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评课稿

合集下载

金色的鱼钩教学评课稿

金色的鱼钩教学评课稿

金色的鱼钩教学评课稿这是金色的鱼钩教学评课稿,是优秀的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金色的鱼钩教学评课稿第1篇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教学重点: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揭示题目,导入新课.1、鱼钩,钓鱼用的钩子.课文所指的鱼钩是老班长的珍贵遗物.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故事.请你用比拟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结: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dang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荣耀牺牲的故事.二、默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学互相解疑,教师适时点拨.解词:支吾:用话搪塞,说话含混躲闪.安排:布置妥当,使人或事物有着落.衰弱:体衰力弱,失去了旺盛的精力和体力.奄奄一息:形容气息非常微弱,只剩下一口气.三、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的,可以分为几局部?1、快速默读,标在书上.2、小组讨论后小结3、放录音四、默读课文,划出文中使你感动的局部,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1、指名读课文,读后说说自身体会.2、围绕老班长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采取读读议议评评的形式〕3、小结提问: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绚烂的金色的光辉的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揭示中心,让同学说一说,练习口语表达〕五、口语交际假设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怎样向前来欣赏的人介绍金色鱼钩的故事呢?1、在小组里练习.2、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介绍.和:板书设计18 金色的鱼钩〔闪着光辉〕炊事班长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而牺牲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金色的鱼钩教学评课稿第2篇教学目标课文『金色的鱼钩』优秀教学设计1.通过入情入境阅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间令人震撼的情.2.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3.收集战争期间令人感动的人或事.教学重点入情入境地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资料交流,初融情感1.两国人民在战火纷飞中结下深厚的友谊,在列车开动的一刹那,心中的激情喷涌而出,这惜别的场面真让人感慨万千,同学们也收集了相关资料,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人间真情吧.2.交流资料.二、入情入境,深悟情感1.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草地深处,翻开发黄的历史,再现当年那不起眼的小小鱼钩吧.齐读课题.2.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说说这鱼钩是什么样子?3.齐读句子: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鱼钩.4.就是这个小小的鱼钩,挽救了三个濒临死亡的生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默读课文,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5.把你感动的句子勾画出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6.多么让人感动的故事啊,在老班长、战士之间,这深深的战友情是他们战胜重重困难的`力量,是他们寒冬中看到希望的浓浓暖意,读了这个故事,你能谈谈你的感受吗?7.说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辉的理解.8.这篇文章有什么写作特点?〔1〕巧妙地点明主题.〔2〕典型人物的刻画.〔3〕精彩的对话描写.〔4〕动人的真情实感.金色的鱼钩教学评课稿第3篇『金色的鱼钩』在冀教版第九册语文课本上的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金色的鱼钩』这一课的过程中,我注重了朗读教学,要求学生找出感受最深的局部进行朗读,并谈谈为什么要这样读.在教学活动中,我也不时发表自己的意见.例如当读到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时,我说: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员走出草地,自己啃鱼骨头,直到眼睛看不见了,还摸索着为伤员挖野菜,为了伤员他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谁来试读一下?深情发自每个人的肺腑,深情也打动着课堂里的每一个人.抓住朗读这个环节,让学生读好,加深感悟,教学效果已经一目了然.由此,我觉得情感丰富的文章,不仅要多读,而且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故事性强,在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我只设计了两个问题:1、自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2、把感受最深的片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为什么感动:这两个问题给了学生阅读、思考、表达的最大空间,学生有时机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来表达.这样,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表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整堂课,学生能自由地默读,自由地朗读,自由地感受,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就有了灵性,就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评析与反思(精选14篇)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评析与反思(精选14篇)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评析与反思(精选14篇)《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评析与反思篇1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班级下册第6单元。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英雄,教材选编了5篇课文通过不同的角度呈现了英雄的事迹。

本篇文章是其次篇课文,以叙事为主,讲的是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

1位炊事班长牢记党的嘱托,为照看3个生病的战士走出草地,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党、忠于人民和忘我牺牲的革命精神。

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外貌、神态、语言、行为描写,突出了人物的共性特点,指导同学阅读理解时,应把其作为重点。

同时本篇课文较长,应当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同学的阅读速度,提升同学的阅读力量。

学情分析:1.在学习英雄这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时,我对同学进行了调查,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英雄?我发觉同学对于英雄的熟悉仅局限于只有做出惊天动地业绩的人才是英雄的层面。

针对同学思想上的缺憾,我想在《金色的鱼钩》这一课的教学中赐予同学必要的指导,使同学对英雄的含义能有更深、更广的理解。

2.本篇文章发生的年月离同学的生活年月有肯定的距离,老班长的所作所为对于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同学来说可能无法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我设置了特定的问题情境,以指导同学朗读为主,使同学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教学设想:1.本篇课文内容较长,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这样内容显得零乱,使同学抓不住课文的重点,同学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肯定的障碍。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实行抓重点字、找重点句的方法指导他们理解课文内容,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到对全文的理解,同时指导同学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把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

既有共性的张扬又有多元化的比较和理解。

2.同时我设置了一条主线贯穿于全文:接受任务——遇到困难——解决困难(做鱼钩)——发觉隐秘——永久离去,以老班长的角度展现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使同学沿着这条线逐步挖掘到文章的主旨。

五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评课

五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评课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金色的鱼钩》评课,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金色的鱼钩》过程中,要求学生找出感受最深的部分进行朗读,并谈谈为什么要这样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不时发表自己的意见。

当读到“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时,教师说:“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员走出草地,自己啃鱼骨头,直到眼睛看不见了,还摸索着为伤员挖野菜,为了伤员他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

如果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让我也试读一次吧!”教师哽咽着声音读:“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教室里格外沉静,只见有的学生在擦腮边的泪水。

这时,教师接着说:“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要走出草地,他不能动了,也不能照顾我们了。

此时,你该用怎样的感情呼唤他呢?”学生个个情不自禁:“老班长——老班长——”呼叫声悲痛欲绝,余音在教室里久久回荡。

“老班长!老班长!老班长——”呼叫声哽咽悲怆,催人泪下。

“你为什么多叫一声老班长呢?”教师追问。

“我希望我的喊声能唤回老班长,只有这样读,才能表达对老班长无限感激与敬佩之情。

”教师提议,全班同学起立,深情地为老班长默哀。

深情发自每个人的肺腑,深情也打动着课堂里的每一个人。

抓住朗读这个环节,让学生读好,加深感悟,教学效果已经一目了然。

由此,笔者感到,文质兼美、情感丰富的文章,不仅要多读,而且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

这堂课成功做法有三:第一,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强《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故事性强,在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教师撇开了枯燥的分析,而直接抓住最动情的文字指导表情朗读。

整堂课教师只设计了两个问题:(一)自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把感受最深的片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为什么感动:这两个问题给了学生阅读、思考、表达的最大空间,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来表达。

这样,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表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024年《金色的鱼钩》语文课教案与评析

2024年《金色的鱼钩》语文课教案与评析

2024年《金色的鱼钩》语文课教案与评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金色的鱼钩》的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来深入研究课文背景和作者意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金色的鱼钩》的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创作背景。

(2)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引起学生对金色鱼钩的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和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1)学生自主分析课文内容,组内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情节安排、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5. 讨论与感悟:(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and thoughts about the story, and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loving our country and people.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出示课题,初读课文1.出示课题:金色的鱼钩。

(1)朗读课题,就应强调哪个词?(2)读到“金色”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语感,说自己想到的,教师能够引导:光明、灿烂、永垂不朽等。

2.快速默读课文。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语言表达能够多种多样,也不要求过分简练,大致的意思是: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理解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2)读了课文你有哪些疑问?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重点出示两个问题:①为什么说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②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默读课文,思考: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当“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时,老班长理解了一个什么任务?当时指导员是怎样嘱咐的?2.出示句子:“他们年轻。

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上级”就是“领导”,“上级”怎样会又是“保姆”和“勤务员”呢?指导员的意思是什么?老班长既是“上级”,要在遇到困难时安抚小战士的情绪,要不断鼓励病号战胜困难,走出草地,要在重重困难面前想方设法。

又要像“保姆”和“勤务员”一样时时处处关心照顾小战士们。

3.同学们,要完成这一任务容易吗?再读课文,想想老班长在完成任务时要碰到哪些困难?4.为了完成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任务,老班长是怎样做的?学生抓住课文句子和资料自由讨论。

5.这是一位怎样样的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忠于职守……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课文主要是抓住老班长的什么来表现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呢?(外貌、动作、神态等)小组合作学习,请再读课文,找出描述老班长外貌的句子,划下来,深入体会理解。

五年级下册数学评课稿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金色的鱼钩评课稿

五年级下册数学评课稿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金色的鱼钩评课稿

五年级下册数学评课稿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金色的鱼钩评课稿《金色的鱼钩》是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这篇课文通过这一感人的故事,赞颂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WTT在此整理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金色的鱼钩》评课稿,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金色的鱼钩》评课稿1今天,我聆听了潘老师的《金色的鱼钩》一课,感受颇深,下面我就简要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

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在教学中,潘老师注重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深切感悟的做法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在教学活动中,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潘教师不时发表自己的意见。

当读到“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时,教师说: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员走出草地,自己啃鱼骨头,直到眼睛看不见了,还摸索着为伤员挖野菜,为了伤员他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

如果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让我也试读一次吧!教师哽咽着声音读:“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

”教室里格外沉静,只见有的学生在擦腮边的泪水。

这时,教师接着说: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要走出草地,他不能动了,也不能照顾我们了。

此时,你该用怎样的感情呼唤他呢?学生个个情不自禁:老班长!老班长!呼叫声悲痛欲绝,余音在教室里久久回荡。

深情发自每个人的肺腑,深情也打动着课堂里的每一个人。

金色的鱼钩评课稿3篇

金色的鱼钩评课稿3篇

金色的鱼钩评课稿金色的鱼钩评课稿3篇金色的鱼钩评课稿1四月七日,我们到三小见习了,今天听黄老师讲的是人教版第十五课《金色的鱼钩》。

下面是我对黄老师的一个小小的评课稿。

一、注重揭示题目,导入新课。

黄老师在写好了今天要讲的课题之后,首先就问孩子们:同学们,金色让你们想到了什么?请举手回答。

这样的一个问题,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激情,他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回答说“金色想起了秋天的落叶。

”有的说“金色想起了美丽的童年!”有的还说“金色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条漂亮的裙子。

”孩子们都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回答,很好的导入了新课。

同时在课题上用黄色粉笔在“金色的”下面做出着重号标志。

并且又向孩子们提出,我们生活中的鱼钩是什么颜色的,那么文中为什么要说鱼钩是金色的。

我认为这样从我们日常生活的现象着手,更有利于孩子们观察生活。

并且有利于导入新课。

二、能带领孩子们深入了解文章。

黄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向孩子们提到了几个问题,层层递进。

下面是她在授课的时候给向孩子们提出的问题:1、鱼钩,钓鱼用的钩子。

课文所指的鱼钩是老班长的珍贵遗物。

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故事。

请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且要分析老班长外貌,为何他三十多岁就像五十多岁的样子。

2、请孩子们描述一下文中提到的三个病危战士。

3、让孩子们说说文中讲到老班长钓了鱼不舍得吃,却吃骨头,“我”知道后哭了。

为什么“我”会哭。

这三个问题层层递进,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在课文中寻找答案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有利于思维的拓展和思考方式的培养!尤其是第三个问题的提出,能让孩子们身临其境的想想为何“我”会哭,也考到了孩子们如何组织答案的能力。

三、让孩子们用心体会文章内容。

我发现黄老师的这节课有个很大的特点是喜欢让孩子们朗读。

尤其是分角色朗读,通过各种角色朗读,有利于让孩子们领会文章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各自的特点。

例如让孩子们有感情的朗读炊事班长和病危的战士们的话,就可以注意到他们所处地位和处境不同,语气语调也要相应改变的道理。

《金色鱼钩》的评课稿

《金色鱼钩》的评课稿

《金色鱼钩》的评课稿新华小学张洁今天听了张老师讲的人教版第十五课《金色的鱼钩》。

下面是我对陈老师的一个小小的评课稿。

在教学程序上,主要分两个步骤进行,一是课前铺垫。

了解课文背景,寻找有关长征的历史资料及课件,为课中教学的有效实施打下基础。

二是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即快速阅读——勾画——体会。

快速阅读的对象是全文,勾画的对象感动的部分。

体会的对象是老班长的崇高品质和作者的敬爱与怀念之情。

既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又合理地串联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知识的层次性看,由浅入深;从儿童心理看,符合认知。

在教学环节上,(一)紧扣课题,创设情境,使快速阅读有目的的进行。

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互动交流,勾画重点,仔细研读,提高快速阅读的质量。

(三)抓住重点,深入领会。

(四)感情朗读,体味情感。

让学生找出最使自己感动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加深对老班长的崇敬、爱戴的思想感情,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师在教学《金色的鱼钩》过程中,要求学生找出感受最深的部分进行朗读,并谈谈为什么要这样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不时发表自己的意见。

当读到“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时,教师说:“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员走出草地,自己啃鱼骨头,直到眼睛看不见了,还摸索着为伤员挖野菜,为了伤员他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

如果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让我也试读一次吧!”教师哽咽着声音读:“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教室里格外沉静,只见有的学生在擦腮边的泪水。

这时,教师接着说:“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要走出草地,他不能动了,也不能照顾我们了。

此时,你该用怎样的感情呼唤他呢?”学生个个情不自禁:“老班长——老班长——”呼叫声悲痛欲绝,余音在教室里久久回荡。

“老班长!老班长!老班长——”呼叫声哽咽悲怆,催人泪下。

“你为什么多叫一声老班长呢?”教师追问。

“我希望我的喊声能唤回老班长,只有这样读,才能表达对老班长无限感激与敬佩之情。

金色的鱼钩评课

金色的鱼钩评课

《金色的鱼钩》评价首先通过交流有关红军过草地的有关资料,我们可以看出老师课前准备得很充分。

其实红军过草地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时代比较久远,比较陌生。

这样提前让孩子们有的放矢的去查相关的资料,老师再补充资料,这样孩子们就能够了解到当时的艰苦程度,能够让孩子们更加体会到红军为了争取最后的胜利,为我们争取到好的生活的不易。

其次,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孩子们能够与老师共同深刻地认识这位老班长,同时还学会了作者的写作方法。

在整体感知环节,老师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读自悟,整体感受老班长饱受风霜的形象。

课文是通过老班长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老班长的崇高精神的。

在处理外貌描写时,老师直接出示相关句子,一起感受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接着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出示相关问题和要求“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快速读课文,找出文中令你感动的语句画下来,并做好批注。

看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来展现人物内心的?”这样,学生就知道要找相关的刻画人物方法的句子,所以学生很快就能够找到有关老班长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

再次,在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时老师还通过创设情境来让学生感受老班长精神的伟大,如“天黑了,战士们坐下休息了,老班长在……;战士们围着温暖的火堆聊天了,老班长在……战士们沉睡了,老班长在……;狂风暴雨下,老班长在老班长在……;面对夜里零下十几度的草地严寒,老班长在……”,这样的教学,孩子们的认识会更深。

最后,整堂课读书声不断,每一个小环节老师都安排了不同形式的读书,使得孩子们对老班长的形象认识深刻。

并且环环相扣,首尾呼应,难点迎刃而解,教学方法多样,学生的注意力、积极性较高,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

总之,这是一堂很成功的课,值得学习。

《金色的鱼钩》语文课教案与评析

《金色的鱼钩》语文课教案与评析

《金色的鱼钩》语文课教案与评析内容提要《金色的鱼钩》是任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五课的课文。

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根据课文的特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等描写,运用阅读、交流、感悟、延伸等方法,使学生在读书中理解了课文,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设定。

关键词:注重体验理解感悟情感升华教评结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重点词语,知道老班长是如何照顾三个小战士过草地的。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中感人的场面,体现人物的思想情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抓住课文线索,通过反复朗读,自我感悟,体会,理解课文重难点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老班长外貌描写的语句,体会他为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以及人物内心思想的活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教学准备:幻灯演示重点词语、重点语段、课文插图。

让学生搜集有关长征的信息资料。

教学流程;一、信息交流,激发兴趣。

1、请学生讲学过的有关长征的课文。

2、让学生汇报有关搜集长征的信息资料。

3、师:幻灯打出红军长征的路线图;时代背景。

补充: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伟大奇迹。

在这个奇迹中,包含了许多红军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我们今天就融入到长征过草地途中来感受英雄的创举吧。

点评:让学生通过信息资料的交流,以及长征路线图和时代背影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求知的热切性。

红军长征的初步影响在学生脑海中显现。

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提示:抓住课文围绕班长救病号,病号救班长这个故事特点进行学习。

2、读时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的变化。

3、学生读后进行交流。

4、板书:班长照顾病号班长救病号病号救班长怀念班长(鱼钩)。

点评:让学生通过自由阅读,理清故事的脉络,使学生学习有了目标。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评析与反思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评析与反思
教学评价与反馈
设计评价策略,关注学生表现
观察学生表现
在课堂上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 注意他们在听讲、思考、讨论和
回答问题等方面的表现。
设计评价任务
针对教学目标,设计能够反映学生 理解程度和技能水平的评价任务, 如简答题、分析题、实践操作等。
制定评价标准
根据教学目标和评价任务,制定相 应的评价标准,明确优秀、良好、 一般和待提高等不同等级的表现特 征。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评析 与反思
汇报人: 2024-01-01
contents
目录
• 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 • 学情分析与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团队合作 • 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01
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概述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讲述红军过草地时,老班长接受任务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的 故事。
们的全面发展。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 过程和成果,发现自己的 优点和不足,并制定改进 计划。
组织学生互评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 习,提高他们的评价能力 和合作意识。
及时反馈评价结果
将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的 结果及时反馈给他们,让 他们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 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
对《金色的鱼钩》的教材进行深入解读,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 容和教学重点难点。
学情分析
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为教学设计提供 依据。
教学策略
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如情境创设、问题引 导、合作学习等。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2024年《金色的鱼钩》语文课教案与评析

2024年《金色的鱼钩》语文课教案与评析

2024年《金色的鱼钩》语文课教案与评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学会抒发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敢、坚强、自信的性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

(3)抒发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文本。

(2)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4.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点评并进行指导。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2)教师鼓励学生抒发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6.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学生的读后感质量。

5.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多种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第【1】篇〗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为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自身却牺牲在草地上的感人事迹。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红军长征途中,一位老炊事班长为了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动人事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绚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请你读课文后想一想,这个鱼钩是金色的吗?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为什么说它是“金色的”?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1、默读,边读边考虑: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板书:老班长2、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讨论明确:第一次: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明确:这时的炊事班长一帆风顺,然而可敬可亲。

第二次:他那十分严峻的布满红丝的眼睛明确:日夜为小战士们劳累,睡眠缺乏,老班长的眼里布满了红丝,但丝毫不影响他照顾小红军,表示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板书:照顾、三病号1/眉头拧成了疙瘩2/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明确:1/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身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

2/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沛表示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身的高尚品质。

第四次: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明确: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像保姆一样照顾小孩一样,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

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身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

是高度的革命责任感,让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身,表示了一个共产党员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024年《金色的鱼钩》语文课教案与评析

2024年《金色的鱼钩》语文课教案与评析

2024年《金色的鱼钩》语文课教案与评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人物形象,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法,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感情。

(2)学会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细节的理解与感悟。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大意。

(3)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朗读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2)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 课堂小结:(2)强调课后作业的完成要求。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完成练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1)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2. 生字词学习(1)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

2024年《金色的鱼钩》语文课教案与评析

2024年《金色的鱼钩》语文课教案与评析

一、教案设计与实施1.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金色的鱼钩》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学生能够分析和评述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语言特点。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1.2 教学内容课文《金色的鱼钩》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语言特点。

评述课文的情感表达和价值观。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并进行分享。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1.4 教学步骤阅读课文《金色的鱼钩》并理解主要内容。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讨论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发展,讨论其逻辑顺序和意义。

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点,讨论其表达效果和美感。

1.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评估其合作和表达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和评估,了解学生对课文情感表达和价值观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二、教学反思与改进2.1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课文《金色的鱼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所提高。

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和价值观有一定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2.2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提高其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3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相关背景资料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拓展阅读,让学生进一步拓展知识面和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学计划与安排3.1 教学时间本课程共计15周,每周1课时,共计15课时。

3.2 教学内容第1-2周:阅读与理解课文《金色的鱼钩》。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第1篇】《金色的鱼钩》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

下面我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金色的鱼钩》叙述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

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二、说目标为了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从思想内容、语言和写作特点等几个方面深入理解课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提高学生由表及里认知事物的水平,根据大纲要求和本课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2、通过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复述故事。

三、学情分析本文篇幅较长,故事性强,情节扣人心弦,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本班学生学习语文兴趣高,基础知识扎实,朗读水平较高,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本文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师应重点加以引导突破。

四、说教法学法在教学方法上,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我采用了以下方法:1、朗读法:2、情景设置法:3、提问法:4、点拨法:“在学法指导上我侧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前查阅资料,自主探究,课堂上朗读品味、讨论、质疑。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六、说教学过程为完成教学目标,本课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下面我着重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本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一>、导入,情景渲染。

1、请同学们认真地看几幅红军长征过草地的,说说看后你有什么感受?2、引入:在长征途中像这样感人的故事太多太多,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草地,继续去感受那动人的故事。

<二>、合作交流,品味赏析1、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1)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3篇2024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3篇2024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3篇2024〖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第【1】篇〗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为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自身却牺牲在草地上的感人事迹。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红军长征途中,一位老炊事班长为了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动人事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绚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请你读课文后想一想,这个鱼钩是金色的吗?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为什么说它是“金色的”?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1、默读,边读边考虑: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板书:老班长2、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讨论明确:第一次: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明确:这时的炊事班长一帆风顺,然而可敬可亲。

第二次:他那十分严峻的布满红丝的眼睛明确:日夜为小战士们劳累,睡眠缺乏,老班长的眼里布满了红丝,但丝毫不影响他照顾小红军,表示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板书:照顾、三病号1/眉头拧成了疙瘩2/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明确:1/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身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

2/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沛表示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身的高尚品质。

第四次: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明确: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像保姆一样照顾小孩一样,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

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身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

是高度的革命责任感,让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身,表示了一个共产党员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听课总评3页word文档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听课总评3页word文档

《金色的鱼钩》听课总评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

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为了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二是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因此,教学中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本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

因此教学本课,我提前让学生查阅历史资料,了解故事背景,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

让学生联系学习过的毛泽东写的《长征》诗,根据自己的了解讲一讲长征的时间、经过的省份和一些重要的战斗等,使学生对长征有进一步的认识。

2.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故事性强,因此授课时有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

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个鱼钩真的是金色的吗?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3.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再让学生把感受较深的部分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并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在旁边。

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受到感动。

我适时给予朗读上的指导,通过范读拨动孩子的心弦,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师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4.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为学生在读写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从读学写。

如,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神态,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思考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神态有什么不同,你能从中感悟到什么?从而使学生领会神态描写对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5.教学最后,我虚拟了一个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场景,请学生以讲解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解“金色的鱼钩”的故事。

讲解时让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叙述的条理要清楚,可采用倒叙方法进行叙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色的鱼钩》评课稿
《金色的鱼钩》评课
今天,我聆听了佟生老师的《金色的鱼钩》一课,感受颇深,下面我就简要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

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在教学中,佟生老师注重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深切感悟的做法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我感到,文质兼美、情感丰富的文章,不仅要多读,而且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

这堂课成功做法有三:
第一,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强
《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故事性强,在学生
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教师撇开了枯燥的分析,而直接抓住最动情的文字指导表情朗读。

整堂课教师只设计了两个问题:
一、自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把感受最深的片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为什么感动:
这两个问题给了学生阅读、思考、表达的最大空间,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来表达。

这样,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表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重视方法指导。

整堂课,教师注重识字方法和写作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本课中除了感受文章内涵外,还学到了好多写作方法,本节主要介绍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