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的结构特征讲诉

岩体的结构特征讲诉
岩体的结构特征讲诉

§1. 岩体的结构特征

结构面——不连续面,切割岩体的各种地质界面

岩体

结构体——结构面切割岩体形成的大小、形状各异的快体

岩体结构特征:结构面、结构体的形状、规模、性质及组合关系的特征

一、结构面的成因类型

(一)原生结构面

成岩过程中形成的

1. 沉积结构面

eg:层理、层面、沉积软弱夹层、沉积间断面

2. 火成结构面

岩浆侵入、喷溢及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结构面

eg:流层、冷凝节理、接触面

冷凝节理——张性节理:岩体稳定、渗漏

形成破碎带或围岩蚀余带的——软弱结构面接触面——

熔合好——强度高

3. 变质结构面

变余结构面:层面上有云母、绿泥石等鳞片状矿物

变成的重结晶结构面:片理、片麻理发育,因此岩性

软弱,易水化——软弱夹层

(二)次生结构面

后期地质作用形成

1. 内动力形成的结构面——构造结构面

eg:节理、劈理、断层面

2. 外动力形成的结构面

作用:风化作用,卸荷作用(滑坡面)、人为(爆破)

风化裂隙:风化夹层

卸荷裂隙:岩体剥蚀,人工开挖→应力状态改变,应力释放形成

爆破裂隙:

二、结构面特征

和野外试验标准化委员会于1978年提出《岩体不连续面定量描述的建议方法》

规定:从方位张开度等方面研究间距充填度

连续性渗流

粗糙度节理组数

侧壁强度块体大小

结构面规模分级

三、软弱夹层

1.软弱夹层是指在坚硬的层状岩层中夹有强度低、泥质或炭质含量高、遇水易软化、延伸较广和厚度较薄的软弱岩层。

2.分类:软岩夹层、碎块夹层、泥化夹层

包括:岩块岩屑型、岩屑夹泥型、泥夹

岩屑型及泥型(GB50287-99,附录D)等。

3.泥化夹层:结构松散,密度小,含水量大,强度低,变形量大 ? 泥化夹层的形成条件:物质基础、构造作用、地下水的作用。

①物质基础:粘土岩类夹层

粘粒含量越高,蒙脱石组粘土矿多→有利

②构造作用

③地下水作用:结合水膜→粒间连接力减小→岩石处于

塑态

四、结构体类型:柱状、板状、锥状等

五、岩体结构类型:整体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散体结构 §2. 岩体的主要力学特征 贯穿整个工程区

的次一级断裂

区域内的大断裂

某建筑物地基内的小型断层、

大节理卸荷裂隙 某范围的节理劈理构造

小的裂隙

岩体与岩块力学性质差异大

一、岩体的变形特征

1. 岩体变形结构面变形

结构体变形

2. 岩体变形过程

调整表现形式:岩体的应力——应变曲线

分析:①微裂隙闭合阶段:

OA——凹状缓坡:节理压密闭合→岩石变压应力较低,岩石中微裂隙闭

合,所以曲线先缓后陡,斜率度大,应变速度减小

②直线变形阶段:岩石变形表现为微裂隙完全闭合,孔隙被压缩,岩石

中颗粒都受挤压,发生弹性变形,应变、应力呈线性

关系增长

AB——结构面压密后弹性变形

③破损阶段:当压力达到弹性极限以后,岩石产生新的破裂面,原闭合裂

隙增大,发生塑性变形

BC——岩体发生破裂、塑性变形

④破坏阶段

CD ——岩体全面破坏 C ——峰值强度,应力极限

3. 据变形特征、岩石力学性质分类

(1)弹性岩石:岩石在外力作用下有明显弹性变形量

(2)弹塑性岩石:弹性变形量<塑性变形

(3)塑性——熔变性岩石

4. 表征岩体变形的参数

(1)变形模量(E 0)

最大应力(σ)与应变(ε)的比值

E 0=εσ=e P εεσ+ E 0越大,岩体越好 (2)弹性模量(E e ): E e =

e εσ 二、岩体的流变特征

1. 流变性:蠕变、松弛

工程建筑中,应力较低时岩体就产生蠕变,并不须荷载很高

蠕变:在应力一定的条件下,变形随时间的持续而逐渐增长的现象

松弛:变形保持一定时,应力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减小 流变岩体:软弱岩石、软弱夹层、碎裂及松散岩体

2. 蠕变

(1)分类

稳定蠕变:较小恒定荷载作用下,变形ε随t 增加,变形V 减小→稳定 非稳定蠕变: 当恒定荷载超过某一极限值变形随t 增高,最终导致→破坏

§3.岩体的天然应力状态 一、地应力

1. 概念:地壳岩体在天然状态下所具有的内应力,分布于岩体的每个质点上

2.

岩体自重应力 主

类型

天然地应力 构造应力

变异应力——岩体中存在+应力、流体应力

感生地应力:工程活动对岩体施加的应力 三、天然应力分布规律

1. 岩体中存在三向不等的空间应力场

σz ——垂直应力,一般最小 σx 、σy ——水平应力,并不水平,倾角100~25 0

2. 利用天然应力比值系数K 分析(垂直应力与水平应力关系) z y x z K σσσσ==

①K=0 σx =σy =0 少见

②0

④K>1 σx>σz 75%

3. 水平应力具有强烈方向性

应力释放区

河谷地区地应力场应力集中区

应力平稳区

河谷由浅入深:应力释放区→应力集中区→应力平稳区

应力<20MPa→急剧上升,达60MPa→减少至平稳,20MPa

河谷周遍山体中:边坡→深部

释放→集中→平稳

<20MPa 升至35MPa 25MPa

四、地应力研究的工程意思

1. 总体:低应力区岩体松弛、漏水、风化带深

高应力区开挖卸荷引起岩体变形破坏

2. 地应力的高低划分

以岩石强度R b/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比值来确定

法国: <2 高应力区

2~4 中高应力区

>4 低应力去

中国: <4 极高应力区

4~7 高应力区

水平应力<自重引起低应力

3. 高地应力对工程影响

(1)基坑底部隆起、剥离破坏

隆起轴线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垂直

(2)基坑边坡的剪切滑移

葛洲坝二江电站厂房地基开挖时,当地含多层软弱夹层,

当开挖一层时,产生向临室面滑动,开挖到3二层时,卸荷引起沿三层产生

位移,测得边坡位移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一致(3)地下洞室产生大的收敛变形

洞室轴线与最大水平应力垂直时,产生收敛变形,软岩向洞内挤出“吐

舌头”现象

(4)地下洞室施工中产生岩爆

1985年,天生桥二级电站引水隧洞发生岩爆,最大爆落方量22m3,最大爆深1.1m,最大面积84m2

§4. 岩体的工程分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