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家因果关系

合集下载

佛教的真理是什么——因果

佛教的真理是什么——因果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三、因果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星云法师发布时间:2011-3-24 22:29:10繁體版壹·何谓因果几千年来,存在中国人心中‘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善恶观念,维系着我们社会的道德于不坠,这种具有‘惩恶劝善’之功的法则,就是因果观。

因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化的普遍法则。

在佛教教义体系中,因果是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是阐明‘缘起’法则,使明白易懂的一种道理。

一切诸法的形成,‘因’是能生,‘果’是所生,也就是能引生果的是‘因’,由因而生的是‘果’。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结果不是从它的原因所生成,‘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将这种因果关系表现得最明显,最易为人所知的,莫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法则。

植物如此,非植物的任何现象莫不如此。

所以,宇宙间从自然界到众生界,从天体到微尘,没有一个现象能脱离得了因果的关系。

因为,因果律是事物生灭变化的法则。

贰·外道的因果观自古以来,无论是宗教界、思想界或学术界,对于万有的生灭现象多有探讨,对于因果关系,也各有不同的论点。

一般而言,可分为下列四类:1.邪因邪果:主张万物是由神所创造出来的。

2.无因有果:主张现存的现象世界为果,由于此果的‘因’难以探究,所以否定此果的起因。

3.有因无果:主张现存的现象世界为因,由于此因而结成的‘果’难以探究,所以否定此因的结果。

4.无因无果:否定因果二者的存在。

这些论点在讲求因果逻辑的科学时代,已经不能解决人类心中的疑惑,因为万物既是由神来创造,神又是从那里来呢?至于其他否定因或果,或二者都否定的学说,自然更属无稽之谈了。

除此之外,在古印度的思想界,还有两种因果论:1.因中有果论:主张因中早已具有果性。

例如:麦种能生麦子,是因为麦种中具有麦性。

反对此说的则驳斥道:麦种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缺乏阳光、雨水、肥料、人工等条件,还是无法长出麦子。

因果关系是什么意思?佛教说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什么意思?佛教说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什么意思?佛教说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一个事件(即;因;)和第二个事件(即;果;)之间的作用关系,其中后一事件被认为是前一事件的结果。

一般来说,一个事件是很多原因综合产生的结果,而且原因都发生在较早时间点,而该事件又可以成为其他事件的原因。

一般来说,因果还可以指一系列因素(因)和一个现象(果)之间的关系,对某个结果产生影响的任何事件都是该结果的一个因素。

直接因素是直接影响结果的因素,也即无需任何介入因素(介入因素有时又称中介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讲,因果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称为因果关联。

;有因必有果;直接简单明了的阐述了因果的本质。

;因缘果报;,也可以理解为;因--缘--果;,一粒种子埋进土里,如果没有水分养分和阳光照耀的;缘;,也未必能够开花结果。

这种同时互存和异时互存关系,其实也就是佛教所谓因果的关系;例如种子是因,芽就是果,因为先有种子,然后才有芽的发展,这是异时互存的因果关系。

比如说以老师为主,那么老师就是因,学生就是果,相反的如以学生为主,那么学生就是因,老师就是果。

这是同时互存的因果关系。

这种因果关系,非常错综复杂,从这一角度来看,这一因会产生这一果,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一因会产生另一果。

总之通过正面和反面来说明,事实上是没有一个绝对的因,当然更没有一个绝对的果。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

欲行恶法,皆悉不成。

所修善业,皆速成就。

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

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

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

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因果显现的三个层次

因果显现的三个层次

因果显现的三个层次可以通过毘舍离的三十二个儿子的故事来说明。

在佛教中,因果通看三世,包括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

这三个层次分别是:
- 过去世的因,在这一世显现结果。

如果前世做了某些事情,其结果可能在这一世才发挥影响力并显现出来。

- 现在世的因,在未来世显现结果。

人们在这一世所遇到的一些境界或得到的结果,取决于之前到底种下了什么因。

- 因果连续。

时间上的相续使得因果关系得以延续。

如同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一样,每一天都在连续发生。

在佛教中,认为人们不仅有这一世,还有无量的前世和未来世。

因果显现的三个层次强调了因果关系的连续性和复杂性,人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因果,积极行善,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

其他现象
二,因果联系的特点
本质特征
先行后续的关系
同时具备
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原因: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 原因: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 结果: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结果: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因 果 区 别 系 原 因





有人在办完某事以后说, 有人在办完某事以后说,这件事办得毫无结 这件事是否只有原因,而无结果? 果.这件事是否只有原因,而无结果? 提示: ,事物有因必有果,只不过在结果中, 提示:1,事物有因必有果,只不过在结果中,有 预期的结果和未预期的结果, 预期的结果和未预期的结果,好的结果与坏的结 果之分. 果之分. 2,这里的所谓"毫无结果"其实是指未达到 ,这里的所谓"毫无结果" 预期的结果,而并非没有任何结果. 预期的结果,而并非没有任何结果.如我们去办 一件事,无非是办成或者未办成两种结果. 一件事,无非是办成或者未办成两种结果.决不 能说未办成就不是一种结果. 能说未办成就不是一种结果. 3,毫无结果的说法,只是一定意义而言,决 ,毫无结果的说法,只是一定意义而言, 非否定了原因与结果相互依赖的关系. 非否定了原因与结果相互依赖的关系.
无因之果或无果之因都 是不存在的. 是不存在的.从结果分 析原因同样可以探究事 物的发展过程. 物的发展过程.

因 果 联 系
因果辩 证关系 联系 严格区别 特点 显著特点 〈区别于其它 联系形式〉 联系形式〉 其它特点

先行后续的关系 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普遍性,客观性 普遍性, 本质特征
含义,时间顺序,地位作用不同 含义,时间顺序,
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佛家因果学说与安身立命之道

佛家因果学说与安身立命之道

佛家因果学说与安身立命之道佛家因果学说是佛教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探讨了人们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正念和善行来实现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面对各种选择和困惑,而佛家因果学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深思熟虑和明晰意识的方式,帮助我们在追寻个人安身立命之道的过程中更加自觉地选择和行动。

佛教教义认为,一切众生的个体和世界都是由无数个因果关系所构成,它们互相作用、相互影响。

因果学说的核心思想是“因缘和合”,即一切现象的出现均源于前因之聚集,这种因果关系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处境和遭遇,也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命运。

所以,佛家因果学说明确强调了人们应承担起自己行为的责任,因为我们所做的每一个选择和行动都与未来的果报密切相关。

安身立命之道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目标,它涉及到我们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价值追求,以及与他人和谐共处的道德准则。

佛家因果学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积极的思考和实践框架,帮助我们找到安身立命之道的方向和方法。

首先,佛家因果学说告诉我们要谨慎选择和行动。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每一次选择都可能带来各种结果,而这些选择往往是我们自己根据自身的欲望和需求做出的。

因此,当我们面临选择时,应该审慎思考各种可能的后果,遵循正义和善良的原则,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通过思考和明确自己的价值观,我们能够在众多的选择中找到合乎自己期望的道路。

其次,佛家因果学说强调行为与果报之间的直接关系。

每一个行动都是一个种子,种下何种因,就会结出何种果。

如果我们种下了善良和正义的种子,我们将收获平安和幸福的果实;反之,如果我们种下了恶果,我们将为此付出代价。

在选择和行动中,我们应该保持自己良好行为的一贯性,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果报。

这种积极心态及行为的延续,将为我们走上安身立命之道带来积极的影响。

再次,佛家因果学说鼓励我们培养正念和深思熟虑。

过去的过错和错误并不定义我们的未来,我们有能力通过修正和改变来创造更好的未来。

浅论佛教因果业报论的道德意义

浅论佛教因果业报论的道德意义

浅论佛教因果业报论的道德意义佛教因果业报论是佛教教义中核心的概念之一,它是指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因果关系,每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都是由他们过去的业力所决定的。

业是指因果关系,它产生了一个人的因素和行为,包括言语、思想和行动,这些是人类诞生时带入的,其影响为绵延不绝。

这涵盖了广泛的行为,从生活中无意识的小动作到意识行为,都可以成为产生业力的原因。

佛教的因果业报论具有重大的道德意义。

首先,它鼓励着人们进行善行,促进了行为的道德性。

佛教倡导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表示当人们行善时,会吸引更多的善缘,获得不断增长的福报,反之亦然。

因此,这种教义可以鼓励人们行善,让他们远离邪恶和不道德的行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其次,佛教因果业报论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和罪行,并为之感到羞愧。

佛教认为,当我们伤害他人时,我们会产生恶业,这些业将会回报我们。

这种认识具有重大的道德意义,它可以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这个意识可以激发人们的内心,使他们更加关心他人,更加谨慎自己的言行。

第三,佛教因果业报论还可以帮助人们寻求救赎和平静。

当人们做了坏事,他们内心的恶感和内疚会影响他们的精神和身体健康,甚至会产生心理障碍。

而佛教因果业报论的概念则提供了一种寻求救赎和解脱的方式。

它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寻求善行来弥补错误,以此来减轻心理重负,重获内心的平静。

最后,佛教因果业报论还可以促进社会正义和公平。

佛教认为,所有人在面对善恶的选择时都是平等的,无论贫富、高低、圣与凡,都需承担自己的行为导致的结果,这保证了社会中每一个人的平等性和公正性。

并且,在佛教眼中,公正和平等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这一点也可以体现在佛教因果业报论中。

总之,佛教因果业报论的道德意义非常重大。

这个教义不仅鼓励人们行善,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和罪行,还可以帮助人们寻求救赎和平静,促进社会正义和公平。

这些道德意义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遵守道德准则,促进了成功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发展。

如何讲解佛教因果

如何讲解佛教因果

导游应该如何讲解佛教"因果"学说!朋友们,也许大家听过佛经当中的这一句话:“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又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未报,时候未到”等等。

这些都是因果报应真假的最好说明。

这些就是佛教的因果了。

那么我们来谈谈什么叫因果。

佛教的因果通常指的是“原因与结果”。

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由因生果,因果必然。

十界迷悟,不外是因果关系。

其实就是指的“因缘果报”佛教的困果是指三世的因果。

佛教的困果,是把困果放在相当时间段来加以认识的,就是指过去,现在,未来的困果。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起因和结果,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因缘果报其中的“因”有一个“大”字,说明在因缘果里因是最大的,是大哥,而缘是弟弟,而因同缘结合起来就是“果”了。

这就是说,因是绝对的东西,是不可能改变的,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比如我导游的出生就确定了,比如我的身体有多高,我长成什么样子,出生在什么样的家等等,如果我出生在富豪家,我可能就不会出来这么苦的带团了,如果出生在平凡的家里,我就必须出来努力挣钱。

因为这个“命”不是我选的,是上天决定的。

这就是“因”这就是绝对的,也就是“种子”就如“种瓜得瓜”一样,你种出瓜,永远不可能得出豆。

所以因是“缘”“果”“业”“报”的种子。

“缘”字左边是“纟”字部,就好象是丝一样牵缠不清,这就叫做“缘”,缘同因比较起来是“疏而弱力”的,和我们比较远,力量也比较小,所以是“相对”的,而因是“绝对”的,就比如我们导游接到一个团。

团里的客人是固定的,人数是多少,从什么地方来,你是没办法选择的,那么这个团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一种是团非常好,碰到一个导游好好的真诚的对客人,讲解好,服务好,征服了客人,那么这个团结果就很好。

第二种情况呢,就是这个团来到这里,没有碰到好的时间,好的导游,对导游防备心理很重,导游受了打击,就不想好好对待他们。

浅论佛教因果业报论的道德意义

浅论佛教因果业报论的道德意义

浅论佛教因果业报论的道德意义佛教因果业报论是一种道德伦理的思想体系,它强调人们的行为会产生因果报应。

因果报应不仅仅是指生前行为的结果,也包括生死轮回。

佛教因果业报论的道德意义在于启示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人们在生活中远离罪恶,走向光明。

首先,佛教因果业报论告诉我们:好的行为会带来好的果报,坏的行为会带来坏的果报。

这是因为佛教认为世界上一切都是有因果关系的。

如果我们能够养成做好事的习惯,做出善良的行为,那么我们就会得到好的果报。

反之,如果我们常常做恶,违背良心,那么我们肯定会受到坏的果报。

这就是“因果不虚”的道理。

因此,佛教认为,做好事是人应该尽的义务,因为它能够为个人带来善果,也能够为社会带来正能量。

其次,佛教因果业报论告诉我们:所有行为都有因果,所有行为都有影响。

这种思想警示我们:我们的行为不仅仅是影响我们自己的,也可能影响到别人。

佛教强调“一切众生皆苦”,即所有众生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会受到因果的影响。

如果我们做出了坏事,可能会给别人带来伤害。

所以我们需要在行为上关注他人的利益和幸福,尽可能地减少伤害。

这也是当今社会提倡的“善良”“正义”的核心理念。

第三,佛教因果业报论告诉我们:想法也会产生因果。

因为我们的想法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如果我们想念坏的事情,就很容易做出坏的行为。

如果我们想念好的事情,就更容易做出好的行为。

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法,通过修心养性,提高自己的心态和精神,净化自己的内心,从而对外界的行为产生良好的影响。

最后,佛教因果业报论告诉我们:道德不仅仅是为了得到好的果报,而是为了实现自我净化和救度众生。

佛教不仅关注个人的行为和果报,也关心所有众生的痛苦和迷惘。

佛教倡导“舍己为人”,即为了别人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得利。

所以佛教强调“菩萨心肠”,倡导爱与慈悲。

这样的道德观念,可以引导我们在社会中发挥正面的作用,影响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总之,佛教因果业报论的道德意义是很深刻和广泛的。

浅谈佛家因果关系[攻略]

浅谈佛家因果关系[攻略]

浅谈因果关系今天作一个简单的开示,谈一谈因果的问题,其中包括因果的本体、分别、支分细节以及对因果的疑问。

什么叫做因果呢?比如说一个人去偷盗,偷了东西以后,在他的身口意中哪一个是因呢?我们经常讲的业,在这里和因是一回事。

偷盗人用手去抓一个东西放到自己的包里,这是不是叫做因呢?当一个人心里想:我要去偷这个东西,这个起心动念是因吗?上述身口意行为当中到底哪一个是因?一切有部和唯识宗对于因果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是,在名言谛中比较究竟的是唯识宗所阐述的观点。

他们认为,每一个人自从无始以来到成佛之间,都有一个心的相续,此心相续有时候有眼耳鼻舌等五识,有时候没有,无论它有怎样不同的分别,总有一个恒时不灭的存在,叫阿赖耶识。

造了业以后,就会在阿赖耶识里播下一个种子。

还有一个比喻是:下雪的时候,将墨水倒在雪里,雪就变成了墨水的颜色,雪化之后,在地上就可以看到这种颜色。

同样的,如果以烦恼去造业,当这个烦恼消失的时候,这个业就会留在阿赖耶识上。

业(或因)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如稻谷的种子,我们肉眼看不出它能发生稻芽,但是它确实蕴藏着这样的能力,同样,当阿赖耶识上播下一个业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因缘成熟后,它就会产生出“果”,这个果也叫报应。

所以因(或业)的本性就是阿赖耶识上这种特殊的能力。

当一个人杀生、偷盗的行为完成以后,在他的阿赖耶识上就会留下这个行为的种子。

这颗种子什么时候发芽是不定的。

经书中常用粮食的比喻来说明报应的早晚。

粮食蔬菜品种繁多,它们成熟的早晚也不相同。

有些成熟只需要一两个月,有些却需要五六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种差异来自于种子本身的不同,以及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

同样的,经书里讲因的成熟有四种:一是今生报应。

比如年轻的时候造业,中老年时得报,有时甚至更快,当下就可以看到果报,这是什么原因呢?某些特殊因缘可以使果迅速出现,这个很快成熟的业,来自于它的对境和动机,在《百业经》中就汇集了很多这样的公案。

比如说,僧众和普通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对境,如果偷僧众的东西或毁谤僧众很严重的话,就有可能在当下或今生见到报应;如果对境是一般人,肯定是有果报,但不一定马上或在这一生显现,这种差别是由对境不同而产生的。

浅析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_黄亚娟

浅析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_黄亚娟

浅析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_黄亚娟因果报应论是佛教理论的重要根基。

它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受到因果关系的支配,每个人的善恶行为都会给自身命运带来影响,产生相应的回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并因此引起人在前世、现世和来世三世间轮回。

因果报应论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种道德学说,是阐发道德和生命关系的理论。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佛教学者结合中国固有思想文化,对因果报应做出了新论证和新的阐述,体现了中国佛教因果报应论的特色。

1.因果报应论产生的根源佛教讲“业”、“业报”。

业,可以理解为造作的意思,即每个人的身心活动。

佛教认为,这种活动和因果关系相结合,会形成产生不同结果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业力”,这是一种潜在的功能,是创造未来生命的动力。

业,从形态上分,有身业、口业和意业三种;从性质上分,有善业、恶业和无记业三类。

善业招善报,恶业招恶报,非善非恶的无记业则不招果报。

业是人类向上努力或向下堕落的根据。

如唐朝僧人王梵志的诗所云:世间日月明,皎皎照众生。

贵者承车马,贱者膊担行。

富者前身种,贫者悭贪者。

贫富有殊别,业报自相迎。

闻强造功德,吃着自身荣。

智者天上去,愚者入深坑。

[1]这首诗通过描绘人世间贫富不等、贵贱悬殊的社会现象,表达了因果报应思想。

佛教的因果报应是善因必产善果,恶因必产恶果,并有“十恶”、“十善”之说。

“十善”与“十恶”相对。

“十恶”指:⑴杀生;⑵偷盗;⑶邪淫;⑷妄语;⑸两舌(挑拨离间);⑹恶口(恶骂);⑺绮语(杂秽语);⑻贪欲;⑼嗔恚;⑽邪见。

离这十恶则是十善。

十恶和十善,依照顺序,一至三属身业,四至七属口业,后三者属意业,通称为“身三,口四,意三。

”从内容来看,十恶、十善基本上是道德修养问题。

佛教因果报应论认为道德的高下是决定人的地位、命运和未来的根本要素。

可见善业恶业就是果报的根源,行善便能向上逐渐求得解脱,行恶却会向下堕入痛苦的深渊。

2.因果报应如何实现因果报应是如何实现的?这是因果报应说的一个根本问题。

佛和众生是因果关系

佛和众生是因果关系

佛和众生是因果关系佛和众生是因果关系据《叶赤》经云:“众生比如来还重要。

” 这是伟大的菩提爱,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佛陀是世上最伟大的人,与众生是不可相比的,所以人们相比较众生而言,当然更重视佛陀、珍爱如来。

但在菩提道法之中,我们要学习比佛陀还要重视众生。

原因有两种:其一,在佛陀眼里,一切众生和诸佛的本质上是平等的,但觉悟程度上不一样,佛陀觉而不迷,众生迷而不悟,众生有无穷无尽的苦厄,所以诸佛比佛陀还重视及珍爱众生、关照众生、慈爱众生,救度众生。

反过来,在众生眼里,佛陀和众生之间没有相同之处,是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的。

在人们的眼里,佛是智慧圆满者,众生是缺乏智慧者,所以人们相比众生要更重视佛,他们心中佛的地位很高,很神秘,所以很珍爱佛陀,对佛陀充满欢喜和希求,追求成就佛果。

其二,曾经辛饶迷沃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众生心中有佛,佛的心中有众生。

”其意义就是,佛和众生是因果关系,佛是众生的果,众生是佛的因。

但众生迷惑不解,放弃成就佛的途径:因众生而发心,反而放弃众生,重视佛陀,所以心里总执着佛;佛是觉悟者,发愿救度众生,佛心不离开众生。

如果有人让我们选择佛和众生,我们会选择佛陀,但正因为我们重视与珍爱佛,不会选择众生,所以我们才成就不了佛。

因为,我们重视与珍爱的对境方向错了。

也就是说,我们珍爱的对境和诸佛珍爱的对境是相反的。

诸佛重视与珍爱的对境是众生,他们每时每刻都希望众生离苦得乐;但我们重视与珍爱的对境是佛,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想着自己成就佛,没有想到众生离苦得乐,再说明白一点,也就是放弃了成就佛的因:众生。

另外,我们没有认识到《叶赤》经里讲的:“众生比如来还重要”的真理,因为诸佛不需要我们的珍爱与重视,也不需要我们的尊敬,更不需要我们的物质供品,因为佛是一切圆满的;对于众生来说,他们非常需要我们的珍爱,需要我们帮助,更需要我们的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法布施),因为众生缺乏智慧、事业和能力,但我们所作所为都是恰恰相反的。

浅析佛教因果论

浅析佛教因果论

浅析佛教因果论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摘要自古以来很多的仁人志士对佛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佛学的理论对文学、艺术、修身等不同的学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课题从佛教中的因果论和缘起论进行论述,讲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这些的因果关系中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事物的发展和联系。

关键词佛教因果论缘起论应用一、佛教因果论简介佛教的起源地是印度,在公元前由印度传入到中国。

经过历史的演变、民族、文化的熏陶等使得佛教产生了不同的流派。

我国的佛教流派主要有汉传佛教、藏地佛教、上座部佛教。

而因果关系是佛学理论中阐述最多的一个板块,因果论是佛学理论中的基础和核心,一般而言不懂得因果论就不能更好的理解佛学,更不能彻底的完成对佛家思想的感悟。

佛教因果论是讲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因果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

我们没看到的只是结果还没有表现出来。

因果论的精髓是符合自然界的规律的。

佛学揭示的是因果规律,是事物发展中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社会和环境,也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印光法师曾经说过:“如来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

”佛教中的各种菩萨也不能超出因果之外,他们只是比一般的普通人更加的明白事物之间的联系性。

能更好的预测出事2物的发展态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崇拜菩萨的原因。

3业、因、缘、果、报即因果,意思是造作、活动。

人们的一切身心活动包括“三业”,“三业”即身、口、意。

代表的是善业、恶业、无记业三种。

佛学中的“业”也不能看清、不能触摸、也不能掌握,但是我们的人生一切都是受到他的影响。

所谓的“业”也就是因,即原因、起因、业因,而因果论中的果即结果、报应、回报等。

因缘际会所以产生了结果报应。

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的行为、采用的方式、所做的方案都是在种因,所种的因不同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

而种的因主要有善因和恶因,就是我们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这也就是经常使用的因果论。

由因到果、由果到因,因果循环,轮回不止。

因果规律浅谈

因果规律浅谈

因果规律浅谈什么叫因果?因果又叫业因果报,又叫因果报应,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

‘因’就是原因,也叫因缘。

‘果’就是结果,也叫果报。

‘业’就是指一切身心活动,分为身、口、意三业。

‘报’就是业的报应,即由三业的善恶所导致的后果。

因就是业,果就是报。

我们凡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甚至动一个念头,都是种因;随其善恶的性质和份量,都有恰如其分的结果在后面,迟早总要由自己受到的。

概括说,种善因得福果,种恶性因得苦果。

其实,怎样的善得怎样的福报;怎样的恶性,得怎样的苦报,也有恰如其分的‘因果律’。

佛说“行上品十善者生天,中品十善者做人,下品十善者做阿修罗;犯上品十恶性者落地狱,中品十恶性者堕饿鬼,下品十恶者沦畜道。

”说明十善十恶性是六道轮回形成的业因,六道轮回则是十善十恶应得的果报。

人生本是业果的相续,而‘来先去后作主人’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便是因果业报的主体。

它把一个人前世所得善恶性业带到现世来,又把今世所造作的善恶性业带到后世去。

阿赖耶识,意译藏识,它含藏诸法的种子,好象存储各种信息一样,由业因到果报,由果报到业因,生灭流转,轮回不息。

人生的苦乐,世运的盛衰,都是业力所招感。

所以佛说“自作自受,共作共受。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说:“已作不失,未做不得”意思是“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行消灭;反之,不造作业因,也不会得相应结果。

由此可知,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因不虚弃,果无浪得。

正如《涅【般木】经.矫陈品》所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世间法是如此,出世法也是如此。

因果规律并不是佛陀所规定或制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佛陀只不过把它揭示出来罢了。

印光法师说:“如来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

”可见连诸佛菩萨,尚不能超出因果之外。

何况我们凡夫,不管你信与不信都要受因果规律的制约。

因果贯通三世:有些人看见好人受恶性报,恶性人得福报,便怀疑因果,便怀疑佛法。

这是由于不明白因果贯通三世的道理。

浅析佛教因果论

浅析佛教因果论

浅析佛教因果论1450005 闻贡源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无数圣贤哲士对命运这一主题进行过思考,创立了许多关于命运的学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一种是说命运掌握在神祗手中,要改变命运只有依靠神灵;另一种则认为,人的命运早已前定,无可更改,人只有听从命运的摆布。

实则不然。

佛教的因果律是通看三世的。

善恶因果贯通了三世渐次受报,业力的大小轻重也决定了受报的先后等次。

今生的作善作恶,即生未必受报;今生的遭遇多半由于往世业力的果报,今生的所为多半尚待到后世感报。

佛教认为:人的命运遵循着因果的规律,种下什么样的因,就收获什么样的果,所谓“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这是我们推定人生三世因果并驾驭自己命运的最简单的原理。

同样地,佛教所说的因果律,也并非一般人所误解的宿命论或定命论。

唯有重大的业力不能转变而被成为“定业”之外,人是可以凭借后天的努力来改善先天的业因的。

可见即便是因果定律,也不离缘生法则。

放下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对待命运唯一积极的态度。

命运就是我们自己,要转变命运,只有转变自己。

现世的努力与懈怠、修善与作恶,通过转迷失为觉悟,转凡夫成觉着,使命运最终操之于手。

星云大师,从因果中悟到了人应该乐观进取,虽然宿世的恶业形成今世的障碍,但只要肯耐心培养当下的善缘,改善过去的恶因,未来必定有无限的希望。

懂得因果,可以让我们勇于面对挫败,勇于面对自我。

只要我们自己不负“因果”,“因果”必定也不会辜负我们。

《楞严经》云:“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若大家心中都有“因果”观念,则任何时候都会融融恰恰,相安无事。

佛教用十二因缘来描述一个人的生命过程: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过去世一切烦恼,通是无明,以过去未有智慧光明故,则一切烦恼得起故,是以过去烦恼悉是无明也。

从无明生业,业即是行,以善不善业,能作世界果故,故名为行也。

浅谈因果之说

浅谈因果之说

浅谈因果之说因果,指原因与结果。

佛教认为一切法皆是依因果之理而生成或灭坏。

因是能生,果是所生。

而且,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由因生果,因果历然。

十界迷误,不外是因果关系。

如外界客尘与众生主体内心也互为因缘,由众生之无明生起我见,我见缘外界之客体,客体唤起众生之贪欲,贪欲引起恶行,恶行招引再生及痛苦,痛苦又加重无明。

彼此既是因,又是果。

互为因果。

因果可分为:世间之因果、出世间之因果、迷界之因果、悟界之因果。

且依四谛而言,苦、集为世间迷界之因果。

灭、道是出世间悟界之因果。

在时间上,因果遍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在空间上,则除无为法之外,一切事物皆受因果律支配。

佛、菩萨亦然。

一般所说的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意谓善的业因必友善的果报,恶的业因必有恶的果报。

然而由善恶二业所招感的苦乐果报,系属非善非恶的无记法,故善因善果、恶因恶果应称为善因乐果、恶因苦果。

此种有善恶业因则必有苦乐的果报,因果之理俨然不乱,即称因果报应。

若无视因果之理,陷于否认因果的见解,则称拨无因果。

又从实践修道上论因果关系时,由修行之因能的开悟之果,此称修因得果、修因感果、酬因感果。

俗话说:"猫来财富,狗来盖大楼。

"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这都离不开佛教的因果关系。

佛说:"万物都具有一定的灵性,人也包括在内,人处在这个食物链的顶端,总会有一些东西要有所顾忌,那就是灵性动物。

在佛教里,人世间都是有因果轮回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六道轮回”。

佛菩萨主张不吃肉不杀生的理念,其实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吃肉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

猫是人世间的守护神,因为在家里养猫能够使邪恶的鬼神绕道走。

猫咪在佛教中被称为众生,即众生平等,皆可成佛。

猫与佛教最初的因果,是在佛教兴盛之前。

佛祖涅槃转世时,所有动物前往佛祖身边目睹佛祖涅槃,唯有猫因为在途中打瞌睡而错过了。

由于它不为佛祖去世悲恸,从此遭到诅咒。

就是猫杀老鼠,造恶业,来世复而为鼠,被猫所杀,世世轮回。

佛教因果哲学的探讨

佛教因果哲学的探讨
就四缘来说,「缘」是指关系条件,因为诸法因缘生,宇宙万象的生起,必须各种条件与关系凑集在一起,才能产生,然而综合各种关系与条件的性质,不外乎有下列四种:
(1)亲因缘:这缘的效力与因相同,对於凑集事物有直接的关系,如水与风为生起波浪的原因。
(2)等无间缘(次第缘):即依次第而生,「果」是紧随其「因」而来,可以说它是构成有情意识能前後相续不断的缘。如波浪的相逐。
四、三界与诸法的关系
诸法与十二处、十八界同义,诸法泛指三界之一切,皆含摄在十八界之中。欲界系缚十八界。色界系缚十四种,除香味二尘与舌鼻二识。能受生色界者唯离食欲方生彼处。受生无色界者须离色欲方得生彼处,受生无色界只系缚三种,意根意识与法。简言之,受生无色界四处乃是意识作用,故四禅八定尚未超越三界。
佛教因果哲学的探讨
佛教所说的因果律是强调每个「事件」都有它形成的「原因」,不论这「原因」是心灵的,还是物质的,也不论它是有机体的、无机体的、人的或非人的。换句话说,佛教的因果律在说明宇宙存在的法则,因为任何一件事
情的发生,在这事件发生之前的条件和它的因素所形成的「必然结果」(necessitate),透过逻辑分析之後,便会发现佛家所说的「因果律」是必须合於理论根据才算站得住,它绝不是「定命论」(fatalism或称神意论),所谓「定命论」是指人的一切作为和命运皆由神所安排,虽然持此论者同意每件事的发生也都有原因,但是这种「原因」系由神的力量来作决定,它否定人类具有能力来改变事项的能力,可是此项原则必须先预设「神意」的存在才可以,可是「定命论」却经不起分析逻辑的解析,因为它否定人类具有「自由意志」,於情於理都不当,不像佛家所说的理论较为具体。
何谓一切法?依阿毗达摩俱舍论世亲云:法有五品,一色。二心。三心所。四心不相应行。五无为。无为法也称为无缘法。前四品皆为因缘法。何谓色?色有二,显色与形色,显色有四种,青黄赤白,余色皆由此出,不可数色。形色略有八种,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各各相互依存而有。若心与心所二者俱生时,诸种行为皆依心而行,便称有为法。何谓与心不相应,譬如寂灭等有十四种不相应行。十八界的分判是依其名字及作用来分别,因缘法与无缘法是依其体性作分判。何谓因缘法?情器之中的五蕴皆称之。何谓无缘法?情器之中的空、择灭、非择灭,都是无缘法。

佛学的因果关系

佛学的因果关系

佛学的因果关系
佛学的因果关系是指一种普遍存在于宇宙中的相互影响关系。

佛教认为,所有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因此,
任何一件事物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一个或多个因素所造成的。


果关系是整个宇宙存在的基础,是一种既深奥又古老的哲学理论。

佛教认为,一切因果关系都有其特定的规律。

例如,善因会产生善果,恶因会产生恶果;业因会决定来世的福报和业报;缘起性空则是佛教思想
的核心思想之一,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由无数因缘相应而生的,因而没有一
件事物是自己独立存在的。

因果关系在佛教中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能帮助人们了解宇宙的运行
规律,还能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清晰地认识
到其言行举止的影响和后果,并因此而养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佛教典故中的因果法则行善积德与业力转化

佛教典故中的因果法则行善积德与业力转化

佛教典故中的因果法则行善积德与业力转化在佛教教义中,因果法则是一个核心概念。

根据佛教的观点,人们的行为会产生相应的因果关系,也就是业力。

业力会影响个体的未来,决定其下一生的境遇和命运。

因此,佛教徒强调通过行善积德来转化自身的业力,以达到解脱和升华的目的。

一、因果法则的基本概念佛教认为,一切都是有因有果的,所有事物都遵循着因果法则。

这是一个宇宙的法则,无论是人类世界还是其他世界,都无法逃脱这个因果关系的束缚。

在佛教中,因果关系是指因果相应、善恶报应的关系。

佛教强调我们每一个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果报,这些果报将会在未来的生命轮回中显现出来。

如果我们行善积德,将会得到善果的回报;相反,如果我们行恶犯罪,则会招致恶果的惩罚。

二、行善积德的重要性在佛教的教义中,行善是转化业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佛教徒相信,通过行善积德,可以净化心灵,获得善果的回报,并逐渐消除业力的影响。

佛教鼓励人们进行各种行善的活动,比如布施、持戒、修福等。

布施是指自愿无私地帮助他人,分享自己的财物或时间。

持戒是指遵守戒律,制止恶行。

修福则是通过修行、冥想等方式,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和智慧。

通过这些行善积德的活动,佛教徒可以净化自己的心性,从而转化业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境遇。

同时,行善也具有积极的社会影响,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三、业力转化的过程与方法业力转化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佛教徒进行长期的修行。

佛教教义中提到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法和步骤:首先,佛教强调要正确理解并接纳因果法则。

人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将来有着重要的影响,并积极地去面对、承担自己的果报。

其次,通过行善积德来净化自身的心灵。

佛教徒可以选择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方式来进行行善,比如帮助他人、传播正能量、修行冥想等。

此外,佛教鼓励佛弟子通过持诵经咒和念佛等方式,积累功德、净化心灵。

持诵经咒是指反复念诵佛经或咒语,通过语音和意念来积极影响自己的心灵。

最后,佛教认为正知正念很重要。

佛弟子应该保持清醒的思维和觉知,时刻关注自己的行为和内心的动态,避免做出恶劣的行为。

什么是因果

什么是因果

什么是因果
所谓因果,因是能造作、产生一定后果的原因,果就是由一定原因产生的结果。

由佛教的缘起论产生了因果理论,因果理论是佛教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对因果理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因果律指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佛教认为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因,也可能成为果,没有绝对的因,也没有绝对的果。

佛教所讲的因,有时与缘并用,且有一些区分。

狭义的因是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或内在原因,而缘则主要指产生结果的助因或外在的间接条件。

广义的因也包括缘。

因果是对存在和行为的互相关系尤其是前后关系的一种认识,佛教的因果理论是其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也是其人生现象理论的基础,佛教中的十二因缘和六因、四缘、五果等说法都属于佛教因果理论范围。

佛教因果律随佛教的发展,也有了不同的说法:
1、小乘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关于因果观念主要是六因、四缘、五果。

六因是在分析三世善恶果报的各种条件或作用时提出的,包括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和异熟因。

四缘是一切有为法产生时的因,是从一般的果的产生角度来进行分析时所作出的对因的分类,包括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和增上缘。

五果是因缘所生或道力所证之果,包括异熟果、等流果、士用果、增上果和离系果。

2、大乘佛教的中观派从其理论的“空”观出发,否定有实在的因
果关系,认为因不实在,果也不实在,从而否定了因中有果论和因中无果论,否定有真正的“生”。

这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因果关系。

3、大乘佛教的瑜伽派从其理论的“识”出发,提出十因、四缘、五果,认为因果关系有一定的实在性,但因“识”也不是真实有,所以其因果观念与中观派也就没有实质的差别。

真的有因果存在吗

真的有因果存在吗

真的有因果存在吗
很多人经常说,真的有因果关系吗?佛家解析说这辈子如果做坏事了下辈子就投胎不好,很多人就说扯淡,这辈子过好就行了管下辈子呢?
佛家解析的因果是放大了,因果是有的,我们把因果缩小来看就明白了。

比如今天你坐高铁抽烟了是因,结果被拘留了这是果,所以说善有善报饿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间未到,这个时间就是放大跟缩小而已。

不是所有因果都是下辈子才报,也不是所有因果马上就报,所谓无风不起浪,风就是因那么浪就是果。

为什么很多学佛人学傻了,大家发现没有学佛人喜欢讲下辈子,人家一听就觉得没有用,今天的佛学被人用烂了,完全偏离了佛陀的本意。

比如某一个人今天被骗了,因就是贪或者无知造成的,果就是钱不见了。

我学的任何东西都有自己见解,奇门遁甲,风水,八字,佛学,修行,医学,营养学,学死书没有意思,不信大家百度一查佛学都是讲你上辈子不好,然后这辈子不好。

这辈子都没有搞明白还搞什么上辈子,我们人不是活在上辈子而是活现在,我们知识最好目前才是关键,假如说有上辈你现在也无法改了,这样知道只会消极又有何用呢?
百度东西书上东西只是参考不一定就是对的,人必须有自己见解跟思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因果关系今天作一个简单的开示,谈一谈因果的问题,其中包括因果的本体、分别、支分细节以及对因果的疑问。

什么叫做因果呢?比如说一个人去偷盗,偷了东西以后,在他的身口意中哪一个是因呢?我们经常讲的业,在这里和因是一回事。

偷盗人用手去抓一个东西放到自己的包里,这是不是叫做因呢?当一个人心里想:我要去偷这个东西,这个起心动念是因吗?上述身口意行为当中到底哪一个是因?一切有部和唯识宗对于因果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是,在名言谛中比较究竟的是唯识宗所阐述的观点。

他们认为,每一个人自从无始以来到成佛之间,都有一个心的相续,此心相续有时候有眼耳鼻舌等五识,有时候没有,无论它有怎样不同的分别,总有一个恒时不灭的存在,叫阿赖耶识。

造了业以后,就会在阿赖耶识里播下一个种子。

还有一个比喻是:下雪的时候,将墨水倒在雪里,雪就变成了墨水的颜色,雪化之后,在地上就可以看到这种颜色。

同样的,如果以烦恼去造业,当这个烦恼消失的时候,这个业就会留在阿赖耶识上。

业(或因)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如稻谷的种子,我们肉眼看不出它能发生稻芽,但是它确实蕴藏着这样的能力,同样,当阿赖耶识上播下一个业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因缘成熟后,它就会产生出“果”,这个果也叫报应。

所以因(或业)的本性就是阿赖耶识上这种特殊的能力。

当一个人杀生、偷盗的行为完成以后,在他的阿赖耶识上就会留下这个行为的种子。

这颗种子什么时候发芽是不定的。

经书中常用粮食的比喻来说明报应的早晚。

粮食蔬菜品种繁多,它们成熟的早晚也不相同。

有些成熟只需要一两个月,有些却需要五六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种差异来自于种子本身的不同,以及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

同样的,经书里讲因的成熟有四种:一是今生报应。

比如年轻的时候造业,中老年时得报,有时甚至更快,当下就可以看到果报,这是什么原因呢?某些特殊因缘可以使果迅速出现,这个很快成熟的业,来自于它的对境和动机,在《百业经》中就汇集了很多这样的公案。

比如说,僧众和普通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对境,如果偷僧众的东西或毁谤僧众很严重的话,就有可能在当下或今生见到报应;如果对境是一般人,肯定是有果报,但不一定马上或在这一生显现,这种差别是由对境不同而产生的。

另外是动机的差异,如果杀生的念头非常强烈或蓄谋以久,以这样的动机去杀生的话,那么它的报应很快就会成熟,若杀生动机不那么强烈,则虽然有果,但不会很快显现。

不很快显现的果又可分为三种:一是下一世一定会成熟的果。

比如造五无间罪之类的大恶业或大善业,在下一世一定会报应;二是虽然肯定有果报,但成熟期不定,或许三四代以后,或许更长时间;三是也许有果报也许没有果报。

从因果不虚的角度来看,这是什么原因呢?如果这个因(或业)的能力很微弱,当它遇到强大的对治力时,它的果就不一定发生。

前面三种称为定业,第四种叫做不定业。

业的这四种不同的能力唯有佛是全知的,其他的普通人乃至俱有神通的外道和小乘阿罗汉也不能彻底了解。

佛出世时,印度有许多外道,他们用神通亲眼看到一个一生行善的人,死后却去了地狱、做了饿鬼或堕入旁生,如果因果是真实存在的,那么为何善无善报呢?于是他们认为因果之说完全是骗人的。

一个一生行善的人为什么会堕落呢?他今生行善,没有造什么恶业,但是我们不知道他的过去世是怎样的人。

也许他今生是行善之人,他的上一世和上上一世还是行善之人,但再往前推就不一定了,可能在很多世以前他造了恶业。

从三种定业分别来看,他今生所做善业不属于现世报应和下一世报应的业,而是属于第三种定业,即它有果报,但也许在几千年、几万年,甚至于几百万年之后才会发生。

在我们生生世世当中,有没有这种业呢?回答是肯定的。

所以虽然我们现在做得很好,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清除过去世造的恶业,它就会一直等着我们,这种业一旦发生果报,是没法回避的,只有暂时堕下去了。

但是今生做的善业是不是空耗了呢?不是,它也有果报。

如果这个业的能力不是很强、成熟很慢,就有可能先堕落再上升。

所以,不要说一点正知正见都没有的人,就连修证比较不错的那些外道仙人,他们在因果知见上都是迷惑的。

这是因为因果循环错综复杂、贯穿三世,唯有佛知道前后的一切来龙去脉,而其他人只能知道中间的一部分。

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看到的某些情形,即某人前世行善,后世堕落,便下结论说因果是不存在的。

这些外道仙人一般很有学问,也有一些世间神通,于是他们就著书立说,迷惑了很多人,从而渐渐形成一个教派,断见便由此产生了。

常见又是怎么来的呢?有些人虽然有神通,但看得不是很远。

他们用神通看到自己来自于色界,在做天人的时候,梵天、帝释就存在了,现在自己死了,但回头看去,帝释梵天还没有死。

他继续观察帝释梵天是什么时候生的,什么时候会死,往前看了几千年、几万年发现他们都不会死,于是觉得他们是永远不死的;然后又往后推到几万年、几百万年,但仍然没有看到他们是哪一天生的,这时他就认为,梵天帝释下面的人才会有生死,而梵天帝释是常住不灭的。

他们把这个观点写进书里,于是很多人跟着他学,就又形成了一个教派。

常见和断见都是这样来的。

现代人在这方面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有些人没有偷盗、杀生或伤害他人,并且持戒行善也做得不错,然而他的工作、生活却处处不如人意,于是有人就想不通:如果因果存在,善良的人怎么会遭到不幸呢?对因果或《俱舍论》没有深入了解的居士也会有这种看法,甚至有人这样说,我参加法会又念了那么多经,就不该有这样那样的病痛或灾难。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参加法会、放生及所做的一切善举,已经存入我们的阿赖耶识中,没有显果是因为因缘没有成熟,就象一个农民春天种地,他把仅有的粮食都播了种,家里就没有粮食了,要等五六个月以后才会丰收,而现在他却是一个没有饭吃的穷人。

有人觉得奇怪,你种了那么多地,天天辛勤劳动,为什么没饭吃呢?这种疑问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谁都知道,播种和丰收之间是有一段时间间隔的,现在没有粮食是因为他去年没有好好种地,没有得到丰收,所以把种子播下去后,便没有余粮可吃,这与他今年的辛勤劳作没有直接关系。

同样,参加法会或放生与现在的病痛灾难也没有直接的联系,病痛灾难是过去世所造恶业的成熟显现。

现在我们来分析遇到病痛灾难是否全由因果决定的问题。

先看外道的观点。

一种外道认为,全部显现都是由业力来安排,一个人的一生过得好与不好,甚至连吃一顿饭是早是迟都是命中注定的,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佛教不承认它。

病痛也好,灾难也好,它有多种因缘,有些病是前世的病,也叫业力病,这种病无论花多少钱,采用多么高明的医疗手段,都无法治愈,这有可能跟因果有关系。

假如你只是感冒头痛发烧,不能排除是因果的原因,但也不是一定由前世的因所导致。

所以有些事物确实是跟因果有联系,有些跟因果却没有直接的关联,佛教一直强调不堕二边,在因果上也是如此。

若像外道所讲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无法改变的话,那修行还有什么用呢?既然已经注定了,什么都不用做了,结果好就随意享受,不好也只有任其发生,听天由命。

同样,假如真有一个命中注定的话,那么布施给别人食物也没有用,给了也吃不饱,因为他命中注定要挨饿,所以这种宿命论是不能成立的。

还有另一些世间人根本不承认因果,这也是错误的。

我们要走中间的路,不堕二边。

痛苦和快乐跟因果是否有关,以我们现在的智慧和感官是没法确定的。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我们现在做得好与不好,是跟以后的果必然关连,但跟现在的显现没有直接关系,特殊因缘除外。

另一种情况,有些人平时无恶不作,但他也没病没灾,过得很好,甚至一辈子都荣华富贵直至寿终正寝。

于是又有人说:如果因果存在的话,他们干了那么多坏事,为什么没有报应,行善之人与造恶之人比较时,造恶之人过得还要健康快乐,这不是说明因果根本没有吗?这与种地的情况完全是一样的。

有人认为,因为杀生偷盗违背了宗教信仰,所以才不能杀生偷盗。

其实并非如此,其实是因为杀生偷盗违背了自然的规律,所以他必然会遭到报应。

比如服毒是不是违背佛教呢?佛教是禁止人服毒的,而毒药本身是不能吃的,如果你非要尝试的话,必然会中毒并感受痛苦,这就是违背自然规律而得到的果报。

有些毒品服用后立即会发作,有些则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才发作,因果报应也是如此,虽然因果是我们的眼睛看不见的,但它们的显现规律都是一样的。

当一个人服毒后还没有发作并活得很健康时,有人便以为他服的不是毒,仔细想想这有道理吗?没有发作并非没有中毒,只是毒发的时间没到而已。

同样,杀生偷盗就象把毒品吞下去一样,肯定是要发作的,只不过需要一个阶段或一个过程罢了。

在经书里还讲述了另外一个例子,以前有一个国王杀害了阿罗汉,第二天他所辖的领土内下了无数珠宝雨,以后连续六天中,天降的宝物一天比一天珍贵,但在第八天却降下铺天盖地的黄土,全国所有的人都被埋葬于黄土之下,一命呜呼。

为什么国王杀了阿罗汉后反而感得天降珠宝呢?因为他过去世曾造过殊胜的善业,现在虽作了极大的恶业,但当两种不同的业相遇时,原来的善业先成熟,自然得到大的善报,当善报受尽后立即恶报现前。

这其中先后的顺序是不是像外道所讲是由造物主安排的呢?肯定不是,这与粮食成熟的道理相同,是由土壤、阳光、气候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决非人为所致,这是一个自然的规律,因果也是如此。

如果想更多地了解因果方面的问题,可以看《俱舍论》第四品,其中阐述的因果道理十分清晰明了。

如果对因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定解,就会出现许多问题,有神通的人尚且如此,没有神通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第四种因是不定因,因为它的能力很微弱,所以碰到其他的违缘时,不论善业或恶业,它就不会发生果了。

比如恶业,我们要给它制造一种违缘使它变成不定业,这个违缘就是忏悔。

在《大乘阿毗达摩》中讲无始以来所造恶业都有办法让它变成不定业,这个办法就是对它生起后悔,并发誓以后再也不造的决心。

后悔和发誓不造恶是转定业为不定业的两个关键条件。

比如,一个人原来靠杀猪宰羊生活,后来改行不做,开始当居士念佛,他对原来的恶业生起很大的后悔心,并发誓一生当中再也不去做这种恶事,当这两个条件完全具备后,他所造的杀业都将变成不定业,以后就不一定得果报,若再进一步深刻忏悔,就有可能完全不受果报。

这是这一世的情况,然而往昔世中曾经造过哪些恶业,我们都记不得了,但是我们可以这样来想,从无始以来所做的一切罪业,无论是在知道或不知道的情况下所为,都是不应该做的,如同服了毒药,生起强烈的恐惧和后悔心,发誓从此再也不做,这样就可以令无始以来所造的一切恶业都变成不定业,这是很有意义且十分重要的。

如果不能这样做的话,情况就很难讲了。

虽然我们今生没有杀生、偷盗造恶业,都是居士或出家人,经常念佛、修法、放生做善事,但是我们所做的毕竟是凡夫人的有漏善业,如果又没有回向的话,一旦生起一个强烈的嗔恨心,便可摧毁长时所积的善业,因为凡夫人的这些善根都是靠不住的,现在做得好,以后做得好不好,谁也没把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