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电大中国文学通论(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作业(标准答案)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作业(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5bc53da98271fe910ef9a2.png)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填空1、语言符号主要有两大特点:(1)任意性;(2)线性。
2、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3、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4、语言的三要素是指语音、词汇和语法。
5、《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共包括五个部分:(1)字母表;(2)声母表;(3)韵母表;(4)声调符号;(5)隔音符号。
6、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公布的记音符号,已成为最通用的记音工具。
7、国际音标具有以下特点:(1)精确性;(2)通用性;(3)实用性;(4)开放性。
8、汉语传统音韵学按照有无介音或介音种类的不同将韵母分为四类,称为“四呼”。
具体地说,“四呼”包括:(1)开口呼;(2)齐齿呼;(3)合口呼;(4)撮口呼。
9、普通话语音系统共有四个调类:(1)阴平;(2)阳平;(3)上声;(4)去声。
10、从文字体制上看,可将文字分为三类:(1)音素文字;(2)音节文字;(3)语素文字。
11、“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实际上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12、现代汉字有三种基本结构模式,即:(1)上下关系;(2)左右关系;(3)包围关系。
13、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是语素。
14、从不同的角度,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对语素进行不同的分类,比较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音节数目的不同,将语素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2)按能否单独成词,将语素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3)按语素在同其他成分组合时位置是否固定,将语素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15、一般来说,词应当具备以下特点:(1)语音的固定性;(2)语义的整体性;(3)结构的凝固性。
16、按其构造方式的不同,可将合成词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两大类。
17、构词语素在词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区别的,表示实在的词汇意义的语素是词根,表示附加意义的虚语素是词缀。
18、按词缀位置的不同,可将派生词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前附式,二是后附式。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册(全)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册(全)](https://img.taocdn.com/s3/m/d99e272fce2f0066f4332296.png)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第一次作业一、填空(24 分)1,语言符号主要具有两大特点任意和线。
2,汉语属于---汉藏。
3,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
4,语言的三要素是指---------- 语音、词汇、语法---------------------- 。
5,汉语拼音方案的容共有五个五部分,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6,国际音标---------- 是国际语音学会与1888年制定公布的记音符号。
7,国际音标具有以下特点精确、通用、实用、开放。
8,汉语传统音韵学将韵母分为“四呼” ,包括开口、齐齿、合口、撮口。
9,普通话语音系统共有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升、去声。
10,从文字体制上看,可将人类的的文字分为音素、音节、语素。
11,六书造字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2,现代汉字有三种基本结构模式相离;相接;相交。
二、简答题(36 分)1,简述现代汉语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答:(1)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
(2)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
(3)古汉语和汉文化。
(4)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
(5)社会动荡带来的人口迁徙。
2,现代汉语共有几大方言区?你属于哪个区?答:现代汉语大概有如下几个方言区: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区、闽北方言区、闽南方言区、粤方言区、晋语方言区、平话方言区。
金坛话属于吴方言区。
3,简述现代汉语的特点。
答:同英语相比,现代汉语有如下几个特点:(一)语言方面。
1、没有复辅音。
2、音节中元音占优势,复元音构成的音节多。
3、音节有声调。
(二)词汇方面。
1、词的结构有双音化的倾向。
2、广泛采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三)语法方面。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
2、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3、有丰富的量词。
同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方面。
古汉语里有入声,现代汉语里没有。
2、词汇方面。
古汉语里单音节词占大多数,而现代汉语里则是双音节词多数。
2014年电大汉语言文学专科中国现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已整理)
![2014年电大汉语言文学专科中国现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已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43debb41a37f111f1855b5a.png)
2014 年汉语言文学专科中国现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作业11、在新文学的重要刊物中,以胡适、陈西滢为代表的刊物是《现代评论》。
2、1924 年,蒋光慈、沈泽民等成立的春雷社,是革命文学社团的代表。
他们的主要阵地是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之一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3、抗战爆发前,连续创作了代表左翼戏剧成就的《赛金花》、《秋瑾传》和《上海屋檐下》等优秀剧作的作者,正是左翼戏剧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夏衍。
4、解放区民歌体叙事诗的主要作品有《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赶车传》、《王九诉苦》和《赵巧儿》等。
其中《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5、1923 年8 月,鲁迅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是《狂人日记》。
6、郭沫若在留学日本期间,曾受到广泛神论哲学思想的影响。
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哲学家是斯宾诺沙。
7、郁达夫后期小说代表作是《迟桂花》。
8、1921 年11 月与梁实秋等人一起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的青年诗人是闻一多。
9、徐志摩在剑桥的优美风光中,与16 岁的女孩双双坠入爱河,不惜与有孕在身的妻子提出离婚。
几经周折离婚后,却只好独自品尝失恋的苦痛和来自父母的责难,并开始了诗歌创作。
这位引发诗人的诗情的女孩是林徽因。
10、张恨水在回忆录中提到最多的一部小说,是奠定他小说生涯的苦心经营之作《春明外史》。
作业21、1925 年在北京复刊的《甲寅》,具有官方的色彩,被看作是新文化运动一只最大的“拦路虎”。
主持这个刊物的是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兼司法总长章士钊。
2、1928 年1 月,在世界性的左翼思潮影响下,在上海的两个社团三个刊物一起,共同提倡革命文学,形成了一场无产阶级文学倡导运动。
其中,这两个社团是创造社和太阳社。
3、“剧联”的全称是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4、与鲁迅一样,曾留学日本,并“弃医从文”的另一位现代作家是郭沫若。
5、1924 年,因好友王剑虹与瞿秋白结婚后不久病逝,丁玲受到情感创作,离开上海到北京并结识青年诗人胡也频。
全国2014年10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和答案【纯文字】
![全国2014年10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和答案【纯文字】](https://img.taocdn.com/s3/m/38d8712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8.png)
全国2014年10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和答案【纯文字】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和的答案课程代码:【该纯文字文档附带教材页码和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表现说XXX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的是【】A.世界与作品的关系B.作品与作家的关系C.作品与读者的关系D.读者与作家的关系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32.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文学是【】A.一种语言艺术B.审美意识形态C.作家体验的凝结D.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渠道正确答案:B(1分)教材P343.与历史文化相比,文学更重于【】A.情感B.事实C.真实D.理智正确答案:A(1分)教材P534.提出典型人物“特征”概念的理论家是【】A.XXXB.XXXC.XXXD.XXX精确答案:D(1分)教材P1485.从文学形象的类型来看,XXX的《题西林赤壁》所施展阐发的是【】A.抒情性文学形象B.表意性文学形象C.叙事性文学形象D.写实性文学形象精确答案:B(1分)教材P1366.《民间故事形态学》的作者是【】A.XXXC.XXX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947.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分类时,“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A.史诗类、悲剧类、喜剧类B.小说类、诗歌类、散文类C.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D.现实类、浪漫类、象征类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418.“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枪然而涕下。
”(XXX(登幽州台歌》)本诗表达的是【】A.生命瞬间取得的欢欣B.“百年伶仃”的悲叹C.“物我两忘”的和谐D.乡村生活特有的情趣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459.构成抒情作品的主要条件是【】- 1 -C.卓越的技巧D.真实的情感精确答案:D(1分)教材P24210.通常被誉为作家徽记或指纹的是【】A.题材B.主题C.结构D.风格正确答案:D(1分)教材P29011.提出风格就是“恰当场合的恰当的词”的是【】A.柏拉图B.布封C.XXXD.XXX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9112.文学风格的灵魂是【】A.创作个性B.创作原则C.创作感动D.创作动机正确答案:A(1分)教材P30713.作家的独特素质之一是【】A.高尚的道德人格B.深挚的理论基础C.敏锐的观察能力D.丰富的知识储备精确答案:C(1分)教材P35314.与科学想象相比,艺术想象是一种【】A.纯粹的认知活动B.严谨的思维活动C.审美的创造活动D.主观的模仿活动正确答案:C(1分)教材P37315.从素质上看,创作感动是一种【】A.情感活动B.想象活动C.思想活动D.认知活动精确答案:A(1分)教材P38416.艺术变形的基本意义在于能够【】A.使艺术形象变得生动B.准确地反映生活本质C.加强作品的教育意义D.形成作家的独特风格正确答案:B(1分)教材P39217.最先提出“理睬呼唤结构”的是【】A.XXXC.XXXD.XXX正确答案:D(1分)教材P42718.“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中国文学通论(1)》形考作业4答案
![《中国文学通论(1)》形考作业4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a083faaef8941ea76e05ac.png)
《中国文学通论(1)》形考作业4答案宋元明清部分一,填空:1.杂剧散曲2.关汉卿3.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4.王实甫5.《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6.《西厢记》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8.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9.《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10.《水浒传》11.《金瓶梅》12.《金瓶梅》13.《牡丹亭》汤显祖14.袁宏道15.湖北公安安徽桐城16.明代李贽二,概念:1、元杂剧:元代以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北方,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地吸收了多种词曲和技艺发展而成的.其剧本结构通常为一本四折,通常有一楔子,末尾有题目正名,剧本文本由曲词,宾白,科范组成.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为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2、神魔小说:我国古代小说类别之一.题材为神话故事或宗教传说,也有部分内容来源于历史.我国第一部神魔小说同时也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作是《西游记》.其他有《封神演义》,《四游记》及其一系列《西游记》的续书等.3、三言二拍:三言:冯梦龙编辑刊印,为《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每集40篇,冯梦龙对所收的作品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和加工,其中也可能有他自己的创作;二拍:凌蒙初编著而成,为《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共80篇,是作者自己独立创作的话本小说.三言二拍代表着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4、童心说:明代李贽提出的文学观点.童心即是真心,是不受道理闻见即儒家正统教条熏染的心.李贽认为,童心不仅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评价一切作品的首要的价值标准.只要有童心,每一种类型,样式的文本都是文学作品.天下最好的文章,没有一篇不是出自于童心的.三,简答:1.简述《西厢记》的故事演变.《西厢记》的故事源于中唐诗人元稹的传奇《莺莺传》,其中张生对于崔莺莺始乱而终弃.是一个爱情悲剧.北宋赵令畤采用民间鼓子词的形式,写出了〔商调·蝶恋花〕《会真记》,使崔张爱情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金代董解元写出了《西厢记》诸宫调,为杂剧《西厢记》奠定了基础.元代王实甫集中前人的创作成果,形成了一部思想和艺术都臻于完美的《西厢记》.2.谈谈《窦娥冤》中的窦娥的反抗性格.窦娥的反抗性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家庭中的抗争,不愿嫁给张驴儿,导致了张驴儿毒死其父的事件发生.其次是在官府衙门的斗争,宁可苦捱毒刑,也不招供.最后是在刑场上的斗争,发下三桩誓愿,表示了她对统治阶级,对天地的完全绝望.3.谈谈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艺术特色.此篇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它的最大特色是十八个字九个名词叠置一起,没有动词,也没有虚词,却极和谐地组成一幅幅秋风晚照图,并由这些写景映衬出羁旅行役思乡盼归的游子心肠.4.谈谈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思想深刻性.这首短曲虽寥寥数语,却高度概括,精警深刻.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把统治阶级与广大百姓的利益摆在尖锐对立的位置,其深刻性,尖锐性,思想性足抵一篇史论.5.简述《三国演义》的尊刘抑曹倾向及其成因.《三国演义》带有强烈的拥刘反曹的倾向.这主要体现在:A.对刘备仁慈政治的仁君的赞扬和对诸葛亮贤相的歌颂.B.对曹操暴君,奸雄的揭露和批判.C.对刘备集团成员如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等人的赞颂,以及与之相比较的曹操集团成员的鄙视.这种情况的产生,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民间传说的原因;有人们对于仁政渴盼的原因,也有民族矛盾下对于正统的汉人王朝怀想的原因.6.简述《水浒传》的忠义问题.所谓忠,就是忠于大宋皇帝;所谓义.主要指梁山好汉之间的互相帮助以及对梁山事业的忠诚.忠义的思想更多地体现在宋江这个人物身上.总体上,宋江一直将忠置于义之上.直到招安,到最后被毒死.他对梁山事业的义终于统一于对大宋王朝的忠,义通过对忠的归顺而消解了它们之间的矛盾.7.简述《儒林外史》的语言特色与结构艺术.《儒林外史》使用的全部是普通的口语,语言准确,生动,洗炼,富于形象性.书中的一些景物描写颇有我国古代诗歌的韵味.和我国其他长篇小说比较,《儒林外史》的结构独具特点.全书没有连贯整个小说的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所以有人认为它的布局松懈.实际上,它以楔子写王冕,以尾声写四个市井奇人,体现了作者对科举的态度.也是作者有意识制造的结构布局的方式.四,作品分析:阅读龚自珍《病梅馆记》并回答问题.病梅馆记(作品见作品选432页)1.文中的病梅有何象征意义病梅指的是哪些被封建统治禁锢了思想,扼杀了个性,扭曲了性格的人才.2.全文主题思想的深刻性有哪些方面一方面,揭露了不合理的病态的社会对于一切直,正的美的事物的摧残和扼杀.另一方面,要求改变病态社会的这种习俗,疗救被摧残的畸形事物.最后,它通过对梅的疗救,表达了改变社会,积极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3.龚自珍疗梅的志向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表达了作者渴望变革社会,解放人才的心情和革命精神.五,论述:1.试述《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提示:A.《红楼梦》以高度的写实精神突破了传统的窠臼,并在生活细节描写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B.塑造了生动而丰富的人物群像.C.构思奇特,情节完整而结构宏大.D.语言达到了很高的造诣,标志着古代小说语言的最高成就.2.谈谈《西厢记》中的人物形象.提示:A.莺莺的形象:是一个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者和封建礼教的大胆叛逆者,但又有贵族小姐矜持,怯弱的一面.B.张生的形象:对爱情专一,不懈追求的才华出众的风流书生的形象,将爱情看得重于功名甚至重于生命.C.红娘的形象:机智聪明,热情泼辣,富于同情心和侠义精神的婢女的形象.她最终成为热心媒人的代名,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D.老夫人的形象:是戏剧矛盾的另一方,是封建家长的代表,封建礼教的维护者的形象.。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形成性考核1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形成性考核1](https://img.taocdn.com/s3/m/0f23571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44.png)
1.“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采用的表现技巧是(? )A.兴B.赋C.颂D.比答案:D2.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汉书》B.《史记》C.《左传》D.《战国策》答案:B3.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别史有()A.《春秋》《左传》B.《左传》《国语》C.《春秋》《国语》D.《国语》《战国策》答案:D4.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鲁、齐、韩、毛四家诗,其中三家先后亡佚,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是()A.《韩诗》B.《鲁诗》C.《毛诗》D.《齐诗》答案:C5.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中最著名的是()A.《西京杂记》B.《世说新语》C.《笑林》D.《搜神记》答案:B6.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专论是()A.《文心雕龙》B.《典论·论文》C.《诗赋》D.《诗品》答案:B7.唐代诗人中,提出“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理论主张的是()A.高适B.王昌龄C.杜审言D.陈子昂答案:D8.“汉译小说”始于梁启超的提倡,流行于(? )。
A.王寿昌B.鲁迅C.林纾D.严复答案:C9.郁达夫的《沉沦》其体现的是一种()A.病态美B.感伤美C.宁静美D.颓废美答案:A10.被称作是一座个人的“文革”博物馆的《随想录》,作者是()A.杨绛B.冰心C.巴金D.艾青答案:C11.小诗是五四初期最为风行的诗体,其代名词是()A.飞鸟体B.繁星体C.冰心体D.春水体答案:B12.下列属于丁玲的作品是()A.《沉沦》B.《莎菲女士的日记》C.《围城》D.《家》答案:B13.下列关于《诗经》说法正确的是()A.《诗经》以四言为主而又灵活的语言体式、用韵方式为我国古代诗歌所继承和发展。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诗经》中的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它们是六种表现手法。
D.《诗经》中的绝大部分作品是抒情诗,它们运用各种手法抒发着作者的感情。
答案:ABD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古歌谣是我们祖先生产劳动时歌唱的口头文学。
2014电大中国文学通论(2)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2014电大中国文学通论(2)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c1bf315727a5e9856a619e.png)
2014电大中国文学通论(2)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中国文学通论(2)作业1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许多文学史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1898年作为20世纪文学开始的一年。
2、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
4、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热风》。
5、冰心的通讯散文集《寄小读者》集中宣扬了冰心“爱的哲学”思想。
6、在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伤逝是惟一的一篇直接表现青年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
7、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海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8、冯至《昨日之歌》中的四首小叙事诗是《吹箫人的故事》、《帷幔》、《蚕马》和《寺门之外》。
9、被朱自清称为“第一个有意实验种体制,想创新格律”的诗人是陆志韦。
10、徐志摩的第一部诗集是《志摩的诗》。
11、象征派的主要诗人除李金发外,还有后期创造社的三位诗人王独清、穆木天和冯乃超。
12、戴望舒因发表《雨巷》一诗而被称为“雨巷诗人”。
13、胡适模仿易卜生《玩偶之家》创作的独幕剧《终身大事》,塑造了一个“娜拉式”的新女性田亚梅。
14、袁昌英的独幕剧《孔雀东南飞》运作佛洛伊德学说,探讨了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寡妇情结”。
15、“春柳社”1908的成立于日本。
16、夏衍的《上海屋檐下》采用“复调”的手法,以林志成、匡复和杨彩玉之间的关系变化为中心情节。
17、“林译小说”开始了现代中国最早的文学启蒙,林译小说的翻译者是林舒,又名林琴南。
18、林语堂曾因在《论语丝文体》一文是提倡“费厄泼赖”而遭到鲁迅的批评。
19、在乡土文学的作家中,许钦文是较早受到鲁迅影响的语丝社作家,曾模仿《阿Q正传》创作了《鼻涕阿二》。
20、沈玄庐的《十五娘》是新诗史上的第一首叙事诗。
二、单项选择题1—5 BACCB 6-10 CCACA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请简述“前五四文学”的主要特征。
答:“1898年是痛苦的年代,痛苦的年代里只有事件而没有文学。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选择题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1)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选择题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1)](https://img.taocdn.com/s3/m/774418b610a6f524cdbf8559.png)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选择题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1)
盗传必究
一、选择题
1.下列作家中,属于“初唐四杰”的是( )。
A.陈子昂
B.卢照邻
C王之涣
D.张若虚
2.下列作品中,属于英雄传奇小说的是(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 <金瓶梅》
D.《水浒传》
3.下列词作家中,属豪放派的是( )。
A.晏殊
B.苏轼
C.柳永
D.李清照
4.以下元杂剧作家中,杂剧创作成就最高的是( )。
A.白朴
B.马致远
C.关汉卿
D.汤显祖
5.下列作家中,( )的作品全是乐府诗。
A.李白
B.白居易
C.曹操
D.曹植
6.下列作品中,属于英雄传奇小说的是(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金瓶梅》
D.《水浒传》。
《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1)答案
![《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1)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16376b02020740be1e9b9a.png)
《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1)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通过艺术形象的譬喻,引发人的联想,并进而使人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这是(A. )A. 兴B. 观C. 群D. 怨2. 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梁启超的“熏浸刺提”说等是“兴观群怨”中“( D. )”的丰富和完善。
A. 诗可以兴B. 诗可以观C. 诗可以群D. 诗可以怨3. 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 A)的一种“放大”研究。
A. 孔子“兴观群怨”说B. 庄子“言不尽意”说C. 司空图“韵味”说D. 严羽“妙悟”说4.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 A)”文艺观的代表。
A. 诗教B. 仁教C. 礼教D. 德教5. 孔子的文艺观是他的“ A ”思想在文艺方面的鲜明体现。
A. 仁学B. 礼学C. 诗学D. 义学6.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特别重视文艺的审美情感特征,他将“兴观群怨”称之为“ A ”A. 四情B. 四义C. 四学D. 四教7. 孔子“兴观群怨”中的“观”是就文艺的( A )作用而言的。
A. 认识B. 表现C. 娱乐D. 教化8. 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
其西晋陆机的“ A ”就是例证。
A. 意不称物,文不逮意B. 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C. 文已尽而意有余D.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9. 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唐代司空图的( D )就是明显的例证。
A. 意不称物,文不逮意B. 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C. 文已尽而意有余D.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10. 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北宋欧阳修的( A )就是例证。
电大中国文学通论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
![电大中国文学通论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94fb32a26925c52cc5bf7f.png)
中国文学通论⑴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作业1(先秦部分)一、填空1.《诗》 305 《诗三百》2.153.风、雅、颂4.《战国策》5.《庄子》6.《荀子》7.《春秋左氏传》8.《国策》、《国事》等刘向汉9.孔门后学语录体10.《天问》11.《离骚》12.《离骚》13.《九歌》 4.《春秋》15.《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左传》16.《孟子》17.《荀子》18.《庄子》19.《墨子》20.《庄子》二、概念解释风雅颂:《诗经》的分类。
风,又称“国风”,是当时各诸侯国所管辖地域的民歌土乐,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地方小调。
《诗经》共有15国风,160篇。
雅是周天子直接统辖的王畿附近的音乐歌曲,其中有一些民歌,但大多数是贵族文人的创作。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
颂是朝廷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歌舞,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三百篇之后的一种新诗体,也是先秦文学的新高峰。
它的产生,是楚国特定的历史、特殊的地理、独特的文化环境以及具有特出才华的诗人天才创造的产物。
神奇绚烂的楚文化是楚辞产生的渊源。
历史散文:我们将先秦时期记录历史大事、王朝政治、重要人物的行为、语言、思想、事迹及各诸侯国之间纠纷缠斗的政治、军事、外交诸多事件的著作,称之为历史著作,又因为它们同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我们又称之为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春秋后期和战国时期,出现了众多的学术流派自由争鸣的学术气氛,史称“诸子”。
这些思想家在传达自己政治主张的时候,留下了一批学术著作,由于它们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我们又称之为诸子散文。
春秋笔法:指《春秋》叙事中潜藏的主观倾向性。
《春秋》以16000多字记载了200多年的各诸侯国大事,用笔简省,叙事中包含了孔子的道德观念和政治评价,其褒贬是暗示而非明指的,所以人们将他的寓评价于叙事中的方式称之为“春秋笔法”。
三、简答题1.谈谈《诗经·氓》中的思想内容。
电大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文论专题2014年1月真题附答案及评分标准
![电大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文论专题2014年1月真题附答案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ef0c551852458fb770b5646.png)
A. 泰纳 B .黑格 尔
).
C. 康德 D .克罗 齐
8. 黑格 尔 说 z " 艺 术 之所 以 异 于 宗 教 与 哲 学 , 在 于艺 术 用 (
A. 科学性 B .理性
)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
C. 感性 D . 目 的 性
种空位就可以引起本文模式的相互作用。换句话说,在这里,完成作品的需要被联合本文模式
的需要代替了.只有当本文的图式被读者联系起来时,读者才开始构造想象性客体,正是空白
使这种联结性运作得以进行.这些空白表明,本文各不相同的部分应当被读者联结起来,尽管
本文并没有这样说明。空白是本文看不见的结合点,因为它们把本文的图式和本文的视野互 相区分开来,同时在读者方面引起观念化的活动。理所当然,当读者把本文图式和本文视野联
5. B
8.C
10. A
二、简答题{每小题 1 2分,共 3 6分} 1 1. 怎 样 理解 孔 子 "兴 观群怨 " 说 中 的 " 兴 " 的 含 义 , 它 与 其他 三 个层 面 " 观群 怨 " 的 关 系 是
怎样的?请简要说明。 所谓"兴",是"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前一说是指文艺作用于人的方式,后一说则是指
13. 韦 勒克 、 沃 伦关 于评价文 学 的 具体标 准 有 哪 些 内 容 ?
1078
|得分|评卷人|
I
I
I
三、论述题{每题 2 2分,共 44分}
14. 从下 面 三段王 国 维 的 相关著述 , 简 单分析撞界说 的 理论 内 涵 .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参考答案精选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参考答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d95b26a702768e9950e7382f.png)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参考答案精选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
A.鲁迅B .陈独秀C .胡适D .李大钊2.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无,是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的寡妇是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福,才是她的精神支柱。
这个人物是(D)。
A.阿Q B .孔乙己 C .闰土 D .祥林嫂3. 1919 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B)。
A.青年杂志社 B .新潮社 C .文学研究会D.创造社4.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的第一人”的(B)。
A.郭沫若B .胡适C .刘半农D .鲁迅5.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
A.汪静之B .胡适C .朱自清D .冰心6.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C)A.《呐喊》B .《朝花夕拾》C .《野草》D .《坟》7与冰心同为“小诗运动”重要诗人的是(B)。
A 汪静之B 宗白华C 徐志摩D 郭沫若81929 年11 月,率先提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是沈端先、郑伯奇等人发起成立的(A)。
A 上海戏剧协社B 民众戏剧社C 上海艺术剧社D 南国社91923 年,丁西林因独幕剧《一只马蜂》而一举成名,而他早期话剧的代表作则是创作于1925 年的(C)。
A 《酒后》B 《亲爱的丈夫》C 《压迫》D 《北京的空气》10标志着夏衍的话剧创作成熟的代表作是(D)。
A 《赛金花》B 《法西斯细菌》C 《秋瑾传》D 《上海屋檐下》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20 分)11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孽海花》和(ABC)。
A 《官场现形记》B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C 《老残游记》D 《新中国未来记》12《新潮》的小说作者主要有汪敬熙、罗家伦、欧阳予倩和(BCD等。
A.郁达夫B .俞平伯C .杨振声D .叶绍钧13.以鲁迅为领路人的乡土文学作家群,主要有王鲁彦、许钦文(ABC等。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参考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cbc6129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1.png)
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参考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委婉语的一项是:A. 啊B. 凡是C. 以差D. 恕劳答案:B. 凡是2. 下列词语中含有同音字的一组是:A. 果冻、果树、大冲B. 河套、套汽车、套语C. 电器房、房奴、蜚声D. 缸装、洋装、装饰答案:C. 电器房、房奴、蜚声3. 下列词语中起替代作用的是:A. 适得其反B. 闪烁其辞C. 内外夹攻D. 不可多得答案:B. 闪烁其辞4. 下列词语中参与费用的是:A. 包工头B. 钱权互换C. 负翁益友D. 朝法夕省答案:C. 负翁益友5. 下列句子中含有逼真的一句是:A. 你偷吃东西,你的嘴巴会长疮。
B.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C. 他说话很有意思,每次都逗笑了我们。
D. 外面的事情就不要管了,眼不见为净。
答案:A. 你偷吃东西,你的嘴巴会长疮。
第二部分:填空题1. 按照逆水行舟的道理,努力读书是前提,________是动力源泉。
答案:文化自信2. 中国民俗文化丰富多彩,________、________等节庆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
答案:春节、中秋节3. 汉语成语中的“云淡风轻”意为事情________,无风无浪。
答案:不重要4. 汉字的形体对研究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差异等具有重要价值。
答案:起源、变化、地域5. 中国传统戏曲中,京剧是最具________特色的一种剧种。
答案:代表性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的“四大发明”和其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深远。
造纸术的发明推动了书籍的大规模出版和传播,对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印刷术的出现使书籍的制作更加方便和快捷,对知识的传承和普及起到了关键作用。
火药的发明革命性地改变了战争的方式,对军事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指南针的应用使航海变得更为准确,对地理探索和贸易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电大中国文学通论(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中国文学通论(1)形考作业1答案一、填空1、《诗》 305 《诗三百》2、153、风、雅、颂4、《战国策》5、《庄子》6、《荀子》7、《春秋左氏传》8、《国策》、《国事》等刘向汉9、孔门后学语录体 10、《天问》11、《离骚》 12、《离骚》 13、《九歌》 14、《春秋》 15、《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左传》 16、孟子 17、《荀子》 18、《庄子》 19、《墨子》 20、《庄子》二、概念解释风雅颂:《诗经》的分类。
风,又称“国风”,是当时各诸侯国所管辖地域的民歌土乐,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地方小调。
《诗经》共有15国“风”,160篇。
雅是周天子直接统辖的王畿附近的音乐歌曲,其中有一些民歌,但大多数是贵族文人的创作。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
颂是朝廷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歌舞,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三百篇之后的一种新诗体,也是先秦文学的新高峰。
它的产生,是楚国特定的历史、特殊的地理、独特的文化环境以及具有特出才华的诗人天才创造的产物。
神奇绚烂的楚文化是楚辞产生的渊源。
历史散文:我们将先秦时期记录历史大事、王朝政治、重要人物的行为、语言、思想、事迹及各诸侯国之间纠纷缠斗的政治、军事、外交诸多事件的著作,称之为历史著作,又因为它们同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我们又称之为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春秋后期和战国时期,出现了众多的学术流派自由争鸣的学术气氛,史称“诸子”。
这些思想家在传达自己政治主张的时候,留下了一批学术著作,由于它们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我们又称之为诸子散文。
春秋笔法:指《春秋》叙事中潜藏的主观倾向性。
《春秋》以16000多字记载了200多年的各诸侯国大事,用笔简省,叙事中包含了孔子的道德观念和政治评价,其褒贬是暗示而非明指的,所以人们将他的寓评价于叙事中的方式称之为“春秋笔法”。
三、简答题:1、谈谈《诗经•氓》中的思想内容。
提示:《诗经•氓》以一位女子的视角,叙述了自己从自由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遭遇。
面对无情的男子,刚强的女子虽然满怀怨恨,但是并不一味留恋徘徊。
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男女在婚姻上的不平等地位。
2、谈谈《诗经•氓》中的艺术手法。
提示:a、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妇女形象。
b、对比的手法 c、比兴手法恰到好处的运用。
3、谈谈《论语•侍坐章》中的孔子为什么要赞同曾皙?提示:a、孔子不得其用的苦闷心情。
b、孔子性格、修养所决定的他的排遣苦闷的方式的选择。
c、曾皙话语中所传达的境界。
四、作品分析题:阅读下文,然后回答问题:烛之武退秦师(文略,见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12页)(1)这段说辞可分为几部分?提示:可分为三部分:a、亡郑不仅无益于秦,而且增强了晋国的势力。
b、不亡郑有益于秦。
c、晋国无信,且不停地扩张势力,对秦形成大的威胁。
(2)这段说辞论述了几国关系?它们之间的厉害关系如何?提示:a、论述了三国关系,即秦和郑,秦和晋。
b、秦郑关系:亡郑,利于晋;存郑,利于秦。
c、秦晋关系:历史上,晋负秦;未来,晋威胁秦。
(3)这段说辞从什么角度打动秦伯的?提示:a、站在秦的立场上考虑。
b、牢牢把握“利害”二字。
五、论述题:1、试举例说明《诗经》中的“赋、比、兴”的手法。
提示:赋,直接叙写的手法。
如《氓》中的记叙和描写的手法等。
比,比喻的手法,如《氓》中的“桑”与女子青春姣好,人老珠黄之比况。
兴,诗歌开头先写其他物象的手法,如《蒹葭》的开头。
2、试举例比较《左传》、《国语》、《战国策》的记叙重点和特点。
提示:a、记叙重点:《左传》记事,《国语》记言,《战国策》记事也记言。
b、记叙特点:《左传》以编年体的形式记叙历史,虽然语言生动,但偏重于史。
《国语》记言,文学意味较为淡薄,亦偏重于史。
《战国策》虽然记载史实,但更为注重情节,人物和语言的生动性。
中国文学通论(1)形考作业2答案(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一、填空:1.赋 2.纪传体 3.5 本纪世家列传表书4.《项羽本纪》 5.《廉颇蔺相如列传》 6.《项羽本纪》 7.《项羽本纪》8.《项羽本纪》刘邦、项羽、张良、范曾、樊哙 9.子长10.汉乐府 11.《古诗十九首》 12.曹操曹丕曹植 13.王粲14.曹丕的《燕歌行》 15.《典论•论文》 16.曹操 18.陶渊明 19.谢灵运20.鲍照 21.嵇康二、概念解释:《史记》:西汉司马迁所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录了从传说中的五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的历史。
分为12本纪,序帝王;30世家,记诸侯;70列传,志人物;10表,系时事;8书,详制度,共130篇。
其纪传体成为我国古代历代历史著作的范式。
乐府:本是汉代的一种音乐机关。
“乐”就是音乐;“府”就是官府。
乐府的职责是将已有的诗歌配上音乐,采集民间的歌诗。
到了六朝,乐府由官署名称演变为诗体的名称,人们将汉代乐府演唱的歌诗称之为“乐府”。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
南朝梁太子萧统在编《文选》时,选取了十九首无主名的五言古诗,题为《古诗十九首》,此后,《古诗十九首》就成为了指称这十九首古诗的一个专门的名称。
《古诗十九首》是一组抒情诗,主要表达了宦游失意的士子的悲哀;思妇的伤别念远;对年命短暂的悲哀。
建安风骨:指东汉末年建安时期以三曹父子为首的一批诗人的作品的风格。
他们深刻地描写和反映了汉末动荡的社会现实以及人民的深重苦难,同时又表现出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和作家的社会良心,慷慨悲凉,风格遒劲。
后世将他们的作品以及作品呈现出的精神风貌称之为“建安风骨”。
田园诗:以农村田园生活作为吟咏题材的诗歌,主要表现农村的景色和农事活动,同时寄寓了一定的隐居的情怀。
开创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传统的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他的诗歌描写了朴实宁静,充满人间温情的田园,同时也表达了从体制中解脱的愉悦之情。
山水诗:以自然山水为吟咏题材的诗歌,通过对自然山水美丽景色的描述,来表达诗人孤清闲适的情怀。
通常认为是东晋的谢灵运开始启发了人们用诗歌描写山水的兴趣。
到了唐代,山水诗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永明体:又称“新体诗”,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提出“四声八病”说,要求诗歌做到声律和谐,讲究对偶。
声律和对偶互助配合,就形成了具有格律的新体诗。
因为是永明年间开创的,故称“永明体”。
代表诗人是谢朓。
三、简答:1.《孔雀东南飞》反映了什么样的主题?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对善良男女,特别是对于年轻女性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奴役和迫害。
同时,也描写了焦、刘二人忠于爱情,坚贞不渝的美好品质,热情歌颂了他们宁死不屈的叛逆精神,表达了人们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的热烈向往。
2.曹操《短歌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诗歌以充沛的感情、质朴的语言以及雄健的气势,运用比兴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和求贤若渴以建功立业,平定天下的壮志。
3.“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一诗中多用叠字,请分析其艺术效果。
诗中连用六个叠字,“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
不仅增强了节奏的美感和音韵的协调,更多地是自然而贴切地表达了物性与情思。
像用“纤纤”来写手,用“盈盈”来写银河,贴切而形象,用“脉脉”来写情,更是含而不露,却又尽得风情。
四、阅读:阅读《陌上桑》,回答问题。
陌上桑(作品见作品选145页)(1).本诗如何描写罗敷的美?作者写罗敷的美,没有直接描写罗敷的容颜,而是通过对环境美、器物美、服饰美的描写来衬托罗敷的美。
另外,诗歌还通过观者的反应,通过美的效果来写罗敷的美,也是一种衬托的手法。
同时,这首诗并没有停留在对罗敷外貌美的描写上,而且还写出了她的心灵美、品质美,这就是坚贞、勇敢、机智、不慕权势。
外貌的美色和内在的美德完美结合,罗敷的形象因而光彩夺目。
(2).罗敷为何要“夸夫”?罗敷夸夫一段未必是实情,她虚构出这位杰出的丈夫,是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太守以势压人,她也就以势相抗,显示出了她的机智和勇敢。
(3).结合全诗,总述罗敷的人物形象。
罗敷是一位聪明勤劳,机智勇敢,调皮活泼,既有美色,又有美德的采桑女的形象。
五、论述:1.试分析比较陶渊明、谢灵运道德人格与艺术风格的异同。
提示:A.道德人格的比较:同:都不适应当时的社会体制,在价值追求上,都赞成对世俗富贵的超越。
对体制的警惕,对个人自由的维护,是他俩共同的价值坚持。
异:陶疏淡平和,对世道看得较为通透,个人品质是完善的。
谢浮躁猖狂,对世道缺乏更多了解,个人品质有明显的缺陷。
B.艺术风格的比较:同:都能够在田园山水中发现自然的和谐亲近之美。
异:陶事、情、景、理的结合完美。
圆融无碍,浑然一体。
谢事、情、景、理的结合不够自然,诗中的议论拖着玄言的尾巴。
2.试述司马迁《史记》的文学特征及成就。
提示:文学特征:A.以“人”及人之性格、命运作为自己写作的目的和使命,是《史记》最主要的文学特征。
《史记》杰出的写人手法和无比巨大的写人艺术成就,都由此而来。
B.个人性与抒情性是《史记》文学特征的又一重要表现。
成就:A.《史记》写人的基本手法主要是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比手法等等。
B.就叙事言,《史记》选材之精审,详略之妥当,从其“互见法”中可略见一斑。
就语言而论,《史记》的人物语言大都能肖其声口,符合人物的个性,修养,身份。
而其叙述语言精洁而爽朗,飘逸又沉着,密丽与疏荡并存,奇气横逸,跌宕多姿,是古典散文的典范。
中国文学通论(1)形考作业3答案一、填空:1.陈子昂 2.沈佺期宋之问 3.王维《使至塞上》 4.苏轼王维 5.《燕歌行》6.王之涣 7.王之涣《登鹳雀楼》 8.杜甫《登高》 9.韩愈 10.白居易元稹11.韩愈柳宗元 12.柳宗元 13.唐传奇 14.李商隐杜牧 15.李商隐 16.温庭筠17.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 18.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 19.张先 20.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21.黄庭坚 22.李清照 23.尤袤陆游杨万里范成大 24.文天祥《过零丁洋》 25.元好问二、概念解释:山水田园诗派:对盛唐一个诗歌流派的称呼。
主要作家是王维,孟浩然。
另有储光羲、祖咏、裴迪等人。
他们以农村田园生活、自然山水作为吟咏题材,表现农村的景色、农事活动和自然山水的美丽景色,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审美追求和孤清闲适的情怀。
边塞诗派:对盛唐一个诗歌流派的称呼。
主要作家有高适和岑参。
另有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人。
他们以军中生活和边塞风光为吟咏题材,或描写雄奇的边塞风光和艰苦的军旅生活,或反映军中的矛盾不平和征夫思妇的离愁闺怨。
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是其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