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科技基本情况
安徽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农业科技问题研究
F ANG Z h e n g ,CHE NG Ke q u n,L I U P e n g l i n g,HU ANG S h i x i a n g
( C o l l e g e l o f E c o n o m i c s a n d Ma n a g e m e n t , A n h u i A g i r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H e f e i 2 3 0 0 3 6 ,C h i n a )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y’ g S i n n o v a t i o n a b i l i t y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l e v e l i n a l l s o ts r o f w a y s .W i t h t h e d e e p e n i n g o f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研 能力 、重 大核 心技 术研 究、农技 推广应 用、体 制机制 等方 面 出现一 些新的 问题 ,面对 这些 问题 结合 实际提 出 些对 策 建议 。
一
关键词 :农 业科技 ;问题 ;对策 ;新农村建设 ;安徽 省 中 图分 类 号 :F 3 0 3 .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安徽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华东腹地,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本文将从经济、产业、人口、教育、医疗等多个方面介绍安徽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安徽省的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逐年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安徽省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已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2024年,安徽省的GDP达到3.97万亿元,位列全国第8位。
安徽省的经济结构日益优化,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比重逐年上升,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安徽省的产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安徽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在农业方面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优势。
安徽省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畜牧业和渔业发展也比较突出。
此外,安徽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中国煤炭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安徽省还发展了一批先进制造业,如汽车、电子信息、新能源等。
随着科技创新的推进,安徽省的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安徽省的人口规模庞大,人口增长趋势平稳。
截至2024年底,安徽省的常住人口已超过7000万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安徽省的人口结构特点是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城市人口比重相对较小。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安徽省的城市人口也在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就。
安徽省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安徽省拥有一流的高等教育机构,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安徽省的基础教育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在教育资源的配置和质量提升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
近年来,安徽省提出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等重要举措,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安徽省的医疗卫生事业也不断进步。
近年来,安徽省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安徽省有一批三甲医院和综合性医疗机构,为广大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此外,安徽省还积极推进健康扶贫和农村合作医疗等重要项目,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卫生状况。
安徽省智慧农业存在问题及发展措施
安徽省智慧农业存在问题及发展措施作者:丁晶晶来源:《中国果菜》 2019年第7期丁晶晶(安徽省农业信息中心,安徽合肥 230001)摘要:智慧农业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从而解决传统农业存在问题的一种农业发展新模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安徽省逐步进入智慧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分析了安徽省智慧农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从智慧生产、智慧管理、智慧食安、智慧电商、智慧农人5个方面加强智慧农业建设,使智慧农业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安徽省;智慧农业;存在问题;发展模式;措施分析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038(2019)07-0062-04DOI:10.19590/ki.1008-1038.2019.07.015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Measure of Intelligent Agriculture in Anhui ProvinceDING Jing-jing(Anhui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Center, Anhui 230001, China)Abstract: Intelligent agriculture is a new model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t uses Internet thinking and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transfor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hui province has gradually entered a new stage of intelligent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agri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intelligent agriculture in Anhui province, through thefive aspects of intelligent production, intelligent management, intelligent food security, intelligent e-commerce, and intelligent farmers, we will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agriculture and make it a new step forward.Key words: Intelligent agriculture; existing problem; development model; analysis of measure“十三五”以来,随着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统一推进,2016年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方案》,安徽省启动了“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在全省全面发展智慧农业,推进信息化与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深度融合和跨越发展。
最新安徽省经济发展状况
最新安徽省经济发展状况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安徽省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活力和潜力。
从产业结构来看,安徽省的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在传统产业方面,如钢铁、煤炭、化工等,通过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同时,新兴产业也在迅速崛起。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安徽省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和生产基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此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也在不断壮大,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农业方面,安徽省一直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之一。
近年来,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特色农产品如茶叶、水果、蔬菜等的种植和加工规模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日益提升。
同时,农村电商的发展也为农产品的销售开辟了新渠道,促进了农民增收。
服务业在安徽省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旅游业发展迅速,黄山、九华山等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此外,金融、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科技创新领域,安徽省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创新载体。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吸引了众多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在量子通信、核聚变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安徽省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完善。
交通方面,高铁网络日益密集,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大大缩短了省内城市之间以及与周边省份的时空距离。
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安徽省积极推动合肥都市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北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
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格局。
皖江城市带承接了大量产业转移,促进了产业集聚和优化升级。
皖北地区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和产业培育,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安徽淮河流域当代农业科技现状研究——以皖北为研究对象
新 庄
豫麦 1 8 、 偃展 4 1 1 0
值 得 注意 的 是 。 在 调 查 的 7村 、 镇 中仅 寿 县 新庄种 植水 稻 。 但 几乎 皖北 各地方 志 “ 物 产” 条 下
的零 星 种植 也 因 民 国缺少 水 利 灌 溉 而终 止 。建
麦 5号 、 周麦 2 2 、 烟农 2 1 、 西农 9 7 9等 也 是 当前
整个 黄 淮地 区主要小 麦 品种【 ” 。玉 米 品种 各地 差 异 较大 , 仅农大 1 0 8等 少数 品种 种 植较 广 。 即便 同一村镇 也 选种 不 同 品种 。 范集 镇 有 高玉 1 号 等
域 农业 科 技 现 状 。研究 发 现 。 皖北 地 区 当代 农 业 科 技 具 有 时代 特 色 , 功利 性 较 强 , 和 传 统 农 业 有
l 7
表1 皖北 7 村、 镇 主要 作 物 品 种 统 计表
烟农 1 9 、 皖麦 3 3 、 4 4 、 5 2 、高 玉 1 号 、 农大 1 0 7 、 农 大
范 集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3 、 郑麦 9 0 2 3 、 鲁麦 2 3 、1 0 8 、 中 单 2号 、 4号 、 长 单 中黄 5 7 、 周豆 1 2 、 徐豆 1 3 济南 1 7 6 O 4 皖豆 l 6 、 豫豆 2 2 、 2 5、 自留
六个 品种 ; 鲍 集 镇也 有 郑单 等 四个 品种 。都有 高 产、 抗病 虫害 等特点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8 — 1 3
作者简介 : 龚光 明( 1 9 6 8 一 ) , 男, 安徽 i I 缛 f 州 人 。阜 阳 师 范学 院社 会 发 展 学 院 副 教 授 , 理学博士 , 史 学 硕 士 。研 究 方 向 : 农 业 科 技史 、 农业灾害史。
安徽省农业概况
安徽省农业概况一、基本情况安徽省位于我国东南部,与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六省接壤,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山地、丘陵、台地、水面在总面积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9.6%、15.3%、14.0%、13.0%和8.1%。
长江、淮河横贯东西,划出平原、丘陵、山地相间排列的格局,北部平原坦荡,中间丘陵起伏,黄山、九华山逶迤于南缘,大别山脉雄峙于西部,形成本省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特点,全省据此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①淮北平原: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地面由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海拔20—40米,为全省重要的粮油棉基地。
②江淮丘陵:地面主要由丘陵、台地和镶嵌于其间的河谷平原组成,主要山岭呈东北—西南走向。
东部为江、淮水系的分水岭,海拔100—300米;西北部略低,河谷平原宽阔。
③大别山区:位于本省与鄂、豫两省交界处,为大别山的主体部分,地势险要,有海拔1700米以上的山峰多座。
④沿江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包括巢湖流域的湖积平原和长江沿岸的冲积平原,海拔多在20米左右,河网密集,土地肥沃。
⑤皖南山区:位于本省长江以南,大部分海拔200—400米,山形圆浑、秀气,黄山屹立在本区中部,高峰海拔1873米,为本省最高点。
河流基本属于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南部和浙江接壤的小部分地区属新安江(钱塘江)水系。
长江在省境内呈西南—东北流向,长约400公里,两侧重要支流有皖河、秋浦河、运漕河、清弋江、滁河等。
长江沿岸湖泊众多,面积较大的有巢湖、大官湖、泊湖、菜子湖等。
其中巢湖为全省第一大湖、全国第五大淡水湖。
淮河横贯本省北部,省内流域面积6.7万平方公里,两岸支流众多,成不对称的羽毛状水系,重要的有颍河、西淝河、涡河、浍河、淠河等。
新安江发源于休宁县境内的怀玉山,为钱塘江的正源,省内干流长约240公里,流域6500平方公里。
安徽省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气候上也有明显的特点。
首先,由于它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和太平洋西岸,虽属内陆省份,但距海较近,受季风气候影响非常显著;其次,由于地处中纬度由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气候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全省大致以淮河为界,北部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安徽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2020
安徽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2020安徽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安徽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位于华东地区,东临江苏,南接浙江,西北部与河南相接,北部与山东接壤。
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之一,安徽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一、现状分析1. 经济发展安徽省经济实力逐渐增强,GDP持续增长。
根据安徽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安徽省GDP总量达到2.9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8%。
安徽省以制造业为主导,特别是钢铁、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
2. 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安徽省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合肥、芜湖、蚌埠等一线城市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成为安徽省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安徽省的县级市和乡镇经济也在逐渐壮大,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缓解。
3. 产业结构调整安徽省正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从传统的重工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
安徽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这有助于提高全省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4. 人口流动和城乡差距缩小近年来,安徽省的人口流动现象日益显著。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追求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机会。
这促进了安徽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并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二、未来趋势分析1. 创新驱动发展未来,安徽省将继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研发和应用,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大投入,推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全省经济创新能力。
2.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安徽省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省市乃至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全球化背景下,安徽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吸引外资,推动对外开放。
这将促进安徽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 绿色发展在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安徽省将加大绿色发展的力度。
通过推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加强生态环保等措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4. 发展现代农业安徽省将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效益。
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问题及改革建议
关键词 : 业技 术 ; 广体 系; 农 推 改革 ; 建议
中图 分 类 号 F 2 . 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 0 7—7 3 (0 8 1 4 0 7 1 20 )7— 4— 4
党 的十六 届五 中全会 通过 的《中共 中央关于 制定 国民
农业 行 政主管 部 门对 乡镇 综 合 站 只能 眼 睁 睁看 着 “ 断 、 线
网破 、 散 ” 人 。另一 方面 , 想 的是 致 富 , 的是 服 务 , 的 “ 盼 缺 是技 术 ”的农 民 , 望 科 技 进 村 人 户 , 只 能 是 望 眼 欲 盼 也
穿 。
1 4 农 技推 广 人员素 质有待 提 高 。 才 流失 严 重 . 人
技 推广人 员没 有受 过任 何形式 的专 业教 育 , 至连 中专 也 甚 没上 过 。同时专 业技 术人 员严 重流 失 , 县镇 两级 农技 推 广 单位 近年 来基 本没 有补充 新 的农业 院校 学生 , 有技 术人 现 员平 均年 龄偏 大 , 知识 老化 , 技 术人 员 出现 断层 , 以 业务 难 适 应新 形式 下 农 技 推 广 工作 。阜 阳 市 乡 镇 机 构 改 革 中 , 7 % 的农技 人员 被分 流下 岗 。以种植 业 为例 , 0 乡镇机 构 改 革前 , 全市农 技站 有专业 技术 人 员 7 1 , 667 m 耕 6 人 每 6 .h 地合 11 人 。现在 , .2 全市 种植 业人 员 55人 , 0 比改革 前 少
技术 推广 的瓶 颈。 再者 , 降 低运 用 农 业 新 技术 的风 险 。 要
农业 生 产周期 长 , 民迫 切 需要 农 业 生 产 新 技术 , 农 同时 又 害怕新 技术 采 用后所 带来 的风 险 。 1 3 机构 萎 缩 。 层 农 业技 术 推 广 工 作 有 名 无 实 . 基 20 0 0年 安徽 省 乡镇 机 构 改 革 后 , 业 技术 推 广机 构 总 数 农
安徽省农产品有效供给现状及问题分析
安徽省农产品有效供给现状及问题分析1. 引言1.1 安徽省农产品供给现状安徽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农产品供给现状较为丰富多样。
安徽省的农产品供给以稻谷、小麦、油料、金银花、食用菌等为主,产量居国内前列。
安徽省还以优质水果、绿色蔬菜、畜禽产品等农产品为主要特色,满足了市场需求。
农产品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也为出口创汇作出了贡献。
安徽省农产品供给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农产品品种单一,缺乏差异化和品质优势,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是农产品生产环节存在的技术水平不高,产能低效,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三是农产品供给链条中存在中间环节大量损耗和浪费,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民收入不稳定。
加强安徽省农产品供给现状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任务。
只有深入了解安徽省农产品供给现状,才能有效采取对策,推动安徽省农产品供给结构的优化和提升。
1.2 安徽省农产品供给问题一是产地资源利用不均衡。
安徽省地处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农产品供给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供给不足,导致市场供需不平衡。
二是农产品生产方式滞后。
安徽省农业传统生产方式依然占主导地位,缺乏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手段,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三是农产品加工环节薄弱。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环节薄弱,加工技术落后,加工能力不足,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低,缺乏竞争力,难以拓展市场。
四是农产品流通环节不畅。
安徽省农产品流通渠道单一,物流成本高,商品信息不透明,导致农产品流通不畅,市场价格波动大,农民收入不稳定。
五是市场需求变化不适应。
安徽省农产品供给依然以粮食作物为主,而市场需求已经向高品质、绿色、有机农产品转变,安徽省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需求不足。
2. 正文2.1 安徽省农产品供给现状分析安徽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农业产值在全国居于前列。
用先进农业科技支撑安徽现代农业发展
安徽农学通报 , n u A S iB l2 1 ,7( 1 A hi . c. u1 0 1 1 2 ) .
用 先 进 农 业 科 技 支 撑 安 徽 现 代 农 业 发展
赵建勋 郑之宽 程 娥
( 1安徽 省农学会 , 安徽合肥 200 ; 3 0 1 2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总站 , 安徽 合肥 2 00 ) 30 1
会服 务体 系、 农业科技创新体 系和农业职业教育体 系等对策建议 。 关键词 : 安徽省 ; 科技 ; 支撑 ; 现代农 业 中图分类号 F 0 . 3 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3 (0 12 —1 0 0 7— 7 1 2 1 ) 1 4— 3
1 安徽 农 业科技 的发 展成 效
111 安徽农 业 主要产 品产 量 赶超 全 国平 均水 平 ( ) .. 1 农业综合生产水平 明显提升 以小麦为代表 的粮食单 产水平 连年创新高 , 1 , 2 0年 全省 小麦 平均 单产 达到 3 k/6m , 0 0 4 g67 2
比全国平均高 l.k/ 8 gm 。粮食总产达到 38 k , 6 0 亿 g肉蛋奶
总产达到 549 t 1. 万 , 品总产 达到 1 . 万 t 水产 9 3 。种植业 、 3 养 殖业生产标 准化覆盖率分别达到 4% 、 % 以上 。 0 7 0 ( ) 业科 技 推 广 成 效 明 显 增 强 。建 立 了 以农 技 推 2农
害化活菌制剂发酵技术处理畜禽粪便 , 生产无害化生物有
112 现代 农业科 技广 泛应 用 于农 业 ( ) 织 培养 技 .. 1组
113 生物技 术应 用于农 产 品加 工 业 ..
丰 源集 团用玉 米
术。植物组织培养是 以植 物生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 的一 门新生的生物技术学科 , 近年来发展很快 , 广泛应用 于植
池州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池州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一、引言:池州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中南部,素有“金石之城”和“绿色家园”之称。
池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发展基础,农业一直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
本文将对池州市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分析。
二、农业发展现状:1. 土地资源利用:池州市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农业用地面积占总面积的约70%。
农业用地利用率较高,但还存在一部分土地退化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2. 农产品生产:池州市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产品包括稻谷、小麦、油菜、茶叶等。
池州的茶叶产量在全国茶叶产区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3. 农业科技应用:近年来,池州市加大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也在提高。
农业生产逐渐向高效、科技化、智能化发展。
4. 农村产业分布:由于地理条件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池州市农村产业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三、未来趋势分析:1. 生态农业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池州市将更加注重生态农业的发展。
通过推广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种植,农业产业将更加可持续发展。
2. 农业产业升级:池州市将加大对农业产业的升级改造力度。
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农业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3. 农业科技创新:未来,池州市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强科技创新。
通过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 农村产业发展均衡化:池州市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政策扶持,促进农村产业在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等,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四、政府支持与推动:1. 农业产业政策:池州市政府将制定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土地流转等。
同时,加大农业投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农业产业发展的整体环境。
2. 农业科技支持:池州市将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技人员培训和学术研究。
安徽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安徽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管理论文安徽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业是基础。
正确认识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对保证我国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兴趣,使得全国老百姓的衣食有着重要保障。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其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对本省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也对其他省份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同时,安徽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农业发展先锋军,是国家“三农”工作的实施重点,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中,安徽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几年,安徽省的农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分析安徽省农业发展的现状,其发展的有利因素,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原因,进而得出优化安徽省农业的政策措施。
一、安徽省农业发展的概述(一)农业发展现状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安徽省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农业资源大省,是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的试点省,所以了解我国国情,离不开“三农”,真正了解“三农”问题离不开安徽ii。
安徽省农业发展的生产基础较好,种植业,养殖业,渔业等都发展的很好,各种农产品的产量总量不断增高,位居全国前列。
近几年,安徽省按照“高效农业,区域特色,产业保证,增产增收”的原则使得全省农业生产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005年粮食总产521亿斤,到2008年首次突破600亿斤,此后连年稳步增产。
2012年粮食产量数据公告,该省粮食总产达到657.8亿斤,比上年增加30.7亿斤,增量为近年最大,且总产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2.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由于国家对农业经济的大力扶持,加强新型农民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发展家庭多种经营,农业生产经营结构得到了积极调整,安徽省农业逐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快农业经济的多元化与创新性发展,政府加大了农民工返乡就业与创业的支持力度,落实了大量的惠农和减负政策,从多个方面对农民创业与就业进行大力支持。
安徽省农业概况
安徽省农业概况一、基本情况安徽省位于我国东南部,与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六省接壤,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山地、丘陵、台地、水面在总面积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9.6%、15.3%、14.0%、13.0%和8.1%。
长江、淮河横贯东西,划出平原、丘陵、山地相间排列的格局,北部平原坦荡,中间丘陵起伏,黄山、九华山逶迤于南缘,大别山脉雄峙于西部,形成本省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特点,全省据此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①淮北平原: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地面由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海拔20—40米,为全省重要的粮油棉基地。
②江淮丘陵:地面主要由丘陵、台地和镶嵌于其间的河谷平原组成,主要山岭呈东北—西南走向。
东部为江、淮水系的分水岭,海拔100—300米;西北部略低,河谷平原宽阔。
③大别山区:位于本省与鄂、豫两省交界处,为大别山的主体部分,地势险要,有海拔1700米以上的山峰多座。
④沿江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包括巢湖流域的湖积平原和长江沿岸的冲积平原,海拔多在20米左右,河网密集,土地肥沃。
⑤皖南山区:位于本省长江以南,大部分海拔200—400米,山形圆浑、秀气,黄山屹立在本区中部,高峰海拔1873米,为本省最高点。
河流基本属于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南部和浙江接壤的小部分地区属新安江(钱塘江)水系。
长江在省境内呈西南—东北流向,长约400公里,两侧重要支流有皖河、秋浦河、运漕河、清弋江、滁河等。
长江沿岸湖泊众多,面积较大的有巢湖、大官湖、泊湖、菜子湖等。
其中巢湖为全省第一大湖、全国第五大淡水湖。
淮河横贯本省北部,省内流域面积6.7万平方公里,两岸支流众多,成不对称的羽毛状水系,重要的有颍河、西淝河、涡河、浍河、淠河等。
新安江发源于休宁县境内的怀玉山,为钱塘江的正源,省内干流长约240公里,流域6500平方公里。
安徽省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气候上也有明显的特点。
首先,由于它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和太平洋西岸,虽属内陆省份,但距海较近,受季风气候影响非常显著;其次,由于地处中纬度由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气候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全省大致以淮河为界,北部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2024年安徽农业总结
2024年安徽农业总结摘要:一、引言二、2024年安徽农业总体状况1.农作物产量2.农业科技进步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4.农民收入增长三、农业政策与措施1.政策扶持2.农业补贴政策3.农业保险制度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四、农业产业链的拓展与创新1.农产品加工业发展2.农业产业化经营3.农业电商崛起4.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五、农业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1.农业技术培训2.农村劳动力转移3.农业科技创新4.农业高等教育与科研六、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1.对外农业合作项目2.引进外资与技术3.农业对外援助4.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七、展望与建议1.农业发展趋势2.应对挑战的措施3.农业发展战略调整4.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正文:一、引言2024年,安徽省农业在政策扶持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农作物产量稳定增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
本文将对2024年安徽农业的总体状况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和建议。
二、2024年安徽农业总体状况1.农作物产量2024年,安徽省农作物总产量达到xx万吨,同比增长xx%。
其中,粮食产量xx万吨,同比增长xx%;经济作物产量xx万吨,同比增长xx%。
蔬菜、水果、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产量分别达到xx万吨、xx万吨和xx万吨,同比增长xx%、xx%和xx%。
2.农业科技进步2024年,安徽省农业科技进步明显,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xx%。
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广泛,如节水灌溉、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xx%。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安徽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业布局,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等。
同时,加快养殖业转型升级,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提高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4.农民收入增长2024年,安徽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x元,同比增长xx%。
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包括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
安徽农村数字经济情况汇报
安徽农村数字经济情况汇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安徽省的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安徽农村数字经济的现状进行汇报,以期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首先,安徽农村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安徽农村地区的互联网覆盖率不断提高,数字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为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电商、农村金融等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其次,农村数字经济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农村数字经济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农村电商平台的兴起,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农村金融科技的发展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服务,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
此外,农村数字经济也为农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移动支付、在线购物等数字化生活方式已经深入到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数字化教育、健康等领域的发展也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然而,安徽农村数字经济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数字鸿沟问题,一些偏远地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字化应用普及程度较低,导致部分农民无法享受到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便利。
其次是农村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些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以实现农村数字经济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安徽农村数字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数字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深度融合,实现农村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决策者能够重视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为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安徽省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安徽省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林悦
【期刊名称】《南方农业》
【年(卷),期】2022(16)21
【摘要】智慧农业是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安徽省作为传统农业大省,智慧农业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
简要介绍了安徽省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在种植业、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等生产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经营领域积极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安徽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的综合服务平台功能不断完善,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2020年,安徽省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再创新高,总体发展水平达4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1个百分点,排名全国第4。
从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复合型人才供需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安徽省智慧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创新智慧农业发展模式;加强智慧农业科技创新,优化智慧农业推广体系;增加投资规模,拓展融资渠道;建设智慧农业人才队伍。
【总页数】4页(P123-125)
【作者】林悦
【作者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7
【相关文献】
1.安徽省\"标准化+农业\"工作现状及对策建议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及对策建议
3.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4.市场经济下安徽省智慧农业发展问题与解决对策探析
5.安徽省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徽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现状分析
“ 十五” 国农 业科 研 机 构综 合 评估 中 , 据 安徽 省评 全 根 估 结果 情况 , 级专 业技 术人 员 比例 、 高 硕士 学位 以上 人员 比 例、 获准知识产 权 、 课题 活动 人员 比例 、 位 社会 效 益 、 单 年人 均技术 性收入 、 技培训 和下乡服务 等绝 大多数 研究 所得分 科
为 了贯彻 落 实全 国农 业 科技 创 新 大会 精 神 , 入 了解 深 全 国农业科研 资源 的整体 状况 , 学分 析农业 科研 机构 的创 科
水产研 究所全 国总排 名前 移 26位 , 业排 名前 移 2 ; 0 专 7位 蚕 桑研究 所全 国总排 名前 移 15位 , 8 专业 排名 前移 1 位 , 1 情报 研究所 _ 同总排 名前 移 10位 。“ 令 7 十五 ” 安徽 省 农业 科 学 院 各专业 研究所综合 科研能力评 估总体 排名 大多后 移 , 水稻研 究所仍跨 人全 国“ 百强 ” 研究所 行列 , 部分 研究所 专业排 名前 移 。在全 国省级农业科 学院名 次排列 中 , 安徽省 农业科 学 院
科 研 经 费得分 较低 , 其是 人均 鉴定 成果 , 均获 奖成 果得 尤 人
分 普遍较低 。 2 增强省 级农业科研 机构综合 科研能 力的经验与成效
2 1 突出重点 学科领域 安 徽省农业科 学院始终 坚持 以科 . 技创新 , 务“ 服 三农 ” 中心 , 为 优化 资 源配 置 , 整学 科 方 向 , 调 着力 抓好重点 学科领域 的建设 , 即农作 物新 品种选 育和无 公 害栽 培技术研究 ; 农业 动物优 良品种选 育引进 和健康 养殖 技 术研 究 ; 生物 技 术 、 息 技 术 、 核 心 的农 业 高 新 技 术 研 以 信 为 究; 农产 品质量安 全 、 工与贮 藏保鲜 技术研究 ; 加 资源环境 与
安徽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安徽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一: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安徽省农村地区缺乏现代化、高效化的农业产业链和生产方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难以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经营模式。
此外,农村地区农民素质较低,对现代农业技术认知度不高,也是制约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的因素之一。
解决方案: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的了解和认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建设农业电商平台,推广农村电商,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规模化经营。
同时,政府也应出台对农业产业化倾斜的产业政策,帮助农村地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问题二: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如大面积农田利用程度低、农药、化肥过度使用、农产品加工产生污染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业生产效果,也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潜在危害。
解决方案:加强环境保护,鼓励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生产模式,严格管控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
同时,政府还应出台配套政策,加大对农业生态环保技术的支持和投入。
问题三:“小农户”生存压力大安徽省农村地区的农民大多是小规模的农户,缺乏自身扩大经营的资金、技术和市场渠道。
农民的生产效率不高,经济收入水平也较低。
这些问题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增长。
解决方案:推进农业合作社建设,鼓励农民自愿组织成为农业合作社,增强农民集体经济实力。
此外,政府也应鼓励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型农业合作社进入农村地区,创新农村金融体系,为小农户提供金融支持和帮助。
问题四:农村人口外流现象严重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安徽省农村地区人口外流现象日益严重。
农村劳动力不足,导致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低下。
解决方案:加强人才培养和农业人才引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专业技术人才进入农村地区。
同时,政府还应出台相关政策,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上加大对人才的引才力度。
安徽万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安徽万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安徽万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安徽万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资质空产品服务空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 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农业科技基本情况
一、基本省情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辖17地级市,105县、市、区(56县,44市辖区,5个县级市),与江苏、浙江,湖北、河南,江西,山东六省接壤,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
公元1667年(康熙6年)正式建省,取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
境内有皖山、皖水,故简称皖。
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
2010年末,全省户籍人口6880万人,城镇化率43%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85元;耕地408万公顷,水面105万公顷,其中可养面积48万公顷。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
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将全省分为五个自然区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皖南山区。
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是我省小麦、玉米的主产区;江淮之间西面为大别山区,东部为江淮丘陵和长江
中下游平原,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镶嵌其中,是我省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主产区和著名的鱼米之乡;皖南山区峰奇岭峻,分布有要黄山、九华山等著名山岳,隶属于长江、新安江两大流域。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以淮河为分界线,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侯,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
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
安徽资源条件优越,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是矿产资源大省,种类较全,储量丰富。
煤、铁、铜、硫、磷、明矾、石灰岩等3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
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为五大优势矿产。
煤炭、铁矿、铜矿、硫铁矿储量分别居全国第7位、第5位、第5位和第2位,是华东地区著名的能源基地。
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十一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全面实施工业强省、东向发展、创新推动、中心城市带动、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翻了一番以上;中心城市进一步壮大,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发展势头强劲,皖北地区发展提速,一批经济强县快速崛起。
地区生产总值自2009年起,成为全国第十四个迈进“万亿俱乐部”的省份之后,2010年,达到12000亿元;财政收入增长两倍以上,2010年达到2063.8亿元。
在全国各省、区、市GDP含金量排名中,仅次于上海、北京,位列第三。
中心城市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合肥经济圈联动发展成效凸显,皖江城市带增长势头强劲,皖北经济增速快于“十五”时期3个百分点以上,皖南旅游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
——经济发展实现重大跨越,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全省生产总值由5350.2亿元增加到12263.4亿元,连跨7个千亿元台阶,提前一年实现万亿元目标,年均增速达13.4%。
财政收入由656.5亿元增加到2063.8亿元,增长2.1倍。
人均生产总值由1054美元提高到近3000美元,与全国相对差距缩
小。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自主创新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工业增速连续五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化率由34.3%提高到43.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创历史新高,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以上。
自主创新战略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奇瑞成为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涌现,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长2倍,专利授权量增长7.3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8倍。
家电、汽车等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达27.5%,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三农”工作扎实有力推进。
全省财政“三农”投入累计2650亿元,年均增长30.4%。
粮食产量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2%,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3687.1亿元。
防汛抗旱减灾效益明显,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成绩显著。
新农村建设成果丰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城镇化率由35.5%提高到43%以上。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36550亿元,增长3.6倍,是改革开放以来
投入最大的时期。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1501公里增加到2929公里,建成“村村通”公路6万公里,以快速客运铁路为重点的大规模铁路建设全面铺开,港口吞吐能力达3.6亿吨,机场建设加速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确立。
14项治淮骨干工程全面完成,淮北大堤保护区、蚌埠和淮南城市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
覆盖全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基本建成,光纤通信线路、电话、互联网通达所有行政村。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动力活力不断增强的五年。
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农村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省属国有及控股企业资产规模达6735亿元,效益质量明显提升,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49.5%提高到57%以上,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双双超万亿元。
利用省外资金由801亿元增加到6863.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8倍,24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新落户我省,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建设全面加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3%和14.9%,均为“九五”以来最好水平。
开创性实施民生工程,累计投入853.8亿元,惠及6000多万城乡居民。
历史性地实现社会保
障制度向农村延伸,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
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社会和谐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
“十一五”期间,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益最多的一个时期,标志着安徽进入了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重要阶段,谱写了安徽发展史上光辉灿烂的壮丽篇章。
可以说,安徽省的社会经济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三、“十一五”期间安徽农业建设主要成效
“十一五”是农业大省安徽全面落实党的惠农政策的五年,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粮食产量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达到616亿斤,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农业综合生产力大幅提升,农业发展支撑条件极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五年,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三个跨越、五大发展”。
三个跨越——
一是粮食产量从2005年的521亿斤上升到2010年的
616亿斤,总产居全国第6位,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连续3年超过600亿斤以上。
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2641元,先后迈上3000元、4000元台阶,达到2010年的5285元。
三是农产品加工值由2005年的921亿元跨上3000亿元的台阶,达到2010年的3687亿元,5年翻了两番多。
五大发展——
一是粮食生产实现了大发展,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总产的高产创建的新路子。
随着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和玉米振兴计划等粮食“三大行动”的实施,安徽粮食单产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迅速缩小。
特别是小麦高产方面,通过5年的倾力研究,单产由2005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3公斤/亩,提高到超过全国水平18.6公斤/亩,全省累计增产超过79亿斤,累计增加产值65亿元,带动全省农民人均增收165元。
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大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形成了持续增长的新格局。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14.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十五”时期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