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水滴里的生物》1.微生物是一类很弱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够看清晰。
2.世界上第一具发觉微生物,揭开生物隐秘的是列文虎克。
3.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4.利用显微镜观看一滴水,发觉水中会有鼓藻、草履虫、水蚤、轮虫、钓钟虫等微生物。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牛奶中有一种名叫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的功与过:生产腐殖质;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药品和生物塑料。
细菌的过:有的细菌会致病8.能够减少致命病菌传播的办法:捂住口鼻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胖皂洗手等。
9.细菌体积弱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这么粗。
细菌生殖非常快,一具细菌能够有数小时内生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10.食物通常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11.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青霉素是由英国的弗莱明首先发觉的.12.食物的XXX变质是霉菌引起的,防止发霉的条件是干燥、低温。
13.怎么样防止食物和其它物品发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曝晒14.讲明霉菌的功与过?人们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霉菌也会造成食物和其它物品的变质。
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植物的病变。
15.大多数细胞极小,要借助显微镜才干看清,但个不细胞却非常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16.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胡克最早发觉细胞。
17.伤口化“脓”算是死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18.生命体都是基本上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算是细胞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们验证了地球是球形的。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全面完整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一、水滴里的生物(2次)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微生物大多数是单细胞生物。
2、利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水,发现水中会有鼓藻、草履虫、水蚤、轮虫、钓钟虫等微生物。
3、第一个发现了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
列文虎克使用的显微镜能放大近300倍。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5、变形虫、大肠杆菌、啤酒中的酵母菌、病毒、硅藻都属于微生物.6、微生物的种类:细菌、霉(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原生植物.7、在日常生活中,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的踪迹?答:瓜果上的霉菌,墙角地缝中的霉菌,空气中飘浮的病毒等等.8、你能用生命方法证明微生物是有生命的?答:比如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制作一个含有水草的小水塘,时间长了,水会变得越来越浑浊.9、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什么? 答: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物镜的镜头不能接触玻片。
二、做酸奶(3次)1、怎样制作酸奶?答、①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②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③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④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1.加糖煮开2.冷却加酸 3.保温密封 4.静置待稠)2、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注意:显微镜下的乳酸菌是杆菌.3、细菌的特点答:①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②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③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注意:细菌繁殖的繁殖方式是“二分裂”繁殖方式。
注意;牙齿表面的细菌靠食物的残渣生活。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部分:知识点一、有机物(1)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2)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较(3)有机物的种类和其代表物二、有机反应(1)有机反应的种类(2)特殊有机反应——环烷消去反应(3)有机反应的特点三、有机物和无机物混合物(1)有机溶剂(2)有机和无机溶剂混合溶剂第二部分:文章有机物是一类特定的化学物质,它们在化学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元素的原子的独特的组合。
有机物的定义是从有机化学的角度出发的,以碳原子含量和附属原子组成的特殊结构为主要特征。
有机物的特点是具有活性的碳偶联键,形成一些重要的生物分子,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学物质,他们在原子组成上有很大的差异。
有机物以碳原子含量和附属原子组成的特殊结构为主要特征,特别是具有活性的碳偶联键,形成一些重要的生物分子,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对而言,无机物主要由无机元素的原子组成,它不包含碳原子,即便包含碳原子,也不会形成碳偶联键,不具有活性。
有机物种类丰富,它们可以分为有机酸、有机碱、有机醇、有机酯等。
而有机反应是指以有机物为原料发生的一类反应,它是由有机物内部活性碳键原子间互换而发生的,它是由有机物形成新的有机物,这种特殊的有机反应叫做环烷消去反应。
有机物与无机物结合形成混合物,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有机溶剂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能,它能溶解的大部分有机物并且与无机溶剂形成混合溶剂,这种混合溶剂有利于工业制造过程中更好地实现混合、调和和成膜作用。
总之,有机物及其反应、混合物等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工业制造和日常生活中有深远的影响。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2、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隐秘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水滴里的生物有鼓藻、草履虫、水藻、钓钟虫、轮虫。
5、微生物分布在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
6、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有变形虫、啤酒中的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硅藻等微生物。
这些都是常见的微生物。
7、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答:在大自然里的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等地方都可以找到微生物。
可以用显微镜可以观看到微生物,也可通过肉眼觉察物体上的霉斑在渐渐扩大等。
8、显微镜的根本构造9、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对光——放置——调整——观看10、显微镜的使用右手握臂,左手托座。
轻拿轻放,不放边缘,不碰镜片。
反光镜不对太阳。
有盖玻片一面朝上,夹住,观看部位放通光孔正中。
左手调整,右侧观看,物镜至标本片5 毫米处。
A两眼睁开,左眼观看。
10.洋葱表皮细胞:有细胞壁,有中心大液泡,细胞近似于长方体。
细胞核小,细胞形态规章。
人表皮细胞,无细胞壁,细胞形态不规章,界限不是很清楚。
细胞核较大,颜色较深。
11.熟透的苹果掉在地上,苹果开头腐烂。
泥土里的细菌开头分解苹果,在其他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苹果渐渐变成了腐殖质。
11.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取养料。
牙齿外表的细菌靠食物残渣生活。
11.牛奶变成酸奶,是由于牛奶中有一种名叫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12.细菌的三种根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13.细菌的功:生产腐殖质;利用细菌生产的食物﹑药品和生物塑料餐具。
细菌的过:有的细菌会致病14.可以削减致命病菌传播的方法:捂住口鼻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
15.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物质在变化1、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
2、水结冰没有产生新物质。
3、铁生锈和水、氧气都有直接的关系。
4、没有生锈的铁是银白色,铁锈是暗红色。
5、铁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放几年都不生锈,只有把铁放入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水里,铁才会生锈,铁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6、防锈的方法有擦去水分、覆盖搪瓷、加入其他物质制成不锈钢、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喷漆、抹油、放干燥剂等。
7、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瓶汽水,会使人感到清凉。
因为气体从口中和鼻中排出时,会带走身体里的一部分热量。
8、白醋和小苏打混合的气泡是二氧化碳。
9、汽水是二氧化碳气体的水溶液。
10、在众多的科学家中,有一类是化学家,他们常常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的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成分,并制造新物质。
1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使点燃的蜡烛熄灭。
12、化学家通过研究物质的性质和成分,采用提取、合成等方法,发明了许多新物质。
13、化学家发现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成分,其中氮气的含量最多,约占78%,氧气的含量次之,约占21%。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1、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不仅指形态结构,还包括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2、动物有遗传现象,植物有遗传现象,所以说生物都有遗传现象。
3、动物亲代的相似点有外形、毛色、花纹、神态、食物及生活习性。
4、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5、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6、生物变异分为两种:一种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另一种是由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汇总(最新直接打印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有(鼓藻)、(草履虫)、(水藻)、(钓钟虫)、(轮虫)等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变形虫),(酵母菌)(硅藻)等都是。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
4、自制酸奶的步骤①鲜牛奶里加一些白糖,煮开几分钟。
②待牛奶冷却到35℃—40℃的时候,加入适量的酸奶,仔细搅匀③倒进消过毒的保温杯,盖上盖子④保温5-6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乳酸菌)属于(杆菌)。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繁殖方法是分裂繁殖。
计算方法:繁殖一次乘一个2.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腐殖质)。
生产(新的食物),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过:有的会致病。
10.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方法①捂住鼻子打喷嚏②用热水冲洗筷子③勤用肥皂洗手11、馒头发霉对比实验温暖潮湿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暖气上容易发霉温暖干燥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暖气上不容易寒冷潮湿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冰箱里不容易寒冷干燥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冰箱里不容易结论: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2防止发霉的方法: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英国)(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可以治疗(细菌性疾病)。
13、(英国)(胡克)发现了(细胞)。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具有质量、体积和可观察的特征。
- 物质的性质包括颜色、形状、大小、质地、透明度等,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
- 物质可以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不改变物质的本质,如溶解、熔化等;化学变化改变物质的本质,如燃烧、腐烂等。
二、质量和重量-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数量大小,用单位克(g)或千克(kg)表示。
质量不随物体所处的地方、环境和重力加速度的变化而改变。
- 重量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用单位牛顿(N)表示。
重量随物体所处的地方、环境和重力加速度的变化而改变。
三、声的传播- 声是物质振动的结果,需要有介质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声的传播需要声源、介质和接收器三要素,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 声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的性质有关,固体的传播速度大于液体,液体的传播速度大于气体。
四、力和工具-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形状改变或速度改变。
- 常见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可以通过试验测量力的大小。
- 使用不同工具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如杠杆、滑轮等。
五、能量与能量转化- 能量是物体运动、变化或发生作用的能力,存在多种形式,如动能、势能、热能等。
- 能量可以转化,如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可以转化为光能等。
-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在转化过程中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总能量保持不变。
六、地球与地理- 地球是一颗由岩石、气体和液体组成的行星,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 地球有大气层、水圈和陆地,这些构成了地球的地理环境。
- 地球上有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地壳运动、天气、地形等,需要进行认识和探索。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汇总(最新直接打印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汇总(最新直接打印版)1.水滴中存在着许多微小的生物,如鼓藻、草履虫、水藻、钓钟虫和轮虫等。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需要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微生物分布广泛,存在于空气、水、泥土、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等各种环境中。
细菌、霉菌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而变形虫、酵母菌和硅藻也是微生物之一。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
4.制作酸奶的步骤包括:将鲜牛奶加入适量的白糖,煮开几分钟;当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适量的酸奶,仔细搅匀;将混合物倒入消过毒的保温杯中,盖上盖子;保温5-6小时后,酸奶就制作完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含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乳酸菌属于杆菌。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
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和螺旋菌。
7.细菌也需要食物,有些细菌会利用阳光自行制造食物,而有些细菌则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繁殖速度非常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细菌的繁殖方法是分裂繁殖。
细菌的功用包括利用细菌生产腐殖质,生产新的食物,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等,但也有些细菌会致病。
10.减少致病细菌传播的方法包括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和勤用肥皂洗手。
11.馒头发霉对比实验表明,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
防止发霉的方法包括真空包装、放置干燥剂、低温保存和太阳暴晒。
12.英国的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可以治疗细菌性疾病。
13.英国的胡克发现了细胞,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微小,需要显微镜才能看清楚,但也有少数细胞非常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草履虫、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14.生命体大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而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全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 水滴里的世界1、水里有许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很小很小的生命体,它产被称为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人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水、泥土里,动植物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5、水滴中的那很多个小家伙,还有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6、海洋中的硅藻也是一种微生物。
7、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的踪迹?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答:瓜果上的毒菌、人体皮肤上的细菌、空气中飘浮的病毒、发霉变馊的食物……这些都可以找到微生物的踪迹。
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方法:虽然不能直接看到它们,但是可以发现物体上的毒斑慢慢扩大,皮肤逐渐发炎馈烂,病毒感染的人群起来越多,病情越来越重,食物变质逐渐腐烂等。
2 做酸奶1、自己动手做酸奶的过程:(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2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2、自制酸奶要注意的事项:(1)自制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放太久。
(2)不要吃变质的酸奶,否则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3、牛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1)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2)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4、认识细菌(细菌的特点):(1)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
(2)有三种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3)细菌也要吃食物。
有的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4)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5、细菌的功与过:功(好处。
对人类或大自然有用的):(1)生产腐殖质(苹果从树上掉下、腐烂、细菌分解、变成腐殖质)(2)生产新食物(果酒、泡菜)(3)生产药品(4)生产塑料餐具过(害处。
2023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2023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以下是2023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整理:1. 科学探究方法- 观察:用感官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和现象。
- 提问题:对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产生疑问。
- 做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和解决问题。
- 分析和归纳: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归纳出规律和结论。
- 总结和交流:将实验结果和结论进行总结和分享。
2.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
- 物质的分类:物质分为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一个种类的原子组成,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经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
3. 物质的三态及相变-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 相变: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由一种态转变为另一种态的过程,包括熔化、凝固、蒸发、凝结、升华和凝华。
4.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空气的组成:空气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
- 空气的性质:透明、无色、无味、可压缩、有质量、有重量。
5. 水的三态及水循环- 水的三态: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 水循环:水分在地球上的地壳、大气层和海洋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渗透和流入海洋等过程。
6. 动物的组织与器官- 组织:相同或相似的细胞按一定方式集合而成的结构。
- 器官:由一种或几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部分。
7. 动物的分类-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脊椎动物具有脊柱,无脊椎动物没有脊柱。
- 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8. 饮食均衡与营养- 营养物质的分类: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 饮食均衡的原则和方法。
-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对健康的影响。
9. 光的传播与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和速度。
- 光的反射规律:光线入射角等于光线反射角。
- 光的反射对镜子的运用。
以上就是2023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绝大部分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2、(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5、利用细菌能够(生产腐殖质)、(生产新的食物)、(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6、减少致病细菌传播的方法有:(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
7、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8、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4)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在温暖潮湿条件下的馒头发霉了,其他条件下馒头没有发霉。
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9、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
10、利用霉菌能够(制酱)、(做腐乳)、(生产农药);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
11、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
12、(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3、洋葱表皮细胞是(规则)的;人体表皮细胞(不规则),细胞之间(界限不清)。
14、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
15、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人们站在海边发现总是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消失)。
2、船在桌面上模拟进出港时,能够看到(桅杆和船身同时出现)。
3、(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
4、地球表面有各种形状,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海洋)、(岛屿)等。
5、地形地图或地球仪用(蓝色)表示水,用(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用(白色)表示冰川,用(黄色)表示山地沙漠。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根据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本的内容,以下是一些科学知识点归纳:
1.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 植物的组成和结构,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 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根的吸收水分、光合作用等;
- 植物的繁殖方式,如春夏秋冬季节的不同植物繁殖方式;
- 植物的传粉和结果,包括风、昆虫、鸟类等对植物传粉过程的影响。
2. 动物的生活和繁殖
- 动物的特征和分类,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等;
- 动物的生活方式,包括采食、呼吸、运动、繁殖等;
- 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能力,包括候鸟、觅食和迁徙等;
- 动物的保护意识,如珍惜野生动物和保护动物栖息地。
3.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 声音的传播和听觉,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器官的结构;
- 光的反射和折射,包括镜面反射、漫反射和折射现象;
- 水的特性和应用,如水的分子构成、水的三态变化和水的运输和利用;
- 磁铁的性质和应用,如磁力的产生、磁铁的极性和磁铁的吸引和排斥。
4. 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保护大气、水资源和土壤等;
- 节约资源的意义和方法,包括水、电、煤气和纸张的节约使用;
- 垃圾分类和废物处理,包括可回收物、可降解物和有害物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以上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本中的科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全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单元知识点汇总(全册)
全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单元知识
点汇总(全册)
第一单元:认识科学
- 科学是什么
- 科学的特征和方法
- 科学家的工作
- 科学与我们的生活
第二单元:营养与消化
- 纤维素和淀粉质的区别
- 食物的分类
- 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作用
- 消化系统的构成和作用
- 各种消化器官的功能
第三单元:呼吸与循环
- 呼吸的重要性
- 呼吸道的构成和作用
- 心脏的构造和功能
- 血液的成分和作用
第四单元:感觉与运动
- 感觉器官的结构和作用
- 大脑的作用
- 骨骼和肌肉的运动方式和作用
第五单元:生态与环保
-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征
-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生态环境的污染和保护
第六单元:物质与能量
- 物质的属性和分类
- 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做功
- 能源的种类和利用
以上是全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单元的全部知识点汇总,每个单元都涵盖了该主题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共同构成了丰富
而有趣的科学知识体系。
这些知识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重要工具,而六年级科学上册的内容主要涉及了生物学、物理学和地理学三个领域。
以下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物学知识点1. 眼睛及其保护人类的眼睛是我们视觉感知的器官,需要学会保护眼睛免受伤害。
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并掌握正确使用电子设备、合理用眼的方法。
2. 健康饮食学习了解不同类型的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并明白各类营养素对身体发育和生长的重要性。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身体健康。
3. 动植物与环境关系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和动物的特点与适应能力。
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明白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的意义。
二、物理学知识点1. 物体的性质和分类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习物体的性质,如形状、颜色、材质等。
根据物质状态和某些性质进行分类,认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基本特征。
2. 热能与温度了解热能的产生和传递。
学习温度的测量方法,认识温度对物体性质的影响。
掌握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3. 电路与电器研究简单电路的组成和基本原理,了解电路中电流的产生和流动。
学习电器的安全使用,了解电能的利用和节约措施。
三、地理学知识点1.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掌握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特点,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了解人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活动,并认识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气候与季节学习气候带的划分和各气候带的特点,了解不同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认识季节变化的原因和特征。
3. 测量与方位学习使用地图、罗盘和经纬度等工具,掌握方位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了解地图的制作过程和地理信息的表示方法。
以上是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概述,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然界和人类活动,并且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善于思考,探索科学的奥秘,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重点整理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重点整理本文旨在整理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重点内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和掌握相应知识点。
第一单元海洋世界1. 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占地球表面积的71%。
2. 海洋生物种类繁多,生态系统复杂,有助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
3. 海洋的污染问题严重,应该加强环保教育和管理。
第二单元生物圈中的能量循环1. 光能是生物能量的源头,通过光合作用被转化为化学能。
2. 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
3. 生物圈中的能量循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第三单元物质的三态变化1. 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2. 物质的三态变化分别是凝固、融化、汽化、凝结和升华。
3. 物质的三态变化和天气现象有密切关系。
第四单元空气和呼吸1. 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2.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提供我们呼吸的氧气。
3. 呼吸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将氧气转化为能量的重要方式。
第五单元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1. 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类似,都经历了孕育、生长、成熟和老化四个阶段。
2. 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养分、水分、温度等。
3. 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是进化的结果,有助于适应生存环境。
第六单元化学与生活1. 化学反应是物质变化的基本形式,是很多生活实践的基础。
2. 化学物质有很多种类,如有机物、无机物、金属等。
3. 化学反应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很多领域,如烹饪、清洁、医学等。
以上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重点内容,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加深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为接下来的学习和探索打好基础。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要点归纳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要点归纳单元一:人体适应环境
- 人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 人体对温度、光线、声音和气味的感知能力
- 人体对寿命的影响因素
单元二:日常生活中的物体与材料
- 物体的分类和特点
- 物体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 材料的分类与性质
- 材料的有效使用和保护
单元三:生物的生活与繁殖
- 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 动物的生活性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 观察动植物的方法和技巧
单元四:物体与能量
- 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的作用- 物体的测量和计算
- 能量的基本概念和转化形式- 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
单元五:时间与地球
- 时间的计算和测量
- 天文现象的观察和解释
- 理解地球的运动和地球的景观- 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
单元六:我的家乡
-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 常见的自然灾害与预防措施
- 垃圾分类和环境整治
- 爱护家乡的责任和行动
单元七:科普小达人
- 科学知识的获取和传播途径
- 科学实验的基本要素和步骤
- 探索科学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 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以上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重点内容归纳。
希望能对学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概述一、科学探究方法1. 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工具进行细致观察,记录现象。
2. 实验法:设计实验,通过控制变量来验证假设。
3. 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
4. 资料分析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二、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状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转换。
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和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腐蚀性)。
3. 能量的形式: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
4. 能量的转换与守恒:能量在不同形式间的转换,总量保持不变。
三、生物与环境1. 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基本特征,如需要营养、呼吸、排泄等。
2. 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
3. 环境保护: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节能减排的方法。
四、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的构成。
2.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以及引起的昼夜更替和季节变化。
3. 太阳系:太阳和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4. 宇宙的探索: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和天文观测的基本知识。
五、科技与生活1. 常见科技产品:了解常见的科技产品,如电脑、手机等。
2. 科技对生活的影响: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3. 科技安全:学习如何安全使用科技产品,避免网络陷阱。
六、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发现如何推动技术进步。
2. 科技对社会的影响:科技进步如何影响社会发展。
3. 科技与环境保护:探讨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七、科学态度与责任1. 科学态度:培养好奇心、求知欲,学会怀疑和质疑。
2. 科学责任:了解科学研究和应用中的伦理和责任。
八、科学实践1. 实验操作:学习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2. 科学项目:参与科学项目,实践科学探究过程。
以上是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概述,学生应通过课堂学习、实验操作和实践活动,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2.呕吐是因为胃里有酸水;剧烈运动感到肌肉酸痛, 是因为胃和肌肉产生了酸性物质;胃酸是酸性物质, 胃药是碱性物质。吃未熟透的柿子有涩味、肥皂洗手 时会有滑腻的感觉,是因为柿子和肥皂含有碱性物质。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 (显微镜)。
第2课 做酸奶
1、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 (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 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乳酸菌)属于 (杆菌)。
2、细菌的特点:①细菌(体积微小),三种基 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②细菌也 要吃食物,③细菌的(繁育)很快,
1、铁坚硬呈银白色,锈松软呈暗红色 。铁生锈的原 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2、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水中有盐, 铁制品表面不干净、粗糙等因素会使铁更容易生锈。 3、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擦去水分、喷漆、覆 盖搪瓷、电镀、涂沥青、制成不锈钢。 铁生锈和水、氧气都有直接的关系。
第3课 变色花
第3课 地球的内部
1、科学家会从火山、地热、地震等现象上分析地球 内部的结构
2. 地球内部从外向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人类在 探地研究中最深深度是14千米。 3. 科学家通过地震和核实验时产生的地震波来猜测地 球内部结构——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 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慢。
第4课 火山和地震
3、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腐殖质)。生产 (新的食物),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会致病。
第3课 馒头发霉了
1、馒头发霉对照实验
温暖潮湿 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暖气上 容易发霉 温暖干燥 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暖气上 不容易 寒冷潮湿 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冰箱里 不容易 寒冷干燥 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冰箱1.金星是离我们最近的行星,虽然它与水星相比离 太阳更远,但它的表面温度却很高。
六年级上科学苏教版知识点
六年级上科学苏教版知识点科学是一门充满着奇思妙想的学科,它涵盖着广泛的知识内容,从生物到物理,从地理到化学,都离不开科学的解析和研究。
在六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一系列有趣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生物科学1. 动物世界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不同种类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例如,哺乳动物是通过哺乳来喂养自己的,而鱼类则通过鳃呼吸。
我们还将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和食物链,探索不同动物之间的关系。
2. 植物世界植物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生物群体,它们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阳光和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不同类型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我们还将了解植物的传播方式,如自然传播和人工传播。
二、物理科学1. 声音与光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探索声音和光的传播方式和特性。
例如,声音可以通过空气、固体和液体传播,而光只能在透明介质中传播。
我们还将了解声音的产生和听力的原理,以及光的反射、折射和吸收。
2. 电与磁电和磁是现代科技的基础,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同时,我们还将了解磁铁的性质和磁场的形成。
三、地理科学1. 自然环境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它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资源。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不同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例如,山脉、平原和河流都是地球表面的重要地貌。
2. 气候与气象气候和气象是地球上的一对双胞胎,它们关系密切但又有所不同。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象现象。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气象仪器的使用和天气的变化规律。
四、化学科学1. 物质与变化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过程。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物质的分类和常见物质的特性。
例如,酸和碱的性质以及它们在中和反应中的应用。
2. 溶液与溶解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混合物,它们的比例和溶解度是影响溶液性质的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1、水滴中的微生物1、水中有哪些微生物?有鼓藻、草履虫、钓钟虫、水蚤、轮虫。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注意: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
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
4、注意:列文虎克使用的显微镜能放大近300倍。
5、微生物分布的范围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6、微生物的种类:细菌、霉、病毒。
7、注意:细菌有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基本形态。
8、变形虫、大肠杆菌、啤酒中的酵母菌、病毒、硅藻都属于微生物。
9、蓝鲸吃水中的微生物。
注意: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了生命世界。
注意:水藻、海藻不是微生物。
微生物大多数是单细胞10、在日常生活中,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的踪迹?答:①瓜果上的霉菌②墙角地缝中的霉菌③空气中飘浮的病毒等等11、你能用生命方法证明微生物是有生命的?答:比如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制作一个含有水草的小水塘,时间长了,水会变得越来越浑浊。
12、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什么?①反光镜不能对着太阳②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③物镜的镜头不能对着盖玻片。
2、做酸奶1、怎样制作酸奶?答、①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②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③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④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2、酸奶形成的原因: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注意:显微镜下的乳酸菌是杆菌。
3、细菌的特点答:①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②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③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注意:细菌繁殖的繁殖方式是“二分裂”繁殖方式。
注意;牙齿表面的细菌靠食物的残渣生活。
4、细菌的功与过答:(功)①生产腐殖质②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③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过)④有的细菌会致病5、苹果是怎样变成腐殖质的?答:①熟透的苹果掉在地上②苹果开始腐烂③泥土里的细菌分解苹果④在其它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苹果逐渐变成了腐殖质。
6、人类利用细菌制成了哪些食物?答:果酒、泡菜、酸奶、酱。
7、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答:①捂住鼻子打喷嚏②用热水冲洗筷子③勤用肥皂洗手3、馒头发霉了1、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不同物品上的霉,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答: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看清楚,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
2、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棉絮状等。
3、馒头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在什么环境下馒头容易发霉?答:馒头发霉与它所处的温度和湿度有关。
馒头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4、怎样防止食物和其它物品发霉?答:①真空包装②放干燥剂③低温保存④太阳曝晒5、霉的功与过答:(功)①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过)②霉菌也会造成食物和其它物品的变质③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病变6、注意:食品容易在夏季发霉7、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一些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菌。
通过进一步研究,人们不但生产出能治病的青霉素,还利用其它的霉生产出治疗细菌性疾病的多种抗生素。
8、注意:霉菌是一种真菌,属于微生物。
是有生命的9、为什么食品在夏季容易发霉?答:因为夏季空气潮湿,温度较高,食品往往存放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这样的环境就间接促进了霉菌的滋长和繁殖。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细胞1、细胞构成生命体的微小结构,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2、注意:草履虫、细菌等都是单细胞生物3、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小的,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个别的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答:洋葱表皮细胞是由许多像长方形格子组成的,每一个格子就是一个细胞。
人体表皮细胞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细胞构成,因为没有细胞壁,细胞之间的界限也不清晰。
5、注意:胡克发现了细胞6、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胡克,是最早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之一,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时,发现薄片上有许多小孔,看上去像长方形的小室,他把它们命名为“细胞”。
7、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答;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会与病菌展开激战。
在消灭这些入侵者时,白细胞也会有很大的伤亡。
“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8、注意:白细胞对人类起着防御和保护的作用9、细胞和生命体的关系?答:生物体基本上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10、细胞的特点: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会生长、繁殖、变化、衰老和死亡。
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就是细胞不断生长、繁殖变化的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和死亡造成的。
第二单元1、地球的形状1、人类是怎样逐步正确认识地球形状的呢?答:①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②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像一个锅,是半圆的,地像一个方形的棋盘,是平的。
于是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③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
天表有水,水包地,犹如卵壳裹黄④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月球被地影遮住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所以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⑤后来,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发现总是先看见进港的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只:出港的船只,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据此,人们猜测地球是球形的。
2、因为坚信地球是球形,1519年,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带领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朝一个方向航行,1522年,他们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3、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一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地球。
1969年美国人登上了月球,清楚地拍摄到了地球的照片。
4、2003年10月15-16日,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从太空遥望地球。
5、地球赤道周长40091千米地球赤道半径6378千米地球表面积510067866平方千米2、地球的表面1、地球上有高山峡谷、峭壁悬崖和深浅不一的沟壑,地球上还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和海洋。
地球表面是千姿百态的。
2、七大洲是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五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大洋3、地球表面的形态有平原、山地、峡谷、海洋与岛屿、高原等4、地球上的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沙漠,白色表示冰川,棕色表示山脉。
5、注意:我国的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6、20世纪70年代,为了精确地、全景式的描绘地球面貌,摄影师在飞机上进行航空拍摄。
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利用更先进的卫星在空中拍摄地面。
使获得的图片更清晰、更精确。
3、地球的表面1、科学家从哪些方面收集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答:科学家从火山、地热和地震等方面收集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
2、科学家很早是通过钻孔探测地球的内部结构,但钻孔的深度只能达到14千米。
3、注意:人类了解地球内部结构是通过地表的一些自然现象以及地震波的探测来认识的。
4、科学家探测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是什么?(人类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构造的)答:他们是通过地震和核试验产生的地震波来猜测的----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慢。
6、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地壳,它主要由岩石组成;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把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
7、注意:地壳是最薄的一层,地幔是最厚的一层8、地球的半径是6378km,地幔的厚度是2900km,地壳到外核完的距离是5100km.9、地球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地壳相当于蛋壳,地幔相当于蛋黄。
4、火山和地震1、火山形成的原因: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注意: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
2、法国火山学家卡蒂娅·喀夫特和摩希斯·喀夫特夫妇致力于火山活动的记录工作,1991年在考察日本云仙岳火山爆发时献身。
3、火山喷出后是如何运动的?答: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向低处流去,冷却后变成岩石。
4、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答:火山冒出大量水汽和烟尘5、火山喷发的利和弊答:(1)有利的是火山能为人类造福,为人类带来矿产资源、地热资源和旅游资源等。
(2)不利①会污染空气②毁灭周围的森林、田野、村镇③还能改变地形地貌,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6、火山的类型: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7、地震形成的原因: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zhezhou),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注意:地震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
它和迷信无关。
8、地震的前兆答:①井水突然增多、变浑或翻沙②很多蛇出洞③很多老鼠过街④鸡不进窝⑤骡马惊恐地逃出马棚9、(1)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省唐山发生了一次大地震。
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
震区内大多数建筑物倒塌。
(2)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地震。
注意:五级以下的地震不会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注意:火山和地震都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10、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现代的地震监测仪采用了先进的电子技术,具有极强的灵敏度——机械地震仪。
但它们只能在地震后判断方位以及震级的大小,11、当地震发生时,你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吗?答:如果在室内发生强烈地震时,应尽快跑到空旷处,如果来不及,应立即用柔软的东西捂住头部,躲在桌子下、床下等有遮盖物的地方,或者躲入向卫生间那样空间狭小而又管道通气的地方。
如果在室外,应立即跑到宽敞或空旷的地方,防止房屋倒塌或石头滚落。
5、地表的变迁1、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的主峰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
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鱼龙化石和鱼、海藻、海螺的化石。
(可推测出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很久以前是海洋)注意:鱼龙是一亿八千万年前恐龙时代海洋的霸主。
2、我国的沈括是北宋时期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
他著作的《梦溪笔谈》中阐述了关于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精辟见解。
并推断出太行山一带在远古时代是海滨,后来才发生了沧海桑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