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行与杨沫的恩怨情仇

合集下载

张中行:多情才子国学大师

张中行:多情才子国学大师

张中行:多情才子国学大师作者:来源:《课堂内外(高中版)》2006年第04期布衣学者坚守“都市柴门”张中行先生1909年出生于河北省香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后在中学和大学任教。

1949年以后,他一直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任职,从事中学语文教材的编辑工作。

他一生笔耕精勤,著述颇丰,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估代散文渤等,著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月旦集》、《禅外说禅》、《顺生论》、《流年碎影》……张中行研究国学、逻辑学、哲学,不仅思索老庄、孔孟、佛学,而且研究罗素、培根,这在当代文人中并不多见,其成就令人仰视。

与张中行有半个多世纪交情的好友启功这样评价他:“说现象不拘于一点,谈学理不妄自尊大。

”熟悉他的人评价他是性格耿直,心地善良,有长者风范。

张中行一生清贫,85岁时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屋里摆设极为简陋,除了两书柜书几手别无他物。

老人为自己的住所起了个雅号叫“都市柴门”,安于在柴门内做他的布衣学者。

张中行平日爱酒,且节俭,尤好“二锅头”。

曾有人因景仰而送他一瓶“人头马”,可张中行没见过,很不在意地随手置于墙角。

后来张中行从报纸得知这样一瓶酒竟要1800元,便端详那酒,“喝一两就等于喝180块”,实在难以下口。

曾与杨沬共谱“青春之歌”曾经有记者采访张中行时间他:“一个人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情感是什么?”张中行答曰:“男女之情。

”再追问对暮年老人来说最重要的情感是什么时,张中行还是回答男女之情。

可这样一位多情才子,在与著名作家杨沫长达半个世纪的情爱恩怨里,无论外界如何众说纷纭,却始终沉默以对。

张中行1931年与杨沫相识,当时杨沫因为反对包办婚姻谋自立,托人请张中行帮忙,到了香河县立小学教书,之后二人鸿雁往来。

1932年春,杨沫从香河回到北京,就和张中行同居在北京沙滩大丰公寓。

张中行北大毕业后到南开中学教书,这时杨沫又回到香河。

1936年早春,张中行把杨沫接到天津,在南开中学附近租了两间西房,重过朝夕相处的生活,可两人心中却逐渐产生了隔阂。

青春之歌小资女性的革命成长叙述

青春之歌小资女性的革命成长叙述

《青春之歌》:小资女性的革命成长叙述一、杨沫生平与创作杨沫(1914——1995),原名杨成业,抗日战争后期开始使用“杨沫”之名。

出生于北平。

祖籍湖南省湘阴县。

中学时期,因为家道中落及为逃避包办婚姻,被迫辍学,离家出走河北香河等地,先后担任小学教员、家庭教师和书店职员。

期间开始接触共产党人,在他们的影响下,逐渐参加革命活动。

解放后,曾从事妇女工作、报刊编辑与电影编辑,后为专业作家。

1958年1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代表作《青春之歌》。

新时期以来,杨沫先创作了长篇小说《东方欲晓》,后又创作了两个《青春之歌》的续篇《英华之歌》和《芳菲之歌》。

人们把这三步长篇小说合称为“青春”三部曲。

二、作品梗概1、告别旧式的家庭林道静出生在一个大地主家庭,亲生母亲是一个出身佃农的女佣,被她父亲林伯唐霸占成姨太太,后又被逼死。

林道静从小像个小狗似的成长。

中学毕业后,家里破产,父亲离家逃走,异母逼她嫁给胡局长,想把林道静变成她的摇钱树。

她愤然逃出北京的家。

2、告别浪漫的爱情和温暖的小家庭林道静离家出走来到北戴河投亲谋职,没想到她表哥夫妇已辞职离开了此地。

为难之际,又被杨庄小学校长余敬唐欺骗。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她选择了大海作为自己的归宿,就在她跳向大海的一刹那,北平大学国文系的学生有着骑士兼诗人风度的余永泽救了她。

余永泽的言谈举止打动了林道静,使林道静暂时忘掉了一切危难和痛苦,同意余永泽的劝说,留在杨庄当小学教员,并且对教书生活和孩子们也渐渐发生兴趣。

有一天,林道静在课堂,把“九·一八”的惨痛消息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以及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一气向小学生们讲了整整一堂课,激起了孩子们的爱国情绪。

遭到余敬唐的冷嘲热讽。

林道静辞去了小学教员的工作,毅然跨上了去北平的火车,去投奔她的要好朋友王晓燕。

王晓燕是和林道静同岁的高小学生,她父亲王鸿宾是北大历史系教授,王晓燕现在已是北大历史系一年级学生了。

林道静在北京没有生活来源,寻找工作又到处碰壁,还险受一个日本人的欺侮。

爱情与逻辑谬误的故事梗概

爱情与逻辑谬误的故事梗概

爱情与逻辑谬误的故事梗概一个是巴尔扎克时代最具风情、最另类的小说家,一个是欧洲最富诗意、最浪漫的钢琴家,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没有擦出任何火花。

26岁的肖邦甚至觉得那个爱穿男装、嗜抽烟斗的32岁的乔治;桑没有女人味。

两年后,在法国一个叫诺昂的小镇里,他们不可遏制的相爱了。

此后长达9年的光阴里,他们相互依赖、相互欣赏,又彼此折磨彼此伤害。

他们的密友画家德拉克洛瓦希望将这对情人永久的铭刻在画里,但却以外的被肖邦制止。

于是留下了一副未完成的作品:坐在钢琴旁边的肖邦刚画好面部,而站在肖邦身后的乔治,桑则像百合花一样幽寂的绽放。

德拉克罗瓦去世后,这幅名的未完成画像被人分割成两半,据说为了多点儿钱。

如今右边的肖邦像留在巴黎的卢浮言,左边的乔治桑像被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

轰轰烈烈的爱情见证略带荒谬地收场,不知道该伤感还是叹息。

再伟大的爱情也经不起生活的琐屑。

难怪张爱玲的《红玫瑰白玫瑰》总被人叨念: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粒朱砂痣。

爱情不可以逻辑,无所谓对与错,怕只怕爱到无情。

作家杨沫与学者张中行先生的感情恩怨,在面有多个版本,又因为《青春之》被更多人揣测。

但吴祖光先生亲口讲的一段话,让人想起来就觉得揪心。

杨沫追悼会,吴祖光给张中行,问他去不去,张答复:所谓告别有两种,或情牵,或敬重,也可兼而有之,对于她两者都没有。

就算整个世界在背离、在失语,真正的爱只追随自己的心灵,与他人无关。

一代名媛章含之今年初去世,她出人意料地选择与养父章士钊合葬,而不是深爱的第二任丈夫乔冠华,并留下意味深长的一句话:“到另外一个世界,就不想再有这个世界的是是非非了。

”最美好的东西往往用深痛巨创来换取。

就像传说中的荆棘鸟,“一生只唱一次。

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她就在寻找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

学术大家张中行

学术大家张中行

学术大家张中行作者:王岳川来源:《今日教育》2016年第11期北大未名湖后湖的朗润园有四位世纪老人: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和张中行。

季羡林老先生是东方学家,金克木先生是印度学家,邓广铭先生是历史学家,张中行先生是中国古文献或者说古文学思想家。

四位老人我都有幸多次专门拜访过。

这些年,四位老人都走了。

今年是张中行先生逝世十周年,我重新走进冰天雪地的朗润园,一种人去楼空、大师谢去的悲凉不由涌上心头。

季老当年评价张中行先生说的话犹在耳畔:“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文如其名,名如其人!”从被边缘化的杂学家到学术大家张中行先生的文化形象经历了一个从“边缘化”中走出来,逐渐变成一个杂学家,最后变成一个学术大家的过程。

第一次被边缘化是在“五四”时期,在那个狂飙突进的时代,先生的文化形象颇为不佳,他曾成了余永泽的“原型”。

读过杨沫《青春之歌》的人都知道,余永泽是当时保守、僵化、守旧的代表,与当时激进的北大思潮格格不入。

当小说拍成电影后传播进了千家万户,可以说那时候他成了一个反面的形象。

但作为一个学者,张中行与作家杨沫的分手,据他自己的说法是在“信与疑”的不同理念中分手。

分手后,张中行没有了情爱的羁绊,也不参与是非的争辩。

因此他便有了更多的时间,一心一意做学问。

他相信一个学者,一个读书人最本分的事情就是读书和思考,他是要做事业而不是要做是非,他要坚持中国的文化立场。

经过长期努力和灵魂磨难,他的学术形象逐渐从反面走向正面,并且以自己的诸多著作成为学界的学术杂家。

张老这辈子出了十多本书,他早期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最早出版的书大抵是文言文翻译方面的。

张先生的翻译生动、清晰、准确,而文字又往往出人意表,传达出古文的精神神韵。

但是他没有满足于成为一个古汉语家,不满足于精通虚词实词然后把古文章流畅地翻译出来,而是从国学中的“辞章之学”走入“义理之学”。

大抵上说,辞章之学、史传之学、义理之学,即文史哲加起来构成了国学的主体。

张先生早期的研究偏向于辞章之学,但最后他从一个语文家、古典文学家进入更旷阔的思想领域成为学术大家。

2006年广东广州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

2006年广东广州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12006年广东广州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0题,参考时限25分钟)本部分包含两种类型的试题:一、言语表达。

请你从用词、语气、语法等方面对下列各题作出判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个选项(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例题】“三国”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老百姓最为( )的一段历史。

A.喜爱 B.难忘 C.熟悉 D.熟知解答:用“熟知”填空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所以正确答案为D。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中国古代先贤以其强烈的人文关怀写下的大量精彩深刻的策论警语,体现了丰富的民族智慧,_______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张中行:布衣大师的流年碎影

张中行:布衣大师的流年碎影

张 中行压力不小 。 因为是婚外同居 , 名不 正言不顺 , 况且他当是还是个在校读书的 穷学生 , 有足够的能力 维持这个“ , 设 家”
所 以就 打起 退 堂 鼓 , 些 摇 摆 不 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沫 有 杨
接到吴祖 光电话 : 你参不参 加?” 明 “ 他 确表示 : 不去 了。” 中行 说 :是 她不 “ 张 “
我们这个时代一个奇迹。
在乱世漂泊 中 。 体会 到 了难 言的温暖和
理想 。 并且有求其实现的魄力……” 杨洙 平反后 , 得知 一切 , 惊讶又感 动 , 特地 还
写 封 感 谢 信 。 后 来 , 人 撰 文 披 露 她 当 有 年 情 感 , 沫 误 以为 张 中行 暗 中 指使 , 杨 两
很敏感 , 看透了他无奈心情 , 为是 在冷 认 淡 自己, 渐渐两人感情出现裂痕。 13 9 4年 , 杨沫经常阅读一些进步书
刊 。 想 上 比较 倾 向 革命 , 张 中行 两耳 思 而
完全不 同 , 杨沫在他心 中仅存 的美 好记
忆 , 于破 灭 殆 尽 。 终
说并不 幸福 , 对爱情他 一直心 向往之 , 但 父 母之命 町违 , 只能将就 过。那时 的
13 9 2年, 他们在北京就住在一起 , 生
活得 其乐 融融 。 不久 , 沫有 孕 在 身 , 杨 这给
人反 目, 再次蒙上 阴影 。
杨 沫 去 世 时 , 悼 会 前 一 天 , 中行 追 张
要 的情 感 是 什 么 ? 他 仍 答 :男女 关 系 。 ” ” ” 可 见爱 情 在 他 生 命 中 的 份 量 。 在 张 中行
由此产生矛盾 , 不妥 协 , 擦升级 , 互 摩 争

惊奇地发现著名作家杨沫的三任丈夫都来自同一个省份

惊奇地发现著名作家杨沫的三任丈夫都来自同一个省份

惊奇地发现著名作家杨沫的三任丈夫都来自同一个省份惊奇地发现著名作家“湘妹子”杨沫的三任丈夫都来自同一个省份——河北——这是典型的小概率事件第一任丈夫:张中行张中行与相濡以沫半个世纪的第三任妻子李女士中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张中行1909年生于河北香河一个普通农家,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熊十力、周作人、胡适、梁漱溟、刘半农等人都做过他的老师。

张中行先生治学61年,博学多识,造诣深厚,精通中国古典,谙详西方哲学,纵观古今。

他豁达大度,对事物的是非曲直有深刻的理性思考。

杨沫的三妹、电影明星白杨的这个艺名还是张中行给起的。

白杨考上北平艺专后,就请有学问的姐夫给起个名字,张中行就在他最喜欢的《古诗十九首》中取“白杨何萧萧”一句中的“白杨”二字为名。

张中行是一个可爱坦然的老夫子:记者问躺在病床上的老先生:您怕死吗?您怎么看待生死的?张中行回答:怕死。

至于说我自己怎么看待生死,我想怎么看都没有用,只能任其自然,生就生了,到了相当的时候死就死了,完全任其自然。

我不能决定。

记者又问:那您舍不得的是什么呢?张中行又答:舍不得的是生命,愿意活着,人都怕死。

上世纪50年代,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出版后,舆论认为其中丑化的“余永泽”即张中行,张中行的答复是“没有在意”,“那是小说不是传记”,又说,“只要是小说,即使书中的余永泽直接叫成张中行,也没关系。

”据说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当年于是之要演余永泽前,还到张中行工作过的出版社找过张,要跟他谈谈感受,借机体验生活,以便塑造好余永泽的形象。

这个不能忍受啊,一般人是不能忍受的。

第二任丈夫:马健民杨沫与马建民来自河北深泽。

是著名作家老鬼的生父。

他还是杨沫的入党介绍人。

解放后担任过北师大的校长,党委书记。

杨沫晚年回忆这位丈夫时写道:当年他年轻、英俊,他有一颗忠于革命的心。

第三任丈夫:李蕴昌杨沫与李蕴昌祖籍河北新城县。

毕业于燕京大学。

是搞化工的高级工程师。

张中行传记(林深数树)

张中行传记(林深数树)

林深数树之一灰不溜秋杨沫“弃人”张中行题记一:“学林”之深深似海。

“数树”即数读书人。

网友有问“林子”“林深数树”由来的。

下面这也算是回答——“林深数树”,即以林子立场、林子视角、林子观点,拨拉文山士林的几个大人物。

要己见不要多数,要乖谬不要正确。

是为记。

题记二:大家一定要说,张中行不人物,或者人物不大。

林子以为也是。

你看央视“双百”名单,你看学术史、文学史……哪里都不会有张中行。

但林子不这样看,也许60年数他不上,70年、80年……他是能数上的。

他只是“不合时宜”,合历史合文明……不合现实不合时宜。

第一个想说张中行。

林子所知道的,他是杨沫的前头恋人;亦说丈夫,还说育有一子一女。

但一个走向红;一个走向不红,走向灰,走向灰不溜秋。

什么叫南辕北辙、什么叫分道扬镳、什么叫泾渭分明?杨沫和张中行是也。

他们是最好的例子、最好的注脚。

谁是“大浪淘沙”时代中的“沙”?也是张中行。

张中行做大浪之沙,张中行灰不溜秋,张中行有“3个不合时宜”。

“治学不合时宜,做事不合时宜,交人不合时宜”。

张之治学,经书中矩,释道得心,语言深诣,西学泛滥。

太了不起了。

但,时代需要的书,政治标榜的书,他没有读好,他没有治好,甚至不理会。

这多不合时宜。

他做事,务学、务实,务传统、务偏务冷务艰深,少有可及。

但埋头书斋,不政治,不革命,不运动。

他是真正的政治和文化的逆动者。

他做人,既不扮角,又不作秀,老老实实的爱,说不定对杨沫就这样。

“多情反被无情恼。

”他成了杨沫的弃友。

杨逾红,他愈灰愈黑。

那时有句话叫做“不革命就是反革命”。

他就成了“余永泽”,就成了“林道静”的、也是杨沫的、杨沫粉丝的、所有人的不革命的、反革命的“敌人”。

“学养学养”,是说“人养学”,还是说“学养人”呢?林子茫然。

就张来说,似是后者。

——学问“养活”了他,学问“支撑”了他,学问成就了他。

他毕竟学有成就的、写有成就、书有成就的走过几十年的风雨人生路。

这样的路是不会有崔永元们去记忆、去回首、去重走的。

“疑”重于“信”的张中行

“疑”重于“信”的张中行

“疑”重于“信”的张中行作者:雷颐来源:《全国新书目》2009年第07期本书分为帝国斜阳、今昔人物、不是故事、公共空间四辑,追思近代中国步履蹒跚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沉入历史,乃是为从历史中寻求智慧,从历史中找寻解决当下问题的钥匙;横议时事,因为多了一分历史的维度与眼光,分析问题免了就事论事,层次随之丰富。

作者尤其关注集体记忆的形成,着力从文本历史的宏大叙事中,留存个体鲜活的私历史。

小民要活张中行先生的文章,有如一饱览世事的布衣老头,坐在冬日的阳光下,不紧不慢地拉拉家长里短、说说世态人生,简净素朴,不着余墨。

喜欢他的文章,还因为怀人忆事、谈艺论学基本不离红楼沙滩老北大,那里恰是我一直工作和曾经居住的地方;银闸胡同是他当年和“林道静”(杨沫)同居之处,虽然现在面目全非,但每当路过这条胡同,我仍会不禁想起他的“银闸人物”中那些个有趣的人物,甚至会对“余永泽”、“林道静”们的不同选择和命运生发一番感叹。

同在京城舞文弄墨,与先生的近距离接触却只有一次。

1995年5月17日,葛剑雄兄由沪来京,因张中行先生对他在《读书》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曾赞赏有加,故《读书》编辑在东四北边的孔乙己酒家做东,宴请他与张中行先生,庞朴、王蒙诸先生作陪,在下也忝陪末座。

后来,张先生在颇引争议的《有关史识的闲话》中,还提到这次聚餐“席上除绍兴花雕之外,还有几位常在《读书》上耍笔杆的。

”葛、王均是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汪洋恣肆、一泻千里之人,他二人凑一起,正是“侃”逢对手,整场饭局的“谈锋”自然被这二位垄断,只听他们侃侃而谈、你来我往、妙语连珠,他人委实难以置喙。

张先生本是“主宾”之一,话却不多,只是静静地认真倾听。

文与人,都给人以散澹飘逸、平淡冲和、粹然儒者印象。

不过,如果对他了解较深,便会知道,他的慈眉善目之下还有“决不宽恕”的怒目金刚那一面。

凡事顺随平和的人生态度下,却决不轻信,坚守不少人都未能坚守的做人的底线。

张中行先生出生于1909年,去世于2006年,他人生的前70年,是中国社会大厮杀、大动荡的70年。

青春之歌再解读—教案、讲稿

青春之歌再解读—教案、讲稿

2. 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 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 方法及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

《青春之歌》再解读讲授提纲一、作为“政治叙事”的《青春之歌》杨沫创作情况:散文《热南山地居民生活素描》,短篇小说《房客》《红红的山丹花》《我的医生》,中篇小说《苇塘纪实》《冲破黑暗》,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东方欲晓》《芳菲之歌》《英华之歌》青春之歌情节梗概林道静“三部曲”分析1冲破家庭樊篱,寻求自我独立,与余永泽相爱,同居2与余永泽决裂,在卢嘉川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3在江华等人引导下,不断接受党的教育,克服自身弱点,成为坚强的共产党员。

《青春之歌》问世后受到欢迎的原因。

(1)时代原因(政治环境)(2)立意、故事情节寻到了当时的“最佳点”(政治与爱情的巧妙结合)(3)作者的激情、才能二、作为“爱情叙事”的解读对余永泽、卢嘉川、江华的另一种分析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他们的评价,今天的评价三、从“个人记忆”到“集体记忆”杨沫与张中行之间的纠葛张中行(1909——)散文《负暄琐语》《顺生记》《流年碎影》,与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并称“燕园四老”。

就社会人生角度,今天可以说张中行乃“世外高人”。

张中行在《流年碎影》中说:“她追述昔年,常提及我(玄),言及分手之事,总是明说或暗示,我负心兼落后,所以她由幽谷迁于乔木,”“落后云云,是杨沫的看法,负心则好像没有什么佐证”“认定负心,人各有见;认定落后,是人各有道。

至于她由幽谷迁于乔木,我祝愿她能够这样,但据我所闻,也未能天衣无缝,但她有名,举事以证明迁得好,也是应该的,至少是可以理解的。

”不应简单地做出是非评价,一方面有历史的(革命问题、)原因,一方面有两个人之间的纠葛。

但《青春之歌》给我们不少启示:政治信仰与个人品质有何关联?关于历史与文学虚构。

如何运用模特儿,写真人真事的文学应遵循哪些原则?《青春之歌》再解读讲稿一、作为“政治叙事”的《青春之歌》杨沫创作情况:杨沫(1914——1995)祖籍湖南,生于北京一个破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初中毕业后,因家庭破产辍学,独立谋生。

张中行讲北京(已分节收藏)

张中行讲北京(已分节收藏)

张中行讲北京(已分节收藏)张中行(1909年生人)原名张璿,因字难认,30年代后期改用“中行”。

1909年年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

1931年通州师范学校毕业,1935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

曾在天津,保定,北京教中学,在北京教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任编辑,主要参与编定中学语文教材等。

现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

80年代以来陆续出版有《文言津逮》《作文杂谈》《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文言和白话》《禅外说禅》《诗词读写丛话》《顺生论》《谈文论语集》《月旦集》《横议集》《说梦楼琐谈》《桑榆自语》《流年碎影》等。

内容简介今天的北京是由历史的北京走过来的。

当我们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北京欢欣不已的时候,往往又会回首低徊,幽幽地怀恋北京的往日……是的,北京的昨天,老北京,是我们不该忘怀的。

那里有我们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无尽的情思。

当此迎接2008年奥运会,北京正展开胸怀拥抱全世界的时候,历史上的北京,更是我们中国人和国际友人众所瞩目。

《“北京通”丛书》由《老舍讲北京》、《金受申讲北京》、《张中行讲北京》、《候仁之讲北京》、《朱家溍讲北京》、《刘叶秋讲北京》、《邓云乡讲北京》、《赵洛讲北京》、《叶祖孚讲北京》九本组成,九位作者,由老舍到叶祖孚,都是研究北京的大家,卓有成效的文史通才。

他们作为“过来人”,叙说北京的史地,描述北京的风情,记录北京的民俗……自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本书目录北京的痴梦(藏于负暄絮语一书中)红楼沙滩的住(藏于负暄絮语一书中)沙滩的吃(藏于负暄絮语一书中)府院留痕(藏于负暄续话一书中)北大图书馆(藏于负暄絮语一书中)旧迹香冢(藏)洪洞会馆(藏于步痕心影一书中)阅微草堂(藏于步痕心影一书中)一溜河沿(藏于步痕心影一书中)名迹捉影(藏于步痕心影一书中)圆明园劫灰(藏于步痕心影一书中)农事试验场(藏于步痕心影一书中)饮食大酒缸(藏于步痕心影一书中)东来顺(藏于步痕心影一书中)早期的烤肉(藏于步痕心影一书中)戏剧韩世昌(藏于负暄琐话一书中)余派遗音(藏)中国旅行剧园市井鬼市(藏于负暄琐话一书中)地第字号东安市场(藏于步痕心影一书在)由旧书想起的(藏)我的琉璃厂今昔(藏)北京琉璃厂的昔年(藏于步痕心影一书在)寺庙崇效寺(藏于步痕心影一书在)广化寺(藏于步痕心影一书在)隆福寺(藏于步痕心影一书在)报国寺(藏于步痕心影一书在)选编后记编辑推荐张中行(1909年生人)原名张璿,因字难认,30年代后期改用“中行”。

汪大娘教案

汪大娘教案
为什么要写汪大娘这样一位人物这一问题在这里便又有了一种诠释:对读书人的反思。这种反思,蕴含在对汪大娘的赞美中。汪大娘没有读过书,也不识字,但是却能明白事理,保持正直与善良的品性,固守良知的底线;文革中的那些文人,为了换得平安或往上爬,泯灭良知,以污蔑他人牺牲他人为手段。“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通过《汪大娘》,作者也对读书明理进行了反思。
言归正传。
以下更归正传,说汪大娘的行事。
汪大娘也有使人费心的时候。
还有更大的难关。
最后说说年高辞谢。
齐读“言归正传”这一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
明确:第3小节主要介绍汪大娘的形象和家庭情况,还有李家的情况。介绍了汪大娘的整体形象:朴实但不够精明,持重但不失温和,有一种居家妇女的勤劳和舍身精神。
“行事”——主要四个事件:一是主持食政(4、5节);二是背病名(6节);
三是文革风波(7节);最后是年高辞谢。(8节)
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些事件。看看汪大娘的“行事”体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①主持食政这部分有何“希奇”?可以看出她怎样的性格?
全班齐读4、5小节,讨论:
明确:希奇在她身为外人却丝毫不见外,身为佣人却不自视低人一等,而是该自己管的事情总是自己做主,不容别人过多插手,更不惟主子眼色行事。
第5段写了什么?有没有展现汪大娘的性格?汪大娘不仅掌管自己服务的主人家的食政,文中第5段说,房客“住时间长了,跟汪大娘熟了,家里有什么事,她也管。当然都是善意的。”同样可见,她的善良、质朴和正直。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细节描写。
(总结:善良、质朴、正直、尽责)
②检查卫生这一段,请某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思考如何“希奇”?可见她怎样的性格?
资料链接:张中行文革经历
文革在干校“改造”期间,张中行曾因水桶掉到水井中遭受批斗;在院内看星星而被人检举,认为他想变天,某战友还说出“想变天还有更深的思想根源,就是思想陈腐,还相信天人感应”等无稽之言;偷偷抄写唐诗宋词,又被认为轻视红宝书、无意改造自己、罪大恶极等等。

张中行与杨沫:一个转身,两个世界,冷暖自知,彼此相忘于天涯

张中行与杨沫:一个转身,两个世界,冷暖自知,彼此相忘于天涯

张中行与杨沫:一个转身,两个世界,冷暖自知,彼此相忘于天涯作者:山佳杨沫的《青春之歌》,是在小学一年级读的。

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晚上,在哥哥的书桌上,偶然发现了这本厚厚的小说。

只想试着翻几页,没想到,很顺畅就读下来了,真没什么疑难杂字。

当时的我,很为自己的阅读能力吃惊呢。

现在想来,作者杨沫,正是以她平易的文字,饱满的热情,打动了亿万读者,成就了红色经典《青春之歌》。

别看当时年纪小,可也在为林道静,卢嘉川、江华等人的革命精神而心潮澎湃,也鄙视余永泽这种天天钻研故纸堆的老古董,也太落后了吧,怪不得林道静看不上他,两人后来分手。

人到中年,才知道余永泽的原型就是著名学者、散文大家张中行,杨沫的前夫,时间跨度有些长哦。

01 张中行,1909年出生,大杨沫5岁。

在杨沫17岁时,两人相识。

本来杨沫的家世,算是显赫,父亲杨震华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后成为私立大学的校长。

杨父是经商的天才,因为办校,得到了大笔捐款,于是他用款项买下大片土地,租给农户。

再用租金维持学校的现金流,这样不尽财源滚滚来。

一般而言,男人有钱就嘚瑟,杨父也不例外,开始花天酒地,娶姨太太。

杨母丁凤仪,眼里揉不得沙子,你既然敢娶姨太太,我作为原配夫人,可就不客气,撵就是了。

俗云家和万事兴,家不和,事业也就败了。

果然,杨父吃喝嫖赌,学校维持不下去,自身又欠下一大笔债。

杨父也算是当仁不让的“男子汉”,屁股一拍,躲开闪人,这年头,还是各人顾各人吧。

杨母也不是省油的灯,家道中落,她就把眼睛盯在了女儿杨沫身上,力劝她嫁给一位军官,不愁吃不愁穿。

况且,家人也能借上光,这桩婚姻在杨母看来,实在划算得很。

但杨沫是谁啊,打小父母就不和,天天吵吵闹闹,鸡犬不宁,但架不住书多啊。

在书的怀抱中,寻求宁静与抚慰,这是杨沫最爱的事。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那么,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于是,杨沫逃婚了。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一个人不管到了哪里,总要吃饭啊。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女儿细说张中行:父亲没留下任何遗言和遗产

女儿细说张中行:父亲没留下任何遗言和遗产

女儿细说张中行:父亲没留下任何遗言和遗产从没在女儿面前提及杨沫张中行的女儿们说,父亲从来不在她们面前提杨沫。

“很多人劝说他去澄清,他的回答是‘那是小说,不是传记’。

”张静告诉记者,父亲和杨沫有个叫徐然的女儿的事情,她们还是从报纸上知道的。

张中行为外界关注的还有他与杨沫的一段感情。

1931年,张中行与杨沫相识,在张中行的回忆中,杨沫“十七岁,中等身材,不胖而偏于丰满,眼睛明亮有神。

言谈举止都清爽,有理想,不世俗,像是也富于感情”。

杨沫因为反对包办婚姻谋自立,托人请张中行帮忙,到了香河县立小学教书,之后二人鸿雁往来,1932年春,杨沫从香河回到北京,就和张中行同居在北京沙滩大丰公寓。

年轻时的张中行曾送给杨沫诗:“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阁,杨花飘荡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

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窝里。

”但这段恋情维系了4年多,到1936年,二人劳燕分飞。

上世纪50年代,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出版后,舆论认为其中丑化的“余永泽”即张中行,张中行的答复是“没有在意”,最多只说“杨沫糊涂”,数年间一直缄默。

“文革”期间,有人找到张中行,希望张中行能揭露杨沫的“罪行”,张中行却在揭发材料上写上了“她直爽,热情,有济世救民的理想,并且有求其实现的魄力”。

杨沫看后大为诧异,甚至还写了封感谢信给张中行。

张中行曾谈及二人分离,说“认定为负心,是人各有见,认定为落后,是人各有道”,实“道不同,不相为谋”。

念及旧屋,又说“屋内是看不见了!门外的大槐树依然繁茂……‘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感叹物是人非,欲语泪流。

杨沫去世后,其子女曾请张中行参加遗体告别仪式,却遭到张中行意外拒绝,“是她不再是,或早已不再是昔日的她。

”在张中行的心中,今日杨沫早已不复往昔。

曾经有一次,张中行谈到和杨沫分手的原因,认为主要是两个人在思想上有距离了,一个走‘信’的路,一个走‘疑’的路,道不同。

‘道不同不相为谋’。

浅析当代文学作品发展

浅析当代文学作品发展

浅析当代文学作品发展当杨沫遇到秦瘦鸥1986 年暮春时节,小岛宾馆住进了一个文质彬彬的“上海老头”。

这位老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新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秦瘦鸥。

上世纪80 年代初,《花城》杂志联系了一大批著名作家。

除被尊称为杨大姐的《青春之歌》作者杨沫之外,大都是新时期成名的中青年新进作家。

由于出版社毗邻小岛宾馆,其中不少作家被安排在那里住过。

小岛宾馆又称小岛,位于大沙头顶部,三面环水,有几幢民国高层人士所建的高级别墅,树木掩映,江水潋滟,风光秀美,清雅幽静,带有一种神秘感。

在我们请的老作家当中除杨沫外,别的老作家几乎没有住过这里。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被尘封多年的秦瘦鸥,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注意,也引起正在这里写作的杨沫的注意。

“上海老头”是杨大姐在背后对秦瘦鸥的戏称,其实时年78 岁的秦瘦鸥一点不显苍老。

他比1914 年出生的杨沫大6 岁,但精神矍铄充满活力,是一个干干净净、思维敏捷的上海老头儿。

他有上海人的精细与讲究,穿着非常整洁,裤线笔直,皮鞋锃亮,待人十分谦和。

其实他不是人们想象中那种出土文物,不像刚站出来时的沈从文等人那么拘泥,并且他的思想一直很活跃,不像有些三四十年代的老作家解放后基本搁笔,而是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有新作问世。

近几年他在《花城》上发表过散文《山居散记》《大连行》,甚至于1985 年9 月在《花城》第5 期上发表了中篇小说《第十六桩离婚案》。

这个中篇小说写的是师级干部刘嘉祥不顾两个原本美满家庭的破裂一味追求一个女演员的故事,虽有较浓的说教意味,艺术性不高,但说明他对现实生活是关心的。

他在花城出版社还出版了长篇小说《劫收日记》。

这次是来与我和责任编辑湛伟恩商谈新作《小说纵横谈》的出版事宜。

当时,我除了分管《花城》杂志,还分管理论编辑室,湛伟恩是理论编辑室主任。

他是科班出身,正牌文科研究生,对当年文学各派之争深谙于心,谈起秦瘦鸥多次提醒我,“这可是鸳鸯蝴蝶派硕果仅存的人物!”以引起我的重视。

浅谈《青春之歌》余永泽 — 亦正亦邪的存在

浅谈《青春之歌》余永泽 — 亦正亦邪的存在

浅谈《青春之歌》余永泽—亦正亦邪的存在摘要:余永泽是杨沫所作《青春之歌》中的代表人物,作为书中女主角林道静的“初恋情人”和“救命恩人”,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随着道静革命意识的养成,他变得愈发迂腐陈旧,人性中的虚伪、自私彻底爆发,导致两人最终分道扬镳。

余永泽作为一个北大知识分子,在书中是一个亦正亦邪的存在。

而他与现实中的原型也有着极大的差异。

关键词:《青春之歌》余永泽亦正亦邪原型差异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姜元雪;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历:本科在读一、风花雪月的知音无疑,《青春之歌》中女主人公林道静的身世是十分悲凉的,生母饱受欺凌而死,自己身在富贵之家却被当做奴役差使。

中学后,后母对她态度有了好转,却是因她长成了一个颀长、俊美的少女,想要把她培养成赚钱的联姻工具,尤其是在家里破产后,后母剥夺了她上学的权利,逼迫她嫁给有财有势却令人厌恶的胡局长。

无穷无尽的逼迫与打骂,使道静不堪重负,逃离了魔鬼般的家。

迢迢千里投奔表哥表嫂却扑了空,本以为可以信任的校长却另有图谋,这个花季少女走投无路,选择在一个沉沉雨夜跳入海中...一个强有力的臂弯把她紧紧地拉了回来,正是她的救命恩人余永泽。

余永泽早已被她深深吸引,对她产生了不一般的情感,此刻看着全身湿透的女孩,听她发表着“灵魂尊严论”,他的心在猛烈的跳动——他爱上她了!余永泽救命恩人的身份使道静感恩、感激,她将他视作救命稻草,“带着最大的尊敬,很快地竟像对传奇故事中的勇士侠客一般地信任他”。

余永泽是北大国文系的知识分子,对文学艺术滔滔不绝,谈起《战争与和平》,谈起《茶花女》,谈起曹雪芹与鲁迅...“林,你一定读过易卜生的《娜拉》;冯沅君写过一本《隔绝》你读过没有?这些作品的主题全是反抗传统的道德,提倡女性的独立的。

可是我觉得你比她们还更勇敢、更坚决。

你才十八岁是不是?林,你真是有前途的、了不得的人。

……”这使道静仿佛着了魔,对他既是赞赏又是崇拜。

“她简直把他看做理想中的英雄人物了”,彼时的道静是初经人事的花季少女,将这种似有魔力的感觉当做了爱情,并义无反顾的投身进去,这段在岩石上吹着海风念诗的日子,是道静一生中最风花雪月的时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中行与杨沫的恩怨情仇
张中行先生是散文大家,晚年以《负暄琐话》等散文著作名满天下。

其文字,有古风,似六朝的短章,也夹带晚明小品的笔意,颇有苍凉的况味。

《张中行别传》(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孙郁与张中行相识相知十余年,在这本书里,他记下了与张中行先生的交往和精神对视,深入展现了这位布衣学人的思想和艺术人生。

逃离婚姻从杨沫的角度看张中行,自然有另一个结论。

但他们都没有料到,彼此的分合,隐含了现代读书人的两种命运路向。

杨沫是在极其困苦的时候与张中行相遇的。

她的家庭有着知识阶层的氛围,但人际间的冷漠、父母的恩怨给孩子带来的苦难是深切的。

父亲是老北大的毕业生,后来做了一所学校的校长。

他的婚姻并不幸福,与其相伴的却是宿命般的气息。

婚后的美好不久就中断了,此后就是与妻子的经久不息的冲突。

这些给孩子内心的创伤是不言而喻的。

最终只能是彼此分手,造成了家庭里的变态氛围。

母亲经常打孩子,对子女是刁钻的。

这引起了幼小的杨沫的反感。

家庭对她是个囚牢,留下的多是痛苦的记忆。

直到后来母亲逼迫杨沫嫁给有钱的人,她硬是顶了下来,那结果是逃离,自己靠朋友资助读书存活。

我读到这些相关的材料时,就想起王蒙写的《活动变人形》,那时青年所处的家庭环境是残酷的,出走在他们那代人是必然的选择。

不满的发生,既有社会的原因,与家庭结构的不合理也有关系的。

这个不满在张中行那里显现为思想的沉思,己身的超然;在杨沫那里就是生活方式的突变,喜欢放逐自己,不安于固定了。

她把这些经验后来都写到了《青春之歌》里。

小而言之是为己,大而言之呢,是为社会,也就是革命了。

一见钟情当张中行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彼此的好感是强烈的。

张中行性格里有一种温情的东西在,温文尔雅的样子能包容着什么,这恰是杨沫过去没有得到过的。

随着交往加深,她觉得这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内心的爱欲一下子被激起,很快就结合在一起了。

她的儿子老鬼在《母亲杨沫》里写道:杨沫很感激他,同时发现他虽是北大的学生,却没有一点名牌大学生的架子,谦虚有礼;肚里虽有很多学问,出口成章,却对女性相当的尊敬,绝不狎昵。

从相关的资料来看,杨沫是个很敏感的人,热情,好胜,内心有某些淡淡的感伤。

喜欢读文学作品,对芥川龙之介小说的忧郁气氛颇感兴趣。

芥川的自杀情结也传染了她,那是一种美的忧愁,还是别的什么呢,她自己也未必知道吧。

而她这种敏锐而泼辣的气质,电光般地打动了张中行。

新式的性情,毫无伪态的爱,都是在那时少见的。

他那时正在读西方的书,神往于个性主义的世界。

身边的姑娘的一切,没有旧式女子的气息,和自己的内心是契合的。

最初的相处,他们相当地幸福。

张中行曾为她写过几篇文字,爱意深深。

还从乐府诗里找到心爱的作品,赠给这位年轻的姑娘。

老年的时候,张中行回忆起沙滩的吃与住,有着无边的感慨。

我有时步行经过,望望此处彼处,总是想到昔日,某屋内谁住过,曾有欢笑,某屋内谁住过,曾有泪痕。

美丽的碎片晃动着,照着昔日片刻的温馨,那些美丽的笑声与爱意的暖调,除了他们,我们是无从知晓的。

张中行本名张璿,字仲衡。

1909年生于河北香河农家。

1931年毕业于通县师范学校,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1935年毕业后,他将仲衡减缩成了中行。

曾先后在中学、大学任教。

1951年2月起,任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直至1997年,从事中学
语文教材编写及教学研究工作历时半个世纪之久。

杨沫2006年2月24日病逝。

产生隔膜阅读兴趣的倾斜以及人生观的变化,张中行不久就发现了。

对杨沫的阅读兴趣他不以为然。

以为只不过是流行的口号和教条而已,煽情的理论不能解决灵魂的问题。

他觉得杨沫还小,没有受过学术训练,容易盲从。

有时也劝她不要轻信。

老鬼描述过这样的场面:
母亲没事的时候,就看各种革命书籍。

一次,她因看书,忘了做饭。

张中行回来吃午饭,见她还专心看书,不司妇职,生气地说:你这么喜欢马克思的书,喜欢无产阶级,为什么不下煤窑去呀,为什么还穿资产阶级的皮大衣呀?可以想象彼此的差异。

杨沫对张中行的观点是不以为然的。

她相信书本里的那些是对的,而张中行所喜欢的那些,对其一点也没有意义,几乎不能使自己飞腾起来。

许多年后,当她写下那本《青春之歌》时,曾描述过两人的隔膜。

她借着文学的笔,将当年的心理形象地描摹出来,直到晚年,对张中行那时的选择还是有微词的。

革命在那时是极其危险的。

和李大钊一同被杀害的方伯务,曾在杨沫的母亲家避难过,她那时还小,对方氏印象很好。

他的死曾给她不小的刺激。

妹妹白杨认识的那些左翼青年,也是秘密从事文化活动的。

杨沫他们的冒险和纯真,在杨沫看来有一种灿烂的美,心灵被燃烧了。

人不该囚在家庭的笼子里,重要的是飞出去,那是怎样的痛快和欣慰呀。

对革命的理解,她还是相当朦胧的。

可是那个未来的召唤性的图景,那么强烈地吸引着她。

对张中行来说,拉回这个活泼的姑娘,是太难的。

无疑的是,杨沫在内心深处,是有小布尔乔亚的气质的。

善于冲动,易被感染,喜欢幻想。

女人身上的这一特点,很容易打动书斋里的男人。

可是当这一切和政治发生联系时,人性的另一面就可能被焕发出来。

丁玲这样,白薇也这样。

在文学史里,这一现象给人的话题实在是多的。

《青春之歌》的感人地方,恰恰是写了小布尔乔亚与革命的关系,人性的与社会政治的因素得到了一次展示。

只是把张中行的选择作为否定的原型来利用,就很简单化了。

那是时代的原因,我们有时看着这些,只是摇头也是没有办法的。

无论今人怎样解释两人后来的分离,在张中行这样的当事人看来,自己选择的是疑的路,杨沫则是信的路。

疑,就不轻易被情感的冲动所裹挟,在静静地思考里看人看事;信,就卷入时代的大潮里,去殉道于自己的理念的世界。

个人的恩怨渐渐沉淀下来后,他们留给后人的是一种文化性格与时代的痕迹。

两人间的话题,一时是难于说清的。

下转第25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