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1课时)

合集下载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的概念
概念
经度地带性规律是指地理环境因地球 自转和公转导致的气候、植被、土壤 等自然要素在地球表面呈东西方向上 的分异规律。
形成原因
地球自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 线之间移动,引起不同纬度地区接收 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差异,进而影响气 候、植被等自然要素的分布。
经度地带性的表现
气候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候类型由 热带雨林、亚热带湿润、温带湿 润、温带干旱、寒带苔原和冰原 依次更替。
气候异常
气候异常现象也是非地带性的表现之一。例如,在某些地区,由于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气候条件可能会与周围 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
土壤类型多样化
由于地表物质和能量的分布不均,土壤类型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地区,由于母质、气候、地形 等因素的影响,土壤类型可能会与周围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
非地带性的影响因素
土壤类型更加温暖湿润。
地形
地形对经度地带性规律的影响表现在高山地区,由于地形抬升 引起的气候变化,使得同一纬度不同地形区的气候、植被和土
壤类型存在差异。
04
垂直地带性规律
垂直地带性的概念
垂直地带性是指地理环境随海拔高度 而产生的垂直变化规律,即不同海拔 高度的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 呈现出的垂直分布特征。
THANKS
感谢观看
地域分异的影响因素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是影响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之 一,包括温度、降水、风向等。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生物群落会对地理环境产生不
同的影响。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对地域分异的影响也非常显 著,不同的地形地貌会导致不同的水 热条件和土壤类型等。
人文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 1. 概述 • 2. 地域分异规律的尺度 • 3.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1. 概述
• 1.1 概念 •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由这些要素组
成的整个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方向有 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称为自然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制约或支配地域分 异的规律,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干湿度分带性
大洋表层纬向自然带
• 大洋表层(大洋表面 以下200m深)纬向自 然带主要是太阳辐射、 温度、风向、降水等 气候地带性引起的大 洋温度、洋流、盐度 和含氧量差异,以致 海洋生物也有相应的 区别,从而引起大洋 表层自然综合体,按 纬线方向延伸而按纬 度方向有规律的变化。
大洋底层自然区域
• 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 地、山西高原、大同盆地等等
省性分异
• 地带性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分异。 • 在任何级别的地带性单位中得到表现。 • 热量带范围内的省性分异是最大一级的省
性。
省性分异
• 赤道带:气候省性差别不显著。 • 热带:西岸信风气候━内陆干旱气候━东
岸季风气候。 • 亚热带:西岸地中海气候━大陆内部亚热
1. 概述
• 1.2 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 • 太阳辐射能 • 地球内能
1. 概述
• 1.3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 由于地球作为一个行星所具有的形状和运
动特性,以及它在宇宙中的位置,致使太 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而引起的地域分异, 称为地带性分异。 • 由于地球内能作用而产生的海陆分布、地 势起伏、构造活动等区域性分异,称为非 地带性分异。
洼地带、冲积洪积扇。
地方气候差异引起的地域分异
• 地方气候决定于范围比较小的气候形成因 素,如大片森林、湖泊、中等地形、城市 等,气温和湿度的水平剃度和垂直剃度比 大气候大。

课堂讲义高中地理(浙江)必修一课件331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2

课堂讲义高中地理(浙江)必修一课件331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2

() ()
解析 第(1)题,从植被带倾斜方向判断,①山地南坡为阳坡, 山麓植被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因此①山地位于北半球中 纬度地区;所在地区气候可能为温带季风气候,也可能为温 带海洋性气候;植被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为热量;南北坡降 水量的多少不能确定。第(2)题,根据植被带倾斜状况判断, ①③位于北半球,②④位于南半球;根据山麓植被带状况可 以判断③山地纬度高于①山地,④山地纬度高于②山地,因 此自南向北的顺序为④②①③;①②山地山麓植被带相同, ②山地山顶有冰雪,说明②山地海拔高于①山地。 答案 (1)A (2)D
教材P82活动 提示 该地地形有序性表现为河漫滩与冲积平原,植被有序性 表现为沙地、灌丛和草坪,土壤有序性表现为粗沙土、细沙和泥土。
延伸方向 东西方向(或纬线方向) 南北方向(或经线方向)

南北方向(或纬度变化
更替方向

的方向)

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 的方向)
律 图示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的低平地区
中纬度地区
中纬度(40°N~60°N) 沿20°E非洲大陆自赤道向南、
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 北方向自然带的变化:热带
陆的自然带变化:温 典型案例 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
的不同特征
一、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1.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①_大__小__不等,内部具有一定②_相__似__性__
的一系列地域单元,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③_自__然__条__件__的差异。 2.地球表层差异性的特征:④_有__序__性、⑤_普__遍__性。
3.分纬异度规地律带制 分约 布_辐_自 特_射_然 点 _带地 :来理 沿的环 ⑦热境_纬量_差_线从_异_低 延性纬 伸的向 ,基高 随本纬⑧因逐_纬素_渐_度:_减_变⑥少化_太__阳__

地域性分异规律的定义及分异因素

地域性分异规律的定义及分异因素

地域性分异规律的定义及分异因素地域性分异规律的定义及分异因素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极其重要的基本理论,是认识地表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地域性分异规律的定义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地域性分异规律的定义地域分异规律(rule of territorial differentiation)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地域分异因素影响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有两个:一是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带性,即纬度地带性因素,简称地带性因素;二是地球内能,这种分异因素称为非纬度地带性因素,简称非地带性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在两种基本地域分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新的地域分异因素,叫派生性分异因素。

在这里,两种基本的地域分异因素的作用大致均等,很难分出以哪种因素为主。

在两种基本的地域分异因素作用的背景下,还存在着使自然地域发生局部的中小尺度分异的`因素,这类因素称为局部的地域分异因素。

在两种基本的地域分异因素、派生性地域分异因素和局部的分异因素的作用下自然地理环境分化为多级镶嵌的物质系统, 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

规律分类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是两种基本的地域分异规律,它们控制和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大尺度分异。

地带性规律地带性分异规律是俄国著名地理学家 B.B.道库恰耶夫于 19 世纪末发现并揭示出来的,其要点可以概括为:①太阳辐射能是自然带和自然地带形成的能量基础;②由宇宙-行星因素引起的太阳辐射能在地表不同纬度区域的不均匀分布,是形成自然带和地带的动力学原因;③带和地带只在理想情况下呈东西方向延伸,并具有环球分布特点,同时沿南北方向发生更替;④客观上应存在除地带性规律以外的另一种规律。

非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是由于地球内能作用而产生的海陆分布、地势起伏、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决定的自然综合体的分【地域性分异规律的定义及分异因素】。

5.2.2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2.2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作者编号:39006
(四)垂直分异规律特征 1、基带
山麓自然带(基带)与山体所处纬度的气候带一致。
作者编号:39006
2、雪线
雪线是山地永久冰雪带的下界
作者编号:39006
雪线受温度、降水、地形坡度影响: 陡坡雪线高于缓坡; 阳坡雪线高于阴坡。
气温(热量或纬度)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 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 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作者编号:39006
大陆东岸: • 极地冰原带 • 极地苔原带 • 亚寒带针叶林带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热带季雨林带 • 热带雨林带
自然带呈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作者编号:39006
低值 寒带
亚寒带
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高值 太阳辐射 热量带
苔原 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林 雨林
A 4.影响图示山地自然带东西坡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条件
B.局地环流
C.土壤条件
D.热量条件
D 5.与2自然带相比,5自然带( )
A.植被坡向差异大 B.热量条件较优越
C.植被耐旱性更强 D.土壤水分条件优
作者编号:39006
欧洲红豆杉喜温暖、荫蔽,耐旱不耐淹,早期在欧洲、北非、西亚广泛分布,末次盛冰期分布范围萎缩。 末次盛冰期后,随着种子扩散,欧洲红豆杉在大高加索山脉逐渐定植,从山麓一直到海拔2200m的林线以 上均有生长,在林线以上呈匍匐状。在大高加索山脉西段,南北两坡皆有欧洲红豆杉,而在山脉东段只分 布在北坡。下图示意大高加索山脉位置。
A 1.松茸的适宜生存环境是( )
A.水汽丰富,昼夜温差大
B.风和日丽,暖风习习
C.高温少雨,人类干扰少

高二地理(中图版)《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精品课程

高二地理(中图版)《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精品课程

图5-2-2 “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FG E D
C B A
读图说出A-G七个自然带 的名称。
图5-2-3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FG E D
C
B
A
A
A
读图说出A-G七个自然带 的名称。
A:热带雨林带
图5-2-3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FG E D
读图说出A-G七个自然带 的名称。
C
B
B
A
B
B
B
B:热带草原带
图5-2-3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FG E D C B A
图5-2-3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读图说出A-G七个自然带 的名称。
C:热带荒漠带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FG E D C B A
图5-2-3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读图说出A-G七个自然带 的名称。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读图说出① — ③三个自 然带更替的方向。 地带更替方向大致与 海岸线垂直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 分异规律
图5-2-2 “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
二、地域分异规律
③ ②①
2.陆地干湿度地带性 思考: 是哪些因素造成了自然 带从沿海到内陆有规律 的更替?
图5-2-2 “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
二、地域分异规律
二、地域分异规律
③ ②①
读图说出① — ③三个自 然带更替的方向。
图5-2-2 “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
二、地域分异规律
③ ②①
2.陆地干湿度地带性
读图说出① — ③三个自 然带更替的方向。
图5-2-2 “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5.1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课标解读【课标要求】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课标解读】1、前置限定:“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属于资料型与案例型前置限定。

“图表”主要指可以反应地域分异规律的图表,如“世界陆地自然地带”分布图等;实例主要指现实生活中能够体现地域分异规律的例子,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垂直地域分异”等。

2、行为动词:“分析”“分析”是指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并分别地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

分析的意义在于细致地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主线,并以此解决问题。

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有纬向、经向、垂直三个维度,要求学生能够从这三个维度对地域分异规律加以考察。

3、学习内容:“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差异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同时存在着明显的特征差异,无论是纬向、经向、垂直三维都存在差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具有全球性,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最基本规律。

在掌握差异性规律的基础上,需要将其予以实际应用,可以通过对比分析,解释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采用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节的教材,辅以鲁教版的相关内容。

教材首先从常见的地域差异现象入手,情境设计中的天山景观就是一个“引子”,对地域差异做了相关阐述,系统地介绍了地域差异是什么、有何特点和如何形成等问题,为下文做铺垫,然后分别以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为标题,基于地理学的空间尺度视角,从全球尺度到山地尺度,深入和系统地讲解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本节教材共包含四大框题:地域差异;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

除正文内容外,共包括一个情境导入(天山)、六幅图片(一幅世界陆地自然地带分布图、四幅植被景观图、一幅喜马拉雅山脉的垂直地域分异示意图)、两个案例(元素迁移与地域差异的形成、草原上的盐碱地)、一个活动(比较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的垂直地栏目内容功能取舍/二次开发情境导入利用多种景观并存的天山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冰川、草原、森林、荒漠能并存于天山之中?它们在天山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利用垂直地带性表现创设情境为激发学生兴趣,贴近生活,故舍弃此导入,利用油菜花开放时间差异进行导入框题一:地域差异正文:地域差异的形成原因、表现(不同空间尺度、不同维度)利用文字解释地域差异,为下文地域分异规律做铺垫地域差异部分辅以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尺度差异在学完整节课后进行说明案例:元素迁移与地域差异的形成解释降水、土壤、植被之间的关系作为学生分析地域差异产生的原因时的阅读材料框题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正文:介绍纬向与经向分异规律利用文字解释纬向与经向分异规律采用学生探究的方式得出此结论图5.7世界陆地自然地带的分布体现自然地带的纬向与经向分异规律采用,并且辅以鲁教版的两个针对此图的探究任务图5.8苔原景观、图5.9热丰富内容由于不知道图片的地点,故带雨林景观、图5.10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图 5.11温带荒漠景观替换为知道地点的图片框题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正文:介绍垂直分异规律利用文字解释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采用学生探究的方式得出此结论活动:比较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的垂直地域分异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知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采用框题四:地方性分异规律正文:介绍地方性分异规律利用文字解释地方性分异规律,体现非地带性采用案例:草原上的盐碱地体现地方性分异规律采用自学窗从分布特点推测成因开拓视野学生课下自学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过气候、植被、土壤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但还未将三者联系起来并且放在不同的区域加以考察;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通过实际体验、网络、电视等对地域差异具有一定的感知,但还未形成系统的认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但对于难度较高较为复杂的图还需要加以引导得出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课件

地域分异规律课件
再向内陆如内蒙古西部、宁夏和新疆,距 海更远,夏季风不能到达,因而气候变为干旱 的大陆性气候,发育荒漠草原和荒漠类型的植 被和相应的土壤。
⑴概念 ⑵成因 ⑶特征
•精选ppt
植被和土壤随高•精度选p而pt 分异的现象,称为自 然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带性规律或高度地带性规 律。
山地高度不同而•精引选p起pt 的热量、水分及水热 对比关系的变化。
土壤一般多呈酸性,少腐殖质,有灰烬一 样的沙质土层,称灰化土。
动物主要是毛皮兽,啮齿类和有蹄类。
欧亚大陆最北部•精、选p北pt 美最北部和南极洲。
冬季长寒,夏季短凉。土壤或常年冻结, 或冰雪覆盖。不能生长树木,只能生长苔藓、 地衣。
在冻土带内,表面土壤积水多,易产生沼 泽土。
动物较单一贫乏,种数不多。北极圈附近 有驯鹿、北极狐、北极熊。南极大陆沿岸有企 鹅。
相对一致性原则•精要选p求pt 在划分区域单位时, 必须注意其内部特征的一致性,不同等级的区 划单位的一致性也是相对的,各有不同的标准 。
自然区划综合性•精原选p则pt 的基本涵义是,在自 然区划中,必须将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 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
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往往有 主次之分,必须深入分析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 性因素,查明自然区域形成的主导因素,找出 体现主导因素的主导指标.据以对自然区域作 出划分。综合性原则也包含了“主导因素原则” 。
⑴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精选ppt ⑵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①概念 ②成因 ③表现
•精选ppt
经度地带性是指•精地选p理pt 环境各组成要素和自 然综合体按经度方向由海洋向内陆变化的规律 。
由于海陆分布,•精以选p及pt 由此产生的大气环流 相联系的海陆相互作用,但海陆分布是主要因 素。

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1课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1课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五章 第二节 第1课时一、单项选择题(2021·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一检测)2019年2月到3月,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

读图完成1~2题。

1.沿途自然植被变化依次为( B )A.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B.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C.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2.沿途自然植被变化体现了( A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地方性分异规律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解析] 第1题,东北平原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大兴安岭的自然植被是针阔叶混交林,内蒙古高原的自然植被是温带草原,塔里木盆地的自然植被是温带荒漠。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沿途自然植被变化体现了以水分为基础的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完成3~4题。

3.沿EF线自然带变化的规律属于 ( A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地方性分异D.垂直地域分异[解析] 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很明显沿EF线自然带变化的规律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4.M自然带南北方向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 D )A.受南北走向高大山地的影响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C.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D.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解析] 洋流会对沿海地区的气候等环境特征带来影响。

非洲南部本格拉寒流自南向北流,在此影响下,M自然带南北方向延伸。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乙两图。

读图完成5~6题。

甲 乙5.关于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甲图反映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②乙图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③从A地到F地,经度发生变化④从①地到⑥地,纬度发生变化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解析] 甲图A→F热量逐渐减少,是因为纬度逐渐增高,体现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乙图从⑥→①水分逐渐减少,是因为距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体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七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一)

第七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一)




当水热对比相当时,水平地带明显地与纬线斜交伸展,像 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气温的南北差异和于湿度的东西差异 共同起作用,两者势均力敌,致使这里的水平地带呈与纬 线方向斜交的排列。
比较简单的卵形理想大陆图式
比 较 复 杂 的 方 形 理 想 大 陆 图 式 ( 马 克 耶 夫 提 出 的)
南北半球地带谱基本对称
若把地球表层分为陆半球和水半球,路半球的海 洋也将比陆地所占面积大(52.7%)

海陆分异具有重要的地理效应,表现为海洋和陆
地的强烈对比,使得各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各
自然地理要素及其所组成的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
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形成两类
明显不同的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
海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强度和性质是地域分异的
环球分布的自然地带只限于极地、高纬和赤道,其它纬度出现了东西递 变的干湿度分带性。 大陆两岸除寒流经过的地方外,基本上分布着各种森林地带,向两极过 渡到苔原地带。 大陆性地带谱主要出现在大陆内部,自荒漠带开始,经草原、泰加林, 向两极过渡到苔原和长寒地带
在寒暖流发生分流的大陆西岸,出现的是地中海型自然地带。
大气降水是地表水来源的主要形式。由于不同气候带内降
水量和降水季节不同,因而地表水资源分布及水文过程具
有地带性特征。诸如径流的补给形式,流量的大小,流量
的年变化;湖泊的热力状况,沉积类型,化学成分;沼泽 的沼泽化程度,泥炭堆积程度,沼泽类型等等,都具有明
显的纬向地带分异。值得指出的是,沼泽以及草甸、盐碱
流水作用强烈,等等。因此一些外力地貌,如高纬地区的
冰川和冰缘地貌、冻土地貌等也表现出一定的纬向地带性 分异。
土壤和生物(首先是植物)的纬向地带性 更是地带分异的集中表现和具体反映。不 同地域的特定水热组合长期与地表物质作 用就形成该地域中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

揭示地球表层水平地带性和水热条件的关系 地理地带周期律:地表自然地带随着R和R/(L·r)发生周期性有规律的
变化规律 意义:可以在知道R和R/(L·r)情况下查表得知自然地带。
R/Lr
Ⅰ列 0
0~1/5
1/5 ~2/5
Ⅱ列 2/5~3/5
3/5~4/5
4/5~1
Ⅲ列 1~2
Ⅳ列 2~3
Ⅴ列 3~4
度方向有规律更替,而产生的南北分化现象。 主导分异因素:地带性分异因素 分异特点:每一个热量带不仅有它的热量﹣温度特征,而且在气压、
降水、陆地水文、风化壳类型、土壤发育、生物群落、外营力地貌 等方面都具相应的特征,形成相同的综合自然特征。 分布:理论上为东西延伸、南北更替;高低纬明显,但中纬不明显 (水平地带性)。 是陆地自然区划中划分地带性单位的理论基础。
自然地带学说
影响地球面貌最主要的因素是水热条件 水热的对立统一关系:热置于水运动之中并改变水形态,水又反过
来影响热运动 各区域水热的量和质的对比不同,导致不同的自然综合体,取决于
其矛盾的主要方面 水热关系的表达:湿润(干燥)指标
➢ 湿润度K1 = 降水量R / 蒸发力E ➢ 干燥度K2 = 蒸发力E / 降水量R
分异特点:气候要素(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向等)在地表 呈纬度分布
太阳辐射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刘胤汉,2010)
RO 海洋辐射平衡 Rc 大陆辐射平衡 Re 整个地球表面的辐射平衡
kcal/cm 2.a
150 RO
100
Re
Rc
50
北纬
南纬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公开课)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公开课)

山地农业发展的规划与布局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根据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合理规划不同海拔高度的农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发展特色农业
利用山地特有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如高山蔬菜、药材等。
推广农业科技
推广适宜山地的农业技术和设施,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未来研究方向
形成机制
气候变化
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降水形式和量也会发生变化,导致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
地形影响
地形起伏、山脉高度等对气流运动产生影响,导致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候差异,进而影响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
生物和人类活动
生物适应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候条件,形成不同的生物群落;人类则在不同海拔区域进行生产活动,形成不同的经济带。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公开课)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演讲者: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概述
1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类型
2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实践应用
3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未来研究方向
4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概述
定义与特点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指由于地形、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地球上不同高度区域所呈现出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性。 定义 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逐渐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带谱,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 特点
经度地带性垂直分异
总结词:经度地带性垂直分异是指由于地球经度位置不同而引起的垂直分异规律。 详细描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不同经度地区的植被和气候条件逐渐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带谱。在低经度地区,由于海洋的影响,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垂直带谱较为简单;而在高经度地区,由于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气候干燥,植被稀疏,垂直带谱较为复杂。 总结词:经度地带性垂直分异在不同经度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也是地理环境差异的重要表现之一。 详细描述:这种分异规律在山地和平原地区都有表现,但山地更为明显。在山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不同经度地区的植被和气候条件逐渐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带谱。在低经度地区,山地垂直带谱较为简单,主要由热带雨林、季雨林等组成;而在高经度地区,山地垂直带谱较为复杂,由寒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等组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地域分异规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的主要表现
01 02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 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加上水分条件的影 响。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 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加上热量的影响。
明确复习目标,制定复习计划
确定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和一轮复习情 况,明确二轮复整复习策略
根据复习进度和效果,及时调整复习 策略和方法,保持高效复习状态。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针对个人情况,制定每周、每月的复 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按计划 推进。
在局部地区,由于地貌形态和水文条 件的差异,也会导致自然景观的变化 。例如,河流的冲积平原和山地的峡 谷地区,由于地貌和水文条件的差异 ,会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这种分异 规律以地貌形态和水文条件为基础, 局部气候差异为辅助因素。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利用也 会导致自然景观的变化。例如,农业 开垦、城市建设等活动会改变原有的 自然景观格局。这种分异规律以人类 活动为基础,自然环境条件为辅助因 素。
人文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01
02
03
人口分布不均
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经 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呈现出地域性的差 异。
城市化水平不同
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受 历史、经济、社会等多种 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明显 的地域差异。
文化多样性
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风 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人文 因素各具特色,形成了丰 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 件专题地域分异规律
汇报人:XX

地理选择性必修课件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选择性必修课件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表现形式:从赤道向两极依次出现
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
带落叶阔叶林、寒带针叶林等自然 带,呈现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规律。
意义:了解纬度地带性规律有 助于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布 规律,预测和规划人类活动,
促进可持续发展。
非地带性规律
定义:非地带性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域分异现象,不受地球表面基本轮廓 的影响,而是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形、气候、水文等。
地域分异规律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
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地理分析能力 促进学生对地域分异规律的实践应用 为地理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案例
地域分异规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农业领域:根 据地域分异规 律,合理布局 农作物,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
城市规划:利用 地域分异规律, 合理规划城市功 能区,提高城市 居民生活质量
THANK YOU
汇报人:
人类活动对地域分 异规律的影响研究
地域分异规律在可 持续发展规划中的
应用研究
地域分异规律在应对全球变化中的作用
地域分异规律有助于制定应对 全球变化的策略,实现可持续 发展。
地域分异规律有助于评估全球 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冲击,保护
生物多样性。
地域分异规律有助于理解全球 变化的影响,预测未来环境变 化趋势。
01
02
03
04
地域分异规律的分类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由于地球自转造成太阳 辐射在地表不同纬度分布不均,导致地表不同 纬度之间存在温度、水分和植被等差异,从而 形成地表不同纬度之间的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由于海陆分布和洋流等因 素的影响,地表不同经度之间存在降水、温度和 植被等差异,从而形成地表不同经度之间的分异 规律。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 第五章 地域分异规律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 第五章 地域分异规律

结论: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济文化中心 的迁移主要方向由北向南。纬度地带性转移是人 类经济文化中心转移的重要形式。
3.建筑园林的南北差异
由于气候等条件的差别,我国南北园林建筑风格迥异。 南方园林建筑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内外空间连贯,层次 分明。 北方园林建筑平缓严谨,粗壮拙扑,内外空间界线分明。 陈从周(别名梓室,原名郁文,自称梓翁(1918—— 2000)中国闻名的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家、专家,同 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对南北园林风格有简要的概 括:“南方为棚,多敞口。北方为窝,多封闭。前者原出 巢居,后者来自穴处”。 纵观我国民居屋顶坡度,从南到北逐渐减缓,到了河北平 原,出现平顶民居。南方坡大,可防雨水渗漏,可隔太阳 爆晒。北方坡缓,可节省建筑材料,兼作晾晒作物场地。
举例 公 元
我国北方与南方人口比重变化
纪 元 西汉元始二年 东汉永和五年 唐天宝元年 北宋咸平五年 明弘治四年 清嘉庆二十五年 民国21年 北方占全国(%) 南方占全国 (%) 19 41 40 59 60 67 62 57
2 10 742 1102 149l 1820 l932 1982
8l 59 60 41 40 33 38 43
3、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现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地带性现象和非地带性现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是形成地域分异规律的基 础。 ①形成机制的统一性。地带性现象和非地带性现象是地球内动力和外 动力共同作用的产物。 ②发生作用的统一性。每一个地点都有纬度、经度和高度,都有特定 的地质基础,都受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影响。春城昆明位于北纬25º , 东经102º ,海拔1900米。北纬25º ,东经102º ,海拔1900米三个条件相 加形成四季如春的昆明气候,缺一个条件都会变样。如果纬度向南或者 向北偏10º 经度向东或者向西偏10º ,高程升高或者降低1000米,都不可 能有这样好的环境。研究北京,不能离开北纬40º ,东经116º ,高程50 米三个条件。西安:34º20’,108º55’,400-500M。 霍普司金定律:美国地理学家霍普司金在研究北美洲纬度地带性、经度 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相互关系后指出,在北美地区,当其它因素相同 时,纬度北移1º ,经度东移5º9′,高程升高120米,植物发育日期,春 末夏初推迟4天,晚夏初秋提前4天。后人称这一地带性的相互联系为霍 普司金定律。 ③相互关系的叠加性。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非地 带性有互相叠加的关系。纬度地带性是基础。经度地带性是第一次叠加。 垂直地带性是第二次叠加。位于热带的高山,可以观察到从热带到寒带 的温度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变化
等高线延伸 中低纬度的高山,如
从山麓到山 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
顶更替
然带
地方性分异规 律(非地带性)
地方地形、气 沿一定地
候、较大范围 地面组成物质、
势剖面发
洋流等
生变化
比较普遍,如华北平 原、沙漠中的绿洲、 南美南端东西差异
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
分异规律
更替方向
纬度的
形成 基础
热 量
影响 因素
太阳 辐射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及特例
纬线延伸 纬度更替
低纬和高纬地区,如非 洲沿200E经线,自赤道
向南北的自然带变化
1、三地自然景观是如何更替的? 2、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 3、这种地域分异在哪些纬度表现更典型?
经度地带分异 的表现形式:
内陆
海洋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热带草原带
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带是热带雨林带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分 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干湿度(经度) 地带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
垂直分异规律 (垂直地带性)
形成 基础 热 量
水 分
水热 状况
影响 因素 太阳 辐射
海陆 分布
海拔 高度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及特例
纬线延伸 低纬和高纬地区,如非 纬度更替 洲沿200E经线,自赤道
分布引起的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
带)
2 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
天山山脉南北坡的差异
自然带分布的差异、
绿洲(地形起伏引起地形雨、获得太阳光热等
的差异)改变
3 洋流影响(暖流——增温增湿——自然带向较
高纬延伸;寒流——降温降湿——自然带向较
低纬度延伸)
分布规律的表现 缺失 改变 斑状分布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课时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探究活动:看图,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景观一样吗?
热带草原带
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活动:p78
• 1.说出在地球陆地表层有哪些主要的自然地 理景观类型?
• 森林自然带景观、草原自然带景观、荒漠 自然带景观
• 2.图3-8箭头所指示的各是哪一种典型自然 地带?
•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 3.想一想,在各自然带内部是否还存在着差
①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
律相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
②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
③山坡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
海 拔
地理纬度、山地海拔高度及坡向等
高 因素有关(如下图)

④中低纬度高海拔的山脉表现最明显
⑤同一自然带在阳坡海拔较高,阴坡较低。 ⑥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
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关系
异,举例说明?
在各自然带内部还存在着差异。如热带草原带 有热带草原、热带稀树草原等景观的差异。
• 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什么地域分异?什么 是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 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 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 条件的差异; 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 有序性和普遍性。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1. 图中三地自然景观是如何更替的? 2.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在什么纬度表
现明显?
1.图中三地自然景观是如何更替的? 2.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这种地域分异在哪些纬 度表现更明显?
纬度地带分异 的表现形式: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分 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参考课本p85图,完成p80活动
• 2.在非洲从赤道出发,沿东经20°经线依此向南、北前进, 想一想,自然景观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 常绿硬叶林依次更替。因为太阳辐射能带 来的热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 3.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北纬40°纬线向东前进。想一想, 自然景观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分 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形成 基础
热 量
影响 因素
太阳 辐射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及特例
纬线延伸 低纬和高纬地区,如非 纬度更替 洲沿200E经线,自赤道
向南北的自然带变化
干湿度(经度) 水 地带分异规律 分 (经度地带性) 垂直分异规律 水热 (垂直地带性) 状况
海陆 分布
海拔 高度
经线延伸 中纬地区,如亚欧大陆 经度更替 中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
地域分
水异
地平
带 性 分
经度(干 湿度)的 地域分异

规 律

山地的 垂直地
直 域分异
从低纬 到高纬
从沿海 到内陆
从山麓 到山顶
非地带 性分异 规律
地方性地域分异
分异基础 影响因素 热量 太阳辐射
水分
海陆位置
热量 水分
海拔高度
向南北的自然带变化
经线延伸 中纬地区,如亚欧大陆 经度更替 中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
的变化
等高线延伸 中低纬度的高山,如
从山麓到山 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
顶更替
然带
地方性分异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自然因素的分布不
具备地带性规律(无规律性分布),称非地带性因素
1 南北半球高纬地带的自然带的分布差异(海陆
• 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依次更替。 因为从亚欧大陆东西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 渐减少。
珠穆朗玛峰的南坡自 然带随海拔高度的增 加如何变化?这种变 化是由什么因素决定 的?这种地域分异在 哪些高山上表现明显?
(1)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南坡纬度低、海拔低、相对高度大,所以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2)比较珠峰南坡 和北坡降水量的差异 并解释原因

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多,
穆 朗
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 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 风坡

(3)想一想,珠峰

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

原因

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

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

风坡,降水量大, 因而积雪量大,雪线

较北坡低
雪线
垂直带谱的起始带称基带,
也就是山脚处的自然带。
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分 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干湿度(经度) 地带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
形成 基础
热 量
水 分
影响 因素
太阳 辐射
海陆 分布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及特例
纬线延伸 纬度更替
经线延伸 经度更替
低纬和高纬地区,如非 欧大陆 中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 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