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的常用辅料
第1单元 任务四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4.炮制作用
起协同作用,增强润肺止咳(蜜冬花)、 补脾益气作用(蜜黄芪)。
解毒(蜜百部毒性降低)。 缓和药性(蜜麻黄发汗作用缓和)。 矫味矫臭(蜜马兜玲劣味减弱)。
减轻药物的副作用(蜜升麻升散作用、对胃的刺
激性减弱)。
5.贮藏
季节:春夏季防止发酵(加少许生姜片,盖严, 可防发酵),贮存5~10℃干燥通风处, 。
4.使用方法 油炸、油脂涂酥烘烤。
5.常以麻油制的药物 马钱子、蛤蚧、三七等。
十一、羊脂油
1.来源与成分:山羊等的脂肪熬炼而成。主要成分为
油脂,尚含脂肪酸等。
2.性味功效 甘温。补虚助阳,润燥,祛风解毒。 3.炮制作用:增强补肾助阳作用。 4.使用方法:油炙。 5.常用羊脂制的药物:淫羊藿。
原糖不得少于64.0%。
7.使用方法:蜜炙、蜜蒸、蜜煮。
8.常以蜜制的药物 化痰止咳药:麻黄、紫菀、百部、马兜
铃、白前、枇杷叶、款冬花。 补中益气药:甘草、黄芪、党参。
(四)食盐水
1.来源成分
盐的主要主含氯化钠,尚含氯化镁、硫酸镁、 硫酸钙等。氯化钠在食盐中含量为99%(属于混 合物),部分地区所出品的食盐加入氯化钾来 降低氯化钠的含量以降低高血压发生率。同时 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食盐都通过添加碘来预防碘 缺乏病,添加了碘的食盐叫做碘盐。
甘草甜素对毒物有吸附作用,其解毒作 用比单纯的葡萄糖醛酸强。
甘草甜素还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的作 用,能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甘草增溶的原理——与甘草皂苷有关。
➢ 甘草皂苷系表面活性剂,甘草浸出液, 振摇之后产生稳定的泡沫,减低表面张 力,能增加其他不溶水物质的溶解度, 故有增溶的作用。
➢ 故中医处方中常用甘草作为药引,调和 诸药。
中药炮制所用辅料总结

中药炮制所用辅料总结中药在炮制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加入共制的其他物质称辅料。
辅料是炮制药物的条件之一。
辅料的作用,除了构成炮制的某些作用外,还有火制法中用某些辅料作中间体,使药物受热均匀;水制法中用某些辅料作防腐剂,防止药物在水漂时腐烂等作用。
常用辅料有固体辅料和液体辅料两类。
(一)固体辅料(1)麦麸:取干燥麦麸10斤,熟蜂蜜2斤,清水1斤,先将蜜水混合均匀,然后喷洒在麦麸中,边喷洒,边揉搓,并用半米筛筛一次。
如有粘结的小团,再揉搓过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置锅内用小火炒干水分取出,冷后加盖储存备用。
本品性味甘平,具和中作用,炒焦后有芳香气,能健胃矫臭,常用于制健脾胃及有刺激性、腥臭气味的药物,如:炒白术、炒僵蚕、炒肉豆蔻。
(2)米:以粳米、糯米作辅料。
粳米性味甘平,能益气除烦、止泻止渴,多用于制健脾胃药物,如:米炒党参。
糯米性味甘温,益气止泻,制斑螯有解毒作用。
(3)大豆:以黑大豆作辅料,性味甘平,能补肾解毒,多用于制补肾及毒性药物,如:制首乌、制川乌。
(4)豆腐:以豆腐作辅料,性味甘寒,具清热作用,制硫黄、藤黄有解毒作用。
(5)炒:先用半米筛筛去粗炒,再用清水洗去灰泥,晒干置锅内炒热,加少量植物油拌炒,至炒稍带黑色,并现光滑时取出,储存备用。
每次炒药前,须加少量植物油拌炒。
炮制坚硬药材,用砂作中间体,能使药物受热均匀,达到酥脆易碎,便于制剂和溶出有效成分,如:制马钱子、制龟板。
(6)土:灶心土、黄土均供制药用。
灶心土系土灶中的焦土,以久经火炼者为佳(燃煤的灶中的土不能用),为紫色或黑褐色块状物,坚硬如石,性味辛微温,能温中和胃,止血止呕。
黄土,即山地挖掘的洁净黄色土,性味甘平,能止痢、止血、解毒。
均须碾粉备用。
多用于制补脾胃药物,如:土炒白术。
(7)滑石:系单斜晶系鳞片状或斜方柱状的天然矿石,质地滑腻,经验以白而带绿色为优,带黄色或灰色质量较差。
拣去杂质,碾细水飞用。
性味甘寒,利水通淋,清热解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作中间体砂药,能使药物受热均匀,多用于炒制韧性强的动物药,如:制玳瑁。
中药炮制

切制
定义:将净选后的药材进行软化,切成一定规格片、丝、块、 段等的炮制工艺。
(一)切制前的水处理 1.淋法:多适用于全草类、叶类、果皮类和有效成分易随水流失的。 如:薄荷、荆芥、枇杷叶、甘草 2.淘洗法:适于质地松软、水分易渗入及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的。 如:五加皮、白鲜皮、防风、龙胆。 3.泡法及“少泡多润”:适于质地坚硬,水分较难渗入药材的。 如:天花粉、木香、乌药、三棱等。 4.漂法:多适于毒性药材,用盐腌制过的药材及具腥臭味的药材。 如:川乌、天南星、肉苁蓉、紫河车等。 5.润法:质地坚硬,短时间外部水分不易渗透组织内部,达到内外一致 ,利于切制的药物。如:三棱、槟榔、郁金
5)对抗同贮法
6)高温养护法 高于40℃害虫停止发育,高于50℃,害虫将在短时间死亡。 含挥发油的饮片烘烤温度不宜超过60℃ 2.现代养护技术(8个) 1)干燥养护技术 2)气调养护技术:低氧高二氧化碳 3)60Co-γ射线辐射杀虫灭菌养护技术 4)包装防霉养护法 5)气幕防潮养护技术 6)蒸气加热养护技术150度,2~4秒 7)气体灭菌养护技术环氧乙烷 8)中药挥发油熏蒸防霉技术
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
1.弯曲法 ——结合折断法 适用对象: 长条状药材,如白芍、山药、木通、木香等 方法:握于手中,大拇指向外推,其余四指向内缩,药材略弯曲, 而不易折断,即为合格。 2.指掐法 适用对象:团块状药材,如白术、白芷、天花粉、泽泻等 方法:手指甲能掐入表面为宜。 3.穿刺法——结合剖开法 适用对象:粗大块状药材,如大黄、虎杖等。 方法:以铁扦能刺穿而无硬心感为宜 4.手捏法 适用对象:不规则的根与根茎类的药材,如当归、独活等。部分块 根、果实、菌类药材,如延胡索、枳实、雷丸等 方法:用手捏粗的一端,感觉其较柔软为宜。,润至手握无吱吱响 声或无坚硬感时为宜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炮制辅料是指在炮制过程中应⽤的除主药以外的⼀切附加物料的总称。
其性质、成分对所炮制的药物有⼀定的影响,与中药炮制品的临床疗效也有⼀定的关系。
炮制辅料的作⽤在于以下两个⽅⾯:⼀是具有中间传热体作⽤;另⼀个是发挥药性作⽤(协同或拮抗)。
炮制辅料依照其应⽤时的形态分为“固体辅料”和“液体辅料”。
1.液体辅料:酒 醋 蜂蜜 ⾷盐⽔ ⽣姜汁 胆汁 ⿊⾖汁 ⽢草汁 ⽶泔⽔ 其他 酒:制药⽤酒为⽩酒和黄酒两⼤类,黄酒为粮⾷酿造⽽成,含⼄醇15~20%,⽩酒为酿造后经蒸馏⽽成,含⼄醇50~70%。
炮制⽤酒以黄酒为主,⽤于酒炙、酒蒸、酒炖、酒浸淬等;⽩酒多⽤于浸泡药物。
酒的性味⽢⾟、⼤热,能活⾎通络、祛风散寒、⾏药势、矫臭矫味。
药物经酒制后有助有效成分的溶出,⽽增强疗效。
动物的腥膻⽓味为三甲胺、氨基戊醛类等成分,酒制时它能随酒挥发⽽除去,酒有酯类等醇⾹物质,可以矫臭矫味。
⾷盐⽔:为⾷盐的结晶体加⽔溶解,经过滤⽽得的澄明的液体。
主要成分为NaCl,尚含少量的硫酸盐、镁、钡、氟、砷、铅等。
其性味咸寒,能强筋⾻、软坚散结、清热凉⾎、解毒、防腐,并能矫臭矫味。
药物经盐制后,能改变药性,增强滋补肝肾、滋阴降⽕、疗疝⽌痛等作⽤。
常⽤盐制的药物有杜仲、巴戟天、⼩茴⾹、车前⼦等。
2.固体辅料:稻⽶ 麦麸 ⽩矾 ⾖腐 ⼟ 蛤粉 滑⽯粉 河砂 朱砂 稻⽶:稻⽶为⽲本科植物稻的种仁,主要成分为淀粉、蛋⽩质、脂肪、矿物质。
尚含少量的B族维⽣素、多种有机酸类及糖类。
中药炮制多选⽤⼤⽶或糯⽶。
其性味⽢平,能补中益⽓,健脾和胃,除烦⽌咳,⽌泻痢。
与药物共制,可增强疗效,如党参。
降低刺激性和毒性,如斑蝥、红娘⼦。
麦麸:麦麸为⼩麦的种⽪,呈褐黄⾊,主含淀粉、蛋⽩质及维⽣素等。
其性味⽢淡,能和中益脾。
与药物共制能缓和药物的燥性,去除药物的不良⽓味,增强疗效。
常⽤麦麸制的药物有枳壳、枳实、僵蚕、苍术、⽩术等。
⽩矾:⽩矾为三⽅晶系明矾矿⽯经提炼⽽成的不规则的结晶体,⽆⾊、透明或半透明,主要成分为含硫酸铝钾。
中药主要中药的炮制方法与辅料用量[最新]
![中药主要中药的炮制方法与辅料用量[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051c755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79.png)
附表1:0000000炮制方法辅料用量(kg)炮制品辅料常用量(kg)酒炙(辅料:黄酒)10 酒大黄、酒当归、酒黄柏、酒黄芩10~20 12.5 酒黄连20 酒蕲蛇、蕲蛇肉、酒香附、酒蛤蚧醋炙(辅料:米醋)10 醋乳香20~30(但不得过50)15 醋大黄20 醋延胡索、醋香附30 醋甘遂盐炙(辅料:盐水)2 盐杜仲、盐黄柏、盐泽泻、盐车前子 2(配盐水时加水量为盐量的4~5倍)未明确盐附子姜炙(辅料:姜汁)10 姜厚朴10(干姜3)12.5(干姜4)姜黄连臾炙(辅料:吴萸汁)10 臾黄连10蜜炙(辅料:炼蜜)5 蜜百部25 15 蜜桂枝20 蜜麻黄、蜜枇杷叶25 蜜黄芪、蜜甘草、蜜麻黄绒油炙(辅料:见右)20 炼油(羊脂油)炙淫羊藿未明确滩涂适量麻油炙蛤蚧土炒(辅料:灶心土粉)30 土炒当归附表2:0000000炮制方法炮制品辅料用量(kg)酒蒸酒黄精黄酒20 熟大黄(炖)黄酒30 熟地黄黄酒30~50黑豆汁煮制首乌黑豆10(取汁) 豆腐煮(或蒸)制藤黄豆腐300复制法清宁片黄酒75炼蜜40 四制香附生姜5(取汁)米醋10黄酒10食盐2 清半夏白矾20姜半夏生姜25白矾12.5 法半夏甘草15生石灰10 黄连汤制炉甘石黄连12.5三黄汤制炉甘石黄连12.5黄芩12.5黄柏12.5发酵法神曲杏仁4 赤小豆4 鲜青蒿7 鲜辣蓼7 鲜苍耳草7制霜法西瓜霜芒硝15煨法麦麸煨肉豆蔻麦麸40 滑石粉煨肉豆蔻滑石粉50 面裹煨肉豆蔻面粉50提净法芒硝(朴硝)萝卜20 炮制品步骤1 步骤2 步骤3炒牛蒡子取净药材,置炒制容器内,文火加热炒至微鼓起,有爆裂声,略有香气时取出晾凉炒芥子炒至深黄色,有爆裂声,散出香辣气时炒莱菔子炒至鼓起,爆鸣声减弱,手捻易碎,断面浅黄色,有香气逸出时炒栀子炒至深黄色炒车前子炒至略有爆声并有香气逸出时炒王不留行炒至大部分爆成白花炒苍耳子炒至深黄色,刺焦时取出晾凉,去刺筛净炒山楂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焦山楂取净药材,置炒制容器内,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焦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焦栀子炒至焦黄色取出晾凉焦苍术炒至褐色时喷淋少许清水,再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山楂炭取净药材,置炒制容器内,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黄柏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深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熄灭火星取出晾凉,筛去碎屑生地炭炒至焦黑色,发泡鼓起时取出放凉熟地炭炒至外皮焦褐色为度大黄炭炒至外表呈黑色黄芩炭炒至表面黑褐色,里面深黄色当归炭炒至微黑色栀子炭荆芥炭炒至黑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熄灭火星取出晾干大蓟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熄灭火星香附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熄灭火星蒲黄炭炒至棕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熄灭火星麸炒枳壳先将锅烧热,均匀撒入定量辅料,用中火加热,待烟气投入净药材,不断翻动炒至淡黄色时取出、筛去辅料放凉麸炒苍术炒至深黄色时麸炒白术炒至黄褐色时米炒斑蝥炒至米呈深黄色,斑蝥微挂火色时土炒白术土炒当归先将锅烧热,均匀撒入定量辅料,武火加热炒至灵活状态投入净药材,不断翻动炒至表面均匀挂土粉时蛤粉烫阿胶炒至鼓起呈圆球形,内无溏心时滑石粉炒水蛭炒至微鼓起,呈黄棕色时制马钱子(砂炒)炒至表面棕褐色,鼓起,内部红褐色,并起小泡时炮附片(砂炒)炒至鼓起并微变色砂炒骨碎补炒至鼓起,取出取出、筛去辅料放凉,撞去毛蒲黄炒阿胶先将锅烧热,均匀撒入定量蒲黄,中炒至鼓起呈圆球形,内无溏心时取出、筛去蒲黄放凉附表3:重要中药的炮制方法(一)0000000 附表4:重要中药的炮制方法(一)0000000火加热炒至稍微变色投入阿胶丁不断翻动制马钱子 (油炸)先将锅烧热,取麻油适量置锅内,加热至230摄氏度投入马钱子炸至老黄色 立即取出,去油放凉马钱子粉取将砂炒马钱子粉碎成细粉测定其细粉士的宁含量加适量淀粉混匀即得炮制品步骤1步骤2步骤3酒黄连、姜黄连 臾黄连、姜厚朴 醋延胡、酒香附 盐黄柏、酒黄柏 醋香附、酒蛤蚧 四制香附 取净药材,用液体辅料拌匀并充分闷润,待液体辅料被吸尽,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酒大黄 文火炒干,色泽加深时 酒当归 文火炒干,炒至深黄色时 酒蕲蛇 文火炒干,炒至黄色时 盐泽泻 文火炒干,炒至微黄色时盐杜仲 中火炒至颜色泽加深,有焦斑,丝易断时酒黄芩 文火炒至微干,深黄色,嗅到药物与辅料的固有香气取出晾凉 盐车前子 文火炒至略有爆声,喷淋盐水炒干 取出晾凉 醋甘遂 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晾干醋乳香置净乳香炒制表面微溶时,喷淋定量米醋,边喷边炒至迅速取出,摊开容器内,文火炒至冒烟表面呈油亮光泽时放凉炒乳香表面溶化显油亮光泽时熟大黄取净药材,置蒸制容器内隔水蒸至大黄内外均为黑色时取出干燥熟大黄取净药材用黄酒拌匀并充分闷润1~2h,待液体辅料被吸尽后,置炖药容器内密闭隔水炖24~32h至大黄内外均为黑色时取出干燥酒黄精取净药材用黄酒拌匀,置蒸制容器内,密闭隔水蒸至酒被吸尽,黄精色泽黑润,口尝无麻味时取出稍凉,切厚片干燥熟地黄隔水蒸至酒被吸尽,地黄显乌黑色光泽,味转甜取出晒至外皮粘液稍干,切厚片干燥蒸黄精取净药材反复蒸至内外呈滋润黑色切厚片干燥熟地黄取净药材蒸至黑润取出,晒至八成干清宁片取大黄净药材置煮制容器内,加水满过药面武火加热煮烂,加30%黄酒搅拌后继续煮成泥状取出晒干,粉碎,过100目筛,取细粉,再与黄酒、炼蜜混合成团块状置笼屉内蒸透,取出揉匀,搓成直径约14mm的圆条再将圆条于50~55摄氏度低温干燥至七成干,装入容器内闷约10天至内外湿度一致,手摸有挺劲,取出切厚片晾干淡附片取盐附片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盐分漂尽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黑豆与甘草,切薄片干燥醋香附取净香附,加入米醋与水等量,共煮至醋液基本吸尽蒸5h,闷片刻取出微凉,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或干燥后,碾成绿豆大颗粒姜厚朴取生姜切片,加水煮汤取刮净粗皮扎成捆的厚朴置姜汤中,反复浇淋,并用微火加热共煮,至姜液被吸尽切丝干燥,筛去碎屑蜜黄芪蜜麻黄绒取净药材,用开水稀释过的炼蜜浇淋,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不黏手时取出放凉蜜甘草炒至老黄色、不黏手时蜜麻黄蜜枇杷叶炒至不黏手时油炙淫羊藿在锅内加热溶化羊脂油后,加入淫羊藿丝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油脂吸尽,微显光泽时取出晾凉油酥蛤蚧取蛤蚧涂以麻烤至稍黄质脆除去头爪鳞片,油用无烟火烤切成小块酒蛤蚧取蛤蚧块,用黄酒拌匀并充分闷润,待黄酒被吸尽或烘干或置钢丝筛上,文火烤热,喷适量黄酒,再置火上酥制,如此反复多次,酥至松脆为度放凉黄连汤制炉甘石取对应净药材加水煎汤2~3次,至苦味淡薄,过滤去渣合并药汁浓缩加入煅炉甘石细粉中拌匀药汁吸尽后,干燥三黄汤制炉甘石制首乌取何首乌净药材,用黑豆汁拌匀润湿,置非铁质蒸制容器内,密闭蒸或炖至黑豆汁液被吸尽,药物呈棕褐色时取出,干燥黄芩取黄芩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大小分档置蒸制容器内隔水加热,蒸至“圆气”后半小时,侯质地软化取出,趁热切薄片,干燥黄芩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8~12h,至内外湿度一致时豆腐制藤黄豆腐制,将净藤黄用豆腐蒸或煮3~4h 待藤黄全部融化时取出放冷,除去豆腐干燥燀杏仁取净杏仁置10倍量沸水中略煮,加热约5分钟至种皮微膨起即捞,用凉水浸泡后取出搓开种皮与种仁,干燥筛去种皮鲜地黄取鲜药材洗净泥土,除去杂质用时切厚片或绞汁生地黄取干药材,除去杂质用水稍泡,洗净,闷润,切厚片盐附子取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晾晒,并逐渐延长晾晒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体质变硬制川乌将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的净川乌,加水煮4~6h或蒸6~8h 至取个大及实心者切开后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厚片干燥黑顺片取泥附子按大小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约5mm的厚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白附片取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去外皮,,纵切成约3mm的厚片,再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至半干,以硫磺熏后晒干炮制品步骤1 步骤2 步骤3枯矾取敲成小块的净白钒,置锻锅内,用武火加热至融化继续锻至膨胀松泡呈白色蜂窝状固体,完全干燥时停火,放凉后取出,研成细粉锻牡蛎取净牡蛎,置耐火容器中或无烟炉火上,用武火加热锻至酥脆时取出放凉,碾碎锻石决明锻至灰白色或青灰色,易碎时锻赭石取砸成小块的净药材,置耐火容器中武火加热锻至红透,立即倒入醋液淬制,如此反复锻淬至质地酥脆,淬液用尽为度取出,摊凉锻自然铜锻制红透立即取出,投入醋液中淬制,待冷后取出,继续煅烧醋淬至黑褐色,外表脆裂,光泽消失,质地酥脆锻炉甘石锻制红透取出,投入水中浸淬,搅拌,倾取水中上层混悬液,残渣继续煅淬3~4次至不能混悬为度合并混悬液,静置,待澄清后倾去上层清水,干燥血余炭取头发,除去杂质反复用稀碱水洗净,扣锅锻扣熟地炭取熟地黄,除去杂质扣锅锻扣。
中药炮制学第章中药炮制的分类和辅料

4.方法:炙、蒸、煮、炖。
5.药物:黄芩、大黄、白芍、当归、白花蛇等。
(二)醋
古称酢、醯、苦酒、米醋,习称苦酒。
1.来源及特征:米、麦、高粱及酒糟酿制而成。
含醋酸4%-6%,尚有维生素类、高级醇类,有机酸类、醛类、还原糖类、 浸膏质、灰分等。
质量要求:澄明,不浑浊,无悬浮物及沉淀物,无霉花浮膜,无 “醋鳗”、“醋虱”,具醋特异气味,无其他不良气味与异味。总酸
第二节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一、辅料的概念 1含义:中药炮制辅料是指除主药以外具 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 2作用: 一是与药物协同、缓和药性,去除 毒性,增强药效。 二是作为一种加热介质,使中药受 热均匀(砂),达到炮制要求。 3分类:液体及固体辅料
4区别
(1)制剂辅料:药剂中除主药以外的一切 附加物料的总称,它必须具有较高的化学 稳定性,不与主药起反应,不影响主药的 释放、吸收和含量测定。
主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粗纤维及维生素、酶类、 谷甾醇、卵磷脂等。
2.性味功效:甘、淡、平。健脾和中。
3.炮制作用:增效、缓和燥性、消除腥臭气味、附 加判断指征。
4.方法:炒。
5.药物:枳壳、枳实、苍术。
(三)白矾(又称明矾)
1.来源与特性:硫酸盐类明矾矿石经提炼而成的不 规则的块状结晶体,无色,透明或半透明,有玻 璃样色泽,质硬脆易碎,味微酸而涩,易溶于水 ,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铝钾。
质量要求:一般要求用新鲜生姜汁(1:1),不得有酸 败、变色、沉淀等质变现象发生。
2.性味功效:辛温、温中止呕、发表散 寒、开痰解 毒等。
3.炮制作用:降低毒性、缓和寒性、增强疗效等。 4.方法:炙、煮。 5.药物:厚朴、草果、竹茹、半夏、天南星、黄连等
中药炮制学第4章 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

3.蜂蜜 .
普通蜂蜜- 含果糖、 葡萄糖70% 普通蜂蜜 - 含果糖 、 葡萄糖 % 。 用于炮制多炼 制后用 有毒蜂蜜-色泽较深、 有苦味、 有毒蜂蜜-色泽较深、稀、有苦味、麻舌感 一般蜂蜜的含还原糖量应不少于 含还原糖量应不少于64% 一般蜂蜜的含还原糖量应不少于 %。 (1)性味功能 ) 性味甘平,能补中润燥,止痛,解毒, 性味甘平 , 能补中润燥 , 止痛 , 解毒 , 矫味矫 生者性凉,熟者性温。 臭。生者性凉,熟者性温。 蜜炙甘草 远志、紫菀、麻黄等。 甘草、 (2)炮制药物 蜜炙甘草、远志、紫菀、麻黄等。 ) (3)目的 ) 与药物起协同作用,增强药物疗效; 解毒;缓和药物性能;矫味矫臭;缓急止痛。 解毒;缓和药物性能;矫味矫臭;缓急止痛。
8.米泔水 .
为淘米时第二次滤出之灰白色混浊液体或2kg米粉 米粉 为淘米时第二次滤出之灰白色混浊液体或 加水100kg 加水 性味功效:甘凉。清热凉血,利尿和中, 性味功效:甘凉。清热凉血,利尿和中,吸附油脂 等。 作用: 作用: 米泔水甘凉,对油脂有吸附作用, 米泔水甘凉,对油脂有吸附作用,用于浸泡含油 质较多的药物如苍术、白术,除去部分油质: 质较多的药物如苍术、白术,除去部分油质: ①降低药物辛辣之性 ②增强补脾和中的作用
7. 滑石粉 药物受热均匀 吸附 8. 河砂 粉碎和利于煎出有效成分 破坏药物毒性成分 除去非药用部位 油砂 9.其他 其他 朱砂、皂角、萝卜、面粉、金银花、 朱砂、皂角、萝卜、面粉、金银花、鲜葱 辅料用量也不宜太多。 辅料用量也不宜太多。
复习思考题
常用的液体辅料有哪些,性味及作用是什 常用的液体辅料有哪些, 用于炮制哪些药材? 么,用于炮制哪些药材?
5.生姜汁 . 鲜姜捣汁、 鲜姜捣汁、干姜煎汁 姜汁与生姜的比例为1: 姜汁与生姜的比例为 :1 药材:生姜:干姜=10:1:1/3 药材:生姜:干姜 : : / (1)性味功能 ) 性味辛温,能发表、散寒、止呕、 性味辛温,能发表、散寒、止呕、化 解毒。 痰、解毒。 (2)炮制药物: )炮制药物: 姜炒制-厚朴 姜煮制-半夏 (3)目的:制寒性、解毒、增效 )目的:制寒性、解毒、
中药炮制学,第三单元,中药炮制的辅料

中药炮制学——第三单元中药炮制的辅料辅料的定义炮制辅料是指在炮制过程中应用的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
依形态分类:固体辅料、液体辅料。
作用:1.具有中间传热体作用2.发挥药性作用(协同或拮抗)一、液体辅料种类种类:酒、醋、蜂蜜、食盐水、生姜汁、甘草汁、黑豆汁、米泔水、胆汁、麻油等。
二、液体辅料的炮制作用1.酒用以制药的酒有黄酒、白酒,主要成分为乙醇。
黄酒含醇15%~20%(炮制多用),白酒含醇50%~70%(浸泡药物多用)。
酒制的方法有酒炙、酒蒸、酒炖、酒浸淬等。
性质:酒的性味甘辛、大热,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臭矫味。
作用机制:1.有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从而增强疗效。
2.动物的腥膻气味为三甲胺、氨基戊醛类等成分,酒制时它能随酒挥发而除去,酒有酯类等醇香物质,故能矫臭矫味。
常用酒制的药物有黄连、黄芩、大黄、白芍、白花蛇、山茱萸、女贞子等。
(多用于活血散瘀药、祛风通络药及动物类中药)2.醋制药多用米醋等食用醋,含醋酸4%~6%。
醋制的方法有醋炙、醋蒸、醋煮、醋浸淬等。
性质:醋味酸苦,性温。
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等作用。
作用机制:1.能与药物中所含的游离生物碱结合成盐,从而增加其溶解度而易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疗效。
2.能和具腥膻气味的三甲胺类成分结合成盐而无臭气,故可除去药物的腥臭气味而矫臭矫味。
3.杀菌防腐。
常用醋制的药物有延胡索、甘遂、商陆、大戟、芫花、莪术、香附、柴胡等。
(多用于疏肝解郁、散瘀止痛、攻下逐水的药物)3.蜂蜜蜂蜜为蜜蜂采集花粉酿制而成。
主要成分为果糖、葡萄糖,两者约占蜂蜜的70%,尚含少量蔗糖、麦芽糖、矿物质、蜡质、含氧化合物、酶类、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
炮制常用的是炼蜜。
蜂蜜不得用金属容器贮藏。
性质:性味甘平,能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矫味矫臭。
作用机制:1.与药物起协同作用,增强其润肺止咳、补脾益气作用。
2.能矫味,缓和药性及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浅谈炮制中药的固体辅料

浅谈炮制中药的固体辅料中药在炮制过程中,往往需要加⼊⼀些辅料与药物⼀起共制,使之符合中医临床⽤药要求。
中药炮制常⽤的辅料可分为液体辅料和固体辅料两⼤类。
固体辅料有稻⽶、麦麸、⽩矾、⾖腐、⼟、蛤粉、滑⽯粉、河砂、朱砂等。
固体辅料在炮制药物中,炒法使⽤最多,除了⽩矾、⾖腐、朱砂不⽤炒法外,其余都是⽤炒或烫,这就是常⽤的麸炒、⽶炒、⼟炒、砂烫、蛤粉烫、滑⽯粉烫等。
辅料⽆论是液体或固体,性能和作⽤虽然各有不同,⽽炮制的⽬的是⼀致的,但在使⽤上则有差别。
液体辅料本⾝要渗⼊被炮制的药物中去;⽽固体辅料有的是使药性进⼊被炮制的药物中,扩⼤药⽤范围;有的则是吸附毒性,降低副作⽤;有的是缓和药材的烈性,改变药材的性能;有的还可起到矫臭作⽤和便于加⼯制剂。
固体辅料在将药物炮制完后,除河砂以外(河砂还可继续使⽤烫制药物,但烫制毒性药物的河砂与烫制其它药物的河砂要分开,不能混⽤)都要去除掉,更不能与药物⼀同⼊煎。
如⽶、⾖腐在炮制剧毒药物后,便不可再次⽤来炮制药物。
因此掌握各种辅料的性能和作⽤,有助于理解炮制的原理和⽅法,提⾼中药炮制质量。
现将炮制中药的常⽤固体辅料性能及其应⽤介绍如下:⽶炒炮制⽤⽶系⼤⽶或糯⽶,稻⽶为⽲本科植物稻的种仁。
主要成分为淀粉、蛋⽩质、脂肪、矿物质,尚含少量的B族维⽣素、多种有机酸类及糖类。
稻⽶⽢平,能补中益⽓、健脾和胃、除烦⽌渴、⽌泻痢。
稻⽶与药材共制,可取其性以增强药物的功能,制毒剧品时⽤以降低剌激性和毒性。
⽶炒⽅法:先将⽶炒⾄微黄,然后将药物倒⼊,炒⾄⽶呈焦黄⾊,药呈黄⾊微有焦点,发出⾹⽓为度。
⽬前常⽤⽶制的药物有红娘⼦、斑蝥、党参等。
麦麸炒麦麸为⼩麦的种⽪,呈褐黄⾊。
主含淀粉、蛋⽩质及维⽣素等。
麦麸⽢淡平,有和中养胃、益脾等功效。
麦麸与药材共制:1。
能增强其健脾作⽤,如常⽤健脾利湿的⼭药、苡仁、芡实、神曲等,经麸炒后,可助其引药⼊脾经,增强醒脾和胃的作⽤;2。
能缓和药性、降低药物的燥烈性,如⼀些含挥发油较⾼的⽩术、枳壳、枳实等,由于多量油质服后易引起恶⼼呕吐的副作⽤,经麸炒制后,可减低其含油量,起到缓和其燥性作⽤;3。
主管中药师-专业知识-中药炮制学 第三单元 中药炮制的辅料练习题及答案详解(7页)

中药炮制学第三单元中药炮制的辅料一、A11、朱砂的主要成分是A、硫化汞B、氧化汞C、游离汞D、氧化砷E、以上都不是2、灶心土的作用不包括A、补脾益肺B、温中和胃C、止血D、止呕E、涩肠止泻3、米醋的作用不包括A、散瘀止血B、理气止痛C、疏肝健脾D、行水解毒E、矫臭矫味4、能使药物中所含有的游离生物碱类成分结合成盐,增加溶解度而提高疗效的辅料是A、酒B、醋C、羊脂油D、蜂蜜E、食盐水5、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臭矫味作用的辅料是A、醋B、牛姜汁C、酒D、甘草汁E、米泔水6、醋不具有的作用是A、引药入肝B、理气C、止血D、散瘀止痛E、活血通络7、常用蜜制的药物是A、黄芩B、柴胡C、款冬花D、小茴香E、厚朴8、常用酒制的药物是A、杜仲B、车前子C、商陆D、麻黄E、白芍9、常用胆汁炮制的药物是A、麻黄B、天南星C、马钱子D、苍术E、地龙二、B1、A.河砂B.朱砂C.稻米D.滑石粉E.土<1> 、常用于炮制红娘子的辅料是A B C D E<2> 、常用于炮制山药的辅料是A B C D E2、A.灶心土B.河砂C.白矾D.蛤粉E.滑石粉<1> 、能解毒杀虫、收敛燥湿、祛痰、防腐的辅料是A B C D E<2> 、没有治疗作用的辅料是A B C D E3、A.朱砂B.蛤粉C.滑石粉D.豆腐E.稻米<1> 、常用于炮制阿胶的辅料是A B C D E<2> 、藤黄常用的炮制方法是A B C D E4、A.土B.滑石粉C.河砂D.朱砂E.米<1> 、常用于炮制党参的辅料是A B C D E<2> 、常用于炮制山药的辅料是A B C D E5、A.麻黄B.天南星C.水蛭D.阿胶E.马钱子<1> 、常用砂炒的药物是A B C D E<2> 、常用滑石粉炒的药物是A B C D E6、A.豆腐B.河砂C.稻米D.蛤粉E.朱砂<1> 、能益气和中、清热解毒、生津润燥的辅料是A B C D E<2> 、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咳,止泻的辅料是A B C D E<3> 、能镇惊、安神、解毒的辅料是A B C D E7、A.麻黄B.天南星C.马钱子D.杜仲E.厚朴<1> 、常用姜制的药物是A B C D E<2> 、常用食盐水炮制的药物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朱砂为三方晶系硫化物类矿物辰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中药炮制常用辅料种类较多,根据辅料的形态和性质,一般可分为液体辅料和固体辅料。
液体辅料主要包括酒、醋、蜂蜜、食盐水、生姜汁、甘草汁、黑豆汁、米泔水、胆汁、麻油等。
固体辅料主要包括稻米、麦麸、白矾、豆腐、土、蛤粉、滑石粉、河砂、朱砂等。
一、液体辅料1.酒用以制药的有黄酒、白酒两大类,浸药多用白酒,炙、蒸、煮药多用黄酒。
酒性大热,味甘,辛。
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升提药力,矫味矫臭。
药物经酒制后,有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而增加疗效。
动物的腥膻气味为三甲胺、氨基戊醛类等成分,酒制时此类成分可随酒挥发而除去。
酒中含有酯类等醇香物质,可以矫味矫臭。
2.醋炮制用醋为食用醋(米醋或其他发酵醋),化学合成品(醋精)不应使用。
陈醋用于药物炮制更佳。
醋性味酸苦,温。
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等作用。
同时,醋具酸性,能与药物中所含的游离生物碱等成分结合成盐,从而增加其溶解度而易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疗效。
醋能使大戟、芫花等药物毒性降低而有解毒作用。
醋能和具腥膻气味的三甲胺类成分结合成盐而无臭气,故可除去药物的腥臭气味。
此外醋还具有杀菌防腐作用。
3.蜂蜜为蜜蜂采集花粉酿制而成,中药炮制常用的是炼蜜,即将生蜜加适量水煮沸,滤过,去沫及杂质,稍浓缩而成。
炼蜜性味甘温,有甘缓益脾、润肺止咳、矫味等作用。
因此,蜜炙法多用于止咳平喘、补脾益气的药物。
用炼蜜炮制药物,能与药物起协同作用,增强药物疗效或起解毒、缓和药物性能、矫味矫臭等作用。
4.食盐水为食盐的结晶体加适量水溶化,经过滤而得的澄明液体。
食盐性味咸,寒。
能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味。
药物经食盐水制后,能改变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的作用。
5.生姜汁取姜科植物鲜姜的根茎,经捣碎取汁;或用干姜,加适量水共煎去渣而得的黄白色液体。
姜汁有香气,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姜辣素(姜烯酮、姜酮、姜萜酮混合物),另外尚含有多种氨基酸,淀粉及树脂状物。
中药炮制学第05章中药炮制分类和辅料

量不得低于3.5%。不得检出游离酸.
2.性味功效:酸、苦、温。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行水消肿。
3.炮制作用:引药入肝、增强疗效、助容、解毒、 矫味矫臭。
4.方法:炙、蒸、煮。
5.药物:延胡索、甘遂、柴胡等。
第五章
中药炮制的 分类及辅料
第一节 炮制的分类方法
一、雷公炮炙十七法 出于明缪希雍《炮炙大法》,内容:
1.炮—火灰加热至焦黑。现炒微黑或砂炒。 2.爁—焚烧、烘烤。 3.煿—火烧至干燥爆裂。“爆”义.用于硬壳果实。 4.炙—近火烤黄;炒;涂辅料炒;现为与液体辅料
拌炒。 5.煨—“煻灰炮”热火灰中缓慢加热。 6.炒—药物至加热容器内连续加热并不断翻动。 7.煅—火上煅烧。用于矿物、贝壳、化石类药。
2作用:
一是与药物协同、缓和药性,去除 毒性,增强药效。
二是作为一种加热介质,使中药受 热均匀(砂),达到炮制要求。
3分类:液体及固体辅料
中药炮制学
4区别 (1)制剂辅料:药剂中除主药以外的一切 附加物料的总称,它必须具有较高的化学 稳定性,不与主药起反应,不影响主药的 释放、吸收和含量测定。 (2)炮制辅料:是指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 物料,它和主药起到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 或影响主药理化性质等作用。
中药炮制学
五、工艺与辅料结合分类法 1.辅料为纲工艺为目的分类法
酒制—酒炙、酒炖、酒蒸 醋制—醋炙、醋煮、醋蒸 盐制—盐炙、盐蒸
2.工艺为纲辅料为目的分类方法 净制、切制、炒、炙、煅、蒸、煮、复制、 发酵、发芽、制霜、提净、水飞等。
中药炮制学
第二节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

第五章
炮制品的质量要求 和贮藏保管
第一节 炮制品的质量要求
• 一、净度
系指炮制品的纯净度。即炮制品中杂质和非 药用部位的限度。炮制品不应夹带泥砂、 灰屑、杂质、霉烂品、虫蛀品,应去除非 药用部位,以保证调配剂量的准确
• 中药炮制多选用大米或糯米。其性味甘平, 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咳,止泻痢。
• 与药物共制,可增强疗效,如党参。降低刺 激性和毒性,如斑蝥、红娘子。
• 麦麸: 麦麸为小麦的种皮,呈褐黄色,主 含淀粉、蛋白质及维生素等。
• 其性味甘淡,能和中益脾。
• 与药物共制能缓和药物的燥性,去除药物 的不良气味, 增强疗效。常用麦麸制的药 物有枳壳、枳实、僵蚕、苍术、白术等。
• 河砂: 筛取中等粗细的河砂,淘尽泥土, 除尽杂质,晒干而成。
• 用河砂作为中间传热体拌炒药物,取其温 度高,受热均匀,可使坚硬的药物质变酥 脆,易于粉碎和煎出药效。
• 还可破坏药物的毒性,易与除去非药用部 位。常用砂烫的药物有马钱子、狗脊、龟 甲、鳖甲等。
• 朱砂: 为三方晶系硫化物类矿物辰砂,主含 硫化汞。炮制时用朱砂的细粉给药物拌衣。 朱砂甘微寒,可镇惊、安神、解毒。
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作用。
• 醋具酸性能使药物中所含的游离生物碱等成分结 合成盐,增加溶解度而易煎出有效成分,使疗效 增强。如延胡索。
• 醋能缓和大戟、芫花等峻下逐水药的药性和降低 其毒性。
• 醋能引药入肝,增强药物疏肝止痛作用。如柴胡。
• 醋能和具腥膻气味的三甲胺类结合成盐而无臭气, 故可矫臭矫味。如五灵脂。
第二节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第四章中药炮制常用辅料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炮常用辅料的性味功效、作用2.熟悉常用辅料的适用药物。
3.掌握炮制常用辅料的一般用量。
4.了解各种辅料成分、性质及质量要求等一、含义:中药炮制辅料是指除主药以外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它对主药可起协同作用,或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减轻副作用,或影响主药的理化性质。
二、作用:一是与药物协同、缓和药性,去除毒性,增强药效。
二是作为一种加热介质,使中药受热均匀(砂),达到炮制要求。
三、分类:液体及固体辅料第一节常用液体辅料主要有:酒、醋、蜂蜜、食盐水、甘草汁、黑豆汁、胆汁、麻油、花生油、羊脂油、萝卜汁、鳖血、吴茱萸汁、石灰水、鲜葱汁等。
一、酒又称酿、盎、醇、醨、酎、醴、醅、醑、醍、清酒、米酒、美酒、粳酒、有灰酒、无灰酒1.来源及特性(1)黄酒:以米、麦、黍等用曲酿制而成。
含乙醇15%-20%,尚含糖类、有机酸、酯类、醛类、氨基酸、矿物质等。
淡黄色透明液体,气味醇香。
炮制辅料用黄酒。
(2)白酒烧酒:以米、麦、黍、高粱等用曲酿制蒸馏而成。
含乙醇50%-70%,含有机酸类、糖类、酯类、氨基酸、醛类等成分,无色澄明液体,气味醇香。
制备药酒用白酒。
(3)质量要求:透明,无沉淀或杂质,芳香气味,不应有发酵、酸败或异味出现。
含醇量符合标示浓度,甲醇≤0.04g/100ml,杂醇油≤0.20g/100ml,二氧化硫残留量≤0.05g/kg。
黄曲霉素B1≤5ug/kg,细菌总数≤50个/ml,大肠菌群≤3个/100ml。
2.性味、功效:甘、辛,大热。
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
3. 炮制作用:(1)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
(2)有助于有效成分(常见的生物碱、苷类、鞣质等,与无机成分形成结晶醇)的溶出,而增加疗效(3)动物的腥膻气味为三甲胺、氨基戊醛类等成分,酒制时它能随酒挥发而除去4.方法:炙、蒸、煮、炖。
5.药物:黄芩、大黄、白芍、当归、白花蛇等。
二、醋1.古称酢、醯、苦酒、米醋,习称苦酒。
中药炮制辅料5

生姜汁:性味辛微温,能止呕、散寒、 发汗、解毒,多用于制止呕及寒性、毒 性的药物,如姜汁炒竹茹,姜汁炒黄连。
辅料(包括药汁)制与临床疗效 -----姜制
❖ 姜制是指用姜汁为辅料炮制中药,其操作方法包括姜汁腌、姜汁蒸、 姜炙、姜汤煮、姜汁浸等。多用于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的药物。
❖ 生姜味辛性温,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解毒的作用。现代医 学认为姜能促进血液循环,刺激汗腺分泌,促进发汗。达到散寒解表 的功效,其所含的辛辣成分能刺激胃液的分泌,促进消化功能。药物 用辛温的生姜汁制后可抑制其苦寒之性,并发挥协同作用增强化痰止 呕作用。
炮制的目的
(一)改变或缓和药物性能 (二)提高药物疗效 (三)降低或消除药材毒性,刺激性或副作用 (四)便于制剂、煎服与贮藏 (五)清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 (六)制备新药,扩大用药范围 (七)矫味矫臭,利于服用
三、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液体辅料 固体辅料
辅料 (1)药剂中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它
服用。
利于粉碎和溶 出药效成分。 如紫石英、磁 石等矿物药及 龟甲、鳖甲等 动物骨骼药, 经醋制后可使 其质地酥脆, 便于粉碎和煎
出药效成分。
3、蜂蜜
蜂蜜:性味甘平,具滋补作用,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
1、食用蜂蜜时用温开水冲服即可,不能用沸水冲,更不 宜煎煮; 2、蜂蜜不能盛放在金属器皿中,以免增加蜂蜜中重金属 的含量。 3、食用蜂蜜时应先独饮蜂蜜,后饮温水.
白附子
豆腐:以豆腐做辅料,性味甘寒,具清热作用,豆腐具有较强 的沉淀与吸附作用,与药物共制后可降低药物毒性,去除污物。 制硫磺、藤黄有解毒作用。如珍珠经豆腐煮后可去其油腻,便 于服用。
海蛤粉:为海产蛤类的贝壳所制成的白色粉末,味苦咸平, 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多用于炒制胶类药物,如阿胶。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及常用辅料

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第一册)2011年5月附录Ⅰ炮制通则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药材凡经净制、切制或炮炙处理后,均称为饮片。
饮片是供中医临床调剂及中成药生产的配方原料。
净净制后的药材称为净药材。
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时,均应使用净药材。
炮制药材的用水,应为可供饮用的净水。
炮制药材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药典炮制通则和下列有关要求。
中药炮制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工制和其他制法五大类。
一、修治和饮片切制(一)修治为了除去杂质、虫蛀、霉变及非药用部分,提高清洁度,便于切制和加工,药材需要进行修治。
主要方法如下:1.拣是把混在药材中的杂质、虫蛀和霉变品及非药用部分拣去,或将药材按大小、粗细等进行分类,以使药材洁净和便于进一步加工处理的净制方法。
常用手工操作或与筛簸交替配合使用。
拣有2个作用:(1)出去杂质、虫蛀和霉品:如乳香、没药、五灵脂中肠含有木屑、砂石等,藿香、紫苏、淡竹叶中常夹有、腐叶及杂草等,可通过挑拣以洁净之。
(2)将药材分档:如天南星、半夏、白芍、白附子、白术、大黄、木通等可通过挑拣来分档。
2.簸将药物放在簸箕、竹匾等工具内扬簸,利用药物与杂质的轻重不同,通过上下簸动,使之除去杂物皮屑及非药用部分。
3.筛是根据药材和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或箩,筛除药材中的泥土、砂石等杂质,或对药材进行大小分档,或筛去炮制辅料(麦麸、河砂、滑石粉、蛤粉、米、土粉等)的净制方法。
有时筛与簸同时合用。
筛簸工具有簸子、竹匾或畚箕等。
4.去皮是将药材的皮壳与肉或仁分开。
有些药材皮壳与肉或仁在临床上有不同作用,必须分开;有些药材只用肉或仁而必须去皮(壳)。
如砂仁、豆蔻、扁豆等必须皮与仁分用;鸦胆子、使君子、榧子等是用肉(仁)而去皮(壳)。
5.去毛是因有些药材表面生茸毛,而毛会黏附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或呕吐,所以必须去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炮制的常用辅料
中药炮制的常用辅料属于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炮制中的一部分,希望执业药师考生认真
复习,顺利通过执业药师考试。
中药在炮制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加入共制的其他物质称辅料。
辅料是炮制药物的条件之一。
辅料的作用,除了构成炮制的某些作用外,还有火制法中用某些辅料作中间体,使药物受热均匀;水制法中用某些辅料作防腐剂,防止药物在水漂时腐烂等作用。
常用辅料有固体辅料和液体辅料两类。
(一)固体辅料
(1)麦麸:取干燥麦麸10斤,熟蜂蜜2斤,清水1斤,先将蜜水混合均匀,然后喷洒在麦麸中,边喷洒,边揉搓,并用半米筛筛一次。
如有粘结的小团,再揉搓过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置锅内用小火炒干水分取出,冷后加盖储存备用。
本品性味甘平,具和中作用,炒焦后有芳香气,能健胃矫臭,常用于制健脾胃及有刺激性、腥臭气味的药物,如:炒
白术、炒僵蚕、炒肉豆蔻。
(2)米:以粳米、糯米作辅料。
粳米性味甘平,能益气除烦、止泻止渴,多用于制健脾胃药物,如:米炒党参。
糯米性味甘温,益气止泻,制斑螯有解毒作用。
(3)大豆:以黑大豆作辅料,性味甘平,能补肾解毒,多用于制补肾及毒性药物,
如:制首乌、制川乌。
(4)豆腐:以豆腐作辅料,性味甘寒,具清热作用,制硫黄、藤黄有解毒作用。
(5)炒:先用半米筛筛去粗炒,再用清水洗去灰泥,晒干置锅内炒热,加少量植物油拌炒,至炒稍带黑色,并现光滑时取出,储存备用。
每次炒药前,须加少量植物油拌炒。
炮制坚硬药材,用砂作中间体,能使药物受热均匀,达到酥脆易碎,便于制剂和溶出有效成
分,如:制马钱子、制龟板。
(6)土:灶心土、黄土均供制药用。
灶心土系土灶中的焦土,以久经火炼者为佳(燃煤的灶中的土不能用),为紫色或黑褐色块状物,坚硬如石,性味辛微温,能温中和胃,止血止呕。
黄土,即山地挖掘的洁净黄色土,性味甘平,能止痢、止血、解毒。
均须碾粉备用。
多用于制补脾胃药物,如:土炒白术。
(7)滑石:系单斜晶系鳞片状或斜方柱状的天然矿石,质地滑腻,经验以白而带绿色为优,带黄色或灰色质量较差。
拣去杂质,碾细水飞用。
性味甘寒,利水通淋,清热解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作中间体砂药,能使药物受热均匀,多用于炒制韧性强的动物药,
如:制玳瑁。
(8)海蛤粉:为海产蛤类的贝壳所制成的白色粉末,性味苦咸平,清热化痰,软坚散结,作中间体砂药,能使药物受热均匀,多用于炒制胶类药物,如:炒阿胶。
(9)明矾:为三方晶系明矾石的加工提炼品,无色透明,外面被白粉,能溶于水,性味酸寒,能收敛燥湿。
生明矾具解毒防腐作用,常用以煮制或浸制毒性药物,如:制半夏。
(二)液体辅料
(1)蜂蜜:为白色或淡黄色至深黄色的稠厚液体,新鲜时半透明,日久色变暗,并析出颗粒状结晶。
以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粘度大,气味香甜者为佳。
如蜂蜜内有杂质,须用铁丝筛过滤,气温低时可加热炼制,再进行过滤。
本品性味甘平,具滋补作用,多用于制
润肺止咳及补脾药物,如:炙紫苑、炙甘草。
(2)酒:有黄酒、白酒之分,均可供制药用。
用量比例,黄酒量大,白酒量小酒为淡黄色或无色的澄明液体,气味特异,有刺激性,性味苦甘辛大热,能升提药力,通经活络,多用于制行上焦及通经络药物,如:酒炒黄芩、酒洗当归。
(3)醋:为黄棕色或深棕色的澄明液体,有特异气味,性味酸苦温,能引药入肝,
解毒消痈肿,多用于制入肝经及有毒药物,如:醋炒五灵脂、醋炒芫花。
(4)米泔水:米泔水按次序可分头泔、二泔,以二泔为佳,为灰白色或灰黄色的悬浊液体。
本品具吸附作用,用于泡制含有油质的药物,能除去部分油质,降低燥性,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如:漂苍术。
(5)生姜汁:取鲜生姜洗净泥土,捣烂,用布包好,压榨取汁,剩下的姜渣,加入同量清水,再捣烂压榨取汁,并入第一次的净汁中和匀备用。
本品为黄白色液体,表面可见悬浮的油珠,有香气,性味辛微温,能止呕、散寒、发汗、解毒,多用于制止呕及寒性、毒性的药物,如:姜汁炒竹茹、姜汁炒黄连等。
(6)甘草汁:系甘草切片加水煎煮而得,为黄棕色至深棕色液体,气微香,性味甘平,能补脾、泻火、解毒、缓和药性。
多用于制毒性药物,如:甘草水泡吴茱萸。
(7)胆汁:系猪牛的新鲜胆汁,以黄牛胆汁为佳,系棕绿色或暗棕色的粘稠液体,有特异臭气,性味苦寒,能除热明目。
天南星用牛胆汁制后,可去其燥性,并具清热熄风作
用。
(8)盐水:每500克药用盐6~15克,用开水100~150毫升溶化,性味咸寒,能引药下行入肾,多用于制入肾经及行下焦药物,如:盐水炒杜仲、盐炒橘核等。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