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系统简介
电力供配电系统

加强分布式电源的并网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促进其大规模 应用。
05 电力供配电系统的安全与 可靠性
安全防护措施
防雷保护
通过安装避雷针、避雷带等设备, 防止雷电对供配电设备造成损坏。
接地保护
将设备的外壳、支架等金属部分 与大地连接,以保障设备和装漏电保护器, 当发生漏电事故时,能够及时切 断电源,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环境保护
电力供配电系统的发展与环境保护 密切相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 低污染物排放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电力供配电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自19世纪末以来,随着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电力 供配电系统得到了迅速发展。从最初的直流供电到交流供电 ,再到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电力供配电 系统不断进步。
通过检查、测试和分析,确定供配电 系统故障的原因和部位。
针对故障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降低供配电系统故障的发生率。
修复故障
根据故障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修复 措施,恢复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04 电力供配电系统的优化与 改造
节能减排
优化电力供配电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 能源浪费。 采用高效、环保的电气设备,降低能耗和排放。
分布式能源接入
支持分布式能源的接入,如光伏、风电等,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 和利用。
需求侧管理
通过智能电表和能源管理系统,实现用户用电需求的智能化管理。
电力市场的改革
开放电力市场
打破电力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电力行业的效率和竞争 力。
多元化供电主体
允许更多的发电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多样化的供电服务和价格 选择。
特点
电力供配电系统具有高电压、大电流 、大容量等特点,需要保证安全、可 靠、高效地输送和分配电能。
供配电系统基础

1.2.2 供电电能的质量
线路电压/kV
0.38 0.38
6 6 10 10 35 66 110 220
线路结构
架空线 电缆线 架空线 电缆线 架空线 电缆线 架空线 架空线 架空线 架空线
输送功率/kW
≤100 ≤175 ≤1000 ≤3000 ≤2000 ≤5000 2000~10000 3500~30000 10000~50000 100000~500000
输送距离/km
≤0.25 ≤0.35 ≤10
≤8 5-20 ≤10 20~50 30~100 50~150 200~300
各级电压电力线路合理的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
省建设高等学校电子工程系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谢谢欣赏!
省建设高等学校电子工程系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图片欣赏
供配电系统基本知识
省建设高等学校电子工程系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1.1供配电系统基本知识
1.电能的定义 由发电厂将一次能源(如煤、油、水、原子能等)转换而 成的二次能源。
2.特点 (1)输送和分配简单经济, (2)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 (3)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光能、热能等),
(1)水力发电厂,简称水电厂或水电站,其能量转换过程是: 水流位能→机械能→电能
(2)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或火电站,其能量转换过程是: 燃料的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3)核能发电厂通常称为核电站,其能量转换过程是: 核裂变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4)风力发电、地热发电、太阳能发电简介
1)风力发电 利用风力的动能来生产电能。 2)地热发电 利用地球内部蕴藏的大量地热能来生产电能。 3)太阳能发电厂 利用太阳光能或太阳热能来生产电能。
供配电系统及设备概述

供配电系统及设备概述1. 引言供配电系统及设备是电力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将发电厂生成的电能输送到各个用户,同时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供配电系统及其主要设备进行概述,介绍其基本原理和功能。
2. 供配电系统概述供配电系统是将发电厂的输电系统与用户的配电系统相连接的电力网络。
它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发电系统、输电系统和配电系统。
2.1 发电系统发电系统是由一台或多台发电机组成的系统,它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常见的发电机包括燃气轮机、蒸汽轮机和水轮机等。
发电系统一般分为高压发电系统和低压发电系统,其中高压发电系统主要用于将电能输送到变电站。
2.2 输电系统输电系统是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高压输电线路输送到各个变电站的系统。
输电系统一般采用高压电缆或架空输电线路进行输电。
高压输电线路常见的有220kV、500kV等不同电压等级,以满足不同距离和功率的输送要求。
2.3 配电系统配电系统是将从变电站输送过来的电能进行分配,最终供应给各个用户的系统。
配电系统通常包括变电站、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等设备。
根据供电范围的不同,配电系统可以分为高压配电系统和低压配电系统。
3. 主要设备概述供配电系统涉及到多种设备,下面将简要介绍几种主要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3.1 变电站变电站是连接输电系统和配电系统的重要环节,主要功能是将输电系统提供的高压电能转变为适用于配电系统的低压电能。
变电站通常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
3.2 配电变压器配电变压器用于将变电站输送过来的高压电能转变为适用于用户的低压电能。
它具有降压、隔离和稳压的功能,保证电能正常供应给用户。
3.3 配电线路配电线路将从配电变压器输出的低压电能输送到用户。
配电线路一般采用铜线或铝线制成,根据功率的不同,可以分为主干线和支线,以满足不同用户的用电需求。
3.4 断路器与隔离开关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是保护供配电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
断路器主要用于在电路中发生过载或短路时自动切断电路,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隔离开关用于切断供电系统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以便进行维修和检修工作。
供配电系统

电力用户就是电能消耗的场所。它从电力系统中汲取电能, 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热能、光能等。如发电机、电炉、 照明器等设备。
二、建筑供配电系统组成 建筑供配电系统由高压配电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0 KV)、变 电站、低压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组成,或由它们 其中的几部分组成(如图虚线框部分)。一般民 用建筑的供电电压在10kV以下(如图框1部分), 只有少数大型民用建筑物(群)及用电负荷大的 工业建筑供电电压在35~110kV之间(如图框2部 分)。
第三节 变配电所及应急电源
一、 变配电所的类型 (1)变电所。由110KV及以下交流电源经电力电压器变压
后对用电设备供电。 (2)配电所。所内只有起开闭和分配电能作用的高压配电
装置,母线上无主变压器。 (3)露天变电所。变压器位于露天地面上,完全暴露于空
气中。 (4)半露天变电所。变压器位于露天地面上,但变压器的
(8)变压器室和电容器室尽量避免布置在朝西方向,控制 室和值班室尽可能朝南。
(9)配电装置的长度大于6m时,其柜(屏)后通道应设 两个出口,低压配电装置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15m时, 尚应增加出口。低压配电室内成排布置的配电屏,其屏前、
屏后的通道最小宽度,应符合下表1的规定。高压配电室 内各种通道最小宽度,应符合下表2的规定。
合理选择设备,使之在一定过电压和短路电流的作用下不 致损坏;另一方面还应按规程要求及时地安排对电气设备 进行预防性试验,及早发现隐患,及时进行维修。
(5)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第二节 负荷分级及供电措施
负荷是指用电设备,负荷的大小是指用电 设备功率的大小。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 规范》我国的电力负荷等级被分为三级, 分别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 电力负荷等级的划分依据是根据对供电可 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 造成损失或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级。
供配电系统

供配电系统介绍供配电系统是指用于将电源能量输送到各个用户终端的系统。
它包括了从电源站到用户的输电网络以及在用户端的配电设备。
供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现代社会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本文将首先介绍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组成,然后详细讨论其各个部分的功能和特点。
结构和组成供配电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电源站:电源站是供电系统的起始点,它接收来自发电厂的电能,并通过变压器将电压升高以适应输电的需求。
2.输电线路:输电线路负责将电能从电源站输送到各个用户终端。
根据输电的距离和负载容量的不同,输电线路可以分为高压输电线路和低压输电线路。
3.变电站:变电站位于输电线路上,负责将输送的电能进行变压处理,以适应用户终端的需要。
变电站通常还具有保护和监控功能,以确保供电的安全和可靠。
4.配电网络:配电网络是将电能从变电站输送到各个用户终端的网络。
它包括了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和配电设备等组成部分。
5.用户终端:用户终端是供配电系统的最后一环,它将电能供给各个家庭、工业、商业和公共设施等用户。
用户终端通常包括了电表、开关、插座和照明设备等。
功能和特点供配电系统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和特点:1.供电稳定性:供配电系统需要保证稳定的电压和频率,以满足用户终端的需求。
为了实现这一点,供配电系统采用了多种措施,如电力调度、电压调节和冗余设计等。
2.远距离输电:供配电系统需要将电能从电源站输送到远离发电厂的用户终端。
为了减小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供配电系统采用了高压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等设备,以降低输电线路的比例材料及绝缘材料需求。
3.安全可靠性:供配电系统需要保证供电的安全和可靠。
为了实现这一点,供配电系统采用了多重保护措施,如过压保护、过流保护和短路保护等。
而配电设备通常还具有自动开关和远程监控等功能,以快速定位和排除故障。
4.节能环保:供配电系统需要考虑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
为了减少能量损耗,供配电系统采用了高效的变压器和输电线路。
供配电系统基本知识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选择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 问题。它与电压等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过电 压水平、保护配置等有关,直接影响电网的绝缘 水平、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主变压器和 发电机的运行安全以及对通信线路的干扰等。
考虑到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经 济性及人身安全等因素,电力系统中性点常采用 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高电阻接地和直接接 地等运行方式。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由于同一等级电压的线路允许电压损耗为± %,即整个线路允许有%的电压损耗,因此,为 了维持线路首端与末端平均电压的额定值,线路 首端(电源端)电压应比线路额定电压高%,而发 电机是接在线路首端的,所以规定发电机的额定 电压高于同级线路额定电压%,用以补偿线路上 的电压损耗,如图所示。
() 频率
我国采用的工业频率(简称工频)为 。当电力 网低于额定频率运行时,所有电力用户的电动机 转速都将相应降低,因而用户将受到不同程度的 影响。电力网频率的变化对供电系统运行的稳定 性影响很大,因而对频率的要求比对电压的要求 更严格,频率的变化范围不应超过± 。
.电压偏移和电压调整
() 电压偏移
当系统任何一相绝缘受到破坏而接地时,各 相对地电压、对地电容电流都要发生改变。当故 障相(假定为第相)完全接地时,如图()所示
接地的第相对地电压为零,即',但线间电压 并没有发生变化。
非接地相 第相对地电压'() 第相对地电压'()
即非接地两相对地电压均升高√ 倍,变为 线电压,如图()所示。
当第相接地时,由于第、两相对地电压升 高√ 倍,使得这两相对地电容电流也相应地增 大√倍,即
.电能用户
电能用户又称电力负荷。在电力系统中,一 切消费电能的用电设备均称为电能用户。
供配电系统学习课件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记录运行数据,及时发现并处理小故障,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定期维护
按照规定的时间周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清洁、润滑等维护工作,预防性维护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故障诊断
通过监测和检查,确定故障的性质和位置,为后续的故障处理提供依据。
05
CHAPTER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故障诊断与预防性维护
优化调度与自动控制
高级计量基础设施(AMI)
06
CHAPTER
供配电系统的安全与防护
Hale Waihona Puke 接地方式根据供配电系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如中性点接地、保护接地等。
接地电阻
对接地电阻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接地故障检测
建立接地故障检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接地故障,保障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级负荷
不属于一级和二级的负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低,允许较长时间停电。
三级负荷
03
CHAPTER
供配电系统的主要设备
变压器是供配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之一,用于实现电压变换和电能传输。
变压器在供配电系统中主要用于连接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以及为用户提供合适的电压等级。
变压器由铁芯、绕组、绝缘材料等部分组成,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绕组匝数比,以实现升压或降压的功能。
组成
03
提高生活质量
供配电系统的发展为人民提供了便捷、舒适的生活条件,如照明、空调、电视等。
01
保障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
供配电系统是现代社会运转的基础设施,为各种用电设备提供可靠的电能。
02
促进经济发展
稳定的供配电系统能够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推动经济发展。
供配电课件.ppt

目录
• 供配电系统概述 • 供配电系统的电源与负荷 •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与运行 • 供配电系统的保护与控制 • 供配电系统的安全与维护 • 供配电系统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供配电系统概述
供配电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定义
供配电系统是指将电能从电源输 送到用户的整个过程所涉及的设 备和设施的总称。
供配电系统的保护装置
断路器
用于在电流超过预定值时断开电路, 保护电路和设备不受损坏。
熔断器
当电流超过预定值时,熔断器会熔断 ,断开电路。
过流保护继电器
监测电流并当电流超过预定值时触发 保护机制。
漏电保护装置
检测漏电电流,并在漏电发生时断开 电路。
供配电系统的控制方式
手动控制
自动控制
通过人工操作开关或按钮来控制电源的通 断。
ABCD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用于集中监控和管理供配电系统。
能源管理系统(EMS)
用于监控、管理和优化供配电系统的能源使用。
05
供配电系统的安全与维护
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措施
确保设备接地Leabharlann 配置过流保护为了防止触电事故,供配电设备应进 行接地处理,并定期检查接地电阻是 否符合标准。
为了防止电流过大导致设备损坏或火 灾事故,应配置过流保护装置,如熔 断器或断路器。
术创新、完善政策法规、提高投资回报等方面的对策。
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
智能电网概述
智能电网是指通过先进的传感量测、通信、信息技术以及控制手段 ,实现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行。
智能电网的主要功能
智能电网的主要功能包括需求响应、分布式电源接入、储能系统管 理、电网安全与控制等,能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供配电系统

供配电系统一、简介供配电系统是现代工业生产和民用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包括电源、配电设备和配电线路等组成部分,用于将电能从电源供应到各个用电设备上。
本文将对供配电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常见问题进行详细介绍。
二、供配电系统的组成供配电系统包括电源、配电设备和配电线路等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1. 电源:电源是供电系统的起始点,通常可分为传统电网电源和独立发电电源两种。
传统电网电源指的是从电力公司供应的电能,通常采用交流电。
独立发电电源则是通过发电机、太阳能光电池、风能发电等方式独立产生电能。
2. 配电设备:配电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和保护设备等。
变压器用于将电能从高压电网变换为适用于不同用电设备的电压,开关设备用于控制电能的传送和断开,保护设备则用于保护电网和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3. 配电线路:配电线路是将电能从电源传送到各个用电设备的介质。
它通常包括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线路和低压配电线路等。
输电线路主要用于将电能从电源输出到变电站,变电站配电线路将电能从变电站传送到不同区域的配电线路,低压配电线路将电能从配电线路分配到各个用电设备。
三、供配电系统的工作原理供配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1. 供电:电能从电源供应到供配电系统的起始点。
2. 变换:电能经过变压器等设备进行适当的电压变换,以满足不同用电设备的电压要求。
3. 分配:电能通过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线路和低压配电线路等逐级分配到各个用电设备。
4. 控制:通过开关设备控制电能的传送和断开,以实现对供配电系统的有效控制。
5. 保护:配电设备通过保护设备对供配电系统和用电设备进行保护,防止电力故障对安全和设备运行造成影响。
四、供配电系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供配电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电力故障、线路过载、设备老化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的简要介绍:1. 电力故障:电力故障可能由于供电线路断开、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
供配电系统运行维护基础知识

供配电系统运行维护基础知识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供配电系统培训课件课程大纲一供配电系统简介。
二供配电系统的运行与巡检。
三供配电系统定期维护。
四配电系统常见故障与分析。
第一节供配电系统简介一供配电系统定义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
由国家电力公司下发在电力系统中执行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规定:对地电压在1KV以下时称为“低压”,对地电压在1KV及以上时称为“高压”。
对电厂发电和供电来讲,以6000V~7000V左右为界,以上的为高压电,以下的为低压电。
,在工业上:电压为380V 或以上的称之为高压电。
二供配电系统分类:(一)高压供配电系统;1)对于物业管理公司来讲,高压供配电系统是指从高压进线产权分界点到变压器之间的设备和线路;2)高压供配电系统主要设备组成:高压进线柜、计量柜、高压隔离柜、环网柜、馈电柜、变压器、联络柜、直流屏、中央信号源等3)同时使用多台变压器供电的民用建筑通常采用10KV、35KV供电;4)用户负荷分类:一级供电负荷:突然中断供电造成重大政治影响、人身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而造成大量废品、公共场所秩序出现严重混乱的用电单位;例如中央与国家办公机构和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等二级供电负荷:允许短时停电,但是停电时间过长会损坏设备或影响生产的负荷;例如市县级医院、大型工矿企业等;三级供电负荷:长时间停运亦无影响的负荷;除一、二级供电用户外的负荷;其中一、二级供电负荷采用双电源方式供电;5)高压开关分类:真空断路器、6FS断路器、少油断路器、跌落式开关、闸刀开关;(二)低压供配电系统;1)范围:降压变压器1KV以下低压侧起至用电设备受电端配电箱入口止;或低压配电室引入线至用电设备受电端配电箱入口止;2)低压配电系统供电形式:放射、树干、变压器干线式、链式3)低压配电系统主要设备组成:电力变压器、低压进线柜、馈线柜、联络柜、电容器柜(补偿柜)、计量柜、发电机等组成;4)低压配电系统附属设施:电缆桥架、封闭母排、电缆、转接箱、强电井、配电箱、用电设备控制柜等5)低压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刀熔开关、负荷开关、互感器、电流表、电压表、接触器。
供配电系统知识培训

各继电保护装置之间应协调配合, 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切除故 障设备,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
04 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管理
运行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供配电系统 操作规程,确保人员 和设备安全。
对重要设备进行定期 切换和试验,确保其 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注意观察电气设备的 运行状态,及时发现 并处理异常情况。
节能减排意义
在供配电系统中应用节能减排技术,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 和污染排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可以促进能 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节能型变压器和高效电动机推广使用
节能型变压器
节能型变压器采用新型材料、先进工艺和节能技术,具有低损耗、高效率和环保 性能等优点。在供配电系统中推广使用节能型变压器,可以有效降低系统能耗和 温升,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用于隔离电源,保证在检修设 备时工作人员的安全。
高压负荷开关
用于在正常情况下接通或断开 电路,但不具备灭弧功能,常 与熔断器配合使用。
高压熔断器
用于保护电路,当电流超过规 定值时自动熔断,切断电路。
低压电器设备及其作用
低压断路器
接触器
用于在低压电路中接通、断开和承载额定 电流,并能在线路和电动机发生过载、短 路、欠压等情况下进行可靠的保护。
故障诊断方法包括:观察法、 测量法、替换法等。
处理故障时应遵循安全第一的 原则,采取隔离、停电等措施
,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对于复杂故障,应组织专业人 员进行会诊,制定切实可行的
处理方案。
预防性维护措施和计划制定
预防性维护措施包括:定期清扫设备 、检查紧固螺栓、更换老化部件等。
加强设备状态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 发现潜在故障隐患并采取措施消除。
供配电系统介绍

通信控制柜 •视频监控 •照明控制 •多功能表电量信息上传
1
供配电系统概述
2
供电不同,将配电系统分为两类:动力配电、工艺配电。
动力配电
• 配电对象:南、北机械区的PCW、PV站房、纯废水系统、空调系统、排 气系统、大宗气体纯化站、电梯、排烟风机、照明(普通照明、应急照明、应 急疏散指示灯);净房内的FFU、照明、MAU、CO2灭火系统、IDF机柜、酸、 碱洗涤塔等设备。
其他系统配电
F电 消防电梯
F电
防火卷帘门
排烟风机
U电
自控系统
CO2灭火系统
F电
IDF机柜
变电站RAU
照明
工艺配电
• 配电对象:二、四层洁净室工艺机台及一、三技术夹层内的工艺辅助 设备供电。
• 配电流程:车间变电所低压柜馈线经母线将电力输送到一、三技术夹 层内,通过插接箱转换将电通过电缆送到工艺柜,工艺柜内设有对应不同 设备的出线开关,最终由各出线开关通过电缆为对应机台配电。
供配电系统概述
用电设备电压等级
用电设备 工艺设备 工艺设备 工艺设备 工艺设备 工艺设备 冷冻机、空压机 电动机、FFU 照明、插座
电压等级 440V 380V 208V 220V 120V 10KV
380V/220V 220V
相数 3相 3相 3相 单相 单相
3相 3相、单相
单相
1
供配电系统概述
高压馈电设备
进线柜1
PT柜1
若干馈电柜
母联柜
母 线 桥
进线柜2
PT柜2
若干馈电柜
提升柜
低压馈电设备
负荷开关柜1
变压器1
进线1
电容补偿柜1 若干馈电柜
第四章供配电系统

第四章供配电系统1. 概述供配电系统是指电力系统中负责电能供应和配电的电力系统,包括电源、馈线、变电、配电与用电,对于建筑物内部的供电、照明和动力等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供配电系统设计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将对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进行深入探究。
2. 供配电系统的构成供配电系统是由如下四个部分组成:2.1 电源系统电源系统主要由供电变压器、母线、断路器、保险丝等组成。
供电变压器将高压电缆通过变压器变为低压电缆供电,母线作为电源的接口,将电能分配给馈线和用电设备,断路器和保险丝则主要用于保护电路。
2.2 馈线系统馈线系统是指连接电源系统和变电系统之间的电缆,包括高压线、中压线和低压线,其中高压线主要用于长距离输送电能,而中压和低压线主要用于短距离输送电能。
2.3 变电系统变电系统是将电能从高压线输送到建筑物内部的电缆,包括变电站、变压器、电缆等。
变电站主要负责将高压线变成中压或低压线并且将电能传送到建筑物内部的电缆上。
变压器则负责将电能从高压电缆中传输出来,使其通过电缆变为低压线供应给建筑物内部的用电设备。
2.4 配电系统配电系统是将电能从变电系统传输到建筑物内部的电缆,包括低压配电系统和照明配电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主要为建筑物内主要用电设备供电,例如电梯、冷却水系统等等。
照明配电系统主要为建筑物内的照明设备供电。
3.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很多因素,例如供电方式、电流承受能力、电缆长度等等。
通常会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设计:3.1 确定用电负荷在进行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时,首先需要确定用电负荷的大小,这将有助于决定所需配电系统的容量大小和能力。
3.2 确定供电方式供电方式分为两种:直接供电和间接供电,直接供电是指电源直接通过电缆供电给建筑物内的设备,间接供电是指电源通过变压器、母线、断路器等设备间接供电。
3.3 计算电缆长度电缆长度是供配电系统设计中较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到供电效率和稳定性。
供配电系统

建筑设备工程
YBM29A小型化预装式变电站
22
四 、 电容补偿柜选择
建筑设备工程
选具有多组电容器、能自动投入的电容补偿柜
设计算有功功率为PC,计算无功功率为QCL,则计算功率
因素为
cosc
PC PC2 QC2L
若 cosc 小于0.9,则需要增加电容无功功率为QCC。
补偿后的功率因素
co2s
建筑设备工程
d.真空断路器 开关触头在真空的容器内 闭合和断开。
灭弧能力强燃弧时间短,属高速断路器。 开断能力强。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 小。寿命长,易维修。可频繁操作。无 易燃易爆危险。
由于开断速度高, 易产生截流过电压, 对变压器等感性负载易造成危害,应配置 过电压吸收装置。
31
建筑设备工程
28
建筑设备工程
c.六氟化硫断路器 开关触头在 SF6气体中 闭合和断开。
SF6气体兼有灭弧和绝缘功能。灭弧能力 强,属高速断路器。断流容量大,电绝缘 性能好,检修周期长。可频繁操作。无燃 烧爆炸危险,体积小,维护要求严格,价 贵。在全封闭组合电器中多采用。不适于 高寒地区。
29
建筑设备工程
LW8-40.5型户外交流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 30
47
建筑设备工程
(六) 开关柜 按一定线路方案将有关一、二次设备组
装而成的一种高压成套配电装置。 用途:
作为电能接受、分配的通断和监视保护 之用。 类型: 1.固定式、手车式、抽出式
48建筑Βιβλιοθήκη 备工程GG-1A(F)型固定式高压开关设备
49
建筑设备工程
KYN28A-12(Z)B型铠装移开式交流金属开关设备 50
19
三 、 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
《供配电系统》课件

用电设备
用电设备的作用
用电设备是供配电系统的终端,负责消耗电能以实现各种功能。
用电设备的种类
用电设备种类繁多,包括家用电器、工业设备、交通工具等。
用电设备的接入方式
用电设备通过输配电线路接入电源,根据用电需求选择相应的接入 方式和控制方式。
优化运行方式
如采用变压器的经济运行、电 动机的调速运行等,避免不必 要的能源浪费。
实施需求侧管理
通过合理的用电安排,如分时 电价、错峰用电等,有效降低 高峰期的用电负荷。
加强能源管理和监测
通过安装智能电表、能源管理 系统等,实时监控能源使用情 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
问题。
供配电系统的环保要求
减少污染物排放
通过检测供配电系统中的电流、电压、功率等电 气量,判断是否超过设定的阈值,从而判断是否 发生故障。
继电保护的组成
包括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分别负责 检测电气量、进行逻辑判断和执行切除操作。
自动控制装置
自动控制装置的作用
01
在供配电系统中,自动控制装置能够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自动
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分布式电源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供配 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对传 统集中式能源供应的依赖,同时为能 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THANK YOU
详细描述
供配电系统应满足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等基本要求。安全性是指系统在异常情况下能够保证人员 和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是指系统能够保证持续、稳定地供电;经济性是指系统建设和运行的成本应合理;可持续 性是指系统应符合环保和节能的要求。
供配电系统系统

输配电系统概述
电力系统的输配电方式示意图
根据285条要求整理
输配电系统概述
❖ 我国发电厂的发电机组输出额定电压为3.15~20KV。随着 大型发电厂的建成投产及输电距离的增加,为了减少线路 能耗、压降,以及节约有色金属和降低线路工程造价,必 须经发电厂中的升压变电所升压至35~500KV,再由高压 输电线传送到受电区域变电所,降压至6~10KV,经高压 配电线送到用户配电变电所降压至380V低压,供用电设备 使用。
❖ 对于小区中的配电变压器,其一次线圈额定电压即为高压 配电网电压,即6KV或10KV。二次线圈额定电压因其供电 线路距离较短,则变压器二次侧线圈的额定电压只需高于 线路额定电压(380/220V)5%,仅考虑补偿变压器内部 电压降,一般选400/230V,而用电设备受电端电压为 380/220V。
❖ 本部职能部门应多提供符合集团要求的各种统一方案,如 地库通道改造的、成品保护的等等。
根据285条要求整理
物业服务中心目前无法完成的工作
❖ 距离285条要求各项目阶段性不同,需持续改进,并细化 以达到并超过集团要求,为以后的评优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 各项目综合技工中,绿洲、华府商业、10KV倒闸操作人 员不足,需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及结合本部加大招聘力度。
❖ 所谓一次线路,表示的是变电所电能输送和分配的电路, 通常也称主电路。市电引入的情况和负荷终端对电源可靠 性要求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一次线路方案。
根据285条要求整理
供配电系统组成
典型一次进线方案
恒大城供电系统现状
❖ 恒大城已交楼近 3年,小区内供电由 外网直供,小区内 高低压配电室由供 电公司安排专人管 理。机房管理还应 向国优看齐。
电力供配电系统概述

电力供配电系统概述1. 引言电力供配电系统是指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给效劳的系统。
它负责将电力从发电厂输送到用户的家庭、工厂和其他各种用电设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电力供配电系统进行概述。
2. 电力发电与输送电力发电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化为电力的过程。
常见的电力发电方式包括火电、水电、核能发电等。
在发电厂,电力首先经过发电变压器升压,然后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到各个地方。
3. 输电线路输电线路将电力从发电厂输送到用户。
这些线路通常由高压输电线路和低压配电线路组成。
高压输电线路用于长距离输送电力,靠近用户的地方会逐渐降低电压,直到最终变为适合用户使用的低电压。
4. 变电站变电站是电力供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局部。
它负责将输送到变电站的高压电力转换为适用于配电的低电压。
变电站还起到分区控制、维护和保护电力系统的作用。
5. 配电网络配电网络是将电力从变电站输送到最终用户的网络。
它包括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和用户接入点。
配电变压器负责将低压电力变换为适合用户使用的更低电压,然后通过配电线路将电力输送到用户的房屋或企业。
6. 供电可靠性电力供配电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供电可靠性。
供电可靠性反映了系统提供连续电力供给的能力。
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电力供配电系统通常会采取多余电源、备用电源以及自动切换装置等措施来保障电力供给的连续性。
7. 平安与保护电力供配电系统需要保证用户的平安和设备的平安。
在系统中,采用各种措施来防止电力泄露、短路、过载和过电压等问题的发生。
此外,还需要对电力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8. 环境保护电力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对环境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力供配电系统开始使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优化,减少能源的浪费,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9. 结论电力供配电系统是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给的重要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配电系统摘要:电力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向用户输送电能。
lOkV配电网是连接供电电源与工业、商业及生活用电的枢纽,其网络庞大及复杂。
对于所有用户都期望以最低的价格买到具有高度可靠性的电能。
然而,经济性与可靠性这两个因素是互相矛盾的。
要提高供电网络的可靠性就必须增加网络建设投资成本。
但是,如果提高可靠性使用户停电损失的降低小于用于提高可靠性所增加的投资,那么这种建设投资就没有价值了。
通过计算电网的投资和用户停电的损失,最终可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投资和损失的综合经济性最优。
关键词:供配电,供电可靠性,无功补偿,负荷分配1 引言电力体制的改革引发了新一轮大规模的电力建设热潮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电力技术革命,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与应用日新月异,特别是信息技术与电力技术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能质量和电力供应的可靠性.由于技术的发展又降低了电力建设的成本进而推动了电网设备的更新换代.本文就是以此为契机以国内外配电自动化中一些前沿问题为内容;以配电自动化建设为背景对当前电力系统的热点技术进行一些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1)提出了配电自动化建设的两个典型模式即一体化模式和分立化模式.侧重分析了分立模式下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给出了软硬件配置主站选择管理模式最佳通讯方式等是本文研究的前提和实现平台.(2)针对配电自动化中故障测量定位与隔离以及供电恢复这一关键问题分析了线路故障中电压电流等电量的变化导出了相间短路工况下故障定位的数学描述方程并给出了方程的解以及故障情况下几个重要参数s U& s I& e I& 选择表通过对故障的自动诊断与分析得出了优化的隔离和恢复供电方案自动实现故障快速隔离与网络重构减少了用户停电范围和时间有效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文中还给出了故障分段判断以及网络快速重构的软件流程和使用方法.(3)状态估计是实现配电自动化中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在阐述状态估计方法基础上给出了不良测量数据的识别和结构性错误的识别方法针对状态估计中数据对基于残差的坏数据检测和异常以及状态量中坏数据对状态估计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状态估计中拓扑错误的一种实用化检测和辩识方法针对窃电漏计电费问题独创性提出一种通过电量突变和异常分析防止窃电的新方法并在潍坊城区配电得到验证.(4)针对配电网负荷预测建模困难参数离散度大以及相关因素多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常规负荷预测模型及方法基础上引入了气象因素日期类型社会环境影响等参数给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5)针对无源滤波在抑制谐波和无功补偿方面的不足以及补偿度的不连续性本文提出了一种PWM 主电路拓朴结构和基于无功功率理论的有源滤波方案建立了基于Saber Designer 仿真平台仿真分析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同时结合配电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补偿和降低线损的方法进行了设计分析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其客观的经济效益.(6)针对中国电力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政府监管下的电力市场公平交易设计了一种适合我国电力市场现状按照电价分组电量协调分组竞价的短期电力交易模式给出了基于边际电价的机组组合算法制订交易计划的数学模型以及安全经济约束等在竞争比例逐步提高的情况下能够较好地解决原有中长期合同电价和短期竞争电价的矛盾减少电厂不公平的收益差异同时也可在电力市场全网的负荷曲线上对所有电厂进行限量优化减少总的系统购电费用.2 配电网分析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配电网接地方式和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而接地方式的选择,是与本国国情、自然环境、设备制造和运行水平等有关的,例如,雷电的活动情况、绝缘结构的设计、对周边的干扰等因素,都会影响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反过来,中性点接地方式对电力系统的设计、运行、调试以及发展都有很大影响。
一般在电压等级较高的系统中,绝缘费用在设备总价格中占相当大的比重,降低绝缘水平带来的经济效益很显著,通常就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方式,而采用自动重合闸来保证供电可靠性:相反,在电压等级较低的系统中,通常都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来提高供电可靠性。
因此,在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安全因素、过电压因素、继电保护的选择、投资费用等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来论证正确选择配电网接地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不断开发,利用新型接地装置来应用在配电网接地系统中是当今配电网接地方式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主要工作是对lOkV配电网接地方式进行研究和比较选择。
分别论述各类接地方式的优缺点,主要有国内外比较常用的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也称谐振接地方式)、中性点电阻接地方式、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通过技术比较确定最优接地方式,还利用一种近几年研究开发的,应用在谐振接地方式中的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再配以灵敏的小电流接地选线保护,能够有效限制电网的故障接地电弧,更有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
本文首先对配电网各类接地方式做深入的研究。
全面介绍国内外几种常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的运行特性,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对不同的接地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再结合不同的接地方式的发展前景得出结论,优化了的谐振接地方式表现出很大的发展潜力。
然后,本文对lOkV配电网中性点谐振接地方式的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和介绍。
从限制故障接地电弧的危害出发,重点论述如何利用电流谐振原理,有效熄灭故障接地电弧等。
接着,本文结合国内外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成果,对谐振接地优化方式中的微机接地保护性和自动跟踪补偿装置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论述,说明谐振接地优化方式在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通信干扰等方面,具有较好的运行特性,既解决了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保护的选择性,又实现了自动调谐,使此种接地方式成为配电网比较理想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本文同时还对谐振接地方式实施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消弧线圈的参数选择、安装、调整、运行与维护等内容。
最后,本文总结了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谐振接地籍助微机技术的支持,近些年来国内外均在进行优化,优化谐振接地技术是提高供电可靠性、保护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电磁环境等的一项合理的重要技术手段,而谐振接地实施技术更充分发挥谐振接地方式的功能,使谐振接地方式具有更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随著电网的不断发展和丰富的实践结果表明,以谐振接地方式为代表的小电流接地方式优于其他接地方式,这是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发展的总趋势,在今后的配电网接地方式中应推广应用。
本论文提出的思路、方案和结论不仅对于lO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研究、实际工程应用具有实际的参考作用,对于其他电压等级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同样具有借鉴的作用。
电力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向用户输送电能。
lOkV配电网是连接供电电源与工业、商业及生活用电的枢纽,其网络庞大及复杂。
对于所有用户都期望以最低的价格买到具有高度可靠性的电能。
然而,经济性与可靠性这两个因素是互相矛盾的。
要提高供电网络的可靠性就必须增加网络建设投资成本。
但是,如果提高可靠性使用户停电损失的降低小于用于提高可靠性所增加的投资,那么这种建设投资就没有价值了。
通过计算电网的投资和用户停电的损失,最终可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投资和损失的综合经济性最优。
论文针对配电网各种接线模式的特点,就各种接线模式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3 小结论文首先介绍lOkV配电网各种典型的接线模式和国外几个国家的典型接线模式,然后确定配电网接线模式分析的思路,明确进行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再提出最优分段数计算的必要性,阐述最优分段数对经济性和可靠性的影响,然后建立最优分段数计算模型,并简单介绍各种接线模式的供电方案。
而后对配电网各种接线模式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通过计算并描绘的各种图表。
并对最优分段数作了分析和讨论。
文章最后对各种接线模式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进行总结,分析了各种接线模式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其适用情况。
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lOkV配电网的规划和建设提出有益的建议。
为lOkV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及为建成网架坚实、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能够安全、优质、高效运行的配电网提供理论的依据和有益的指引。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ABSTRACT: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is to transport the electric power towards customers. The l0kV electric distribution net is a key point that connects the power supply with the electricity using on the industry, business and daily-life. For the electric power, all costumers expect to pay the lowest price for the highest reliability, but don't consider that it's self-contradictory in the co-existence of economy and reliable.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ower supply network, we must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cost of the network construction.But, if the cost that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network construction, but the investment on this kind of construction would be worthless if the reducing loss is on the power-off is less than the increasing investment on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Thus we find out a balance point to make the most economic,between the investment and the loss by calculating the investment on power net and the loss brought from power-off.KEYWORDS: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power distribution reliability,reactive compensation, load distributionThe revolu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has brought a new big round construction,which is pushing the greater revolution of electric power technique along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ique and advanced equipment. Especiall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ique and electric power technique, to great ex- tent, has improved reliability on electric quality and electric supply. The technical development decreases the cost on electric construction and drives innovation of electric network. On the basis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dvanced electric knowledge, the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hotspot for present electric power system as following.Firstly, This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the building condition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DA), and brings forward two typical construction modes on DA construction, integrative mode and fission mode .It emphasize the DA structur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fission mode and presents the system configuration, the main station scheme, the feeder scheme, the optimized communication scheme etc., which is for DA research reference.Secondly, as for the (DA) trouble measurement, position, isolation and resume,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pressure and current for line problem, gets math equation by educing phase short circuit and problem posi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ingle-phase and works out equation and several parameter s U& , s I& and e I& table on problem . It brings out optimized isolation and resume plan, realizes auto isolation and network reconstruction, reduces the power off range and time and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of electric power supply through problem self- diagnoses and self-analysis. It also introduces software flow and use for problemjudgement and sets a model on network reconstruction and computer flow.Thirdly, electricity system state is estimated to be one of the key techniques in DA realization. The dissertation recommends the resolvent of bad measurement data and structure mistake on the ground of describing state estimate way. It also advances a practical test and judging way on topology mistake in state estimate about bad data test and abnormity in state estimate as well as the problem and effect on bad data from state measure to state estimate .As for real time monitor and control problem, the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a new way to solve them by electricity break and exceptional analysis, and the way has been tested in Weifang DA.Fourthly, about the difficulty for building the model of load forecasting, big parameter scatter limit and something concerned, the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some parameters, eg. weather factor, date type and social environment effect based on analysis of routine load forecasting and means. It presents the way for electricity load forecasting founded on neural network(ANN),which has been tested it’s validity by example and made to be good practical effect.Fifthly, concerning the lack of concordant wave on preventing concordant wave and non-power compensation and non-continuity on compensation, there is a topology structure of PWM main circuit and nonpower theory on active filter the waves technique and builds flat proof on the ground of Saber Designer and proves to be practical. Meanwhile, it analyzes and designs the way of non-power need of electric network trends and decreasing line loss combined with DA, which have been tested its objective economic benefit through counting example.Sixthly, not only do the dissertation design a way founded on the magrginal electric price fitted to our present national electric power market with regards to future trends of electric power market in China and fair trade under the government surveillance, that is group competition in short-term trade under the way of grouped price and quantity harmony, but also puts forward combination arithmetic, math model of trading plan and safty economical restriction. It can solve the origin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medium and long term contract price and short term competitive price with improvement on competitive percentage and cut down the unfair income difference of electric factory,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optimize the electric limit for all electric factories and reduce the total purchase charge of electric power from burthen curve of whole electric market network.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an important link among the power system. Its neutral grounding mode and operation connects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power system directly.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blem about neutral grounding is associated with national conditions, natural environment, device fabrication and operation. For example, the activity situation of thethunder and lightning, insulating structure and the peripheral interference will influence the choice of neutral grounding mode Conversely, neutral grounding mode affects design, operation, debugs and developing. Generally in the system higher in grade in the voltage, the insulating expenses account for more sizable proportion at the total price of the equipment. It is very remarkable to bring the economic benefits by reducing the insulating level. Usually such system adopt the neutral directly grounding and adopt the autoreclosing to guarante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On the contrary, the system which is lower in the voltage adopts neutral none grounding to rais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So it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to make use of new- type earth device to apply to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under considering the situation in such factors of various fields as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safety factor, over-voltage factor, the choice of relay protection, investment cost, etc.The main work of this paper is to research and choice the neutral grounding mode of the l0kV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neutral grounding mode of the l0kV network mainly adopts none grounding, grounding by arc suppressing coil, grounding by reactance grounding and directly grounding. The best grounding mode is confirmed through the technology comparison. It can help the network run in safety and limit the earth electric arc by using auto-tracking compensate device and using the line protection with the detection of the sensitive small ground current. The paper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all kind of grounding modes about l0kV network at first. With the comparison with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y,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improved arc suppressing coil grounding mode shows a very big development potential.Then, this paper researches and introduces some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c suppressing coil grounding mode of the l0kV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then the paper put emphasis on how to extinguish the earth electric arc effectively by utilizing the resonance principle.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innovative achievement, and introduces the computer earth protection and autotracking compensate device. It proves that the improved arc suppressing coil grounding mode have bett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personal security, security of equipment and interference of communic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rc suppressing coil grounding mode is also researched in this paper.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is topic research. As a result of the domination of the arc suppressing coil grounding mode, it should be mor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the future.The way of thinking, project and conclusions in this thesis have effect on the research to choose the neutral grounding mode not only in I0kV distribution network but also in other power system..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is to transport the electric power towards customers. The l0kV electric distribution net is a key point that connects the power supply with the electricity using on the industry, business and daily-life. For the electric power, all costumers expect to pay the lowest price for the highest reliability, but don't consider that it's self-contradictory in the co-existence of economy and reliable.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ower supply network, we must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cost of the network con- struction But, if the cost that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network construction, but the investment on this kind of construction would be worthless if the reducing loss is on the power-off is less than the increasing investment on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Thus we find out a balance point to make the most economic, between the investment and the loss by calculating the investment on power net and the loss brought from power-off. The thesis analyses on the economic and the reliable of the various line mod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various line modes existed in the electric distribution net in foshan..First, the thesis introduces as the different line modes in the l0kV electric distribution net and in some foreign countries. Making it clear tow to conduct analyzing on the line mode of the electric distribution net, and telling us how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that analyses are.Second, it turns to the necessity of calculating the number of optimization subsection, elaborating how it influences on the economy and reliability. Then by building up the calculation mode of the number of optimization subsection it introduces different power supply projects on the different line modes in brief. Third, it carries on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es towards the reliability and economy of the different line modes of electric distribution net, describing drafts according by the calculation. Then it makes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number of optimization subsection.At last, the article make conclusion on the economy and reliability of different line modes, as well as, its application situation. Accordion to the actual circumstance, the thesis puts forward the beneficial suggestion on the programm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l0kV electric distribution net in all areas in foshan. Providing the basic theories and beneficial guideline for the programming design of the lOkV electric distribution net and building up a solid net, reasonable layout, qualified safe and efficiently-worked electric distribution 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