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ebfce2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c.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3. 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4.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改变二、化学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1. 元素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 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和电子结构3.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4. 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律三、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算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与形式2. 物质的量和化学计算3. 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算的应用四、物质的氧化与还原1. 氧化与还原的基本概念2. 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3. 物质的氧化与还原反应五、物质的结构1. 原子的核和外层电子构造2. 元素键和化合价3. 分子的形状与分子极性4. 浓度概念及浓度计算六、酸碱与盐1. 酸、碱和盐的基本概念2. 酸溶液、碱溶液和盐溶液的鉴别方法3. 酸碱中和反应和酸、碱的性质4. 盐的化学性质和应用七、金属与非金属1. 金属的常见性质与分类2. 金属的常见化合物与应用3. 非金属的常见性质与分类4. 非金属的常见化合物与应用八、高分子化合物1.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 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分解反应3. 塑料和纤维的应用九、化学能和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2. 化学能的利用与化学能的储存3.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4. 化学平衡与动态反应过程十、化学与人类生活、环境保护1. 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 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污染预防的化学方法3. 化学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护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汇总,中考复习必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汇总,中考复习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a3b5980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2.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汇总,中考复习必备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金属: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OH- NO3- CO3 2-硫酸根磷酸根铵根SO4 2- PO43- NH4+2、化合价口诀(1)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五氮磷三价铝;铜汞一二铁二三;二、四、六硫四价碳;三、许多元素有变价,四、条件不同价不同。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一价硝酸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见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
(3)熟练默写常见元素的常用的化合价+1价 K+ 、Na+ 、H+ 、Ag+ 、NH4++2价 Ca2+ 、Ba2+ 、Mg2+ 、Zn2+ 、Cu2+ 、 Hg2+、亚Fe2++3价 Fe3+ ,Al3+-1价 Cl-、OH-、NO3-3.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2O2 ===2H2O+O2↑(3)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lO3===2KCl+3O2↑(4)实验室制法CO2:CaCO3+2HCl==CaCl2+H2O+CO2↑(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O===2H2↑+O2↑(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8)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2(9)生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 CO3 ===CaO+CO2↑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至弱: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初三化学知识点
![初三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3dc1b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9.png)
初三化学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基本的化学概念、化学元素和化学反应等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初三化学的知识点。
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种。
纯物质是由相同种类的基本微粒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基本微粒组成,其组成和性质可变。
2. 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它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3.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经过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纯物质,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4. 分子和离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电中性粒子;而离子是由失去或获得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
5.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6. 氧化和还原: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或增加氧原子的过程,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或减少氧原子的过程。
二、化学元素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化学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而成的表格。
它包含了118种已知元素,按照一定规律分为周期和族。
2.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则以能级(壳层)的形式存在。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其原子序数,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时,原子是电中性的。
3. 元素符号和周期表中的排列:每个化学元素都有自己的元素符号,由一个或两个字母组成。
在周期表中,元素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
4. 同位素:同位素是指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可能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5. 典型元素和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可以分为典型元素和过渡元素两类。
典型元素位于周期表的A族,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而过渡元素位于B族,具有复杂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三、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信息。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60ca9a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8.png)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一、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由原子构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
化合价: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真实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值。
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二、物质的分类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三、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四、化学用语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或一个原子。
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或一个分子。
离子符号:表示一个离子。
化合价标注:元素符号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五、常见元素和化合物氢气(H2):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氧气(O2):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
碳(C):常温下稳定,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有毒。
二氧化碳(CO2):无色、无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水(H2O):无色、无味、能溶于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Fe2O3)、氧化铜(CuO)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6eca7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d.png)
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考知识点一、化学原理和基本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九年级化学上册的必考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电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原子核、原子的电子层和价电子-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 元素周期表的分类和规律2. 化学键和化合物- 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化合物的构成和命名规则-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性质比较3. 反应与方程式- 反应的定义、要素和表达方式- 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原理二、酸碱中和反应1. 酸、碱和盐- 酸的性质:酸味、蓝过碘纸变红、金属产气等- 碱的性质:碱味、红过碘纸变蓝、腐蚀动植物等- 盐的性质:无味、无色、不腐蚀等2. 酸碱溶液的测定- pH值与酸碱浓度的关系- 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和应用3.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酸碱滴定的原理和过程- 酸碱滴定曲线的解析和应用三、金属与非金属1. 金属的性质和分类- 金属的物理性质: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可塑性等- 金属的化学性质:与酸、碱和氧化剂的反应- 常见金属的分类和应用2. 非金属的性质和分类- 非金属的物理性质:不良导电性、脆性、低熔点等- 非金属的化学性质:与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 常见非金属的分类和应用四、燃烧与火灾的预防1. 燃烧的基本概念和条件- 燃烧反应的定义和要素- 燃烧的支持物质和支持物质消失规律2. 火灾的形成和传播- 燃烧反应释放的能量和火焰特点- 火灾的传播途径:传导、对流和辐射3. 火灾的预防和扑灭- 预防火灾的安全常识和措施- 火灾扑灭的方法和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五、环境保护与利用1. 空气污染与净化- 空气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大气悬浮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空气净化方式和控制措施:物理净化和化学净化2.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水的循环和优先循环- 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节约措施3. 固体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化- 家庭和社会固体废物的分类和处理- 废物资源化的途径和价值以上是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考的知识点的简要概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最详细九年级化学知识点
![最详细九年级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2cb90b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c.png)
最详细九年级化学知识点九年级化学知识点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11fe49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3.png)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如下: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称为化学反应。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
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合价:元素在化合物中表现出的化合价数。
3.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用化学式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关系。
4.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二、实验与探究1. 蜡烛燃烧实验蜡烛燃烧时,外焰温度最高,内焰和焰心温度较低。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 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探究人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都有水、氧气和二氧化碳,但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较高。
3.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酸碱中和反应会产生热量。
中和反应后,溶液的pH值接近中性。
三、化学与生活1. 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食盐:用于调味、腌制食品、制备生理盐水等。
醋:用于调味、清洁等。
小苏打:用于发酵粉、清洁剂等。
2. 化学与环境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对水体的污染。
大气污染: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对空气的污染。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fe5c13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2.png)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转化及其与能量的关系。
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汇总,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掌握。
一、基础概念1.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3. 化学键:原子通过电子的转移或共用形成化学键。
离子键是通过正负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的,共价键是原子共享电子形成的。
二、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反应条件和反应速率等信息。
2. 反应类型: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双替反应、加和反应、分解反应等。
每种反应类型有独特的特征和示例。
3. 化学平衡:反应物与生成物在化学反应中达到平衡状态。
平衡常数和反应速率是影响化学平衡的重要因素。
三、酸碱中和与盐1. 酸碱性:酸性物质具有酸味、能腐蚀金属和变红蓝纸等特征,碱性物质具有碱味、能中和酸等特征。
酸碱指数(pH)用于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2.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形成盐和水,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反应方程式可以用于描述酸碱反应。
3. 盐及其应用:盐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食盐、肥料、化肥等。
四、有机化合物1. 有机物与无机物:有机物是碳原子为主要构成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除碳原子外的其他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2. 烃及其分类:烃是由碳和氢原子构成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烷烃、烯烃和炔烃等不同类别。
3. 功能团:有机化合物中具有特定性质和化学反应的结构部分称为功能团,如羟基、羧基、胺基等。
五、化学能量1. 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放热反应释放能量,吸热反应吸收能量。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f288a7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c.png)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和分子组成-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原有性质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放热或吸热4.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用于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方程式中包含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物质的量5. 摩尔概念-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表示含有6.022×10^23个粒子的任何物质的量二、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2. 化合物-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纯净物- 常见化合物包括氧化物、酸、碱、盐等三、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2.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物质状态或形状的改变,不涉及原子的重新排列- 化学变化: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物质的过程,通常伴随能量变化四、常见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 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2. 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分解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3. 置换反应- 一种元素与一种化合物反应,取代其中的一种元素4. 双置换反应- 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五、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1. 实验基本操作- 称量、溶解、过滤、蒸发、蒸馏等- 使用各种实验器具,如试管、烧杯、滴定管等2. 实验安全- 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和潜在危险- 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 熟悉并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六、化学计算1. 物质的量计算- 利用摩尔概念进行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2. 化学反应的计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3. 溶液的浓度计算- 计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摩尔浓度等七、化学与生活1. 化学元素的应用- 金属元素在建筑、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非金属元素在医药、农业等领域的应用2. 化学与环境保护- 了解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如何合理使用化学物质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3. 化学与健康- 了解营养素的化学性质和作用- 学习如何通过化学知识维护个人健康以上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涵盖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元素与化合物、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化学反应类型、实验操作与安全、化学计算以及化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九年级化学重要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b9ba66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b.png)
九年级化学重要知识点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等),物质的形状改变(如将铁丝弯曲)等。
-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蜡烛燃烧(石蜡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例如,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铁是银白色固体等。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碳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铜等。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药品的取用。
- 固体药品:块状固体用镊子取用,操作要点是“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先将试管横放,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固体滑落到试管底部,防止打破试管;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用,操作要点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即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 液体药品: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注意胶头滴管要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内,更不能接触容器壁;较多量液体可直接倾倒,操作要点是瓶塞倒放(防止污染试剂),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残留液腐蚀标签),瓶口紧挨试管口。
- 物质的加热。
- 酒精灯的使用: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加热时要用外焰。
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以免引起火灾。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使试管均匀受热,防止试管炸裂),然后对准液体中下部加热。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4e86e6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b.png)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基本概念:物质是构成世界的一切事物的总称,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等。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组成的物质。
3. 化学式: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种类和相对原子数的一种表示方法。
4. 分子与离子:化合物中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起来的基本单位称为分子,具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离子。
5. 原子核:原子核是构成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粒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二、原子结构1. 原子模型发展历程:汤姆逊提出的“酸葡萄干模型”→卢瑟福的“金箔散射实验”→玻尔的“量子理论”。
2.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云中的电子按不同能级分布。
3. 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原子序数是指元素中原子核中质子的个数,质量数是指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总个数。
4. 同位素: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
5. 量子数:描述原子中电子状态的参数,主要包括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
三、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 原子、分子、离子:原子是构成分子和离子的基本单位,分子是由至少两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基本单位,离子是具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 金属元素的特性:大多数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具有光泽,易被吸附氧化形成氧化物。
3. 非金属元素的特性:非金属元素多数为固体或气体,具有不良导电性和热传导性,大多为非金属化合物。
4. 金属的原子排列: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相互连接形成金属晶体,金属结构特征包括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和热传导性。
5. 离子键和共价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间的电静力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产生电子对。
共价键是由原子间的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电子数目为两个原子价电子数的总和。
四、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征1. 化学反应: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形成新的化学物质的过程。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ac4b7f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6.png)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一、化学基础知识1. 原子结构:介绍原子的组成及基本粒子的概念。
2. 元素周期表:详细讲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各元素的特点。
3. 化学键:解释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4. 化学反应:介绍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化学反应类型。
5. 摩尔和化学计量:讲解摩尔概念和化学计量的原理及应用。
6. 溶液与浓度:分析溶液的浓度计算方法和相关理论知识。
二、物质的性质和分类1. 酸碱中和反应:详细介绍酸碱与中和反应的性质和应用。
2. 氧化还原反应:解释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常见实例。
3. 金属与非金属:比较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及它们的应用领域。
4. 碳化合物:讨论碳元素的特点,以及碳化合物的种类和应用。
5. 硅和硅化合物:介绍硅的性质,以及硅和硅化合物的应用。
三、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1. 酸碱反应:探讨各种酸碱反应的特点和应用。
2. 氧化还原反应:详细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相关计算。
3. 铁和钢的制备:介绍铁和钢的制备过程及工业应用。
4. 酶的作用:解释酶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重要性。
5. 电化学反应:讲解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四、能量与化学反应速率1. 热力学:讨论热力学中的熵、焓和自由能的概念。
2. 化学动力学:分析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
3. 反应速率计算:介绍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4. 颗粒动理论:探讨气体颗粒在温度和压力变化下的运动规律。
5. 化学平衡:详细解释化学平衡的概念、条件和影响因素。
五、离子溶液和酸碱溶液的性质1. 离子溶液的导电性:讲解离子溶液的导电性及相关的实验。
2. 盐的鉴定:详细介绍盐类物质的鉴定方法和相关性质。
3. 酸碱溶液的性质:解释酸碱溶液的性质和相关实验现象。
4. pH值和酸碱中和计算:讨论酸碱溶液的pH值计算和酸碱中和的应用。
5. 缓冲溶液:探讨缓冲溶液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六、化学实验与应用1. 确定酸碱和金属离子:介绍酸碱性质和金属离子鉴定的实验方法。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中考复习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中考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3b76e6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e.png)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中考复习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纯净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质。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通常伴随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有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4. 物质的分类- 物质按状态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 按性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5.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密度、熔点、沸点等。
-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常见气体的性质- 氧气:支持燃烧,具有氧化性。
- 氢气:可燃,燃烧产物为水。
-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 酸碱盐的性质- 酸的性质:呈酸性的溶液,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 碱的性质:呈碱性的溶液,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具有腐蚀性。
- 盐的性质: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多数可溶于水。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4. 物质的溶解性- 溶解性: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均匀混合物的能力。
- 常见溶解性规律:极性分子溶解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分子溶解于非极性溶剂。
5.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过滤:利用固体不溶于水的性质进行分离。
- 蒸发:利用物质的挥发性进行分离。
- 结晶:利用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进行分离。
三、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的使用- 熟悉常见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 学会使用酒精灯、试管、烧杯、滴定管等基本实验器材。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f4aa2d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a.png)
一、化学基本概念
1.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2.原子的结构:质子、中子和电子
3.原子结构与周期表:原子序数、主族元素和周期表排列规律
4.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
5.化学方程式:平衡化学方程和电离平衡
二、化学元素
1.元素的周期性:周期表和周期性规律
2.氢、氦以及主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3.元素的氧化与还原:活泼性和化学反应
三、常见化合物
1.水的性质和氢氧化物
2.盐和酸的性质和应用
3.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模型
4.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四、化学反应
1.酸碱反应:酸和碱的定义、性质和常见化合物
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物和还原剂、氧化剂的概念和应用
3.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规律和应用
五、化学实验和实验操作
1.实验室安全和实验室设备
2.常见实验操作:称量、过滤、干燥等
3.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六、环境与资源
1.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2.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燃料、矿石和水资源
七、化学能和能源转化
1.化学能的性质和能量转化
2.燃烧、发酵和电池的能量转化过程
3.能源的利用和替代:火电、水电、风能、太阳能等
八、化学与生活
1.厨房化学:食物的成分和烹饪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2.药物的作用机理和应用
3.化妆品、清洁用品等日常化学品的成分和使用注意事项
九、可持续发展与资源保护
1.环保意识和绿色化学
2.可持续发展的化学技术和应用
3.资源保护与循环利用:废弃物处理和再利用。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c45694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8.png)
1.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电子-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比较-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和质子数-原子序数和质量数的关系-同位素的概念和同位素的应用2.元素周期表-基本宇宙元素和非基本宇宙元素的区别-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法-元素周期表的分类:金属、非金属、过渡金属-元素周期表上的周期性规律:周期性的概念和特点、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周期表中的族和周期的概念3.原子键、离子键和共价键-原子键的形成:金属元素之间的共用电子对-离子键的形成: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电子转移-共价键的形成: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单、双、三键的概念和特点4.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组成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化学方程式的构建和平衡的方法5.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的定义和性质-酸碱溶液的pH值和酸碱指示剂的概念-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中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6.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和反应-金属的物理性质:延展性、导电性、热导性等-金属的化学性质:与非金属的反应、与酸的反应、与水的反应-非金属的性质和反应:与氧气的反应、与酸的反应7.碳的化合物-碳的特殊性质:四价和构成无数种化合物的能力-碳的氧化和还原反应-碳的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环状碳化合物-碳的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应用-碳的功能群:烷基、烯基、炔基、醇基、醛基、酮基、羧基、酯基、胺基等8.常见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剂和氧化剂、氧化还原电位-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加和分解反应:物质的合成和分解反应-双替代反应:物质的置换反应。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d42105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3.png)
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2.常见的物质
-金属元素:铁、铜、铝
-非金属元素:氧、氢、氮
-酸:盐酸、硫酸、硝酸
-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
-盐: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银
3.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
-周期表上元素的排列规律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4.原子结构
-原子的基本构成:质子、中子、电子
-原子的电子排布:能级、轨道、电子填充顺序5.化学键和化合价
-化学键的种类: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化合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结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平衡反应方程式及其符号表示法
-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7.摩尔和化学计量
-摩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
8.溶液和浓度
-溶液的概念和分类
-溶液的浓度表示:质量浓度、摩尔浓度、体积浓度
9.酸碱反应
-酸碱的概念和性质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应用
10.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和氧化态变化。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6eef26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c.png)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2.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4.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5.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6.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7. 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8. 电子:带负电的基本粒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9.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二、化学变化与方程式1.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2.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
3.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4. 能量守恒:在化学反应中,能量不会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三、元素周期表1. 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
2.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A族和B族的元素。
3.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C族至H族的元素。
4. 镧系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6周期的15个镧系元素。
5. 锕系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7周期的15个锕系元素。
四、化学键1. 离子键: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2.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3.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化学键。
五、酸碱与盐1. 酸: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
2. 碱:能够接受氢离子或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3. 盐:由阳离子(通常是金属)和阴离子(通常是非金属或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六、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2.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3.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4.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七、溶液与浓度1. 溶液: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相混合物。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全归纳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全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9ead54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10.png)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全归纳一、物质的组成和变化1. 原子与分子目前,我们了解到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中,原子是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单位。
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
分子是具有化学性质的物质。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伴随着新的物质的形成。
4. 物质的相变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发生相变,如固体→液体→气体的相变过程。
相变是物质的物理变化,不涉及原子或分子的转化。
二、化学反应的计量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量关系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了化学反应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中包含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摩尔系数等信息。
3. 摩尔与化学计量摩尔是物质的计量单位,表示相应物质的量。
化学计量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例关系计算反应物质量、生成物质量、反应物质量与生成物质量之间的关系。
三、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1.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质量的变化量。
反应速率受到反应物质量、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的升高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物的碰撞频率和能量。
浓度的增加也会提高反应速率,因为浓度增加会增加反应物分子的碰撞频率。
3. 化学反应平衡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质量和生成物质量之间的比例保持不变时,称为化学反应达到平衡。
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反应速率相互平衡。
四、酸碱中和反应和溶液1.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酸与碱互相中和时,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2.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通过颜色变化来检测溶液酸碱性质的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03e54a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3.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2. 分子和离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3. 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物是参与反应的物质,生成物是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物质4. 化学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之间的关系的表示方式5. 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中带电离子的表示方式6. 电离和电离度:电离是指物质在溶液中溶解时分子或原子的解离成带电离子的过程二、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 元素与反应: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元素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2. 镁、铝和锌: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气体3.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常以阳离子形式存在,可以形成金属离子,非金属常以阴离子形式存在4. 元素的周期表: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5. 元素的周期性: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有一些周期性的规律6. 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有关,原子序数越大,电子层越多7. 化合价: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时的价态三、常见化合物1. 水和氧气: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2. 酸和碱:酸是带有H+离子的溶液,碱是带有OH-离子的溶液3. 盐:酸和碱反应后生成的产物4. 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是金属和氧直接反应生成的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是非金属和氧直接反应生成的化合物5. 硫酸和硝酸:常见的酸性氧化物四、气体和溶液1. 气体的压强:气体分子对容器壁产生的作用力2. 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关系:一定体积和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压强也升高3. 压力的计算:压强等于力除以面积4. 水的溶解度:指溶液中溶质的溶解量5. 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无关,过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大于饱和溶液的溶解度6. 溶质的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五、化学反应1. 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综合反应2. 摩尔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3. 配平化学方程式:使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相等的方法4. 化学反应速度:反应物消失和生成物形成的速率5. 催化剂:能够影响反应速度但不参与反应的物质6. 化学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体系处于动态平衡综上所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主要涵盖了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常见化合物、气体和溶液以及化学反应等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复习知识点
知识点一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知识点二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
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