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瓦打捞筒

合集下载

卡瓦打捞筒

卡瓦打捞筒

卡瓦打捞筒一、工作原理打捞筒的抓捞零部件是螺旋卡瓦和篮状卡瓦,其外部的宽锯齿螺纹和内面的抓捞牙均是左旋螺纹,与简体相配合的间隙较大,这样就能使卡瓦在筒体内有一定行程能胀大和缩小。

当落鱼被引入捞筒后,只要施加一轴向压力,卡瓦在筒体内上行。

由于轴向压力使落鱼进入卡瓦,此时卡瓦上行并张大,运用它坚硬锋利的卡牙借弹性力的作用将落鱼咬住卡紧。

当上提捞柱,卡瓦在简体内相对地向下运动。

因宽锯齿螺纹的纵断面是锥形斜面,卡瓦必然带着沉重的落鱼向锥体的小锥端运动,此时落鱼重量愈大卡得也愈紧。

整个重量由卡瓦传递给简体。

二、拆装拆卸:1)将卡瓦打捞筒吊放到台钳上,夹紧本体;2)拆引鞋;3)取控制环;4)取篮式卡瓦:单手伸进打捞筒里,正转,取出蓝式卡瓦;5)卸掉顶部接头,取出盘根。

安装:1)清洗打捞筒内壁(放盘根处),使其光滑,涂上一层黄油;2)将盘根涂上黄油,放到打捞筒内;3)安上顶部接头,用管钳上紧;4)在打捞筒筒体内壁涂上黄油,将篮式卡瓦或螺旋卡瓦反转旋入打捞内;5)放入铣齿止动环或控制环:环上根据作业要求决定放密封与否;6)安上引鞋:引鞋又有多种样式,根据海上需要,安装不同的尺寸和样式。

三、结构打捞卡瓦分为螺旋卡瓦和兰状卡瓦两类,每类又有几种尺寸的打捞卡瓦。

进行打捞时,可选用一种适合落鱼外径的卡瓦装入筒体内。

上接头:有两个作用,上端有接头扣和捞柱连接,下端有螺纹与简体联结,下端而为斜面,起着压紧“A”形盘根的作用。

筒体:两端有螺纹,上端的螺纹与上接头或加长节联结,下端螺纹与引鞋或壁钩联结。

内部有宽锯齿螺纹和螺旋卡瓦或篮状卡瓦的宽锯齿螺纹配合,但螺纹的公称直径要比卡瓦大,这样就给卡瓦在简体内上下运动和胀缩创造了条件。

引鞋:外径和筒体外径一致,上端有螺纹和筒体联结,上端斜面起到压紧“O”圈的作用,下端构成一个螺旋口,能诱导落鱼进入捞筒。

根据现场情况,需要增大网捞面积可连接加大引鞋。

打捞筒附件;包括加长节,加大引鞋和壁钩,操作者可根据井内情况选用。

打捞工具详解

打捞工具详解

打捞工具详解★卡瓦打捞筒1.卡瓦大捞筒外筒中部车有节距较大的倒锯齿形左旋螺纹,Ф203mm卡瓦打捞筒节距60mm,角度9,共有3-4圈,它与卡瓦外部的左旋螺纹相配合,在螺纹的最下部有凹槽,其槽底与外筒壁平,此槽使卡瓦和控制环的凸键或控制环的卡键套合,阻止卡瓦在筒内转动。

2.相同外径打捞筒,螺旋卡瓦和篮状卡瓦可以互换,螺旋卡瓦体积较小,可以打捞较大落鱼。

篮状卡瓦体积较大,只能打捞较小落鱼。

3.内铣鞋:当鱼头变形较大,卡瓦筒自身铣鞋无法修正时,或在使用不带铣鞋的螺旋卡瓦打捞筒,可卸掉引鞋而接内铣鞋。

4.每种卡瓦打捞筒都配有三种以上不同内径卡瓦,每种卡瓦打捞为3mm,所有总抓范围为9-12mm,其打捞范围比数字大0.8mm,小2.4mm.具体说,177.8mm的卡瓦可以打捞178.6-175.4mm。

5.根据鱼头外径选择卡瓦尺寸,卡瓦内径应小于鱼头1-2mm,然后根据井径选择下入最大打捞筒外径,在裸眼中打捞,捞筒外径应小于井径20mm以上,套管内应小于套管内径6mm以上。

★反循环打捞篮1.边循环边缓慢转动下放钻具,距井底0.1-0.2米处,维持循环15-20分钟后,然后拨动钻具下放至井底。

2.如果井下捞物较多,进不了铣鞋,可以加适当压力(10-20kn)磨洗,使落物改变位置,或将落物磨碎,使其容易进入筒内。

磨铣要用低速,在落物未进入铣鞋时,憋跳是难免的,待落物进入铣鞋后憋跳会变轻或消失。

★公锥和母锥1.公锥由于在挤压下强行造扣,给鱼头较大的张应力,所以宜在管壁厚的地方使用,钻铤、钻杆接头及加厚部位,对钻杆本体或套管不适应。

2.公锥有带排屑槽或不带排屑槽的,应尽量使用不带排屑槽。

3.公锥下至距鱼头0.5-1米处,开泵循环钻井液,冲洗鱼顶沉沙,同时井内沉沙带出。

循环一周后下放公锥找鱼头,可停泵也可不停泵,开泵情况下比较容易判断是否进入鱼头,鱼头方入不是准确的清况下,需开泵拨动下放寻找鱼头,如果阻力消失泵压恢复正常,就继续下放,直到找到鱼头。

篮式卡瓦打捞筒

篮式卡瓦打捞筒

5、篮式卡瓦打捞筒
1、名称:卡瓦打捞筒
2、结构:由上接头、壳体总成、篮式卡瓦、铣控环、内密封圈、“O”型圈、引鞋等件组成。

3、技术规范:
规格型号: LT-03TA;
外型尺寸:∮114*700 mm;
接头螺纹: NC31(210);
打捞尺寸: 72-74.5mm;
许用提拉负荷: 900KN;
工作井眼名义尺寸: 51/2″-53/4″
4、工作原理:
当可退式卡瓦打捞筒捞获落鱼后,上提钻具,卡瓦外螺旋锯齿型锥面与筒体内相应的齿面有相对位移。

而将落鱼卡紧捞出。

5、操作方法;
地面选择工具、检查卡瓦是否灵活,键槽是否合格,将其下至鱼顶以上2-3m处开泵洗井;缓慢旋转下放,引入鱼顶,观察放入、悬重、泵压变化,缓慢上提,悬重大于原悬重,说明捞获;如遇卡严重,需退出,可下放加压,然后正转上提即退出。

6、使用范围及用途:
它是可退式外捞工具,可以抓捞各种管、杆等圆柱型落鱼,并能安全退出。

打捞落鱼外径范围72-74.5 mm。

7、注意事项:
在磨铣修整鱼顶时,加压不应过大;落鱼入筒循环洗井时,注意泵压,防止憋泵;井内必须清洁,防止卡钻;管柱未卡,可直接打捞,如遇卡严重,可与震击类工具配合使用。

打捞筒类_精品文档

打捞筒类_精品文档

104-106 106.5-108.5
1330/ 950
6 5/8-7
可退篮式卡瓦打捞筒
• 操作方法:
• 1)根据落鱼外径选用与之相适应的可退式打捞筒,用手推 动卡瓦的轴向窜动是否灵活;
• 2)接好钻具下钻,下至鱼顶以上2m左右,开泵循环洗井 观察泵压;
• 3)缓慢下放钻柱探鱼顶,边转边放,观察方入及悬重变化; • 4)上提钻柱,若悬重增加,证明捞获,即可起钻;若悬重
修井工具
捞筒类
一、可退篮式卡瓦打捞筒
• 用途:可退篮式卡瓦打捞筒是从落物外部
进行打捞的工具,打捞鱼顶是圆柱形的落 鱼。
• 结构:可退篮式卡瓦打捞筒由上接头、筒
体总成、篮式卡瓦、铣控环、内密封圈、 “O”形圈及引鞋组成。
筒体总成
螺旋卡瓦 控制环
上接头
篮式卡瓦
铣控环
引鞋
可退篮式卡瓦打捞筒
• 其特点是:1)卡瓦与被捞落物接触面积
可退螺旋卡瓦打捞筒
螺旋卡瓦在筒体内作轴向移动,螺旋卡瓦 内径略小于被捞落鱼外径。当可退螺旋卡 瓦打捞筒进入落鱼后,螺旋卡瓦胀开并对 落鱼有一定初夹紧力,上提打捞管柱时筒 体内锥面贴紧螺旋卡瓦外锥面,产生径向 力,从而紧紧抓住落鱼。
可退螺旋卡瓦打捞筒
• 如果落鱼严重遇卡,则应将捞筒退出落鱼。 方法是:1)下击。可以根据钻柱重量加压 下击或较慢溜钻下击;2)下击后上提钻柱 至原悬重时,边转边上提钻柱,即可退出 可退螺旋卡瓦打捞筒。(正扣捞筒正转, 反扣捞筒反转)
筒体、弹簧、卡瓦组成。筒体下部有内锥 面,卡瓦下端内壁有锯齿型倒齿、外有与 筒体相一致的外锥面,并开有四条纵向槽。
通过更换引鞋
卡瓦式抽油杆打捞筒
工作原理:1)引入落鱼。落鱼鱼顶引入

打捞筒类

打捞筒类

可退螺旋卡瓦打捞筒
螺旋卡瓦在筒体内作轴向移动,螺旋卡瓦 内径略小于被捞落鱼外径。当可退螺旋卡 瓦打捞筒进入落鱼后,螺旋卡瓦胀开并对 落鱼有一定初夹紧力,上提打捞管柱时筒 体内锥面贴紧螺旋卡瓦外锥面,产生径向 力,从而紧紧抓住落鱼。
可退螺旋卡瓦打捞筒
• 如果落鱼严重遇卡,则应将捞筒退出落鱼。 方法是:1)下击。可以根据钻柱重量加压 下击或较慢溜钻下击;2)下击后上提钻柱 至原悬重时,边转边上提钻柱,即可退出 可退螺旋卡瓦打捞筒。(正扣捞筒正转, 反扣捞筒反转)
短鱼顶打捞筒
• 篮式卡瓦在筒体内作轴向移动,篮式卡瓦 内径略小于被捞落鱼外径。当可退篮式卡 瓦打捞筒进入落鱼后,篮式卡瓦胀开并对 落鱼有一定初夹紧力,上提打捞管柱时筒 体内锥面贴紧篮式卡瓦外锥面,产生径向 力,从而紧紧抓住落鱼。
短鱼顶打捞筒
• 如果落鱼严重遇卡,则应将捞筒退出落鱼。 方法是:1)下击。可以根据钻柱重量加压 下击或较慢溜钻下击;2)下击后上提钻柱 至原悬重时,边转边上提钻柱,即可退出 短鱼顶打捞筒。
可退螺旋卡瓦打捞筒技术规范
序 规格 号 型号
1 LT-01TB
外形尺寸 mm
¢95×795
接头螺 纹
2A10
打捞尺寸 mm
53-62
许用拉力 适用井筒
KN
in
1200
4 1/2
2 LT-02TB ¢105×815 210
63-79
1200
5
3 LT-03TB ¢114×846 210 4 LT-04TB ¢134×875 210 5 LT-05TB ¢145×900 310
81-90 93-105 106-119
1000 1460
5 ½-5 3/4 6 5/8

石油工程技术 井下作业 筒类打捞工具

石油工程技术  井下作业  筒类打捞工具

筒类打捞工具1卡瓦打捞筒1.1用途卡瓦打捞筒是从落鱼外壁进行打捞的不可退式工具,它除了可以抓捞各种油管、钻杆、加重杆、长铅锤等外,还可对遇卡管柱施加扭矩进行倒扣。

1.2基本结构卡瓦打捞筒由上接头、筒体、弹簧、卡瓦座、卡瓦、引鞋等组成。

如图1所示。

图1卡瓦打捞筒1—上接头;2—筒体;3—弹簧;4—卡瓦座;5—卡瓦;6—键;7—引鞋1.3技术规范卡瓦打捞筒技术规范见表1。

表1卡瓦打捞筒技术规范1.4工作原理当工具的引鞋引入落鱼之后,下放钻具,落鱼将卡瓦上推,压缩弹簧,使卡瓦脱开筒体锥孔上行并逐渐分开,落鱼进入卡瓦,此时卡瓦在弹簧力作用下被压下,将鱼顶抱住,序号规格型号外形尺寸mm 接头螺纹使用规范及性能参数打捞范围,mm许用拉力,KN1DLT—95φ95x610NC26(2A10)φ32~φ604002DLT—108φ108x610NC31(210)φ45~φ656503DLT—114φ114x660NC31(210)φ48~φ739504DLT—130φ130x780NC31(210)φ70~φ9011005DLT—150φ150x970NC38(310)φ90~φ11413006DLT—160φ160x970NC50(410)φ100~φ1211400并给鱼顶以初夹紧力。

上提钻具,在初夹紧力作用下,筒体上行,卡瓦、筒体内外锥面贴合,产生径向夹紧力,将落鱼卡住,起钻即可捞出。

在规定的上提负荷不能提动的情况下,可用此卡瓦打捞筒进行倒扣作业。

但注意倒扣扭矩不得超过卡瓦键的抗剪力。

1.5操作方法1.5.1地面检查卡瓦尺寸,用卡尺测量卡瓦结合后的椭圆长短轴尺寸,其长轴尺寸应小于落鱼外径1~2mm。

1.5.2将卡瓦背面涂润滑脂,与筒体下端内锥面配合光滑,弹簧压紧力适中。

1.5.3工具入井后应缓慢下放,至鱼顶以上1~2m时,开泵循环工作液,记录钻柱悬重。

1.5.4缓慢下放钻具至鱼顶时转动管柱,同时下放引入落物,钻柱悬重下:降5~8KN,泵压有所升高,说明落物已引入打捞筒,此时即可上提钻柱,如果悬重明显增加,说明已抓获落物。

石油钻井处理井下事故用卡瓦打捞筒

石油钻井处理井下事故用卡瓦打捞筒

(一) 规格型号:
DLJ-114, 外径: 114mm, 长
度: 660mm, 接头螺纹:
NC31, 许用拉力: 950kN.
(二) 结构:
上接头, 筒体, 弹簧, 卡瓦
座, 卡瓦, 引鞋等.
(三) 原理:
当工具的引鞋引入落鱼之后, 下放工具, 落鱼将卡瓦上推, 压缩弹簧, 使卡瓦脱开筒体锥孔上行并逐渐分开, 落鱼进入卡瓦, 卡瓦在弹簧的作用下被压下, 将鱼顶抱住, 给鱼顶以初夹紧力.
上提钻具, 在初夹紧力的作用下, 筒体上行, 卡瓦、筒体内外锥面贴合, 产生径向夹紧力, 将落鱼卡住, 提钻即可捞出. 对于不同直径的落鱼, 只要在筒体许可的情况下, 更换不同的卡瓦, 即可打捞不同尺寸的落鱼.
(四) 用途:
用于从落鱼外壁进行打捞各种油管、钻杆、加重杆、长铅锤等, 打捞范围φ48-φ73, 它还可对遇卡管柱施加扭矩进行倒扣.
(五) 技术要求:
(1)卡瓦结合后, 其长轴尺寸小于落鱼1-2mm.
(2)钻具下至鱼顶以上1-2m时, 开泵洗井.
(3)若落鱼重量较轻, 指重表反应不明显时, 可以转动钻具90o, 重复打捞次
数, 再进行提钻.
(4)由于捞筒传递扭矩的键强度低, 不适合大扭矩施工.
(5)工具不可退, 下井时其上部应接安全接头.。

LT-T型可退式卡瓦打捞筒操作规程

LT-T型可退式卡瓦打捞筒操作规程

LT-T型可退式卡瓦打捞筒操作规程1. 概述可退式卡瓦打捞筒是抓捞井内光滑外径落鱼最有效的工具,如钻铤、钻杆、接头、接箍、油管、随钻工具和测试仪器等,能承受大载荷,设计有落鱼密封结构,能高泵压循环,也可以在井内释放落鱼;带有铣鞋,用于修整落鱼的飞边破口,使落鱼顺利进入捞筒。

附件有加长节、壁钩、加大引鞋、锁环,可抓捞距鱼顶较远的管段,增大网捞面积,把偏倚井壁的落鱼诱入捞筒,实现倒扣打捞。

该工具设计巧妙,抓捞功能完备,操作维护保养简便,使用十分灵活自如。

2、结构原理卡瓦打捞筒的结构如图所示。

每套卡瓦打捞筒的最大抓捞直径用螺旋卡瓦,如钻铤、接箍、接头和随钻工具等,通常有三种抓捞尺寸。

篮状卡瓦是抓捞管身或小一级的钻具用,有数种抓捞尺寸,因落鱼直径减小之后再用螺旋卡瓦则使卡瓦剖面增厚,形成刚度太大,影响胀缩效果。

抓捞时选用与落鱼外径相适合的一级卡瓦装入捞筒。

用螺旋卡瓦时配用螺旋卡键和A形盘根,用篮状卡瓦时配密封控制环(带铣齿者为铣鞋),每个密封控制环的内孔粘衬有和篮状卡瓦打捞尺寸配套的R形盘根,O形密封圈是通用件。

上接头是筒体和捞柱的中间连接件,若打捞部位距鱼顶远时,在筒体和上接头之间连接加长节。

筒体的下部和引鞋(或壁钩或大引鞋)连接。

筒体带有特殊宽锯齿形内螺纹,它和卡瓦的锯齿形外螺纹配合,并约束卡瓦的胀大缩小,每种卡瓦打捞筒的筒体都能换装数种打捞尺寸的卡瓦。

螺旋卡瓦形似一个圆柱弹簧,锯齿形外螺纹与筒体配合,虽然螺距一致,但和筒体螺纹接触的工作面窄得多,内孔为多头锯齿形螺纹捞牙。

篮状卡瓦形似花篮,为完整的锯齿形外螺纹与筒体的锯形内螺纹配合,内孔也是多头锯形螺纹捞牙,周向开有胀缩槽,似一个弹簧卡头。

无论是螺纹卡瓦还是篮状卡瓦,受轴向压力后直径增大,受拉力时直径减小;它们的内外锯齿形螺纹均为左旋,所以,顺时针旋转是卸扣;这样就可以释放落鱼,卡瓦的胀大和缩小,是使落鱼能进入卡瓦并抱紧。

释放落鱼既然是卸扣的原理,那末施加一定扭矩卸扣时,必须约束卡瓦只能上下运动而不应在筒体内转动,并且被筒体带着一起转动。

卡瓦捞筒

卡瓦捞筒

三、卡瓦打捞筒
卡瓦打捞简是从落鱼外径抓捞落鱼的一种打捞工具,3、打捞筒的操作步骤
①选好打捞筒及各部零件之后、再核查并丈量各部有关尺寸,依次安装,擦洗干净。

并涂好黄油.算好引鞋方入、控制环(卡)方入、卡瓦顶部方入、A型盘根顶部方入几个关键数据,作为打捞时的参考。

②打捞筒下至距鱼顶0.5~1m处,开泵循环钻井液,冲洗鱼顶沉砂,并试探鱼顶.核对方入.同时要记清泵压及开泵与停泵时的钻具悬重。

③打捞落鱼。

④起出落鱼,如落包未卡,可循环钻井液,充分洗井、待落鱼提离井底,犹放猛刹几次,证明落鱼确实抓牢,即可起钻.起钻时不能用转盘卸扣。

⑤利用卡瓦打捞筒倒扣。

四、卡瓦打捞矛
打捞矛和公锥一样,是从落鱼内孔打捞落鱼的一种常用工具,它的用途比较广泛,不仅可以打捞钻杆、钻铤,还可以打捞套管、油管,持别是在进行内切割作业时,它具有其他打捞工具无可替代的功能。

卡瓦捞筒

卡瓦捞筒

名称:卡瓦捞筒
用途:卡瓦捞筒是从落鱼外部进行打捞的不可退式工具,可打捞不同尺寸的油管、钻杆和套管等鱼顶圆柱形的落鱼,并可对遇卡管柱施加扭矩进行倒扣。

结构:上接头,筒体,弹簧,卡瓦座,卡瓦,引鞋等部件组成。

工作原理:当工具的引鞋引入落鱼之后,下放钻具,落鱼将卡瓦上推,压缩弹簧,使卡瓦脱开筒体锥孔上行并逐渐分开,落鱼进入卡瓦。

卡瓦在弹簧力作用下被压下将鱼顶抱住,并给鱼顶以初夹紧力。

上提钻具,在初夹紧力的作用下筒体上行,卡瓦与筒体内外锥面贴合,产生径向夹紧力,将落鱼卡住,提钻即可捞出。

操作方法:
1、选择好工具尺寸、在下井前用手推动卡瓦是否灵活,是否有弹簧压缩力。

2、将工具下至鱼顶以上1-2m开泵洗井,并观察泵压及悬重。

3、慢放钻具至鱼顶时,边正转边下放,使打捞筒进入鱼顶,并观察方入、悬重及泵压变化。

4、当需要倒扣时,将钻具提至倒扣负荷进行倒扣作业。

注意事项:
1.工具外径较大,防止沉砂卡钻。

2.卡瓦捞筒倒扣键强度较低,不能进行大扭矩施工。

3. 卡瓦捞筒为不可退打捞工具,工具上部应连接安全接头使用。

常用打捞工具

常用打捞工具

常用打捞工具(1)卡瓦打捞筒(2011-05-04 21:10:54)转载标签:杂谈卡瓦打捞筒(Over shot)是非常常用的打捞工具,主要打捞对象为外表光滑的管状落鱼,属于外捞型(即抓牢落鱼的外表面)打捞工具。

简介:卡瓦打捞筒由上接头、筒体、引鞋、卡瓦、控制环组成,另外还有A型盘根、R型盘根以及O型密封圈等组成。

抓捞落鱼主要靠卡瓦,卡瓦又分为螺旋卡瓦和篮式卡瓦,选择打捞筒的原则是,根据井筒直径选择筒体,根据落鱼外径选择卡瓦,螺旋卡瓦主要用于打捞外径接近筒体外径的落鱼,篮式卡瓦用于打捞与筒体外径差别较大的落鱼。

打捞原理,可退式卡瓦打捞筒是从落鱼外径抓捞落鱼的打捞工具。

它可以打捞钻铤、钻杆、油管、接头、接箍和其它井用管子。

该系列工具功能完备,有密封结构,抓住落鱼后能进行泥浆循环。

若抓住的落鱼被卡也,能很容易退出来。

还带有铣鞋,能有效地修理鱼顶裂口、飞边,便于落鱼顺利进入捞筒。

如果需要增大网捞面积可连接加大引鞋,鱼顶偏倚井壁时可使用壁钩,抓捞部位距鱼顶太远可增接加长节。

1、结构可退式打捞筒的外筒由上接头、筒体、引鞋组成。

内部装有抓捞卡瓦、盘根和铣鞋或控制环(卡)。

打捞卡瓦分为螺旋卡瓦和兰状卡瓦两类,每类又有几种尺寸的打捞卡瓦。

进行打捞时,可选用一种适合落鱼外径的卡瓦装入筒体内。

如图1、图2。

螺旋卡瓦;螺旋卡瓦形如弹簧,外部为宽锯齿左旋螺纹,与筒体内螺纹配合,螺距相同,但螺纹面较筒体的窄得多。

内部是抓捞牙为多头左旋锯齿形螺牙,螺牙锋利坚硬。

螺旋卡瓦下端焊有指形键,与控制卡配合后就阻止了螺旋卡瓦在简体内转动。

这类螺旋卡瓦通常设计三种抓捞尺寸。

其总抓捞尺寸范围9~12mm,考虑到管子的磨损,每个卡瓦的抓捞尺寸在标准打捞尺寸以下3mm的范围。

这就适应了井内管柱的磨损尺寸变化。

篮状卡瓦:篮状卡瓦为园筒状,形似花篮。

外部与螺旋卡瓦一样,但为完整的宽锯齿左旋螺纹,内部抓捞牙亦为多头左旋锯齿形螺牙,下端开有键槽,纵向开有等分胀缩槽,尤如弹簧卡头。

石油钻井卡瓦打捞筒、倒划眼使用方法

石油钻井卡瓦打捞筒、倒划眼使用方法

一:卡瓦打捞筒使用方法(1)根据井眼尺寸和落鱼直径选择合适的卡瓦打捞筒及卡瓦,卡瓦内径应小于鱼头外径1-2mm。

(2)卸开卡瓦打捞筒检查并装卡瓦,装配时涂润滑脂。

(3)画出卡瓦打捞筒草图并注明尺寸。

(4)组合钻具,计算三个方入。

一般钻具组合为:卡瓦打捞筒+下击器+钻铤+钻杆。

三个方入为:引鞋碰鱼头方入,铣鞋碰鱼头方入,鱼头进卡瓦方入。

(5)下钻到距预定鱼头井深0.5m处,缓慢下放钻具,悬重表稍有遇阻显示即刹把,记下打捞悬重和方入。

(6)稍稍上提钻具,开泵循环冲洗鱼头,纪录泵压,循环时间由操作者确定,在打捞落鱼前停泵。

(7)顺时针缓慢转动转盘,同时逐渐下放钻具,使鱼头进入卡瓦,加压30-50kn,上提钻具,悬重增加,证明已捞获鱼头。

A.如鱼头不规则,铣鞋位置遇阻,可加压10-20kn;Ⅰ挡磨铣30min 再打捞,若无效,应起钻下磨鞋,修好鱼头后再进行打捞;B.若鱼头进不了卡瓦或进入卡瓦不住,说明卡瓦尺寸偏小或偏大,应根据鱼头实际外径选择合适的卡瓦。

(8)捞住后根据情况,可以将落鱼提离井底0.5-0.8m,猛刹两次,判断捞着落鱼后起钻。

起钻不得用转盘卸螺纹。

(9)起钻完再钻台上卸卡瓦打捞筒,可以用下击器下击2-3次,然后用吊钳拉开。

(10)遇卡后井内释放落鱼:a.将捞柱重力下压,使卡瓦牙放松咬紧的落鱼。

B.慢慢右旋转捞柱,同时渐渐上提捞住,待落鱼全部脱开捞筒为止;上提钻柱,若悬重为捞柱悬重,证明落鱼已释放。

二:倒划眼(1)起钻至遇卡井段,接方钻杆开泵循环,调整好钻井液性能。

(2)调整好悬重表。

灵敏表指针为零。

(3)眼看悬重表,用Ⅱ挡低速上提钻柱施加10kn的拉力,刹住滚筒,并注意泵压变化,防止蹩泵。

(4)井口方入钻杆卡瓦紧钻具。

钻杆卡瓦用直径10mm的钢丝绳拴好保险绳。

(5)缓慢正转转盘,开始倒划眼。

转盘转动负荷减少,确认井下正常后,停转盘再上提钻柱10kn的拉力,坐好钻杆卡瓦,转动转盘。

重复操作,直至提出钻柱为止。

石油工程技术 井下作业 常用打捞工具:卡瓦打捞筒

石油工程技术  井下作业  常用打捞工具:卡瓦打捞筒

打捞工具:卡瓦打捞筒卡瓦打捞筒是从落鱼外壁进行打捞的工具。

可用于打捞油管、钻杆、加重杆、长铅锤等鱼顶为圆柱形的落鱼。

在打捞作业中,卡瓦打捞筒可与安全接头、下击器、上击器、加速器等组合使用。

1、结构卡瓦打捞筒由上接头、筒体、弹簧、卡瓦座、卡瓦、健、引鞋等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卡瓦打捞筒结构示意图1—上接头;2—筒体:3—弹簧;4—卡瓦座;5—卡瓦;6—键;7—引鞋2、工作原理当引鞋引入落鱼后,下放钻具,落鱼将卡瓦上推,压缩弹簧,卡瓦脱开锥面上行并逐渐分开,落鱼进入卡瓦。

卡瓦在弹簧力作用下被压下将鱼顶抱住,并给鱼顶以初夹紧力。

上提钻具,筒体上行,在初夹紧力作用下卡瓦与筒体内锥面贴合,产生更大的夹紧力,将落鱼卡住,实现打捞。

一个筒体可以有多个不同尺寸的卡瓦,对于不同直径的落鱼更换不同的卡瓦,即可打捞不同尺寸的落鱼。

3、技术参数卡瓦打捞筒技术参数见表1-1。

表1-1中给出的是一个打捞的大致范围,每组卡瓦对应一个最大打捞尺寸,产生最大抓捞拉力。

实际应用中应按每组卡瓦打捞的最佳尺寸选用。

落鱼尺寸过小,抓捞拉力降低。

表1-1卡瓦打捞筒技术参数序号规格型号外形尺寸(直径×长度)mm接头螺纹使用范围及主要参数打捞落物外径mm许用拉力kN1DLT-9595×610NC26(2A10)32~604002DLT-108108×610NC31(210)45~656503DLT-114114×660NC31(210)48~739504DLT-130130×780NC31(210)70~9011005DLT-130150×970NC38(310)90~11413006DLT-160160×970NC50(410)100~12114004、使用方法4.1根据鱼头尺寸选择卡瓦捞筒规格,进行地面模拟打捞试验或在地面检查卡瓦尺寸(用卡尺测量卡瓦结合后的椭圆长、短轴尺寸,长轴尺寸应小于落鱼外径1-5mm)。

卡瓦打捞筒工作原理

卡瓦打捞筒工作原理

卡瓦打捞筒工作原理
卡瓦打捞筒是一种用于水下作业的工具,主要用于从水下沉船、沉物或其他水下结构中提取物品或进行修复工作。

卡瓦打捞筒的工作原理基于气压差和浮力原理。

它由一个大型的圆柱形桶体组成,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

桶体底部有一个开口,称为吸口,用于吸附并固定目标物体。

当卡瓦打捞筒下沉至目标物体附近时,通过控制阀门将水排出,使得桶体内部形成一个低压区域。

随后,通过连接到桶体上的泵或压缩空气系统,将空气注入桶体内部,使其充满。

由于桶体内部的气体比周围水的密度小,产生了一个向上的浮力。

这个浮力将使得卡瓦打捞筒浮起并固定在目标物体上。

一旦卡瓦打捞筒固定在目标物体上,可以通过打开进气阀门,将更多的空气注入桶体内部,进一步增加浮力,以提升目标物体。

同时,通过控制桶体中的阀门,可以控制内部气体的排放,从而调整浮力和升降速度。

这样,目标物体可以被顺利提取到水面上进行进一步处理或修复。

卡瓦打捞筒的工作原理相对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密切控制气压、
浮力以及升降速度,以确保提取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根据目标物体的特性和大小,可能需要使用多个卡瓦打捞筒进行联合作业,以增加提取的效率和成功率。

总而言之,卡瓦打捞筒通过利用气压差和浮力原理,实现了水下目标物体的提取和修复。

它在海洋工程、沉船救援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不断得到改进和创新。

15--卡瓦打捞筒

15--卡瓦打捞筒
(4 1/2IF)
NC56
6 5/8REG
NC56
总成重量kg
118
120
148
167
292
转动。另外是一个密封总成。内槽粘结有和各种尺寸的篮状卡瓦相适应的“R”型盘根,起着与落鱼外径密封作用,外部装有“O”型密封圈,是密封总成的通用件,起着控制环与筒体内壁的密封作用,如果下端喇叭口带有铣齿,又起着修整鱼顶裂口飞边的作用。
控制卡:由控制卡套和卡键焊接而成,供螺旋卡瓦通用,其作用在于限制螺旋卡瓦在筒体内只能上下运动不能转动。
铣鞋或控制环:控制环下端的喇叭口带有铣齿即为铣鞋,供篮状卡瓦用,其作用有二,控制环的指形键与篮状卡瓦的键槽配合,约束篮状卡瓦在筒体中只能上下运动不能
续表15-1规格及其卡瓦尺寸
型号
LT-T213
83/8〞
61/4″51/2″
5″47/8″
61/4″51/2″
5″47/8″
71/2″71/4″7″63/4″61/4″
61/2″51/2″
77/8″75/8″
7″61/4″
8″87/8″
85/8″83/8″81/4″77/8″
抗拉屈服载荷10KN(t)
无台肩
257.7
(263)
241.1
(246)
226
(231)
表15-1规格及其卡瓦尺寸
型号
LT/S-T102A
4〞
LT/S-T108A
41/4〞
LT-T143
55/8〞
LT-T200
77/8〞
LT-T206
81/8〞
螺旋卡瓦
最大打捞尺寸mm(in)
73
(27/8)
77
(313/32)

卡瓦打捞筒操作说明

卡瓦打捞筒操作说明

卡瓦打捞筒一、概述可退式卡瓦打捞筒是从落鱼外径抓捞落鱼的打捞工具。

它可以打捞钻铤、钻杆、油管、接头、接箍和其它井用管子。

该系列工具功能完备,有密封结构,抓住落鱼后能进行泥浆循环。

若抓住的落鱼被卡也,能很容易退出来。

还带有铣鞋,能有效地修理鱼顶裂口、飞边,便于落鱼顺利进入捞筒。

如果需要增大网捞面积可连接加大引鞋,鱼顶偏倚井壁时可使用壁钩,抓捞部位距鱼顶太远可增接加长节。

二、型号表示方法三、打捞筒规格系列及性能参数续表1 规格及其卡瓦尺寸四、结构、工作原理1、结构可退式打捞筒的外筒由上接头、筒体、引鞋组成。

内部装有抓捞卡瓦、盘根和铣鞋或控制环(卡)。

打捞卡瓦分为螺旋卡瓦和兰状卡瓦两类,每类又有几种尺寸的打捞卡瓦。

进行打捞时,可选用一种适合落鱼外径的卡瓦装入筒体内。

如图1、图2。

螺旋卡瓦;螺旋卡瓦形如弹簧,外部为宽锯齿左旋螺纹,与筒体内螺纹配合,螺距相同,但螺纹面较筒体的窄得多。

内部是抓捞牙为多头左旋锯齿形螺牙,螺牙锋利坚硬。

螺旋卡瓦下端焊有指形键,与控制卡配合后就阻止了螺旋卡瓦在简体内转动。

这类螺旋卡瓦通常设计三种抓捞尺寸。

其总抓捞尺寸范围9~12mm,考虑到管子的磨损,每个卡瓦的抓捞尺寸在标准打捞尺寸以下3mm的范围。

这就适应了井内管柱的磨损尺寸变化。

篮状卡瓦:篮状卡瓦为园筒状,形似花篮。

外部与螺旋卡瓦一样,但为完整的宽锯齿左旋螺纹,内部抓捞牙亦为多头左旋锯齿形螺牙,下端开有键槽,纵向开有等分胀缩槽,尤如弹簧卡头。

考虑到管子的磨损,每个卡瓦的抓捞尺寸在标准打捞尺寸以下3mm 范围。

控制卡:由控制卡套和卡键焊接而成,供螺旋卡瓦通用,其作用在于限制螺旋卡瓦在筒体内只能上下运动不能转动。

铣鞋或控制环:控制环下端的喇叭口带有铣齿即为铣鞋,供篮状卡瓦用,其作用有二,控制环的指形键与篮状卡瓦的键槽配合,约束篮状卡瓦在简体中只能上下运动不能转动。

另外是一个密封总成。

内槽粘结有和各种尺寸的篮状卡瓦相适应的“R”形盘根。

卡瓦打捞筒

卡瓦打捞筒

组装
③ 把筒体夹持在虎钳上,将引鞋(加大引鞋 或壁钩)与筒体联结并紧扣。 ④ 检查卡瓦在筒体内上下运动是否灵活。 ⑤ 改变夹持部位(筒体),从筒体顶端装入 “A”形盘根,并将盘根整理平正。 ⑥ 将上接头与筒体联结并紧扣。
五、使用、操作
5.1、打捞钻具的组合 (1)井身质量好,不易发生捞后卡钻的情况 打捞筒+下击器+钻具 (2)井下情况不明,可能出现捞后卡钻的情况 打捞筒+安全接头+下击器+上击器+钻铤+钻具
127(5) 159(6 1/4 )) 159(6 1/4 ) 159(6 1/4 )
NC50
NC50 NC50 NC50 NC50
LT - T225
225(8 7/8 )
197(7 3/4 )
184(7 1/4 )
NC50
型号
外径 mm ( in )
螺旋卡瓦最大 打捞尺寸 mm ( in )
篮状卡瓦最大 打捞尺寸 mm ( in )
NC50 NC50 NC50 6 5/8 REG 6 5/8 REG 7 5/8 REG 6 5/8 REG 6 5/8 REG 6 5/8 REG 6 5/8 REG 6 5/8 REG 7 5/8 REG
3.1 卡瓦打捞筒性能参数
四、结构与工作原理
卡瓦打捞筒由外筒和内 部组件组成。可退式打捞筒 的外筒由上接头、筒体、引 鞋组成。 内部装有抓捞卡瓦、盘 根和铣鞋或控制环(卡)。 卡瓦打捞筒结构如图1、 图 2。
203(8) 197(7 3/4 ) 213(8 3/8 ) 203(8) 200(7 7/8 ) 219(8 5/8 ) 228.6(9) 228.6(9) 219(8 5/8 ) 245(9 5/8 ) 254(10) 279(11)

卡瓦打捞筒操作说明

卡瓦打捞筒操作说明

卡瓦打捞筒操作说明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卡瓦打捞筒的详细操作指南,以确保用户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该设备。

2. 设备概述卡瓦打捞筒是一种用于水下作业的工具,主要用途包括海底物品回收和救援等。

它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a) 手柄:负责控制整个装置;b) 鱼钩:位于手柄末端,并通过电缆与手柄相连;c) 控制面板:位于手柄上方,在其中可以进行吊运速度调节和其他设置;3. 操作步骤步骤1: 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之前,请确认以下事项已经完成: - 环境检查并排除任何可能影响到安全操作的障碍物或风险因素。

- 核对所有相关材料是否完好无损,并做必要修复或更换。

- 安装所需配件(如防护罩)以确保人员及周围环境充分受到保护。

步骤2: 进行连接将电缆从控制面板插入手柄,并确保连接牢固。

检查电缆是否有任何损坏或磨损,如有需要及时更换。

步骤3: 吊运操作a) 将卡瓦打捞筒的鱼钩放置在目标物品上方。

b) 使用控制面板上的按钮调节吊运速度和力量,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需求。

c) 当目标物体被完全提起后,请小心地将其移动到所需位置,并轻松释放托盘。

4. 安全注意事项- 在使用过程中请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手套等);- 严禁超载使用该设备;- 需要经验丰富并受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禁止操纵者同时执行其他任务或分散注意力;5. 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列出所有相关附件]6. 法律名词及注释a) 操作规范:指根据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对特定设备进行正确操作与维护之一系列条款约束性文件;b) 超载:指负荷重量超过设备额定负荷的情况;c) 个人防护装备:指用于保护工作人员在特殊环境下避免受伤或感染的安全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捞筒选配原则:
1、根据井眼的尺寸选择合适的捞筒 2、根据落鱼尺寸选用相应尺寸的一种卡 瓦牙和盘根等。 3、视井身变化和井径选定引鞋或加大引 鞋,亦或壁钩,确定落鱼的抓捞部位是 否需要连加长短节。
根据井眼的尺寸选择合适的捞筒
通过比对井眼与捞筒的外径,选出适合的 捞筒。 选配原则:要求井眼要大于捞筒外径最少 不得少于8-10mm或更大
7、打捞筒附件:包括加长节、加大引鞋 和壁钩,操作者可根据井内情况选用。
三、抓紧和退出机理
打捞筒的抓捞零部件是螺旋卡瓦和篮状卡瓦,由于它外 部的宽锯齿螺纹和内面的抓捞牙均是左旋螺纹,与筒体 相配合的间隙较大,这样就能使卡瓦在筒体内有一定行 程能胀大和缩小。当落鱼被引入捞筒后,只要施加一轴 向压力,卡瓦在筒体内上行。由于轴向压力使落鱼进入 卡瓦,此时卡瓦上行并胀大,运用它坚硬锋利的卡瓦牙 借弹性力的作用将落鱼咬住卡紧。当上提捞柱,卡瓦在 筒体内相对地向下运动。因宽锯齿螺纹的纵断面是锥形 斜面,卡瓦必然带着沉重的落鱼向锥体的小端运动,此 时落鱼重量愈大卡得也愈紧。整个重量由卡瓦传递给筒 体。
4、 “A”形盘根和“R”形盘根
“A”形盘根:为橡胶短筒,内部有密封唇 ,为落鱼外径与筒体内壁间密封用,与各 种尺寸的螺旋卡瓦配套使用,它装在简体 的上部。利用上接头的下端斜面把它适度 压紧即具密封性,使用篮状卡瓦时安装 “A”形盘根是无防碍的。
“R”形盘根:它的内面有密封唇,外表面 粘结在控制环的内槽,与各种尺寸的篮状 卡瓦配套使用。
概述
该工具抓住落鱼后能进行高压泥浆循环 。还带有铣鞋能有效地修理鱼顶裂口飞 边。便于落鱼顺利进入捞筒,如果需要 增大抓捞面积可连接加大引鞋,鱼顶偏 倚井壁时可使用壁钩,抓捞部位距鱼顶 太远可增接加长短节。
二、结构
1、可退式打捞筒的外部由上接头、筒体、引鞋组成。内 部装有抓捞卡瓦、盘根和铣鞋或控制环。
5 上提捞柱,若悬重增加,证明抓住落鱼。 6 开泵充分循环泥浆,注意泵压变化情况。 7 起钻前将落鱼提离井底0.5-0.8米,猛刹车2-3次 ,证明落鱼卡牢即可起钻。 8 起钻拆卸管柱时,不能用转盘卸扣,切忌避免 转盘下面的捞柱转动。 9 当落鱼取出井口后用清水洗净,不要急于在井 口释放,更不能在井口压松捞筒,有可能时可在 钻台上压松捞筒。 10 用链钳夹卡住捞筒,另一把链钳夹住落鱼顺时 针方向旋转,落鱼即可从捞牙上解脱。 注:若用上述方法落鱼不能松脱,建议在钻台上 墩松后用清水管插入冲洗筒体和卡瓦之间的沉积 后再卸落鱼,如仍不能卸出时,送维修单位,在 液压拆装工作台上卸去落鱼。
• 铣鞋或控制环:控制环下端的喇叭口带有铣齿即 为铣鞋,供篮状卡瓦用,其作用有二,控制环的 指形键与篮状卡瓦的键槽配合,约束篮状卡瓦在 筒体中只能上下运动不能转动。另外是一个密封 总成。内槽粘结有和各种尺寸的篮状卡瓦相适应 的“R”形盘根。起着与落鱼外径密封作用,外部 装有“O”形密封圈,是密封总成的通用件起着控 制环与简体内壁的密封作用,如果下端喇叭口带 有铣齿,又起着修整鱼顶裂口飞边的作用。
(2)篮状卡瓦:篮状卡瓦为圆筒状,形似花 篮。外部与螺旋卡瓦一样,但为完整的宽 锯齿左旋螺纹,内部抓捞牙亦为多头左旋 锯齿形螺牙,下端开有键槽,纵向开有等 分胀缩槽,尤如弹簧卡头。考虑到管子的 磨损,每个卡瓦的抓捞尺寸在标准打捞尺 寸以下3mm范围内。
3、控制卡 、铣鞋或控制环
• 控制卡:由控制卡套和卡键焊接而成,供螺旋卡 瓦通用,其作用在于螺旋卡瓦在筒体内只能上下 运动不能转动。
筒体的宽锯齿螺纹和卡瓦的内外螺纹均为左旋螺纹。卡 瓦与筒体配合后,也由控制卡或控制环约束了他的旋转 运动,所以释放落鱼时只要施加一定压力,顺时针方向 旋转捞柱,即可将捞筒由落鱼上退出。由于抓捞牙为多 头左旋螺纹,退出的速度较快。
四、打捞操作
筒体内无论是装螺旋卡瓦或篮状卡瓦,打捞作业 过程中打捞和释放落鱼退出捞筒的操作是相同的 。 • 打捞落鱼 • 1 将打捞筒连接在捞柱上,大钳不得夹卡在筒体 上,以免损坏筒体,紧扣扭矩与捞柱相等。 • 2 捞筒下到距鱼顶0.3-0.5米开泵循环,冲洗鱼顶周 围的沉积物。 • 3 停止循环,慢慢旋转下放捞筒,将落鱼引入捞 筒。若发生蹩跳现象,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亦 或上提捞柱重捞。 • 4 估计落鱼进入捞筒,即停止转动并施一定轴向 压力,使落鱼进入卡瓦。
5、上接头 、筒体
上接头:有两个作用,上端有接头扣和 捞柱联接,下端有螺纹与筒体联接,下 端面为斜面,起着压紧“A”形盘根的作 用。
筒螺纹与引鞋或 壁钩联接。内部有宽锯齿螺纹和螺旋卡 瓦或篮状卡瓦宽锯齿螺纹配合。
6、引鞋
引鞋:外径和简体外径一致,上端有螺 纹和简体联接,上端斜面起到压紧“O” 形密封圈的作用,下端构成一个螺旋口 ,能诱导落鱼进入捞筒。
卡瓦打捞筒
钻井管具工程处 讲课人:崔海龙
1、概述 2、结构 3、抓紧和退出机理 4、打捞操作 5、捞筒选配原则 6、捞筒的表示方法 7、捞筒的拆卸 8、捞筒组装 9、判废依据
一、概述
可退式打捞筒是用于钻井、修井过程中 从外部打捞钻铤、钻杆、油管以及其它 落鱼的专用打捞工具。它是根据钻铤、 钻杆、油管、接头、接箍和其它井用管 子的外径尺寸而设计的。当抓住落鱼而 不能捞出时,该产品可退出落鱼,提回 地面。
2、打捞卡瓦分为螺旋卡瓦和兰状卡瓦两类,每类又 有几种尺寸的打捞卡瓦。进行打捞时,可选用一 种适合落鱼外径的卡瓦装入简体内。
(1)螺旋卡瓦:螺旋卡瓦形如弹簧,外部为宽锯齿 左旋螺纹,与筒体内螺纹配合,螺距相同,但螺 纹面较筒体的窄得多。内部是抓捞牙为多头左旋 锯齿形螺牙,螺牙锋利坚硬。螺旋卡瓦下端焊有 指形键,与控制卡配合后就阻止了螺旋卡瓦在筒 体内转动。这类螺旋卡瓦通常设计三种抓捞尺寸 。其总抓捞尺寸范围9-12mm,考虑到管子的磨损 ,每个卡瓦的抓捞尺寸在标准打捞尺寸以下3mm 的范围内。这就适应了井内管柱的磨损尺寸变化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