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学案例设计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是“活动单导学”的基本追求,目标兼顾各类学生,尽一切可能调动每个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全面发展是“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价值取向,应努力追求学习目标的全面性,教学内容的协调性,学生发展的多元性;让学生主动发展是“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策略,尊重每个学生学习、思考与表达的权利,以活动单为抓手去思考、实践、建构、创造,从而培育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活动一:探索解题策略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3
1。

小杯和大杯的容
量各是多少毫升?
1.读题并独立完成(每组1号完成在白板上,其余同学完成在活动单上):
(1)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3
1
”是什么意思?
(2)先画一画,再列式解答。

画一画: 算一算:
2.组内交流并完善展板: (1)交流各自想法。

(2)说一说可以怎样检验。

活动二:运用解题策略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

每个大杯比小杯多装160毫升。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1.认真读题,弄懂题意。

2.思考下列问题:
(1)这里大杯和小杯的容量之间是什么关系?
是什么地方难住了大家?有两种不同的杯子。

根据现有条件不能解决,可以补充什么样的条件呢?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可以补充倍数关系或相差关系的条件。

为什么希望知道大杯和小杯容量之间的关系呢?可以据关系换成同一种杯子。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简单的旧知,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感觉到要学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活动开展 活动一:探索解题策略
过渡:真是这样吗?我们补进一个条件试一试。

学生展示杯子实物图、长方形示意图、线段图、等式替换等想法;大杯换小杯、小杯换大杯等思路;算术解、方程解等方法。

相互补充、质疑,教师点拨提升:“3”是题目中没有的,可以怎样算?求出的结果如何检验?各种解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指出都是把不同的杯子换成同一种杯子,运用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层次让学生自己感受、探索替换策略的应用。

在交流中,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大家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这样不仅调动了学习主动性,而且提高了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平衡这种思考的氛围。


活动二:运用解题策略
过渡:补进一个相差关系的条件,同桌商量如何替换,学习活动二。

学生展示,补充、质疑,教师适时点拨:指名解释为什么要减去160;可以把小杯换成大杯
【案例点评】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整理、画图、列表、列举、倒推等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采用“活动单导学”模式设计教学,活动要求明确、任务分工合理,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运用、比较学习用替换
(2)先静静思考,再试着画一画,算一算。

画一画:
算一算:
3.每组2号解答在白板上,确定中心发言人,做
好汇报准备。

活动三、比较提升策略
1.比较上面两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2.每组帮3号同学做好发言准备。

【检测反馈】
2.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100个。

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可以通过画一画、算一算等方法帮助解决问题)
吗?
【设计意图:这道题与“练一练”类似,实际也是本堂课的难点,学生能比较清楚的看出果汁总量变化和杯子数量的不变,帮助学生较好的梳理解题的渠道,找准解题的依据,策划出比较明确的解题方案,同时也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感受数学的趣味。


活动三:比较提升策略
明确:
倍比关系:替换时,可以是“一个物体换几个物体”或“几个物体换一个物体”,总量没有变化。

相差关系:替换时,只能是“一个物体换
一个物体”,但总量发生了变化。

三、全课小结
本课学习有什么收获?带着这些收获完成检测反馈。

四、检测反馈
抽取每组4——6号作业全班核对。

课后思考:例题还可以补充什么样的条件也可以解决。

(如一个大杯和一个小杯共装320毫升果汁。


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6倍,钢笔和铅笔的单价各是多少
的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创设生活情境勾起学生已有知识与活动经验,通过旧知的变式复习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活动一中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基础上展示出多种想法、思路、解法,比较发现共同的特征,初步体会替换的策略;活动二中学生在同桌商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替换的策略,并进行自主优化;活动三将两种关系的解法加以比较,体会数学的变与不变。

整节课以“单”导学,“活动”为主线、学生为主体,设计充分关注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对特定策略的感悟、学习活动中的精彩生成,体现出浓浓的活动味、探究味、数学味。

致力于开放课堂,充分地让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读、动手写、动手做,最大限度的解放学生,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迸发天性,发挥灵性,张扬个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