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措施
[摘要]在任何社会,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和途径,教育公平是检验社会公平的重要尺度,高等教育公平是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高校等协同努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平措施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虽然有更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但在教育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后,“教育产业化”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增加的高等教育机会并不是所有人群都相同,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得到的高等教育机会少之又少,阶层差距反而有扩大的趋势。
一、教育公平的界定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适龄儿童、青少年享有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享有同等的公共教育资源服务,并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它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其内涵主要包括:第一,教育起点公平,即每位公民都能平等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第二,教育过程公平,即在教育资源和教育经费的投放、教学课程的设置、师生关系等方面,相应的制度、政策继续体现和维护教育公平;第三,教育结果公平,指人的发展公平,即每个人都能有效利用社会提供的教育机会,取得符合其特征、才智的学业上的成功。为了深刻地理解教育公平的特定内涵,有必要探讨一下教育公平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一)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历史性
公平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的或者反映其保守方面或者反映革命方面观念化的神圣化的表现。公平的状态,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性质。因此,公平在任何时代都不是抽象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发展变化的。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普遍存在的双轨制学校就是典型代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把现实的物质利益和迫切的政治要求上升为普遍理性化的“自由”、“平等”、“人权”,倡导“人人生而平等”,这种公等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人人获得了形式上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不过这种教育却受着金钱的限制。那些
教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几乎成了富家子弟的“专利品”,教育实际是一种金钱公平
(二)教育公平是一个相对范畴,具有相对性
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存在具有普遍性、绝对性,由于公平的不同层次(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之间具有矛盾性,也由于人类生存资源的空间稀缺性,因此,任何公平总是相对的,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教育公平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有相对性。教育公平总是相对于某一特定的教育评价标准而言才有意义,脱离了某一特定的评价标准,教育公平就成了一个毫无意义的存在。
(三)教育公平是个人主观价值判断范畴,具有主观性
教育公平的主观性主要表现为教育公平感,即对教育公平问题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它与客观存在的教育公平问题,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不对称性。教育公平感实际是公平感与不公平感的总称。客观存在的教育公平事实与主观心理预期完全吻合时,便产生公平感;不完全吻合,则产生了不公平感。一般而言,教育不公平感的产生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由于多种实际情况的限制,事实上存在着教育不公,因而产生不公平感;二是有一些现象从某种角度看公平,但从另一种角度看是不公平的。比如义务教育择校问题,若限制择校,则有违教育市场公平,若不限制则有可能导致社会的不公平;三是由横向比较所产生的不公平感,在某一群体里,主体是感到公平的,但对同类情况横向比较时,若同样的情况没有受到同样的对待也会产生不公平感。如校内比较是公平的,但校际比较却感到不公平。
二、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
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起点上,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其一是城乡差异,有研究表明,城乡差异是造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现象的重要因素。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偏向于城市,并且由于城乡居民在经济收入以及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更加剧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公平性。其二是区域差异,仅以教育部直属的71所高校为例,北京市就有22所,占约31%,上海市有8所,江苏7所,湖北7所,合占约31%,在优质教育资源较多的地区中,考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必然比高等教育资源贫乏地区的考生要多得多,在录取分数上也存在着事实
上的不公平;其三是阶层差异,名牌大学、重点大学中干部、知识分子家庭背景的学生,往往比一般劳动者子女在入学竞争中占有较大的优势;其四是学费差异,日益高涨的学费导致农村学生不得不选择一些学费相对较低的军校、师范、农林院校及一些冷门专业。
(二)高等教育的过程不公平
教育过程公平是教育起点公平的延伸,是教育结果公平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高等教育过程不公平体现在:第一,教育资源、质量的差异,为了早出、多出人才,并出好人才,我国在教育资源配置时采取了向重点学校倾斜的政策。重点高校与一般高校的投资差距悬殊,导致了教育质量的差异;第二,高校教育方式差异,部分学校的教学方式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远远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同时,教师对成绩好、社会地位高的学生关注高,这也导致了教育实质上的不公平;第三,是教育大众化导致的教育不公平,扩招后学生人数增多而教学设施并未随之增加,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三)高等教育结果不公平
高等教育的终点是就业,然而现在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越来越难。一些高校在几近淘汰的专业上仍继续招生,再加上由于高校专业设置和结构设置不合理等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户口问题也导致了就业的不公,各地的就业岗位均倾向于本地的学生或者具有本地户口的学生,尤其以上海、北京为甚;性别歧视导致在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男女不平等的情况,据调查,有67%的女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男妇不平等的情况,并且部分企业在招聘中明文规定不招收女性。
三、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措施
教育公平是人类的一种教育理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内的反应。诚然,从现实条件而言,教育公平受到诸多限制,我们不能无视现实,所示绝对的平等,但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公平不仅事关人们大众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因此,针对我国现存高等教育公平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改善目前状况而促进教育公平提出了几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