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起搏器护理要点
起搏器护理要点
起搏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节律异常的医疗设备,对于安装起搏器的患者,以下是一些护理要点:
1. 定期随访: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随访,包括起搏器的程控检查和心脏功能评估。
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起搏器的设置,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2. 避免磁场和电磁干扰:起搏器容易受到磁场和电磁干扰的影响,应避免接近高磁场区域,如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大型电机、电磁炉等。
在进行一些医疗检查或治疗前,告知医生或技术人员您装有起搏器。
3. 日常活动注意:避免剧烈的运动或活动,尤其是可能导致起搏器受到冲击或振动的运动。
避免举重、剧烈的身体碰撞或摔倒。
4. 电子设备使用:与起搏器保持一定距离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
避免将这些设备直接放在起搏器附近。
5. 注意感染预防:起搏器植入部位的皮肤要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如果出现伤口感染或其他异常,及时就医处理。
6. 旅行注意事项:在乘坐飞机、通过安检时,告知工作人员您装有起搏器,以获得相应的协助和指导。
7. 紧急情况处理:随身携带起搏器识别卡或相关医疗信息,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提供给医疗人员。
8. 电池寿命:了解起搏器电池的寿命,并按照医生的建议及时更换。
9. 注意症状变化: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心跳异常、胸闷、眩晕等不适,应及时就医。
10. 遵循医生指导:最重要的是,严格遵循医生的具体护理指导和建议,他们会根
据你的个体情况提供最合适的护理方案。
每个人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最好与医生或医疗团队进行详细的沟通和咨询,以获取针对个人情况的准确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
使用心脏起搏器患者护理常规
使用心脏起搏器患者护理常规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使用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的护理常规指南。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医疗设备,需要特别的护理和注意。
护理常规
以下是使用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应遵守的护理常规:
1.定期随访:定期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心脏起搏器的随访。
随访时医生将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作。
2.避免强磁场:避免暴露在强磁场中的环境,如MRI扫描设备等。
强磁场可能对心脏起搏器造成干扰。
3.避免电磁干扰:避免使用电磁干扰较强的设备,如手机、电磁炉等靠近心脏起搏器。
这些设备可能干扰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4.保持身体清洁:定期在医生的指导下清洗患者手术切口。
保
持切口干燥和清洁可以预防感染。
5.遵循医嘱: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药物,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疗设备,但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
6.注意体征变化:密切注意身体状况的任何变化,如疼痛、肿胀、感染迹象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7.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保持积极的态度,与家人和医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可以促进康复。
结论
遵守上述护理常规对于使用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至关重要。
同时,患者还应与医生保持定期联系,及时咨询和解决相关问题。
通过合
理的护理和医疗指导,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心脏起搏器,保持良好
的生活质量。
起搏器安装术护理常规
起搏器安装术护理常规
人工心脏起博器由脉冲发生器和电极组成。
脉冲发生器通过电极与内膜相连,脉冲发生器发放一定频率、振幅的电脉冲,通过电极刺激心脏,代替起搏点发放脉动,使心脏有规律的收缩,达到人为地控制心率,维持心脏泵功能的作用。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向病人作好解释工作和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取得病人的术中、术后配合。
2、签手术同意书,做血常规、凝血、感染四项、心电图等项检查。
3、术前备皮:右或左锁骨下皮肤。
4、术前留置套管针。
5、术前禁食4-6小时,可以饮水。
术后护理:
1、绝对卧床一天,尽量少搬动病人,非搬动时应平稳。
避免患侧上肢外展活动,颈部过度牵拉,第二天晨起换药后可下床活动。
2、伤口处沙袋压迫2-4小时,同时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或感染。
3、术后可根据情况进行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心率低于起搏心率或出现其它异常情况,应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4、监测术后体温情况。
常规应用抗生素一天,预防感染。
5、术后食清淡、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7、教会病人数脉搏,以便自我监测起搏器功能。
临时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常规
临时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常规1.目的1.1确保病人安全、有效治疗。
1.2防止安全意外。
1.3预防静脉导管引发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2.范围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及肱静脉起搏器鞘管。
3.术后护理要点3.1患者行临时起搏器置入术后应予持续心电监测,观察病人心率、心律变化,生命体征及起搏器工作状况,及时发现起搏故障,及时处理。
3.2术后患者予卧床休息,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妥善固定临时起搏电极,穿刺侧肢体适当制动,以免电极脱位。
3.3保持大便通畅。
3.4每日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疼痛、感染等情况,定时更换敷料,3M伤口敷料1次/周,有潮湿、渗液及污染时随时更换。
3.5密切观察患者的起搏心率情况,每班记录起搏器设置的频率。
3.7床边应备有一个备用电池,当电量不足出现黄色灯亮时应及时更换。
3.8起搏器应固定在床边固定位置,以免误动设定值。
3.9留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周,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或准备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
3.10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及时遵医嘱予以处理。
4.1置管时常见并发症:4.1.1气胸:由穿刺误入胸腔引起,少量气胸不必处理,如为张力性气胸,应做紧急处理。
4.1.2血胸:如血管损伤且流到胸腔则可致血胸。
4.1.3误入锁骨下动脉:可见鲜红的搏动性血液喷出,只要拔出针头,局部压迫即可;如已插入穿刺鞘者,不要贸然拔出,需请胸外科医师会诊一起处理,以防产生灾难性后果。
4.1.4锁骨下动静脉瘘:常由于进针太深,穿过静脉和动脉,形成通道。
4.1.5空气栓塞。
4.1.6心律失常。
4.1.7右心室穿孔。
4.1.8感染。
4.2基本参数的概念:4.2.1起搏频率:起搏器发放脉冲的频率。
4.2.2起搏阈值,又叫输出电流强度:引起心脏有效起搏的最低电脉冲强度。
4.2.3感知灵敏度:指起搏器感知P波或R波的能力,通常以P波或R波高度mv表示。
数值越小,感知灵敏度越高;若在临时起搏器出现竞争心律,可调高感知灵敏度。
永久起搏器护理常规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一、术前准备1 术前辅助检查:术前化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及出凝血时间、胸部X线正位片、心脏彩超。
2 药物准备①术前停用活血化瘀药物,如肝素、阿司匹林等,以防术中出血及皮下囊袋内形成血肿;②尽可能停用抗心律失常药3个半衰期;心力衰竭应尽可能消除或加以改善;③术前常规做抗生素(如青霉素或庆大霉素)试验,并做好普鲁卡因试验。
必要时术前30 min应用镇静药物(如安定等)。
3 心理护理术前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安装起搏器的必要性,了解安置术的大体过程,使患者消除顾虑,积极配合。
4 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指导患者熟练掌握呼气屏气动作,以便配合静脉穿刺插入起搏器导管。
5 皮肤准备:备皮范围上及下颌,下至肋缘,两侧至腋下。
术前皮肤准备范围应较大些,因为预定静脉插管如失败,常在其附近甚至改行对侧穿刺,手术部位清洁应彻底。
6 术前饮食术前一餐应少食但不禁饮食,以防患者虚脱、低血糖或静脉充盈不良。
7术前行电生理检查,明确能否诱发出室速或室颤及其频率、形态、终止方式。
8 留置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以便抢救用药。
二、术后护理起搏器系统植入后,应严密监护、及时发现起搏器失灵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积极采取防治措施。
1、术后监测及时接诊患者,让患者保持平卧位运回监护病房,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以备急救和术后用药。
术后一般监护2~3天,观察起搏器感知功能,患者心律、心率和临床表现。
每30 min测血压一次。
2、绝对卧床休息3天,取平卧、半卧或向左侧卧位,禁止右侧卧位,协助患者洗漱、进食、排便,做好晨晚间护理。
3、沙袋压迫伤口48小时,适当限制安装起搏器导线肢体活动,以免电极脱落。
4、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定期更换敷料,发现伤口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7-10天拆线。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6、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协助患者排便,养成每日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发生。
临时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护理常规
临时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护理常规1.术前准备:确认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告知患者术后可能的不适感,如心搏过快或过慢,胸闷等,并进行必要的知情同意。
术前将病人移至手术室后,连接生命体征监护仪,包括心电图监护和血压监测。
2.安置术中护理:根据手术室护士和医生的指示,协助病人进行恰当的体位,保证手术室的准备工作,如消毒皮肤、设置手术器械等。
在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记录心率、血压等指标,随时向医生报告。
3.术后观察和处理:监测心电图监护仪上的波形,确保心脏起搏器起搏正常,没有异常。
同时,观察病人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有无心搏过快、过慢、过缓、过速等情况,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4.保持安静和舒适:术后的病人需要维持平静和安静的环境,以减少心脏负荷。
避免病人劳累和紧张情绪,保持有利于休息的环境。
5.定期更换电池:临时心脏起搏器通常只能维持半小时到数天的时间,因此需要定期更换电池。
护理人员需要提前监测电池的电量,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更换。
6.术后伤口护理:术后需要对伤口进行消毒和处理,定期更换敷料,并观察伤口是否有感染迹象,如红肿、渗液等。
必要时,护理人员可以帮助病人进行伤口换药。
7.监测电极导线:在术后的一段时间内,需要监测起搏器电极导线的稳定性,防止移位或脱出。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电极导线的长度和固定情况,并观察有无翻转、移位等问题。
8.定期检查和记录:根据医生的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病人进行心电图、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并记录。
同时,监测起搏器的工作情况和电池寿命,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9.客观观察和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抚和支持。
对于病人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如头晕、胸闷等,需要进行及时的解释和心理疏导。
10.教育指导:给予病人和家属关于病情、治疗和康复的相关知识,并指导病人合理活动和饮食,严格遵循医嘱,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以上是临时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的一些护理常规,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观察术后病情的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并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病人的安全和康复。
心脏起搏器术护理常规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分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和临时心脏起搏。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是在皮下埋植心脏起搏器,起搏器产生电脉冲经过起搏电极导线传送至心脏,刺激心脏激动和收缩,以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一种方法。
临时心脏起搏是将电极导线经外周静脉(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送至右心室心内膜,将临时起搏器置于体外,发放脉冲电流来刺激心脏起搏,一般应用时间不超过1个月。
一、概述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由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导线组成。
永久性起搏器根据电极导线植入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和三腔起搏器。
单腔起搏器是将一根电极导线放置于一个心腔,如右心室(心尖部)或右心房(右心耳)。
双腔起搏器是将两根电极导线分别置于心房和心室进行房室顺序起搏治疗。
三腔起搏器电极导线的放置方法,根据治疗目的不同分为双房+右室、右房+双室两种。
双房+右室主要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合并阵发性房颤,右房+双室主要用于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以协调房室和(或)室间活动,改善心功能。
(一)适应症1.永久性起搏器手术适应证(1)房室传导阻滞。
(2)慢性双束支和三束支阻滞。
(3)急性心肌梗死。
(4)窦房结功能不全。
(5)室上性心动过速。
(6)治疗心动过速起搏。
(7)血管迷走性晕厥。
(8)肥厚性心肌病和扩张性心肌病。
(9)心脏移植患者。
2.临时心脏起搏手术适应证:主要是用于需紧急心脏起搏、病情可能恢复的患者。
(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或心动过缓伴循环不良症状。
(2)超速抑制治疗。
(3)病窦综合征。
(4)心动过缓。
(5)心脏骤停。
(6)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
(7)急性心肌炎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8)药物中毒或电解质紊乱引起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9)需保护性应用的患者。
(二)禁忌症1.重度主动脉反流。
2.周身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败血症。
4.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5.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护理常规
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护理常规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应用电子仪器模拟窦房结的功能按一定的频率直接刺激心脏,有节律地控制和调节心脏活动的自律性,维持必要的循环功能的方法,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某些心血管疾病有效的抢救措施和治疗手段。
一. 起搏器植入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首先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起搏器的功能及临床应用效果和治疗意义。
手术前一晚向患者家属及本人详细交待病情,并安慰患者,必要时睡前口服安定片,争取安静入睡,减轻患者恐惧感。
2. 根据安置起搏器所选的部位备皮,病情许可时洗澡更衣。
3. 遵医嘱进行抗生素皮试。
4. 训练病人床上排便,防止术后尿潴留。
5. 术前可少量进食、饮水,以防止术中小便过多。
6. 特别紧张的患者,术前遵医嘱肌注安定 10mg ,防止术中病人烦躁不安及恐惧。
二.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1. 与手术医生床边交接病人,测量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检查伤口有无渗血、血肿,遵医嘱予以沙袋压迫2-6小时,记录床边心电图。
2. 严密心电监护,观察起搏器发放信号是否正常,有无起搏和感知障碍,必要时重新测试、调整。
3. 术后遵医嘱平卧6-12小时后,可将床头适当摇高,术后3天尽量保持平卧位或左侧卧位。
术侧肢体不宜过度活动,防止电极脱位。
4. 保持大小便通畅,卧床期间认真做好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
5. 术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5-7天,防止伤口感染。
6.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促进伤口愈合。
三.出院宣教1. 安装起搏器后可正常工作,但必须注意休息,术肢避免提重物,避免高强度的活动或在人群中拥挤,避免撞击心前区。
2. 淋浴时,避免用力搓揉植入起搏器的皮肤处。
3. 远离强磁场、电场,不宜接近高压电线、电瓶车等。
雷雨天不在户外活动或逗留,以免干扰起搏功能。
4. 起搏器植入卡应随身携带,就医时应告知医生。
5. 定期随访:出院后1-3个月随访一次,病情稳定后每半年一次,以便及时发现电极故障和电池耗竭,有异常情况时(如自测脉搏﹤60次/分)应随时就诊。
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护理常规
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有无晕厥史、心脏传导阻滞等,了解各脏器功能检查情况,评估人工心脏起博器置入的适应证、禁忌证。
2、评估患者是否做好术前准备:手术部位的常规备皮;术前禁食6~8小时,以防术中呕吐致窒息;术前医嘱用药、皮试;术前休息及消除紧张、恐惧等心理因素。
3、检查术前有关用物,包括人工心脏起搏器、抢救车、监护仪、除颤仪、临时心脏起搏器、起搏电器等。
【护理措施】1、术前简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心脏起搏器置入的目的、过程及配合要点,给予心理支持。
2、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3~5天,术侧肩关节避免大幅度活动,防止电极脱位。
协助患者每2小时翻身1次,避免右侧卧位。
术后5~7天可下床活动,逐步活动术侧肩关节,避免提重物。
3、术后2~3天内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变化,以了解起搏器的工作情况。
4、术后用沙袋压迫伤口6~8小时,观察伤口有无出血;保持伤口敷料干燥,伤口敷料隔日换药1次,潮湿时及时更换;起搏器囊袋处避免外力压迫、冲击。
5、密切观察起搏器异常的症状和体征,如头痛、眩晕、胸痛、气短、打嗝、肌肉痛等,及时发现并处理。
6、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测体温至少每4小时1次。
7、保持大便通畅,进食易消化饮食。
必要时应用缓泻剂。
【健康指导】1、嘱咐患者起搏器置入术后,按要求卧床休息。
2、指导患者自我照顾和监测起搏器功能。
(1)随身携带起搏器急救卡,注明起搏器类型、品牌、型号、数字、设置频率等,以便发生应急事件时参考。
(2)测脉搏。
每日早、中、晚自测脉搏1次,每次1分钟。
如发现脉搏低于起搏频率5次以上或节律异常,应及时就诊。
如起搏器工作慢,注意电源是否耗竭。
(3)尽量避免与强电磁场、某些家电、理疗电器设备等接触。
(4)定期复查心电图。
出院后分别于第1、3、6月复诊;稳定后则每半年复诊1次;接近起搏器寿命阶段每1~3个月复诊1次。
医院人工心脏起搏患者诊疗护理常规
医院人工心脏起搏患者诊疗护理常规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脉冲发生器(简称起搏器),用特定频率的脉冲电流,经过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代替心脏的起搏点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和诊断方法。
主要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也可用于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近年选择性用于心力衰竭时改善心功能。
1.绝对卧床1日,必须搬动时应注意平稳,避免患侧上肢外展及颈部过度牵拉。
第二日伤口换药后可进行床上活动,如果床上活动无胸闷、心悸等不适,可下床活动。
2.遵医嘱伤口处沙袋压迫2~4小时,同时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或感染情况。
第二日协助医师完成伤口换药。
3.起搏器工作状况的观察:根据情况进行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变化。
如心率低于起搏心率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4.监测术后体温情况,遵医嘱应用抗生素3日,预防感染。
5.术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进食时注意保护伤口,避免污染伤口。
6.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等药物,防止因用力排便发生意外。
7.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满足术后基础护理,并做好起搏器术后注意事项的宣教。
8.出院后定期复查,1~3个月复查1次。
9.健康指导。
(1)教会患者自测脉搏,尤其是在安置初期及电池寿命将尽时,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查明原因。
(2)穿着柔软宽松的衣服,避免对伤口或起搏器造成压迫。
起搏器置入处避免撞击,洗澡时勿用力揉搓。
(3)患者应远离高压电的设备,禁止做磁共振检查。
(4)术后逐渐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6个月内不抬举大于2.5千克的重物。
(5)随身携带“心脏起搏器的识别片”诊断卡。
(6)按时服药,定期门诊随诊,查心电图和起搏器的功能。
新装起搏器患者在2个月以内,每2~3周门诊随访1次;2个月至1年内,每1~2个月随访1次,以后每2个月随访1次至起搏器电池耗尽前半年,最后半年每个月复查1次,直至更换起搏器。
二、主要护理问题1.潜在并发症:感染、出血。
2.疼痛:与手术有关。
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医疗限制有关。
心脏起搏器护理要点
心脏起搏器护理要点
一、定期检查
1. 术后1个月内,应每周进行1-2次心电图检查,以便及时了解起搏器的工作情况。
2. 术后1-3个月,每月进行一次心电图检查,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3. 以后每隔3个月至半年进行一次心电图检查,如有不适,应随时就诊。
二、日常生活
1. 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举重等,以免对起搏器造成过大的冲击力。
2. 避免接触高磁场、高电压的环境,如电磁炉、高压线等,以免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3. 保持稳定情绪,避免过度兴奋或紧张。
4. 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5. 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大便通畅。
三、药物注意
1. 术后需继续服用抗凝药物,应遵从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2. 如有其他疾病需要服药,应告知医生已植入起搏器。
3. 避免服用影响起搏器工作的药物,如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失眠的药物等。
四、运动锻炼
1. 术后可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身体健康。
2. 运动时应避免撞击到植入起搏器的部位。
3. 运动时应注意心率变化,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
五、自我监测
1. 注意观察植入起搏器部位的皮肤是否正常,有无红肿、疼痛等现象。
2. 注意监测心率变化,与平时是否有明显不同。
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3. 如出现头晕、胸闷、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
六、日常起居
1. 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2. 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过度油腻、刺激性食物。
安装临时起搏器护理常规
安装临时起搏器护理常规安装临时起搏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程序,用于治疗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导致的心律失常。
在临时起搏器安装后,护理的重点是确保起搏器稳定运行,及时识别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提供适当的护理与照顾。
本文将详细介绍临时起搏器的护理常规。
临时起搏器护理常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评估患者病情、监测起搏器功能、观察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教育患者及家属、饮食护理等。
一、评估患者病情:1.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状况等生命体征,以及起搏器的工作状态。
2.观察患者的症状,包括胸闷、头晕、呕吐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定期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二、监测起搏器功能:1.每天检查起搏器是否正常工作,包括起搏器输出电流是否符合要求,电池电量是否充足等。
2.定期进行起搏器功能测试,以确保起搏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观察起搏器的工作指示灯,判断起搏器是否在正常工作。
三、观察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1.观察患者的起搏点压痛情况,及时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受。
2.定期检查胸部导线固定情况,确保导线不松动。
3.观察是否有感染迹象,如红肿、渗液等,及时处理并向医生报告。
4.定期更换导线固定贴剂,以确保导线的固定性。
四、教育患者及家属:1.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临时起搏器的作用、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
2.教育患者及家属起搏器的保养与维护方法,如定期更换电池、防止导线拉扯等。
3.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急救措施,在起搏器工作异常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建议患者及家属定期到医院复诊,进行起搏器功能检查及评估。
五、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过于油腻或刺激性食物。
2.控制饮食中的盐分摄入,以预防水钠潴留,导致心脏负担增加。
3.避免饮酒和咖啡因含量高的饮料,以防止诱发心律失常。
六、其他护理:1.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支持,提供温暖、安静的护理环境。
2.定期更换起搏器电池,避免电池电量耗尽导致起搏器失效。
起搏器置入术的护理
起搏器置入术的护理一、术前护理:1.确保患者了解手术的目的、过程和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进行术前评估,包括心电图、胸部X线、心脏彩超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心脏状况和手术风险。
3.患者需要空腹,通常要求禁食6-8小时,以减少手术期间呕吐的风险。
二、术中护理:1.为患者提供适当的麻醉,一般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决定。
2.护士需要做好术中的观察和监护工作,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保持手术区域清洁,并适时递交所需的器械和药物。
三、术后护理:1.将患者转入观察室或病房,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并监测心电图的变化。
2.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3.检查手术伤口,观察有无出血、感染等情况,及时更换伤口敷料。
4.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和活动,以预防肺部感染和静脉血栓形成。
5.教育患者及家属关于起搏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包括避免强电磁场和避孕方式的选择。
6.定期随访患者的起搏器功能和心电图结果,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7.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手术的不适和恢复期间的困难,鼓励他们积极配合康复计划。
四、并发症及处理:1.起搏器移位或脱落:若发现起搏器异位或脱落,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如重新植入起搏器。
2.出血:如有术后出血,应施行止血措施,如加压包扎、输注血浆等。
3.感染:如伤口感染,应进行合理的抗感染治疗,如使用抗生素、伤口清创等。
以上是起搏器置入术的护理内容。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手术的风险,并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护士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需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术后护理要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手术成功率。
心脏起搏器术护理常规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分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和临时心脏起搏。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是在皮下埋植心脏起搏器,起搏器产生电脉冲经过起搏电极导线传送至心脏,刺激心脏激动和收缩,以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一种方法。
临时心脏起搏是将电极导线经外周静脉(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送至右心室心内膜,将临时起搏器置于体外,发放脉冲电流来刺激心脏起搏,一般应用时间不超过1个月。
一、概述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由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导线组成。
永久性起搏器根据电极导线植入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和三腔起搏器。
单腔起搏器是将一根电极导线放置于一个心腔,如右心室(心尖部)或右心房(右心耳)。
双腔起搏器是将两根电极导线分别置于心房和心室进行房室顺序起搏治疗。
三腔起搏器电极导线的放置方法,根据治疗目的不同分为双房+右室、右房+ 双室两种。
双房+右室主要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合并阵发性房颤,右房+双室主要用于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以协调房室和(或)室间活动,改善心功能。
(一)适应症1.永久性起搏器手术适应证(1)房室传导阻滞。
(2)慢性双束支和三束支阻滞。
(3)急性心肌梗死。
(4)窦房结功能不全。
(5)室上性心动过速。
(6)治疗心动过速起搏。
(7)血管迷走性晕厥。
(8)肥厚性心肌病和扩张性心肌病。
(9)心脏移植患者。
2.临时心脏起搏手术适应证:主要是用于需紧急心脏起搏、病情可能恢复的患者。
(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或心动过缓伴循环不良症状。
(2)超速抑制治疗。
(3)病窦综合征。
(4)心动过缓。
(5)心脏骤停。
(6)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
(7)急性心肌炎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8)药物中毒或电解质紊乱引起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9)需保护性应用的患者。
(二)禁忌症1.重度主动脉反流。
2.周身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败血症。
4.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5.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常规
1、术前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2、协助患者完成必要的相关检查,如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等。
3、永久起搏器备皮范围在左上胸部,包括颈部和腋下,临时起搏
器通常经股静脉,备皮范围是会阴部及双侧腹股沟,备皮后注意局部皮肤清洁。
4、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必要时留置导尿,术前建立静脉通
道,应用抗凝剂者需停用至凝血酶原时间恢复在正常范围内,术前使用抗生素一次。
5、术后永久起搏器者需保持平卧位或略左侧卧位8~12h,避免右
侧卧位,术侧肢体不宜过度活动,勿用力咳嗽。
临时起搏器患者需绝对卧床,术侧肢体避免屈曲或活动过度。
6、永久起搏器患者伤口局部盐袋加压6h,术后24h换药1 次,伤
口无异常可2~3天换药1次,观察起搏器囊袋有无肿胀,伤口有无渗血、红肿,局部疼痛等,如切口愈合良好,一般术后第7天拆线,临时起搏者每天换药,防止感染。
8、常规应用抗生素2~3天,预防感染。
禁用活血化瘀药物,防止皮下淤血。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拟定人:郑** 审核人:童** 修订日期:2020年8月拟定日期:202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