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多校联考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多校联考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ebd003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b.png)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多校联考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1.外界环境瞬息万变,而细胞生活的体内环境却能保持相对稳定。
这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内环境的稳态就是内环境三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②血浆相比组织液和淋巴液,蛋白质含量更高,比如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组织液和淋巴液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的功能④激素和抗体都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⑤在寒冷环境中促进人体代谢产热的激素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2.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立刻走进教室,这一行为与神经调节有关该过程中,其中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此刻①处K +外流,②处Na +内流,且两者均不需要消耗能量B.兴奋传导到②时,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C.②处产生的神经冲动,能沿着神经纤维向两侧传播出去D.若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指针不会发生偏转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可使血糖升高的动物激素,当人体受到某一外界刺激后体内会发生如右图所示的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人体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等均可升高血糖C.神经递质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一样可以重复使用D.下丘脑中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糖皮质激素的受体4.据某学术期刊报道,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
下图是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没有对照实验,不足以证明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B.记忆T细胞直接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C.实验鼠在抗原刺激下,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D.记忆T细胞识别抗原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有关5.将正常生长的植株幼苗水平放置时,受重力的影响,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二)生物试卷(含解析)
![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二)生物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abcc3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3.png)
故选B。
11.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肝脏细胞
B.当长时间内人体摄入的蛋白质不足时,会导致组织液的渗透压下降
C.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C、T2噬菌体为DNA病毒,DNA为双链结构,由于碱基互补配对,DNA中A=T,G=C,因此不可能出现胞嘧啶∶鸟嘌呤=2∶1,C符合题意;
D、新冠病毒为RNA病毒,由于RNA为单链结构,因此可出现胞嘧啶∶鸟嘌呤=2∶1,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通常,人体内的遗传信息的流向不可能是()
A.DNA流向DNAB.DNA流向RNA
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描述了生命活动中的衰老现象。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端粒受损可能会导致细胞衰老
B.细胞分化要通过基因选择性表达来实现
C.白发的原因是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升高,黑色素被分解
D.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答案:C
故选C。
6.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灰色野兔的是否纯合子,应采用的最简便方法分别是( )
A.自交、杂交B.测交、测交
C.自交、测交D.自交、自交
答案:C
解析: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鉴定一株高茎豌豆纯合与否,最简便方法是自交;野兔是高等动物,不能自交,鉴定一只灰色野兔的纯合与否,最简便方法是测交。
A.①为性别比例,人类的性别比例接近1:1
B.②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C.④为年龄组成,可以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ebbf8d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3.png)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1.下列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内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该患者内环境中含有葡萄糖,但不含呼吸酶B.该患者的内环境中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相互转化C.该患者内环境的pH值应比正常人的略微偏大D.该患者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比正常人的强2.图1是用微型电表测量离体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图2是该神经纤维某处的膜电位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1测得的电位可表示图2中AB段的电位B.图2中C和E点神经纤维膜上Na +的跨膜运输速率相同C.图2中FG段会发生Na +外运和K +内运D.由图2曲线走势不能得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3.信息分子是指生物体内、外具有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
下列有关信息分子发挥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作为体液中的化学信号分子刺激呼吸中枢调节呼吸运动B.信息分子都要通过体液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而发挥作用C.神经递质均需囊泡运输,释放后需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D.信息分子通过直接参与靶细胞的代谢过程发挥调节作用4.膜表面免疫球蛋白(BCR)是分布在B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
多个BCR与病原体表面的抗原结合而聚集在一起,会为激活B细胞提供信号。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R聚集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B细胞表面的BCR与其分化为浆细胞后产生的抗体识别不同的抗原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可相互提供信息D.根据图示过程可推测,记忆B细胞表面也具有BCR5.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正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1所示;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茎生长的作用情况。
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一段时间后,图1所示植物茎会背光弯曲生长B.图1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弯曲生长的特性C.在地球上进行图1实验,若植物茎向下弯曲生长说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更大D.若把图1装置按图示方向放回地球,同时去掉光源,植物茎的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r的范围是m< r <2 m6.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中,其中某次样品稀释102倍后,在25×16型血细胞计数板上计数5个中格酵母菌总数为244个,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每天定时从同一试管取样,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B.加样液之前,需对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可用试管刷清洗C.若一个小格内酵母菌数过多,应稀释到每小格1~2个再计数D.可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约为1.22×10 9个/mL7.有关古诗词的叙述,错误..的是()A.“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以泥封树枝……则根生”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根的作用B.“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体现了乙烯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C.“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体现了螟蛉与蜾蠃之间存在捕食关系D.“又种薤十根……居瓜子外,至五月瓜熟,薤可拔卖之,与瓜相避。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8e693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1e.png)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细胞多样性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多样性是指细胞都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等基本结构B.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研究,提出了细胞学说C.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D.细胞学说的意义在于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答案】C【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细胞的统一性是指细胞都具有细胞核(或拟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等基本结构,细胞的多样性是指细胞种类多种多样,A错误;B、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研究,提出了细胞学说,B错误;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的观点是细胞学说的内容之一,C正确;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多样性即细胞学说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的核心素养。
2.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的物质和结构基础。
以下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相互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中的各种蛋白质直接来源于食物,偏食必然导致营养不良B.人体成熟红细胞不具有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其中的血红蛋白来源于血浆C.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其合成或水解与蛋白质无直接关系D.原核生物细胞中某种蛋白质的合成与多种核酸和其它多种蛋白质有关【答案】D【分析】1、生物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
生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淀粉、糖原。
参与生物细胞构成的物质: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5b2e97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5.png)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1.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通常都是纯种发酵C.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D.醋酸菌在缺乏糖源时,可以将酒精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2.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无菌操作,请分析下列操作,正确的有几项()①干热灭菌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②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发酵初期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③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不需要灭菌④涂布平板时所用的涂布器需酒精浸泡后灼烧灭菌⑤培养基、锥形瓶都要进行干热蒸汽灭菌⑥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进行灭菌⑦带菌培养基必须经灭菌后才能倒掉A.三项B.二项C.一项D.四项3.为了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和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组的培养基分别是()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未接种的培养基,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C.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D.接种了的培养基,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4.如图为纯培养酵母菌的一个操作环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操作步骤是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B.除第一次划线外,以后的每一次划线的起点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C.图中酵母菌密度最小的是5处D.该接种方法适用于酵母菌的计数5.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分离菌种常用的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固体培养基灭菌后,应冷却至50℃左右时倒平板B.倒好的平板需立即使用,以免表面干燥,影响菌的生长C.涂布时可以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D.稀释涂布平板法也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6.一次性口罩的主要成分为聚丙烯纤维(PP),某科研团队准备从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的细菌。
图甲表示PP分解菌分离与计数的过程,6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为550、601、688;7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为58、73、97;8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为8、15、28。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生物试卷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生物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97e9e1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f.png)
射洪中学高2021级2023年上期第一次学月考试生物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选题(1-40每题1分,41-50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⑤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A .①②③⑤ B .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⑤ 2.下列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 .一公顷玉米的年产量 B .某草原非洲狮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C .每平方米草地中的杂草数量 D .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 3.如图是种群数量特征间关系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A 、B 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 C .D 通过影响出生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 .a 的含义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4.下列关于种群密度及其调査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出生率和迁入率能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B .种群数量达到K 值时,种内斗争较为激烈 C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是目测估计法 D .随机取样可降低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误差 5.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附近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下列不会对其调查结果产生影响的是( )A .初次捕捞和再次捕捞的时间间隔B .标记后的鲫鱼被再次捕捞的概率低C .标记物使鱼在池塘中易被捕鱼者发现D .再次捕获的鲫鱼由于计数不及时而死亡6.兴趣小组对一块棉田中某害虫的种群密度做了估算。
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631ba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5.png)
普宁华侨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级生物第Ⅰ卷(选择题)1.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激素主要存在于①中B. 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而K+主要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 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除了①,还有其它D. 图示中的A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
图中,根据①→①箭头①是单箭头可知,①是血浆①是组织液,①是淋巴,A是循环系统,B是泌尿系统。
【详解】A、激素主要存在于①血浆中,A正确;B、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而K+主要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正确;C、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除了①淋巴,还有其它例如血浆等,C正确;D、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主要包括①①①,D错误。
故选D。
2. 如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相关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高等动物所有细胞都没有与外部环境接触,需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换B. 当内环境的稳态被破坏时,代谢活动无法进行,细胞的生存会出现危机C. IV指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D. II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答案】C【解析】【分析】I是能进行体内外物质交换系统,并能为内环境提供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这说明I是呼吸系统:①表示体外的物质进入体内的结构,①表示消化系统:①表示泌尿系统,①主要指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的过程:IV表示体内物质排出的途径,应为皮肤。
【详解】A、高等动物有的细胞与外部环境接触,如消化道上皮细胞,A错误;B、当内环境的稳态被破坏时,代谢活动受到影响,但不一定无法进行,B错误;C、IV只有体内物质排出的途径,应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C正确:D、①小肠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D错误。
江苏省南菁高中、常州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南菁高中、常州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65b75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2.png)
江苏省南菁高中常州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钠离子在生命活动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食物中的钠离子进入细胞需要经过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B.钠离子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有密切关系C.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蛋白质,与钠离子关系不大D.血浆中钠离子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加【答案】C【解析】【分析】钠离子的浓度对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机体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是基于保持细胞外液钠离子浓度,即保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
【详解】A、食物中的钠离子进入细胞需要经过消化系统的吸收和循环系统的运输,A正确;B、受刺激时,神经元膜外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使得膜外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与邻近未兴奋区域形成局部电流,神经冲动向未兴奋区域传导,B正确;C、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蛋白和无机盐,C错误;D、血浆中钠离子含量降低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D正确。
故选C。
2.研究发现,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味蕾细胞识别,经一系列传导和传递,最终抵达大脑皮层的CeA和GCbt区域,分别产生甜味和苦味。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感觉到苦味和甜味的过程属于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B.味蕾细胞识别苦味分子后,膜内外发生电位变化C.在苦味物质中加大量糖后,人仍然能感觉到苦味D.味蕾细胞和与之相连的感觉神经末梢共同构成感受器【答案】A【解析】【分析】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形式。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活动多种多样,几乎全身的每一块骨骼肌和每一个内脏器官都有反射活动。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详解】A、感觉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感觉到苦味和甜味的过程只是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到达了大脑皮层,没有经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引起相应的行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A错误;B、味蕾细胞识别苦味分子后,产生兴奋,膜内外发生电位变化由原来的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B 正确;C、“甜不压苦”和“苦尽甘来”的生物学机制是:当动物摄入甜味物质,能在CeA产生甜的感觉,但该信息不能传至苦味中枢,所以甜不压苦;但如果摄入苦味物质,在GCbt产生苦的感觉,会正反馈作用于脑干中苦味神经元感觉更苦;同时抑制脑干中甜味神经元,因此“苦尽”才能“甘来”。
运城市康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
![运城市康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d2ed31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1.png)
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2023年3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细菌都是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C.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D.生产者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是自养生物2.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包含5个营养级,但缺少分解者B.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同种生物的总和C.若乙由于某种原因大量减少,则丙的数量在短期内大量增加D.图中丁和丙、戊和丁之间都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种间竞争关系3.深海热泉喷出的海水富含硫化氢,此处硫化细菌非常丰富,还生活着与细菌共生的巨型管栖动物、罗希盲虾、多毛雪蟹等奇特的生物。
当“热泉”停止喷发消失时,这些生物也随之彻底消失。
当新“热泉”产生时,这些生物又再次出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热泉环境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热泉群落B.热泉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C.新的热泉群落的重建属于初生演替D.分布在海底的热泉群落没有垂直结构4.碧峰峡景区是中国最大保护大熊猫的生态系统。
大熊猫喜食竹子,每天要吃大量竹子,但一般只能利用其中一小部分纤维素,研究表明,大熊猫的基因组缺少编码纤维素酶的基因,但是肠道中有多种纤维素分解菌。
下图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示意图(a~d表示能量值,d表示流向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纤维素分解菌和大熊猫的种间关系为寄生B.能量流动方向是竹子→纤维素分解菌→大熊猫C.e包含了竹子遗体残骸和大熊猫粪便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纤维素分解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5. 下图表示生物体的同化量在三个主要生命活动间分配的四种情况:①用于与其他物种争夺相同资源所消耗的能量;②用于避免被捕食者捕食所需的能量;③用于产生下一代所消耗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情况甲最可能出现在某种生物侵入一个新环境时,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呈增大趋势B.与其他生物的竞争、捕食越激烈,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就越小C.生物体的同化量包括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为防止农田鼠害,可引入天敌,使鼠的能量分配向丙转变,从而降低鼠的环境容纳量6. 某地采用稻—鱼—蛙结构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其模式如图所示。
江西省上高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上高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6abdd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d.png)
江西省上高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而一种天敌捕食共同猎物的同时还捕食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捕食者,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猎物。
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其中寄生蜂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蚜虫吸取植物汁液为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瓢虫通过寄生蜂获得的能量要比蚜虫多B.瓢虫与寄生蜂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和捕食关系C.题中所述食物网中,瓢虫占据第三、四营养级D.瓢虫属于集团内捕食者,寄生蜂属于集团内猎物2、下列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图1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②③④,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①⑤B. 图2中B表示兔的同化量,C表示兔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 在该生态系统中,狼和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机制D. 过度放牧会导致该生态系统在逐渐向荒漠生态系统演替,此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与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相等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食物网中某生物的位置不能被其他生物取代②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这一事例属于恢复力稳定性③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不断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的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④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⑤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⑥信息传递对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都有重要作用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4、某同学画出3幅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3幅图中生产者都是AB.图1中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C.图2中A、B、D、E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D.若使图1、图2、图3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25、南宋诗人辛弃疾在《西江月》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绘了稻田群落的繁荣景象。
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大联考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大联考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8704c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2.png)
生物(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叶绿素是由谷氨酸分子经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在光照条件下合成的。
叶绿素a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头部和尾部分别具有亲水性和亲脂性。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叶绿素a分子与催化其合成的酶共有的元素是C、H、O、NB.叶绿素a的元素组成说明无机盐能构成复杂的化合物C.尾部对于叶绿素a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固定起重要作用D.叶片变黄可能是由于光照不足导致叶绿素合成减少造成的2.发菜是生长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一种固氮蓝细菌,具有独特的耐旱机制和固氮能力。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发菜细胞中的DNA双链上各存在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发菜染色体上的DNA与细胞质中的RNA的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C.发菜某基因表达时翻译的场所为核糖体,且存在多聚核糖体现象D.发菜独特的耐旱性可能是干旱导致抗旱基因出现的结果3.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被丙酮酸脱氢酶(PDH)催化生成二氧化碳和NADH。
PDH的活性受代谢物和可逆磷酸化的双重调节。
丙酮酸可抑制PDH激酶活性,而NADH则可抑制PDH磷酸酯酶活性,调节机制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酮酸分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中B.丙酮酸可促进ATP末端的磷酸基团移至PDHC.PDH去磷酸化可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D.丙酮酸与其产物可形成反馈调节来调控有氧呼吸过程4.儿童早衰症属于遗传病,患者体内的器官快速衰老,造成各种生理功能下降。
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酶活性均降低导致新陈代谢速率减慢B.衰老细胞的膜脂氧化导致细胞膜流动性降低C.早衰症患者体内衰老细胞的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D.细胞凋亡因没有膜封闭而容易引起炎症5.用荧光标记技术显示细胞中心体和DNA,获得有丝分裂某时期荧光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分裂方向由中心体位置确定B.中心体复制和染色体加倍均发生在图示时期C.图中两处DNA荧光标记区域均无同源染色体D.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微管的组装,可促使细胞进入图示分裂时期6.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ADAR)是最常见的RNA修饰工具。
精品解析: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600506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e.png)
B、物质D刺激下丘脑使下丘脑分泌A增加,不涉及神经系统参与,属于体液调节,B错误;
D、患者多表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甲状腺激素促进机体产热所致,C正确;
D、据图分析可知,当人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时,降低T细胞活性,导致D细胞因子分泌减少,在雾霾天更易患病,D正确。
D、突变株与野生株所含酶种类的不同是因为突变体中酶1基因突变,不能合成酶1,D错误。
故选A。
9.在微生物培养时,常常会涉及到一些相似的概念。下列关于微生物概念使用有误的是( )
A.在众多的肺炎链球菌菌株中,光滑型菌株是唯一能够引起肺炎或败血症的类型
B.S型肺炎链球菌菌体外面有多糖类荚膜,使S型菌不易受宿主正常防护机制破坏
【详解】A、链球菌感染人体后,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后者分泌细胞因子使B细胞激活,产生体液免疫,A正确;
B、免疫系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导致瓣膜细胞凋亡,B错误;
C、由于链球菌的表面有一种抗原分子与心脏瓣膜上一种物质的结构十分相似,免疫系统向心脏瓣膜攻击,说明免疫系统把心脏瓣膜上的某种物质当做了抗原,C正确;
B、加入的酒药中含有的霉菌可产生淀粉酶促进淀粉糖化,B正确;
C、酒精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主发酵阶段开耙搅拌,可以防止温度过高影响发酵,C正确;
D、煎酒目的是杀死啤酒中的大多数微生物,终止发酵,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以延长它的保存期,D正确。
故选A。
6.2023年浙江省组织开展了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浙江常住人口为6627万人,与2022年末常住人口6577万人相比,增加50万人。具体数据如下表,下面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01dd22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f.png)
灌南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高二生物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命题人:审核人:一、单项选择题(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将来能发育为胎儿的胎膜和胎盘的结构是A.桑椹胚内的一部分细胞B.原肠胚的胚层C.胚泡D.滋养层2.下列不属于受精阶段所发生的反应是A.顶体反应B.透明带反应C.卵细胞膜反应D.妊娠反应3.在哺乳动物的受精卵形成过程中,下列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A.雄原核和雌原核结合形成受精卵B.精子需要发生顶体反应,释放顶体酶C.精子入卵后被激活的卵子完成了减数第一次分裂D.透明带反应防止了多精入卵的发生4.培育甘蔗脱毒苗有两条途径,经②过程获得的脱毒苗效果更好。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②过程能使组织中的病毒减少或减弱其侵染增殖能力B.不经过流程②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且获得的脱毒苗都是纯合子C.图中脱毒苗的培育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从过程③到④需要调整所用培养基中某些成分的含量和比例5.基因工程需要特定的工具,下列不属于基因工程基本工具的是A.运载体B.限制酶C.DNA聚合酶D.DNA连接酶6.质粒作为“分子运输车”的条件是①能够自我复制;②双链环状RNA分子;③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点;④有标记基因;⑤真核细胞中没有。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⑤7.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把DNA上某些化学键断开,断开的化学键是图中A.①B.②C.③D.④8.如图为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某一时期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①②③依次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B.该时期称为桑椹胚期,已经发生细胞分化C.进行胚胎分割时,可以选择图示时期的胚胎进行D.胚胎从①中伸展出来的过程叫做孵化9.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分割的对象只能是卵裂球B.体外受精过程属于有性生殖C.胚胎移植时,受体必须进行免疫抑制处理D.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时,受体细胞必须是受精卵10.制作泡菜的过程实际上是应用了乳酸菌的呼吸作用。
常熟市王淦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卷(PDF版)
![常熟市王淦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卷(PDF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87c50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65.png)
B.将白葡萄清洗后捣碎有助于发酵
C.定期用斐林试剂检测发酵产物
D.接种量、温度等影响放气频率
13.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发酵温度的主要目的是腐乳调味
B.腐乳制作后期加入香辛料和料酒有防腐作用
C.毛霉的主要作用是分解脂肪和淀粉
D.成品腐乳表面的“皮”主要由细菌产生
试卷第 2 页,共 8 页
A.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
B.乙醇为挥发性物质,故发酵过程中空气的进气量不宜太大
C.正常发酵过程中罐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
D.可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
12.酿酒酵母常用于制作葡萄酒、面包等,某同学利用购买的酿酒酵母制作白葡萄酒。下列
操作不正确的是( )
A.购买的干粉菌种需活化后再接种
(1)塞罕坝人通过植树造林将“昔日的茫茫荒原变为林的海洋”,这一过程属于群落的
▲
演替,理由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
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原因可能是
。演替过程Leabharlann 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
,从而使动物群体也具有垂直分
层现象。
(2)林海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在
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
(3)在自然环境不发生根本变化的前提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地带,能否建立起塞罕坝
10.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错误的是( )
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B.家庭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通常都不是单一菌种发酵
C.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中发酵液的 pH 均逐渐降低
D.泡菜中的亚硝酸盐的产生与杂菌的代谢有关
11.某高校采用如图所示的发酵罐进行葡萄酒主发酵过程的研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卷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c20a87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7.png)
1 2
,
3 2
ö ÷÷ø
,将
OA
绕原点顺时针旋转
π 2
到 OB , (1)求点 B 的坐标;
试卷第41 页,共33 页
(2)求 sin(π)+ bsin+
æ çè
π 2
-
b
ö ÷ø
的值.
4 tan(π)- b
18.已知向量
r a
=
(
2,
4)
,
r b
=
(
-1,
3)
,
r c
=
(
x,
2)
.
(1)若
r a
+
b
) cosa
=
3cos(a
+
b
) sin a
(*),因a ,
b
Î
æ çè
0,
π 2
ö ÷ø
且 cos(a
+
b
)
>
0
,故
(a
+
b
)
Î
(0,
π 2
)
,由(*)可得:
tan(a
+
b
)
=
3
tan
a
.
由 tan b
=
tan[(a
+ b)-a]=
tan(a + b ) - tana 1 + tan(a + b ) × tana
B.{x 1 < x < 3}
C.{x x < 3}
( ) 2.已知角q 的终边经过点 P 1, - 3 , 则 cosq 的值为( )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b71c4b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b.png)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1.根据下列概念图做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图能体现酵母菌(a)、发菜(b)、真菌(c)、真核生物(d)的关系B.乙图能体现酶(a)、激素(b)和蛋白质(c)的关系C.丙图表示DNA(a)和含糖物质(b)的关系D.丁图可体现出内质网(a)、核仁(b)和具有单层膜的细胞结构(c)的关系2.农谚有云:“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水和无机盐在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农作物从外界吸收的磷酸盐可用于细胞内合成DNA和RNAB.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可直接参与光合作用过程C.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D.活性蛋白失去结合水后会改变空间结构,重新得到结合水后能恢复其活性3.叶绿素是由谷氨酸分子经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在光照条件下合成的。
叶绿素a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头部和尾部分别具有亲水性和亲脂性。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叶绿素a分子与催化其合成的酶共有的元素是CHONB.叶绿素a的元素组成说明无机盐能构成复杂的化合物C.尾部对于叶绿素a分子在类囊体膜上的固定起重要作用D.叶片变黄一定是光照不足导致叶绿素合成减少造成的4.在生物体中脂肪比糖类更适宜于做储能物质的原因不包括()A.同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B.同质量的脂肪比糖类氧化分解速率慢,耗氧多C.必要时脂肪可直接氧化分解供能,也可转化为糖类供能D.脂肪疏水,而糖类亲水,故前者在细胞中占体积小5.风干牛肉起源于古代蒙古,风干牛肉既有利于保存牛肉,又方便了蒙古人的游牧生活。
下表为某品牌牛肉干的主要营养成分。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B.牛肉干中脂肪的水解产物是甘油和不饱和脂肪酸C.胆固醇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D.牛肉干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彻底氧化分解过程中都产生水6.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等质量脂肪氧化分解比糖释放能量多是因为脂肪分子中氧含量多B.肽链在核糖体合成后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才具备特定功能C.RNA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反应、物质转运等功能D.DNA分子解旋后空间结构改变从而导致其功能丧失7.—条由1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式为C74H110N19O26S。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84e0b1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8.png)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周测试题高三生物2023.03第Ⅰ卷(选择题共43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以碳链为骨架的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化合物,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多糖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B.细胞中多余的葡萄糖只能转化为脂肪C.糖类和脂质的组成元素均只含C、H、OD.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功能不一定改变2. 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形成色斑的主要原因。
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后,可以与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带来了福音。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B. 细胞膜是边界,具有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C. 细胞膜上某些蛋白质可完成细胞间信息传递功能D. 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3.蛋白质糖基化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特定的抗生素可阻断蛋白质的糖基化,导致多肽滞留在内质网中;糖基化的蛋白质对蛋白酶有更强的抗性。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糖基化不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B.蛋白质的糖基化是在内质网中完成的C.合适的糖基化可提高治疗性蛋白质的疗效D.溶酶体膜中的蛋白质多数进行了糖基化修饰4.二甲双胍的抗肿瘤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它可通过抑制线粒体的功能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二甲双胍能降低无活型RagC与激活型RagC的核孔运输量B.细胞核中无活型RagC转化为激活型RagC需要ATP提供能量C.激活型RagC活性降低会抑制细胞的生长D.RagC蛋白复合物调控靶基因的表达与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关5.NO作为脑内的气体分子神经递质,是一种非典型的神经递质,机理如图:谷氨酸(Glu)与突触后膜上的AMPA受体和NMDA受体结合,NMDA通道打开,Na+和Ca+内流,同时K+外流,NO在突触前膜内引起Glu释放。
江苏省连云港市柘汪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连云港市柘汪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3520b1852458fb760b56e5.png)
江苏省连云港市柘汪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真核生物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C.基因存在于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中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参考答案:C【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专题】正推法;基因.【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解答】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A正确;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B正确;C、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少数存在于细胞质的叶绿体、线粒体中,C错误;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明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识记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明确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 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是A.参与体温调节B.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C.分泌促甲状腺激素D.对昼夜节律有调节作用参考答案:C3. 下列关于抗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抗体主要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B.甲型HlN1流感康复者的血清中可以找到相应的抗体C.抗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对自身产生不良影响D.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可以使抗原失去毒性或形成沉淀参考答案:C4. 下列物质的水解产物中,不含有单糖的是A.脱氧核糖核酸(DNA) B.核糖核酸(RNA) C.蛋白质 D.麦芽糖参考答案:C5. 基因型为AABBCC的豌豆和aabbcc的豌豆杂交,产生的子二代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应该是A、二倍体B、三倍体C、六倍体D、四倍体参考答案:D6.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A.单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 B.多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C.单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D.多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参考答案:C7.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渡过程中B.动物细胞培养液中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生长素和动物血清等C.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D.动物细胞培养前和培养过程中都要用胰蛋白酶处理参考答案:D8. 下丘脑下部具有感受血液中溶质浓度的感受器,一旦浓度升高,这些感受器便刺激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ADH),其作用是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量喝水可以增加ADH的释放B.体内ADH过少的人,会产生过多的尿C.细胞外液中溶质浓度的降低,会使垂体受到的刺激减弱D.能使尿量增加的药物可能是通过抑制ADH的分泌而起作用参考答案:A【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解答】解:A、大量喝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ADH的释放减少,尿量增加,A错误;B、体内ADH过少的人,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会产生过多的尿,B正确;C、细胞外液中溶质浓度的降低,下丘脑合成的ADH减少,则会使垂体受到的刺激减弱,C正确;D、通过抑制ADH的分泌,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则能使尿量增加,D正确.故选:A.9. 在制果酒、果醋、泡菜中,产品产生时对氧气的需求分别是()A.无氧、有氧、无氧B.兼氧、无氧、无氧C.无氧、有氧、有氧D.兼氧、无氧、有氧参考答案:A考点: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制作泡莱.版权所有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4、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其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解答:解:果酒制作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并且产生酒精;果醋制作利用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泡菜制作利用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泡菜的制作,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参与制作的微生物及其特点、实验条件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0. 2009年10月7日,美国、以色列的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1.无菌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使用95%酒精对操作者的手进行消毒B.将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C.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D.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2.下列关于微生物纯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实验室中,不可以在非实验区域进食和喝水B.消毒和灭菌的杀菌程度存在差异,消毒可以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C.微生物纯培养物就是不含有代谢废物的微生物培养物D.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3.下图是连云港地区白萝卜泡菜加工流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将白萝卜条烘干可以防止泡菜坛中水分过多影响发酵B.泡菜母水中白醋、食盐、姜、蒜等既能调味又能抑制杂菌生长C.白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渐减少D.泡菜入坛发酵时用水密封,隔绝空气,为乳酸菌提供无氧环境4.传说李白的儿子李伯禽在一次酿酒时发酵过头,直至第 21 天开缸时,发现酒液已变酸,但香气扑鼻,且酸甜可口,于是他便把“廿一日”加一“酉” 字,命名为“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酒发酵初期通气的目的是酵母菌有氧呼吸进行增殖B.酿酒反成醋可能是由于发酵装置密封不严造成的C.变酸甜的果酒表面有一层菌膜,最可能是酵母菌形成的D.酿醋过程中醋酸菌的碳源和能源,都是来自于果酒发酵产生的酒精5.下列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属于原代培养的是()A.把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的过程B.从机体取得组织分散后立即进行培养的过程C.出现接触抑制现象后取下的细胞的培养过程D.哺乳动物细胞在培养基中的悬浮生长过程6.下图表示用草木樨状黄芪(2n=32)和木本霸王(2n=22)培育抗盐新品种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需在低渗溶液中用相应的酶处理B.原生质体A和原生质体B的细胞器种类完全相同C.最终培养出的杂种植物应具有双亲所有的性状D.经过④过程所得的愈伤组织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7.花药离体培养是重要的育种手段。
下图是某二倍体植物花药育种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过程①所用的花药需在 70% 乙醇中浸泡 30 minB.过程②的培养基中需添加较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以利于根的分化C.过程③逐步分化的植株中可筛选获得纯合的二倍体D.过程④应将炼苗后的植株移栽到含有蔗糖和多种植物激素的基质上8.为探究矮牵牛原生质体的培养条件和植株再生能力,某研究小组的实验过程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获得的原生质体需悬浮在30%蔗糖溶液中B.过程②需提高生长素的比例以促进芽的分化C.过程③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细胞壁再生D.原生质体虽无细胞壁但仍保持细胞的全能性9.下图表示“试管牛”、“克隆牛”和“转基因牛”的培育过程,有关说法合理的是()A.三种牛的培育过程都经过了受精作用B.三种牛培育过程都体现了细胞核的全能性C.三种牛培育过程都用到了胚胎移植技术D.三种牛体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10.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表面的棘突蛋白(S蛋白)与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肺炎。
制备抗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可阻断病毒的粘附或入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优先选择灭活的新冠病毒免疫小鼠以激活小鼠的免疫细胞B.用灭活的仙台病毒诱导已激活的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C.经过第一次筛选获得能产生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经体外培养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ACE2受体结合阻断病毒的入侵11.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B.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可作为碳源并调节渗透压C.选择一定大小的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能用于转基因植物的培育12.下列有关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的细胞,可以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得B.桑椹胚的细胞一般都具有全能性,囊胚的细胞逐渐分化C.在桑椹胚阶段,胚胎的内部开始出现含有液体的腔D.受精卵早期分裂时,胚胎中细胞数目不断增加,但胚胎的总体积并不增加13.我国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将长穗偃麦草的抗病、高产等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培育成了小麦二体异附加系(流程如下图所示)。
普通小麦6n=42,记为42W;长穗麦草2n=14,记为14E。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为异源八倍体B.丙染色体组成是42W+14EC.丁自交后代中植株戊约占1/4D.育种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4.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分化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需要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15.哺乳动物体外受精的过程是()①卵母细胞的采集②精子的采集③卵母细胞的成熟培养④精子的获能处理⑤精子与成熟的卵子在适当的培养液中共同培养⑥体外受精⑦受精卵培养A.B.C.D.16.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卵中全部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17.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胚胎发育过程有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胚胎发育至原肠胚时期开始细胞分化,分化程度最高C.三个胚层细胞与滋养层细胞相比,DNA 相同,mRNA 不完全相同D.原肠胚的三胚层可发育为各种器官的原基18.下列有关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一个DNA分子中部,获得一个目的基因时,被水解的磷酸二酯键有2个B.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识别序列越短,则该序列在DNA中出现的概率就越大C.和序列被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出的黏性末端可用DNA连接酶连接D.只有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片段和质粒,才能形成重组质粒19.下列有关 PCR 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A.PCR 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 DNA 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B.PCR 技术的原理是 DNA 分子半保留复制C.退火过程中引物与模板链的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PCR 过程中只需要模板 DNA、两种引物分子、4 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原料20.DNA连接酶是重组DNA技术中常用的一种工具酶。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能连接DNA分子双链碱基对之间的氢键B.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C.能连接用同种限制酶切开的两条DNA片段,重新形成磷酸二酯键D.只能连接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不能连接双链DNA片段的平末端21.某线性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酶a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酶b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表所示。
限制酶a、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酶a切割产物长度(bp)酶b再次切割产物长度(bp)2100;1400;1000;500 1900;200;800;600;1000;500A.酶a与酶b切断的化学键不相同B.酶a与酶b切出的黏性末端不能相互连接C.该DNA分子中酶a与酶b的识别序列分别有3个和2个D.若酶a完全切割与该DNA序列相同的质粒,得到的切割产物有4种22.为纯化菌种,在培养基上划线接种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保证无菌操作,接种针、接种环使用前都必须灭菌B.倒平板后需要间歇晃动培养皿,以保证培养基表面平整C.图中Ⅰ、Ⅱ区的细菌数量均太多,应从Ⅲ区挑选单菌落D.该实验结果因单菌落太多,不能达到菌种纯化的目的23.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愈伤组织是外植体再分化形成的B.愈伤组织是一种不定形的薄壁组织团块C.诱导生芽或生根时,需要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合适D.再生植株移栽前,需要打开瓶盖在培养箱中“锻炼”数日24.2017年批准了首例使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三亲婴儿”的申请,其培育过程的技术流程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培育过程涉及动物细胞培养、细胞核移植、体外受精等技术B.三亲婴儿的染色体全部来自母亲提供的细胞核C.卵母细胞捐献者的红绿色盲基因能够传递给“三亲婴儿”D.将受精卵直接植入母体的子宫可提高胚胎成活率25.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载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进行基因工程操作中,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天然质粒B.所有的质粒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载体C.质粒是一种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外的链状DNA分子D.作为载体的质粒DNA分子上应有对重组DNA进行鉴定和选择的标记基因26.下列关于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的理解,错误的是()A.限制酶能在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切断磷酸二酯键B.DNA 连接酶可以恢复 DNA 分子中的氢键,将两条 DNA 片段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缝隙连接起来C.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可以用 DNA 聚合酶代替 DNA 连接酶D.限制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微生物内很少分布27.牛奶中富含蛋白质,长期饮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牛奶同时也是多种疾病的传播载体。
国家标准是每毫升牛奶中细菌数小于30000个。
下图是牛奶消毒及细菌检测实验的简要操作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1)牛奶的消毒有巴氏消毒法、高温瞬时消毒法及煮沸消毒法等,图中步骤①采用的消毒方法是______,该消毒方法的优点是既达到消毒目的又减少__________。
(2)进行步骤③操作的培养基中,牛肉膏、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提供________________,该步骤应选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__,如果接种后经培养的多个平板培养基上有一个培养基未出现菌落,从操作层面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作为对照的_______同时放入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6小时。
为避免培养基污染,需将培养皿呈________状态放置。
(4)培养36小时后可观察到菌落,单菌落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取出后统计各平板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所示。
此种方法消毒后的,每毫升牛奶中细菌数大约________________个,故此次消毒后的牛奶________(填“适合”或“不适合”)饮用。
28.工业上所说的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通过分解与合成代谢将某些原料物质转化为特定产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