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构造与原理内燃机实训7
内燃机构造拆装实习报告
![内燃机构造拆装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c3285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2.png)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使学生深入理解内燃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拆装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内燃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熟悉内燃机拆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3.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5.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2023年10月15日-2023年10月19日三、实习地点机械工程学院内燃机实验室四、实习内容1. 内燃机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讲解2. 内燃机拆装实践操作3. 内燃机故障诊断及排除4. 内燃机维护保养知识五、实习过程1. 内燃机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讲解实习开始,指导老师首先对内燃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讲解。
包括内燃机的四个冲程:进气、压缩、做功、排气,以及各部件的作用。
通过讲解,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内燃机的基本知识。
2. 内燃机拆装实践操作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开始进行内燃机的拆装实践。
首先,对内燃机进行编号,以便在拆装过程中能够快速找到对应的部件。
然后,按照拆卸顺序,逐一拆下内燃机的各个部件。
(1)拆卸气缸盖:使用专用扳手和螺丝刀,将气缸盖上的螺栓逐一拧下,然后拆卸气缸盖。
(2)拆卸活塞连杆机构:将活塞连杆机构从气缸中取出,注意拆卸过程中要保护好活塞环。
(3)拆卸曲轴飞轮:使用专用扳手和螺丝刀,将曲轴飞轮上的螺栓逐一拧下,然后拆卸曲轴飞轮。
(4)拆卸气门机构:将气门机构从气缸盖中取出,注意拆卸过程中要保护好气门弹簧。
(5)拆卸排气系统:将排气系统从内燃机上拆卸下来。
(6)拆卸燃油系统:将燃油系统从内燃机上拆卸下来。
3. 内燃机故障诊断及排除在拆装过程中,指导老师对学生们遇到的故障进行了分析和排除。
例如,在拆卸活塞连杆机构时,发现活塞环磨损严重,指导老师提醒学生们注意活塞环的磨损情况,并讲解如何更换活塞环。
4. 内燃机维护保养知识实习最后,指导老师对内燃机的维护保养知识进行了讲解,包括日常保养、定期保养以及紧急故障处理等。
内燃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内燃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64849d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49.png)
内燃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内燃机,也称为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和许多家用电器的核心部件。
不同于蒸汽机等外燃机,内燃机是一种热力机械,即从燃烧燃料产生热能,通过能量转换产生动力,输出机械能和热能的发动机。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内燃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一、内燃机的构造内燃机由多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的构造和功能不同,协同工作,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才能将燃油能转化为动力输出。
以下是内燃机的主要构造:1. 缸体及缸盖内燃机的主体部分是缸体和缸盖,彼此连接成为整体。
缸体是一个长圆柱形的筒体,里面有一个圆柱形的容积,即为缸内。
缸内的形状和大小根据不同的燃烧室形状和大小而定。
缸盖则作为缸体的顶部,封闭了缸内。
2. 活塞及活塞环活塞是内燃机中主要的运动部件,是一个圆柱体,材质通常是铝或铸铁。
活塞上开有一个小孔,称为活塞销穴,可用来固定活塞销。
活塞上还有一个凸起,称为活塞头。
活塞环被固定在活塞上沿着活塞径向走向。
活塞环的作用是密封气缸,确保活塞在缸内运动时气体不会泄漏。
3. 活塞销活塞销是将活塞与活塞连杆连接在一起的部件。
它是一根圆形的轴,材质通常是钢或铬合金钢。
活塞销的工作原理是将活塞上的动力传递到连杆上,然后通过曲轴将动力传递到发动机的其他部件。
4. 连杆连杆是将活塞与曲轴连接在一起的零件,它的长度和形状取决于缸距和曲轴。
通过连接活塞上的活塞销和曲轴上的曲轴销,连杆转化活塞上的往复运动成为曲轴上的旋转运动。
5. 曲轴曲轴是内燃机的关键部件之一,是一个大型的旋转轴。
它类似于一个长方形的轴,上面有几个凸起,具有不同长度的曲柄臂。
它的作用是将来自连杆的线性力转变为旋转力,使发动机产生动力输出。
6. 气门与点火系统气门系统由进气门和排气门组成,控制着油气混合物的进出。
点火系统包括点火线圈和火花塞,控制着燃料的燃烧。
二、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当燃料和空气混合物在发动机的燃烧室中被点燃时,发生爆炸,使空气和燃料混合物的压力快速增加。
内燃机车的实验实训报告
![内燃机车的实验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f4df0f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0.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内燃机车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 掌握内燃机车的实验方法及操作步骤。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
4. 提高对内燃机车运行状态的监测和判断能力。
二、实验原理内燃机车是利用内燃机作为动力源的机车,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进而驱动曲轴旋转,最终带动车轮行驶。
内燃机车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内燃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实验2. 内燃机车运行状态监测实验3. 内燃机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实验三、实验内容1. 内燃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内燃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掌握内燃机的拆装和调试方法。
(2)实验步骤:① 内燃机拆装:将内燃机从机车上拆下,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拆卸,观察各部件的构造和连接方式。
② 内燃机调试: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组装,检查各部件的配合是否合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③ 内燃机工作原理观察:观察内燃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活塞、曲轴、连杆等部件的运动情况,分析其工作原理。
2. 内燃机车运行状态监测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内燃机车运行状态监测方法,了解运行参数与机车性能之间的关系。
(2)实验步骤:① 安装监测设备:在内燃机车相应位置安装温度、压力、转速等监测设备。
② 数据采集:启动内燃机车,记录各监测设备的实时数据。
③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内燃机车运行状态。
3. 内燃机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实验(1)实验目的:培养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提高内燃机车运行可靠性。
(2)实验步骤:① 故障模拟:在实验过程中模拟内燃机车出现的故障,如冷却液温度过高、机油压力过低等。
② 故障诊断: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确定故障位置。
③ 故障排除:针对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排除,确保内燃机车正常运行。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内燃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内燃机的各个部件之间相互配合,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进而驱动曲轴旋转,最终带动车轮行驶。
内燃机构造与原理内燃机实训7
![内燃机构造与原理内燃机实训7](https://img.taocdn.com/s3/m/1db5c3174028915f814dc260.png)
实训项目七润滑系统拆装与检测实训7.1实训内容1•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部件拆装检测2•润滑油路分析3•发动机常用润滑油识别7.2实训目的与要求1•学会发动机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拆装与检查2.学会分析发动机的润滑油路3.了解发动机常用润滑油牌号7.3实训器材1.490B柴油发动机1台2.发动机拆装架1台3.发动机常用拆装工具1套,专用拆装工具1套4.零部件存放台、盆各1个5.机油壶、润滑油、棉纱等6.发动机润滑系统油路示教板1块7.发动机常用润滑油样品1套(含汽油机机油与柴油机机油各种牌号)8.发动机拆装实训录像片及相关的教学挂图等9.多媒体教室I间7.4实训时间及组织安排1.实训时间:3学时2.组织安排:每5~6人一组,由实验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拆装和检测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部件。
7.5实训方法与步骤7.5.1润滑系统总体拆装490B柴油机润滑系统总体组成如图7-1所示。
图7-1 490B柴油机润滑系统示意图1-机油集滤器;2-油底壳;3-机油泵;4-活塞连杆总成及汽缸套;5-机油滤清器;6-齿轮系;7-机油压力表;8-气门摇臂;9-气门推杆、气门挺柱与机体气门挺柱孔;10-气门摇臂轴;11-气门与气门导管;12-凸轮轴与衬套;13-机体内各油道; 14-曲轴与轴承安装油底壳的固定螺钉时,应注意从内到外分次拧紧油底壳各螺钉。
机油滤清器拆装 时应使用专用工具。
7.5.2润滑系统主要部件拆装与检测1•机油泵拆装与检测机油泵有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种形式。
(1)齿轮式机油泵拆装与检测(以 490B 柴油发动机为例) 1)观察齿轮式机油泵基本结构它主要由一对齿轮组成(图 7-2)。
3) 旋松并拆卸两只将机油泵盖、机油泵体紧固到机体上去的长紧固螺栓,将机油吸油部件一起拆下。
4) 拧松并拆下机油吸油管组件紧固螺栓,拆下吸油管组件,检查并清洗滤油网。
5) 旋松并拆下机油泵盖短紧固螺栓,取下机油泵组件,检查泵盖上的限压阀。
内燃机原理和构造(共57张PPT)
![内燃机原理和构造(共5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73e43a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a.png)
多元化动力总成
未来动力总成将呈现多元化趋势,内燃机将与电动机 、燃料电池等共同存在。
提高效率降低排放策略
涡轮增压技术
提高进气压力,增加发动机功 率和扭矩,同时降低油耗和排 放。
轻量化设计
采用高强度材料和先进制造工 艺,减轻发动机重量,提高燃 油经济性。
02
密封材料选择
根据密封部位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如橡胶、塑料
、金属等。
03
密封技术改进
随着技术进步,新型密封材料和结构不断涌现,如高性能橡胶材料、复
合密封结构等,提高了密封效果和耐久性。同时,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
和质量控制手段,确保密封件的精度和质量。
05
性能评价与试验方法
Chapter
应用领域与市场需求
应用领域
内燃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发电机组等领域,为现代社 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市场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内燃机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新兴市场 和发展中国家,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对于内燃机的需求尤为 旺盛。同时,市场对于更加高效、环保的内燃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缸内直喷技术
提高燃油雾化质量,实现更精 确的燃油喷射控制。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
根据发动机工况实时调整气门 开度和气门关闭时间,优化燃 烧过程。
余热回收技术
利用发动机余热为车辆提供辅 助热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润滑、冷却与密封技术
Chapter
润滑系统组成及作用
润滑系统组成
包括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 冷却器、油道等。
内燃机构造拆装实习报告
![内燃机构造拆装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36511a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9.png)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 掌握内燃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2. 学会内燃机的拆装方法和技巧;3. 熟悉内燃机各零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4.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30日;实习地点:XXX内燃机制造有限公司。
三、实习单位和部门实习单位:XXX内燃机制造有限公司;实习部门:生产车间。
四、实习内容1. 内燃机的分解:了解内燃机的组成部分,如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烧室、冷却系统等,并学会如何使用工具进行分解。
2. 内燃机的组装:熟悉各零部件的安装顺序和注意事项,掌握组装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轴承的安装、密封圈的安装等。
3.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学习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如吸气、压缩、燃烧、排气等过程,并了解各过程对内燃机性能的影响。
4. 内燃机的调试:学会如何进行内燃机的调试,包括调整点火提前角、喷油嘴喷油量等,以保证内燃机的正常工作。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内燃机的构造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内燃机的拆装方法和技巧,熟悉了内燃机各零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在实习过程中,我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学会了如何进行内燃机的调试,以保证内燃机的正常工作。
六、意见和建议1. 建议加强实习前的理论学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内燃机的构造和原理;2. 建议增加实习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技能;3. 建议加强实习后的总结和交流,让学生分享实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七、对母校教学实习工作的建议1. 建议加强与企业合作,提供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内燃机的生产和维修;2. 建议加强实习过程中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学生安全、规范地进行实习操作;3. 建议加强对实习成果的评估,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实习报告,还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内燃机原理和构造.完整版PPT资料
![内燃机原理和构造.完整版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a32085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9.png)
7
二冲程柴油工作原理
如果在两个冲程里完成进气、压缩、做功 、排气这些循环动作,就叫二冲程,相应 的内燃机叫二冲程内燃机.
8
柴油机工作原理
第一冲程——进气,它的任务是使气缸内充满新鲜空气。 当进气冲程开始时,活塞位于上止点,气缸内的燃烧室中 还留有一些废气。 当曲轴旋转时,连杆使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同时 ,利用与曲轴相联的传动机构使进气阀打开。 随着活塞的向下运动,气缸内活塞上面的容积逐渐增大: 造成气缸内的空气压力低于进气管内的压力,因此外面空 气就不断地充入气缸。 当活塞向下运动接近下止点时,冲进气缸的气流仍具有很 高的速度,惯性很大,为了利用气流的惯性来提高充气量 ,进气阀在活塞过了下止点以后才关闭。虽然此时活塞上 行,但由于气流的惯性,气体仍能充人气缸。
11
柴油机工作原理
四. 排气冲程 第四冲程——排气。排气冲程的功用是把膨胀后的废气排 出去,以便充填新鲜空气,为下一个循环的进气作准备。 当工作冲程活塞运动到下止点附近时,排气阀开起,活塞 在曲轴和连杆的带动下,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并把废 气排出气缸外。由于排气系统存在着阻力,所以在排气冲 程开始时,气缸内的气体压力比大气压力高0.025— 0.035MPa,其温度Tb=725~925K。为了减少排气时活 塞运动的阻力,排气阀在下止点前就打开了。排气阀一打 开,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就立即冲出缸外,缸内压力迅速 下降,这样当活塞向上运动时,气缸内的废气依靠活塞上 行排出去。为了利用排气时的气流惯性使废气排出得干净 ,排气阀在上止点以后才关闭。
影响:喷油提前角的大小对柴油机影响极大,若 其过大,将导致发动机工作粗暴;过小,最高压 力和热效率下降,排气管冒白烟。最佳喷油提前 角:即在转速和供油量一定的条件下,能获得最 大功率及最小燃油消耗率的喷油提前角。供油量 越大,转速越高,则最佳喷油提前角越大;最佳 喷油提前角还与发动机的结构有关
内燃机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资料
![内燃机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8aedfcb5022aaea998f0f30.png)
第一章内燃机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引言内燃机是指燃料直接在发动机内部燃烧的一种热力发动机。
内燃机每实现一次热功转换,要经历一系列连续过程,构成一个工作循环。
内燃机由于具有热效率高、体积小、质量轻、便于移动及起动性能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和农业装备等。
目前,内燃机已经成为工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在农业生产中,农业装备因作业环境复杂,道路条件差,且经常处于变负荷及全负荷工作状态,所以,对其发动机有以下几点要求:(1)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2)噪声和振动要小,排气污染要轻;(3)零件应有较高的耐磨性和使用可靠性;(4)应有较高的互换性和良好的修复性能;(5)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拆装简便。
本章主要阐述内燃机的总体结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指标及影响内燃机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内燃机的总体构造一、内燃机的分类内燃机的结构型式很多,根据其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主要构件的形式,可分为活塞式内燃机和燃气轮机两类。
活塞式内燃机又可按活塞运动方式分为往复活塞式和旋转活塞式两种。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在汽车、拖拉机上应用最为广泛。
活塞式内燃机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按所用燃料分类可分为液体燃料发动机(汽油机、柴油机等)和气体燃料发动机(天然气发动机、液化石油气发动机等)。
(二)按着火方式分可分为压燃式发动机和点燃式发动机。
同样条件下,由于柴油自燃点比汽油低,因此采用压燃式(自燃式)着火。
即通过喷油泵和喷油器将柴油直接喷入发动机气缸内,在气缸内与压缩空气均匀混和后,在高压高温下自燃。
汽油自燃温度比柴油要高,因此一般采用点燃式着火。
即利用火花塞发出的电火花强制点燃汽油,使其着火燃烧。
(三)按工作循环的行程数分内燃机每一次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都必须经过吸入空气、压缩和输入燃料,使混和气体着火燃烧而膨胀作功,最后排除废气的这样一系列连续过程,即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根据每一工作循环所需活塞行程数来分,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四行程内燃机,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二行程发动机。
内燃机结构及原理
![内燃机结构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bc1d804de80d4d8d15a4f92.png)
内燃机未来的发展将着重于改进燃烧过程,提高机械效率,减少散热损失,降低燃料消耗率;开发和利用非石油制品燃料、扩大燃料资源;减少排气中有害成分,降低噪声和振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采用高增压技术,进一步强化内燃机,提高单机功率;研制复合式发动机、绝热式涡轮复合式发动机等;采用微处理机控制内燃机,使之在最佳工况下运转;加强结构强度的研究,以提高工作可靠性和寿命,不断创制新型内燃机
四冲程内燃机(汽油机)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雾状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柴油机为空气)进入气缸内。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柴油机为喷油嘴)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柴油机为压燃),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实际上,进气门是在上止点前即开启,以保证活塞下行时进气门有较大的开度,这样可在进气过程开始时减小流动阻力,减少吸气所消耗的功,同时也可充入较多的新鲜充量。当活塞在进气行程中运行到下止点时,由于气流惯性,新鲜充量仍可继续充入气缸,故使进气门在下止点后延迟关闭。
排气门也在下止点前提前开启,即在膨胀行程后部分即开始排气,这是为了利用气缸内较高的燃气压力,使废气自动流出气缸,从而使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时气缸内气体压力低些,以减少活塞将废气排挤出气缸所消耗的功。排气门在上止点后关闭的目的是利用排气流动的惯性,使气缸内的残余废气排除得更为干净。
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07c428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d.png)
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内燃机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热机。
在内燃机中,燃料在燃烧过程中释放能量,并通过往复循环过程转化为连续运动。
内燃机通常采用往复活塞式结构,包括气缸、活塞、连杆和曲轴等重要部件。
1.气缸:内燃机通常有一个或多个气缸,气缸壁内部光滑,充当活塞运动的导向面。
气缸通常用铸铁或铝合金制成。
2.活塞:活塞是内燃机的运动部件,通常是一个柱状或圆柱形的零件,位于气缸内。
活塞上下运动在曲轴的驱动下完成,将压力转化为机械能。
3.曲轴:曲轴是内燃机的核心组成部分,将来自活塞和连杆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曲轴通过连杆和活塞连接并驱动机械装置,将发动机的功率传递到外部。
4.连杆:连杆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连杆连接着活塞与曲轴,通过摇杆机构使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变为曲轴的回转运动。
5.气门:气门是内燃机进、排气的关键部件。
气门通过气门弹簧和凸轮机构控制开关,使燃烧室与气缸通道正确连接,完成进、排气过程。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如下:1.进气冲程:活塞下行,气缸内压力下降,气门打开,油气混合物通过进气道进入燃烧室。
同时,曲轴带动连杆将活塞向下推动。
2.压缩冲程:活塞上行,气门关闭,气缸内油气混合物被压缩,并使混合物中的燃料、空气更加充分混合并增加压力。
曲轴再次带动连杆将活塞向上推动,使体积变小。
3.燃烧冲程:当活塞达到最高点时,燃油喷射器向燃烧室喷射燃料,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气体,然后通过火花塞产生的火花点燃混合气体。
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将活塞向下推动,曲轴再次带动连杆。
4.排气冲程:活塞再次向上移动,气门打开,废气通过排气道排出,气缸内压力下降。
曲轴带动连杆将活塞向上推动。
以上四个冲程完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并将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推动发动机的运转。
总体而言,内燃机通过不断重复的往复运动将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释放出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动机的运动。
内燃机在现代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和家庭用途中得到广泛应用。
内燃机的拆装实训报告
![内燃机的拆装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0a7b06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c.png)
一、实习目的本次内燃机拆装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各部件的拆装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加深对内燃机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学校实习工厂四、实习内容1. 内燃机拆装:包括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拆装。
2. 内燃机部件识别:认识并掌握内燃机各部件的名称、结构及功能。
3. 内燃机部件测量:学习使用量具测量内燃机各部件的尺寸。
4. 内燃机故障分析:分析常见内燃机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五、实习过程1. 理论学习:首先,我们学习了内燃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及拆装注意事项,为实际操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2. 拆装汽油机:(1)拆卸气缸盖:使用专用工具拆卸气缸盖,注意防止损伤密封面。
(2)拆卸活塞连杆组:拆卸活塞连杆组,注意观察活塞与气缸壁的间隙。
(3)拆卸曲轴飞轮组:拆卸曲轴飞轮组,注意检查曲轴轴向间隙。
(4)拆卸配气机构:拆卸气门、摇臂、凸轮轴等部件,注意检查气门间隙。
(5)清洗各部件:使用清洗剂清洗各部件,确保无油污、灰尘等杂质。
3. 拆装柴油机:(1)拆卸气缸盖:使用专用工具拆卸气缸盖,注意防止损伤密封面。
(2)拆卸活塞连杆组:拆卸活塞连杆组,注意观察活塞与气缸壁的间隙。
(3)拆卸曲轴飞轮组:拆卸曲轴飞轮组,注意检查曲轴轴向间隙。
(4)拆卸配气机构:拆卸气门、摇臂、凸轮轴等部件,注意检查气门间隙。
(5)清洗各部件:使用清洗剂清洗各部件,确保无油污、灰尘等杂质。
4. 组装内燃机:(1)组装配气机构:安装气门、摇臂、凸轮轴等部件,调整气门间隙。
(2)组装曲轴飞轮组:安装曲轴飞轮组,检查曲轴轴向间隙。
(3)组装活塞连杆组:安装活塞连杆组,注意活塞与气缸壁的间隙。
(4)组装气缸盖:安装气缸盖,注意密封面清洁。
5. 故障分析:通过拆装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排除方法。
六、实习收获1. 加深了对内燃机结构、工作原理的理解。
内燃机实训报告2000字
![内燃机实训报告2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2981de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13.png)
内燃机实训报告2000字内燃机实训报告。
引言。
内燃机是一种利用燃料在内部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将其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发动机。
内燃机在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实训报告将围绕内燃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实际操作展开,通过对内燃机的实训学习,加深对内燃机工作原理和操作技术的理解。
一、内燃机的结构。
内燃机主要由气缸、活塞、曲轴、连杆、气门、点火系统和供油系统等部件组成。
气缸是内燃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气门用于控制气缸内气体的进出,点火系统用于点燃混合气,供油系统则负责向气缸内喷射燃料。
二、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吸气、压缩、爆燃和排气四个阶段。
在吸气阶段,活塞向下运动,气门打开,气缸内充满混合气。
接着活塞向上运动,将混合气压缩,形成高压高温气体。
随后点火系统触发点火,混合气爆燃,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曲轴转动,产生动力。
最后,活塞再次向上运动,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外。
三、实际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首先需要检查内燃机的各项部件是否完好,确保安全使用。
接着,按照操作规程依次进行内燃机的启动、运行和停机操作。
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内燃机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内燃机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
结论。
通过本次内燃机实训,我们深入了解了内燃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了内燃机的实际操作技能。
内燃机作为一种常见的动力设备,在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内燃机的使用和维护技能,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就是关于内燃机实训的报告,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火车内燃机实训总结报告
![火车内燃机实训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019ff6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c.png)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内燃机作为火车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提高我们对火车内燃机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我们参加了为期两周的火车内燃机实训。
本次实训内容丰富,涉及内燃机的结构、原理、维护及故障诊断等方面。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内容1. 内燃机结构认识实训初期,我们对内燃机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通过实物观察和教师讲解,我们掌握了内燃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气缸、活塞、曲轴、连杆、气门、燃油喷射系统、冷却系统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运动规律。
2. 内燃机工作原理在了解内燃机结构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实训过程中,我们通过模拟实验和实际操作,掌握了内燃机的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工作循环,以及燃油喷射、点火、冷却等关键过程。
3. 内燃机维护与保养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内燃机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知识。
包括机油更换、空气滤清器清洗、燃油滤清器更换、冷却液补充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内燃机维护与保养的技能,为日后工作奠定了基础。
4. 内燃机故障诊断与排除在实训后期,我们学习了内燃机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通过分析故障现象,我们掌握了故障诊断的步骤和技巧。
实训过程中,我们针对一些常见故障进行了模拟操作,提高了故障排除能力。
三、实训收获1. 提高了理论知识水平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火车内燃机的结构、原理、维护及故障诊断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亲自动手操作,掌握了内燃机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实训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学习和实践,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为今后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增强了安全意识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内燃机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知识,提高了安全意识。
内燃机实训报告书
![内燃机实训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063ce0b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15.png)
一、实训目的本次内燃机实训旨在通过对内燃机的拆装、观察、分析和实验,加深对内燃机结构、工作原理及维修保养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职业技术学校内燃机实训室四、实训内容1. 内燃机基础知识学习- 内燃机发展历程- 内燃机类型及特点- 内燃机工作原理2. 内燃机结构认识- 曲轴连杆机构- 气缸盖与气缸体- 活塞与活塞环- 气门机构- 柴油喷射系统- 点火系统3. 内燃机拆装实训- 拆卸内燃机外部部件- 拆卸曲轴连杆机构- 拆卸气缸盖与气缸体- 拆卸活塞与活塞环- 拆卸气门机构- 拆卸柴油喷射系统- 拆卸点火系统4. 内燃机组装实训- 组装曲轴连杆机构- 组装气缸盖与气缸体- 组装活塞与活塞环- 组装气门机构- 组装柴油喷射系统- 组装点火系统5. 内燃机性能测试- 测量内燃机压缩比- 测量内燃机功率- 测量内燃机油耗五、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 认真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了解内燃机的基本知识。
- 听讲老师讲解内燃机结构、工作原理及维修保养方法。
2. 拆装实训- 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步骤进行内燃机的拆装。
- 注意观察每个部件的结构和特点,记录拆装过程。
3. 组装实训- 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步骤进行内燃机的组装。
- 注意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确保内燃机组装质量。
4. 性能测试- 使用专业仪器进行内燃机性能测试。
- 记录测试数据,分析内燃机性能。
六、实训结果1. 理论知识掌握- 对内燃机的基本知识有了全面了解。
- 掌握了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维修保养方法。
2. 动手能力提高- 能够熟练进行内燃机的拆装和组装。
- 能够识别和解决拆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实践能力提升- 能够使用专业仪器进行内燃机性能测试。
- 能够分析测试数据,评估内燃机性能。
七、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内燃机实训,我深刻认识到内燃机结构复杂,工作原理严谨,维修保养至关重要。
工程机械内燃机实训报告
![工程机械内燃机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3da52b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4.png)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机械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内燃机作为工程机械的核心动力装置,其性能直接影响着工程机械的作业效率和可靠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内燃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维修方法,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工程机械内燃机实训。
二、实训目的1. 了解内燃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内燃机各部件的拆装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学会内燃机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技巧。
4.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内燃机基础知识:学习了内燃机的分类、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等基本概念。
2. 内燃机结构认识:对内燃机的各个部件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包括机体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系、润滑系、冷却系、启动系等。
3. 内燃机拆装实训: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拆装了内燃机的各个部件,掌握了拆装方法和技巧。
4. 内燃机故障诊断与维修:学习了内燃机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和维修技巧,提高了故障排除能力。
四、实训过程1. 内燃机基础知识学习:通过查阅资料、听讲等方式,掌握了内燃机的基本知识。
2. 内燃机结构认识:在实验室参观学习了内燃机的各个部件,并对照实物了解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3. 内燃机拆装实训: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拆装步骤,逐步拆装了内燃机的各个部件,并记录了拆装过程。
4. 内燃机故障诊断与维修:针对实验室提供的故障案例,进行了故障诊断和维修练习,掌握了故障排除方法。
五、实训成果1. 理论知识掌握: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内燃机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践能力提高:通过动手拆装和故障排除,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3. 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六、实训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次实训使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内燃机的实验实训报告
![内燃机的实验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0b9a44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2.png)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内燃机实验实训,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掌握内燃机的拆装、调试和维护方法,提高学生对内燃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原理内燃机是一种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热力发动机。
其工作原理如下:1. 进气行程: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进气门打开,空气或混合气进入气缸。
2. 压缩行程: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进气门关闭,空气或混合气被压缩。
3. 爆发行程:火花塞点火,混合气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4. 排气行程: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
三、实验内容1. 内燃机拆装(1)拆装步骤:首先,关闭电源,确保安全。
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拆装:① 拆卸气缸盖:先拆卸气缸盖螺栓,取下气缸盖,注意检查气缸盖密封面是否有损伤。
② 拆卸活塞连杆组:拆卸活塞连杆组,检查活塞、连杆、曲轴和轴承等部件是否有磨损或损坏。
③ 拆卸曲轴:拆卸曲轴螺栓,取下曲轴,检查曲轴是否有磨损或损坏。
④ 拆卸气门:拆卸气门弹簧、气门导管和气门,检查气门密封面是否有磨损或损坏。
⑤ 拆卸气缸体:拆卸气缸体螺栓,取下气缸体,检查气缸体密封面是否有损伤。
(2)组装步骤:按照拆装的逆顺序进行组装,注意以下事项:① 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② 润滑各部件,确保组装后部件运行顺畅。
③ 组装气门时,注意气门导管、气门弹簧和气门密封面的清洁。
2. 内燃机调试(1)调整气门间隙:根据气门间隙标准,调整气门间隙,确保气门与气门座的密封性。
(2)调整点火正时:根据发动机转速和点火提前角标准,调整点火正时,确保点火时机准确。
(3)调整供油量:根据发动机负荷和转速,调整供油量,确保发动机稳定运行。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拆装结果:通过拆装实验,学生掌握了内燃机的拆装步骤,了解了各部件的结构和功能。
2. 调试结果:通过调试实验,学生掌握了内燃机的调试方法,确保了发动机的稳定运行。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培训资料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b31a21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a.png)
散热系统
控制发动机温度的系统,防止 过热。
润滑系统
提供润滑油以减少部件磨损的 系统。
内燃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排量
内燃机每循环排出的气缸容积。
扭矩
发动机提供的扭矩,用于驱动车辆。
功率
单位时间内发动机所做的功率。
压缩比
气缸内压缩气体的最高压力与最低压力之比。
内燃机的优缺点
1 优点
高效、动力强劲、启动快速。
应用智能技术优化内燃机的性能和控制。
3 高效化
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减少能量损失。
4 新能源替代
研发新能源替代品,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 构造培训资料
内燃机是一种以内部燃烧产生动力的机械设备,能将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 本资料将介绍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内燃机的定义和分类
内燃机是一种通过燃烧内部燃料与氧气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的机械装置。常见分类有汽油机和柴油 机。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1
压缩阶段
2
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将混合气压
2 缺点
废气排放、燃料消耗。
内燃机的应用范围
汽车
内燃机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提供动力驱动车辆。
摩托
许多摩托车使用内燃机,具有高性能和操控性。
船舶和飞机
内燃机也用于船舶和飞机,提供动力和驱动力。
发电机组
柴油机在发电机组中得到广泛应用,提供可靠的 电力。
内燃机的维护保养
1 更换机油和滤芯
2 清洗空气滤清器
定期更换机油和滤芯以保持发动机正常运行。
定期清洗或更换空气滤清器,确保足够的空 气供应。
3 定期检查和更换火花塞
火花塞在点火系统中起关键作用,定期检查 和更换以确保正常点火。
内燃机总体构造与工作原理
![内燃机总体构造与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8d51a3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8.png)
内燃机的总体构造与工作原理第一章内燃机的总体构造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它区别于其它型式的特点,是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燃料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燃烧后的气体(燃气)膨胀推动机械做功。
燃气是实现热能向机械能转化的媒介物质,这种媒介物质称工作介质(简称工质)。
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旋转活塞式是近代在国内处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内燃机。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有许多不同型式:按所用的燃料不同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按点火方式不同分为点燃式和压燃式;按实现工作过程的行程数不同分为四冲程和二冲程内燃机。
不同型式的内燃机虽然都有它的特点,但它们都要完成将热能向机械能转化这一根本任务。
在内燃机中热能与机械能转化与反转化这一对矛盾是其本矛盾。
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动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转化,内燃机必须由一系列的机构和系统所组成。
二个机构:(一)柄连杆机构:主要零件有:气缸体、曲轴箱、所缸盖、活塞、连杆、曲轴和飞轮等。
活塞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
活塞在气缸中往复运动时,连杆摆动并使曲轴作旋转运动。
反之,曲轴转动时,可使活塞在气缸中作往复直线运动。
燃料在气缸中燃烧时,燃气膨胀作用在活塞上的压力,借助于连杆转变为曲轴的旋转力矩,使曲轴带动工作机械做功。
固定在曲轴后端的飞轮,它能储存能量,使曲轴均匀旋转。
(二)配气机构包括:进气门、排气门、凸轮轴及其它驱动件等。
汽油机或柴油机为了连续不断地工作,必须把膨胀做功后的废气从气缸中排出,吸入由汽油或者柴油和空气组成的可燃混合气,即要进行换气。
配气机构是根据工作过程的需要,适时的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完成换气过程。
由此可见,上述两个机构是内燃机中实现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所必须的主要机构。
但是,必须向气缸供给可燃混合气,使之燃烧,不然,内燃机中不可能有热能向机械能转化。
因此,为了使内燃机运转,还要有以下几大系统。
1、燃料供给系:它担负着向气缸内供给可燃混合气的任务。
模拟内燃机维修实训报告
![模拟内燃机维修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3887f2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0.png)
一、引言内燃机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发电等领域的重要动力装置,其正常运行对于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对内燃机维修技能的掌握,我们组织了一次模拟内燃机维修实训活动。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详细报告。
二、实训目的1. 熟悉内燃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内燃机各部件的拆卸、检查、清洗、装配等基本技能;3. 提高学生对内燃机故障诊断和维修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内燃机基础知识讲解在实训开始前,我们对内燃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维修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学生对内燃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内燃机部件拆卸与检查实训过程中,我们选取了一台模拟内燃机进行拆卸。
在拆卸过程中,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拆卸空气滤清器:首先,拔下空气滤清器上的固定螺栓,取下滤清器。
然后,检查滤清器内部是否有灰尘、油污等杂质,如有,则进行清洗。
(2)拆卸机油滤清器:将机油滤清器上的固定螺栓拧下,取下滤清器。
检查滤清器内部是否有杂质,如有,则进行清洗。
(3)拆卸燃油泵:拧下燃油泵上的固定螺栓,取下燃油泵。
检查燃油泵内部是否有杂质、磨损等情况,如有,则进行维修或更换。
(4)拆卸火花塞:拔下火花塞上的固定螺栓,取下火花塞。
检查火花塞电极间隙、绝缘体是否完好,如有问题,则进行维修或更换。
3. 内燃机部件清洗与装配在拆卸过程中,我们对内燃机部件进行了清洗。
清洗步骤如下:(1)将拆卸下的部件放入清洗剂中浸泡一段时间;(2)用毛刷或软布擦拭部件表面;(3)用清水冲洗部件,去除残留的清洗剂。
清洗完毕后,我们对内燃机部件进行装配。
装配步骤如下:(1)按照拆卸的逆顺序,将部件装回原位;(2)拧紧固定螺栓,确保部件连接牢固;(3)检查装配质量,确保部件装配正确。
4. 内燃机试运行与故障排除在完成装配后,我们对内燃机进行试运行。
在试运行过程中,注意观察内燃机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及时进行故障排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项目七润滑系统拆装与检测实训
7.1实训内容
1•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部件拆装检测
2•润滑油路分析
3•发动机常用润滑油识别
7.2实训目的与要求
1•学会发动机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拆装与检查
2.学会分析发动机的润滑油路
3.了解发动机常用润滑油牌号
7.3实训器材
1.490B柴油发动机1台
2.发动机拆装架1台
3.发动机常用拆装工具1套,专用拆装工具1套
4.零部件存放台、盆各1个
5.机油壶、润滑油、棉纱等
6.发动机润滑系统油路示教板1块
7.发动机常用润滑油样品1套(含汽油机机油与柴油机机油各种牌号)
8.发动机拆装实训录像片及相关的教学挂图等
9.多媒体教室I间
7.4实训时间及组织安排
1.实训时间:3学时
2.组织安排:每5~6人一组,由实验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拆装和检测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部件。
7.5实训方法与步骤
7.5.1润滑系统总体拆装
490B柴油机润滑系统总体组成如图7-1所示。
图7-1 490B柴油机润滑系统示意图
1-机油集滤器;2-油底壳;3-机油泵;4-活塞连杆总成及汽缸套;5-机油滤清器;
6-齿轮系;7-机油压力表;8-气门摇臂;9-气门推杆、气门挺柱与机体气门挺柱孔;
10-气门摇臂轴;11-气门与气门导管;12-凸轮轴与衬套;13-机体内各油道; 14-曲轴与轴承
安装油底壳的固定螺钉时,应注意从内到外分次拧紧油底壳各螺钉。
机油滤清器拆装 时应使用专用工具。
7.5.2润滑系统主要部件拆装与检测
1•机油泵拆装与检测
机油泵有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种形式。
(1)齿轮式机油泵拆装与检测(以 490B 柴油发动机为例) 1)观察齿轮式机油泵基本结构
它主要由一对齿轮组成(图 7-2)。
3) 旋松并拆卸两只将机油泵盖、机油泵体紧固到机体上去的长紧固螺栓,
将机油吸油部
件一起拆下。
4) 拧松并拆下机油吸油管组件紧固螺栓,拆下吸油管组件,检查并清洗滤油网。
5) 旋松并拆下机油泵盖短紧固螺栓,取下机油泵组件,检查泵盖上的限压阀。
6) 分解主被动齿轮,再分解齿轮和轴,垫片更换新件。
7) 检查机油泵的磨损情况,方法如下:
检查机油泵盖与齿轮端面间隙:用钢尺直边紧靠在带齿轮的泵体端面上(图 7-3),将
塞规插入二者之间的缝隙进行测量,其标准为 0.05m m ,使用极限为 0.15mm ,若不符,可
以通过增减泵盖与泵体之间的垫片来进行调整。
图7-2外接齿轮式机油泵
1-机油泵体2-机油泵被动齿轮
3-衬套4-卸压槽5-驱动轴;6-机油泵主动齿轮 A-进油腔
B-过渡油腔
C-出油腔
检查主、被动齿轮与泵腔内壁间隙:用塞规插入二者之间的缝隙进行测量(图 超过0.3mm 时应换新件。
7-4), 图7-3 机油泵盖与齿轮端面间隙检查 图7-4 主、被动齿轮与泵腔内壁间隙检查
塞规
检查主、被动齿轮的啮合间隙:用塞规插入啮合齿间(图7-5),测量1200三点齿侧,
标准为0.05mm,使用极限为0.20mm。
8)将所有零件清洗干净,按分解的逆顺序进行装配。
(2)转子式机油泵拆装与检测
1)观察转子式机油泵基本结构它主要由一对内外转子组成(图7-6)。
2)转子式机油泵安装位置与结构形式随不同发动机而有所不同,一般多放在发动机前端
的机油泵体内,拆卸机油泵盖螺钉即可拆卸转子式机油泵。
图7-5主、被动齿轮的啮合间隙检查
有的机油泵带有安全阀(限压阀)6,可将端部的调整螺钉旋松,即可取出安全阀及弹
簧组件。
有的则是不可拆卸的。
3)转子式机油泵检测检测项目、方法与齿轮式机油泵相同,不再赘述。
4)转子式机油泵装配装配顺序与安装时相反。
2.机油滤清器拆装
(1)机油滤清器结构机油滤清器分可拆卸式和不可拆卸式两种,不可拆卸式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更换滤芯。
可拆卸式的复合式滤清器较为复杂,其结构如图7-7所示。
图7-6 转子式机油泵
1-发动机体;2-机油泵体;3-外转子;4-内转子;5-驱动轴;6-安全阀;7-出油孔;
A-进油腔B-过渡油腔C-出油腔
图7-7机油滤清器分解图
1-拉紧螺母;2-垫圈;3-机滤体;4-钢球阀;5-调压弹簧;6-调压螺钉;7、13-密封圈8-垫圈;9-螺母;10-旁通阀弹簧;11-阀座;12-密封环;14-滤芯组件;
15-滤芯座;16-密封垫托;17-托盘;18-弹簧;19-壳体组件(2)机油滤清器拆装
旋松拉紧螺母1,即可取下滤芯组件14、壳体组件19等零部件。
机油滤清器常带有机油压力调整装置,只要旋松螺母9(图7-7),即可旋出调压螺钉6、拆卸调压弹簧5和钢球阀4。
装配顺序与安装时相反。
其机油压力调整需根据发动机要求,起动发动机,通过旋转调压螺钉进行调整。
7.5.3润滑油路分析
润滑油路的基本流向可参照图7-8进行分析。
图7-8发动机润滑油路示意图
7.5.4发动机润滑油识别
1)观察柴油机机油的CC、CD、CD-H、CE、CF-4五个级别机油外观、气味和粘度。
2)观察使用中的柴油机机油的外观、气味和粘度。
7.6实训报告1)画出所拆卸发动机的润滑油路示意图。
2)叙述发动机机油泵拆装与检测过程。
7.7实训考核与评分
实训考核与评分参考表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