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常见自然灾害 (共60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三复习自然灾害(共61张PPT)

高三复习自然灾害(共61张PPT)
广西救灾办负责官员称,目前广西灾情最为严重的区域有四 个:贺州市昭平县、贵港市、梧州市和来宾市金秀县和象 州县。
2007年6月10日
2007年06月27日
2013年5月16日,在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龙虎乡,当地村民在查看 龙虎至江永的公路受损情况。 5月15日晚至16日凌晨,广西桂林市恭城瑶 族自治县普降大雨至特大暴雨,造成严重受灾。截至16日13时30分, 全县受灾人口万人,失踪1人,受损农作物、公益设施、基础设施、房屋 等直接经济损失4000多万元。
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泥石流经常突然爆 发,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并以高速前进,具有 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泥石流所到之处,一切尽 被摧毁。
2012年06月24日
2012年四川凉山州宁南“6.28”特大山洪泥石流 致3人遇难 38人失踪
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
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
地质灾害分布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有什
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
截至16日13时30分,全县受灾人口万人,失踪1人,受损农作物、公益设施、基础设施、房屋等直接经济损失4000多万元。
如今这一切都被地震毁灭了。
一棵树一年可吸收14.5公斤的二氧化碳,产生11公斤的氧气,还可以贮存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所放出的废气。
5月28日,新华社记者搭乘济南军区某陆航团的直升机执行任务 途经北川县上空,机上所有人都默默注视着下方这片曾经美丽的地 方。 北川是我国唯一的一个羌族自治县,建县历史有50多年,县城 建在两座大山中间的狭长地带。县城不大,但风光旖旎。如今这一 切都被地震毁灭了。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PPT(第一课时)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PPT(第一课时)

地 震

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 运动特别活跃,是世界
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
和密集的地区
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华北地区外,大部分地 区相对稳定,故地震较

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
地 震 灾 情
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 较轻 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 严重

城市总数46%的城市, 90%以上的人口,又 是我国经济发达、资
2.滑坡和泥石流
第四页,共六十一页。
滑坡
泥石流
概念
发生 条件
斜坡上的不稳定岩体或土体, 在_____重作力用下沿一定的滑动 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 雪融水等引发的,含有 大量泥沙、石块和松软 土壤的特殊洪流
岩体或土体结构松软、破碎、 ______地_势__起__伏__大
地形陡峻、丰富的_松__散__ 物质、短时间内大量水 流
将泥石流说成是洪水暴发。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受不同方面
因素控制。 答案:C
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一页。
2.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最易诱发( )
A.地震
B.泥石流
C.滑坡
D.塌方
解析:植被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破坏植被最易引发的地
质灾害是泥石流。 答案:B
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一页。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 3~4 题。
3.对比甲、乙、丙、丁四地,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最小的地
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不包括
A.冲毁铁路
() B.阻塞河道
C.冲毁城镇
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一页。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课件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课件
科思维和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认识到在灾害应对中应承担的 社会责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 意识。
提高心理应对能力
通过灾害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应对心 理压力的方法,提高其心理应对能力 。
THANKS
感谢观看
自然灾害的全球与地区分布
总结词
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但地区差异明显。 某些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成为自然 灾害的高发区和重灾区。
详细描述
全球各地的自然灾害分布情况存在差异。例如,地震高 发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火山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 山带;台风主要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洪水多 发生在季风气候区和河流流域;干旱主要发生在热带和 亚热带地区的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此外,一些地区由于 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恶劣等因素,成为自然灾害的 多发区和重灾区,如中国的四川盆地、美国的五大湖地 区等。这些地区的居民需要特别关注自然灾害的防范和 应对措施。
地下水活动对地质结构产生压力,可能导致地面塌陷、 山体滑坡等现象。
岩石圈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自然灾害的发生有重要 影响。例如,岩石圈的板块运动、变质作用等可以引发 地震、火山喷发等灾害。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
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气候变化如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等, 可能导致洪涝、干旱、台风等自然灾
台风和龙卷风对环境和生态 系统的影响包括树木倒塌、 动物栖息地破坏、水域污染 等。
干旱与土地荒漠化
干旱是指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量极少 ,导致水源枯竭、土壤水分不足的现
象。
干旱和土地荒漠化可以造成农作物减 产、草场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等严 重后果,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
重影响。
土地荒漠化是指由于干旱、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等原因引起的土地退化、 沙化、盐碱化的现象。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共59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共59张PPT)

自然 因素
降水不足(根本原因) 蒸发旺盛
水土资源分布不平衡
气象灾害
干旱
(4) 我国的干旱灾害 C、形成原因
社会 经济 因素
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增加 人口增长,生活用水量增加 污染、浪费严重
气象灾害
干旱
(5) 防御措施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植树造林 培育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2009~2010年西南地区冬春大旱的主要原因
资料2:在我国历史上,干旱连年出现 是正常的,例如北京地区在1470-1949年 间发生干旱170次,其中115次是连年发生 的。1637-1643年和1939-1945年干旱竟 持续7年之久。1949年以后,干旱仍有连年 发生的现象,如长江中下游地区1858- 1961年连续4年干旱,农业减产。
下面是研究者对自然灾害
活 动 进行的一些其他分类。你知道
这些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自然灾害类型
分类依据
陆地灾害、海洋灾害
海陆分布
全球性灾害、区域性灾害
波及范围
山地灾害、平原灾害、滨海灾害
陆地地形类型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出现时间的先后和灾因
地史灾害、历史灾害、 当代灾害、未来灾害
特大灾害、大灾害、 中灾害、小灾害
下面是研究者对自然灾害
活 动 进行的一些其他分类。你知道
这些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自然灾害类型 陆地灾害、海洋灾害
全球性灾害、区域性灾害 山地灾害、平原灾害、滨海灾害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地史灾害、历史灾害、 当代灾害、未来灾害
特大灾害、大灾害、 中灾害、小灾害
分类依据 海陆分布 波及范围 陆地地形类型
资料1:我国干旱发生的次数多于洪涝 发生的次数。在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 全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干旱次 数占干旱和洪涝总次数的56%。

高中自然灾害地理选修课件(上课用)ppt课件

高中自然灾害地理选修课件(上课用)ppt课件
14
15
泥石流
16
舟曲泥石流ຫໍສະໝຸດ 171819成因
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0
防御措施
工程措施:实施护坡工程;植树种草,恢复地表植
被;加固岩体
非工程措施: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监测和预报;
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建立健全减灾工 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减灾管理;加强公众的减灾 教育。
地理·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1
地震
滑坡
干旱
洪水
赤潮
凌汛
泥石流
火山
飓风
暴风雪
海啸
风暴潮
蝗虫灾
冰雪冻害
2
自然灾害的类型
3
地震 泥石流 滑坡崩塌 地裂缝 地面沉降 火山喷发
因异常地质活动引起的
地质灾害 4
1、地震
5
世界地震带分布
世界主要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环太平洋地带 6
分布规律: 板块交界处、板块内部大的断裂活动构
(1)地震灾害容易引发哪些地质灾害? 地震容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等地质灾害。
(2)分析此次地震损失较大的原因是什么? 震级较大;震源较浅;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地震发生时间
在清晨,大部分人还在睡眠,应急能力较差;海拔高,高原 反应强烈,气温低,为救助带来困难;
思考: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 9
44
2、分布:
寒潮
侵 袭 我 国 的 寒 潮 路 径 图
45
为什么我国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不易受寒 潮影响?
到达云贵高原的冷空气已经减弱,受 高原地形阻挡,寒潮影响很小。
青藏高原地势很高寒潮不易侵入。
46

高中地理课件-中国的自然灾害

高中地理课件-中国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台风、寒潮、风沙等海洋灾害:海啸、风暴潮、赤潮、咸潮等生物灾害:蝗灾、鼠灾、生物入侵、森林火灾等1.1.气象灾害发生时间形成原因影响地区带来后果寒潮秋末、冬季、春初源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的强冷空气侵入除西藏、云南南部等地外的大部分地区严寒、大风、霜冻,影响生产和生活台风夏、秋季节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西北太平洋最多东南沿海地区狂风暴雨带来灾害,但可缓解伏旱旱灾、洪涝春夏多旱、夏季多涝降水季节不均,年际变化大,台风带来的暴雨大部分地区常交替出现水旱灾害给国民经济、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沙尘暴春季源于蒙古和我国沙漠地区,在春季随风来袭西北、华北地区,有时侵袭到江淮地区破坏草原,加速荒漠化,影响交通2.2.2.对所有自然灾害采取的对策共同之处有:①加强对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预警系统;②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RS/GIS/GNSS),实施预防措施;③建立健全各种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环保意识与减灾意识。

自然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自然属性:再生性质: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总特点:总量大、人均不足、分布不均1.1.2.3.l 中国人均水资源3.3.水能资源4.矿产资源省区主要产地黑龙江鸡西、鹤岗、双鸭山河北开滦、峰峰山东兖州江苏徐州贵州六盘水陕西神府宁夏石嘴山辽宁抚顺、阜新河南平顶山、义乌山西大同、平朔、阳泉安徽淮北、淮南四川攀枝花内蒙古伊敏河、霍林河、元宝山、准格尔、东胜煤炭资源4.油气资源天然气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及东部浅海大陆架地区。

4.非能源矿产矿产主要产地省区铁鞍山辽宁迁安河北邯郸河北白云鹗博内蒙古自治区大冶湖北马鞍山安徽攀枝花四川镜铁山甘肃石碌海南4.非能源矿产锑锡矿山湖南钨大余武宁江西铅锌水口山湖南锡铁山青海钼杨家杖子辽宁金堆城陕西铜德兴江西铜陵安徽东川云南白银甘肃矿产主要产地省区4.非能源矿产汞铜仁贵州镍金昌甘肃金招远山东锰湘潭湖南桂平广西壮族自治区锡个旧云南矿产主要产地省区能阳能5.核能6.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化学资源舟山渔场长芦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高二地理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PPT教学课件

高二地理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PPT教学课件
海河流发生时间多为春季夏秋次之多为夏季特点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历时最长对农业影响最大发生频次高危害范围广造成的损失严重危害影响农业工业及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淹没工厂农田影响交通等中国主要的海洋灾害风暴潮类型多发季节影响地区台风风暴潮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浙江等温带气旋风暴潮春秋夏季次之渤海和黄海沿岸中国自然灾害分区灾害区范围主要灾害主要危害部门海洋灾害区东部和南部海台风风暴潮赤潮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港口以及海洋钻井平台东南沿海灾害连云港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风暴潮洪涝海水入侵等城市港口海水养殖和种东部灾害区地形第二阶梯以东洪涝干旱病虫害城市和农业生中部灾害区青藏高原以东第二阶梯部分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农业工业及交通设施与建筑物西北灾害区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北部及内蒙古西部地震霜冻干旱沙尘暴病虫城市建筑畜牧业农业生产青藏高原灾害区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暴风雪地震冻害畜牧业热点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方针
解析:要求学生从总体上分析影响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人为 因素,要根据各洪灾区的共性特征。
课内基础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2009年11月10日~11日受寒潮影响,我国东北、华北大部 分地区出现了大幅度降温,许多地区寒风凛冽、雪花飞扬。 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D川盆地 B.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C.山东、台湾、海南 D.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旱灾
洪涝
东多西少;沿海多,内陆
少;平原多,高原山地
全国有四个多发中心:华 少。具体有五个多发区:
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 ①两广大部、闽南和台湾;

②湘赣北部;③苏浙沿海
和闽北;④淮河流域;⑤
海河流域
多为春季,夏秋次之
多为夏季

《自然灾害概况》课件-山师附中高三地理总复习 (共61张PPT)

《自然灾害概况》课件-山师附中高三地理总复习 (共61张PPT)

世界热带气旋主要路径示意
北半球:先向西北后偏向东北 南半球:先向西南后偏向东南
热带气旋
(1) 概念 (2) 分类 (3) 危害 (4) 分布
气象灾害
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 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
热带气旋
(1) 概念 (2) 分类 (3) 危害 (4) 分布 (5) 防御
大西洋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监测图像 台风眼
台风的结构
600~1000km
12 ~16 km
外围大风区 旋涡 台 旋涡 外围大风区 风雨区 风 风雨区

气象灾害
热带气旋
(1) 概念 (2) 分类 (3) 危害
——形成狂风、特大暴雨、风暴潮,引起 洪涝,冲毁农田,毁坏房屋和其他建筑设施, 中断交通、通信、输电线路,造成海难事故和 人员伤亡。
非工程措施 加强防灾、减灾意识; 加强洪水的监测和预报。
气象灾害
热带气旋
(1) 概念 ——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涡旋。
气旋(低压)
热带气旋
(1) 概念 (2) 分类
气象灾害
中心附近 最大平均风力
6~7级 8~9级 10~11级
≥12级
热带气旋名称
热带低压 热带风暴 强热带风暴 台风——太平洋 飓风——印度洋
生物灾害
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
(1) 概念 (2) 危害
烧毁大量林木、牧草; 造成不同程度人畜伤亡; 破坏生态环境。
生物灾害
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
(1) 概念 (2) 危害
烧毁大量林木、牧草; 造成不同程度人畜伤亡; 破坏生态环境。 (3) 防御 ——控制火种和走火途径
气象灾害
利用气象卫星加强监测和预报; 建立预警报系统。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课件湘教版选修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课件湘教版选修

(1)概念:
(2)危害: (3)级别划分:
(4)分布:
(5)台风:
A、多发的季节——盛夏
B、台风形成的源地——西北太平洋
C、灾害特征——狂风和特大暴雨
D、台风影响的地区
教学ppt
5
台风、飓风与龙卷风的区别?
飓风和台风其实是一回事,都是指风速达到33米/秒 以上的热带气旋,只是因为发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 不同的名称。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强烈热 带气旋被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和 北太平洋东部的则称为“飓风”。印度洋上则称为 “旋风”。统称“热带强烈风暴” 飓风与龙卷风不能混淆。后者的时间很短暂,属于瞬 间爆发,最长也不超过数小时。此外,龙卷风一般是 伴随着飓风而产生。龙卷风最大的特征还在于它的形 状。
教学ppt
1
P9页活动:
自然灾害类型
陆地灾害、海洋灾害
全球性灾害、区域性灾害
山地灾害、平原灾害、滨海灾害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地史灾害、历史灾害、当代灾害、 未来灾害
特大灾害、大灾害、中灾害、小 灾害
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
和生物灾害
教学ppt
分类依据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 波及范围
陆地地形类型 出现时间的先后和灾因
(1)、滑坡
A、概念 B、发生的条件
C、多发地区 D、影响滑坡强度的因素
(高度与体积)
教学ppt
10
(2)泥石流 A、概念 B、特征 C、发生的条件
一是地形陡峻、二是有丰富的松散物 质、三是短时间内大量水流。
(3)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教学ຫໍສະໝຸດ pt11三、海洋灾害
1、风暴潮
(1)概念
(2)两种风暴潮(由台风和温带气旋引 起,从发生季节、特点、地区进行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葫芦
21豚 草
常见气象灾害
22
1.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
灾 成因

我国的时 空分布
危害
防治途径
长时期无降水 干
或降水异常偏 旱

东部地区多发, 造成粮食减产, 改变农业结 华北地区多春 人畜饮水困难,构,选择耐旱 旱,长江中下游 影响经济发展 作物,开展农 地区多伏旱 和社会的安定 田水利建设等
23
6
海洋灾害
7
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灾害性海浪、风暴潮、海啸和赤潮等属于海洋灾害。 灾害性海浪:是由强烈的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强冷空气等引 起的海浪。灾害性海浪在海上常能掀翻船只,摧毁海岸工程,给海上航行、施工、 渔业捕捞和军事活动等带来危害。
8
海洋灾害:海浪灾害
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波高在3米以上的海浪就会给在近岸海城活动的多 数船只带来危害。灾害性海浪在近海不仅冲击和摧毁沿海堤岸、码头等,还常 伴随着风暴潮,导致沿岸船只遭受巨大损失甚至沉没。灾害性海浪冲上岸后, 还会导致水产养殖受损、农作物被淹和土地大面积盐碱化。
13
海洋灾害:海啸
世界上80%~90%的海啸发生在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国家也时常受到海啸 的危害。我国海啸灾害发生的频次不多,据记载,平均200年发生一次。
14
生物灾害
15
生物灾害
生物灾害主要包括虫害和鼠害。虫害是害虫造成的灾害。常见的农作物害虫 有蝗虫、水稻螺虫、黏虫、棉铃虫等。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受虫害影响,世界 谷物产量每年损失约14%,棉花产量损失约16%。常见的森林害虫有松材线虫、 松毛虫、天牛等,对森林的危害巨大。
常见自然灾害
1
洪涝灾害
2
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即洪灾和涝灾。洪灾指因大雨或融雪引发水流泛滥所造成的灾害。 涝灾包括涝害和内涝。涝害指因降水过多而淹没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
收的灾害。内涝指由于雨量过多,地势低洼,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造成的灾害。 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危害面积广、损失重的特点。凌汛、海 啸和风暴潮等,有时也会引发洪涝灾害。
16
生物灾害
2015年9月 中国水稻主产区 稻飞虱发生状况 分布图
17
生物灾害
2016年5 月中国冬小麦 主产区蚜虫发 生状况分布图
18
生物灾害:鼠害
鼠害:鼠类可分为野栖鼠和家 栖鼠。根据野栖鼠的主要栖息地, 可以划分为田鼠、平原鼠和林鼠等 夹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 国农牧区鼠害十分严重,每年鼠害 发生面积超过2000万公项,损失 粮食达150亿千克。鼠害主要通过 鼠类啃食植物、在地下打洞等活动 危害植物的根系,造成农作物减产、 森林和草场的破坏,危及水库和防 洪大堤的安全。此外,鼠类还传播 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3
洪涝灾害
4
洪涝灾害
从气候因素来看, 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在
中低纬度地区,主 要是在季风气候区, 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和温带海洋气候区。
从地形因素看,洪涝
灾害多发生在江河 的两岸,特别是河 流的中下游和地势 低洼处。
5
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是我国发生频次 高、危害范围广、造成损失 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据 不完全统计,自公元前206年 至公元1949年的2155年中, 我国共发生1092次较大的洪 涝灾害,平均约两年发生一 次。1949年以来,我国每年 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发 生,并伴随着人口的增长、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 加,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不 断增大。
20
案例研究:生物入侵
其次,生物入侵威胁人类健康。例如,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现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
华东和华中地区的各个省市,豚草所产生的花粉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症的主要病原物,
可导致“花粉症”。再次,生物入侵对农林业造成严重的损害,危害经济发展。据估
计,每年生物入侵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它000亿元。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生物入侵逐渐成为全球最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解决好生物入侵这一威胁人类生存环境 和生态安全的难题,需要
广东、海南、广 大暴雨和风暴 时发布台风预
西、福建、浙江 潮造成 报和警报
等省区受影响
25
2.我国洪灾频发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1)洪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①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使得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降水集 中于夏秋季节,全国大部分地区 5~9 月降水量占全年的比重高达 80%。 ②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围湖 造田,湖泊萎缩,使上中游涵养水源能力和中下游蓄水、排水能力 减弱。
11
海洋灾害:风暴潮
我国遭受台风风暴潮 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多 集中在东部大江大河的 入海口、海湾沿岸和一 些沿海低洼地区。我国 的温带气旋风暴潮多发 生在春秋季节,夏季也 时有发生,主要受灾地 区集中在渤海和黄海沿 岸。
12
海洋灾害:海啸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引起的巨浪。大部分海 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底地震发生时,会向海洋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海水 接收能量后便迅速以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到岸边形成巨大的“水墙”,并迅速 向陆地推进,常造成岸堤决裂、船舶倾覆、建筑物倒塌、人员严重伤亡,损失 巨大。
由强冷空气迅 使农作物和牲
速入侵造成大 主要发生在冬 畜受到冻害,交 发布准确的寒
寒 范围的剧烈降 半年,由东北到 通、通信修建筑 潮消息或警
潮 温并伴有大风、 西南依次变弱 物受到很大影 报,及早防护
雨雪、冻害等现 响

24
形成于热带或 台 副热带洋面上 风 的强烈发展的
热带气旋
每年的夏秋季 加强台风的监
9
海洋灾害:风暴潮
风暴潮是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气压骤变、寒潮过境 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或降低,使附近海域的潮位远远偏离正常潮位的现象。
10
海洋灾害:风暴潮
一次风暴潮的影响范围可以达到1000~2000千米的海岸区域,影响时间可达 数天。风暴潮分为热带气旋风暴潮和温带气旋风暴潮。热带气旋风暴潮发生次数多、 破坏性强,其中由台风引起的风暴潮称为台风风暴潮。台风风暴潮主要侵袭太平洋、 印度洋和西北大西洋沿岸地区,中国、孟加拉国、美国是世界上受风暴潮危害最严 重的三个国家。
19
案例研究: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入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 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作外来物种。近年来,生物入侵给我国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同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国际自然保护 联盟(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成胁的外来物种中,我国已有50余种,成为受 生物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