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技能基础知识(图)
无机及分析化学超详细复习知识点(大一,老师整理)

无机及分析化学超详细复习知识点(大一,老师整理)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1. 物质和化学变化物质:具有质量和体积的实体。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新的物质。
2.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元素: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3.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原子之间通过共享或转移电子而形成的连接。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等。
4.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程式。
化学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浓度变化。
化学平衡:反应物和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氧化和还原的反应。
6. 酸碱反应酸:能够释放H+离子的物质。
碱:能够释放OH离子的物质。
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盐和水。
7. 溶液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溶剂:能够溶解溶质的物质。
溶液的浓度: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量。
8.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常数:表示化学反应平衡状态的常数。
计算方法:根据反应物和物的浓度计算平衡常数。
9.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电极电位:表示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的电位。
计算方法:根据电极电位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10. 酸碱反应的平衡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指标。
计算方法:根据酸碱的浓度计算pH值。
11. 溶液的酸碱滴定滴定:通过滴加已知浓度的溶液来确定未知溶液的浓度。
计算方法: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滴定数据计算未知溶液的浓度。
12. 气体定律波义耳定律: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压力与体积成反比。
查理定律:在一定压力下,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正比。
阿伏伽德罗定律: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等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
13. 气体混合物的计算分压定律:气体混合物中每种气体的分压与该气体在混合物中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计算方法:根据分压定律计算气体混合物中每种气体的分压和摩尔分数。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I-1复习2016.06

而计算时又忽略此项内容,故会造成温差的偏差,所以在处理数据时可采用外推法,必
须温度上升到最高值后还要再继续测 2 分钟以便于作图更为准确,这样可较客观地反映
出由反应热效应引起的真实温度变化值。
三、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级数和活化能的测定
判断题
1、( × )测定(NH4)2S2O8 和 KI 的反应速率时, (NH4)2S2O8 溶液应慢慢加入到 KI 等混合 液中。
3、 如何鉴别溶液中是否有 Fe2+?
4
答:用 K3[Fe(CN)6]溶液检验,若有蓝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有二价铁离子存在。 4、 简单说明乌洛托品具有缓蚀作用的原因?
答:乌洛托品阻碍了铁单质与氢离子的置换反应。
五、硫酸铜的提纯
判断
1、( √ ) 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将滤液加热煮沸至饱和,冷却时硫酸
差计算,因为不知道反应平衡的位置,反应后最高温度可能没有达到化学反应
平衡。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给出图像可以用反应平衡前后的温度差计算,如
果给出图像就用 t-T 曲线外推法。
4. 为什么温度上升到最高值后还要再继续测 2 分钟?
答:由于此系统非严格地绝热,在反应液温度升高的同时,量热计的温度也相应提高,
2、( × )测定(NH4)2S2O8 和 KI 的反应速率时,溶液出现蓝色说明反应进行完全,反应已 终止。
选择题
1、影响反应速率常数的因素有( B )。
A. 浓度 B. 温度 C. 催化剂 D. 离子强度
2、 测定(NH4)2S2O8 和 KI 的反应速率时,取用 (NH4)2S2O8 溶液和 KI 溶液的量筒没有分开, 速率常数测量结果会( B)。
H2O2 2、 除去 Fe3+时若有浅蓝色沉淀析出,是什么原因?
无机及分析化学大一知识点

无机及分析化学大一知识点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化学专业大一学生所需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以下是关于无机及分析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无机化学基础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的基石,包含了所有已知元素的信息。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进行排列,可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元素的化学本质和反应性质。
2.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物质连接。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由正负电荷的离子相互吸引形成,共价键则由原子间电子的共享形成。
3. 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是由一个或多个受体(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的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的性质可以通过配体和中心离子的选择进行调节。
4.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其中,酸质子(H+)的提供者,碱则接受质子。
酸碱中和反应可以通过酸碱指示剂或pH计进行检测。
二、离子的反应1.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物质在溶液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离子化合物的溶解度受温度、离子浓度和溶剂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之间电子的转移过程。
氧化剂接受电子并被还原,而还原剂则失去电子被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常用原子氧化态的改变来描述。
3. 盐析反应:盐析反应是指通过加入一个共有离子以降低物质溶解度,使其沉淀出来并分离出溶液中的离子。
盐析反应常用于分离和纯化金属离子。
三、分析化学基础1. 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指确定样品中化学成分的方法。
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金属离子的火焰试验、阴阳离子的络合反应和沉淀反应等。
2.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指确定样品中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滴定法、重量法和光谱法等。
3. 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对电磁辐射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的特性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等。
四、实验室技术1.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可用于判断其溶质的离子化程度和浓度。
大学课件无机及分析化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概述无机化学研究内容01分析化学研究内容02无机及分析化学的重要性03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目标课程要求熟悉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了解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性质递变规律等。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形成与特点,分子的极性与空间构型等。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化学反应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基础,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等。
分析化学基础误差与数据处理、滴定分析、重量分析等基本分析方法与原理。
基础知识回顾原子结构模型汤姆生模型卢瑟福模型波尔模型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将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
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等。
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非金属性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逐渐减弱。
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逐渐增强。
电负性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原子半径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逐电离能原子性质及变化规律离子键的形成离子晶体的特点离子晶体的结构030201共价键的形成通过原子间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分子晶体的特点低熔点、硬度小、具有挥发性、导电性差(固态和液态)、溶解性(在水中难溶解,易溶于有机溶剂)。
分子晶体的结构分子晶体中,分子间通过范德华力相互吸引,构成晶体。
金属键的形成金属晶体的特点金属晶体的结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及特点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1 2 3反应速率定义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速率方程化学反应速率与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及移动原理化学平衡定义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分析化学概述及分类方法分析化学定义分析化学分类分析化学的任务滴定分析法原理01滴定分析法的应用举例02滴定分析法的优点03重量分析法原理通过化学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化为一定的称量形式,然后准确称量该称量形式的重量,从而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在第三版的基础上,按照教育部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的生物类各专业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规范要求,结合近年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的发展而进行修订的。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部分以及实验部分,共含10章53个实验。
此次修订,调整了仪器分析的实验内容,更新了部分实验,更加适合素质教育的需要。
内容提要:书后附常用实验数据表。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可作为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化学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其他各相关专业选用和参考。
目录:绪论0.1化学实验的目的O.2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第一部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第1章化学实验规则和安全知识1.1化学实验规则1.2实验室安全知识第2章化学实验基本仪器介绍第3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3.1仪器的洗涤和干燥3.2基本度量仪器的使用方法3.3加热方法3.4试剂及其取用3.5溶解和结晶3.6沉淀及沉淀与溶液的分离3.7干燥器的使用3.8气体的获得、纯化与收集第4章天平和光、电仪器的使用4.1天平4.2离子计4.3分光光度计4.4电导率仪第5章实验数据处理5.1有效数字5.2准确度和精密度5.3作图技术简介5.4分析结果的报告第二部分实验第6章基本操作训练和简单的无机制备实验一玻璃管操作和塞子钻孔实验二氯化钠的提纯实验三硫代硫酸钠的制备(常规及微型实验)实验四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常规及微型实验)实验五分析天平称量练习实验六滴定操作练习实验七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常规及微型实验)第7章化学原理与物理量测定实验八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九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十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测定实验十一醋酸标准解离常数和解离度的测定实验十二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实验十三硫酸银溶度积和溶解热自测定实验十四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十五电位法测定卤化银的溶度积实验十六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实验十七磺基水杨酸合铁(Ⅲ)配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第8章元素化学实验实验十八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实验十九卤族元素实验二十氧族元素实验二十一氮族元素实验二十二碳族元素和硼族元素实验二十三铬、锰、铁、钴实验二十四铜、银、锌、汞实验二十五水溶液中Ag+,Cu2+,Cr2+,Ni2+,Ca2+的分离与检出实验二十六纸色谱法分离与鉴定某些阳离子第9章分析化学实验实验二十七容量器皿的校准实验二十八铵盐中氮的测定(酸碱滴定法)实验二十九盐酸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实验三十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实验三十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实验三十二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实验三十三硫糖铝中铝和硫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实验三十四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实验三十五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实验三十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实验三十七碘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实验三十八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实验三十九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直接碘量法)实验四十土壤中腐殖质含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实验四十一生理盐水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银量法)实验四十二氯化钡中钡的测定(重量法)实验四十三磷肥中水溶磷的测定(重量法)实验四十四铁的比色测定实验四十五血中葡萄糖的酶测定法实验四十六禾本植物叶子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10章综合和设计性实验实验四十七含Cr(Ⅵ)废液的处理与比色测定实验四十八过氧化钙的制备及含量分析实验四十九四氨合铜(Ⅱ)硫酸盐的制备实验五十葡萄糖酸锌的合成及组成测定实验五十一植物中某些元素的分离与鉴定实验五十二聚碱式氯化铝的制备与净水试验实验五十三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合成及组成分析附录一、几种常用酸碱的密度和浓度二、定性分析试液配制方法三、常见离子鉴定方法汇总表四、基准试剂的干燥条件五、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六、特殊试剂的配制七、缓冲溶液八、常见无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九、某些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十一、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十二、某些氢氧化物沉淀和溶解时所需的pH十三、化学实验常用手册和参考书简介十四、实验报告格式示例……编辑推荐与评论::《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在第三版的基础上,按照教育部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的生物类各专业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规范要求,结合近年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的发展而进行修订的。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

酸碱反应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中和 反应,生成盐和水。
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是指溶液中的离子结合 成难溶于水的沉淀,从溶液中析 出的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数的概念
氧化数是表示原子或分子氧化态的数 值,用于表示原子或分子在氧化还原 反应中的得失电子数。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电子转移的反应, 其中氧化剂获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 子。
气体为参考态。
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原理
1 2
反应速率的概念
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单位为 摩尔每升每秒(mol/L·s)。
反应速率方程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以用反应速率方 程来表示。
3
活化能的概念
活化能是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物理量,单位 为焦耳每摩尔(J/mol)。
酸碱反应与沉淀反应
04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金属元素概述
金属元素是具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性能良好 的元素,通常在周期表中占据一定的位置。
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具有金属键合,表现出良好的导电、导 热和延展性。
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氧化物、硫化物、卤 化物等,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杂化合物。
配合物的结构
02
配合物的结构通常由中心原子或离子和配位体组成,配位体通
过配位键与中心原子或离子结合。
簇合物的结构
03
簇合物是由多个原子或离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复杂化合物,
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
05 分析化学简介
分析化学的定义与任务
总结词
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学科,其任务是通过实验手段获 取物质的化学信息。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第四版)第一章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析化学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按分析对象可以分为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这是根据被测物质中是否含有碳元素来划分的。按分析方式可以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前者依赖于化学反应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后者则利用各种精密仪器对物质进行测量。另外,根据待测组分的含量,分析化学可分为常量分析、微量分析和痕量分析。
分子结构
分子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分子的几何构型和成键方式决定了分子的性质。常见的分子结构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晶体结构
晶体是由原子或分子在空间周期性排列形成的固体,晶体的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密切相关。晶体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等。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酸和碱之间的反应称为酸碱反应,反应中质子转移是酸碱反应的本质。酸和碱的相对强弱可以通过电离常数来衡量。
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实验安全
01
实验安全是实验过程中的首要问题,需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防护用品。
环境保护
02
环境保护是每个实验者应尽的责任,需要合理处理实验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实验实例
03
通过具体的实验实例,如实验室安全规定、废液处理等,来掌握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方法。
04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基础
1
2
3
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术是进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包括称量、加热、冷却、萃取、蒸发、结晶等操作。
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在进行实验基本操作时,需要注意安全、准确、快速、环保等原则,避免误差和事故的发生。
实验基本操作技术的注意事项
通过具体的实验实例,如硫酸铜晶体的制备、碘的萃取等,来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大一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

大一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第一章:无机化学基础知识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学科。
它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理解和应用其他化学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1.1 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负电荷平衡原子核的正电荷。
-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化学元素分类表。
它将元素按照性质的周期性规律分组,方便研究。
1.2 化学键和离子结构- 化学键:原子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形成化合物。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 离子结构:离子结构是指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组成的化合物的结构。
正离子是失去电子的金属原子或原子团,负离子是获得电子的非金属原子或原子团。
1.3 配位化学- 配位化学是研究过渡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键合关系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学科。
配位化合物由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组成,配体通过配位键与中心金属离子结合。
1.4 水溶液中的离子- 水溶液中的离子是指将化合物溶解在水中时形成的离子。
离子在水中可以进行水合反应,影响溶液的性质。
第二章: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化学分析方法的学科。
它是化学实验的基础,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药物分析、食品检测等领域。
2.1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确定物质中所含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成分和性质的方法。
-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确定物质中某种或若干种成分的含量的方法。
2.2 大气分析- 大气分析是研究大气中气体成分及其浓度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技术包括气相色谱、质谱等。
2.3 水分析- 水分析是研究水中各种成分及其浓度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技术包括滴定法、光谱分析等。
2.4 有机分析- 有机分析是研究有机物成分和结构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技术包括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
第三章:重要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总结]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总结]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03fd9a2e518964bce847cc9.png)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总结]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摘要:学期担任05级生物技术及应用班《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工作对学生近学期教学实践取得了定成绩当然也存着些不足处现作出总结总结验教训继往开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层楼,、认真备课每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每堂课都课前做充分准备并结合课容和专业对口岗位准备些学生感兴趣教学容课及对该课作出总结写教学记并认真按收集每课知识要及整改,对考试不能达到理想分数学生要学生写出试卷分析到己学习不足改进学习方法迎头赶上学期担任05级生物技术及应用班《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工作对学生近学期教学实践取得了定成绩当然也存着些不足处现作出总结总结验教训继往开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层楼、认真备课每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每堂课都课前做充分准备并结合课容和专业对口岗位准备些学生感兴趣教学容课及对该课作出总结写教学记并认真按收集每课知识要及整改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由该班二分学生都是科生对高化学不熟悉这就要把教材容讲得通俗化、生动化、幽默化做到线清晰层次分明言简赅我还将比较简单节让学生学己做并给讲加强学生动能力让他们能够说出认真关课堂使课堂教学紧张有序地进行下学生提出棘手问题要灵活多样三、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定了老师教学模式要停留应试教育层次上我教学工作重了学生能力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让学生综合素质能得到有效发展和培养四、让学生准确掌握各节知识了让学生尽快准确地记忆各节知识我每节都做次结明确告诉学生哪知识是教学重哪是要必记住哪是掌握了就可以做到层析分明让学习基础能力强学生掌握全部知识让学习基础差学生掌握重知识对考试不能达到理想分数学生要学生写出试卷分析到己学习不足改进学习方法迎头赶上以上是近学期工作验积累当然也存着些不足处比如学生成绩还不尽如人部分学生学习态还不端正学习劲头还不足部分容易富即安不上进我满足这都要今工作加以改进.。
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实验是化学这门学科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化学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而无机化学分析实验,更是化学实验中的基础课程。
学生可以通过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培养自己动手的实践能力,加强对实验设计的理解,培养对学习和科研的兴趣。
现阶段,实验教育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教育机构必须改革无机化学分析实验,探索化学实验教育的新方式,以适应现代社会实验教育的发展和新需求,本研究针对此问题,对无机化学分析实验的改革实践作了相关的探讨。
1、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之间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在过去的无机化学实验里,制取实验的有关内容就是只要制备出来产品,排序出来有关数据后,那么,这个实验就顺利完成了它的教学任务,也达至了实验的目的。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只是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直观地加在一起,共同组成无机分析化学实验的这两个实验都就是相对单一制的,加在一起后它们之间没关联,并使之无法综合至一起回去分析实验过程,也无法更全面地深入探讨实验结果。
2、实验内容重复,实验结构单一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实验相对较多,而这些较多的实验中,存有很多过程在无机化学实验中我们也必须自学,这就造成了知识点的重复。
比如,某些金属离子的鉴别方法、分析天平的采用和一些电解操作方式技术的实验,它们都在各个环节重复发生,这样不仅浪费了教学课时和药品,还减少了自学效率。
3、实验造成的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现在的实验教学中,很多实验的开支都就是非常大的,很多检验性的实验,大大激化了实验药品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学生对于实验药品的`节约没有关意识。
我国环境污染轻微,仅污水灌溉就已对浅层地下水、土壤、作物导致污染和影响,时刻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而实验室对水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
国内实验室通常没废旧意识,实验废弃物通常都未经任何处置而轻易排人上岸,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无法把实验教学变为污染环境的犯罪行为。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内容牵涉至的试剂种类很多,甚至很多种都就是有害的,如果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2)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2)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无机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3)溶液及其性质2. 第二章: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律的实质(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特点(3)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关系3. 第三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1)氢、氧、氮、卤族元素的基本性质(2)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3)常见非金属化合物的制备与用途4. 第四章: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1)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基本性质(2)过渡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3)常见金属化合物的制备与用途5. 第五章:分析化学基本方法(1)滴定分析法(2)重量分析法(3)光谱分析法与色谱分析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2)分析化学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1)复杂化学反应机理的理解;(2)分析化学方法的原理与操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2)运用案例分析、问题驱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3)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进行教学;(2)实验室实践教学;(3)发放相关教材、辅导资料。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1)课堂提问、讨论、实验操作;(2)课后作业、小测验;(3)实验报告、课程论文。
2. 终结性评价:(1)期末考试;(2)综合素质评价。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基础化学实验(1):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材,全书共分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实验、附录三大部分。
适当增添了一些当代大学化学实验必备的先进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的介绍;增加了适应于大学低年级开设的多个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内容;结合学科发展,设置了异核、多核和1~3维配合物的合成、组成和结构分析的探究性实验内容。
本教材按绪论、试剂、仪器和基本操作、实验数据处理、基础实验、元素化学实验、设计性、应用性实验、研究性、拓展性实验分类,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增添了一些新的实验内容,特别是增加了与我们教师自身科研相关的研究性、拓展性实验。
不仅重视和强调了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及方法的训练,还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
培养科学思维及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较全面的化学实验知识和独立工作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化工产品小试等工作打下基础。
本书特点是立足基础训练,兼顾先进仪器与方法,突出应用性、设计性,密切联系实际,开发研究性、拓展性;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规范的实验操作、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拓展知识开展研究的能力。
本教材按绪论、试剂、仪器和基本操作、实验数据处理、基础实验、元素化学实验、设计性、应用性实验、研究性、拓展性实验分类,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增添了一些新
的实验内容,特别是增加了与我们教师自身科研相关的研究性、拓展性实验。
不仅重视和强调了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及方法的训练,还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
培养科学思维及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较全面的化学实验知识和独立工作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化工产品小试等工作打下基础。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B0301301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授课系(部):制药与环境工程系学分学时: 6学时/周一、课程定位与作用1.课程的定位:《无机及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应用、组分分析方法和实验技术的一门应用学科,是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大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根据专业特点选定的。
理论课以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的应用为主线进行课程设计,主要包括溶液及其浓度的表示、电解质溶液和沉淀—溶解平衡、原子结构、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滴定分析法概论、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实践课以化学基本操作技术、滴定分析操作技术为主线进行课程设计,根据专业需要开设实验,所开实验包括化学基本操作、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物质含量测定等。
2.课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从事分析检验工作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确立正确的“量”的理念,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学习后续课程或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今后到各类相关企业工作或从事产品质量检验和控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承接中学化学,为后续的《药用基础化学》、《仪器分析》、《药物化学》等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化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掌握从事分析检验工作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确立正确的“量”的理念,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气体溶液、物质结构、化学平衡的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分析化学中误差及数据处理;(3)掌握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是生物及食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技术,掌握化合物的一般分离和制备方法;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掌握基础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正确观察化学反应现象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初步学会查阅资料、手册,自行设计实验;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独立准备和进行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实验,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打下基础。
一、实验内容层次该课程实验分为操作、验证、综合、设计实验几个层次开设实验课。
1、操作验证性实验着重对学生进行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2、综合性实验突出指导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运用基本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和技能完成实验,使学生系统学习各类化合物的合成原理与方法。
3、设计性实验突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二、实验要求1、指导教师实验前的准备,在实验中,指导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严格要求,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验基本操作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2、学生在实验前应作好实验预习,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记录实验现象和处理实验数据。
三、实验环节1、实验预习在实验前要求学生对将要进行的实验进行预习,写出预习报告。
通过预习学生可对实验原理、所用仪器、药品、操作步骤等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可提高学生实验的效果。
2、实验讲解、讨论在实验课上,教师和学生针对本次实验内容进行充分的讨论。
3、实验过程要求学生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要及时观察与认真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数据。
教师认真指导学生实验基本操作,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争取每一次实验都能有较好的实验结果。
4、课后辅导指导教师认真、详细的批改实验报告,并与学生及时进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及分析化学技能基础知识常用玻璃仪器及其它器皿一、常用玻璃仪器及其它器皿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中要用到很多玻璃仪器和器皿,常用玻璃仪器的用途如表1-1所示。
表1-1常用玻璃仪器及器皿名称规格主要用途注意事项烧杯容量/mL25、50、100、250、400、500、800、1000、2000 用作反应容器、配制溶液、溶解处理样品①加热时要用石棉网,使底部受热均匀。
②所加热的液体体积不要超过容积的2/3。
③加热腐蚀性液体烧杯口要盖表面皿。
锥形瓶及碘量瓶容量/mL50、100、250、500、1000 用于滴定分析;加热处理试样;碘量瓶用于碘量法及生成易挥发物质的定量分析。
①加热时要用石棉网,使底部受热均匀。
②所加热的液体体积不要超过容积的2/3。
③磨口锥形瓶加热时打开瓶塞。
量筒和量杯容量/mL5、10、25、50、100、250、500、1000、2000 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①不能加热;②不能作为配制溶液的容器使用。
③操作时要沿器壁加入或倒出液体。
容量瓶容量/mL5、10、25、50、100、250、500、1000、2000用于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
①不能加热,热的或稀释后放热的物质应冷却到室温;②不能用于溶解固体③不能长时间存放液体。
④瓶塞用原配,不能互换,否则漏液后不能使用。
用后瓶塞要夹纸条保存。
滴定管容量/mL25、50、100 滴定分析中用于滴定或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①不能加热②碱式滴定管盛碱性或还原性溶液;酸式滴定管盛酸性或氧化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氧化剂。
见光易分解的溶液用棕色滴定管。
③活塞用原配,不能互换,否则漏液后不能使用。
用后活塞要夹纸条保存。
微量滴定管容量/mL1、2、3、4、5、10 用于微量或半微量分析滴定使用与常量滴定管相同移液管、吸量管容量/mL移液管容量:1、2、5、10、25、50、100;吸量管容量:1、2、5、10 精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①不能加热,管尖不能破损。
②移液前用所移取的液体润洗。
③移液时,移液管尖端与受液容器壁接触,溶液流尽后停留15秒再拿走移液管。
④除标记外不能将留在管尖端的液体吹出。
比色管容量/mL10、25、50、100;比色分析①不可加热②比色分析时应选用规格相同的比色管。
称量瓶分扁形和高形,以外径/mm×高/mm表示,扁形用于测定水份或干燥称量基准物①烘干时不能盖紧瓶塞。
如高形25×40;扁形50×30 质;高形用于称量基准物质或样品。
②磨口塞要原配不能互换。
③称量时不能直接用手拿取,应用洁净的纸带或棉纱手套。
洗瓶分塑料和玻璃两种,以容量/mL表示250、500、1000 用蒸馏水洗涤沉淀或容器用。
不能装自来水干燥器直径/mm160、210、240、300。
分普通干燥器和真空干燥器。
保持物品干燥,用于冷却和保存已经烘干的试剂、或已恒重的称量瓶、坩埚。
①盖子磨口处要涂适量的凡士林,以确保密封。
②放入干燥器的物品温度不能过高③开启顶盖时不能向上拉,应向旁边水平错开。
要及时更换干燥剂布氏漏斗和吸滤瓶布氏漏斗瓷质,以直径/cm表示,如6、8;吸滤瓶为玻璃制品,以容积/mL表示,如250、500,两者配套使用。
用于减压过滤①不能直接加热。
②滤纸要略小于漏斗的内径。
③使用时应先开抽气泵,后过滤。
过滤完毕,先拔掉抽滤瓶接管,后关抽气泵。
研钵以瓷、玻璃、玛瑙制作,以口径大小表示/mm60、80、100、150 用于研磨固体试剂不能加热,按固体的性质选用不同的研钵,放入固体不超过容积的1/3。
蒸发皿以瓷、铂、石英制作,蒸发浓缩液体,用①能耐高温,但不分有柄和无柄,以容积/mL 表示无柄:60、100、150、200、300、500;有柄:30、50、80、100、150、200、500 于700℃以下物料灼烧。
能骤冷。
②可在铁环上直接加热,但应预热后提高加热强度。
坩埚有瓷、铂、石英、镍等到材质,以容积/mL表示高型:15、20、30、50;中型:2、5、10、15、20、50;低型:15、25、30、45、50 用于灼烧沉淀。
不能骤冷、骤热,根据不同性质的试剂选用不同的坩埚二、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玻璃仪器是否干净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很大,分析中所用的各种玻璃仪器使用前必须洗涤干净。
洗涤干净的玻璃仪器应均匀被水润湿,不挂水珠。
1、玻璃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很多,一般根据实验要求、污物的性质和沾污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洗涤方法。
(1)水洗对于水溶性的污物可用水直接冲洗,水冲洗不掉的物质可以用合适的毛刷刷洗。
对于有油污的玻璃仪器,可先用水冲洗掉可溶性污物,再用毛刷蘸取肥皂液或合成洗涤剂刷洗。
刷洗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最后用蒸馏水润洗3次。
(2)洗液洗用肥皂或洗涤剂洗不掉的污物或因口径小、管细不能用毛刷刷洗的仪器可用洗液洗涤。
用洗液洗涤前,先将容器内的水倒净,然后加适量的洗液,转动仪器使容器内壁被洗液润洗到,最后将洗液倒回原瓶。
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再用蒸馏水润洗3次。
污物较重的仪器可以加满洗液长时间浸泡,然后再洗涤。
洗液一般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不能用毛刷蘸取洗液刷洗仪器。
实验室常用的洗液如表1-2所示。
表1-2 常用的洗液洗液名称配制方法适用范围注意事项铬酸洗液称取20g重铬酸钾加40mL水,加热溶解,冷却后沿烧杯壁慢慢加入360mL浓硫酸,边加边搅拌,冷却后装入试剂瓶中。
用于去除残留油污或还原性无机物。
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新配制的溶液呈暗红色,变为绿色即失效。
用后应倒回原瓶,可反复使用。
废液应集中回收处理。
碱性高锰酸钾洗液4g高锰酸钾溶于少量水中,加10%氢氧化钠至100mL。
此洗液作用缓慢,用于洗涤油污或某些有机物。
玻璃仪器上沾有褐色氧化锰可用草酸溶液洗去,洗液不应在所洗的仪器中长期存留。
纯酸洗液1:1硫酸、盐酸、硝酸;硫酸与硝酸等体积混合。
浸泡或浸煮器皿,洗去碱性物质及多数有机物。
使用加热时温度不能太高,以免酸分解或挥发。
有机溶剂甲苯、二甲苯、丙酮、酒精、氯仿等。
用于洗涤油脂性污物、小件和形状复杂的玻璃仪使用时注意通风,防止毒性及燃烧。
用过的废液回器,如活塞内孔、吸管和滴定管尖端等。
收蒸馏后可重复使用。
2、玻璃仪器的干燥在分析实验中,有时要求使用干燥的仪器和器皿。
实验中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干燥方法。
对于不急用的仪器,可将仪器放在仪器架上自然晾干,也可以用烘箱在110℃条件下烘箱干。
对于急用的仪器,可以用电吹风吹干,也可以将洗净的仪器倒净水后加入少量的丙酮等有机溶剂,转动仪器,使仪器内的水份与有机溶剂混合,倒出有机溶剂后,仪器会迅速干燥。
很多情况下所用的仪器不需干燥,如滴定管、移液管等用前用所装溶液润洗2~3次。
带有刻度的计量容器不能用加热法干燥,否则会影响仪器精度。
如需干燥时可采用晾干或冷风吹干。
三、化学试剂和实验用水1、化学试剂化学试剂种类很多,不同国家对化学试剂的分类和分级标准不同。
我国化学试剂产品有国家标准(GB)、化工部标准(HG)及企业标准(QB)三级。
化学试剂可以分为标准试剂、一般试剂、高纯试剂、专用试剂四大类。
(1)一般试剂一般试剂是实验室最普遍使用的试剂,分为四个等级及生化试剂。
一般试剂的分级、标志、使用范围列于表3中。
表1-3 一般试剂的规格和适用范围级别中文名称英文符号适用范围标签颜色一级优级纯(保证试剂)GR 精密分析实验绿色二级分析纯(分析试剂)AR 一般分析实验红色三级化学纯CP 一般化学实验蓝色四级实验试剂LR 一般化学实验辅助试剂棕色生化试剂生化试剂生物染色剂BR 生物化学及医用化学实验咖啡色染色剂(玫瑰色)(2)标准试剂标准试剂是用于衡量其它物质化学量的标准物质。
标准试剂的特点是主体含量高而且准确可靠,其产品一般由大型试剂厂生产,并严格按国家标准检验。
主要国产标准试剂的种类及用途列于表4。
表1-4 主要国产标准试剂的种类与用途类别主要用途滴定分析第一基准试剂工作基准试剂的定值滴定分析工作基准试剂滴定分析标准溶液的定值杂质分析标准溶液仪器及化学分析中作为微量杂质分析的标准滴定分析标准溶液滴定分析法测定物质的含量一级pH基准试剂pH基准试剂的定值和高精密度pH计的校准pH基准试剂pH计的校准(定位)热值分析试剂热值分析仪的标定色谱分析标准气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标准临床分析标准溶液临床化验农药分析标准农药分析有机元素分析标准有机物元素分析(3)高纯试剂高纯试剂的杂质含量低(比优级纯、基准试剂都低),主体含量一般与优级纯试剂相当,高纯试剂主要用于微量分析中试样的分解及试液的制备。
(4)专用试剂专用试剂是指有特殊用途的试剂。
如仪器分析中色谱分析标准试剂、气相色谱担体及固定液、液相色谱填料、薄层色谱试剂、紫外及红外光谱纯试剂等。
2、化学试剂的贮存和使用一般化学试剂应贮存在通风良好、干燥洁净、避免阳光直射的房间里,要远离火源、注意防止水分、灰尘及其它物质的污染。
化学试剂应分类存放,剧毒试剂如氰化物、砒霜等应设专人保管。
特殊试剂应采取特殊方法贮存,如金属钠浸在煤油中;白磷要浸在水中。
取用化学试剂前应检查试剂瓶的标签是否完整,试剂是否变质。
取用固体试剂时应遵循“只出不回,量用为出”的原则,多余的试剂不得倒回原瓶。
取试剂要用洁净干燥的药匙,不能一匙多用,取完后应立即盖好瓶盖。
取用液体试剂时,不能在试剂瓶中直接吸取,应将试剂倒在干净的容器中,取出多余的试剂也不能倒回原瓶。
3、实验室分析用水在分析工作中洗涤仪器、溶解样品、配制溶液都要用水。
根据分析任务要求不同,对水纯度的要求也不同,实验室用水国家标准(GB/T6682-92)将实验室用水分为三级,规定了实验用水的指标(表5)、制备和检验方法。
实验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级别的实验用水。
表1-5 实验用水的级别及主要指标指标名称一级二级三级pH范围(25℃)-- 5.0~7.5电导率(25℃)/(μS/cm)≤0.1 ≤1.0 ≤5.0可氧化物质(以O计)/(mg/L)-0.08 0.4吸光度(254nm,1cm光程)≤0.001 ≤0.01 -蒸发残渣(105℃±2℃)/(mg/L)-≤1.0 ≤2.0可溶性硅(以SiO2计)/(mg/L)≤0.01 ≤0.02 -一级水基本不含有溶解或胶态离子杂质及有机物。
它可以用二级水进一步加工制得,如可用二级水经过蒸馏、离子交换混合床和0.2μm过滤膜的方法,或用石英装置进一步蒸馏制得。
一级水用于有严格要求的分析实验、制备标准水样或超痕量物质分析,如液相色谱分析用水等。
二级水可含有微量的无机、有机或胶态杂质。
可采用蒸馏、反渗透或去离子后再经蒸馏等方法制备。
二级水用于精确分析和研究工作,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用水。
三级水可采用蒸馏、反渗透或去离子等方法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