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题库第七章

合集下载

思修第七章_简_

思修第七章_简_

(四)法律适用
——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 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权
司法机关
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审判权
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
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的基本方略。 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 议:把“依法治国、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 宪法。 注意区别:“法治”与 “法制”




国家的法律和 制度的简称
治理国家的理论、 原则、理念和方 法
一种社会制度
一种社会意识
现代法治的起源
文艺复兴
借复兴古希腊、罗马 宣扬资产阶级的新的 法律思想和理念 英国 13世纪《大宪 章》运动,开启了现 代法治国家的发展。
依法治国
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 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 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 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 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 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 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 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依法治国——核心内容 执法为民——本质要求 公平正义——价值追求 服务大局——重要使命
党的领导——根本保证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在全社会培养以自律为基 础的守法意识,使人们把 法律内化为行为准则!
(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是不能用外国的法律体系来套我们的
四、权利义务观念
(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
从来源看
——法律明文规定,或者法律虽未明文规定, 但可以从法律的规定中推导出来。
从基本内容看:

【精品】大一思修第七章【免费】

【精品】大一思修第七章【免费】

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一、单项选择题1. 人类的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三大领域。

A.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学习生活B.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C.公共生活;学习生活;婚姻家庭生活D.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2.( )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道德D.生活道德3.下列不属于社会公德缺失的是()。

A.过马路闯红灯B.排队加塞C.夫妻在家打架D.不爱护公物4.互联网在成为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便捷的手段的同时,也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新型工具。

为了保障互联网的正常运行,2000年12月28日九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了()。

A.《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B.《互联网安全法》C.《互联网安全基本规范》D.《关于互联网安全问题的规定》5.()的立法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A.《治安管理处罚法》B.《集会游行示威法》C.《环境保护法》D.《道路交通安全法》6.下列适用《集会游行示威法》的是()A.深圳抗议日本篡改教科书的游行活动B.在广州举行的大型文娱表演活动C.穆斯林为庆祝节日举行的斋戒活动D.端午节在增江上举行的赛龙舟活动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8.《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明确规定“乙肝病原携带者,经检查排除肝炎的,合格”,意味着非传染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与健康公民一样可以通过考试被录取为公务员,这体现了《劳动法》的()A.平等就业权B.选择职业权C.休息休假权D.享受福利权9.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依法申请调节、仲裁、提起诉讼。

其中,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依法具有终局法律效力的裁决外,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第七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备选项编号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中,多选或少选不给分。

)1.下列关于狭义上法律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①它是一种技术规范②它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③它是一种习惯规则④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的行为规范2. 关于授权性法律规范,一般使用下列哪几种字样的词语来表述()①禁止、应当②有责任、必须③可以、有权④严禁、不得3.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形式是()①制定新法和沿用旧法②制定和认可法律③制定国内法和参加国际条约④制定和解释法律4.关于法律部门(即部门法)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①在形式上表现一致法律规范的总和②在内容上是一致的法律规范的总和③在调整对象为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④在形式上表现不一致法律规范的总和5.下列关于我国规范性法律文件效力从高至低排列正确的是()①行政复议法→宪法→物权法②宪法→刑法→枪支管理办法③物权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④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著作权法6.法律的历史类型与人类社会演进的形态是相一致的。

至今为止有哪几种法律的历史类型()①原始社会法律、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和资本主义法律②原始社会法律、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法律③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法律④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法律7.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主体是()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②中共中央③国务院④中央军委8.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①公安局②人民法院与检察院③监狱④人民政府9.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①人民法院②国务院③人民检察院④公安局10. 下列有关法的阶级本质的表述中,哪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学说()①一国的法在整体上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②历史上所有的法律仅仅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③法的本质根源于人们的文化生活关系④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统治阶级内部各党派、集团及每个成员意志的相加11.下列关于新的国家安全观说法正确的是()①仅包括国防安全②仅包括国防安全和政治安全③不包括文化安全④不仅包括国防安全与政治安全,也包括经济、科技、文化及社会公共安全等12.关于我国行政执法的主体说法正确的是()①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②只有政府部门③不包括非行政机关④不包括行政机构13.在下列概念中,哪一个能够体现出“依法治国”的实质()①法制②法治③人制④人治14.通过对“法”的语源与词义的考证,可知中、西方关于“法”的内涵都具有的内容是()①邪恶②公平、正义③驱逐④仁义15.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下列不属于部门法的是()①民商法②经济法③立法法④行政法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确备选项编号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中,多选或少选不给分。

思修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思修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思修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选题1.法律表达的是()的意志。

A.全民B.统治阶级C.最高统治者D.国家2.爱护法律权威的关键是()。

A.党的领导B.完善法制C.加强宣传D.依法行政3.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确的说法有()。

A.完善市场经济秩序B.建立法治政府C.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提高各党派执政的水平4.()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全然保证。

A.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B.党的领导C.民主集中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5.狭义的法律适用的主体是()。

A.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B.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C.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D.所有的公民和法人1.下列关于法律实施保证力量的观点中错误的是()A.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独力量。

B.法律意识在保证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道德观念在保证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纪律观念在保证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在一个国家里,由不同的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A.法系B.法律体系C.法学体系D.法的历史类型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A.宪法B.行政法C.刑法D.程序法5.在法律运行中,()是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是实现国家职能和法律价值的重要环节。

A.刑事执法B.民事执法C.行政执法D.政策调控6.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在法学上称为()A.法律执行B.法律制裁C.法律适用D.法律监督7.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党中央B.国务院C.人民群众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8.我国最早规定国家安全相关内容的法律是()A.国家安全法B.刑法C.国防法D.宪法10.在对法律问题的摸索与处理上,应当坚持()优先原则。

A.道德思维B.经济思维C.政治思维D.法律思维二、多选题1.法的差不多特点表现为()。

A.法是行为规范体系B.法具有国家意志属性C.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D.法是全体公民意志的表达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环节是()。

思修题库第七章

思修题库第七章
ABCDE
8.法治思维和人治思维的区别有哪些?
A一是在依据上,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处理法律问题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而人治思维的本质是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它主张凭借个人尤其是掌权者、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德性和才智来治国平天下;B二是在方式上,法治思维以一般性、普遍性的平等对待方式调节社会关系,解决矛盾纠纷,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而人治思维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按照个人意志和感情进行治理,治人者以言代法、言出法随、朝令夕改,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C三是在价值上,法治思维强调集中社会大众的意志来进行决策和判断,是一种“多数人之治”的思维,避免陷入无政府主义或以民主之名搞乱社会,而人治思维是个人说了算的专断思维,虽然也强调集思广益进行治理或作出决定,但主要表现为少数个人的集权专断;D四是在标准上,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不在于有没有法律或者法律的多寡与好坏,而在于最高的权威究竟是法律还是个人。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强调“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而人治思维则奉领导者个人的意志为最高权威,当法律的权威与个人的权威发生矛盾时,强调服从个人而非服从法律的权威
ABCD
9.法治思维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A法律至上;B权力制约;C公平公正;D人权保障;E正当程序
ABCDE
10.公平正义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A权利公平;B机会公平;C规则公平;D救济公平
ABCD
11.怎么理解权利公平?
A一是权利主体平等,国家对每个权利主体“不偏袒”、“不歧视”;B二是享有的权利特别是基本权利平等;C三是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
ABC
4.怎和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B要把握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坚持党的依宪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C要准确把握宪法实施的正确方向,与西方宪政划清界限

思修第七章

思修第七章

2
第 七 章 增 强 法 律 意 识 弘 扬 法 治 精 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体系和运行机制。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 3、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4、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5、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3
第 七 章 增 强 法 律 意 识 弘 扬 法 治 精 神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一)法律的一般含义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7
第 七 章 增 强 法 律 意 识 弘 扬 法 治 精 神
(一)法律的一般含义
1、法律的本质
2、法律的概念
8
第 七 章 增 强 法 律 意 识 弘 扬 法 治 精 神
1、法律的本质
(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24
(六)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第 七 章 增 强 法 律 意 识 弘 扬 法 治 精 神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既立足于中国实践, 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既继承中国优秀的法律传 统,又吸收外来有益的法律文化。 2、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 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历年,不断提高维 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 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普及基本法律知识,增强 公民法律意识。
35
第 七 章 增 强 法 律 意 识 弘 扬 法 治 精 神
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一)国家安全是关系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家安全观 (三)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
36
第 七 章 增 强 法 律 意 识 弘 扬 法 治 精 神
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思想道德修养习题(第七章)

思想道德修养习题(第七章)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选题:1、法律的一般含义是( A )。

A、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B、法律是被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2、法律主要是( B )意志的表现。

A、全民的B、统治阶级的C、政党的D、整个社会的3、国家的根本法是:( C )。

A、行政法B、刑法C、宪法D、民商法4、法律是以( B )为基础的。

A、意志B、经济关系C、政策D、政治5、法存在于( B )。

A、资本主义社会B、整个阶级社会C、整个人类社会D、原始社会6、从法的起源看,下列那些说法是正确的?( C )A、在原始社会中期产生的B、不是从来就有的,整个原始社会都没有C、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D、是从来就有的7、划分法的历史类型是按照法的( D )而划分的。

A、历史顺序B、制定和实施的主体C、制定和表现的形式D、阶级本质和借以建立的经济基础8、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 C )所决定的。

A、意志B、思想C、物质生活条件D、上层建筑9、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 C )A、社会主义法律的基础B、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原则C、社会主义法律的适用的基本原则D、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10、在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有( B )A、司法部B、人民检察院C、监察部D、安全局11、在我国的执法机关包括有( C )A、审判机关B、检察机关C、各级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2、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B )A、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B、检察机关C、监察机关D、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13、下列行为中,只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而未违反社会主义法律的行为是( C )。

A、故意杀人B、倒卖车票,数额巨大的C、撒谎D、诽谤14、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在( B )。

A、1982年宪法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三大D、党的十五大15、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B )。

思修题库第七章教学内容

思修题库第七章教学内容

思修题库第七章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B )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地方政府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C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3.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A )。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B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5.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D)。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6.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B ),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A.国家公务员B.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社会组织D.公民7.法律适用是指( C)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D.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D )。

A.行政机关B.立法机关C.司法机关D.人民群众9.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B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0.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C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1.( A)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A.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B.经济安全与科技安全C.文化安全与生态安全D.社会公共安全与政治安全12.( B)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责以及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规律了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题库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题库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的一般含义是:( A )。

A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B法律是被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2.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在于(C)A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B有约束力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D规定制裁措施3.法律主要体现的是( B )的意志。

A全民B统治阶级C政党D整个社会4.法存在于( B )。

A整个人类社会B整个阶级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5.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D)。

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6.在一个国家里,由部门法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称为( A)。

A 法律体系B法系C法学体系D法的历史类型7.关于法律部门(即部门法)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在形式上表现一致法律规范的总和B在内容上是一致的法律规范的总和C在调整对象为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D在形式上表现不一致法律规范的总和8 国家的根本法是( C )。

A 行政法B 刑法C 宪法D 民商法9.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是(A)。

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10.下列关于我国规范性法律档效力从高至低排列正确的是( B )。

A行政复议法→宪法→物权法B宪法→刑法→枪支管理办法C物权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D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著作权法11.《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属于( B )的范畴。

A民法商法 B 行政法C经济法 D 社会法12.调整民事和商务活动的法律规范总称是(A)。

A民商法B公司法C商标法D保险法13.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不属于部门法的是( C )。

A民商法B经济法C立法法D行政法14.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B)。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法院D检察院15.( A )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A国务院B地方政府C法院D检察院16.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B )。

思修第七章

思修第七章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 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 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 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 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的主要任务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
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 制 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 律文化

三、 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 义务;《国家安全法》、《 保守国家秘密法》、《国防 法》、《兵役法》等明确规 定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各 项法律义务。

1.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 民兵组织的义务
2.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3.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 助的义务

3.经济安全法律制度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经济 基础。指国民经济能够抗御国内 外各种经济风险而保持平稳有序 运行的态势,包括金融安全、能 源安全、贸易安全、粮食安全等 。我国目前虽缺乏有关经济安全 的专门立法,但很多经济法律法 规都包含了有关经济安全的规定 。

4.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
国家制定的《维护互联网安 全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 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 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利用互 联网实施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及 其处罚办法。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 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 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 先进性。
主要体现在:坚持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借鉴成功经验;与时俱进。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 法律保障。

《思想道德修养》第七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第七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七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习题一、简答题1.理想的含义。

2.信念的含义。

3.理想的基本类型有哪些?4.信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二、论述题1.理想在人生中具有哪些重要作用?答:要点:(1)确定人生奋斗的目标。

(2)规定人生发展的方向。

(3)激发人生前进的动力。

2.信念在人生中具有哪些重要作用?答:要点:(1)信念有利于坚定奋斗目标。

(2)信念有助于增强进取精神。

(3)信念有助于加大和凝聚力量。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答:要点:(1)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2)科学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3)坚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

4.为什么实现理想必须艰苦奋斗?答:要点:(1)艰苦奋斗的本质内涵。

(2)艰苦奋斗的时代特色。

(3)艰苦奋斗的现实意义。

(4)艰苦奋斗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实桥梁。

三、研究性题目1.大学生如何实现理想?四、案例分析:1.下面是两个大学生的对话:甲:“现在人都很现实,讲理想很空,人还是现实一点好。

”乙:“人应该有理想,要不人与动物有什么区别?”甲:“人不能生活在真空,理想主义已经过时,理想不能当饭吃。

”乙无言。

请利用本章所学理论分析甲同学的认识误区。

教研活动五次:1.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时代轨迹探讨。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对青年学生的时代心理进行探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学生的基本心态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1)80年代上半期:震动反思与自我追寻。

(2)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价值多元与自我徘徊。

(3)90年代中后期:实用倾向与自我凸现。

2.大学生是不是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

有人说大学生是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是因为对心理健康与心理疾患的概念理解不对。

科学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很有意义。

正如杨眉所言,在大学生中倡导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因为大学生是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

而且,倡导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的发展性教育为主,挖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对个别心理疾患的人,要象对待患身体疾病的人一样,不能一谈“心理疾病”就另眼看待。

思修题库

思修题库

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一、判断题(请你判断下列各题对错,正确填A,错误填B)()1、法治和德治,如车之两轮或鸟之两翼,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忽视其中任何一个,都将难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2、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讲法治就足以安天下了,不必再谈德润人心。

谈德治,容易回到人治的老路上去。

()3、法治和德治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对任何人都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须遵守。

()4、我国实行宪法宣誓制度,让经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

()5、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6、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

()7、法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强调对不同人群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

()8、推进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

()9、当今中国,法治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10、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1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12、法治和德治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所以应当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3、法无授权不可为,是就公民的权利而言的。

()14、只要法律对公平正义做出了科学严谨的规定就能得到实现。

()15、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16、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

()17、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是等值的。

()18、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就是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

参考答案:1、A 2、B 3、B 4、A 5、A 6、A 7、B 8、A 9、A 10、A11、A 12、B 13、B 14、B 15、A 16、A 17、B 18、B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每个小题共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1、我国法律规定的国家宪法日是每年的:A、12月1日B、12月4日C、12月12日D、12月13日()2、关于法治思维,表述错误的有:A、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是一种正当性思维B、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C、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D、法治思维的本质是人高于法,人要发挥聪明才智解决矛盾纠纷,保障人民的权利()3、公平正义主要包括:A、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B、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C、权力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D、宪法至上,法律普遍适用、优先适用,不可违抗()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根本保证是:A、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5、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相统一。

思修第七章 (2)

思修第七章 (2)

第七章
36
立法程序
法律案 的 提出
法律案 的 审议
法律案 的 表决
法律的 公布
第七章
37
(二)法律的遵守
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

律规定行使权力、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依法办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
二是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第七章
38
(三)法律执行
*1、法律执行的含义(广义、狭义)
*2、我国的行政执法主体
第七章
39
广义的法律执行

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
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 施法律的活动。(执法和司法)
第七章
40
狭义的法律执行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
称为行政执法。这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 重要环节。(执法)
法 的 强 制 力
第七章
违法行为的 否定和制裁 军队、警察、 法庭、监狱
合法行为的 肯定和保护
21
法的阶级意志性
法 意 律 志 是 的 统 体 治 现 阶 统治阶级 整体意志 是上升为国家意 志的那部分意志
也就是说,法律并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仅仅是上升 为法律部分的意志。还有一些意志是以其他方式体现着, 如国家政策、统治阶级的道德、最高统治者的言论中等
27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是由法律部门构成的,法律部门则是依照
调整社会关系的领域(调整对象)和调整的手段为
标准,对法律进行的一种分类。构成我国社会主义
的法律体系的主要法律部门包括:宪法、行政法、
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程序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习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习题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选题 1.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 B )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A. 人类的产生B.私有制、阶级和国家 C.社会的产生 D.文明的产生2. 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 D )的法律.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 3.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 C )。

A.它是由国家创制的社会规范B.它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C. 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D. 它是社会规范 4.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是( B )A.法律的创制B.法律的国家强制力C.法律的强制力D.法律的效力 5.国家机关赋予一些既存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行为是( B ) A.制定 B.认可 C.承认 D.创制 6.国家制定的法律一般以一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被称为( A )A.制定法B.判例法C.法制D.习惯法 7.法律所体现的是( A )的意志A.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B.个别统治者的意志C.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C.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 8.法律由( B )决定的.A. 统治阶级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C.地理环境D.社会文明程度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 B )为核心的。

A. 行政法 B.宪法 C. 民商法 D. 经济法 10. 以下哪个类型的法律不属于我国的法律部门:( A )A.宪法B.经济法律C.民商法律D.行政法律11. 我国每一法律部门是由调整( C )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构成的.A.不同类型B.相同方式C.相同类型D.不同方式 12. 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 C )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其他任何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A.一般 B.普通 C.最高 D.较高13. 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称为( C )A法律适用 B.法律遵守 C.法律的制定 D.法律执行 14. 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称为( B )。

思修第七章参考题

思修第七章参考题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不就是从来就有得,就是随着私有制、阶级与国家得出现而逐步产生得。

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她社会规范得首要之处在于( D ) A、它详细得条文条款 B、它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得基本手段C、它有广泛得适用范围D、它就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得社会规范2、法律体系就是由各个法律部门所构成得具有内在联系得统一整体。

在我国现行得法律体系中,国家得根本大法就是( A )A、宪法B、民法C、刑法D、程序法3、法律运行就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得过程。

在法律运行中,最大量、最经常得工作就是( C )A、法律制定B、法律遵守C、行政执法D、法律适用4、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得运行环节中,法律实施与实现得基本途径就是( B )A、立法B、守法C、执法D、司法5、根据宪法与立法法得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得部门就是( 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C、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D、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6、依法治国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客观需要,就是社会文明进步得重要标志,就是国家长治久安得重要保障,就是从制度与法律上保证中国共产党得基本路线与基本方针得贯彻实施。

依法治国得根本保证就是( D )A、依法执政B、建设法治政府C、科学立法D、党得领导7、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得领导力量就是( C )A、人民群众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D、国务院8、马克思指出,没有无义务得权利,也没有无权利得义务。

这说明( D )A、法律义务就是法律权利得先决条件B、法律权利就是法律义务得先决条件C、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就是相互对立得D、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就是相互依存得9、法律思维方式就是按照法律得规定、原理与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得习惯与取向。

以法律思维方式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首先要依据得准绳就是( A )A、法律B、证据C、程序D、法理10、正确地分析与处理案件,要抓住两个关键问题:一就是查清案件事实,二就是正确运用法律。

思修第七章补充资料

思修第七章补充资料

第七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1.依法治国的含义和要求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基本要求:(一)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三)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依法治国的核心,就是要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为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表现在:对于一切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一律按法律的同一尺度一体对待;所有公民的各项权利遇到侵犯时,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同等地追究法律责任,依法给予同等的法律制裁,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3.证据的含义、特征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诉讼中用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或者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真实材料。

证据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客观性,即诉讼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之事实,任何主观臆断和假材料都不能成为诉讼证据;二是关联性,即诉讼证据必须与特定之案件有内在之必然联系,与案件无关之事实不能作为证据;三是合法性,即诉讼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要求之形式,并按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数据。

4.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的的含义、内容?含义:法律思维方式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价值取向.内容: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主要包括权利义务相统一、重证据、讲程序.(1)权利义务相统一权利义务相统一的思维方式是公民就具有的基本法律修养,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要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必须要培养权利义务相统一的法律思维方式.(2)重证据证据是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客观事实.在诉讼程序中是凭借证据来认定相应事实的,并以此作为适用法律的根据,这就是重证据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证据意识,注意保存和搜集证据.(3)讲程序法律程序是人们进行法律行为必须遵循或履行的法定的时间或空间上的步骤和形式.是实现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合法方式和必要条件.因此,讲程序是法律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5.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1)依法治国是最根本的治国方略。

思修题库第七章

思修题库第七章

思修题库第七章(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B )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地方政府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C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3.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A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B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5.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D)。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6.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B ),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A.国家公务员B.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社会组织D.公民7.法律适用是指( C)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D.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D )。

A.行政机关B.立法机关C.司法机关D.人民群众9.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B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0.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C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1.( A)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B )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地方政府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C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3.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A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B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5.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D)。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6.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B ),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A.国家公务员B.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社会组织D.公民7.法律适用是指( C)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D.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D )。

A.行政机关B.立法机关C.司法机关D.人民群众9.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B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0.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C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1.( A)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A.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B.经济安全与科技安全C.文化安全与生态安全D.社会公共安全与政治安全12.( B)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责以及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规律了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A.《刑法》B.《国家安全法》C.《宪法》D.《国防法》13.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D ),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A.条文B.规范C.原则D.精神14.法律权威是指法的(B )。

A.强制性B.不可违抗性C.神圣性D.国家政治性15.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 C)是法治发展的内在动力。

A.法治意识B.法治观念C.法治理念D.法治精神16.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 C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财产关系B.财产关系与债权关系C.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D.财产关系与人格关系17.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定,二是( D)。

A.补充B.修改C.废止D.认可18.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A )A.依法治国B.公平正义C.执法为民D.党的领导19.对依法治国首次做出完整的内涵表述是(B )。

A.邓小平在党十一届三中全会B.江泽民在党十五大C.江泽民在党十五届三中全会D.胡锦涛在党十七大20.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D )。

A.《宪法》B.《行政处罚法》C.《治安管理处罚法》D.《刑法》21.(A )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A.法律制定B.法律遵守C.法律执行D.法律适用22.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的机关是(B )。

A.公安部门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国家行政机关23.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是的机关是( C )。

A.公安部门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国家行政机关24.( C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内容。

A.社会主义自由平等B.社会主义公平C.社会主义民主D.社会主义正义25.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 B)。

A.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B.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C.科技安全和生态安全D.文化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26.社会公共安全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A ),还包括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等。

A.社会治安B.反恐怖主义C.能源安全D.信息安全27.下列有关法律知识的观点错误的是(D )。

A.一个对法律知识一无所知的人,不可能形成法律思维方式B.法律知识通常包括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和法律原理方面的知识C.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D.只要了解法律、法规在某个问题上的具体规定,就能领会法律精神28.下列有关法律权威的观点错误的是(C )。

A.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B.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C.只有依赖外在强制力,才能形成正真的法律权威D.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29.执法公正的要求不包括( B)。

A.坚持合法合理原则B.坚持法律充分反映当事人意志的原则C.坚持及时高效原则D.坚持程序公正原则30.下列有关法律的观点错误的是(B )。

A.法律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B.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C.法律产生于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D.在阶级社会中,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二.多项选择题1.法律的历史类型有( ABCD )。

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2.下列有关法律含义的表述正确的有(ABCD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的总称B.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D.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3.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而言,大体包括以下环节( ABCD )。

A.法律案的提出B.法律案的审议C.法律案的表决D.法律的公布4.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AC )。

A.国家检察机关B.公安机关C.国家审判机关D.纪检部门5.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 ABCD )。

A.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B.深化司法体制改革C.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D.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6.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的阐述正确的有( ABCD)。

A.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B.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C.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D.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7.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BD )。

A.无约束地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B.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C.权利义务相对等的观念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8.一般说来,可以把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ACD )。

A.结构上的相关关系B.内容上的对应关系C.总量上的等值关系D.功能上的互补关系9.新的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ABCD )。

A.经济安全B.科技安全C.文化安全D.生态安全10.我国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义务有(ABCD )。

A.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D.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11.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有(ABCD )。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理12.培育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有(ABC )。

A.学习法律知识B.掌握法律方法C.参与法律实践D.维护法律权威13.对大学生来说,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至少应做到( ACD )。

A.努力树立法律信仰B.掌握法律方法C.积极宣传法律知识D.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14.下列法律法规属于行政法的有(CD )。

A.《宪法》B.《物权法》C.《公务员法》 D《高等教育法》15.下列法律法规属于社会法的有(ABD )。

A.《劳动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工会法》16.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包括(ABCD )。

A.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B.自由平等观念C.公平正义观念D.权利义务观念17.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具体而言包括( ABC)。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立足中国实践,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B.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等理念C.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社会氛围D.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完善司法机关内部制约与监督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8.法律上的证据具有以下特征(BCD )。

A.主观性B.客观性C.合法性D.关联性19.下列有关法律与自由的观点正确的有(AD )。

A.任何人在行使自由权利的时候,都必须尊重他人的自由B.自由等于为所欲为C.法律是约束人们的行为的规范,意味着对人们的自由的限制与取消D.一切进步的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扩大人们的自由20.下列有关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观点正确的有(ABC )。

A.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一般都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B.法律通过规定义务,使人们承受某种约束或负担C.每项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有法定界限D.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是不等值的三.是非判断题1.我国制定和实施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精神贯穿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始终。

(T )2.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F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由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T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关系,并由这些法律关系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F )5.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 T)6.法律制定是国家对权利和义务,即社会利益和负担进行的权威性分配。

(T )7.守法意味着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

( T)8.法律遵守是指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活动。

( F )9.“法治”与“法制”,从内涵上讲,没有区别。

( F )10.强调依法治国,是法治的本质特征之一。

( T )1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T )12.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

( T)13.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 T)14.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T )1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是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首先提出的。

( F )16.从基本内容来看,法律义务就是指不作为义务。

( F )17.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的。

( T )18.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是等值的。

(T )19.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就是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

( F)20.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育法律思维方式的重点与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