2、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的图像。

《物态变化导学案》

《物态变化导学案》

《物态变化》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物态变化的基本观点和分类;2. 掌握物态变化的条件和特点;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平时生活中的现象。

二、导学内容1. 物态变化的定义和分类;2. 固体、液体、气体之间的互相转化;3. 物态变化的条件和特点;4. 物态变化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2. 进修任务: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物态变化的定义和分类。

3. 活动一: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固体、液体、气体之间的互相转化过程。

4. 活动二: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物质的变化,探究物态变化的条件和特点。

5. 活动三:设计小组展示,展示物态变化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如水的汽化、冰的融化等。

6.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物态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四、导学反思1. 学生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讨论情况,评判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析学生的进修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拓展延伸1. 通过实验或观察,探究其他物质的物态变化规律;2. 钻研物态变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 利用科技手段,探索物态变化的新领域。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相关练习题,稳固物态变化的基本知识;2. 观察平时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记录并总结;3. 阅读相关科普书籍或文章,拓展对物态变化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对物态变化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和探究平时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认识。

希望学生能够在进修中不息探索,不息进步,成为具有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

物态变化 温度(1)导学案

物态变化   温度(1)导学案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导学案 使用时间: 编制人: 审核人: 班级: 小组: 姓名: 导学案编号:81WL002图1-1 甲 乙 丙 §1.1物态变化 温度(1)【学习目标】1.我要举出自然界中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能说出物态变化的概念。

3. 会分析解释物质存在的状态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有关。

【新知探究】 一、 物态 1、 举例说出生活中各种形式的物质,归纳总结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种状态,总结物态的概念。

分类: 物态:2、 观察每小组内给出的实验器材,讨论不同的物态在形状、体积上所具备的特1、加热冰块,加热水的过程中,冰和水的量的变化情况: 说明的问题:2、结合上述结论总结物态变化的概念。

物态变化: 【 合作探究】3.固体、液体和气体是自然界中的物质最常见的三种状态.如图1-1所示是这三种状态物质的分子结构排列模型.其中甲是 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乙是 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丙是 体分子的排列模型. 【达标检测】1.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状态是 、和 .平时我们见到的铁是 态,酒精是 态,氧是 态.物 质处于哪种状态跟______有关,2.当 _发生改变时,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 。

3写出常温下下列物质的状态(1)铁___ ;(2)玻璃 (3)水 ;(4)汽油 ;(5)氧气 ;(6)食盐 . 4.下列现象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 )A .钢块轧成钢板B .木头制成课桌C .冰糕化成糖水D .生米煮成熟饭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B .液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C .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D .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6.下列物体中,有一定形状的是( ) A.塑料瓶中的水 B.墨汁 C.台球 D.氢气7.下列物体中,通常情况下没有一定体积的是( ) A.锡 B.二氧化碳 C.水银 D.干冰8.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是( ) A.扫地时灰尘到处飞舞 B.洒在地下的水变干C.早晨地上的霜D.冰雕变小了9、物质的状态改变时,体积发生改变,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上发生变化B .固体物质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C .气态物质的分子的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D .液态物质的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大 10.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的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 .花香四溢 分子不停地运动C .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D .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学习反思】1, 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2, 这节课我的优点与不足。

《物态变化》 导学案

《物态变化》 导学案
A冰棍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B冰棍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冰棍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冰棍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解析:“白气”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看不到。冰棍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以选择C选项。
例2: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图甲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_____。
A “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B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C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3、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_____℃,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min。
六、课后作业
1、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变化。常见的非晶体有玻璃、松香、沥青等。
三、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六种物态变化的特点和条件。
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二)难点
1、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
四、典型例题
例1: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冒“白气”,这是(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定义、吸热或放热情况。
3、能够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二、知识梳理
(一)物质的三种状态
物质通常存在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排列紧密,有固定的位置。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导学案第三章物态变化1.温度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温度的概念和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2.了解摄氏温度的规定和书写方法【知识链接】温度计温度计是温度测量仪器的总称,它能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

以固体、液体和气体在温度影响下的热膨胀和冷收缩现象为设计依据。

有煤油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气体温度计、电阻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辐射温度计、光学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等。

【学法指导】温度计(口诀)测量温度、热膨胀和冷收缩的温度计是有规律的。

将冰和水混合为零,测量标准沸水。

[探索新知识]一.自主预习1.温度:我们称物体的冷热度为。

测量温度的仪器是___;。

类型:2温度计原理:家用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基于液体的,有些液体是由液体制成的。

3.温度单位:摄氏温度: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0C表示___;。

这是摄氏温度00该样品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__0C,沸水的温度为__0C,二者平分。

每一份都意味着。

二.合作探究00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0c的水和0c的冰冷热程度相同吗?2.单位:摄氏度(符号:)。

你还知道什么温度单位?3.阅读教材“想想做做”,回答下列问题。

想想为什么同样的“温水”,两只手会有不同的感觉。

这说明了我们的感觉可靠吗?_______。

那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的判断和测量物体的温度呢?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一种测量工具――温度计。

4.实验:在小瓶中加入一些有色水。

小瓶配有橡胶塞,并在橡胶塞上插入一根细玻璃管以堵塞瓶口。

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然后将小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

回答以下问题:把小瓶放在热水中细管中的水柱______(上升或下降);把小瓶放在冷水中细管中的水柱______(上升或下降)。

这是利用了液体的___________的规律。

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也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实验中为什么用有色的液体和细玻璃管。

《物态变化导学案》

《物态变化导学案》

《物态变化》导学案一、导入引言物态变化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比如水可以变成冰,冰又可以变成水蒸气。

这些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呢?为了更好地理解物态变化的原理,我们将进修一些基本观点和知识。

二、进修目标1. 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

2. 掌握物质的凝固、熔化、汽化等物态变化过程。

3. 能够诠释物态变化背后的原理。

三、进修重点和难点1. 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

2. 物态变化的过程和原理。

四、进修过程1. 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1)固态:固态的物质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分子排列有序。

(2)液态:液态的物质具有固定的体积但不固定的形状,分子之间的距离比固态大,分子排列松散。

(3)气态:气态的物质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分子排列十分松散。

2. 物态变化的过程(1)凝固:固态物质变成液态物质的过程。

(2)熔化:固态物质变成液态物质的过程。

(3)汽化:液态物质变成气态物质的过程。

(4)凝结:气态物质变成液态物质的过程。

(5)升华:固态物质直接变成气态物质的过程。

(6)凝华:气态物质直接变成固态物质的过程。

3. 物态变化的原理物态变化的原理是由分子间的互相作用力所决定的。

固态物质分子之间的互相作用力最强,液态次之,气态最弱。

在加热或降温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互相作用力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物态的变化。

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掌握了物态变化的过程和原理。

物态变化是由分子间的互相作用力所决定的,加热或降温会引起分子间的互相作用力的变化,从而导致物态的变化。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物态变化的现象,通过进修这些知识,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些现象的原理。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对物态变化的理解,提高科学素养。

物态变化复习课导学案北师大版实用教案

物态变化复习课导学案北师大版实用教案

八年级一班存案人:何振勤年代日礼拜日物态变化复习课导教案学习目标1、知道融化、凝结、汽化、液化,会读画融化、凝结、沸腾图象。

2、试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说。

3、指引学生自主学习,培育学生开放、研究、创新能力,学生自己摄入知识,增强关注自己身旁的物理现象。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一)融化和凝结1、物质由__态变为__态叫做融化,由__态变为__态叫做凝结,在融化过程中要___热,,在凝结过程中要___热.2、物质依据融化和凝结过程的不一样分为___和___.常有的晶体有_________.想想:冰与蜡这两种固体有何差别?、冰是()体,蜡是()体。

、冰有必定的(),在融化时固然(),但温度保持(),蜡没有一定的(),在融化时(),温度不停()。

做一做:用图像来描绘物理现象,是物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简单了然。

察看以下图象:、上边两个图像中,图()是冰的熔化图像,由于()。

、图甲中,段物质是()态,吸热温度();段物质是()态,吸热温度();段物质是()态,吸热温度()。

()段是融化过程。

注:晶体融化的条件是:();()。

反应练习:、一种物质从℃开始融化,到250℃还没融化完,这类物质是()体。

(二)汽化和液化、汽化是物质由___态变为___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要___热,汽化有两种方式___和___. 、比较这两种方式的异同点:汽化方式蒸发沸腾同样点发生部位不温度条件同点强烈程度、相关蒸发()我们晒衣服时,老是把衣服张开晒在朝阳通风处,为何这样衣服干得快呢?晒在朝阳处,提升了;张开,增大了;晒在通风处,加速了,这样做都加速了水的,使衣服干得快。

()影响蒸发快慢的要素有、、。

温度/℃、相关沸腾如图,小明在“察看水的沸腾”实验中,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00B C(1)、从图像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__。

95(2)、小明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水先沸腾,提早沸腾的原由可能是___。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物态变化导学案1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物态变化导学案1

物态变化一、目标锁定1. 知道温度的概念,知道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2.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3.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知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4.知道汽化和液化现象,了解蒸发和沸腾的区别,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5.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6.能解释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二、自主学习·导航考点1 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1.温度:物体的叫温度,其常用单位是,用符号表示.2.温度计(1)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有、酒精、煤油等.(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一看:使用前要先看清温度计的和;二放:玻璃泡要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和;三读:待温度计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填“能”或“不能”)离开液面;读数时眼睛要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3)体温计:由于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缩口,所以在使用前要拿住它的上部用力向下甩,目的是.考点2 常见的物态变化1.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及吸放热情况:2.分别写出右图所表示的物理意义:A.图象B.图象C.图象D.图象(1)根据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有没有一定的熔点,可以把固体分为和两种.(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3)晶体熔化需要的条件是:、 .3.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1)蒸发与沸腾是两种不同的汽化现象.其区别如下:(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表面的快慢、液体的高低、液体的大小.(3)液化有两种方式:和.(4)液体沸腾条件是:和.(5)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高,沸点越.考点3 物态变化在生活及科技中的应用1.常用的液化石油气和“长征”火箭的燃料及助燃剂“液态氢”和“液态氧”都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使其液化的.2.干冰“人工降雨”:干冰进入云层成气体,从周围空气中大量热量,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水蒸气成小冰粒.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成雨滴落到地面上.3.电冰箱是利用制冷剂吸热、放热的原理制成.4.雾和露是自然界中的现象,霜是现象.三、典例分类·解析考点1 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例1】在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考点2 常见的物态变化【例2】初冬的早晨有时会出现大雾弥漫的天气,我们出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关于雾的形成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现象( )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考点3 物态变化在生活及科技中的应用【例3】如图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工作原理是利用了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边.氟利昂是一种既容,又容易的物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工作时,电动压缩机将氟利昂蒸气压缩并把它压入冰箱的冷凝管里,在这里蒸气变成液体并(“吸热”或“放热”),这些热被周围空气带走.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吸热”或“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出来的热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四、考点随堂·达标考点1 温度和温度计1.右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下降;B.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上升;C.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下降;D.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上升;2.预防“甲流”时,我们每天都用体温计测体温,常用体温计的量程为℃,分度值是℃.3.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读作;水的温度是℃,读作.4.现有甲、乙两支完好的体温计,示数均为38.0℃,若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就去测量两位就诊者的体温,测量结果是甲体温计的示数是38.0℃,乙体温计的示数是38.8℃,则的体温可能是不准确的,的体温是准确的.5.护士帮病人打针前,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器处进行消毒,病人会感到此处变凉爽,这一现象说明;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考点2 常见的物态变化6.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A.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 B.将盘子中的水倒入瓶中;C.把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 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7.2013年上半年南方雨水稀少,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雨”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降落到地面形成的,这个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凝华.8.新疆的冬天白雪皑皑,景色十分美丽.下面关于雪形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A.熔化、放热过程B.熔化、吸热过程C.凝华、放热过程D.凝固、放热过程9.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右面的图象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10.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 )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D.无法确定。

导学案第三章 物态变化

导学案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学习活动,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学习重点: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常见温度计的使用学习难点: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先通读教材,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摄氏温度的规定、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等,再完成预习指导设置的内容,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完成时间15分钟。

(一)预习指导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叫做温度。

测量温度的工具叫__ __。

2.温度计(1)作用:测量物体。

(2)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来工作的。

(3)常用温度计有:、、。

3.摄氏温度(用C表示)摄氏温度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是:。

摄氏温度的规定:把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0℃,把的温度定为100℃;0℃和100℃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

(在规定中必须记住规定的条件是:标准大气压下)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压力锅最高水温是;人体的正常体温是;我国的最高气温是,最低气温是。

4.温度计的使用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然后看清它的。

5.体温计作用:用于测量温度。

测量范围:。

■6.科学世界——从体温计说起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热电偶温度计——辐射温度计——测温枪(二)预习检测1.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测温度的仪器是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的规律来工作的。

2.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沸水的温度为 。

3.-3℃应读作 ,它比3℃低 ℃。

4.如图1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5.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图3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

二、合作探究 (一)学始于疑:1.什么是温度?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3.如何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 (二)质疑探究:探究点1:温度计的原理(重点)问题:完成P 47想想做做。

物态变化复习第1课时导学案

物态变化复习第1课时导学案

物态变化复习第1课时导学案【复习目标】1.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会用液体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2. 知道汽化现象和汽化的方式、液化现象和液化的方法。

3. 认识液体沸腾的条件和规律,会查沸点表。

【前置性学习,自主尝试】【检查预习,创设情境】小组交流、班级交流“前置性学习”的情况,对于这些基础知识你有哪些疑问?温度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工具: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注意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人体温度的工具____________测量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 分 度 值: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 热两种方式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沸点的因素: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互动互助】活动一:请你当裁判◆在以“物态变化”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如下表),请你判断各轮辩论中哪一方的观点正确?为什么?正方反方第1轮体温计不可以用开水消毒体温计可以用开水消毒第2轮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第3轮水的温度到达100℃不一定会沸腾水的温度到达100℃一定会沸腾第4轮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不是水蒸气第5轮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汽化水要达到一定温度才会汽化活动二:请你来归纳汽化有两种方式,请你们来归纳一下这两种方式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项目蒸发沸腾不同点相同点活动三:回顾两个实验1.研究水的沸腾实验①实验器材:②组装顺序:③实验现象:④实验结论:⑤如何节约实验时间?2.观察水蒸气的液化在烧瓶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1节 温度》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1节 温度》导学案

本章讲述的物态变化,是在小学科学课中学过的蒸发、沸腾、水的三态变化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态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而物质在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总要吸热或放热,即如果没有“吸热”或“放热”过程,就不会发生物态变化,因此本章知识又是以后学习“能及其转化”的基础,同时本章知识与化学课中的物质内容息息相关.因此,学好本章知识对于以后学习和理解本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很大帮助.本章共有4节: 1.第1节“温度”,讲述温度和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以及温度计的使用.2.第2节“熔化和凝固”,介绍了物态变化中的熔化和凝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3.第3节“汽化和液化”,介绍了物态变化中的汽化和液化,汽化中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化的两种方法——压缩体积和降温,以及汽化吸热、液化放热.4.第4节“升华和凝华”,介绍了升华和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本章教学注重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理现象入手,使学生感觉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引起学生共鸣.本章内容涉及大量的物理实验,这些实验大多以科学探究的形式出现,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初步认识思考和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特别是认识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知道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知道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蒸发可以制冷.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知道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通过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知道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通过探索认识自然界中水循环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规定与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熔化、凝固的现象和规律;晶体和非晶体的不同温度特点;汽化、液化现象;蒸发和沸腾;升华和凝华现象.【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温度计;蒸发、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课时建议】本章共有4节,建议……………….7课时. 第1节温度………………………….1课时 第2节熔化和凝固………………….2课时 第3节汽化和液化………………….2课时 第4节升华和凝华………………….1课时 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1.实验探究法:学习本章知识,应多联系生活实际现象,积极动手进行探究实验,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和对实验的探究,领悟物态变化的概念和特征.2.图象法:本章中用温度—时间图象表示物态变化中熔化、凝固、沸腾的特点和规律,涉及的图象有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水的沸腾图象.备课笔记第1节温度备课笔记温度和摄氏温度易错提示:温度只有“高低之分”,没有“有无之别”,物体较热,我们就说它的温度高;物体较冷,我们就说它的温度低.小组问题讨论:玻璃泡的作用是什么?玻璃管内径为什么很细?规律总结:(1)液体温度计结构特点及制作原理(2)根据测温环境的不同,温度计的测温物质一般也不相同,如实验室用温度计一般选用煤油或水银为测温物质,在寒冷的北方所用温度计选酒精为测温物质,而体温计一般使用水银做测温物质. 特别提醒:不论冰多还是水多,只要是能长时间放置的冰水混合物,其温度就是0℃;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才是100℃.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甲图的示数从“20℃-10℃)÷10=1划分为5小格,则该温度计每小格表示的温度值为(值为2℃.观察甲图,其刻度值从下往上在增大,可判断零刻度在图示刻度的下方,示数为零上温度.液柱在规律总结:目前我们使用的温度计大多数是液体温度计.根据所充液体的不同,液体温度计分为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甲苯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等多种.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是靠其中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感觉温度变化的.也就是说,液体温度计中的工作物质一定要保持液态.规律总结:(1)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与液柱内的液面相平,仰视时读数会偏小,俯视时读数会偏大.(2)判断零上与零下:沿液柱上升方向,数字变大的即为零上,沿液柱上升方向数字变小的即为零下;读数时均沿数字由小到大的方向读取.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估测的温度值与实际测体温计特别提醒: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体温时,若被测体温低于原始示数,则所测结果仍为原始示数;若被测体温高于原始示数,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特别提醒:在使用体温计测体温时,体温计自身“只升不降”.【例3】(多媒体展示)一支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将水银柱甩下去,用它先后两次测量甲、乙两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38℃和39℃,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备课笔记备课笔记解:甲:8℃乙:9℃丙:18℃丁:-4℃2.在教室挂一只寒暑表,在每个课间测出教室的温度,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温度,分别在图上描点并画出晴天及阴天两种天气的温度—时间图象.通过比较,你能看出这两种天气温度变化的规律吗?解:自己找一个寒暑表,动手测一下,并完成此题.3.不同物质在升高同样温度时,膨胀的多少通常是不同的在一起,当温度变化时这样的双金属片就会弯曲.怎样用它制成温度计计草图.市场上有一种指针式寒暑表(如上图),就是用双金属片做感温元件的店去看一看,有没有这样的寒暑表.解:双金属片温度计的感温元件通常是由两种膨胀系数不同,彼此又牢固结合的金属制成.感温元件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指针轴.当被测物体温度变化时,解析:方法一: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温度为准大气压下),此温度计在温度计对照,可以算出该温度计的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技巧总结:对于不准确温度计,计算温度时,关键是抓住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温度计内细管内径不变,温度计中液柱长度变化与温度变化成正比.备课笔记11。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 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 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之间的转化;2.掌握物质在温度和压力变化下的物态变化规律;3.理解物质的分子运动规律。

二、导学内容1.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2.温度对物态变化的影响;3.压力对物态变化的影响;4.物质的分子运动规律。

三、导学步骤1. 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物质存在三种不同的态,即固体、液体和气体。

这三态具有以下特点:•固体:形状和体积均固定,分子间距离近,分子只能做微小振动;•液体:固定体积但可变形,分子间距离较大、中等运动自由度;•气体:形状和体积均不固定,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运动自由度较高。

2. 温度对物态变化的影响温度是物质分子运动的表征,温度的升高会导致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

•固体:通过加热固体,温度升高,分子的振动幅度增大,当温度达到熔点时,固体开始熔化为液体;•液体:通过加热液体,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液体开始汽化为气体;•气体:通过降低温度,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减缓,当温度低于气体的凝点时,气体开始凝结为液体。

3. 压力对物态变化的影响压力是物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表征,压力的增加会导致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

•固体:增加固体的压力会使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固体的形状和体积不会发生改变;•液体:增加液体的压力会使分子更紧密地排列,液体的体积基本不变;•气体:增加气体的压力会使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气体的体积减小。

4. 物质的分子运动规律物质的分子不断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具有以下规律:•速度分布规律:在同一温度下,分子的速度是不同的,存在速度分布;•相互作用力规律: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使得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平均动能定理:相同类型的分子,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自由度:固体分子自由度最小,液体次之,气体最大。

四、导学小结本文介绍了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温度和压力对物态变化的影响,以及物质的分子运动规律。

物态变化 导学案

物态变化 导学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导学案 学生姓名:________ 成绩等次:____3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变化 温度[导学目标]1.了解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知道物质的状态可以相互转化;2.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方法、温标符号、单位符号、认读方法;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3.知道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区别及使用方法,会正确使用体温计.[课堂导学]一、物态及其变化 自读课本7--9页内容,完成: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是______;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的物质是______;即没有固定形状,又没有一定体积的物质是______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2.下列物质中,属于固态的有_____________,属于液态的有___________,属于气态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1)雪;(2)铁水;(3)玻璃;(4)盐;(5)水蒸气;(6)霜;(7)雾;(8)碘蒸汽;(9)干冰;(10)露.二、温度及其测量 自读课本9---11页内容,完成: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做_________.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一标准大气压下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0 ---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称为_________,写作_____。

这种表示温度的方法叫__________。

温度计上的℃,表示的是__________。

以宇宙中温度的下限----绝对零度(约-273℃)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

单位开尔文,符号K 。

2.常见的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玻璃泡中的液体一般是______或______。

初中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 导学案(有答案)

初中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 导学案(有答案)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第三章物态变化3.1温度【本节知识点】1.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常用温度计的结构和制作原理,知道温度计刻度的规定方法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知道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区别【基础达标测试】1、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2、下列估测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刚从冰箱里拿出的水果的温度约是5℃B.正常洗澡水的温度约60℃C.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25℃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3、有两支用后都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它的示数都是37.5℃,分别用来测量两位病人的体温.若两位病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和38℃,那么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为()A.37.5℃、38℃B.37℃、38℃C.37.5℃、37.5℃D.37℃、37.5℃4、两支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等量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将看到()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能力提高训练】5、伽利略在1603年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空气温度计,如图所示,一个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壶中,细管中液面清晰可见.伽利略设计的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如果不考虑外界大气压的变化,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管中液面将()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无法确定6、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7、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_________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______℃.8、图中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温度(70 ℃左右)的示意图.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34 物态变化(1)【学习目标】
1.掌握温度计的原理与使用;
2.掌握六种物态变化与吸放热情况;
3.能判断常见自然现象的物态变化。

【知识梳理】
一.温度与温度计
二.物态变化与吸放热
三.常见自然现象的物态变化【典例分析】
写出以下各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与对应的吸放热情况
1.室外冻冰的衣服变干 ,
2.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
3.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
4.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 ,
5.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
6..夏天清晨,植物上常有露水 ,
7.深秋的早晨,地面上的一层霜 ,
8.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见了 ,
9.冰棒的包装纸,看到“白气” ,
10洒在教室地上的水变干 ,
11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
12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 ,
13.使用“固体清新剂” ,
14.冰箱里拿出饮料,可以看到瓶子旁边有一滩水 ,
15.煮饭时,揭开锅盖看见白烟 ,
16用久的灯丝变细 , ;灯壳变黑 , ;
17.衣箱里的樟脑丸变小:用久的灯丝变细 , ;
18.舞台上使用干冰 , ;使用后出现的白雾 , ;
【课堂达标】
1、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A.沥青 B.冰 C.玻璃 D.石蜡
2.被100℃的水烫伤要比100℃的水蒸气烫伤轻,是因为:
A.水蒸气的温度比水高
B.水蒸气液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C.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D.水蒸气比水的热量多
3、教室内的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4. 某物质的凝固点是42℃,在42℃时,该物质()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是固液共存
D.以上都有可能
5、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36.90℃和 38.60℃
B.37.50℃和 38.60℃
C.36.90℃和 37.50℃
D.37.50℃和 37.50℃
6.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摊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A.液化现象
B.熔化现象
C.汽化现象
D.凝华现象
7.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

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凝固,后蒸发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凝固,后升华
8.如图所示,下列仪表不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是()
9.人们在青藏高原烧开水,水沸腾时温度却达不到100℃,为了能喝上达到100℃的水,其可行的办法是()
A.换用高压锅煮水
B.延长烧水时间
C.换用热值较大的燃料
D.采用鼓风设备
10、下列物理现象发生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①清晨的大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②寒冷的冬夜室外地上形成的霜
③冬天说话时处口中呼出的“白气”④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1.如图_______是体温计,此时读数是_______℃。

另一支温度计此时读数是_______℃
(1)(2)
12.水银的熔点是-39 ℃,它在-38 ℃时处于_________态;它在-40 ℃时处于_________态;它在-39 ℃时处于_________态或_________态.
【课堂归纳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