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鉴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美声唱法的起源

美声唱法,又称柔声唱法,实际上是从西欧专业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发展而来,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中逐步形成,随着时代的进步、歌剧的发展,美声唱法的歌唱技巧和艺术风格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符合人声表现规律的科学体系,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赏识。

美声唱法这种美好的传统歌唱学派最早起源于欧洲地中海美丽的半岛国家——意大利,并在十七世纪内传播至意大利的主要音乐中心:威尼斯、罗马、那波里等地,后传入米兰。从十四世纪初到十七世纪初,由于手工业和工业的兴起,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欧洲产生,而意大利就是欧洲资本主义萌发最早的国家。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新文化的需要,就兴起了历史上有名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即是要复兴古希腊的文化,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从而达到建立新文化的目的,这就是美声唱法渊源简要的政治背景。

在音乐上,总的来说是从古希腊的吟唱史诗及古罗马的颂歌,到中世纪的圣咏和复调合唱,再到十六世纪末的抒情性音乐剧(歌剧)的兴起,歌唱的形式经历了一个从独唱发展到合唱,再发展到了比较高级的独唱的过程。尤其是早期的歌剧(抒情音乐剧)将音乐和戏剧结合在一起,它的产生和发展,使得旧的宗教“圣咏”的复调合唱在新的历史时期显得单调而又乏味,所以成为音乐史上划时代的创造,为美声唱法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推动了声乐艺术的发展。

在歌剧产生之前,欧洲的歌咏活动是被宗教统治的,他们不准群众集会时唱歌,更不准妇女演唱“圣咏”,这种封建礼教极大地限制了声乐艺术的发展。教会之所以举办了许多唱诗班就是为了唱好“圣咏”,因此在演唱技巧的探索、钻研和歌唱艺术人才的培养方面都有过重大贡献。但是,这种所谓的音乐学校主要是以童声合唱、假女高音和阉人歌手为主的,虽然演唱的声音谐和甜美,但缺少的是自然的人声音色和雄浑的力度,因此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声音是无法展现丰富多彩的人的情感世界的。

美声唱法歌唱艺术的发展是由复调音乐转为单声部旋律的变化而促成的。在复调作品中,旋律线由几个不同的声部唱出,形成一种复合音乐织体,而新的歌唱艺术风格则使某一单声部的旋律居主导地位,由乐器或乐队伴奏,歌唱家华丽的歌声和高唱的技艺特点,就叫美声唱法。十七世纪初的“美声”已不再是那种叙述故事和吟诵诗歌那样的独唱了,它已成为一种新的学派,一种更富有表现力的声乐艺术。

歌剧形式诞生以后,音乐创作就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每个歌剧角色都有独唱的主旋律,而独唱这种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使得声乐在表现人物的形象化和个性化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艺术魅力。而在美声唱法形成的早期,意大利的大多数声乐曲作者也是声乐教师或者演唱者,这是因为当时培养歌手都要有在固定歌调上即兴加花的能力,从小就在乐理、复调、和声、对位、视唱、键盘、文化课等方面予以全面的训练。因此,当时的歌手都具备作曲家的学识和艺术修养。他们理解噪音的天生规律,把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带情感的声音加入他们创作的基础,同时又深知如何发挥声乐技巧的创作规律,所以他们的作品旋律既优美动人又富于歌唱性。

不仅如此,歌剧艺术形式的诞生还对演唱技巧的重大变革起了决定性作用,所以美声唱法的形成也具有了历史的必然性。经过了多少代人的改革、探索、研究的工作,意大利美声唱法与它的艺术学派就在意大利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我们看到了今天的美声唱法在歌唱技巧上的许多独到之处,比如它能够表现歌唱层次变化的丰富色彩;它可以精确地控制和调整发音器官的协调动作,灵活自如地操纵人声乐器来表现高难度的复杂技巧,从而大大丰富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它能够充分发挥共鸣效果,不仅加强了音量,也美化了音色等等,这完全都在使歌唱逐渐完美。历史的长河就是在有规律的运行,美声唱法符合声乐历史的发展规律,符合嗓音的发声规律,从而在一页页的历史篇章中保存下来。

(二)美声的唱法

呼吸要求有饱满的气息支持和灵活自如的呼吸控制能力,主张胸腹混合式的横膈膜呼吸法,正确的呼吸方法是良好发声的基础。

起音美声学派把轻松、明亮、准确、圆润的发音,看作是正确发声的关键。是调整气息及喉头状态以及集中共鸣的最基本的手段,起音分软起音和硬起音两种。良好的起音应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在良好起音基础上的演唱,可以使声音有弹性、有持久力、节约声带和体力消耗,延长演唱寿命。

声区声区的统一是美声歌唱训练中的试金石,美声唱法取得声区统一的主要方法是:强调唱好各声区间的“过渡音”,就是唱上行音阶时,要把前一个声区的最后3个半音唱得稍带下一个声区的特征(即虚些、假些、暗些):唱下行音阶时,较高声区的最后下行的3个半音,要唱得稍具较低声区的特征(即实些、真些、亮些),这样逐渐的变化过渡就可避免由于从这一声区到另一声区的突变而产生的破裂音。

声音的连贯是气息流畅和喉头稳定、共鸣良好的反映,又是美声歌唱的旋律线条优美动人的主要特点。

音质、音量美声学派注重追求圆润、明亮、优美而抒情的音质,它十分重视在一个单音上渐强渐弱的控制能力的训练,这不仅是训练呼吸控制和音量变化的能力,而且还可使声音松驰富有弹性,音色有多样变化,以丰富艺术表现力和促使声区的统一,声音的渐强渐弱主要是依靠气息来控制。用有气息支持的轻声来唱高音也是获得“头声”的良好途径之一。

灵活性用快速的音阶、琵音、跳音或装饰音练习,或用花腔的华采段来训练歌唱者声音的弹性和灵活性,是美声学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可以促进声音松驰而富青春活力,有利于延长演唱寿命。

微颤歌唱中正常的微颤应是每秒钟6-7次,过快或过慢都会破坏声音的连贯或造成不悦耳的音质,歌唱中微颤的快慢又与歌曲内容及情绪有关,激动时快些,宁静时慢些,平衡些,它又是一种强有力的艺术表现手段

(三)美声唱法的特点

文化特点

总的来说,美声唱法具有丰厚的文化含量。

美声唱法伴随着欧洲音乐文化同时产生、同时发展,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在所述美声唱法的起源时就谈论到它的产生是直接源于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的,而文艺复兴运动是14-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始于意大利,之后很快遍及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它以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为标榜,冲破了近千年的宗教思想的禁锢,摧毁了严禁男女恋爱和婚姻自由的旧礼教,主张人的个性解放,形成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体系,这样丰厚的文化底蕴对于美声艺术是有很大帮助的。

因此,在一些进步文人、知识分子,比如诗人但丁、作家薄伽丘、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等的影响下,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批人文主义思想的音乐家佩里、卡契尼、卡瓦列尼联合诗人里努契尼等,成立了“佛罗伦萨艺术创作小组”,创作了许多新的独唱歌曲。1594年,佩里与卡契尼根据里努契尼的台本创作出历史上第一部歌剧《达芙妮》,首演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遗憾的是该歌剧曲谱已经失传。之后的1600年,才再次出现歌剧《尤丽狄茜》,剧中出现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美声唱法便随着歌剧的兴起应运而生,这与西方的文化内涵是有密切联系的。

声音特点

1.声音通畅,音域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