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合集下载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盛世滋生图
清朝耕织图
清朝治水图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
①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 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②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如江宁著名机 户李扁担、李东阳)
2、商业
①清朝前期商业很发达,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 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原因:
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是“国之大 计”。 2.措施: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3.作用: 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为清朝前期的 兴盛奠定了基础。
顺治帝
从顺治元年起,清政府就 把招抚流亡,鼓励垦荒作 为一件大事来抓。宣布垦 荒归己,由政府发给垦荒 者印信执照,明确产权, 并且保护垦荒者的土地所 有权。
4.表现:
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②水利兴修方面,治理大河,修建 水利工程; ③庄稼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 改良新品种,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④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发展, 品种增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清朝开荒执照
5.意义:
①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②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 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②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如盛泽镇、汉 口镇)
③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北京、扬州、苏州 等)。 ④商业活动中形成一些大商帮(晋商、徽商)。
三、人口的增长
1、原因:
清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 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2、表现: 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达到1.5亿。 乾隆末年,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 口的三分之一。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9.(2022天津滨海新区期末)清朝前期,吴江县的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湖北 的汉口镇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C) A.陆路、水路商旅往来频繁 B.大城市工商业繁荣 C.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D.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盛 10.(2022南宁期末)“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以十大商帮为核心的商人集团……正是这些商人群体, 通过各自经营,推动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成为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材料显示商帮的出现( D ) A.实现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 B.取代中国传统农业经济 C.使政府取消重农抑商政策 D.促进明清社会经济发展
明代《南都繁会图》(局部)
(1)当时统治者推行的哪些农业措施有助于缓解人口大量增长而带来的粮食紧张问题? (2)依据材料二,指出景德镇生产瓷器的特点。 (3)材料三图中的这些招牌反映了什么景象?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答案:(1)扩大耕地面积;推广高产作物;改进种植技术;等等。 (2)分工细密、生产规模大和产品种类繁多。 (3)反映了当时南京经营货物的广泛性,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一个缩影。 (4)农业兴盛、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
①山西地理位置重要,处于民族交融的前沿地带,有利于经济交流 ②晋商经营领域广泛,善于经营管
理,讲求诚信 ③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府重视商业发展 ④商品经济发展,国内市场兴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4.(2022长沙)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顺治十八年,全国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目标导航
1.了解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 (重点) 2.了解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 (重点) 3.理解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说课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说课课件(共25张PPT)

盛世繁华
三、商业 问题
大宗买卖在长途贩运过程中,货 币携带不方便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票号
问题
各地商业都在发展,商人怎么才能增强竞争力呢?
商帮及商帮的经营之道、理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
育融入其中
环节二
盛世繁华
四、人口增长
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1亿多;康熙时,全国人
口总数达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环节二
盛世繁华
用文字或图片信息印证学生的推测
一、农业 问题
每一项措施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意图:引发学生边看材料边思考,做到论从史出
环节二
盛世繁华
一、农业
顺治十八年(1661年)全国耕地面积为549万公顷,康 熙二十四年(1685年)为607万公顷,雍正二年(1724年) 增至723万公顷。 ——白寿彝《中国通史》
环节二
盛世繁华
北京学生,对北京的历史更有兴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商业
前门街市图
新正逛厂甸
问题 如果你生活在清朝,你能去哪逛街呢? 意图:拉近学生
和历史的距离
环节二
盛世繁华
北京学生,对北京的历史更有兴趣
三、商业
前门街市图 问题: 能买到哪些商品呢?
新正逛厂甸 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商业发展的原因
过渡到下一个问题
环节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环节一 环节二 环节三 盛世基业 盛世繁华 盛世思考
环节一
盛世基业
史实描述
意图: 1、构建时空观 2、提升使用准确历史语言描 述历史事实的能力
环节一
盛世基业
过渡 从明末到清初,历经40多年的战乱,清初的经济状况如何呢?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随堂小练
下列不属于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是
( D)
A.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B.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 C.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D.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线索提示
1、本题主要考查清朝人口 增长带来的问题。 2、关键词:人口增长、问 题 3、人口增长影响经济的持 续发展。故选D。
随堂小练
③山西大庄城氏市号的称数数量千增万两加。了;清朝的大城市有:北京、江宁、 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繁商大荣业以的网上城资市料,工摘自商《业简非明常中繁国荣经济史》 ④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比如:晋商、徽商
区域性市场
盛泽镇
全国性市场
三、盛世危机——人口的增长
原因 1③、为清清朝朝时前期期,的手统兴工盛业治奠有定了者了很基大采础发。展取。 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
玉米“种一收千, 其利甚大”
二、盛世繁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的发展
①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 等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②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清康熙 御制粉红地珐
琅彩开光花卉碗
《清代纺织图》
观察图片结合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这种手工生产和传统的家庭手工生产有 何不同?
随堂小练
下列关于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
①政府奖励垦荒,耕地面积扩大
②经济作物品种增加,种植面积扩大
③高产作物甘薯、玉米得到推广
④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线索提示
1、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前期 农业的发展的相关知识。 2、关键词:清朝农业 3、以上都是清朝农业的发 展表现。故选D。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4、经济作物种植方面 经济作物种植有了较大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 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5、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具体措施的作用 ①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②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 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盛世滋生图
盛世滋生图
盛世滋生图 《盛世滋生图》卷,亦名《姑苏繁华图》卷,原系清宫珍品,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作者徐扬,字云亭,苏州 人,家居穿珠巷,监生出身,曾为吴县候选主簿。清代乾隆十六年 (1751年)高宗乾隆第一次南巡,徐扬与吴县篁村人张宗苍各自进 献画册,由此二人取入画院供奉。乾隆十八年(1753年)钦赐徐扬 举人,官至内阁中书。清宫珍藏书画名著《石渠宝笈》,刊录徐扬 的作品35件,《盛世滋生图》是其中主要一卷,完成于乾隆二十四 年(1759年)。全图钤有鉴赏或收藏之章凡17方,从“乾隆御览之 宝,等钤印剖析可知,乾隆对此图卷十分赞赏,其中”太上皇帝之 宝“便可佐证乾隆禅位于其子仁宗嘉庆之后,仍依依留恋并浏览这 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期, 粉彩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制瓷技术达到登峰造极 的水平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具体表现: 一、商业网的形成 形成概况: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 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 城镇市场、区 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二、较大规模的工商业市镇产生 1、形成状况 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 县城的规模还大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商帮作用 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五、归纳总结 商业的发展具体表现: ①全国商业网的形成 ②较大规模的工商业市镇产生:汉口 ③商业都市的出现: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 ④商帮形成:晋商与徽商的形成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案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通过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了解这一时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与带来的问题。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索清朝前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之间的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前期农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问题。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盛世滋生图》等内容)【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盛世滋生图》局部。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内容,提取反映盛世景象的相关信息。

师:盛世的局面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清前期,经过了三位皇帝的共同努力。

(出示康熙、雍正、乾隆像)。

在他们的励精图治下,清朝国家统一、人丁兴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中国进入了长达百余年的“康雍乾盛世”,简称“康乾盛世”。

出示:谢和耐《中国社会史》::“中国18世纪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这应归功于其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

它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诸民族的首位。

”引出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二、讲授新课(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出示:提出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追问:假如你是当时的皇帝,面对这种状况,你会如何做?学生: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发展农业…师:清朝统治者认识到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并把农业发展作为国之大计。

说到农业,中国历朝历代帝王都很重视农业发展,并把农业作为国之根本。

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感受一下农业的重要性。

2、出示:“江山社稷”。

社稷坛图片。

教师:古代帝王长把国家称为“江山社稷”,哪位同学了解社稷二字的含义呢?总结: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古代帝王每年都会去社稷坛这类地方进行祭拜,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1

量大幅度提高。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2)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①晋商 ②徽商 ③闽商 ④冀商 ⑤浙商
1661年(顺治十八年)
A、人口快速发展 B、开垦荒田
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4道肩)摩”经的景济象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年代
耕地面积(顷)
1661年(顺治十八年) 5493576 1685年(康熙二十四 6078430 年) 1724年(雍正二年) 6837914 17176661年年(到乾17隆76三年十,一耕地面积74发1生44了9什5么 年)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因素:顺治、康熙、雍正、乾隆 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 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治理黄河、 淮河等,兴修水利工程。
2、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顺治、康熙、雍正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前例的发展高潮。它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 清 朝 前 期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
清初统治者发展农业的措施:
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诸民族的首位。” 投资田产是当时经济活动的主流。
徽商经营行业以盐、典当、茶木为最著,其次为米、 谷、棉布、丝绸、纸、墨、瓷器等。
三、人口的增长:
(1)原因:
◆ ①国力强盛,社会稳定,耕地面 积扩大。
◆ ②高产作物广泛种植。 ◆ ③“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
2、作用及影◆响: 人口的增长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但快速的大幅度增长也带来了 严重的社会问题。
材料三 清朝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梳理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梳理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原因(1)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快的恢复和发展。

(2)清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3)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作等。

2.表现(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2)水利兴修方面,对黄河、海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组织修建水利工程。

(3)粮食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4)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3.影响: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手工业的发展(1)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2)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当时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人。

(3)工场手工业的特点:规模大、分动合作、雇佣关系2.商业的繁荣(1)各类商业城镇的繁荣: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

(2)晋商、徽商等大型商帮的兴起: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这些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三、人口的增长1.原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社会的相对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2.表现: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3.影响:①推动经济的发展②人地矛盾突出;自然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人口造成社会压力,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听课笔记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听课笔记

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听课笔记一、教师行为1.导入:1.教师首先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清朝的建立和初期政治稳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提问学生:“你们认为一个朝代的经济繁荣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发展的多元因素。

3.简要介绍本课学习目标:探讨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其原因。

2.教学过程:1. 1.1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1.讲述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如耕地面积的扩大、水利设施的兴修、农作物的多样化等。

2.强调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如丝织业、棉纺织业、陶瓷业等手工业的兴旺,以及城市商业的活跃和对外贸易的拓展。

3.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物,让学生直观感受清朝前期的经济繁荣。

2. 1.2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1.分析政治稳定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如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勤政和治国策略。

2.强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如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和民族政策的实施。

3.探讨人口增长和耕地扩大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以及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4.引导学生思考自然资源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板书设计(提纲式):1.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生产2.手工业和商业2.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1.政治稳定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3.人口增长与耕地扩大4.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5.自然资源与科技进步4.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分析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清朝某一具体行业(如丝织业、陶瓷业等)在清朝前期的发展状况。

5.课堂小结:1.总结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强调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民族关系、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密切关系。

2.引导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对于国家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二、学生活动•学生在导入环节积极回答问题,思考经济发展的多元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听讲,观察图片和文物,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题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日期
节次
1节
来源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七年级
设计者
目标
确立
依据
课标
分析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的经济改革和全球性互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教材
分析
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分三个子目: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三个部分联系紧密。清初的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促进了清朝前期农业的快速恢复和发展,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和其他的农副产品,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清朝前期,中国传统手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很多地方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手工工场。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清朝前期的商业发展,表现为从农村集市到小型工商业城镇和大城市的发展都超过了前代;地域性的商业群体如晋商、徽商也得到了发展。清朝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清朝国力不断增强,社会安定,人口迅速增长,出现了兴盛局面。
(二)课件展示活动答案,老师点拨重难点
对比宋明朝农业现象,农业、手工业、商业关系
(三)高效记忆
(四)学生默写,老师出示答案,对子互批,评定对错,比谁能得满分,针对刚才的错题再次高效记忆
过渡语:清朝的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怎么样。请看活动二。
活动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清朝前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2.清朝前期商业发展的表现?
学习
目标
1.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之一是离不开农民的辛勤劳动,国家发展依靠群众。(唯物史观)
2.梳理清朝前期的经济方面的成就。(时空观念)
3.通过研究史料来研究清朝资本主义的萌芽,提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共34张PPT)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 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 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 用。
清代开荒执照
清朝开荒执照的发放,可以从另一个方面 说明清朝是如何鼓励垦荒的。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清代纺织图
清朝手工工场
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江宁(今江苏南京) 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 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 50000人。
从清代纺织图可以看出,清代纺织 业比较发达,纺织的工序比较细。
清朝前期,丝织、棉织、印 染、制瓷等手工业,品种繁 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 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想一想:手工业比较发达的具体表 现有哪些?
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 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 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 2 500家,织工超过50 000 人。
材料二 (1709年)康熙帝说:“本朝自统一区宇以 来,于今六十七八年矣,百姓俱安享太平,生育日 以繁庶。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 产,供数家之用,共谋生焉能给足?”
——《清圣祖实录》卷240、卷259
(2)材料二中康熙帝的言论反映了什么问题?
人口增长大大超过了耕地的 增长,人地矛盾尖锐。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反映了乾隆时期普遍出现了“人与水争地” 的现象。根本原因是由于人口增长,大量人 口无地可耕,盲目开荒。
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思考:清朝前期人口的增长产 生了什么影响?
1.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扩大 了商品销售市场。 2.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 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 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 经济的持续发展。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清乾隆时期釉彩大瓶
二、盛世繁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
(1)清朝前期,丝织、棉织、印染、制瓷、制糖、制茶等 手工业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业: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江宁机户李扁担、李东阳,都
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棉织业手工工场织工超过5万人。
规模大
分工明确
人数多
《丝织十景图》描绘了丝织过程中
《南都(南京)繁会图》明·仇英 街市上店铺林立,“西北两口皮货 发客”,“东西两洋货物俱全”。
(4)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大商帮,如山西的晋商(乾隆时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开 设“票号”)、江南徽州府的徽商,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山西商人

组成的晋商,主

要贩卖粮食、食 盐、绸缎等,到 乾隆时又专门经 营汇兑、放贷和 存款业务,在全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农业发展的表现及原 因2.知;道手工业及商业发展的表现; 3.了解清前期人口增长的概况、原因及影响; 4.深刻感悟康雍乾盛世的繁荣与隐忧。
第一章 盛世基业——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康熙耕织图》
《雍正耕织图》
一、盛世基业——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展
1.背 景: 2.原 因:

会 经
手工业和商 手工业: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业的发展 商业:商业发达,工商业市镇,大商帮

的 发 展
人口的 增长
原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因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
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牛刀小试
A 1.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16张PPT)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16张PPT)

材料一:(河南)自明季以来,兵火相仍,郡邑丘墟,土田荆棘,户口
耗减……
——(顺治年间)《河南通志》
2.原因:
康熙:盛世 滋生人丁, 永不加赋。
雍正:农为 天下之本务, 而工贾皆其 末也。
乾隆:而爱 民之道,莫 要于重农桑。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作用:农业生产的到恢复并有了较大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清 朝
经济发展
农业 表现:耕 地 面 积 扩 大 ; 兴 修 水 利 ; 粮 食 产 量 提 高
经济作物品种与种植面积增加

意义:① 有 利 于 社 会 稳 定 和 繁 荣






②促进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手工业:手 工 工 场 发 展 商业:各 级 商 业 市 场 繁 荣 、 大 城 市 繁 荣 ; 商 帮 发 展
表现
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②大力兴修水利; ③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④经济作物品种与种植面积增加
①利于社会稳定和繁荣
②促进手工业和城镇 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手工业
1.表现: ①传统手工业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清紫色云龙杂宝纹妆 粉彩九桃纹过枝盘 紫地珐琅彩折 花绸单蟒袍—云锦 (清雍正年间) 枝莲纹瓶
材料二: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材料三:吴江盛泽镇“以棉绫为业,商贾贩缯(丝织品),远近幅集(聚集)。”
根据材料分析手工业工场的特点。
手工 工场 特点
①人数多、规模大 ②分工合作 ③面向市场,雇佣关系

雇佣关系,标志着
场 手
早期资本主义萌芽 工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说课稿)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说课稿)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介绍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详细的历史事实,使学生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特点和原因,以及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材还通过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清朝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了解不多,对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掌握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教学难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的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和事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清朝的版图和一些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清朝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学新课:介绍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通过生动的历史事实和图片,使学生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特点和原因。

3.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

4.总结提升: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5.课堂小结:通过问题形式,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19课 [预习导学]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19课 [预习导学]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情况,思考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与影响。

2.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史事》《〈耕织图〉(局部)》《清朝织布图》等,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感受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

3.初步感受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初步了解自然环境、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

课前学习任务
通过网络或书籍,搜集有关晋商、徽商的资料。

课堂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学习任务二】梳理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耕地面积
兴修水利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学习任务三】高产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习任务四】宋朝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清朝时期又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这些谚语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怎样的发展与变化?
【学习任务五】清朝前期的手工工场有哪些特点?
【学习任务六】晋商主要贩卖、经营什么?徽商主要从事什么行业?
【学习任务七】清朝前期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什么弊端?
本课小结
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列出关键词或画出思维导图。

课后任务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清朝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清朝前期重视农业发展的帝王不包括()A.皇太极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2.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祖父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3.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大力()A.发展海外贸易B.推行垦荒政策C.招募农民垦田D.改进生产工具4.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的是()A.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贸易的兴盛D.商帮的活动5.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手工业有很大发展,商业很发达,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也有了很大增长。

据历史学家研究,当时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A.首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6.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大力()A.发展海外贸易B.推行垦荒政策C.招募农民屯田D.改进生产工具7.到乾隆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A.3亿亩B.5亿亩C.7亿亩D.9亿亩8.清朝前期,工商业非常繁荣的大城市不包括()A.北京B.江宁C.扬州D.吴江县盛泽镇9.清朝前期,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市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这些机户生活在()A.北京B.江宁C.长安D.洛阳10.山西人擅长经商。

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俄国和日本:对此叙述理解正确的是()A.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B.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C.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D.“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11.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堂笔记本堂历史课学习的是《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课题。

在整个课堂中,我们学习了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以下是我在上课中所做的笔记,以供参考。

一、清初社会经济的发展概述1. 清初的帝国主义环境清朝是在帝国主义时代成立的。

当时,欧洲列强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扩张,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与此同时,中国内外部也发生了极大的社会变化,这种变化对清初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 清朝经济的初步发展清初时代,由于早期统治者对国家经济、财政、农村和普通民众的管理不善,尤其是因为政治上的混乱,造成了国家的财政破产和经济的肇起。

康熙年间开始有所好转,对农民和工匠的协商调节逐渐加强,以期保证国家的发展。

二、清初农业经济的发展1. 农业的社会地位清初时期,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并且是社会的主要职业之一。

农民是社会的基本人口。

2. 耕作技术的发展清初时期,耕作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对生产力的提高具有中心地位,而且是社会史和哲学史上的重要进步。

3. 土地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土地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康熙年间,通过建立土地耕作和人口分配的规定,保障了农民权益的同时加强了地方农民的进出口贸易。

三、商业经济的发展1. 商业活动的性质和特点清初的商业活动主要是货币交换和物物交换。

货币交换的出现加快了社会分工的发展,使民间商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机会。

物物交换主要在乡村内部进行。

2. 清初商业活动的地位和规模清初商业活动的地位非常高,商贸也成为了民间工商业组织的核心。

在这个时期,商业规模、布局、制度和市场价格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 海禁对商业的影响清初时期,海禁对商业活动和国际贸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海禁禁止了外国商人入境贸易,使得商业发展受到了较大的挫折。

四、手工业经济的发展1. 手工业的重要地位手工业是清朝前期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教案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教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学习要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

2.学习提示:了解经济发展为清代前期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教学目标】1.阅读教材,地图册等资料,归纳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人口增长的基本史实,了解感受清朝前期的兴盛。

2.结合《清代纺织图》《盛世滋生图》等图文资料,探究清朝经济与前代相比的发展表现。

3.通过问题探究,分析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认识经济发展为清代前期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并通过中外对比,感受发展中的隐忧,认识多角度看历史的重要性。

【重难点】重点: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表现难点:1.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对手工工场,商帮等专有名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出示图片)《中国春运》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统计图。

设问)看了这张图片,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过渡)但这不是中国人口数量占世界比例最高时期、(出示资料)我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个时期,在一个半世纪里人口增长了6倍多,人口总数达到3亿,占到世界1/3。

(设问)这是什么时期?生:……师:清朝前期指1636年--1840年,尤其是康雍乾三朝。

那时,清朝策马中原,一统江山;前期统治者,长袖善舞,在政治,军事,民族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而这一切的重要基石就是经济大发展。

人口快速增长就是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写照。

那么清朝经济到底怎样呢?(出示课题)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明确目标】师:我们通常从哪些角度了解一个朝代的经济发展状况?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师:今天我们增加一个角度人口的增长。

三、【学习过程】1.【梳理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史实】师:同学们认真读书,归纳整理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表现,注意抓住关键词来描述史实。

生:分组发言。

【知识提纲】农业发展表现: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水利设施较前代更加完善;③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湖广熟,天下足”;④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6页
P100 课后活动 1.1661—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改变?这种改变是由哪些原 因造成? 参考答案 1661年到1766年,耕地面积大大增加(增加靠近35%)。 造成这种改变主要原因有: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深入巩固 和发展;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广大劳感人民辛 勤劳作等。 2.从国外引进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在清朝时得以普遍种 植。经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下,这些作物种植与清朝人口增加之间关 系。 参考答案 玉米、甘薯和马铃薯属于美洲高产农作物,比我国传统 农作物产量高很多。它们引进和推广,提升了粮食产量,有利于缓 解人口增加造成压力,促进了清朝人口增加。
3.影响:因为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步突出,深入垦荒垦田,使 很多 天然植被 和 原始森林 遭到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地力 下降。庞大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 济 连续发展 。
第5页
提升点
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 (1)商业市镇兴起。 (2)商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3)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4)棉花、茶叶、甘蔗、药材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作为农产品加 工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业化组成部分。 (5)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等大商帮。
,江商南帮徽州
。这些商帮
活动,对当初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晋影商响。
徽商
第4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人口增加
1.原因:清朝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办法,使经济发
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人数口量也有了很大增加。
2.表现: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到达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1.手工业:清朝前期已出现了比较成熟 手工业工场 。
2.商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 材料一 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 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 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 使民知本业之为贵”。
(1)从材料一中得出什么信息?
提示:重农抑商,重视农业生产。
材料二 年 代 耕地面积(顷) 5 493 576 6 078 430 6 837 914 1661年(顺治十八年)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1724年(雍正二年)
宣德 青花山形洗 粉彩镂空六角套瓶
粉彩九桃纹过枝盘 青花海水云龙瓷瓶
手工工场
清代家庭纺织图
规模大、人数多、分工合作
出现雇佣关系
机工:向机户出卖劳动力赚取工钱
清代纺织手工工场图
家 庭 成 员
佣雇
佣被 雇
机户:本钱、原料、场地、工具等资本的拥有者
拓展:清朝手工工场最先出现于纺织业,随着经济的发 展,矿冶业、制瓷业等行业相继出现并发展。随着分工 的扩大和越来越细密,极大促进了工艺的进步和手工业 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经济是社会发展的 基础;初步了解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 展的原因表现;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对手工工场的认识; 突破方法:结合教材《清代纺织图》,从规模和 人数上入手,结合具体案例,引出雇佣关系和分 工合作,让学生对手工工场有一个初步认识。 2.对商帮的认识; 突破方法:结合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加以引导, 使学生认识到商帮的兴起是商业繁荣的结果,同 时又促进商业的繁荣。
花生
向日葵
双季稻
经济作物的推广和引入
棉花、茶树的种植从南方推向北方,烟草等经济 作物从国外引入并迅速”, 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马铃薯产量也很高。
思考:1.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有何意义?
提高粮食产量,缓解人口增长压力,促进人口增长。
相关史事: 清朝以前,江南被誉为“鱼米之乡”,有“苏湖熟, 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清朝中期,普遍推广甘薯、玉米 等高产作物,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当时的湖广地区成 为新的商品粮基地,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畅所欲言:结合前面所学知识,你认为清朝前期人口增长 与经济发展关系? 利:合理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消费群体等; 弊:过度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阻碍经济发展
启示: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要相互协调;保护自然环境维 护生态平衡等。
本课小结
清 朝 前 期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农业生 产的恢 复和发 展 原因: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
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 量提高 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手工业:手工业发展;出现手工工场
商业:商业城镇繁荣,商帮兴盛
手工业 和商业 的发展
人口的 增长
原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 经济的措施
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 力增大; 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巩固练习
1.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下列表述, 与史实不符的是( ) B A. 清初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 荒政策 B. 到康熙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 增加了近3亿亩 C. 对黄河、淮河、大运河进行治理 D.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边远地区得到了开发
3)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人地矛盾突出
清朝前期人口变化图例
清朝前期耕地面积变化表
时间 顺治十八年 康熙六十年 雍正十二年 乾隆四十九年 人口增长了约6倍
耕地面积(顷) 5 493 576 6 078 430 6 837 914 7 414 495
耕地面积增长了约0.35倍
“十大商帮”
阅读课本97页,了解晋商、徽商
吴江县盛泽镇 湖北汉口镇
1.商帮聚集大量货币并投入手工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人烟数千里,贾户数千家”
2.商帮资本雄厚,从事多个行业,可以进行远距离贩运, 有利于全国性市场的加强,促进商品经济的流通和发展。 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
3.商帮地域性强,促进各地区城市、市镇的兴起和繁荣。 4.商帮在数百年的经商活动中各具风格,留下了宝贵的文 化遗产。 总结:商帮的兴起和兴盛是商业繁荣发展的结果,同时进 一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繁荣。
思考:2.这种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
表明清朝高产农作物的区域扩大,反映了清朝农业的发 展
农业生产的恢复发 展,对清朝有何影 响?
①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②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 镇商品经济的发展 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多品
美工
种 繁
棉布

青花瓷 清代粉彩瓷器
丝织品

制瓷
冶铁
大城市更加繁荣
盛世滋生图 乡村集市 工商业市镇得到发展
吴江县盛泽镇
湖北汉口镇
“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人烟数千里,贾户数千家”
乾隆时期的苏州,据载“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地值 千金”
知识拓展:商帮
明朝中期以后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商人的数量和实 力不断增加。为了应对激励的竞争,商人开始走向以地 域、宗族关系、血缘关系或行业为纽带的联合,从而形 成一个个对内互助共济、对外联合竞争的具有时代特色 的商人群体——商帮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7 414 495
(2)1661年到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 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材料三
(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十分活跃,积累了百万
乃至千万资金。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他们 在各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清代,山西票号 商、两淮盐商、广东行商,富甲天下,山西庄氏号称 数千万两。 ——以上资料摘自《简明中国经济史》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明清商业进一步发展的 表现有哪些。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的发展:
(1)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 棉织、印染、制瓷等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工场。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商业的发展
P98清代商业的内容,了解清朝商业发展
(1)形成商业网。从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 性市场到全国性市场都商业繁茂;一些农村地区 发展为工商业市镇;大城市的数量增加了;清朝 的大城市有: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 广州等大城市。 (2)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比如:晋商、徽商。
三、人口的增长
(阅读课本97页,了解人口增长的原因、概况及影响) 1.原因 2.概况 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乾隆末年,人口发展到3亿, 占世界人口的1/3
3.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消极影响)
1)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2)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 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2.如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 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 点是( D )
A.出现了农村集市 C.边境贸易繁荣
B.坊市分置 D.商业市镇兴盛
3.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 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 (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 化的原因是( B ) 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雍正帝 乾隆帝 顺治帝 康熙帝
一、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2.农业发展的表现
(阅读课本95页总结归纳)
(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2)大力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淮河等大河和 大运河 ;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3)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改进种植技术,改 良新品种,引入推广高产作物。
(4)经济作物种植有较大的发展。品种增加,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
清朝开荒执照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兴修水利
明末清初,黄河下游堵塞,多 次决口,黄、淮合流,淹没沿岸大 量农田。
康熙帝亲政后极为重视治河 的问题,他把治河、三藩、漕运 列为三件头等大事,“书而悬之 宫中柱上,”以备日夜观看思考。 康熙十六年,任命靳辅为河道总 督,经过多年努力,大大减轻了 黄河中游和淮河沿岸地区的水患 威胁。 河道总督:靳辅
当今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占世界人口的1/5,人口众多给中国社会发 展带来一系列问题……
可是大家知道吗,我国在清朝前期, 人口曾在一个半世纪里,增长了6倍多,占 世界人口的1/3。为什么清朝人口会有如此 快速的增长呢?
一、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1.原因(阅读课本94页并结合前面知识思
考)
(1)清初统治者重视农业 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2)政治、政权的稳定。 (3)人民群众的辛劳。 (4)………
材料四
下图是清朝前期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人口的增长产生了哪些
消极影响?
顺治元年起,清政府就把招 抚流亡,鼓励垦荒作为一件大事 来抓。康熙亲政后,放宽垦荒地 的免税年限。 清初规定垦荒三年内免税, 以后改为六年;康熙十二年 (1673年)重申新垦荒田十年 后征税。这一政策刺激了农民垦 荒的积极性,使耕地面积迅速增 加。
高产作物的引入和推广:
玉米,明朝时期引入,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的优 点。清朝时得到大量种植,19世纪后期,成为主要 粮食作物。 甘薯,明朝时从外国传入福建和广东。清初,在南 方发展起来;乾隆初年,北方各省种植面积迅速扩 展;成为清朝后期农民重要的口粮之一。 马铃薯,顺治七年,传入我国台湾,17世纪后期在 大陆得到广泛推广。马铃薯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 耐贫瘠,成为贫困农民的主食。
教材解读:
清初,统治者采取一些列发展经济的措施, 使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同 时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巩固、发展和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胜利奠 定了物质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