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代》读后感2108100204(最新整理)
2024年延安精神学习心得体会三篇.docx
![2024年延安精神学习心得体会三篇.docx](https://img.taocdn.com/s3/m/ec6d747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2.png)
2024年延安精神学习心得体会三篇第[篇:我们一行50多人赴延安参观学习,这是一次典型的红色之旅。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故园,是催生新中国的革命圣地。
延安精神的最显著特征是艰苦奋斗。
这种精神是由我党我军在井冈山时期和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举世闻名的特别能吃苦的革命精神发展而来的。
延安的宝塔山下,我们参观了枣园、杨家岭、延安文艺座谈会址和党的七大会址,增强了对延安精神的感受,提高了对党的认识水平,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
延安时期,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的关键时期, 其中心任务是:拯救国家,拯救民族,驱除外侮,恢复主权。
延安精神是紧紧围绕这一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酿造而成的,延安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敢于胜利,艰苦创业。
其核心和主题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延安精神是我党长期培育发展起来的传统作风和革命精神的凝聚和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
这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疑是直接由我党我军在井冈山时期和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举世闻名的特别能吃苦的革命精神发展而来的。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历经艰难困苦,不断发展壮大,战胜了最凶残的日军,并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的时期;是我们党对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总结,党的指导思想一一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的、多方面的展开,从而达到成熟的时期。
这一时期伟大革命实践的结晶,人们把它亲切地称为“延安精神”。
延安时期是艰苦卓绝的斗争时期。
经过千辛万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初抵延安时,人民军队的主力不足三万余人,白区的工作几乎损失殆尽,我党几乎陷入绝境。
紧接着我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进入了空前残酷的阶段:一方面,日寇对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清乡"、“蚕食”、“扫荡”,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妄图缩小以至摧毁我抗日根据地。
另一方面,留在敌后的国民党军队大批投降日寇后,大肆向解放区进攻,国民党顽固派也加强了对解放区的封锁,企图把解放区军民“困死”。
延安精神讲座有感(精选5篇)
![延安精神讲座有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8ee92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6.png)
延安精神讲座有感(精选5篇)第一篇:延安精神讲座有感《延安时代》观后感《延安时代》是一部记录我党经过长征胜利到达陕西之后,面对无论是装备还是人数均占据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作出战略转移和战略反击的纪实。
延安时期是我党一个蜕变的时期,在革命战争年代面对强大的敌人,党和军队的领导人在延安运筹帷幄,制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
因此作为战略大后方,延安在革命年代,在红色记忆中,不仅仅代表的是一个地点,更是一个永久难忘的记忆,更是一个时代的代言,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延安精神代表的不仅仅是那个峥嵘岁月,在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更需要我们继承延安精神,发扬延安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代表我们无法忘记延安时代,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我们更不能忘记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时代之声,是那个战争时代的最强音。
在那段峥嵘的岁月里,延安代表的是长征的胜利结束,也是建立抗日统一战线,赢得战争胜利,洗刷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岁月的出发点。
从1935年到1948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班子在这里运筹帷幄,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当时国情相结合,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制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为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指明方向。
在战争年代,延安发出的声音均代表着时代的发展方向,在这里我们找到了革命的真理,找到了我们为之奋斗的方向,也正是在这里我们终于知道了理想该去如何实现,找到了革命成功的道路。
延安精神是思想之旗,延安时期正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中国共产党从当初的稚嫩走向成熟。
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到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放下与国民党的恩怨,“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是一个伟大的举措,正是因为有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才会有八年抗战最后的胜利!后期发生的“皖南事变”,中共选择坚持抗日统一战线的同时向国民党提出严正交涉,中国共产党坚定立场和维护抗战大局的态度,赢得了多方面的支持,扩大了群众影响,提高了政治地位。
而后经过延安整风,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提高了一大步,党内团结空前提高。
观《延安时代》有感
![观《延安时代》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287c7aca33d4b14e84246808.png)
铭记艰苦历史,传承延安精神——观纪录片《延安时代》有感曹聘新学期第一堂课,是给了我们无限启迪与警醒的延安精神专题讲座。
在课堂上我们观看了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延安时代》,知晓了毛泽东和党中央在陕北、延安十三年的辉煌历史,它运用大量珍贵的资料素材,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电视画面以及形象的艺术手段和生动的电视语言为我们展现了当时的国家处境和社会风貌。
对于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我能深切感受到人的矛盾心理和为改变现状而做出的艰难探索和深刻觉醒,正是有了这些所谓的改造者、革命者,中国的国家命运才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延安时代》由一首陕北民歌引入,空旷透彻,从一开始就把我们拉进了那个回忆的岁月,那个共产党人植根发育的母亲大地,那个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永不能忘怀的地方。
我虽没有去过延安,但对革命红区、老区有着特殊的情怀,我们体会着那些革命先烈为我们打下的天下,而他们却未曾享有一点。
每每想到这里,总有一股暖流在我的躯体里涌动,而这就是当代人值得体悟的幸福感。
说实话,我们应该庆幸生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那些亡国欺辱的艰辛困苦,其实人一辈子,没有大起大落,就应该知足了。
时代之声勾起了回眸历史的辉煌过往。
延安是红色中国新的起点,成就了中国共产党人13年辉煌的延安时代。
在中华大地上,延安寄托着救亡图存的民族希望。
正是在这片热土上,中国共产党发育自己的有生力量,为中国这只雄狮的觉醒埋下了种子。
延安时期,发生了太多让共产党强大的历史事件,正是这一步步的前进,让共产党走在了时代发展的前列。
中国共产党具有长远的发展目光,在西安事变期间,视民族危亡大局为主,不计较国民党对自己的敌对举动。
为推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将“抗日反蒋”的口号改为“逼蒋抗日”,并向国民党提出了在抗日的大目标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倡议。
在讨论蒋介石的处置问题时,坚持团结中国,反对一切内战,一致抗日。
为了维护统一战线,红军接受改编,尽管有许多党员并不理解这种做法。
延安时代观后感
![延安时代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bdeadd389eb172dec63b70c.png)
《延安时代》观后感学号:姓名专业:光学工程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堂政治课,我满怀激情的来到教室,本来以为来的够早的了,没想到同学们热情都很高,也来了,我打小就喜欢上政治课,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祖国为人民的奋斗,学习他们伟大的精神,伟大的品格………..课上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为纪念伟大的毛泽东毛主席诞辰110周年特别制作的纪录片《延安时代》,每个同学都在认真的观看,随着恢弘的画面不断地展开,我们仿佛穿越到了那个神圣而又艰苦的时代,那个决定中国命运的时代………..受到了一次来自灵魂深处的洗礼,认真观看完整个纪录片,感触良多,心灵深受震撼,为当时以伟大的毛泽东毛主席,和周恩来周总理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信仰的追求所折服,洗涤了我污浊的灵魂,更加坚定了我对国家的热爱,更加坚定了我对共产党的信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带领,我们也无法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共产党,我们也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继承和发展了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造的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精神。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秉承革命先辈的信仰和精神,结合当下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为中国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中国红军历经两万五千里长征来到延安,中共中央在延安的一十三年中,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之书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在这里,中共中央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在这里,中共中央发出的一道道指令引领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引领人们解放全中国………….虽然延安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但延安精神在当今时代却绽放着万丈光芒,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时代下,我们更要始终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在延安与群众打成了一片,看着那时期,领导人们那质朴的穿着,放着信仰之光的眼神,我的灵魂被深深的震撼了,那时候没有贪污,没有腐败,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纯粹,为了信仰,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观当时的国民党贪污腐败……国民党注定了失败,共产党民心所向注定成功,在看看现在的,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现在太多的不好的现象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延安精神,只有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延安精神背后的时代感
![延安精神背后的时代感](https://img.taocdn.com/s3/m/245f52f702d276a200292ee7.png)
延安精神背后的时代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7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我们的党在这个月诞生。
而今年的7月,对我也具有一个特殊的意义,我随此次学校授课竞赛获奖教师,一起去了革命圣地—延安。
延安给我的感觉一直都是神圣的,从近代史我们可以看到,在这片土地上崛起的一代伟人,在这片土地上产生的革命志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创造了一个世界强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么那个燎原的火种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我的心里充满了敬畏。
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人们互相攀比的似乎只剩下了金钱,人们也很少再被感动了,但此次参观,我的内心被震动了,没想到来此参观的人这么多;没想到大家在这里得到的感染这么大,原来,
在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还是有一种信仰,只不过平时被厚厚的包裹起来了。
踏上这片土地,就感悟到了一种延安精神。
这种精神包涵了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实事求是。
这是延安精神,也是我们党始终追寻和坚持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通过此次参观,加深了我对延安精神的了解,并且也让我感到了团结的力量,只有大家同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我们的党在伟大,也是在团结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力量才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
在与同行的同事的交流中,让我对这一点有了深切的感悟,原来没有任何工作关系的同校老师在此次活动中,大家共同参观、学习、交流,增强了这个团队的凝聚力,让我们对西安交大这个我们共同奋斗和生活的工作岗位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现在的成就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发扬延安精神,来守护几代人的果实,创建新的功勋。
《延安精神背后的时代感_赴延安参观有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完整版)《延安时代》读后感2108100204
![(完整版)《延安时代》读后感2108100204](https://img.taocdn.com/s3/m/22f7548990c69ec3d5bb75d2.png)
《延安时代》观后感这个学期我们统一观看了红色纪录片《延安时代》。
本系列视频主要由《时代之声》、《思想之源》、《奋斗之路》、《力量之源》、《圣地之歌》五部分组成,主要由当时的一些革命前辈回忆或者后人口述而成的一步革命颂歌,讲述了延安精神怎样在延安这个红色革命根据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提到延安作风, 有些同志往往只把它理解为艰苦奋斗, 只想到一个“苦”字。
这样理解是很不全面的。
党中央到延安最初的那几年, 是苦一些的, 但后来就丰衣足食了, 生活得很好。
光讲“苦” , 是不正确的。
看完这一系列的视频,我体会到,时下的社会氛围需要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延安时代》内容回顾第一集《时代之声》是整个系列的“片头曲”。
抗日战争的伤口还在作痛,而中国上下却是一幕幕的饥饿与死亡,绝望与无助,痛苦与磨难……就在这万分艰难的时刻,毛泽东睿智的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以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条件虽然艰苦,但人民群众的决心就是党和国家的不竭动力。
而将根据地建立在延安,也是毛泽东长远打算的第一步。
有志之士为什么都选择去延安;白求恩,柯棣华为什么去延安!时代的声音在召唤,人民的祈愿在召唤,延安的精神在召唤,真理在召唤,伟大的中华名族在召唤!第二集《思想之魂》主要讲的是在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初期发生的各种历史事件,也讲述了毛泽东同志的不凡之处。
他在井冈山说: "站得高,看得远,不仅要看到长沙,福建,更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 "他让贺子珍给他缝了个文具袋,说用文房四宝打天下,他就是以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懈斗志指导中国革命不断前进的. 贵州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毛泽东夜以继日地工作,1937 年他在延安李家窑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 ,他提出的人民群众观,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民主思想和矛盾观点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忆苦思甜——《延安时代》观后感
![忆苦思甜——《延安时代》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9285b394b35eefdc9d33313.png)
文化视野417忆苦思甜——《延安时代》观后感尹彤瑶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有幸观看了《延安时代》纪录片,使我受益匪浅,提起笔来,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迟迟不能下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无法表达心灵上受到的启迪。
影片回首烽火漫天的中国抗日战争,通过一些革命前辈回忆或者后人口述,讲述了由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革命党人在延安红色革命根据地不断寻求真理,不畏艰难困苦,向我们展示了谱写了一支壮丽的革命颂歌。
从中所体现的“延安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不断传承的瑰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忆苦思甜;《延安时代》;观后感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417-01“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这片神圣的革命土地,在战争年月不仅是红军长征胜利之后的落脚点,还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
1935年至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运筹帷幄,挥斥方遒,领导并指挥了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在此期间,培育了光照千秋万代的“延安精神”,在理论上对党进行了科学思想武装,从而使我们政党不断发扬壮大,也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建设发挥巨大的精神推动作用。
“延安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为基础,结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所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崇高革命精神,既是“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中国特色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延安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在延安时期,我们党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建立更加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坚持党的七大路线。
《延安时代》观后感
![《延安时代》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661944bfc4ffe473368ab5b.png)
《延安时代》观后感作者:杨月娟来源:《法制博览》2017年第08期摘要:第一次在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延安时代》,令我感到十分的震撼。
观看的过程中,记录了很多,但是现在提起笔来,思绪却很零乱,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因为我觉得任何华丽的辞藻也无法表达出我对延安人民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敬爱,无法诠释延安精神的光辉。
关键词:延安精神;延安时代;观后感中图分类号:D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23-0285-02作者简介:杨月娟(1993-),女,汉族,河北廊坊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延安精神》共分为五集,第一集是《时代之声》,主要讲了在国民革命军的围追堵截下,在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红军在这样危难的时刻,选择了条件最为艰苦的延安,从此延安便成为了我们的强有力的后盾。
毛泽东用他独特的战略眼光,将革命的总后方驻扎在延安地区,为中国红军指引了明亮的道路,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第二集是《思想之魂》,主要讲的是遵义会议之后,党内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核心作用,否定了长期以来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象征着中国革命走上新的征程,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指导实践。
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在延安时期写下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论作。
第三集是《奋斗之路》,这一集主要向我们讲述了延安时期毛泽东带领延安人民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当时在物资极其匮乏,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延安人民大力发展生产,开垦荒田,是什么支撑着领导人和人民群众艰苦奋斗?是信念,是一种为实现共产主义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信念。
第四集是《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就是因为紧紧的依靠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的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当时的条件下,国民党的力量要比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强大很多,再加上有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但是结果却被中国共产党打败了,原因在哪里?在广大人民群众,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秉性着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ww延安精神照亮前行的道路 ——观电视纪录片《延安时代》有感
![ww延安精神照亮前行的道路 ——观电视纪录片《延安时代》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08ee21300b4c2e3f572763fd.png)
延安精神照亮前行的道路——观电视纪录片《延安时代》有感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宁静五集文献电视专题片《延安时代》是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而制作的,并在全社会引起了很高的反响。
社会各界普遍认为该片主题鲜明,思想导向正确,史实脉络清晰,史料翔实准确,理论视野开阔,结构气势宏大,谋篇布局完整,节奏把握适当,采访到位、剪辑精当,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高度统一的优秀作品。
今天,我们有幸观看了这部专题片。
在恢弘画面的背后,我们聆听到了其中所深刻蕴含的唱响热爱共产党、弘扬延安精神的主旋律,也让在座的所有同学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革命教育。
《延安时代》由时代之声,思想之旗,奋斗之路,力量之源,圣地之歌五部分组成,分别图文并茂的展示了由长征到新中国成立的一段艰辛辉煌的探索史。
纪录片运用了大量珍贵的资料素材,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电视画面以及形象的艺术手段和生动的电视语言,充分展示了毛泽东和党中央在陕北、延安十三年的辉煌历史。
该片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的长征为起点,依托延安这片红色土地,生动感人的在一件件历史史实中彰显了中国的红色道路。
并按照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一二八事变、中央红军长征、华北事变、遵义会议、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一二九运动、瓦窑堡会议、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国共合作实现、平型关大捷、中共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一直到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系列催人泪下的故事、一段段令人震撼的曾经都是我们党在奋斗的历程中的宝贵财富和精神食粮,成为了中国共产党能够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先锋队的重要保证。
在纪录片不断对历史过程的梳理当中,我明白了什么是延安精神,什么是中国道路,并且对当今时代党的重要路线方针政策找到了其历史依据,也使我们更加懂得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不易和生活于此的幸福。
《延安时代》观后感
![《延安时代》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a0e9424ddccda38376baf77.png)
《延安时代》观后感延安,是一个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也就是在延安,孕育了光照千秋万代的延安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
在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野艰苦奋斗了13个春秋,他们以坚定不移的崇高信念和勇于开拓的创业实践,使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武装斗争的统帅部,并在拯救民族危亡和争取人民解放的血与火的斗争中创造了辉煌业绩,培育和铸造造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奋进之魂——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结晶,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坚强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要“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倡导:“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江泽民指出:“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胡锦涛强调:“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
延安精神,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不懈奋斗中,在陕北延安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思想品德、工作与生活作风的精华和结晶。
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经过长期革命战争形成的。
它继承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传统,集其大成,同时又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之升华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新中国成立之后,它又在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得到不断深化。
延安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
延安时代
![延安时代](https://img.taocdn.com/s3/m/27d07c21a32d7375a517800c.png)
《延安时代》观后感看完《延安时代》这部视频后感触良多,体会到当时的人民的生活条件,生活精神,生活面貌。
那时的人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
那时的人民是信仰高于一切。
可以看出延安在中国共产党来之前和之后的明显变化。
自从有了红军,有了党,延安不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个精神的象征。
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延安的历史延安是一个陕西小地方,是一个Y子型的城市。
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在红军没来之前,地方封闭,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温饱都达不到,而且当地的人民精神空虚,没有信仰,也不知道啥是信仰。
自从红军也就是我们共产党经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来到这里之后,带来了生命之火,带来了希望,带来了信仰,带来了知识,最主要的是带来了马克思主义精神。
可能当时的人民不知道啥是马克思主义。
但是自从有了红军,有了共产党的领导、宣传和教授知识,当地人民明显有了改观,不再是精神空虚,没有信仰。
知道了啥是马克思主义,啥是共产主义。
人民有了理想和信念。
并且我们党还带来了德先生和赛先生。
让当地有了民主和科学。
在延安这个地方,之前是有阶级有压迫。
自从来了红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人平等,没有阶级,没有压迫。
并且自从有了共产党延安不再是以前的默默无闻的小地方,延安成了个时代精神。
是当时中国最神圣的地方,是精神之地,精神之源,也是信仰之地,信仰之源。
延安就像个吸铁石,吸引中华民族千千万万有信仰,有理想信念的中华儿女。
是所有有理想和抱负的时代青年的朝圣之地。
吸引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到延安来。
为当地更新充满活力的血液,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地方之一。
延安不仅仅吸引着中华民族的儿女,他还吸引这海外的有共产主义精神,为了理想信念而献身,为了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外国人。
延安已经成为了个代名词,是当时的红色之都。
延安的新时代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治理,延安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里的人们生活很幸福,大家人人平等。
由原先的吃不饱穿不暖,到经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大生产运动,红军战士既是战士也是劳动者,为了让当地的人民吃饱饭,努力的开荒种地,并且全员都去生产务农,当时的劳动积极水平极高,经过大生产运动后,当地的人民有饭可吃,有衣可穿。
忆苦思甜——《延安时代》观后感
![忆苦思甜——《延安时代》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7ec79e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1.png)
文化视野417忆苦思甜——《延安时代》观后感尹彤瑶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有幸观看了《延安时代》纪录片,使我受益匪浅,提起笔来,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迟迟不能下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无法表达心灵上受到的启迪。
影片回首烽火漫天的中国抗日战争,通过一些革命前辈回忆或者后人口述,讲述了由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革命党人在延安红色革命根据地不断寻求真理,不畏艰难困苦,向我们展示了谱写了一支壮丽的革命颂歌。
从中所体现的“延安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不断传承的瑰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忆苦思甜;《延安时代》;观后感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417-01“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这片神圣的革命土地,在战争年月不仅是红军长征胜利之后的落脚点,还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
1935年至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运筹帷幄,挥斥方遒,领导并指挥了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在此期间,培育了光照千秋万代的“延安精神”,在理论上对党进行了科学思想武装,从而使我们政党不断发扬壮大,也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建设发挥巨大的精神推动作用。
“延安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为基础,结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所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崇高革命精神,既是“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中国特色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延安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在延安时期,我们党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建立更加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坚持党的七大路线。
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感想(通用5篇)
![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感想(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aa308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d.png)
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感想(通用5篇)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感想篇1延安,是红色之火的发源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延安精神就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在为解放中国的斗争中,在陕北延安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它继承发展了长征和井冈山精神,使之升华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延安精神没有过时,也就是说它在现时代仍然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在这个时代里,我们通过十年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社会问题。
延安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振奋民族精神,光大革命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具有强大的社会效应。
延安精神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
延安精神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延安精神把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官兵一致,军民一致,水乳交融,使我们党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
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延安精神不仅不能丢,而且要大力提倡,大力弘扬,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精神动力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多少年过去了,延安仍是人们心中的灯塔,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毛泽东思想永存,为人民服务万岁,延安中央大礼堂雄壮的"国际歌"声响彻四方。
延安精神,照耀着后人奋力前行。
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感想篇2“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神秘的窑洞,高亢的信天游,是小时候我脑海中延安最深的印象。
观《延安时代》有感
![观《延安时代》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81de1bc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7.png)
现代经济信息414观《延安时代》有感张珊珊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电影《延安时代》讲述了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的奋斗历程,电影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更是表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的条件下一次又一次的克服了阻力,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果。
延安时代,是一个扭转乾坤、创立辉煌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由此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关键词:《延安时代》;毛泽东思想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414-01一、延安时代是创造理论的时代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是我党的重要理论宝库,而延安时代就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最辉煌的一个阶段。
仅在《毛泽东选集》1-4卷中,就有80%的内容形成于这一时代。
如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的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密切联系群众的理论等等,这些都产生于延安时代。
这些思想的产生,不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而且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中国实际中来,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出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且能够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理论体系。
也显示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系列理论家,敢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相结合的伟大理论勇气。
延安时代创造了理论,也成熟了理论,延安时代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如此众多辉煌的理论,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当时中国共产党正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能否找到正确的、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导航成为中国革命的关键存在。
二是经历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中国共产党总结了经验教训,为探索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实践经验。
三是延安时期种种艰巨的抗争扭转了中国革命长期被动的局面,在加上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内有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投入到理论研究的工作中。
关于文献纪录片《延安时代》观后感范文
![关于文献纪录片《延安时代》观后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cbcd8dc763231126fdb1143.png)
关于文献纪录片《延安时代》观后感范文篇一:文献纪录片《延安时代》观后感范文看完了延安时代,影片留给我的震撼却久久不能散去,那一段光辉的历史正是中国人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的历史,其中所表现出的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延安精神在历史的天空永远的璀璨夺目。
我们从第二集思想之魂开始,从湖南湘潭韶山冲启程,从毛主席的出生地开始探寻延安精神的起源。
当年那个本想要成为一名教师的那个农民的孩子虽未达成心愿,但他最终成为了全中国的领袖,带领中国走上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在橘子洲毛泽东面对万里长空吟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万丈豪情使得一位伟人胸怀天下的形象就此凸现。
在井冈山的黄洋界,毛泽东说:“我们共产党人要站得高,看得远,不仅要看到长沙、福建更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
”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作为一代伟人拥有的高瞻远瞩,胸怀天下的气魄,更有在困境中不悲观失望,反而能用一种积极乐观的状态克服困难的精神。
那些教条主义嘲笑毛泽东是“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而恰恰是教条主义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导致了红军走上了1 / 6长征之路。
为了挽救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最终,并且在1937年他在延安李家窑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奠定了哲学基础。
他提出的人民群众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民主思想和矛盾观点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经过长期革命实践的考验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最终确立,毛泽东思想逐渐成熟,中国的革命也终于由于毛泽东思想的的成熟而变得无往而不胜。
思想之魂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思想道路确立的过程,虽然历经千辛万苦,但当我们迎来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时,中国的革命就能在它的指导下克服一切阻力前行,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之路。
经过漫漫长征的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扎根之时困难重重,那一片荒芜的南泥湾,紧缺的物资,更有严峻的外部环境,面对这一切的困难,中国共产党带领延安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那里所有的人都得参与劳动,所有的战士、领导都和当地的人们一道参与劳动,真正体现了军民一家。
廷安的故事读后感
![廷安的故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1bd2d6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2.png)
廷安的故事读后感《延安的故事》读后感读《延安的故事》就像是走进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每一个故事都是画卷里生动的色彩斑块。
刚开始读的时候,我感觉特别新奇。
书中描述的延安时期,人们的生活虽然困苦,但是却充满热情和希望。
那些关于老百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描写,真的让我深受触动。
读到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的故事时,我就想,在那样一片荒芜之地,要种出粮食是多么艰难的事情啊。
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双手,一锄头一锄头地开垦,一点点把荒地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这让我想起了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时候遇到一点点小困难就想要放弃,相比之下,那些先辈们的毅力实在是太伟大了。
书中还有很多关于延安时期人们民主生活的描写。
大家平等地参与讨论,各抒己见。
这一点特别触动我,我觉得这就是延安充满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民主的氛围让智慧得以汇聚,让每一个人的积极性都能被调动起来。
当时的人们不管年龄大小、不论身份贵贱,都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这让我联想到现在我们在自己的小集体中,也应该营造这样的氛围。
例如在班级讨论某个活动方案的时候,如果大家都能和延安时期一样畅所欲言,那这个方案肯定能更加完善。
但是,书中有些地方我开始也不是很理解。
比如说当时的资源如此匮乏,为什么还能吸引那么多知识青年从远方奔赴延安呢。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渐渐明白了。
延安象征着希望,在这里人们有一种信念,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必然能够建设一个全新的中国。
这种信念就像灯塔一样吸引着无数人。
而且,延安人展现出的那种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精神风貌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作者想表达的不仅是延安时期的奋斗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这种精神就是不怕困难、民主团结、为理想拼搏。
这对我们当下也是一个很好的指引。
未来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我们都可以从延安的故事中汲取力量。
而且我们要学习延安时期人们的那种互助精神。
书中讲述百姓之间互相帮扶,大家分享仅有的资源。
这提醒我们在现在这个社会也要多关心他人。
在社区里,就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互助现象,邻里之间帮忙照顾小孩老人,这就是延安精神在现代社会的一种延续。
2024年论延安精神读后感范本
![2024年论延安精神读后感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df58f5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8.png)
2024年论延安精神读后感范本《延安精神》是一本对延安时期的革命精神和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的重要著作,它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实践和斗争经验的梳理,揭示了革命胜利的关键要素,对于指导和激励当代革命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阅读让我重新审视了延安精神,并对其核心观点和启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在梳理和总结本次阅读的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了延安精神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以下是我对《延安精神》的读后感。
延安时期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正是在这段特殊历史时期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完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探索、实践创新和组织建设。
在这个历史转折点上,延安精神诞生并得以深化。
通过翻阅延安时期的文献和回忆录,我感受到了延安这座革命圣地的伟大与神奇。
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能够把延安变成一个战斗堡垒,创造出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领导机制和群众工作体系。
这种在革命条件下形成的集体智慧和组织能力令人叹为观止,更是值得我们当代革命者学习和借鉴的重要经验。
第一,延安精神的核心观点是以人民为中心。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正确把握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
延安精神教育我们认识到,一切党的工作都必须坚持人民立场,代表人民利益,服务人民群众。
无论是政治工作、组织工作,还是宣传工作和军事工作,都必须牢牢地与群众联系在一起,紧密结合群众实际需要。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也有重要的启示。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党的事业始终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第二,延安精神的核心观点是实事求是。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进行革命实践的同时,也积极总结和纠正自己的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延安精神告诉我们,党的工作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态度为指导,客观分析和解决问题,坚决抵制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倾向。
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
延安岁月第一集观后感
![延安岁月第一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1c6b4b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c.png)
延安岁月第一集观后感篇一延安岁月第一集观后感嘿,朋友!你知道吗?最近我看了《延安岁月》的第一集,那感触可真是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都数不过来!一开始,我其实没抱多大期望,心想:“这能有多精彩?”可看着看着,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那画面里展现的延安,充满了朴实和坚韧的气息。
也许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延安就是个穷乡僻壤,但当我真正看到片中的场景时,我才发现我错得离谱!那些人们啊,脸上虽然带着生活的艰辛,可眼睛里却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我就在想,这得需要多大的信念和勇气,才能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去?也许是对未来的憧憬,也许是心中那份坚定的理想。
看到他们在黄土地上辛勤劳作,汗流浃背,我不禁问自己:“我要是在那种环境下,能撑得住吗?”我觉得我可能够呛。
片中的窑洞,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可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孕育出了伟大的思想和力量。
这难道不神奇吗?这就好比在沙漠里开出了娇艳的花朵。
我在想,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么好,可有时候还不知足,还抱怨这抱怨那。
和当年的延安岁月相比,我们是不是太矫情了?这一集让我明白,幸福不是理所当然的,是无数先辈们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
我们得珍惜啊,不然怎么对得起他们的付出?总之,这第一集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敬意。
你呢,你看了会有啥感受?篇二延安岁月第一集观后感哎呀妈呀,看完《延安岁月》第一集,我这心里头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你说当年的延安,条件那么艰苦,咋就能迸发出那么强大的力量呢?我一直在琢磨这个事儿。
可能是因为那里的人都有一股“不蒸馒头争口气”的劲儿吧!看着画面里的山川沟壑,我就在想,这地方咋就成了革命的摇篮呢?也许是因为它的朴实无华,也许是因为它的厚重深沉。
那些革命先辈们,吃着粗粮,穿着补丁衣服,却有着无比坚定的眼神。
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我要是处在那个年代,能有他们那样的决心和勇气吗?”我觉得我可能会打退堂鼓。
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他们还能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还能为了理想拼命奋斗。
“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心得体会
![“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ba109747e21af45b207a807.png)
“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心得体会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推进,中心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在中共延安市委党校举办了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专题培训班,本次培训通过会场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重温入党誓词、名篇诵读等形式,使自己近距离接触延安,并感知延安精神。
培训期间,我们先后参观了王家坪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延安新闻博物馆、西北局革命纪念馆、梁家河村等,使自己的党性得到锻炼和升华,加深了对延安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中国共产党在这片黄土地上孕育了红色政权。
1935年到1948年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和指挥全国人民进行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开展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建立了陕甘宁边区人民政权,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干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充分准备。
可以说,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当之无愧的的精神家园,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通过艰苦奋斗而不断发展壮大的,通过参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的故居,深切感受到他们在战争年代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克服重重困难,以及为了民族解放而舍生取义的意志品质,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
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中,正是因为我们党和军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紧密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依靠当地人民群众的帮助和支持,最后才取得了延安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
实践证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为了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说实话做实事,坚持和继承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安时代》观后感这个学期我们统一观看了红色纪录片《延安时代》。
本系列视频主要由《时代之声》、《思想之源》、《奋斗之路》、《力量之源》、《圣地之歌》五部分组成,主要由当时的一些革命前辈回忆或者后人口述而成的一步革命颂歌,讲述了延安精神怎样在延安这个红色革命根据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提到延安作风, 有些同志往往只把它理解为艰苦奋斗, 只想到一个“苦” 字。
这样理解是很不全面的。
党中央到延安最初的那几年, 是苦一些的, 但后来就丰衣足食了, 生活得很好。
光讲“ 苦” , 是不正确的。
看完这一系列的视频,我体会到,时下的社会氛围需要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延安时代》内容回顾第一集《时代之声》是整个系列的“片头曲”。
抗日战争的伤口还在作痛,而中国上下却是一幕幕的饥饿与死亡,绝望与无助,痛苦与磨难……就在这万分艰难的时刻,毛泽东睿智的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以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条件虽然艰苦,但人民群众的决心就是党和国家的不竭动力。
而将根据地建立在延安,也是毛泽东长远打算的第一步。
有志之士为什么都选择去延安;白求恩,柯棣华为什么去延安!时代的声音在召唤,人民的祈愿在召唤,延安的精神在召唤,真理在召唤,伟大的中华名族在召唤!第二集《思想之魂》主要讲的是在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初期发生的各种历史事件,也讲述了毛泽东同志的不凡之处。
他在井冈山说: "站得高,看得远,不仅要看到长沙,福建,更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 "他让贺子珍给他缝了个文具袋,说用文房四宝打天下,他就是以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懈斗志指导中国革命不断前进的. 贵州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毛泽东夜以继日地工作,1937 年他在延安李家窑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 ,他提出的人民群众观,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民主思想和矛盾观点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中国革命时代的思想之魂在哪里, 看看延安的革命先辈, 看看毛泽东思想的论著,我们将会得到答案!思想之灵魂就此孕育而出,一代伟人的成长书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美妙序曲。
第三集《奋斗之路》本集主演讲述了党的领导人和延安人们一起纺纱, 种菜,开垦荒田,南泥湾也由一片荒凉之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一切都如奇迹般撼动人心。
要知道在这之前, 延安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 红军过着怎样的生活:刘伯承元帅只穿一件薄的棉衣过冬,红军和延安人民与饥饿和寒冷作斗争,缺衣少食的艰苦对于我们这些80,90后的人来说恐怕是难以想象的了。
作为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我们更应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应明白奋斗的重要性,时代变了,任务也变了,但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安娜.路易.斯特朗曾在参观延安后说,在没有衣服穿没有事物吃的条件下却生活着具有世界眼光的人!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不去努力呢?第四集《力量之源》内战的枪声打响了,这一集是中国共产党的翻身战,一个漂亮的反击,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统领地位。
中华人名的力量一位国民党人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国民党的举动打碎了人民和平的愿望,抗日结束内战又随之而来,人民又一次陷入内战的水深火热之中。
毛泽东的名言:“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一边!”它道出了中国红军,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场,道出了党和人民的血肉关系。
就如毛泽东说的那样: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当红军攻打总统府时,随着一声炮响,庞大的建筑在瞬间坍塌,就连蒋介石也对此感到十分震惊!这就是命运,以一种不可知的方式送人们到自己的运行轨道,谁能与之抗衡谁掌握了人民的力量,谁就掌握了胜利!在中国,是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掌握了人民,掌握了革命胜利的方向!第五集《圣地之歌》这一集是整个《延安时代》的最终把握,将延安精神的内涵最后升华: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3)、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看完了影片,内心颇不宁静,看到老一辈革命家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能够不为困难所折腰,反而愈挫愈强,延安作风真的是精神的食粮。
在反思中沉默,延安时代——这是一个红色的传说!从这个传说,我想到,一个人,无论身陷怎样的绝境都要坚信:这个世界,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总有生生不灭的希望,所以一定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价值目标,并为之奋斗!《延安时代》,回顾的不仅是当年的老一辈革命家的血泪史,更是为新一代的年青人树立良好的精神榜样,为祖国的现代化以及国际化打好根基,年轻人需要延安精神,需要严格要求自己,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延安时代》外的生活与文化在延安作风的光辉照耀下, 延安时代的学校生活充满着革命朝气。
为了打日本、救中国, 到延安求学的青年, 来自全国各地, 其中还有很多海外华侨。
抗战初期那几年,从西安到延安去的路上, 青年学生络绎不绝, 热闹得很。
蒋介石、阎锡山是不喜欢青年到延安去的, 被他们抓住了要进集中营, 可是他们抓不了那么多。
到了延安, 第一课就是劳动。
打窑洞, 开荒, 种地, 纺线, 一切自己动手。
延安没有多少房子, 宿舍是窑洞,露天作课堂。
课程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常识、群众工作、哲学、游击战术等。
前方急需干部, 学习期间不能太长。
三个月、半年就是一期, 有时短到三个星期。
学一年,那是很例外的事。
可是, 同学们不要以为时间短就学不到多少东西。
那时学的东西, 都很有用。
有些同学只学了三个月的游击战术, 后来在实际锻炼中成了很好的指挥员。
下课以后, 开讨论会, 读书, 劳动, 参加社会活动, 做群众工作, 生活愉快而紧张。
晚饭以后, 自由活动, 延河两岸歌声不绝。
活跃, 朝气蓬勃, 这就是延安生活的特色。
参加社会活动, 深入到工农兵中间去, 向群众学习, 与他们打成一片, 对于知识青年特别重要。
我们在华北的时候, 经常派同学到新区工作, 访贫问苦, 住到最贫苦的农民家里, 跟部队参加作战, 照顾伤兵, 与群众同甘共苦, 一起生活, 一起种田, 一起冲锋杀敌。
在战场上, 同学们勇敢得很, 战士到那里, 他们到那里。
歌剧《白毛女》的作者贺敬之同志, 那时刚从“ 鲁艺”毕业出来做助教, 战斗当中, 他就冲在前头。
通过学习革命道理和革命实践斗争, 使大家获得了锻炼, 改造了思想, 培养了关心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和坚定勇敢的革命精神。
同学们渐渐由只知道打日本救中国, 进而知道了社会发展规律, 知道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许多人参加了党, 成了优秀的革命战士。
大批的革命干部, 就是这样培养训练出来的。
我们应当反思与践行的延安作风青年一代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同学们应当和延安时代的同学一样, 听党的话, 做自觉的革命战士。
不要糊里糊涂地跟着时代跑, 象旧社会演戏跑龙套的那样, 无精打彩, 跟时代脱节。
要有理想, 有志气, 要经得起失败、成功、困难、挫折的考验。
为什么有人动摇不定, 一点困难就吓倒了, 在工作顺利的环境下又容易头脑发热, 最主要的是没有理想, 看不远。
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 有了困难就看不到前途、出路同时又很容易满足, 有一点成绩就觉得够了。
无产阶级不同, 肩负共产主义的伟大使命, 任重道远, 既不怕困难、挫折, 又绝不会为某些成功所陶醉。
巴黎公社时代, 法国工人阶级是何等的勇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苏联人民又经受了怎样严重的考验。
希特勒可以拿下欧洲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首都, 可是就对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奈何不得。
为什么因为苏联是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的国家。
我们的前途远大, 无限光明, 什么困难都不怕。
我们要永远发扬延安作风, 学习和培养共产主义精神, 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