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大纲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075b42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3.png)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目的及要求本课程是研究消费者心理活动产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消费者的心理研究是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竞争的必然、是从事消费活动中必须研究的一个热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一般知识,了解顾客购买商品时心理活动产业、发展与变化的一般规律与各种顾客的心理特征。
二.使用教材《销售心理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李志,时虹光,2002年7月第一版。
课外参考《消费者行为学》。
三.课时分配四.课程内容(标注*的是重点内容)第一章:消费心理学概述1.教学目的及要求:重点阐述消费心理学的特点、研究对象、内容、学习此学科的意义,以及消费心理的研究方法。
学习本章后需要同学们明确:消费心理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并对消费心理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有初步认识。
2.教学内容1)消费心理学基础知识2)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3)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优缺点(*)3.重点难点重点: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难点: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实验法第二章: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过程1.教学目的及要求:本章主要使学生了解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其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发生、发展以及变化规律。
需要明确:怎样利用消费者的感觉与知觉变化进行销售;掌握消费者情绪情感的变化与意志特点。
2.教学内容1)消费者对商品的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2)消费者对商品的情感过程3)消费者对商品的意志过程3.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中设计的概念利用概念总结方法难点:利用消费者的认识变化进行销售;掌握消费者情绪情感的变化与意志特点。
第三章: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1.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应了解消费者在购买商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气质,性格。
了解怎样判断消费者的气质性格类型,以及在实际销售活动中怎样应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07d5a1943323968011c92b1.png)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he Psychics in Consumption课程号:21202012一、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2、学时:45 (其中:理论学时:45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4、适用专业:市场营销5、先修课程:《商务礼仪》《公共关系》6、后续课程:《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7、开课单位:应用技术学院二、课程介绍消费心理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在多门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员较好地掌握消费者心理及其变化发展规律,更好地掌握市场营销、大众传播、公共关系等后续学科的规律。
通过对营销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分析,提高对消费者判断、分析能力,提高作为营销者在营销活动中的决策、组织能力,提高学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市场经济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认识消费心理学(共4学时)(一)教学内容:单元一了解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知识点: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的内涵,消费者行为、消费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单元二掌握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知识点: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单元三消费心理学的研究现状意义知识点:国内外的消费心理学研究、消费心理学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运用本章教学重点: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本章教学难点: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二)教学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消费者行为、消费心理学的含义、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关系、定性、定量研究消费心理的方法。
2、能力、技能培养:掌握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能运用分析消费心理和行为。
(三)实践与练习本章重点介绍了沟通的基本概念,消费心理应用的基本内容;运用消费心理应用的方法分析消费心理和行为;充分研究消费心理的意义、以下是要求掌握内容:1、基本概念:心理学、消费心理、消费者、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学2、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3、研究消费心理学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常用方法是什么?4、消费心理学的研究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5、研究消费心理学的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四)考核要求1、考核内容:基本概念、理解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关系;购买使用商品时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定性、定量研究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学课程大纲
![消费心理学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73dc43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a.png)
消费心理学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1.1 简介1.2 目标与目的1.3 背景与意义二、消费者行为分析2.1 消费者决策过程2.1.1 问题识别2.1.2 信息搜索2.1.3 评估与选择2.1.4 购买决策2.1.5 后购买行为2.2 个体差异与消费行为2.2.1 人格特质与消费2.2.2 社会经济因素与消费2.2.3 文化与消费三、消费心理分析3.1 消费决策的心理过程3.1.1 需求识别的心理原因3.1.2 信息搜索的心理机制3.1.3 评估与选择的心理偏差 3.1.4 购买决策的心理因素3.1.5 后购买行为的心理反应 3.2 消费者情感与决策3.2.1 感知与情感3.2.2 情感对决策的影响3.2.3 消费者忠诚度与情感关系四、市场营销与消费心理学4.1 市场分割与定位4.2 品牌与消费者行为4.3 广告与消费者心理4.4 价格策略与心理效应4.5 服务体验与消费行为五、消费者权益与伦理5.1 消费者权益保护5.2 商业道德与消费行为5.3 可持续消费与社会责任六、消费心理学与互联网6.1 电子商务与消费者行为6.2 社交媒体与消费者心理6.3 大数据分析与个性化推荐七、创新与消费行为7.1 创新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7.2 创新与市场交互7.3 创新营销与消费者洞察八、课程设计与评价8.1 教学方法与手段8.2 课程评价方法8.3 课程实施流程附录:参考文献注:本大纲仅作参考,具体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仍需要依据学校要求及教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707726369dc5022abea00d5.png)
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门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商贸、财经专业的教学用书;也是财经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消费者的心理过程、个体和群体消费决策与行为、商品及营销中的心理现象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利用消费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企业营销活动的思维方式及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更好的从事营销相关工作打下知识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消费心理学、知觉、绝对阈限、差别阈限、注意、行为学习理论、经典性条件反射、动机、品牌个性、包装等概念;2、理解并掌握消费者如何感知商品和消费者的态度、情绪和认知;3、掌握消费者的动机、消费决策过程;4、掌握群体消费的购买行为及具体的分析方法;5、理解品牌的重要性,掌握如何树立品牌个性及包装技巧;6、掌握商品定价和调价的心理策略及其具体运用;7.掌握广告的心理策略及运用;8.掌握营销自己和捕获顾客心的技巧,人性化服务的运用。
三、教学内容结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综合实践模块两部分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不少于50学时。
2. 综合实践模块是本课程的综合应用部分,以实践教学、任务教学为主,教学时数不少于4学时。
各模块中标“*”的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安排教学。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基础模块续表续表续表综合实践模块五、教学实施(一)学时安排建议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按16~18学时折合1学分计算。
(二)教学方法建议1. 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做中学、做中教”,采用精讲多练、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2. 可按工作任务或项目组织教学,让学生多接触社会中具体的顾客购买心理案例。
(完整版)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7a0655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d.png)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大纲说明一、本课程的任务《消费心理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为培养企业经营管理、营销管理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取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进入营销市场的政策措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该学习领域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该学习领域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营销活动过程中消费心理的基本内容、方法和工具,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形成优秀营销人员所必备的自信心、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引导学生在系统性思维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最终提高营销专业综合应用技能。
二、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有关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应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
了解: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大体知道,对其中关系到消费心理学基本理论要把握。
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并把握。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准确地应用。
三、课程的学时与学分本课程的授课学时为每周2-3学时,2-3学分四、主要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五、参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消费心理学(第三版)肖涧松主编2018年1月电子工业出版社消费心理学臧良运主编2007年8月第一版大纲本文第一章消费心理学导论知识目标•了解消费心理学的含义与研究对象;•掌握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掌握消费消费心理学的目的和意义。
能力目标•运用消费心理学理论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能够在市场营销活动中运用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消费者心理。
第一节消费心理学概述第二节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第三节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章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知识目标•了解感觉、知觉、想象、思维、情绪、情感、意志的含义及特征;•掌握消费者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消费者感觉、知觉、想象、思维、情绪、情感和意志的表现;•能正确把握消费者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开展营销活动。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cecf5e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7.png)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消费心理学课程类型:职业基础课程总学时数:60一、课程概述课程类型B类课程性质:职业基础课打算总时:54学分:3学分实践课时比例(%):22%是否专业核心课程:否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高专经济治理各专业二、教学内容描述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是厦门都市职业学院为市场营销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要紧学习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差不多理论知识,同时对学生运用心理学有关理论,分析、评判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指导广告策划活动有一定实际能力方面的要求,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性同能力同步进展的课程。
开设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全然目的与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心理与脑的唯物关系以及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能动性,进而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抵御机械唯物主义和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对心理曲解的能力,了解有关消费者消费心理与行为领域的各种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规律和特点,使学生了解、熟悉、把握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差不多理论、原则、策略和方法。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学〉〉是该学科的基础课。
四、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重点难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般心理学知识,激发起学习爱好;2、了解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3、把握研究消费心理学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一般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学难点:心理的定义、心理的本质【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第一节心理学知识简介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二、心理的本质第二节消费心理学概述一、消费心理学的涵义二、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三、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四、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五、学习消费心理学的意义第二章消费者的一样心理过程【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了解旅行者在旅行活动中普遍的认知心理、情感状态和意志品质表现;2、注意为旅行者提供丰富的、良好的感官刺激元素,让旅行者获得欢乐的情感体验。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642713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d.png)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学时:48学分: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一、课程内容简介消费心理学就是系统地研究消费者犯罪行为的科学,就是普通心理学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具体内容运用。
消费心理学的研究以普通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相同领域的学说和概念为基础,其研究对象就是消费者出售、消费商品或服务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出售犯罪行为的特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于经营者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意义可以越来越突显出。
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消费心理学就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课之一,它从消费者心理角度去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和犯罪行为,从而为企业制订营销策略提供更多依据。
通过本课程的自学,并使学生能掌控消费心理学的专业理论,掌控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外界与内部因素,能够应用领域消费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生活中消费心理和犯罪行为,找到通常规律,从而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前导课程:市场营销学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消费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是消费心理学学习的基础,重点阐述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方法等。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理解消费、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基本概念,了解消费者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明确其学科性质及发展趋势,认识到消费者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重点和难点: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意义,研究历史与发展趋势。
第二章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本章自学,能够从分析消费者心理现象启程,介绍消费者心理活动的重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掌控这些心理活动的特征及其消费者犯罪行为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感觉、知觉、想象、思维、情绪、情感、意志的含义、特征及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第三章消费者的须要和动机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消费者需要的含义、内容与特征;把握现代消费者需要的发展规律;掌握消费者的购买动机类型;了解消费者的需要、动机、行为的关系及其规律。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d77f10ab307e87101f696a0.png)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消费心理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在多门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员较好地掌握消费者心理及其变化发展规律,更好地掌握市场营销、大众传播、公共关系等后续学科的规律。
对学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与分工《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学》是该学科的基础课。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建议一、学时分配:总课时:72学时,其中理论课52学时,实验教学20学时二、考核形式:书面闭卷考试三、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学时、教学要求一、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一章导论(3学时)知道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理解消费心理学的意义,掌握消费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3学时)了解心理的实质,掌握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象、情绪、情感等与商品买卖。
第三章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二)(3学时)掌握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与商品推销。
第四章消费者的消费需求(3学时)重点掌握消费需求的类别、特征、引导。
第五章消费者购买动机(4学时)重点掌握动机特点、类型、理论等。
第六章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3学时)重点掌握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情感、意志过程。
第七章消费者购买行为(4学时)重点掌握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类型,消费者购买决策。
第八章消费者群体与购买行为心理特征了解少年儿童用品市场心理研究;青年、女性、中老年消费者购买行为。
第九章时常因素与消费心理(2学时)了解社会文化、家庭、相关群体、流行与消费心理。
第十章消费期望与商品效用掌握消费者的学习与态度、消费期望、商品效用等与消费心理。
第十一章产品与消费心理(2学时)掌握产品命名、商标、包装与消费心理。
第十二章新产品与消费心理(3学时)了解新产品设计、推广与消费心理,重点掌握产品生命周期与心理策略。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3e1c99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b.png)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消费心理学(中文)课程代码:165126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64 考核方式:笔试先修课程:商业投资原理,零售管理适用专业:连锁经营开课院系:公共教学部教材:王官诚.消费心理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朱红祥等.消费者行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公共教学课程,它是研究消费者需求、购买、使用商品或劳务过程中,消费行为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本课程旨在通过初步全面地学习消费心理的理论,配合相关专业的其他课程。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绪论(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1.1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1.1消费与消费者1.1.2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1.1.3心理学与消费心理学11.4消费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2研究消费心理学的意义1.2.1消费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1.2.2研究消费心理学的意义与作用1.3研究消费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1.3.1研究消费心理学的原则1.3.2研究消费心理学的方法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二章消费者的心理过程(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2.1消费者的认知过程2.1.1消费者的感觉2.1.2消费者的知觉2.1.3消费者的想象与购买行为2.1.4消费者的思维与购买行为2.2消费者的情感过程2.2.1情绪,情感的概念2.2.2消费者情绪情感的类型2.2.3消费者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2.2.4影响消费者的情绪情感的因素2.3消费者的意志过程2.3.1意志与意志行动的特征2.3.2消费者意志品质的基本特征2.3.3消费者的意志过程在消费行为中的作用复习思考题案例选编问题第三章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3.1个性的概述3.1.1个性的概念及特征3.1.2个性的心理结构3.2兴趣与消费行为3.2.1兴趣的一般概念3.2.2消费者的兴趣的差异3.2.3兴趣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3.2.4消费者兴趣的形成与激发3.3能力与消费行为3.3.1能力的概述3.3.2消费者的能力差异3.3.3消费者的能力与购买行为3.4气质与消费行为3.4.1气质的概念3.4.2有关气质学说及气质类型特征3.4.3气质理论在市场营销工作中的应用3.5性格与消费行为3.5.1性格的概述3.5.2消费者的性格类型3.5.3消费者的性格与消费行为复习思考题案例选编问题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4.1记忆与消费行为4.1.1记忆4.1.2消费者记忆的心理过程4.1.3记忆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4.2注意与消费行为4.2.1注意的概念,特征4.2.2注意的功能4.2.3消费者注意的分类4.2.4注意在消费营销活动中的作用4.3学习与消费行为4.3.1学习的含义4.3.2学习的基本理论4.3.3学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4.4态度与消费行为4.4.1态度的概念4.4.2消费者态度的本质特征4.4.3消费者态度的形成4.4.4消费者态度的改变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五章消费者购买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5.1消费需求与消费动机5.1.1消费者的需要5.1.2消费者的购买动机5.2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心理5.2.1消费者东沟买行为模式5.2.2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5.2.3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理论简介5.3购买决策心理5.3.1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类型5.3.2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5.3.3效用理论与消费者购买决策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六章社会群体与消费心理(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6.1群体与消费心理6.1.1群体概念及特征6.1.2消费者群体分类6.1.3消费者群体对消费心理的影响6.2家庭消费心理与行为6.2.1家庭消费的基本特征6.2.2家庭生命周期与消费6.2.3家庭社会阶层与消费6.2.4我国家庭的职业和收入与消费6.2.5子女在家庭消费中的作用6.3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6.3.1儿童群体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6.3.2青年群体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6.3.3中年群体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6.3.4老年群体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6.3.5女性消费心理与行为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七章社会环境与消费心理(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7.1社会文化与消费心理7.1.1文化的概念7.1.2文化各主要方面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7.2社会消费文明与消费心理7.2.1消费文明的概念及其特征7.2.2消费文化心理的发展过程7.2.3文明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7.3社会消费流行,消费习俗与消费心理7.3.1消费流行的概念及其分类7.3.2消费习俗与消费心理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八章商品价格与消费心理(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8.1商品价格的心理功能8.1.1比值比质功能8.1.2自我比拟功能8.1.3调节需求功能8.2消费者价格认知心理8.2.1消费者的价格心理特征8.2.2价格变动与消费者的心理行为反应8.3商品定价的心理策略8.3.1商品定价的心理策略8.3.2商品调价的心理策略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九章商品品牌,包装与消费心理(讲课2学时;习题课讨论课1学时;小计3学时)9.1商品品牌与消费心理9.1.1商品名称与消费心理9.1.2商标与消费心理9.2商品包装与消费心理9.2.1商品包装的心理功能9.2.2包装设计的心理要求9.2.3包装设计的心理策略9.2.4商品包装装潢中的色彩与图案心理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十章产品创新与消费心理(讲课2学时;小计2学时)10.1新产品开发与推广心理10.1.1新产品设计与消费心理10.1.2新产品设计的心理策略10.1.3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购买分析10.1.4新产品扩散的心理策略10.2产品生命周期与消费心理10.2.1产品的生命周期10.2.2产品不同生命周期中消费者的心理特征10.2.3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营销策略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第十一章市场营销与消费心理(讲课1学时;小计1学时)11.1商业广告与消费心理11.1.1商业广告的概念与功能11.1.2商业广告的传播策略11.1.3商业广告的心理效果测定11.2营销环境与消费心理11.2.1社会知觉对营销环境的影响11.2.2橱窗设计的心理策略11.2.3商场内部装饰的心理策略11.2.4商品陈列的心理策略11.3营销服务与消费心理11.3.1营销人员的仪表风度与消费心理11.3.2营销人员与消费者购买心理的沟通11.3.3全面优质服务对策与消费心理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问题复习考试:小计2学时基本要求:以消费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以企业生产与营销为视角,将影响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因素概括为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商品因素和营销因素等,系统阐述了当代消费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可操作的方法。
消费心理学(复习大纲)
![消费心理学(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eba73c14afe04a1b171de21.png)
《消费心理学》复习大纲
1、消费:是消费主体出于延续和发展自身的目的,有意识地消耗物资资料和非物质资料的能动行为。
2、消费心理: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和消费商品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
3、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消费者在其消费活动中的心理行为现象。
4、研究心理学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问卷法。
5、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发展性、联系性。
6、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达到某种目的、指引活动满足一定需要的意图,愿望和信念。
7、书本25-29页,理解感、知觉,和知觉的基本特征。
8、注意: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能判断指向和集中、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9、需要的概念: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望和欲求,是个体由于缺乏而产生的内心紧张与周围环境形成某种不平衡的状态。
10、需要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①有不足之感,感到缺少了什么东西。
②有求足之愿,期望得到该种东西。
(书本65页)
11、价格心理: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对商品价格认知的各种心理反应和表现。
12、感受性心理:指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及其变动的感知强弱程度。
13、营销服务:指各类企业为支持其核心产品所提供的服务。
14、人员推销:是一种营销人员与客户之间面对面进行的营销活动。
15、直复营销:以赢利为目的,通过个性化的沟通媒介向特定目标市场成员发布发盘信息,以寻求对方直接回应的社会和管理过程。
书本170-178页营销内部环境与消费心理
书本138-143页第六章一二节
书本216-243页第九章营销的信息传播与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学课程大纲
![消费心理学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e4ce95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c.png)
消费心理学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Introduction)消费心理学是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所表现出的心理过程以及影响其行为的因素的学科。
本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消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应用这些知识解读和预测消费者行为的能力。
通过学习消费心理学,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市场营销、广告和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相关问题。
二、课程目标(Course Objectives)1. 掌握消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消费者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要素。
2. 了解和评估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心理需求、动机和偏好。
3. 理解市场营销活动和广告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学会分析和评价其效果。
4. 掌握调查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能够进行基础的消费心理学研究。
5. 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消费心理问题的能力,应用消费心理学知识进行市场营销决策和产品设计。
三、课程大纲(Course Outline)1. 第一部分:消费者认知(Consumer Cognition)- 感知和注意力:如何注意和感知市场中的产品和广告信息。
- 记忆和知觉:消费者如何对产品进行记忆和感知评估。
- 语言和符号:广告语言和符号对消费者的影响。
2. 第二部分:消费者情感(Consumer Emotion)- 情感的起源和表达:消费者情感如何影响购买行为。
- 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如何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 消费者情感调节:心理因素对购买决策的影响。
3. 第三部分:消费者行为(Consumer Behavior)- 个体决策过程:消费者决策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
- 群体和社交影响:社会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 消费者文化和价值观:文化背景对消费者价值观和购买模式的影响。
4. 第四部分:市场营销和广告(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 市场细分和定位:利用消费心理学理论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
- 广告策略和创意:消费心理学对广告创意的启示。
消费者心理学考试大纲
![消费者心理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776573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1.png)
消费者心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消费者心理学是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消费者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消费者的决策过程、购买行为、消费动机、品牌认知等方面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为今后从事市场营销、广告策划、客户服务等相关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考试内容(一)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1、消费者的认识过程感觉与知觉记忆与想象思维与注意2、消费者的情感过程情绪与情感的类型影响消费者情感的因素消费者情感对购买决策的影响3、消费者的意志过程意志的特征与作用消费者意志行动的过程消费者意志品质对购买行为的影响(二)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1、消费者的气质气质的类型与特点气质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2、消费者的性格性格的类型与特点性格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3、消费者的能力能力的类型与特点能力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三)消费者的需要与动机1、消费者的需要需要的类型与层次消费者需要的特征影响消费者需要的因素2、消费者的动机动机的类型与作用动机的冲突与解决消费者动机的激发与引导(四)消费者的态度1、消费者态度的构成与功能态度的构成要素态度的功能2、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影响消费者态度形成的因素消费者态度改变的策略与方法(五)消费者的决策过程1、问题认知问题认知的类型与来源影响问题认知的因素2、信息搜索信息来源的类型与特点信息搜索的过程与影响因素3、评价与选择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方法的运用影响评价与选择的因素4、购买决策购买决策的类型与特点购买决策的风险与应对5、购后评价购后评价的内容与方式购后不满意的处理(六)社会环境与消费者行为1、社会文化与消费者行为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亚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文化价值观与消费者行为2、社会阶层与消费者行为社会阶层的划分与特点社会阶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3、参照群体与消费者行为参照群体的类型与影响方式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机制4、家庭与消费者行为家庭的类型与功能家庭生命周期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家庭购买决策的类型与影响因素(七)营销组合与消费者行为1、产品与消费者行为产品的概念与层次产品属性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品牌与消费者行为2、价格与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对价格的感知价格策略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3、渠道与消费者行为销售渠道的类型与特点销售渠道选择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4、促销与消费者行为促销的类型与作用促销策略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八)网络环境与消费者行为1、网络消费者的特点与行为模式网络消费者的特征网络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模式2、网络营销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网络营销的特点与优势网络营销手段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3、网络消费者的信息搜索与决策网络消费者的信息搜索行为网络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与特点三、考试形式与题型(一)考试形式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试时间为_____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学习领域职业描述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根据课程相关章节的知识内容和现代市场营销的要求,了解和掌握消费者消费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产生与发展的规律,研究消费群体、商品的命名、包装与开发、商品价格、商品广告、营销沟通、营销环境与消费心理之间的关系,能用消费心理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具体的现代营销过程中的问题,针对消费者的行为的特点与消费者的心理规律组织和开展相应的市场营销活动。
二、课程定位
《消费心理学》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作为专业基础的一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
教学场所主要是多媒体教室,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案例讨论、项目实战演练等。
该学习领域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该学习领域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营销活动过程中消费心理的基本内容、方法和工具,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形成优秀营销人员所必备的自信心、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引导学生在系统性思维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最终提高营销专业综合应用技能。
《消费心理学》是市场营销以及汽车营销类专业的基础课程。
开设学期为第三学期,前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有:《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构造》《会计学》《市场营销学》同期开设专业课程为《汽车经营管理学》《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汽车保险与理赔》等专业基础课程;后续主要课程是:《汽车维修技术》《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汽车与配件营销》等。
三、学习目标与职业能力要求
通过对《消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1.专业能力
⑴掌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
⑵认识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
⑶了解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心理活动;
⑷掌握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特征;
⑸认识商品在命名、品牌、包装以及开发与消费心理的关系;
[6] 掌握商品价格与消费心理之间的关系;
[7] 了解广告与消费心理之间的关系;
[8] 掌握营销沟通过程中的消费心理的表现;
[9] 充分利用营销环境积极调动消费者心理。
2.社会能力
⑴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营销职业沟通和协调能力;
⑵具有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
⑶能与顾客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诚信品格和社会责任感,能进行自我批评的检查;
⑸具有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意识。
3.方法能力
⑴能自主学习信息化新知识、新技术
⑵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⑶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
四、主要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考核内容和方式的改革要以考核应用能力为主,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基本技能的测试。
考核形式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笔试、营销报告、在线实训的综合性、形成性的考核方式,考核的最后成绩由笔试和平时作业成绩(包括项目报告、测试、在线训练)的结合形成(平时占40%,期末笔试占60%)
至于期末考试,按照项目教学法思想,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完成。
一部分以选择题为主,另一部分以案例分析为主,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3、考核标准
考核方式、标准发生了变化。
平时成绩以项目完成情况的量化考核作为成绩。
特点是每次完成的项目报告,它的考核标准包括:
(1)是否有创新性,即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处理所给项目的实际问题,能就项目中所给的条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处理方法,并且该分析具有合理性或可行性;(占总项目业绩的30%)
(2)是否能有效搜集项目所需要资料,并能用文字清晰、有逻辑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占总项目业绩的40%)
(3)是否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即能当众利用现代化设施,清晰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并能回答他人就该课题的提问;(占总项目业绩的20%)
(4)是否有项目团队合作精神,即能在项目模拟角色中与小组其它人员配合,共同完成报告。
(占总项目业绩的10%)
这些考核标准较好地围绕市场营销项目教学法的改革,实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会计学、市场营销学。
后续课程:
本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安排在第三学期。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主教材:《消费心理学》,肖涧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
参考书:
1.《消费心理学》,臧良运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6月
2.《消费心理学》,杨海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