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找规律》评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第一课时评课稿
今天,我听了一老师的《找规律》这一课。这是一年级下册教材《找规律》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其最大的变化是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了一些。今天听了老师的《找规律》,整堂课对教学目标的落实非常到位,感觉有好多地方值得我好好学习。
首先,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知识。在教学中练老师巧妙利用低段学生的特点,在课的一开始就设计了观察主题图,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让学生观察旗帜、灯笼是怎样摆放的,生动有趣的课堂引入,使学生对新课产生强烈的兴趣与好奇心。
其二,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王老师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了突破探索图形规律这一难点,对教科书提供的学习材料加以适当处理,创设了排队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发现和表达图形的排列规律。王老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其次顺应学生的认识程序,教师把设计美丽图案作为这节课的最后一个学习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不胜注意图形循环排列的实例,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操作多次的活动图形的排列规律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地表象,此时学生才能够信心十足的去设计优规律的图案,用数学知识去创造美。
其三,本节课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王老师这节课很好的体现了这一规律。教师先是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让学生观察旗帜、灯笼是怎样摆放的。在呈现学生围成一圈的情景时,许多学生说出的是(男生到女生)的站立规律,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但由于是围成一圈,不便观察。课件及时呈现学生站成一排的画面,将复杂的图形简单化,许多学生纷纷说出了(女生到男生)的规律。此外规律内容的教学也由简单到复杂,最初呈现的图形都是两个为一组的,后来安排三个为一组。在学生对规律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后,教师适时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猜一猜、涂一涂一组图形后面的几个,最后让学生创造规律,设计规律,感受规律的美,教学过程循序渐进。
其四,精心设计数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数学活动,例如:在探索图形规律环节中,设计观察发现排队的规律活动,请学生独立观察,思考,探索规律,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由此促成了多种发现的产生,接着让学生探索水果排列的规律,在学生思考后组织交流,我们看到了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我们还看到了不同发现的交流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学生极力想探索出不同的规律。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交流中思考,在探索中思考,获取新的知识,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巩固知识的活动中一系列的数学活动选材不同,方式不同,丰富多彩。教师的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每项学习活动当中人身思考,动口说,动手做,实实在在的在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
其五,形成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课标》中指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
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历程。教师的教学应该是给学生创设了宽松的独立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各种规律,充分尊重学生能够的个性思维;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维成果,相互启发,共同发展。例如:在发现规律时,教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表示规律,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一个学生一种思路,几十个学生互相交流,每个学生脑中就汇总几十种想法,这样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也丰富了师生的知识。教师通过循循善诱,层层引导的教学,把教材中抽象的规律引发为一个过程,一个让学生参与观察、验证、合作、交流、概括的探究学习过程。重视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新课标》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这节课中教师多次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动。
总之,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让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使全新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下面是一堂课上出现的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让我们在共同探讨中共同进步吧。
1、在开始出来两幅场景图时,由于两图接近,学生难以取舍,故未能达到教师的目的;
2、练习量不足,还需要多设计些练习,巩固新知识;
3、在分小组活动时应注意适当安排学生人数和座位情况;
一年级《找规律》评课稿
课题:找规律
执教者:王欣
一、本人课后反思:主题图两幅对比不明显,小组合作要求不明确;
本节课是用“观察——发现——总强——运用”的方式进行,教师教学目的明确,能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有条理,设计的练习形式多样,较为直观,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存在问题:1、在开始出来两幅场景图时,由于两图接近,学生难以取舍,故未能达到教师的目的;
2、量不足,还需要多设计些练习,巩固新知识;
3、教师表扬与整理纪律的时间太长,显得罗嗦;
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情景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场景图有点小。
教学能突出重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组讨论,操作,比较容易地突破了难点。
需要改进的:1、引入时把两幅图拉大距离,有明显的差距;
2、时间调节有待更改;
3、练习要设计有趣的图片;
本节课能做到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找规律,教学过程能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学习中掌握规律。
存在问题:1、在分小组活动时应注意适当安排学生人数和座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