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合集下载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正文:----------------------------------------------------------------------------------------------------------------------------------------------------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一九八四年四月十八日卫生部发布)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和非甲非乙型)是法定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部分乙型和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可演变成慢性,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

防止病毒性肝炎感染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领导,深入宣传,发动群众,搞好爱国卫生运动,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甲型肝炎和流行性非甲非乙型肝炎,以切断粪—一口途径,乙型肝炎和非流行性非甲非乙型肝炎以切断肠道外如经血传播等途径为主。

要力争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及早处理疫点,以防止流行,提高疗效,要做好易感人群的保护,减少疾病发生。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一)管理传染源:1.报告和登记:各级医务人员对疑似、确诊、住院、出院、死亡的急性、慢性迁延性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例均应作传染病报告,专册登记和统计。

报告卡必须填写完整、准确,并在备注栏内注明急性、慢性迁延性、慢性活动性、疑似或输血后肝炎。

检测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病例,应在报告卡上注明阳性或阴性。

各省、市、自治区应创造条件设点试行急性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分型报告和统计,每个病例尽可能经抗--HAV(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免疫球旦白M)HBsAg、抗--HBs(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c(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包括抗--HBC.IgM和抗--HBC.IgG)检测,分成甲型、乙型、非甲非乙型和未定型。

遇到急性肝炎暴发时,应先电话报告,然后填写卡片报告;有条件的省、市、自治区也可作病原学分型报告。

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对策

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对策

二、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二、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1、肝炎病毒类型多样:中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其中甲型肝炎、乙型肝 炎和丙型肝炎最常见。这些肝炎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在 人群中传播。
二、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2、地区分布广泛: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但流行程度和疫情严重 程度存在地区差异。一些经济较发达、人口密集地区的疫情相对较重。
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 对策
目录
01 一、引言
03
三、病毒性肝炎防治 对策
02
二、我国病毒性肝炎 流行特征
04 参考内容
一、引言
一、引言
病毒性肝炎是中国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它对人民的健康和公共卫生系统都 构成了严重威胁。了解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对于控制 疾病传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 将探讨我国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及对策。
三、病毒性肝炎防治对策
5、开展科学研究:加大对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 进行创新研究。通过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防治 对策提供依据。
三、病毒性肝炎防治对策
6、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和信息, 借鉴先进的防治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病毒性肝炎 挑战。
三、戊肝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三、戊肝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戊肝感染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水源污染、食物污染、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 以及遗传因素等。在一些地区,如亚洲和非洲部分地区,水源污染是戊肝传播的 主要因素。而在另一些地区,如中东和地中海地区,食品污染可能是主要传播途 径。
三、戊肝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它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

病毒性肝炎给人体带来严重的危害,严重者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因此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和有效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方案:一、加强个人卫生习惯1. 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换菜刀砧板及餐具,生食水果蔬菜应剥皮洗净。

2. 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等,避免暴饮暴食。

3. 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避免过度劳累,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二、避免感染途径1. 避免高危传播途径:避免接触患有病毒性肝炎的血液、体液,谨慎使用注射器、针头等易感染的医疗器械。

2. 注重个人卫生保护:预防性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刮胡刀等个人物品。

3. 定期健康检查:定期进行乙肝病毒检测,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三、就医治疗1. 找正规医院:出现疑似肝炎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坚持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2. 诊疗依从医嘱:如确诊感染病毒性肝炎,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按量服药,并定期复检。

3. 注意休息:患有病毒性肝炎时,要避免疲劳、酗酒、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保证充足休息,促进康复。

四、生活方式调整1. 禁忌酒精:患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要杜绝饮酒,以免加重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2. 戒烟限咖:减少吸烟,限制咖啡因摄入,保护肝脏健康。

3. 注意情绪管理:保持心情舒畅,减少压力,注意控制情绪波动,对提高免疫力十分重要。

以上就是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方案,希望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加强对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意识,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自己的肝脏健康,远离病毒性肝炎的危害。

祝愿大家身体健康,远离疾病困扰。

病毒性肝炎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病毒性肝炎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组 以 肝脏 损 害 为 主 的 传 染病 , 目前 已 知存 有 五种 病 毒 性 肝 炎 : 、 甲 乙 、 、 、 型病 毒 性 肝 炎 。根 据患 者 的病 情 和 临 床 症 状 可 分 为 丙 丁 戊 急 性 黄疸 型肝 炎 、 性 无 黄 疸 型 肝炎 、 性 迁 延性 肝 炎 、 性 活 动 急 慢 慢
用 , 存 专 科 医 生 指 导 下应 用 。 须
23 预防继发感染 , . 针对病 因治疗
得了病毒性肝 炎后 , 机体 的
免疫功能急剧下 降, 容易受到 细菌 、 很 病毒 的感染 , 如伤风感 冒 、
性肝炎 、 暴发型肝 炎等不 同临床类型。
12 传 播 途 径 甲型 和 戊 型 肝 炎 病 毒 主 要 通 过 消 化 道 途 径 即 .
肠炎 、 痢疾等 , 故对任何感染都 要高度重视 , 要针 对病 因, 及时治
疗, 以免 加 重病 情 , 发肝 功能 衰 竭 。 诱 2 4 预 防病 情 复 发 , 免 过 度 劳 累 . 避 事 实 证 明 , 累 是肝 炎慢 性 劳
粪 一口途径传播 ; 乙型 、 丙型 、 丁型肝炎病毒通过血液 和体液而传
需要 1 2年时间。因此 , ~ 对于一些 急性重型肝炎 、 慢性 活动性 肝
炎 , 至肝 硬 化 出现 腹 水 、 血 的危 重 患 者 , 过 一 段 住 院 治 疗 , 甚 呕 经
大的特点 。急性 乙型肝炎 完全恢复最 少要 3~ 6个月 , 慢性 乙肝
不仅 迁 延 难 愈 , 且 部 分 患 者 会 进 展 为 肝 硬 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数 患 者 则 基 而 少
播 , 肝 脏感 染 而 得 病 。其 中 : 使 甲型 肝 炎 多 为急 性 起 病 , 短 期 治 可 愈 而 不 留后 患 。戊 型肝 炎 与 甲型 肝 炎 相 似 , 后 亦 较 乐 观 。病 毒 预 性肝 炎 中最 难 治 愈 的是 乙 、 、 型 种 肝 炎 。尤 其 是 乙型 、 型 丙 丁 丙 肝炎 , 有流 行 范 围广 、 患 者 数 多 、 程 漫 长 、 染 性 强 、 害 性 具 发 病 传 危

乙型肝炎慢性病防治的全面指南(2023)

乙型肝炎慢性病防治的全面指南(2023)

乙型肝炎慢性病防治的全面指南(2023)概述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本指南旨在提供乙型肝炎慢性病的全面防治方案。

预防措施1. 接种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重要的手段,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进行接种。

2. 避免接触感染源:避免直接接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其他体液。

3. 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等避免性传播乙型肝炎病毒。

4. 避免共用注射器和针头: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和针头,避免通过血液传播乙型肝炎病毒。

诊断和监测1.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通过血液检测方法,确定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2. 肝功能检查:通过血液检查评估肝功能是否受损。

3. 肝脏成像检查:如超声波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等,评估肝脏病变情况。

治疗方法1. 抗病毒治疗:根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程度和肝功能状况,选择适当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2. 肝保护治疗:通过维持肝功能、减轻炎症和纤维化等措施,保护肝脏功能。

3. 肝癌筛查和治疗:定期进行肝癌筛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建议1. 饮食健康: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过量饮酒和高脂肪食物。

2. 锻炼身体: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保持健康。

3. 避免药物滥用:避免滥用药物和过度依赖药物。

注意事项1. 遵循医生建议: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

2. 避免传播:患者应采取措施避免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给他人。

3. 定期随访:定期复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和肝功能。

结论乙型肝炎慢性病的全面防治需要综合预防、诊断、治疗和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

通过接种疫苗、避免感染源接触、安全性行为等预防措施,以及抗病毒治疗、肝保护治疗和肝癌筛查等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乙型肝炎慢性病的发展。

同时,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定期随访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防治方案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

病毒性肝炎科工作计划范文

病毒性肝炎科工作计划范文

病毒性肝炎科工作计划范文病毒性肝炎是指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

主要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肝炎的最常见病原体,由于其传播途径多样化且易感染,使得病毒性肝炎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病毒性肝炎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因此,病毒性肝炎科的工作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I. 诊断和治疗1. 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定期举办肝炎学术讲座和培训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2. 搭建完善的诊断体系,提高对病毒性肝炎的早期诊断率。

加强对肝炎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3. 加强药物治疗和保肝治疗,提高病患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积极开展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研究,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II. 预防和宣传1. 加强对病毒性肝炎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病毒性肝炎的知识,提高公众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2. 加强对乙肝疫苗的推广和普及,促进全民接种乙肝疫苗,建立预防病毒性肝炎的国家免疫规划。

3. 定期开展病毒性肝炎的筛查活动,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肝炎感染者。

III. 科研和合作1. 加强与国际肝炎防治机构的合作交流,推动国际间的肝炎研究和防治合作。

2. 促进国内外多学科合作,开展病毒性肝炎的科研项目,加快对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和治疗机制的研究。

3. 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国家级和国际级病毒性肝炎相关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增强专业知识和技能。

IV. 管理和评估1. 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保障医务人员的工作条件和工作质量。

2. 加强对病毒性肝炎科工作的评估和监督,建立科室的绩效评价机制,促进医务人员的专业成长和科室的发展。

3. 建立完善的病毒性肝炎病例登记和追踪系统,及时掌握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动态,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V. 毒性肝炎科规划的总结和展望病毒性肝炎科的工作计划需要有计划地开展和不断调整。

通过不断完善科研技术,提高医疗水平,加强预防宣传,加强国内外合作等手段,逐步提高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水平,降低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自:化骑哪0指血清ALT升高。 0辆蟓学稳洲阳哇。 几化特阳什.【l流行痫学史、症状和体征三项中有呵项阳性j萱化 验及俸缸(或化验致症状)均明显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青町诊断为急 性尢黄疽型肝炎, 儿单项皿清AI.丁丁卜高,或仅有症状、休征.业有流行病学殳及0 @、@二项…有项阳陛者.均为疑似病例。对疑似痛倒艘进行动志观 察或结台其他箍肖(包括肝组鲤病理学橙壹1傲出诊断,耻似病例如病 豫学诊断阳陆,且除外其他臻病者uI确诊。 f2)急性黄疽型肝炎 凡符台急性肝炎诊断条件 血清皑红素>
l六】HBsAg携带眷的管理HB啦g携带者是指I珀sAg阳性,但
无旰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对
这类携带者万不方应按 数现据症肝炎病人处理.障不能献血噩从事直接接触A
]食品和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要加强随访;HBsAg携
带者要注意十^卫生、经摩卫生及行业卫生 牙刷、剃须刀及盥洗用 具等应与健康人丹开。
朝为废弃物乜商煮沸后倒掉
上叵慢二醛8n]l(厦药含量为15% 加0 3%碳酸氢钠和水覃100mL 使p}【为7 7~8 3
l,堡旦王壁壶量查:业!堑!:爿塑!堂笙!型 兰墨!!!!旦望i!!-.堕!!!翌生!!!业:!!I!,兰!1
1一I..Ⅱ-L或艰|j=1红泉剐什 吁排障其他啄囤引起的黄疽,可诊 .j’‘j壹性誊埴型9=蠢
1:4£盱_I『三精禁占!ooo年】二川苹8卷荦6期 chln J 11epa【。l Decembcr!ooo.Vol 8 No 6
争晶 _f[二}星做针十物制品的11BsAg和抗}{cV||壹洲工牛,附卜主制
兰f、r导击冉千『】使吲 ·+L-刊强对娱乐眼秀瑚听的箭理.坚决遏耙套淫嫖娟、吸毒畈毒
善丑恶活巧 :弹}n驺甚』、群 】甲型旰炎症茁 土虹瞩十幼儿、学龄前儿重卫其他高危^群。

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要点

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要点

慢性肝炎
病程超过6个月,可出现 乏力、食欲不振、肝区疼 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 出现肝硬化或肝癌。
重型肝炎
病情严重,可能出现肝衰 竭甚至死亡。
02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疫苗接种
甲型肝炎疫苗
预防甲型肝炎病毒感染, 适用于儿童和易感人群。
乙型肝炎疫苗
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建议新生儿、儿童和易感 人群接种。
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 要点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病毒性肝炎概述 •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 病毒性肝炎的护理与康复 •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与管理
01 病毒性肝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 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分类
根据病原学不同,病毒性肝炎可 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 戊型等类型。
饮食安全
避免接触感染源
注意食物卫生,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品, 特别是生肉、生鱼片等,以降低感染甲肝 、戊肝等病毒性肝炎的风险。
避免与病毒性肝炎患者接触,特别是乙肝 、丙肝等血液传播途径的肝炎患者,应避 免共用针头、注射器等物品。
管理措施
早期筛查与诊断 规范治疗
健康教育与宣传 监测与报告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输血史、吸毒史、长期透析等,应定期进 行病毒性肝炎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3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加强锻炼,增 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心理支持
情绪疏导
01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关心和支法
02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防治丙肝的实施方案

防治丙肝的实施方案

防治丙肝的实施方案丙肝,即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丙型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炎,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为了有效防治丙肝,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实施方案,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公众普及丙肝的相关知识,包括病毒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提高人们对丙肝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病毒感染。

其次,加强丙肝病毒携带者的管理。

建立健全的丙肝病毒携带者档案,对其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随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减少对社会的传播风险。

第三,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与服务。

提高医疗机构对丙肝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完善相关设施和设备,提高丙肝患者的就诊体验。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丙肝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第四,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干预和管理。

针对易感人群,如注射毒品者、输血史患者等,加强相关的健康宣传和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感染风险。

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定期检测和干预,及时发现患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丙肝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加强丙肝病毒的监测和溯源,促进临床治疗和疫苗研发,共享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推动全球丙肝的防治工作。

综上所述,防治丙肝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作,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提高人们对丙肝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加强病毒携带者的管理,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干预和管理,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治丙肝,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一、本文概述《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是一篇关于病毒性肝炎预防和治疗策略的重要文献。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本文旨在全面阐述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预防措施,为临床医生、公共卫生工作者和广大公众提供科学、实用的防治指导。

文章将重点介绍病毒性肝炎的分类、传播途径、诊断技术、抗病毒药物研究进展以及预防控制策略,旨在提高公众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加强预防控制,减少疾病传播,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二、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

我国肝炎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型,各型肝炎的分布特点不同,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最高,丙型肝炎感染率次之。

甲型肝炎病毒(HAV)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急性起病,常表现为黄疸型肝炎,儿童多见,很少转变为慢性,预后良好。

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等,感染后可表现为急性、慢性、无症状携带等多种形式。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肝炎类型,如不及时治疗,可进展为肝硬化、肝癌。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途径与乙型肝炎相似,感染后多呈慢性化,是导致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丙型肝炎在我国虽然感染率较低,但由于其慢性化率高,因此对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依赖乙型肝炎病毒才能复制,因此丁型肝炎只能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发生。

丁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但病情进展更快,更易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戊型肝炎病毒(HEV)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表现与甲型肝炎相似,但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甲型肝炎。

戊型肝炎多发生于青壮年,孕妇感染后病情较重,病死率高。

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特点决定了其预防、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多样性。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

这些病毒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传播,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因此,开展有效的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本文将讨论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方案,以探讨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

一、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病毒性肝炎的宣传教育是预防这些疾病的首要步骤。

宣传教育工作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提高公众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传播预防知识、强调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例如,政府可以利用媒体资源,在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发布相关宣传广告或节目。

同时,也可以组织专门的病毒性肝炎知识讲座,向公众普及相关知识。

此外,学校、医院和社区等地方也可开展定期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病毒性肝炎防治的认识。

二、加强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病毒性肝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目前,乙型肝炎病毒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肝炎的感染。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应从婴儿时期开始,按照国家的疫苗接种规划完成。

此外,对于未接种疫苗的人群,应在成年后及时补种。

针对丙型肝炎病毒,虽然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但针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治疗也非常重要。

例如,注射毒品者、经常输血者和有多性行为的人群等都应接受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和治疗。

三、维护卫生环境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及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对防治病毒性肝炎至关重要。

个人卫生习惯包括经常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并避免过度接触患者的血液和其他体液。

此外,定期清洗和消毒生活用具也是防止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

在环境卫生方面,应加强对医疗机构、公共场所、酒店、学校等单位的卫生检查和管理。

确保这些场所的卫生条件符合卫生标准,并采取必要措施,如良好的污水处理和废物管理等,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四、加强监测和治疗加强对病毒性肝炎的监测和治疗,对早期发现和控制疾病扩散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病毒性肝炎的监测系统,可以及时了解疫情和流行趋势,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

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
照顾患者
在医生指导下,协助患者完成日常起居、饮 食等基本生活需求。
家庭消毒
对日常用品进行定期消毒,特别是接触过患 者的物品,如衣物、餐具等。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关爱和支持,帮 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支持
情绪疏导
认知行为疗法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疏导和安 慰,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02
病毒性肝炎预防
疫苗接种
甲型肝炎疫苗
甲型肝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甲型 肝炎,建议儿童和易感人群接种

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型肝 炎,建议新生儿、儿童和易感人群 接种。
丙型肝炎疫苗
目前丙型肝炎疫苗尚在研发阶段, 未上市。
预防措施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特别是在接触患者血液 、排泄物、体液或使用未 经消毒的器具后。
求。
老年肝炎
关注老年患者的合并症和药物 相互作用,谨慎选择治疗方案 。
妊娠期肝炎
权衡母婴安全,合理选用对胎 儿无害的药物,加强母婴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肝硬化、肝癌患者
针对不同病情,制定相应的治 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04
病毒性肝炎康复与护理
康复指导
休息与活动
根据病情轻重,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 量,避免过度劳累。
分餐制
与患者分开使用餐具和洗 漱用品,避免共用餐具和 洗漱用品。
避免接触
避免接触患者的血液、排 泄物、体液等,特别是对 于皮肤有破损的人群。
易感人群保护
加强宣传教育
向易感人群宣传病毒性肝炎的预防知 识,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 能力。
定期检测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阻断母婴传播 妇产科医务人员应向HBsAg和/或抗-HCV 阳性的育龄妇女广泛宣传关于防止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传 染其婴儿及其他人群的注意事项。应将HBsAg和抗-HCV 列入产前常规检查项目。对HBsAg和/或抗-HCV阳性孕妇, 应设专床分娩,产房所有器械要严格消毒。对HBsAg阳性 的孕妇所生的婴儿,用乙型肝炎疫苗预防;HBsAg及 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对其他所有新生儿于 出生24h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注射乙型 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最好在出生后12h内,剂量应 ≥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中国仓鼠 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 效果。也可在出生后12h内先注射一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 2针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 CHO乙型肝炎疫苗。后者不如前者方便,但其保护率高于前者。 新生儿在出生12h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 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不耐热类 饮用水
甲醛熏蒸,方法同上 2%戊二醛浸泡1~2 h
最好煮沸,用漂白粉消 毒,余氯应保持在0.3~
取戊二醛8 ml(原药含 量为25%),加0.3%碳 酸氢钠和水至100ml, 使pH为7.7~8.3
1mg/L
202X
谢谢!
汇报人姓名
病毒性肝炎的消毒方法 病毒性肝炎消毒方法(见下页)
消毒对象
消毒方法
备注
房屋、门、窗、地、 家具、玩具、运输工 具
呕吐物、排泄物
厕所、垃圾、便 具
0.5%优氯净喷雾 3%氯亚明喷雾 2%过氧乙酸喷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84.04.18•【文号】•【施行日期】1984.04.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一九八四年四月十八日卫生部发布)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和非甲非乙型)是法定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部分乙型和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可演变成慢性,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

防止病毒性肝炎感染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领导,深入宣传,发动群众,搞好爱国卫生运动,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甲型肝炎和流行性非甲非乙型肝炎,以切断粪—一口途径,乙型肝炎和非流行性非甲非乙型肝炎以切断肠道外如经血传播等途径为主。

要力争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及早处理疫点,以防止流行,提高疗效,要做好易感人群的保护,减少疾病发生。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一)管理传染源:1.报告和登记:各级医务人员对疑似、确诊、住院、出院、死亡的急性、慢性迁延性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例均应作传染病报告,专册登记和统计。

报告卡必须填写完整、准确,并在备注栏内注明急性、慢性迁延性、慢性活动性、疑似或输血后肝炎。

检测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病例,应在报告卡上注明阳性或阴性。

各省、市、自治区应创造条件设点试行急性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分型报告和统计,每个病例尽可能经抗--HAV(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免疫球旦白M)HBsAg、抗--HBs(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c(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包括抗--HBC.IgM和抗--HBC.IgG)检测,分成甲型、乙型、非甲非乙型和未定型。

遇到急性肝炎暴发时,应先电话报告,然后填写卡片报告;有条件的省、市、自治区也可作病原学分型报告。

对疑似肝炎病例,应尽快确诊,或否定诊断后,作更正报告。

对慢性迁延性及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例,复发一次,报告一次。

各级卫生防疫站应做好疫情统计,各类肝炎应分别进行登记(包括按病原学分类登记),重复报告者剔除,其中慢性迁延性及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例,一年只登记一次,一年复发跨两个年度者只在第一年登记。

为了提高诊断质量,各级医院应开设肝炎门诊。

2.隔离和消毒:急性甲型肝炎隔离期自发病日算起3周,乙型肝炎与甲型肝炎不同,可不定隔离日期,如需住院治疗,也不宜以HBsAg阴转或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为出院标准,只要病情稳定,可以出院。

流行性非甲非乙型肝炎隔离可暂同甲型肝炎,非流行性非甲非乙型肝炎处理同乙型肝炎。

条件具备时,甲、乙和非甲非乙三型肝炎宜分室住院治疗。

对留家病例,可开设家庭病床,由街道医院或公社卫生院负责隔离治疗。

病人隔离治疗后,对其居住、活动地区(家庭、宿舍及托幼机构等)应尽早进行终末消毒,由城区卫生防疫站和农村卫生院负责进行。

对日常性消毒工作和留家病人的家庭消毒隔离,由基层医疗机构和病人所在单位或家庭其他成员共同进行。

各级基层卫生防疫站要进行肝炎病例个案和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3.有关行业人员肝炎患者的管理:对生产、经营饮食品单位的直接接触入口饮食品的人员、职工食堂全体工作人员、食品商贩以及保育人员等,每年应作健康检查,发现肝炎病人立即进行隔离治疗。

急性肝炎患者待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后可恢复不接触食品、食具或幼儿的工作。

痊愈后观察半年,半年内无明显临床症状,每隔三个月作肝功能检查,连续三次均正常时,方可恢复原工作。

患慢性活动性肝炎或慢性迁延性肝炎者,一律调离直接接触入口食品、食具或幼儿工作。

疑似肝炎病例未确诊或排除前,应暂时停止原工作。

上述范围的新增人员和临时工作人员,在参加工作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4.幼托机构中儿童肝炎患者的管理:幼托机构发现急性甲型或流行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后,除患儿隔离治疗外,应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45天。

医学观察范围,根据调查后确定,一般以患儿所在班级为主。

观察期间不办理入托、转托手续。

对出院的肝炎患儿。

尚需继续观察一个月,并需持有区、县级或街道、公社级医院痊愈证明方可回所。

对与急性肝炎密切接触的儿童,自最后一次接触日起,医学观察45天(如系留家病人的接触者,则延长至75天)未发病者方可回班。

5.献血员管理:献血员应在每次献血前进行体格检查、检测谷丙转氨酶及HBsAg(采用RPHA或ELISA)。

肝功能异常或HBsAg阳性者不得献血。

有条件的省、市、自治区可开展抗--HBc测定(采用ELISA)抗HBc阳性者不得献血。

6.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的管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系指血液HBsAg阳性,但无肝炎症状、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

对这类携带者不按现症肝炎病人处理,除不能献血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要加强随访。

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经期卫生,以及行业卫生;防止自身唾液、血液和其他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感染他人;所用食具、刮刀修面用具、牙刷、盥洗用品与健康人分开。

HBsAg携带者如系保育员应进一步检查HBeAg,如属阳性,则不宜直接接触食品、食具和婴幼儿。

在人群中不宜无目的地进行HBsAg普查。

(二)切断传播途径:1.提高个人卫生水平:利用黑板报、小报、电影、电视、广播等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开展以把住“病从口入关”为中心内容的卫生宣传教育。

各企业单位应创造条件,提供流动水,供洗手及洗餐具,养成食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2.加强饮食、饮水、环境卫生管理:饮食行业(包括个体开业户)及集体食堂都应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尤其要做好食具消毒。

食堂、餐厅应实行分餐制或公筷制。

要加强生食水产品的卫生监督,加强对产地水域的卫生防护,防止粪便和生活污水的污染。

要掌握产地病毒性肝炎流行和水域水的污染情况,以及运销过程中的卫生问题。

一旦发现有污染可能,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于短时期内供应大量贝类水生动物时,应留样以便查考。

要加强水源保护,严防饮用水被粪便污染。

对甲型肝炎流行区的井水或缸水,须用漂白粉消毒,余氯保持在0.3毫克/升。

对甲型肝炎暴发点,水余氯应保持在1.0毫克/升。

中、小学校要供应开水,学生自带水杯。

要做好环境卫生及粪便无害化处理。

医疗单位中的粪便及污水须经消毒处理后,方能排入下水道,废弃物应及时焚毁。

3.加强幼托卫生:幼托机构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对食具及便器消毒的制度,儿童实行一人一巾一杯制,认真执行晨检或午检制。

对全托单位还应注意尿布消毒。

使用的玩具各班组应严格分开。

发现肝炎患儿,应立即隔离并及时报告有关防疫部门,对所有班进行消毒及医学观察。

要重视农忙期间设立的临时托儿所的卫生管理,掌握保育员的健康状况,增添必要的消毒设备。

4.各服务行业的公用茶具、面巾和理发、刮脸、修脚的用具,均应做好消毒处理。

5.加强防止医源性传播: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包括大队卫生室),均应加强消毒防护措施。

各种医疗及预防注射(包括皮试、卡介苗接种等)应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各种医疗器械及用具均应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采血针、针灸针、手术器械、划痕针、探针、各种内窥镜以及口腔科钻头等)。

尤其应严格对带血污染物的消毒处理。

对透析病房,应加强卫生管理。

6.各级综合医院均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肝炎专科门诊及肝炎病房,有关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

肝炎门诊及病房的病案、用具,应单独使用,各种诊治手段应单独施行。

大队卫生室还应严格分清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的使用、存放。

7.加强母婴传播的阻断工作:妇产科工作者应向HBsAg阳性育龄妇女,广泛宣传乙型肝炎的危害性,及预防乙型肝炎的注意事项,宣传优生优育。

应将HBsAg 列为产前常规检查项目,检测方法为RPHA或ELISA。

对HBsAg阳性尤其HBeAg也呈阳性者,应设专床分娩。

产房所有器械要严格消毒。

有乳头裂和乳腺疥疮的HBsAg阳性产妇,应暂停哺乳。

对HBsAg阳性尤其HBeAg也呈阳性的孕妇所生婴儿,可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或乙型肝炎疫苗加以阻断。

8.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血站和生物制品单位应按卫生部(82)卫防字第35号《关于加强生物制品和血液制品管理的规定(试行)》要求,生产和供应血液制品和含人体成份的生物制品,尤其要做好制品的HBsAg检测工作,阳性者不得出售和使用。

(三)易感人群的保护:1.市售人血丙种球蛋白和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对甲型肝炎接触者有一定保护作用,主要适用于接触甲型肝炎病人的易感儿童。

剂量每公斤体重0.02—一0.05毫升,注射时间越早越好,不宜迟于接触后7—14天。

2.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我国已小量生产,主要用于母婴传播的阻断,可单独使用或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使用;其次,可用于意外事故者的被动免疫。

3.血源性乙型肝炎灭活疫苗:我国在有关生物制品研究所开始中批量试生产,主要用于阻断母婴传播。

其他人群接种疫苗时,则需经HBsAg、抗--HBs和抗--HBc检查筛选,证明是易感者后方可使用。

(四)病毒性肝炎消毒方法(见附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消毒对象|消毒方法|备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房屋门、窗、墙、|0.5%优氯净喷雾;|取原药0.5g,加水至100|地、家具、玩具、|3%氯亚明喷雾;|ml。

1|运送工具|2%过氧乙酸喷雾。

|取原药3g,加水至100ml。

|||取原药2ml,加水8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稠吐排物1份加10~||呕吐物、排泄物|20%漂白粉乳剂2份;较|消毒液与粪便必须充分搅拌。

2||稀吐排物加漂白粉干粉|||1/5份搅拌,置2小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次氯酸钠溶液喷雾;|取原药2ml,加水98ml。

3|厕所、垃圾、便具|3%漂白粉上清液喷雾;|取漂白粉3g(加少量水调匀)加|||水至100ml待澄清后取上清液||便具用药液浸泡1小时。

|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5%优氯净,3%氯亚||食具、护理用具|明,2%过氧乙酸,2%次|4||氯酸钠或3%漂白粉浸泡1|||小时;煮沸10~2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