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机探索规律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用计算机探索规律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用计算机探索规律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因此,在教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小数除法时,我选择了人教新课标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小数除以整数的笔算以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小数除以整数的笔算以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在小数除以整数的笔算中,学生需要掌握小数点的位置,以及如何进行除法运算。
而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中,学生需要了解除数和被除数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笔算以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小数除以整数的笔算以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而教学难点则是学生对于小数点位置的掌握以及除数和被除数的关系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计算机以及相关的教学软件,以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小数除法的运算过程。
同时,我还准备了练习题,以便学生能够进行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小数除法的实际应用。
接着,我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小数除以整数的笔算以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在讲解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了小数点位置的掌握以及除数和被除数的关系的理解。
然后,我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以巩固他们对于小数除法的理解。
我通过板书设计,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小数除法的运算过程。
六、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中,我使用了简洁明了的图示和文字,将小数除以整数的笔算以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运算过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七、作业设计例题:2.4 ÷ 1.2 = ?答案:2例题:5.6 ÷ 0.8 = ?答案:7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小数除法的教学中,我发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小数点位置的掌握是学生学习小数除法时的一个重要难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2 用计算机探索规律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2 用计算机探索规律丨苏教版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探索规律。
具体而言,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多次投掷硬币的结果,来让学生发现“正面朝上”的次数与“反面朝上”的次数大致相等的规律。
2.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计算机模拟多次投掷硬币尝试探索规律;•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规律并进行相关的推理。
3. 教学准备•教师:计算机、投掷硬币的实物;•学生: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
4. 教学过程4.1 导入•点拨问题:大家平时爱玩哪些游戏?有哪些需要运气的游戏?导入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大家熟悉的游戏来让学生了解游戏中的运气因素。
4.2 展示投掷硬币模拟器•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此时对计算机模拟器的概念可能不太明了,因此需要教师手动打开软件,同时将操作步骤屏幕投影到课堂上展示。
```4.3 操作演示•展示如何操作硬币模拟器,如何投掷硬币、如何设置模拟次数等等。
此时需要教师以模拟器为例在黑板上讲解模拟器的操作过程。
•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步骤依次操作模拟器,并进行投掷硬币模拟。
先模拟10次,然后依次增加到20次、50次、100次。
4.4 展示多次投掷的实验结果•通过展示多次投掷的实验结果,如结果表格、折线图、柱状图等等,来让学生发现规律,即正面朝上的次数与反面朝上的次数趋于相等。
•通过展示图表的数据来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包括数据分析、何时出现正反面出现次数不一致、出现次数差异的根本原因等。
4.5 知识总结•教师将投掷硬币的规律进行总结,可以适当安排一些练习,来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一步深入理解探索规律的方法。
5. 教学评价•对于学生在这堂课中的掌握程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在课堂上能否跟随教学步骤操作计算机模拟器、通过实验数据对“正反面出现次数差异不大”的结论进行总结、思考和分析、练习题的解答能力等等。
6. 思考反思此次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探索规律的方法,同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种方法的实际应用场景和实现过程。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学设计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学设计《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先教学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同一个数。
再教学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这些变化规律在前面的教学里有过渗透,现在作为一个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找其中的规律并应用于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研究的是关于运算的规律,势必涉及较大数的计算,为了不把大量教学资源消耗在计算上,所以用计算器作为工具。
1、学会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会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商。
2、利用计算器探索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安排这些联系题并不是教学更多的有关积、商的变化规律的基础知识,而是增加学生探索规律的题材,激发研究规律的兴趣,培养数学活动的能力。
教学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重过程,不要突出结论。
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是教材的意图。
发现的规律不要强化、不求记忆、不必应用,不能作为基本教学要求考查。
二是不必在积、商的变化规律方面继续扩展,不要增加新的探索题材,不能削弱了本单元着重教学的两条规律。
学情分析一、学生情况分析我们班共有44人。
学生多来自镇内12行政村,只有1名学生是外学区学生。
从大的方面来说,同学整体水平比较平均,尖子生比较少。
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好胜心强,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有成效的学习方法;但也有不少同学厌倦学习,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较差,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书写不规范,积年累月,致使学习基础薄弱。
二、学习情况分析1、班级缺乏良好的学习风气。
班内学生的上进心不强,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有一种想要放弃但父母与老师盯着又不敢放手的状态。
2、学生不爱动手动脑。
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期望很高,却又缺乏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措施,从而造成对教师的压力增大。
3、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
学生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对文章的理解不深;阅读能力有待提高;粗心大意,审题失误,答题技巧不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 (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增强计算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掌握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2. 探索数学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数学规律。
2. 学会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计算器。
2. 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计算方法,如加减乘除、乘方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器吗?它有什么作用呢?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计算器是一种便捷的计算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完成各种计算。
二、探索规律(10分钟)1. 教师出示计算器,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计算器上的数字和符号有什么规律?2. 学生自由探索,尝试找出规律。
3.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发现,进行展示和讲解。
4. 学生总结规律,如:数字的排列顺序、符号的用法等。
三、实践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计算题目,要求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展示和讲解。
4. 学生总结计算方法,如: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等。
四、合作学习(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每组学生共同完成一道较复杂的计算题目。
3.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解决问题。
4. 各组展示计算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如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数学规律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提醒学生加强练习。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使用计算器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总结计算方法和数学规律,做好笔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观察力。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3.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使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掌握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2. 难点:通过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2. 演示法:演示计算器的操作过程。
3. 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 探究法: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计算器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计算器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开关机、数字输入、运算符号输入、清除等。
3. 演示:教师演示计算器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 练习:教师布置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5. 探究: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如平方数、立方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和探索。
2. 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检查学生在计算练习中的速度和准确性。
3. 规律探索能力:评价学生在探究环节中发现的数学规律,以及能否用计算器验证这些规律。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计算器教学的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用计算机探索规律
心理学规律
情感分析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计算机可以分析文本中的情感倾向和情绪 变化,帮助心理学家了解人类情感和情绪的规律。
认知过程研究
通过眼动追踪、脑电波监测等技术,计算机可以辅助心理学家研究 人类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式,为教育和培训等领域提供有价值的信 息。
个性特征评估
基于个体的行为数据和社交互动记录,计算机可以评估个体的个性特 征和心理状态,为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用计算机探索规律
汇报人: 202X-12-26
目录
• 计算机在探索规律中的应用 • 算法与规律发现 • 计算机在数学规律探索中的应用 • 计算机在自然规律探索中的应用
目录
• 计算机在社会科学规律探索中的应 用
• 用计算机探索规律的未来展望
计算机在探索规律中的应用
01
计算与模拟
01
计算物理
利用计算机进行大规模数值计算,模拟物理现象,如量 子力学、流体动力学等。
概率统计
统计分析
计算机在统计分析中主要用于数据处理、统计建模和模型评估。通过统计分析软 件,可以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探究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随机模拟
随机模拟是探究随机过程的一种方法,计算机在随机模拟中主要用于生成随机数 和模拟随机过程。通过随机模拟可以探究随机过程的性质和规律,例如蒙特卡洛 方法在计算物理和金融领域的应用。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算法的性能,找出潜在的改进方向。
计算机在数学规律探索中的应
03
用
代数与几何
代数
计算机在代数领域的应用广泛,包括符号计算、方程求解、因式分解等。例如 ,使用计算机代数系统可以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和公式推导,有助于理解和发 现代数规律。
人教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能够初步掌握计算器的用法,如开/关机、加/减/乘/除等。
•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并通过计算器的使用探究数列的规律。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 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基本使用和操作方法•数列的规律探究2.2. 教学难点•学生对计算器的使用不熟悉•数列规律的探究需要学生动手实践和分析3. 教学过程设计3.1. 教学准备•准备好使用的计算器;•提前准备好实验数据,确保数据的相关性;3.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首先,老师为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基本使用,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开根号等。
然后,老师问学生,他们是否知道如何用计算器来探究数列的规律。
引导学生思考,尝试自己提出答案。
最后,老师用简单的实例来展示计算器探索数列规律的操作过程。
第二步:分组实验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数列,然后使用计算器进行探究,发现数列之间的规律,并运用所学知识总结探究规律的方法。
第三步:分组交流每个小组就探究到的规律,进行小组内讨论,再就探究到的规律,与其他小组分享交流,最后进行全班讨论和总结。
3.3. 教学总结最后,老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每个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4. 教学评估本课程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估,包括学生在小组内探究规律的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
同时,课后老师还可以通过听课记录、学生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评估。
5. 教学反思本节课程中,教师采取了分组讨论和小组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灵活,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学习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并有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填得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引导发现规律、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你能发现规律吗?2.出示:比一比谁算得快。
32.47÷15=63.79÷5.2=学生自主计算并订正结果。
3.教师引入:在计算这些题目时,同学们是不是感到很麻烦?这时我们可以使用计算器。
用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一些规律呢!(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二、新课学习1.出示教材例9例题。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订正答案:1÷11=0.0909… 2÷11=0.1818…3÷11=0.2727… 4÷11=0.3636…5÷11=0.4545…师小结:这些都是循环小数。
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你发现了哪些规律?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2.引导学生按规律写结果:同学们,通过用计算器计算,观察计算结果,我们发现了规律。
现在大家能不能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呢?(出示以下例题)6÷11=7÷11=8÷11= 9÷1l=学生汇报得出的结果。
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的?(根据1÷11,2÷11,……,5÷11的结果得出的规律来写商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9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9篇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教学目的: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会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商。
2、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探究发现,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
3、体验数学知识的奥秘和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并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教学重点: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每名学生自带一个计算器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在黑板上写出“12345679”让学生读,读后你发现了什么?2、介绍缺8数“12345679 ”,这个数非常神奇,现在很多人都在探究它。
你们想不想来探究它?3、先告诉老师在‘1——9’这九个数字中你最喜欢哪个数,老师将用算式算出一串你喜欢的数送给你,高兴吗?12345679 *()4、揭示课题很神奇吧,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探索,你会发现数学中还有许多这样有趣的现象。
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板书课题)5、提出学习目标(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会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商。
二、自主探索1、出示例10 1÷11 2÷11 3÷11 4÷11 5÷11(1)学生独立操作。
(用计数器计算)(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充分让学生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1÷11=0.0909…2÷11=0.1818…3÷11=0.2727…4÷11=0.3636…5÷11=0.4545…(3)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汇报结果,充分让学生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来写的商?⑷再用计算器验证。
5、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三、拓展延伸1、数字宝塔P29“做一做”补充:333333.3 * 666666.7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试着写出后2题的积。
(补充题学生的计数器数位不够,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正确结果)2、寻找奥秘P31第7题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3题,直接写出后3题的得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2 用计算机探索规律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2 用计算机探索规律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章第二节课——用计算机探索规律。
在本节课中,将通过计算机实现对数字规律的探索和研究,引导学生用数字探索问题,培养其动手实践、协同合作、创新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在数学研究中的应用;2.掌握计算机上进行数字规律研究的方法;3.认识数字规律的应用价值;4.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5.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计算机上进行数字规律研究的方法;2.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2、教学难点1.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
四、教学策略1.通过计算机实现数字规律的探究,情境化教学,将抽象概念转化为生活中有趣的问题;2.注重学生动手实践,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探究、创新;3.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计算机实验课;六、教学过程1、导入不少孩子都有玩泡泡堂的经历,大家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对泡泡堂游戏的一些发现,如小球碰到落地后的弹跳,小球的路径等。
2、探究数字规律把学生们分成小组,选出一名组长,每个小组用计算机探索以下一些数字规律:1.偶数的平方是偶数;2.奇数的平方是奇数;3.连续三个数相加的结果是90;4.连续三个数相减的结果是2。
3、总结规律让组长分享他们组探索到的规律,让全班一起讨论总结规律,让学生们自己总结它背后的道理,让孩子们自己发现规律的奥秘。
4、运用规律引导学生们将这些规律用到生活中的问题中,让他们明白掌握数字规律的应用价值。
5、评价与展示评价学生们在探究数字规律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并让学生们展示他们组通过计算机探究到的数字规律。
七、课后作业1.筛选出5个带数字规律的句子,解释其规律性。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用计算机探索规律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用计算机探索规律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学探索和规律发现2.能够使用计算机软件绘制简单的图形反映数学规律3.能够归纳总结规律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二、教学重点1.计算机软件的运用和操作方法2.数学规律的发现和归纳总结三、教学内容3.1 学习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教师可以使用PPT展示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并熟悉计算机软件的使用。
学生也可以自行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实践操作,探索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3.2 对数学规律进行探索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数学例题,让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探索。
例如,给出数列1, 3, 5, 7, 9…,让学生使用计算机生成数列,并观察规律。
让学生在使用计算机软件的过程中,感受到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3.3 归纳总结数学规律在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总结出数学规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探索到的规律,并与同学讨论,整理出最终的数学规律。
3.4 应用数学规律在探索和总结数学规律的同时,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规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发现的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4.1 自主探究学生自行使用计算机软件,探究所给的数学例题,并运用计算机软件探索数学规律。
4.2 整体学习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数学例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共同整理总结出最终的数学规律。
4.3 个性拓展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规律,解决与实际生活相关问题。
五、教学资料1.计算机软件2.PPT幻灯片3.探究性学习材料4.实际生活问题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学探究,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扩展了他们的学习视野。
在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归纳总结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概括总结的能力,同时也需要重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应用能力。
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材分析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材分析要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普通计算器。
由于生产厂家不同,计算器的键盘设置也会有所不同。
首先要让学生清楚自己所用的计算器上的“开机键”“关机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的位置。
例1研究的是卡片组数中的加法规律。
(1)由于采用的是卡片组数,已经使用的卡片不能再用,这样两个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均不重复。
(2)如果使两个数相加的和最大,组数的规律是:要选择十个数字中较大的八个数字,即O和1两张数字卡片不能使用。
②最大的两张数字卡片分别要放在千位上,次大的两张数字卡片要放在百位上,较小的两张数字卡片要放在十位上,最小的两张数字卡片要放在个位上。
③千位上的两张数字卡片确定后,由于百位、十位、个位上的卡片都可以互换,所以摆法一共有2×2×2=8(种)。
也就是说,类似于2+1和1+2,如果仅仅是交换加数的位置,看成是同一个算式的话,两个数相加的和最大的算式可以组成8个。
在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研讨:(1)如果使两个数相加的和最大,分别需要选用哪八张卡片?(2)千位上、百位上、十位上和个位上分别需要摆哪两张数字卡片?也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准备十张数字卡片,选出其中的八张卡片组成两个四位数,用计算器计算它们的和,用打擂台的形式比较和的大小,直到得出几个和最大的算式,再研究其中的规律。
例2研究的是卡片组数中的乘法规律。
用四张不同的数字卡片,组成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乘积最大的规律是:(1)十位上的两张数字卡片必须是两个较大的数字,个位上的两张数字卡片必须是两个较小的数字。
在这种情况下,所组成的两个乘法算式(a×b和b×a看成是同一个算式),其因数的和相等。
(2)在两个因数的和相等的前提下,这两个因数越接近,积越大。
对于卡片组数中的乘法规律,四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进行教学。
(1)复习“当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面积的变化规律”(三年级下册教材第50页),即:当周长一定时,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并能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
2. 通过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数学规律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2. 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3. 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基本操作,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2. 教学难点:运用计算器观察、分析、归纳数学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计算器的基本操作(1)介绍计算器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2)演示计算器的开关机、清屏、数值输入、运算符输入等基本操作。
(3)学生跟随教师操作,熟悉计算器的使用。
3. 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1)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器上的数字,发现其中的规律。
(2)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总结规律。
(3)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更多数学规律。
4. 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1)举例说明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学生分享自己使用计算器的经历和体会。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1)熟练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2)运用计算器探索更多数学规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及计算器操作熟练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计算器操作和数学规律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测试,评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器,发现并探索数学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小学数学说课稿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说课稿五年级数学说课
稿小学数学说课稿
标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说课稿
引言概述: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计算器进行数学探究,通过计算器的辅助,帮助学生发现数学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一、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1.1 计算器的四则运算功能
1.2 计算器的小数计算功能
1.3 计算器的百分比计算功能
二、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2.1 推导等差数列规律
2.2 推导等比数列规律
2.3 推导平方数规律
三、计算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1 利用计算器计算商品打折后的价格
3.2 利用计算器计算比例问题
3.3 利用计算器计算时间和速度问题
四、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辅助作用
4.1 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2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4.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五、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
5.1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的习惯
5.2 引导学生在计算器的辅助下进行数学探究
5.3 鼓励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课件)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教科书第28页第4题
随堂练习
用计算器计算出前几题的积,发现规律后, 直接写出后面几道乘法算式和积。
9999×5=______
9999×3=_2_9_9_9_7_
9999×7=______
9999×4=_3_9_9_9_6_
9999×9=______
9999乘几等于几万减几
新知探究
应用规律
9999×1 = 9999 9999×2 = _1_9_9_9_8_ 9999×3 = _2_9_9_9_7_ 9999×4 = _3_9_9_9_6_
重难点:
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趣味导入
从“1——9”这9个数字中选一个你最喜 欢的数字记在心里,但别说出来,接下 来呢,在你的计算器上连输九次然后把 它除以“12345679”,得到的结果告诉 老师,我很快就能知道你最喜欢的数是 几。比如你最喜欢“3”,就输入9个“3”, 然后把它除以“12345679”。算完以后 你只要把结果告诉我,我很快就能知道 你最喜欢的数是几。
9999×5 = ______ 9999×7 = ______ 9999×9 = ______
新知探究
发现规律
观察左边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左边各题。
9999×1=9999
9999×2=_1_9_9_9_8_
9999×5=______
9999×3=_2_9_9_9_7_
运用互动方式的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模板
教材目标1、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通过观察、分析和探究,归纳和总结有规律的问题;3、提高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重点1、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观察、分析、探究和归纳;3、抓住问题的规律。
教材难点1、发现问题的规律和总结;2、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准备计算器、黑板、白板、笔、教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课堂开始时,老师把一种问题放在黑板上,并让学生说出答案。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66,但是学生并不知道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这时,老师就可以引入这个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探究问题老师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举一个例子:计算132÷4。
在学生会使用计算器后,老师再把问题放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计算。
这时,学生算出来的结果为33,即66÷2=33。
老师询问学生如何用计算器算出来的,学生回答是先输入第一个数字,输入除号,输入第二个数字。
老师再让学生尝试输入132÷3、132÷5、132÷6,在每一次计算结果之后,让学生归纳和总结出哪一些数字可以整除132,哪一些数字不行。
同时,老师可以向学生传授几个计算技巧,比如说整数除法的一些规律。
三、制订方案根据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老师和学生一起制定一个方案,比如说输入67÷8,看看计算器会如何显示。
四、调整方案当学生做到这一步时,他们通常会面临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这就是需要调整方案的时候。
老师应该指导学生思考,看哪些数字可以和132整除,比如说66、33、22、11、4、3和2。
五、验证方案终于,学生们成功了,他们得到了一个有规律的方案,并且证明了这个方案的准确性。
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看看能否得出一个更加完美的方案。
六、总结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这个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七、作业老师可以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练习使用计算器寻找规律的能力。
这里是一些例子:1、计算51×49;2、计算187÷11;3、计算17的二次方;4、计算22的三次方;5、计算72的平方根。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P29例10、做一做,P31练习五第7—9题教学目标: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使学生在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探索数需阿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重难点: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学具准备:知识结构方法结构个人调整和补充1、发现商里面存在规律方法:提出学习目标⑴使用计算器计算发现了什么规律?⑵使用计算器有什么好处?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发现规律2、运用规律进行计算1÷11=0.0909…2÷11=0.1818…3÷11=0.2727…4÷11=0.3636…5÷11=0.4545…A、讨论:你发现了什么①商是循环小数②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3)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C、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汇报想法3、拓展延伸:完成书本第29页做一做。
学生思考,交流方法:(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试着写出后2题的积,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发现了什么规律?)4、课堂总结学生谈收获板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11=0.0909.... 6/11=0.5454....2/11=0.1818.... 7/11= 0.6363....3/11=0.2727.... 8/11=0.7272....4/11=0.3636.... 9/11=0.8181....5/11=0.4545....一、作业设计::填表1、一个因数24 24 8 24 4另一个15 30 15 150 15因数积360我发现:2、被除数480 960 4800 240 80除数12 24 120 6 2商40我发现:二、填空1、甲数÷乙数=5,如果甲数乘4,乙数乘4,那么商是()。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 444.2 6.666××666.76=.7242444.22
22
想一想6.666×666.7整 数部分有几个4,小数 部分又是多少?
2.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试着写出后2题的积。
3×7
= 21
3.3×6.7 = 22.11
3.33×66 = 222.1
3..7333×666.7 =211222.11
3÷11= 0.2727循…环节是27
4÷11= 0.3636循…环节是36 5÷11= 0.4545循…环节是45
你还发现了什么规 律?
34521÷÷1111,,商商是是循循环环小小数数,, 循循环环节节是是2341065879,,234196587是是被被除除 数数34521的的99倍倍。。
探索新知
5÷11=0.4545…
探索新知
1÷11= 0.0909…
2÷11= 0.1818… 3÷11= 0.2727… 4÷11= 0.3636… 5÷11= 0.4545…
你发现了什么规 律?
它们的商都是循环 小数。
探索新知
1÷11= 0.0909循…环节是09
2÷11= 0.1818循…环节是18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 题的商。
6÷11=0.5454…
7÷11=0.6363… 8÷11=0.7272…
想一想8÷11的商是多 少?
9÷11=0.8181…
你是怎么想 出 9÷11= 0.8181… 这个答案的?
1、不计算,运用规律直接填出得数,再用计
算器验算。 6×0.7 = 4.2
(个)
6.25 ≈6.需要6 个瓶
求需要几个瓶子, 结果应该取整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方案
导学策略
个性调整
活动一:探索积随着一个因数的扩大而变化规律。
1、已知36×30=1080,如果其中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会有什么变化?用计算器计算,并填表。
(1)说一说表中每一项表示的意思。
(2)用计算器计算,并填表。
(3)小组内交流:其中一个因数和积分别是怎样变化的?的变化规律
1、独立思考:一个因数不变,积会随着另一个因数的变化怎样变化?
2、在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3、全班汇报。
检测反馈】
1、填表
2、根据每组第一题的算式,直角写出后两题的得数。
3、一种计算器的单价是38元,买4个这样的计算器要多少元?买20个、40个、400个或800个呢?
教学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借助计算器计算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时积的变化规律,掌握这一规律,初步了解这一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这一规律,初步了解这一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自己找一些例子,制表、用计算器算一算,比一比。
3、说一说从上面的例子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全班交流。
活动二:探索积随着一个因数的缩小而变化规律
1、已知36×30=1080,如果其中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一个数,得到的积会有什么变化?用计算器计算,并填表。
(1)用计算器算一算,填一填。
(2)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分组讨论、分析,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全班交流结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得到的积也要除以相同的数。
3.活动三:
小组内讨论、分析,得出积的变化规律。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是积的变化规律?还有什么收获?
四、检测反馈
当堂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当堂评讲。
板书设计
导语:猜测一下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会有什么变化?
一、新课展开
1.活动一:
教师指导,让学生理解表意,独立填写,并与原来的积比一比。在小组内交流:另一因数和积分别是怎样变化的。再让学生举一些例子,自己发现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就是原来的几倍。
2.活动二:
教师巡视,用计算器计算,独立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