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一章 第二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Wo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章第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章第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
11 33 33 31 11 11 33 33 31 22 31 31 31 11 12 31 31 11 11 11 31 11 11 11 11
第二十五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2.影响(yǐngxiǎng)的利弊分析 结合数据变化的判读,观察湿地面积是增加还是减少,联 系所学内容,分析其产生的影响(yǐngxiǎng),联系设问要 关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答题要全面。
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速度加速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shī dì),扩大耕地面积 第十四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解析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shuǐyuán)的作用。人 类对湿地破坏后,气候大陆性会有所增强,则气温的日较 差、年较差都会增大;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也会增大。三江 平原原来是“北大荒”,后来被开垦成为“北大仓”,在粮 食增产的同时也导致湿地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 答案 (1)B (2)D
第十九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对点演练(yǎn liàn)】 2.图1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2是洞庭湖1825~
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第二十页,共4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1)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 化 , 将 严 重 ( y án z h òn g ) 削 弱 其 _ _ _ _ _ _ _ _ 、 ________等生态价值和________、________等经 济价值。 (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问题?

2020年湘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2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020年湘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2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人为原因 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湿地消亡的过程,湿地消亡的人为因素见 下表:
人类活动 土壤侵蚀 围湖(海)造陆
环境污染
大量引水灌溉 河流的截流改向
影响 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 加剧
内部富营养化加剧,水草 繁茂、泥炭化加速
湿地中水量减少、干涸
导致的结果
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
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 消失
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 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的 富营养化过程
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 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
3.湿地资源的保护措施——以洞庭湖为例 保护湿地的措施有: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污染、保 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如 洞庭湖湿地经过生态移民,湿地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防洪调蓄能力。具体如 下所示:
考向示例 (2018·浙江11月选考,27节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略图。
材料二 下表为1975~2014年鄱阳湖水域面积变化(单位:km2)。
年份
1975
1985
1995
2002
2007
2014
水域面积 3 950
3 840
3 840
4 050
4 189
4 492
说出21世纪以来鄱阳湖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并简述这种变化对湿地生态功
三、保护湿地 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合理利用 湿地资源,会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地区 洞庭湖
具体措施
长江流域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退田还湖 、平垸行 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

高考湘教版一轮复习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PPT幻灯片

高考湘教版一轮复习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PPT幻灯片

角度2 湿地资源的保护 4.(2020山东卷,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河西走廊西大河流域的永昌盆地介于永昌南山与永昌北山之间(如下图), 海拔1 875~2 106米,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盆地内分布有若干块湿地,这 些湿地的形成是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地下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金 川峡水库位于盆地最低处,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地。
【素养解读】解答本题需要运用区域认知,分析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 点;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扎龙湿地含盐量的变化及其原因;从人地协调观的 角度分析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
【思路导引】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特别提醒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主要在于其能够净化水质。
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 356平方千米(如图),是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素养解读】解答本题需要运用区域认知,了解错那湖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运用综合思维,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及图中信息,分析该区域沙漠化的成因、危害、应对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
地理
内容索引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 核心素养 专项提升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一、湿地概述 1.概念:水位经常接近 地表 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别:自然湿地主要包括河流、湖泊、 沼泽 、滩涂以及 低潮 时 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人工湿地主要包括水库、水稻田等。
第(4)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选择同意或不同意并进行分析。同意的理由可 以从水环境、生物多样性、泥沙淤积等方面进行分析,恢复为外流河后河 流水文特征会向有利方向发展,可防止盐分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 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不同意的理由可从保护湿地方面进行 分析,包括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 护食物链完整等。

高中地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湘教版必修31页PPT

高中地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湘教版必修31页PPT
高中地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课件湘教版必修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湘教版)课件: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1.2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湘教版)课件: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1.2

多,(湖3)泊洞、庭湿湖地洲变滩浅等,湖湿泊地水大量量减种少植,A错黑误杨、导B致正湿确地。蓄湖泊洪水行量洪减能小力,下降渗低,
其 减弱主,要地下原水因位是下( 降,C)错误。水位季节变化小、导致湿地蓄洪行洪能力降关闭
低(1),AD.错增误(加2)。A了湖(3泊)B水量
B.加剧了泥沙淤积C.造成地下水位上升 .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解析 答案
峰流量,滞缓洪峰发生的时间,降低洪峰流量,发挥调蓄作用。如下
图,受湖泊调蓄作用影响,位于湖泊下游的乙水文站洪峰水位比湖
泊上游甲水文站的要低、洪峰流量要小,水位变化要小。
考向一 考向二
2.湿地资源面积变化的原因分析 (1)湿地资源减少的原因分析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6-
考向一 考向二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7-
考向一 考向二
思路分析第(1)题,思维过程: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11-
第(2)题,关键点拨:根据材料,造成艾比湖面积迅速减小的原因主 要是艾比湖流域增加了大量耕地,大量引河水灌溉,导致入湖径流 减小。因此对艾比湖的治理主要围绕保护入湖径流思考。
命题立意 本组题以艾比湖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湿地面积减少 的影响及湿地的治理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湿地资源利用 与保护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内流湖面积变化的原因分析 内流湖一般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其面积变化从年内来看,具有 夏季大、春季小的特点,这主要与冰川融水补给量和蒸发量变化有 关。长时间来看,其面积变化有短期内变大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 全球变暖,冰川融水量增加。但最终,随着冰川储量的减少,有变小 的趋势。具体如下图所示:
考向一 考向二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13-

湘教版必修三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复习(30张ppt)

湘教版必修三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复习(30张ppt)


6.方言俗称地方话,是语言的变体,只通行 于一定 的地域 ,它不 是独立 于民族 语之外 的另一 种语言 ,而只 是局部 地区使 用的语 言。根 据性质 ,方言 可分地 域方言 和社会 方言, 地域方 言是语 言因地 域方面 的差别 而形成 的变体 ,是全 民语言 的不同 地域上 的分支 ,是语 言发展 不平衡 性在地 域上的 反映。
2、在农业社会时期,甲湖蓝藻易发生在( A )
A.丰水年份夏季
B.枯水年份冬季
C.丰水年份冬季
D.枯水年份夏季
•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节选)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16分)
•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 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 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 (下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湿地污染加剧
(质量下降)
4、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 护湿地意识,加大湿地保护的投入
5、防止水污染,污水处理后排放
生物多样性减少 6、禁止滥捕滥猎,建立自然保护
区,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湿地
(2)洞庭湖治理措施
1.面积缩
原因



自然 原因
泥沙淤积, 湖面减小。
禁止长江中上游天然林的 砍伐,植树造林,保持水 土,减少泥沙淤积。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
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 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 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 形成的湖泊。
•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 湘教版必修三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复习(共30张PPT) 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 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扎龙湿地 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 湘教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 湘教版

(1)湿地保护的两个原则:①保Fra bibliotek与开发并重、协调一 致;②湿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要特别重视湿地 的环境作用。
(2)保护湿地的具体措施:①现存的天然湿地:建立自然 保护区;②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③已经退化的湿 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
(对应学生用书P130)
一、湿地减少的原因 湿地减少的原因如下图所示:
(2)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3) 过 去 50 年 来 , 鄱 阳 湖 湿 地 大 面 积 减 少 的 最 主 要 原 因 是
(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问题?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到对地理统计图表的认知解读能力, 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理解,及保护湿地 生态系统措施的应用能力。第(1)题,据图2柱状图提供数据随年 份演变可知,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变小,造成此现象的主要 原因一方面是人为围湖造田,另一方面是上中游
二、湿地的保护 1.保护湿地的措施 保护湿地的措施有:①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 还草;②防止水污染;③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④ 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等。 2.洞庭湖“变”大的措施与其带来的效益
湿地保护的必要性
2.下图图1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 2是洞庭湖1825~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解析:(1)A (2)C (3)B。本题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原理规 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取信息迁移思考的能力。第(1) 题,鄱阳湖成为候鸟栖息地,条件在于:气候(纬度低、气候适 宜,适于越冬)、湿地面积广、滩涂、浅滩等鸟类活动的场所 多。第(2)题,“一条线”、“一大片”反映出湖区水域轮廓的 变化,可从水量、水位的变化进行分析。第(3)题,“湿地减 少”、“湖泊面积减少”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受自然和人为 两方面原因影响,但人为原因占主导,即:围湖造田、湿地开发 或引水灌溉致使湖水水量下降。

湘教版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

湘教版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
湘教版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问题:湖区面积减少 原因:泥沙淤积严重
围湖造田
湘教版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洞庭湖为什么泥沙淤积严重,泥沙从何而来? 长江上中游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河流含沙量大 入湖泥沙增多 泥沙淤积严重
湘教版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象? 人多地少,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利: 增加粮食产量和收入 弊: 加剧洪涝灾害、航道断航、生态环境恶化
湘教版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湘教版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湘教版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人工湿地 水稻田
湘教版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 课堂巩固
1.下列地表不属于湿地是( D)
A. 三峡水库
B. 海南岛红树林
C. 水稻田
D. 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2. 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C )
建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湘教版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下列不属于湿地的地表状况的是 (

A、东北三江平原
B、海南岛红树林
C、鄱阳湖
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2、下列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作用的是 (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
C、美化环境
D、净化水污染
3、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是因为湿地具有 ( ) A、提供水资源作用 B、调节气候作用 C、保护生物多样性作用D、净化水体,降解环境污染作用
(1)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失去栖息地, 使鸟类迁徙,破坏了本地的生态平衡,甚至导致 鸟类因失去食物,生存面临威胁。

湘教版 高二地理《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共70张PPT)

湘教版 高二地理《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共70张PPT)

(6)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过后,国家采取了哪些 措施来治理图中湖泊。
(6)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过后,国家采取了哪些 措施来治理图中湖泊。
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 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 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 河道等为内容的治理措施。
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甲、乙两处湿地的名称分别为
一、湿地的定义及分布 二、“地球之肾”(作用) 三、湿地资源问题 四、保护湿地
分析洞庭湖由“第一”沦为“第二”的原因, 并由此探究湿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探究】洞庭湖由大变小
1、洞庭湖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
(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无霜期长 (2)地势低平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河湖密布,灌溉便利,水产养殖业发达
二、地球之肾——以洞庭湖区为例
中国历史上第一大淡水湖泊 东方湿地——洞庭湖
范仲淹《岳阳楼记》
洞庭湖
洞庭湖
2、洞庭湖的功能
(1)产出功能: 产生人类需要的粮食、药材、工业原料 (动植物、矿产、水产)、生活资源
(2)调节功能: 调节气候,调蓄洪水
(3)生态功能: 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4)降解功能: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3、湿地的分布
看图思考:中国湿地空间分布特点 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课堂演练】
D 1、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A.三峡水库
B.海南岛红树林
C.水稻田
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C 2、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①海洋 ②耕地 ③河流 ④湖泊 ⑤森林
A.①②③④ C.③④
B.②③④⑤ D.②④⑤
一、湿地的定义及分布 二、“地球之肾”(作用) 三、湿地资源问题 四、保护湿地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 湘教版必修3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 湘教版必修3

述,符合实际的是
()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ce—光照充足、风沙小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
2. 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
水源为主的是
()
A.c
B.d
C.e D.f
第六页,共35页。
考点一 湿地及其生态功能
试题调研
解析(jiě xī)
第1题,从图中各生态功能区来看,abc位于西北干旱半干
(1)分析左图中乙地的湿地形成原因,并指出湿地对改 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2)七月,当你乘坐热气球在右图中的丙地上空遨游 时,请把可以俯瞰到的主要自然景观描述出来。
第十一页,共35页。
考点一 湿地及其生态功能
试题调研
解析(jiě xī)
(1)湿地的形成条件有:湿润地区,降水充沛或气温较低, 蒸发微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有隔水层或冻土, 不利于地表水下渗等。它具有调节气候、调控洪水、保护 生物多样性等功能。要结合地区特点相应分析。
第十三页,共35页。
考点二 湿地资源问题及湿地保护
1. 湿地资源问题 (1)湿地资源问题
基础梳理
原因: 泥沙(ní shā)淤严积重,大规模 围湖造田 (湖2)萎洞缩庭(dò影nɡ响 环tín: 境ɡ)问洪题涝灾增害多 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生态
第十四页,共35页。
考点二 湿地资源问题及湿地保护 基础梳理
旱区,ab为沙漠广布的新疆和甘肃,位于绿洲地区,地形 平坦,c地光照充足、风沙强烈;e地处于青藏高原上,光
照充足;f地地形崎岖,但降水较多;dg处于东北和东南地
区,为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林地多。
第2题,e地地处青藏高原,为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地区,

高考地理 11.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 湘教版

高考地理 11.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 湘教版
第十二页,共33页。
答案: (1)②地河流落差小,地势低平;水位季节变化大,沿河多沼 泽。③地处于河口三角洲;水网密布;多滩涂。 (2)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 暖加剧。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
第十三页,共33页。
考点二 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分析及保护措施 1.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第二十七页,共33页。
第二十八页,共33页。
不同区域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 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 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多种重要作用,但各地湿地保 护的主要目的侧重点不同。
第二十九页,共33页。
举例如下:
大河中下游湖泊 主要目的是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
内陆干旱 主要目的是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
(1)20 世纪 80 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
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
(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 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二十六页,共33页。
答案 (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 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 定的水源。 (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 (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发展造纸 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4)(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 热带雨林区;(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年级:时间:第二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考纲展示]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07页[基础梳理]一、“地球之肾”—-湿地1.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1)自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2)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3.共同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4.湿地的功能湿地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资源。

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重要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鸟类的乐园”。

5.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航运、旅游观光。

二、湿地资源问题1.产生原因人类对于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

2.表现错误!―→错误!―→错误!3.案例——洞庭湖萎缩(1)原因:泥沙淤积严重,大规模围湖造田。

(2)影响: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及生态环境问题增多。

三、保护湿地1.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措施一是保护与开发并重、协调一致;二是湿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要特别重视湿地的环境作用。

[图文拓展]1.东北地区湿地保护措施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还湿;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2.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因而能涵养水源;森林的树冠减轻了雨水对地面的侵蚀,森林的土质疏松,一部分雨水渗入地下,使地表径流减少,因而森林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08页考点一湿地的开发和保护(高考经典题)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

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B.气候变暖C.排水造田D.黄河来水量减少(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③美化城市环境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规范审答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1)从“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可知,银川平原发展种植业需要灌溉。

(2)从明清时期的“七十二连湖”到20世纪80年代的“所剩无几”,说明近百年来的湖泊面积萎缩。

2.从图象中获取信息我的答案:(1)C (2)B1.湿地的概念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湿地的类型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2.沼泽湿地的形成原因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冻土层厚,不易下渗.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3.湿地的主要功能45.(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2)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

(3)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4)营造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制条件。

(高考经典题)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

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1~2题。

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2.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B.退耕还草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解析:第1题,艾比湖面积缩小,湖水减少,盐度增大,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鱼类生长,鱼类密度会降低,湖面缩小导致芦苇大量枯萎,而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故湖泊的自净能力减弱;湖面减小而湖水蒸发总量会减小,故C项正确。

第2题,修建水库,会减少入湖水量,萎缩状况会加剧;咸水湖中不适合发展水产养殖;芦苇能改善水质,但对艾比湖萎缩没有影响;艾比湖为内流湖、咸水湖,为防止其继续萎缩,要尽可能增大入湖水量,在该流域内退耕还草,保护水源是最恰当的措施,B项正确。

答案:1。

C 2。

B3.(2018·高考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

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

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

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

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河流排水受阻形成堰塞湖,是因为河谷相对较深,且水量丰富;该地形成湿地,可以推断其河谷较浅,地势平坦;水量较少与该地区降水较少、蒸发量大有关.第(2)题,河流性质改变(变成湿地),基本不影响降水量;而随着水面面积的增加,蒸发量加大;湿地面积稳定说明其降水量与蒸发量相近。

第(3)题,该湿地地区河水不断输入盐分,而水分蒸发会导致盐分积累。

第(4)题,回答时应先表明观点,然后给出对应的理由。

如选择同意,可以从内流河和湿地的负面影响回答。

如选择不同意,则应从湿地的生态功能回答.答案:(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

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

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考点二森林的生态效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你效劳。

”材料二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大气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水文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土壤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生物为多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根据上表,概括森林的生态效益。

规范审答从题干材料中获取信息(1)从“吸收二氧化碳……吸附飘尘”可获取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增加碳储量的信息。

(2)从“蒸腾水汽……水循环”可获取调节气候,增加降水量的信息。

(3)从“根系固持土壤……降水”可获取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信息。

(4)从“为多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可获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信息.我的答案:增加碳储量,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

1.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环境问题2.不同区域森林生态功能的差异(高考经典题)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

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

读图,完成1~2题。

1.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A.①B.②C.③D.④2.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观察四幅图中距地面6米高度以内风速的大小,最大风速依次约1.3千米/小时、3。

2千米/小时、3千米/小时和6千米/小时,因此该范围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是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

第2题,华北地区位于中纬度的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条件下,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根据地域分异规律可知,针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答案:1.A 2。

B(2018·高考江苏卷)“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

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

下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

据此回答3~4题.3.)A.推进生态文明建设B.提高造林存活率C.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D.提高林地生产力4.“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双选)()A.生物多样性增加B.森林覆盖率降低C.果品供应能力下降D.木材供需缺口加大解析:第3题,由材料和表格分析可知,江苏省“十二五”期间造林比重最大且仍在不断提升的是杂阔林,杂阔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说明该省在“十二五"期间造林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从材料中不能体现造林成活率高低;提高林地生产力应是以发展经济林为主。

第4题,江苏省“十二五”期间造林结构体现在以防护功能为主的杂阔林比重大且不断提升,而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比重较小且不断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增加;同时用材林比重减小,可能会加大该省木材供需缺口;造林面积大,会使江苏省森林覆盖率升高;经济林的比重虽增长较慢,但仍在上升,果品供应能力应上升。

答案:3.AC 4。

AD规范答题模板系列1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类题目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11页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可知,生态环境问题的考查,常结合最新的时事材料或研究成果,探究当前困扰人类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析高考真题——知答题思路角度一常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错误!错误!错误!角度二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分析,其答题思路为:错误![模板构建]1.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术语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石羊河流域示意图.(1)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获取信息][尝试解答] (1)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地荒漠化(2)措施:①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②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③合理开采地下水;④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⑤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