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朋友》优秀教案
《童年的朋友》优秀教案
《童年的朋友》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具体章节为《童年的朋友》。
内容详细讲述了作者对自己童年时的一位朋友的回忆,描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以及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友谊的美好,培养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情感。
2. 掌握课文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人物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友谊的美好,掌握生字词。
难点: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人物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童年照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友谊的美好。
3.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巩固记忆。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表达人物情感。
5.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一段话,描述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友谊。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童年的朋友》2. 生字词:略3. 课文主要内容:友谊、美好时光、细节描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我的朋友》为题,写一篇作文,描述你的朋友以及你们之间的友谊。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对友谊的理解有所加深,但在细节描写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学会从细节中发现美好,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可以组织一次“我的朋友”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人物情感二、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一、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人物情感细节描写是表达人物情感的重要手段,它能生动地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使读者产生共鸣。
在《童年的朋友》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了许多细腻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与童年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童年的朋友》优质教学设计【6篇】
《童年的朋友》优质教学设计【优秀6篇】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拳、调、羹、邦、献、憋、制”,会写6个生字“粒、睡、拳、调、献、制”,积累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我”与童年的朋友小熊之间真挚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积累6个词语。
2、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美好的童年时代有哪些好朋友。
引导学生不仅说出陪伴自己玩耍的伙伴,还要说说无生命的玩具朋友。
2、出示学生喜爱的玩具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玩具朋友的回忆。
3、过渡:很多玩具朋友陪伴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代,今天,我们跟着一位外国作家走进他的童年,看一看他童年的朋友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认读字学习字音,理解字义;会写的生字让学生从音、形、义几方面讲一讲。
音的重点:“拳”:三拼音节;“调”:多音字;“制”:整体认读音节。
形的重点:“拳、制、睡”。
第一个字是上下结构的字,后两个是左右结构的字,指导书写。
2、学习词语:拳击家、代替、形影不离、硬邦邦、沉默、克制。
学生开火车领读词语。
三、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文中“我”童年的朋友是谁?我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回答:我童年的朋友是谁?板书:玩具小熊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我和小熊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完成下面填空。
(出示幻灯片):“我”一开始要当(拳击家),拿童年的朋友——小熊来(练拳),但是“我”后来想到(小熊曾经带给我的快乐),于是“我”改变主意,永远不想当(拳击家)了。
板书:要当不想当四、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听边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指名回答,概括本段内容。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段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小熊的?(颜色、眼睛、双手)2、具体说一说它的颜色、眼睛、双手分别是什么样的。
《童年的朋友》教案
《童年的朋友》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童年的朋友》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和主题探讨。
具体章节为第七单元第二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童年朋友的怀念之情。
2. 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体会作者对童年朋友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童年朋友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童年回忆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同时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词,通过组词、造句等形式巩固记忆。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主题,分享自己对童年朋友的感悟。
6. 随堂练习:设计关于课文内容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童年的朋友》2. 生字词:怀念、时光、纯真、友谊等。
3. 重点句子:课文中的典型句子。
4. 课文主题:珍惜友谊,感恩童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对童年朋友的印象。
(2)请举例说明,你是如何珍惜和维护与朋友之间的友谊的?2. 答案:(1)答案开放,只要能描述出童年朋友的特征和印象即可。
(2)示例:我会主动和朋友联系,关心他们的生活,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等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关于童年回忆的文章,提高阅读兴趣,拓展知识面。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精选3篇)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精选3篇)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收集整理的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1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自传体小说的节选,教学时应根据自传体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应用到平时的写作指导中,同时还应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外貌描写,分析人物性格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刚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请大家说说,你在假期里见到了童年的朋友了吗?前苏联作家高尔基,他的童年的朋友,会是谁呢?是不是跟大家一样,写的也是他童年的小伙伴?要知道答案,我们今天就一同走进高尔基的童年生活吧!二、作家简介1、你了解到高尔基的哪些情况。
2、教师补充说不到的情况。
三、课堂互动过程1、生字词语音检查先由教师出示卡片,列出下面词语,提问学生。
咕哝噗噗发绺颤动胸脯兜起来马鬃诅咒两颊镶银嗅烟草然后由课代表,教学生拼读这些词语,并当场听写出“噗噗”“发绺”“兜起来”“马鬃”“诅咒”这几个词语。
2、各学习小组根据课文,各提出一个问题考察其他各组。
3、课堂讨论:本课中的外祖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老人家?4、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作为课堂练习本文采用第几人称进行叙述?本文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本文出现的人物有哪几个?为何要简单的交代母亲?课文采用外貌描写的方法,请问作者具体写到了外祖母的方面?课文有几处写眼睛,为何要突出的写她的眼睛呢?课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请问:有哪几句是比喻句?本体、喻体分别是什么?课文出现两个破折号,作用是什么?结尾段的“黑暗”指什么?“光明”又指什么?为什么说外祖母“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四、课堂互动过程抽出本班的两个男生,要求学生当堂完成100字的人物外貌描写比赛,看谁写得快,描写得象。
童年的朋友教案及反思
童年的朋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童年朋友的真挚情感。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感恩和珍惜友谊。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朋友的感情。
2.学习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如“友谊”、“真挚”等。
2.指导学生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写作中。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童年的朋友”,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童年的朋友”的理解。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简单说明原因。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作者对童年朋友有哪些描述?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3.教师提问:课文中,作者为什么对童年朋友如此珍惜?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关依据。
(四)写作训练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我的童年朋友”。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写作。
3.教师挑选几篇优秀作文进行展示和点评。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五、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2.以“我的童年朋友”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六、教学反思优点:1.通过课堂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童年朋友的真挚情感。
2.写作训练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写作能力。
3.教师点评及时,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不足:1.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2.写作训练环节,部分学生写作水平有待提高,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3.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环节匆忙结束。
改进措施:1.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对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加强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3.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课文中的场景,如童年朋友之间的互动,以此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童年的朋友》教案设计
《童年的朋友》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和理解《童年的朋友》这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激发学生对童年回忆和友谊的思考。
1.2 教学内容文章的背景介绍和作者的相关信息。
文章的主要情节和角色介绍。
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分析。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采用分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采用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情感和主题。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文章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提供文章的复印件或电子文本,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使用情感体验活动,如回忆自己的童年朋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章。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引入: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文章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深入理解角色的情感和动机。
主题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3.2 教学活动观看与文章相关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童年回忆的思考。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题和讨论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合作能力。
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和讨论表达来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4.2 教学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的正确理解和思考。
在课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活动的评价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教学拓展提供相关的文学作品,如其他关于童年和朋友的故事,供学生自主阅读和欣赏。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友情在不同情境下的意义和价值。
5.2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活动,如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朋友的作文。
《童年的朋友》教案设计
《童年的朋友》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和感受童年的美好时光。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对朋友的认知和理解。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童年的朋友》这本书,了解和感受童年的美好时光。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自己对朋友的认知和理解。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播放与童年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使用教学道具,如玩具和朋友的照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阅读《童年的朋友》这本书,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第二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和朋友的认识。
第三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活动,表达自己对朋友的认知和理解。
第四步:进行课堂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
3.2 教学活动活动一:小组讨论,分享童年美好回忆和朋友的认识。
活动二:写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朋友的认知和理解。
活动三:课堂展示,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写作和课堂展示来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能力。
4.2 教学反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动力。
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进行其他与童年相关的阅读材料,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和朋友的经验。
5.2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如绘画或写作,展示自己对童年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朋友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6.1 教学资源使用《童年的朋友》这本书作为主要教学材料。
《童年的朋友》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童年的朋友》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童年的朋友》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童年的朋友》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引言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许多值得回忆的片段,其中包括那些陪伴我们走过成长路程的朋友。
本文将介绍一份用于七年级必修教材《童年的朋友》的教案教学设计,并探讨如何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个主题。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认识本文的主题和要点;2. 学生能够对文中的语言和情节进行分析和解释;3.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语法和适当的逻辑组织语言,表达自己对文章中情节和人物的看法和想法。
教学内容一.文本分析在一开始的课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们仔细分析文本的内容和结构,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主题和要点。
1. 内容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深入挖掘文章所体现的主题和人物,探究文章背后的情感和意义。
例如,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故事的主题是什么?(2)故事里的人物和他们所经历的事情有何深刻的含义?(3)你能否在故事中找到与你自己的童年有共通之处?2.结构分析在分析文本的结构时,我们着重考虑故事中的情节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故事的发展。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1) 思考故事中的高潮和转折点是什么?(2) 了解故事是如何发展的,有哪些不同的情节存在。
(3) 分析故事结构对情节的发展有何影响。
二.交流讨论在课程的中间,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对文章的想法和看法,以及对其他同学的看法进行讨论和反馈。
1.个人分享在个人分享环节,我们可以让学生针对课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和交流,例如:(1)你和文章中的人物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2)你在故事中看到了什么情感?(3)你认为作者希望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什么?2.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环节,我们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就文章中的某个情节或人物好好讨论一下。
例如,我们可以要求学生:(1) 分析某个人物所经历的事情对他们的成长有何影响(2) 探讨童年朋友之间的友情生活中有什么质量?(3) 充分理解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4) 找到故事中重要的道德和价值观,并探讨它们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童年的朋友》优秀教案
《童年的朋友》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四单元《童年的朋友》。
详细内容包括:回忆童年时期的朋友,了解他们的特点,学习通过具体事例来描绘人物形象,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记叙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学会通过具体事例来描绘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珍视,激发他们对友情、亲情等美好情感的体会。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通过具体事例描绘人物形象。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具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作文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童年朋友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作者描绘童年朋友的方法和技巧。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描绘童年朋友,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童年朋友,尝试用具体事例描绘这个人物,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交流: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提意见,修改完善。
7. 作业布置:课后以《我的童年朋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童年的朋友》2. 板书内容:人物描绘方法:具体事例、生动形象记叙文写作方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表达:珍视友情、回忆美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童年朋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童年时期的照片、物品等,以加深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感悟。
组织一次“童年的朋友”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友谊。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与答案要求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操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通过具体事例描绘人物形象。
《童年的朋友》教案优秀
《童年的朋友》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童年的朋友》。
详细内容包括:1. 章节内容:课文《童年的朋友》。
2. 课文内容:描述了作者童年时期与朋友们的快乐时光,展现了纯真的友谊。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朋友的怀念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学习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童年游戏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童年时光,进而引入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做好批注。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主学习成果,互相解答疑惑。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课文结构,讲解生词、短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5. 朗读感悟学生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 例题讲解出示课后练习题,教师示范解题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童年的朋友》2. 课文结构:总分总3. 生词、短语:略4. 情感体会:怀念、珍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课文喜欢的句子,并解释其含义。
(2)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自己童年时期的朋友。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与同学分享童年趣事,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组织一次“童年朋友”主题班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童年照片,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1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自传体小说的节选,教学时应根据自传体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应用到平时的写作指导中,同时还应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外貌描写,分析人物性格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刚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请大家说说,你在假期里见到了童年的朋友了吗?前苏联作家高尔基,他的童年的朋友,会是谁呢?是不是跟大家一样,写的也是他童年的小伙伴?要知道答案,我们今天就一同走进高尔基的童年生活吧!二、作家简介1、你了解到高尔基的哪些情况。
(提问学生,先由学生先说一说)2、教师补充说不到的情况。
三、课堂互动过程1、生字词语音检查(加点字注音)先由教师出示卡片(或ppt课件),列出下面词语,提问学生。
咕哝()噗噗()发绺()颤动()胸脯()兜起来()马鬃()诅咒()两颊()镶银()嗅烟草()然后由课代表,教学生拼读这些词语,并当场听写出“噗噗”“发绺”“兜起来”“马鬃”“诅咒”这几个词语。
2、各学习小组根据课文,各提出一个问题考察其他各组。
3、课堂讨论:本课中的外祖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老人家?4、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作为课堂练习(1)本文采用第几人称进行叙述?(2)本文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3)本文出现的人物有哪几个?为何要简单的交代母亲?(4)课文采用外貌描写的方法,请问作者具体写到了外祖母的方面?(5)课文有几处写眼睛,为何要突出的.写她的眼睛呢?(体会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6)课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请问:有哪几句是比喻句?本体、喻体分别是什么?(7)课文出现两个破折号,作用是什么?(8)结尾段的“黑暗”指什么?“光明”又指什么?(9)为什么说外祖母“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四、课堂互动过程抽出本班的两个男生,要求学生当堂完成100字的人物外貌描写比赛,看谁写得快,描写得象。
《童年的朋友》教案设计
《童年的朋友》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背景与目标1.1 教学背景引入《童年的朋友》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作者和文章背景。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自己的童年和朋友,激发对文章的兴趣。
1.2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和文章背景。
理解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和情感。
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二章:课文导入与阅读2.1 课文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童年,分享与朋友的美好回忆。
向学生介绍《童年的朋友》这篇文章,激发阅读兴趣。
2.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主要内容和情感。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和细节。
第三章:讨论与分析3.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和情感。
每组选择一个事件或情感,准备分享给全班。
3.2 全班分享每组分享他们选择的事件或情感,并解释其重要性。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全班讨论,探讨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第四章:批判性思维训练4.1 问题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信息和作者的观点。
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他们的观点和见解。
每组选择一个观点,准备分享给全班。
第五章:创作与表达5.1 创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个与童年和朋友相关的主题,要求学生创作一篇短文。
学生独立创作,表达自己对童年和朋友的思考和感受。
5.2 分享与评价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简要解释其创作思路和情感表达。
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创作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综合活动与实践6.1 活动设计教师设计一个与童年和朋友相关的综合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学生参与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增强对童年和朋友的深入理解。
6.2 活动实施与反思学生参与活动,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并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学生分享他们对童年和朋友的思考和感悟。
7.2 教学反思教师反思教学过程和方法,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童年和朋友的主题。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创作能力。
《童年的朋友》教案设计
《童年的朋友》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学生能够掌握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1.2 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表达故事内容。
(2)学生能够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
1.3 情感目标(1)学生能够培养对朋友的珍视和感恩之情。
(2)学生能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并学会与他人分享和帮助。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学生能够掌握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2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
(2)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珍视和感恩之情。
三、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1)故事文本《童年的朋友》(2)词汇和句型练习题(3)听力材料和相关的听写练习(4)教学图片或视频资料3.2 教学设备(1)投影仪或白板(2)计算机和投影软件(3)录音机或音响设备四、教学过程4.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朋友。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朋友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4.2 故事阅读(1)教师朗读故事《童年的朋友》,学生跟随朗读。
(2)学生回答与故事相关的问题,帮助理解故事内容。
4.3 词汇和句型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学生进行词汇和句型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4 听力练习(1)教师播放听力材料,学生跟随听力内容进行听写练习。
(2)学生回答与听力内容相关的问题,检验听力理解能力。
五、总结与拓展5.1 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内容,总结故事的主题和朋友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对朋友的珍视和感恩之情。
5.2 拓展(1)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童年朋友的故事。
(2)学生创作一篇关于自己童年朋友的短文,培养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童年的朋友》教学目标:1. 了解学生的童年时光和童年朋友。
2. 在阅读故事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故事情节脑补并表达出来。
教学内容:语文:小学三年级的《童年的朋友》一课。
教学过程:一、目标评估:老师先用一张PPT呈现出一句话:你曾经有过怎样的“童年朋友”?请你在一分钟内完成回忆并简单写在课堂笔记本上。
二、引入:老师介绍小说内涵并播放一段关于“童年朋友”的短片,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
三、阅读:老师调低语速并将故事以朗读的方式讲授,同时为学生分发本次阅读的课文。
学生将跟着故事情节在文本上记录相关线索,在学习过程中尝试回答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
四、思考:老师可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一句话箴言”是什么(朋友应该是彼此的忠实伙伴),然后提醒学生将其法则与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联系。
五、写作:老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回忆与“童年朋友”作为写作素材,展示他们的创造力与故事表达能力。
六、展示:学生宣布自己的童年阅历,分享象征朋友情谊的小礼物。
七、回顾:最后,老师鼓励学生将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的人,向全班同学复述自己的观点,并用简短的语言对这一次的学习做出评价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在阅读小说《童年的朋友》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对文字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写作环节,学生们通过各自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朋友”这一主题的思考与感悟,而在展示环节,他们也通过小礼物的方式,象征性地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维护。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阅读和理解一篇文章,更加懂得了如何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将在他们今后的成长道路中有着深远的意义《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2注:由于我是语言模型,因此我无法直接访问该站提交的论坛稿的内容,因此我按老师的要求虚构一篇文章,希望这篇文章对老师和同学有所帮助。
《童年的朋友》教案优秀
《童年的朋友》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童年的朋友》。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童年的朋友》的阅读与理解,对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修辞手法进行解析,以及对文章主旨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朋友之间的纯真友谊,培养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情感。
2. 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关键词、修辞手法的掌握。
难点:文章主旨的深入挖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体会童年友谊的珍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童年友情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朋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 精讲课文:对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修辞手法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主旨,引导学生体会童年友谊的珍贵。
5. 课堂互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朋友趣事,其他学生认真聆听,互相交流。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童年的朋友》2. 主要内容:a. 课文大意b. 关键词解析c. 修辞手法d. 文章主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
b. 举例说明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解释其作用。
c. 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谈谈对童年友谊的理解。
2. 答案:a. 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回忆童年时期与朋友们度过的快乐时光,表达了对童年友谊的怀念。
b. 文章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c. 答案开放,只要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表达对童年友谊的理解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课堂互动的积极性。
《童年的朋友》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
《童年的朋友》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童年的朋友》的篇1一、谈话式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在这段美好的时光里,少不了“朋友”的陪伴,你有哪些朋友呢?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你的朋友呢?(指三名同学说)过渡:是啊,这个“朋友”可能是你的玩伴,也可能是你养过的小猫、小狗或者陪伴你长大的布娃娃。
著名作家—维·德拉贡斯基就有这么一个童年的朋友,你想知道他童年的朋友是谁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年,找回他童年的朋友。
(出示题目)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把握脉络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想它和作者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情况总结:课文主要写了“我”想用童年的朋友—旧玩具“小熊”作为练习拳击的沙袋,但是在“我”准备练习前,回忆起以往与小熊朝夕相处给我带来的快乐,我改变了主意,再也不想当拳击家的故事。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受你过去的理想是什么?现在的理想是什么?你呢?(指三名同学回答)过渡:童年的理想不是唯一的,是善变的,作者童年也是这样的,课文是怎样写作者的理想善变的?学生汇报:有时,我幻想当一名远航船长,到老远的新加坡去,为自己买一只逗人的小猴儿。
有时,我觉得当个勇敢的旅行家也不坏,像阿连·蓬巴尔那样,光靠吃生鱼,横渡大洋。
这个蓬巴尔旅行结束后,体重减了二十五公斤;我呢,体重才二十六公斤!要是我也像他那样去横渡大洋的话,天哪,旅行完了我的体重只剩下一公斤了!万一有一两天我捉不到鱼呢,那会瘦得更厉害呢!把这笔帐算完后,我便放弃了这个念头。
想当一名远航船长只是为了买一只逗人的猴儿,放弃当旅行家的念头的理由却十分幽默,那你就带着幽默的语气再读一读。
(指名读) 过渡:作者的理想善变还表现在:学生汇报:第二天,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当一个拳击手了。
因为我在电视里看了一场欧洲拳击冠军赛。
拳击手们你来我往打得真来劲!接着电视又播放了他们的训练片段。
《童年的朋友》教案优秀
《童年的朋友》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四单元《童年的朋友》,主要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以及课后练习。
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第二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童年朋友的真挚情感。
2. 掌握本课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
难点:理解作者对童年朋友的情感,体会友谊的珍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享童年趣事,引起学生对童年朋友的回忆,激发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阅读效果,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字词意思,指导书写。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童年的朋友》2. 生字词:真挚、怀念、友谊、珍贵等。
3. 重点句子:课文中的关键句、抒情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2)结合课文,谈谈你对友谊的理解。
(3)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答案:(1)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回忆童年时期与朋友之间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谊的怀念和珍惜。
(2)友谊是一种宝贵的情感,它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温暖和力量,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再孤单。
(3)见课后练习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与同学分享童年趣事,增进友谊,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同时,推荐阅读相关主题的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2. 课文阅读理解的引导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5.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和思考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践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1. 生字词的选择:挑选课文中的关键生字词,强调其在语境中的作用。
《童年的朋友》教案
《童年的朋友》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童年的朋友》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童年的朋友》教案请关注北师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栏目。
《童年的朋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外祖母的形象、性格、品质。
2.根据文中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描绘出外祖母的形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预设时间:2分钟)在人生的长河里,最好的东西莫过于拥有几个真正的朋友。
在我们的记忆中,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朋友是谁?为什么难忘?下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同学交流,老师总结)真正的朋友,在大庭广众之下,他维护你的尊严和声誉;在僻静之处,他指出你的缺点和错误。
真正的朋友,在你贫穷时,他会解囊相助;在你富有时,他不求什么回报。
真正的朋友,在你成功时,他会为你祝福;在你失败时,他会给你鼓舞。
今天让我们走进高尔基的童年生活,去结识一下他心目中最敬佩热爱的朋友,来看一下高尔基少年时的朋友跟我们的朋友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来学习《童年的朋友》。
二、自学成果展示(预设时间:7分钟)教师活动:1.字音、字形噗噗(pū) 两膝(xī) 惩罚(chéng) 诅咒(zǔ) 颤动(chàn)啄食(zhuó) 两颊(jiá) 发绺(liǔ) 马鬃(zōng) 镶嵌(qiàn)2.文学常识高尔基是苏联作家,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
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其中剧本《小市民》,散文《鹰之歌》《海燕》等作品引起巨大反响。
后因参加革命工作几次被捕。
190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母亲》被视为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
1934年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
还写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活动:1.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卡 2.学习成果展示 3.生点评三、自读感知整体把握(预设时间:7分钟)教师活动:(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根据文中的描写,从性格角度出发,用“ 的外祖母”的句式,说一说外祖母给你的第一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童年的朋友》
一、导入
师:童年的朋友是深藏在人们心中无尽的宝藏。
同学们,你们会不会把长辈当作自己的朋友?
生1:不会,大人不会陪我们玩。
生2:我们和大人们有代沟。
二、整体感知(读出爱)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童年的朋友》,它节选自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
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文中的小主人公童年的朋友是谁?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画出你自己认为读不准的生字词,同时思考:谁是“我”童年的朋友?“我”是怎样评价这位朋友的?
师:请同学们在黑板上写出找到的生字词。
(生写出:鬃、绺、噗、嗅、咕哝、颊。
)
师:哪位同学能为黑板上的生字词注音?
(生走到黑板前注音,师纠正,并请全班学生每个生词读两遍。
)
三、深入品味(读懂爱)
师:谁是“我”童年的朋友?
生(众):外祖母。
师:能否用文章中的词语告诉老师?
(生1找出并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
师:这段中哪些词语用来当评价语较好?
生1:“终身的朋友”、“最知心”、“最了解”。
师:还有其他的评价语吗?
生2:“唱歌”、“温柔”。
师:如果要勾画关键词,你会推荐大家勾画哪些词?
生3:“打进”、“眼中快乐的光芒”。
师: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了很多评价词,尤其是最后一段找到的比较多,让
我们来齐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
)
师:“我”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评价?如果你写你的朋友,你会先写什么?
生(众):外貌。
师:我们就先找找作者用哪些文字向我们介绍这位外祖母。
生1:我找到的是“头发……”
师:为什么你找描写头发的句子?
生1:体现“外祖母”头发多、黑。
师:从他概括的头发的特点,“外祖母”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2:年轻、健康。
师:文中还有没有写头发的句子?
生3:……这句写出了“外祖母”头发很多、很长。
生4:“上帝给我的惩罚……马鬃。
”
师:从这段文字中你能看出什么?
生5:她在诅咒自己的头发。
师:她把自己的头发比作什么?
生6:马鬃。
师:“外祖母”诅咒自己年轻时夸耀的头发,并把自己的头发比作“马鬃”,你能看出“外祖母”怎样的性格特点?
生7:幽默。
生8:自嘲。
师:我们常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让我们来找找关于眼睛的描写。
生1:“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的光芒。
”
师:眼珠的描写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2:亲切、慈祥。
生3:快乐、温暖、乐观。
师:在文中有一段祖孙的对话,我们一起找找。
(请生分角色朗读。
生读完后,请其他学生点评朗读。
)
师:这段对话告诉我们哪两件小事?
生1:“外祖母”让“我”睡觉。
师:“我”睡不睡觉,“外祖母”态度如何?
生2:“我”觉得“外祖母”很迁就“我”,从文中的对话“我不想睡”、“不睡就不睡”可以看出。
生3:“外祖母”对“我”的决定给予了充分的尊重。
生4:“外祖母”很随和、善解人意。
师:还有件小事是什么?
生1:打破牛奶瓶子的事。
师:为什么在这个部分“外祖母”要提醒“我”“你小点声说”?
生2:“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从这个句子中的“你小点声说”可以看出“外祖母”在“我”犯错后不但自己没有责骂“我”,而且怕“母亲”听见后责骂“我”,可见“外祖母”想保护“我”,她很宽容。
生3:她让“我”小声说,可以看出“外祖母”对“我”的关爱。
师:这里有一个人物出现了,(生齐答:“母亲”。
)我们从课文中找一找,“我”对这两个人的体态各用了一个比喻。
生1:我找到的对“外祖母”的比喻是:“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
生2:“母亲”身子直得像“弦”。
师:通常我们形容人为肥胖的大猫的话,会感觉这个人活动不灵巧,但这只“大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3:活动灵敏。
师:从课文哪里能看出来?
生4:从“轻快”、“敏捷”这两个词看出来,也体现她很健康。
师:你平时写作描写长辈时会不会用“大猫”来作比喻?
生(众):不会。
(生笑。
)
生5:我会用身体硬朗,因为他们是长辈,很严肃,所以一般不用“大猫”。
师:那“我”用大猫形容自己的“外祖母”,这样的“外祖母”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可以看出他们的关系怎样?
生1:两人很亲近,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外祖母。
生2:有活力、可爱、健康。
师:“我”对“母亲”的比喻,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3:“母亲”很严肃,可能“母亲”平时对“我”很严厉,让人无法亲近。
师:你能从两个比喻中发现什么?
生4:“我”和“外祖母”更为亲近,关系更好。
师:对于“我”打破牛奶瓶的事情,“外祖母”是不是一味放纵“我”?
生1:不是。
师:从课文哪里看出来?
生2:“你昨晚怎么把牛奶瓶打破了?”“昨晚”可以看出“外祖母”早就知道了“我”犯的错,但要“我”把这件事说出来,是要“我”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生3:她让“我”小声说出自己的错误,可见“外祖母”对“我”犯错宽容却不纵容。
师:“我”生活的家庭境况如何?经济富不富裕?请从文中找依据。
生1:我认为这个家庭不富裕,现在打破瓶子不算什么,在她家里却可能是件很严重的事,因为打破一个牛奶瓶子就可能受到“母亲”的责骂,说明这点钱对这个家庭的重要,所以她才要维护外孙不被责骂。
生2:我找到的是“挺费劲地把稀疏的木梳齿儿梳进厚厚的发绺里”,“稀疏”这个词体现了她家不富裕,仍在用已经破损严重的梳子。
生3:我觉得她们的家庭还是有钱的,因为文章中说“外祖母”用的是“镶银的鼻烟壶”。
生4: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如果真的有钱就不会用“镶银”的鼻烟壶,而用纯银的鼻烟壶了。
生5:我找到的是文章最后一段“……应对困苦的生活”,“困苦”这个词体现了家境不富裕。
生6:“外祖母”穿着黑衣服,说明生活困苦。
师:大家同不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
生7:不同意。
“外祖母”的黑色衣服并不能看出家境是否富裕。
师:我们回到文中看看这里黑色的衣服能让你感受到什么?
生1:压抑、生活不如意。
生2:这句话的后面写到“眼中射出乐观的光芒”,用“黑色”和“光芒”进行对比,让我感觉到“外祖母”虽然家境不富裕,生活不如意,但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师:大家有双善于发现细节的眼睛,从文中找到了句子作为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
(投影归纳“外祖母”成为“我”朋友的原因。
)
师:从“我”对“外祖母”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了她的和蔼、健康、慈祥;从“外祖母”对“我”的态度中我们看到了她对“我”的尊重,“我”犯错时宽容却不纵容;从对生活的态度中,我们看到“外祖母”乐观、充满希望、积极面对困苦的生活,这些都是她成为“我”童年朋友的原因。
让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段感受这份祖孙之情。
(生齐读最后一段。
)
师:最后一段中写到“就把我叫醒了”,请大家找找前文中哪个句子还提到睡醒?
生1:第1段“醒来时”。
师:这一段中的“叫醒”是不是说明“我”真的睡着了?
生2:不是,“外祖母”出现前“我”的世界是黑暗的,没有光明的。
她的出现给“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生3:她还让“我”懂得了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困苦的人生。
四、拓展迁移(写出爱)
师:看来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们发现了“外祖母”深深隐藏在细节中的真爱。
“外祖母”的平等、关爱、尊重等等使她成了“我”的朋友,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字——“爱”。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知道了朋友是可以跨越年龄这条鸿沟的,现在请大家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生活中的大朋友。
生1:我的大朋友是我的爸爸,他会教我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一有空就和我一起下棋,陪我玩。
生2:我的奶奶是我的大朋友,她虽然不识字,但她很关心我的生活,对我无微不至地照顾。
当我犯错时,她会教育我,让我知道错在哪里。
生3:我的小姨是我的朋友,每当我遇到不开心的事的时候,她会听我诉说,并和我谈心,替我排忧解难。
生4:我说的大朋友也是我的爸爸,他每天下班都很晚,他脸上的表情感觉很凝重、忧郁。
但只要见到我有进步,他就会开心地笑,他是我的知音。
……
五、教师小结
师:通过大家对自己大朋友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生活中长辈的爱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轰轰烈烈,而是一些平常我们都不太注意的小事。
只要善于发现,同学们都能找到自己身边的大朋友。
请一位同学朗读这几句对朋友的感悟。
(配乐,生朗读。
)
朋友是一杯酒,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能品味到他的真诚;
是一盏灯,在我们最黑暗的时候,是他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走出困境;
朋友是冬日的暖阳,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是他们处处为我们驱散阴云。
师:通过这节课,每个同学对“朋友”这个词都有了自己的界定和体会,希望你们能用“爱心”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朋友,并珍惜身边每个朋友。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