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归纳.doc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是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涵盖了集合、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基本初等函数等重要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集合1、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某些确定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

这些对象称为集合的元素。

2、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用花括号括起来。

(2)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

3、集合间的关系(1)子集:如果集合 A 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 B,那么称 A 是B 的子集,记作 A⊆B。

(2)真子集:如果 A 是 B 的子集,且 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那么称 A 是 B 的真子集,记作 A⊂B。

(3)集合相等:如果 A⊆B 且 B⊆A,则 A = B。

4、集合的运算(1)交集:由属于集合 A 且属于集合 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B。

(2)并集:由属于集合 A 或属于集合 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 A∪B。

(3)补集:设 U 是一个全集,A 是 U 的子集,由 U 中不属于 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 A 在 U 中的补集,记作∁UA。

二、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定义设 A、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 f,使对于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数 x,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 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 f:A→B 为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函数,记作 y =f(x),x∈A。

2、函数的三要素(1)定义域:函数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2)值域:函数值的集合。

(3)对应关系:函数的表达式或法则。

3、函数的表示方法(1)解析法: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图象法:用图象表示函数关系。

(3)列表法: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函数的基本性质1、单调性(1)增函数:设函数 f(x)的定义域为 I,如果对于定义域 I 内某个区间 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 x1,x2,当 x1 < x2 时,都有 f(x1) < f(x2),那么就说函数 f(x)在区间 D 上是增函数。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归纳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归纳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归纳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1一、指数函数(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那么叫做的次方根(nthroot),其中>1,且∈_.当是奇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次方根是一个负数.此时,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式子叫做根式(radical),这里叫做根指数(radicalexponent),叫做被开方数(radicand).当是偶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此时,正数的正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负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正的次方根与负的次方根可以合并成±(>0).由此可得: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

注意:当是奇数时,当是偶数时,2.分数指数幂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指出:规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那么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也同样可以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叫做指数函数(exponential),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三章:第三章函数的应用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

即: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3、函数零点的求法:求函数的零点:1(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2(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4、二次函数的零点:二次函数.1)△>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2)△=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3)△<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21、函数零点的定义(1)对于函数)(xfy,我们把方程0)(xf的实数根叫做函数)(xfy的零点。

数学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数学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数学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数学高一必修一学问点总结归纳第一篇(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殊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2)△=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3)△0)恒成立,则y=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2)若y=f(x)是偶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3)若y=f(x)奇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4︱a︱的周期函数;(4)若y=f(x)关于点(a,0),(b,0)对称,则f(x)是周期为2 的周期函数;(5)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a,x=b(a≠b)对称,则函数y=f(x)是周期为2 的周期函数;(6)y=f(x)对x△R时,f(x+a)=-f(x)(或f(x+a)= ,则y=f(x)是周期为2 的周期函数;方程k=f(x)有解k△D(D为f(x)的值域);≥f(x) 恒成立a≥[f(x)]max,; a≤f(x) 恒成立a≤[f(x)]min;(1) (a>0,a≠1,b>0,n△R+);(2) l og a N= ( a>0,a≠1,b>0,b≠1);(3) l og a b的符号由口诀“同正异负〞记忆;(4) a log a N= N ( a>0,a≠1,N>0 );推断对应是否为映射时,抓住两点:(1)A中元素必需都有象且唯一;(2)B中元素不肯定都有原象,并且A中不同元素在B中可以有相同的象;能娴熟地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求反函数,推断函数的奇偶性。

对于反函数,应把握以下一些结论:(1)定义域上的单调函数必有反函数;(2)奇函数的反函数也是奇函数;(3)定义域为非单元素集的偶函数不存在反函数;(4)周期函数不存在反函数;(5)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具有相同的单调性;(5) y=f(x)与y=f-1(x)互为反函数,设f(x)的定义域为A,值域为B,则有f[f--1(x)]=x(x△B),f--1[f(x)]=x(x△A).处理二次函数的问题勿忘数形结合;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必有最值,求最值问题用“两看法〞:一看开口方向;二看对称轴与所给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单调性,利用一次函数在区间上的保号性可解决求一类参数的范围问题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1)分别参数法;(2)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列不等式(组)求解;数学高一必修一学问点总结归纳第六篇高一数学集合有关概念集合的含义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元素确实定性如:世界上的山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3。

(完整版)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归纳

1、集合的概念:某些研究对象的全体叫集合,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2、集合的表示方法有:(1)列举法(把集合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并写在大括号内);(2)描述法(把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3、集合中元素的特征有无序性、互异性、确定性;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和不属于();∈∉5、集合分类:(1)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2)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3)含有无穷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6、常用数集及其记法:(1)自然数集:记作;(2)正整数集:记作;{}0,1,2,3, N {}1,2,3, N N *+或(3)整数集:记作;(4)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集:记作;{}3,2,1,0,1,2,3,--- Z Q (5)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集:记作;R 7、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有:子集(包含于,)、真子集(真包含于,)、相等(=);⊆Ø8、子集的概念:如果集合A 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那么集合A 叫做集合B 的子集,记作;A B ⊆9、真子集的概念:若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且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那么集合A 叫做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真子集是除本身以外的子集)A B ⊂10、子集、真子集的性质:(1)传递性:若,,则;B A ⊆C B ⊆A C ⊆(2)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是任意非空集合的真子集;(3)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在写子集时首先注意两个特殊的子集----空集和它本身)11、集合相等:(1)若集合A 中的元素与集合B 中的元素完全相同,则称集合A 等于集合B,记作;A B =(2)(即互为子集)。

B A A B B A =⇔⊆⊆,12、n 个元素的集合其子集个数共有个;真子集有个(比子集少了它本身);)(N n ∈2n21n-非空子集有个;非空的真子集有个;21n-22n -13、集合的运算:(1)交集(公共元素) :A ∩B ={x|x ∈A 且x ∈B};(2)并集(所有元素) :A ∪B ={x|x ∈A 或x ∈B};(3)补集(剩余元素) :={x| 且x ∈U},U 为全集。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集合的分类(1)按元素属性分类,如点集,数集。

(2)按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无限集关于集合的概念:(1)确定性:作为一个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这就是说,不能确定的对象就不能构成集合,也就是说,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

(2)互异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一定是不同的(或说是互异的),这就是说,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同一个集合时只能算作集合的一个元素。

(3)无序性:判断一些对象时候构成集合,关键在于看这些对象是否有明确的标准。

集合可以根据它含有的元素的个数分为两类: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非负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叫做自然数集,记作N;在自然数集内排除0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全体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Q;(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一切有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的形式。

)实数全体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R。

(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其中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就包括整数和分数。

数学上,实数直观地定义为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数。

)1.列举法:如果一个集合是有限集,元素又不太多,常常把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列举出来,写在花括号“{}”内表示这个集合,例如,由两个元素0,1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0,1}.有些集合的元素较多,元素的排列又呈现一定的规律,在不致于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列出几个元素作为代表,其他元素用省略号表示。

例如:不大于100的自然数的全体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0,1,2,3,…,100}.无限集有时也用上述的列举法表示,例如,自然数集N可表示为{1,2,3,…,n,…}.2.描述法:一种更有效地描述集合的方法,是用集合中元素的特征性质来描述。

例如:正偶数构成的集合,它的每一个元素都具有性质:“能被2整除,且大于0”而这个集合外的其他元素都不具有这种性质,因此,我们可以用上述性质把正偶数集合表示为{x∈R│x能被2整除,且大于0}或{x∈R│x=2n,n∈N+},大括号内竖线左边的X表示这个集合的任意一个元素,元素X 从实数集合中取值,在竖线右边写出只有集合内的元素x才具有的性质。

高一数学必修1 数学。第一章。完整知识点梳理大全(最全)

高一数学必修1 数学。第一章。完整知识点梳理大全(最全)

高一数学必修1 数学。

第一章。

完整知识点梳理大全(最全)集合与函数概念集合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包含了一些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的元素。

常见的数集有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和实数集等。

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之间存在着一些关系,例如一个元素属于一个集合,可以表示为a∈M,而不属于则表示为a∉M。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自然语言法、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等。

其中,描述法是通过{x|x具有的性质}来表示集合,而图示法则是用数轴或XXX来表示集合。

集合还可以分为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

空集是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为∅。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有子集、真子集和集合相等等。

子集指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另一个集合,而真子集则是指一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但不等于该集合。

如果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则它们是相等的。

集合的基本运算有交集、并集和补集等。

交集是指两个集合中共同存在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而并集则是指两个集合中所有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补集是指一个集合中不属于另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最后,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也是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对于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可以通过分情况讨论来求解。

而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则可以通过求解二次函数的根来确定其解集。

x|>a (a>0)x|c (c>0)XXX:x|-a<x<a}x|xa}We can treat ax+b as a whole and transform it into the form of |x|a (a>0) XXX.Summary of Knowledge Points in Chapter 1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2.Solving Quadratic InequalitiesDiscriminantΔ>0Δ=b-4acQuadratic ny=ax^2+bx+c (a>0) Δ=Δ<0XXXax^2+bx+c=0 (a>0) Ox=(-b±√Δ)/(2a)1,2where x1<x2)x|xx2}x|x1<x<x2}x1=x2=-b/2an of No Real Root ax^2+bx+c>0 (a>0) n setx|x≠-b/2a}Rax^2+bx+c0)n set1.2 n and Its XXX1.2.1 Concept of n1.A n is a correspondence een two non-empty sets A and B。

高一数学必修一各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一各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一各章知识点总结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2. 3.集合的表示:{ …集合的含义集合的中}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1)列举法:{a,b,c……}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R| x-3>2} ,{x| x-3>2}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4)Venn图: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注意:B同一集合。

?/B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A 或B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A?A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三、集合的运算例题: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个3.若集合M={y|y=x 2-2x+1,x ∈R},N={x|x ≥0},则M 与N 的关系是 .4.设集合A=}{12x x 1,且n ∈N *.◆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00=n 。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1.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1、函数的值域取决于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求函数值域都应先考虑其定义域,求函数值域常用方法如下:(1)直接法:亦称观察法,对于结构较为简单的函数,可由函数的解析式应用不等式的性质,直接观察得出函数的值域.(2)换元法:运用代数式或三角换元将所给的复杂函数转化成另一种简单函数再求值域,若函数解析式中含有根式,当根式里一次式时用代数换元,当根式里是二次式时,用三角换元.(3)反函数法:利用函数f(x)与其反函数f-1(x)的定义域和值域间的关系,通过求反函数的定义域而得到原函数的值域,形如(a≠0)的函数值域可采用此法求得.(4)配方法:对于二次函数或二次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值域问题可考虑用配方法.(5)不等式法求值域:利用基本不等式a+b≥[a,b∈(0,+∞)]可以求某些函数的值域,不过应注意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有时需用到平方等技巧.(6)判别式法:把y=f(x)变形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0”求值域.其题型特征是解析式中含有根式或分式.(7)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当能确定函数在其定义域上(或某个定义域的子集上)的单调性,可采用单调性法求出函数的值域.(8)数形结合法求函数的值域:利用函数所表示的几何意义,借助于几何方法或图象,求出函数的值域,即以数形结合求函数的值域.2、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的区别和联系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因而答题的方式就有所相异.如函数的值域是(0,16],值是16,无最小值.再如函数的值域是(-∞,-2]∪[2,+∞),但此函数无值和最小值,只有在改变函数定义域后,如x0时,函数的最小值为2.可见定义域对函数的值域或最值的影响.3、函数的最值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函数的最值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用函数知识求解实际问题上,从文字表述上常常表现为“工程造价最低”,“利润”或“面积(体积)(最小)”等诸多现实问题上,求解时要特别关注实际意义对自变量的制约,以便能正确求得最值.2.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完整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3.集合的表示:{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R| x-3>2} ,{x| x-3>2}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4)Venn图: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注意:B同一集合。

⊆/B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A或B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实例:设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A⊆A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③如果A⊆B, B⊆C ,那么A⊆C④如果A⊆B 同时B⊆A 那么A=B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运算类型交集并集补集定义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 B(读作‘A交B’),即A B={x|x∈A,且x∈B}.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 B(读作‘A并B’),即A B ={x|x∈A,或x∈B}).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ACS,即C S A=},|{AxSx x∉∈且韦恩图示A B图1A B图2SA二、函数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2.值域: 先考虑其定义域(1)观察法(2)配方法(3)代换法3.区间的概念(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2)无穷区间(3)区间的数轴表示.4.映射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 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11.数列的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数列的项.(1)从数列定义可以看出,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如果组成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不是同一数列,例如数列1,2,3,4,5与数列5,4,3,2,1是不同的数列.(2)在数列的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在同一数列中可以出现多个相同的数字,如:-1的1次幂,2次幂,3次幂,4次幂,…构成数列:-1,1,-1,1,….(3)数列的项与它的项数是不同的,数列的项是指这个数列中的某一个确定的数,是一个函数值,也就是相当于f(n),而项数是指这个数在数列中的位置序号,它是自变量的值,相当于f(n)中的n.(4)次序对于数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有几个相同的数,由于它们的排列次序不同,构成的数列就不是一个相同的数列,显然数列与数集有本质的区别.如:2,3,4,5,6这5个数按不同的次序排列时,就会得到不同的数列,而{2,3,4,5,6}中元素不论按怎样的次序排列都是同一个集合.2.数列的分类(1)根据数列的项数多少可以对数列进行分类,分为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在写数列时,对于有穷数列,要把末项写出,例如数列1,3,5,7,9,…,2n-1表示有穷数列,如果把数列写成1,3,5,7,9,…或1,3,5,7,9,…,2n-1,…,它就表示无穷数列.(2)按照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或数列的增减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列.3.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其内涵的本质属性是确定这一列数的规律,这个规律通常是用式子f(n)来表示的。

这两个通项公式形式上虽然不同,但表示同一个数列,正像每个函数关系不都能用解析式表达出来一样,也不是每个数列都能写出它的通项公式;有的数列虽然有通项公式,但在形式上,又不一定是的,仅仅知道一个数列前面的有限项,无其他说明,数列是不能确定的,通项公式更非.如:数列1,2,3,4,…,由公式写出的后续项就不一样了,因此,通项公式的归纳不仅要看它的前几项,更要依据数列的构成规律,多观察分析,真正找到数列的内在规律,由数列前几项写出其通项公式,没有通用的方法可循.再强调对于数列通项公式的理解注意以下几点:(1)数列的通项公式实际上是一个以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n}为定义域的函数的表达式.(2)如果知道了数列的通项公式,那么依次用1,2,3,…去替代公式中的n就可以求出这个数列的各项;同时,用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可判断某数是否是某数列中的一项,如果是的话,是第几项.(3)如所有的函数关系不一定都有解析式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通项公式.如2的不足近似值,精确到1,0.1,0.01,0.001,0.0001,…所构成的数列1,1.4,1.41,1.414,1.4142,…就没有通项公式.(4)有的数列的通项公式,形式上不一定是的,正如举例中的:(5)有些数列,只给出它的前几项,并没有给出它的构成规律,那么仅由前面几项归纳出的数列通项公式并不.4.数列的图象对于数列4,5,6,7,8,9,10每一项的序号与这一项有下面的对应关系:序号:1234567项:45678910这就是说,上面可以看成是一个序号集合到另一个数的集合的映射.因此,从映射、函数的观点看,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这里的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它的自变量只能取正整数.由于数列的项是函数值,序号是自变量,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和解析式.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数列是可以用图象直观地表示的.数列用图象来表示,可以以序号为横坐标,相应的项为纵坐标,描点画图来表示一个数列,在画图时,为方便起见,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两条坐标轴上取的单位长度可以不同,从数列的图象表示可以直观地看出数列的变化情况,但不精确.把数列与函数比较,数列是特殊的函数,特殊在定义域是正整数集或由以1为首的有限连续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其图象是无限个或有限个孤立的点.5.递推数列一堆钢管,共堆放了七层,自上而下各层的钢管数构成一个数列:4,5,6,7,8,9,10.①数列①还可以用如下方法给出:自上而下第一层的钢管数是4,以下每一层的钢管数都比上层的钢管数多1。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第一册知识点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元素: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用小写拉丁字母 ,,,c b a 表示,元素三大性质:互异性,确定性,无序性.2集合: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集,用大写拉丁字母 ,,,C B A 表示.3集合相等:两个集合B A ,的元素一样,记作B A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①属于:A a ;②不属于:A a .5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 N N 或*;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6集合的表示方法:①列举法:把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②描述法:把集合中所有具有共同特征)(x P 的元素x 所组成的集合表示为})(|{x P A x 的方法;③图示法(Ve nn 图):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的方法.7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子集:对于两个集合B A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就称集合A 为集合A 的子集,记作,读作A 包含于B ;真子集:如果B A ,但存在元素B x ,且A x ,就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读作A 真包含于B .8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 表示,空集的性质,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9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B x A x x B A 或 ;交集},|{B x A x x B A 且 ;补集},|{A x U x x A C U且(U 为全集,全集是含有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运算性质:B A B B A ;B A A B A ;A A ; A ;U C U C A A C C U U U U ,,)(,)()()(),()()(B A C B C A C B A C B C A C UU U U U U .10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般地,“若p ,则q ”为真命题,p 可以推出q ,记作q p ,称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p 是q 的条件的四种类型:若q q p , p ,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若p p q , q ,则p 是q 的必要充分不条件;若q p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若p q ,q p ,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1全称量词及全称量词命题: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在逻辑中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 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成为全称量词命题.12存在量词及存在量词命题: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 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成为存在量词命题.13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是存在量词命题;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是全称量词命题.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不等式1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性质:①对称性a b b a ;②传递性,a b b c a c ;③可加性a b a c b c ;④可乘性,0a b c ac bc ,,0a b c ac bc ;⑤同向可加性,a b c d a c b d ;⑥同向可乘性0,0a b c d ac bd ;⑦可乘方性 0,1nna b a b n n ;⑧可开方性 0,1nna b ab n n.⑨可倒数性bab a 11.2重要不等式:若R b a ,,则ab b a 222,当且仅当b a 时等号成立.3基本不等式:若0a ,0b ,则2a b ab,即2abab,当且仅当b a 时等号成立.4不等式链:若0a ,0b ,则baabbab a1122222,当且仅当b a 时等号成立;一正二定三相等.5一元二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6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次函数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间的关系:判别式24b ac0 0 0 二次函数2y a x b x c0a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2a xb x 0c0a的根有两个相异实数根1,22b x a12x x 有两个相等实数根122bx x a没有实数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20a x b x c 0a 12x xx x x 或2bx xaR2a xb x c0a12x x x x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1函数的概念:一般地,设B A ,是非空的实数集,如果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 与它对应,那么就称B A f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A x x f y ),(,其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A x x f 叫做函数的值域,值域是集合B 的子集.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求函数定义域的原则:(1)若 f x 为整式,则其定义域是R ;(2)若 f x 为分式,则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0的实数集合;(3)若 f x 是二次根式(偶次根式),则其定义域是使根号内的式子不小于0的实数集合;(4)若 0f x x ,则其定义域是 0x x ;(5)若 0,1xf x aaa ,则其定义域是R ;(6)若 lo g 0,1af x x aa ,则其定义域是 0xx;(7)若x x f t a n )( ,则其定义域是},2|{Z k k x x;求函数值域的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图象法,单调性法等;求函数的解析式的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配凑法,方程组法等;3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法(用函数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象法(用图象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列出表格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4分段函数:在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x 的不同取值区间,有不同对应关系的函数.6函数的单调性:(1)单调递增:设任意D x x 21,(I D ,I 是 f x 的定义域),当12x x 时,有12()()f x f x .特别的,当函数在它的定义域上单调递增时,该函数称为增函数;(2)单调递减:设任意D x x 21,(I D ,I 是 f x 的定义域),当12x x 时,有12()()f x f x.特别的,当函数在它的定义域上单调递增时,该函数称为减函数.7单调区间:如果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那么就说函数在这一区间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就叫做函数的单调区间,单调区间分为单调增区间和单调减区间.8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同增异减.9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一般地,设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I x ,都有))(()(M x f M x f ;I x 0使得M x f )(0,那么称M 是函数的最大(小)值.10函数的奇偶性:偶函数:一般地,设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为I ,如果I x ,都有I x ,且)()(x f x f ,那么函数叫做偶函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偶函数)(x f y 满足|)(|)()(x f x f x f ;奇函数:一般地,设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为I ,如果I x ,都有I x ,且)()(x f x f ,那么函数叫做奇函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若奇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中有零,则其函数图象必过原点,即(0)0f .11幂函数:一般地,函数 x y 叫做幂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 是常数.12幂函数 f x x 的性质:①所有的幂函数在 0, 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通过点 1,1;②如果0 ,则幂函数的图象过原点,并且在区间 0, 上是增函数;③如果0 ,则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 0, 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x 从右边趋向于原点时,图象在y 轴右方无限地逼近y 轴,当x 趋向于 时,图象在x 轴上方无限地逼近x 轴;④在直线1 x 的右侧,幂函数图象“指大图高”;⑤幂函数图象不出现于第四象限.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n 次方根与分数指数幂、指数幂运算性质(1)若nx a ,则 n na n xa n为奇数为偶数;(2)n n a n a n a为奇数为偶数;(3)()nna a ;(4)*(0,,,1)mnmn a a am n N n 且;(5)*1(0,,1)m nnmaam n N n a,且;(6)0的正分数指数幂为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7) 0,,r s r s a a a a r s R ;(8) ()0,,r s r s a a a r s R ;(9) ()0,0,,r r r ab a b a b r s R .2、对数、对数运算性质(1) lo g 0,1x a a N x N a a ;(2) lo g 100,1aa a ;(3) lo g 10,1aaa a ;(4); lo g 0,1a NaNaa ;(5) lo g 0,1maam a a ;(6) lo g ()lo g lo g 0,1,0,0aaaM N MN aa ;(7) lo g lo g lo g 0,1,0,0aaaM MN aa N;(8) lo glo g 0,1,0naaMn M aa ;(9)换底公式 lo g lo g 0,1,0,0,1lo g c a c b b aa b c c a;(10)l o g l o g 0,1,,*mna a n bb aa n m Nm;(11) 1lo g lo g 0,1,0,naa MM aa M n R n;(12) lo g lo g lo g 10,1,0,1,0,1a b c b c a a a b b c c .3、指数函数)1,0( a a a y x且及其性质:①定义域为 , ;②值域为 0, ;③过定点 0,1;④单调性:当1a 时,函数 f x 在R 上是增函数;当01a 时,函数 f x 在R 上是减函数;⑤在y 轴右侧,指数函数的图象“底大图高”.4、对数函数)1,0(lo ga ax y a且及其性质:①定义域为 0, ;②值域为 , ;③过定点 1,0;④单调性:当1a 时,函数f x 在 0, 上是增函数;当01a 时,函数 f x 在 0, 上是减函数;⑤在直线1 x 的右侧,对数函数的图象“底大图低”.5指数函数xa y 与对数函数)1,0(lo g a a x y a且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图象关于直线x y 对称.6不同函数增长的差异:线性函数模型)0( k b kx y 的增长特点是直线上升,其增长速度不变;指数函数模型)1( a a y x的增长特点是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增大的速度越来越快,呈“指数爆炸”状态;对数函数模型)1(lo g a x y a的增长特点是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增大速度越来越慢,即增长速度平缓;幂函数模型)0( n x y n的增长速度介于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之间.7函数的零点:在函数)(x f y 的定义域内,使得0)( x f 的实数x 叫做函数的零点.8零点存在性定理:如果函数 f x 在区间 ,a b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且有0f a f b ,那么函数y f x在区间 ,a b 内至少有一个零点,即存在 ,c a b ,使得0f c ,这个c 也就是方程 0f x 的根.9二分法:对于区间],[b a 上图象连续不断且 0f a f b 的函数)(x f y,通过不断把它的零点所在区间一分为二,使得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10给定精确度 ,用二分法求函数)(x f y 零点0x 近似值的步骤:⑴确定零点0x 的初始区间 ,a b ,验证 0f a f b ;⑵求区间 ,a b 的中点c ;⑶计算)(c f ,并进一步确定零点所在的区间;①若0)( c f ,则c 就是函数的零点;②若0)()( c f a f (此时),(0c a x ),则令c b ;③若0)()( b f c f (此时),(0b c x ),则令c a ;⑷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 :若a b ,则得到零点的近似值a (或b );否则重复上面的⑵至⑷.第五章三角函数1任意角的分类:按终边的旋转方向分: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2象限角:角 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 为第几象限角.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 36036090,k k k ;第二象限角的集合为 36090360180,k k k ;第三象限角的集合为 360180360270,k k k ;第四象限角的集合为360270360360,k k k 角 的终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就称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终边在x 轴非负半轴的角的集合},2|{Z k k ;终边在x 轴非正半轴的角的集合},2|{Z k k ;终边在y 轴非负半轴的角的集合},22|{Z k k;终边在y 轴非正半轴的角的集合},22|{Z k k;终边在x 轴的角的集合},|{Z k k ;终边在y 轴的角的集合},2|{Z k k;终边在坐标轴的角的集合},2|{Z kk;2终边相同的角:与角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 360,k k .3弧度制: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4角度与弧度互化公式:2360 ,1180 ,180157.3.5扇形公式: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角 所对弧的长为l ,则角 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lr .若扇形的圆心角为 为弧度制,半径为r ,弧长为l ,周长为C ,面积为S ,则l r ,2Cr l ,21122S l rr.6三角函数的概念:设 是一个任意大小的角, 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 的坐标是 ,x y ,它与原点的距离是 220r r xy,则si n y r,c os x r, t a n 0y xx.7三角函数的符号: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8记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15 30 45 60759012013515018027036012643125 232 43 65232 sin 426212223426123222101c os4262322214260212223101t a n 321332不存在3133不存在9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221si n c os 1 , 2222si n 1c os ,c os 1si n ;si n 2t a n c ossi n sinta n c os ,c os t a n.10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1si n 2si n k , c os 2c os k , t a n 2t a n k k .2si n si n, c os c os , t a n t a n . 3si n si n , c os c os , t a n t a n . 4si n si n, c os c os , t a n t a n .5si n c os 2,c os si n 2 . 6si n c os 2 ,c os si n 2.11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si n yxc os yxt a n yx图象定义域RR,2x xk k值域1,11,1 R函数性质12两角和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1) c os c os c os si n si n ;(2) c os c os c os si n si n ;(3) si n si n c os c os si n ;(4) si n si n c os c os si n ;(5) t a n t a n t a n 1t a n t a n( t a n t a n t a n 1t a n t a n );(6) t a n t a n t a n 1t a n t a n( t a n t a n t a n 1t a n t a n ).13二倍角公式:(1)si n 22si n c os ;(2)2222c os 2c os si n 2c os 112si n ;(2c os 21c os 2 ,21c os 2si n 2);(3)22t a n t a n 21t a n ;14半角公式:(1)2c os 12sin ;(2)2c os12c os;(3)c os 1c os12t a n;(4)c os 1sin sin c os 12t a n15辅助角公式:的终边上在角点其中 ),(,t a n ),sin (c ossin 22b a ab xb axb xa.最值当22x kk时,m a x1y ;当22x kk时,m i n 1y .当 2x k k 时,m a x1y ;当2x kk时,m i n 1y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周期性22奇偶性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单调性在2,222k kk上是增函数;在32,222k kk上是减函数.在2,2k k k上是增函数;在2,2k k k上是减函数.在,22k kk上是增函数.对称性对称中心 ,0k k 对称轴2x k k对称中心 ,02k k对称轴x k k 对称中心 ,02k k无对称轴16函数b x A y )sin ( 的图象与性质:图象变换:(1)先平移后伸缩:函数si n y x 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 si n yx 的图象;再将函数 si n y 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1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si n y x 的图象;再将函数 si n y 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 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si n y x 的图象.(2)先伸缩后平移:函数si n y 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1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si n y x 的图象;再将函数si n y x 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 si n y x 的图象;再将函数 si n y 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 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si n y x 的图象.五点法画图函数 si n 0,0y x 的性质:①定义域为R ;②值域为],[A A ;③单调性:根据函数x y sin 的单调区间求函数的单调区间;④奇偶性:当Z k k , 时,函数 si n y x 是奇函数;当Z k k ,2时,函数si n yx 是偶函数;⑤周期:2T ;⑥对称性:根据函数x y sin 的对称性研究函数的对称性1217函数B x A y )sin ( 的应用①振幅:A ;②周期:2 ;③频率:12f;④相位:x ;⑤初相: .⑥最值:函数B x A y )sin ( ,当1x x 时,取得最小值为m i n y ;当2x x 时,取得最大值为m a xy,则 m a xm i n 12y y, m a xm i n 12y y,21122x x x x.。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 集合与函数1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确定性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 列举法 集合的表示 描述法常见的数集 N N Z Q R2,,A B B A A B A B A A A A B A B A B οοφ≠⊆⊆=⎧⊆⊆⊆⎪⎪⎨⎪⎪⊆≠⊂⎩1定义:A=B2若且则子集: , 集合相等: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真子集: 若且 则空集φ的特殊性: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结论 含有n 个元素的集合,其子集的个数为2n,真子集的个数为21n-3集合的基本运算{}{}{}|||U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C A x x U x A ⎧⋃=∈∈⎪⋂=∈∈⎨⎪=∈∉⎩并集:或 交集:且 补集:且在集合运算中常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注意端点值的取舍)*结论 (1)A A A ⋃= A A A ⋂=, A A φ⋃= A φφ⋂=(2)A B B A B ⋃=⊆若则 A B A A B ⋂=⊆若则 (3)()U A C A φ⋂= ()U A C A U ⋃=(4)若A B φ⋂= 则A φ=或A φ≠4函数及其表示⎧⎪⎧⎪⎪⎪⎨⎪⎪⎪⎩⎨⎪⎪⎧⎪⎪⎪⎨⎪⎪⎩⎩函数的定义 定义域函数的三要素对应法则值域区间的表示 解析式法函数的表示法列表法图像法5 函数的单调性及应用(1) 定义: 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1212,()()x x f x f x <<⇔[]1212()()()0x x f x f x -->⇔0)()(2121>--x x x f x f []b a x f ,)(在⇔上是增函数;1212,()()x x f x f x <>⇔[]1212()()()0x x f x f x --<⇔0)()(2121<--x x x f x f []b a x f ,)(在⇔上是减函数.(2) 判定方法:1ο定义法(证明题) 2ο图像法 3ο复合法 (3) 定义法:证明函数单调性用利用定义来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性步骤:1ο设值:任取12,x x 为该区间内的任意两个值,且12x x <2ο做差,变形,比较大小:做差12()()f x f x -,并利用通分,因式分解,配方,有理化等方法变形比较12(),()f x f x 大小3ο下结论(说函数单调性必须在其单调区间上)(4)常见函数利用图像直接判断单调性: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对数函数,幂函数,对勾函数(5)复合法:针对复合函数采用同增异减原则(6)单调性中结论:在同一个单调区间内:增+增=增: 增—减=增:减+减=减:减—增=增若函数)(x f 在区间[]b a ,为增函数,则—)(x f ,)(1xf 在[]b a ,为减函数 (7)单调性的应用:1ο:利用函数单调性比较大小2ο利用函数单调性求函数最值(值域)重点题型: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6 函数的奇偶性及应用f x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1)定义:若()1ο若对于任取x的,均有()()-=则()f x为偶函数f x f x2ο若对于任取x的,均有()()f x为奇函数-=-则()f x f x(2)奇偶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判定方法:1ο定义法(证明题)2ο图像法3ο口诀法(4)定义法: 证明函数奇偶性步骤:1ο求出函数的定义域观察其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前提性必备条件)2ο由出发()-,寻找其与()f x之间的关系f x3ο下结论(若()()-=-则()f x为奇f x f x-=则()f x f xf x为偶函数,若()()函数函数)(4)口诀法:奇函数+奇函数=奇函数: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奇函数⨯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二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1 指数运算公式1οm n m n a a a +⋅= 2οm n m n a a a -÷= 3ο ()mm mab a b = 4ο()m nmna a=5ο()m m m a a b b= 6οmn a =7οm na-=8ο,,a a ⎧=⎨⎩当n 为偶数时当n 为奇数时2 对数运算公式 (1)对数恒等式0,1a a >≠当时 ,log xa N x N =⇔=alog 10a = log 1a a = log a Na N =(2)对数的运算法则(01,0,0)a a M N >≠>>且1ο log ()log log a a a M N M N ⋅=+ 2ο log ()log log a a a MM N N=- 3ο log ()log n a a M n M =(3)换底公式及推论 log log log c a c bb a=(01,01,0)a a c c b >≠>≠>且且推论 1οlog log m n a a nb b m=2ο1log log a N N a=3ο log log log a b a b c c =3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图像定义域值域定点单调性4 指数与对数中的比较大小问题(1)指数式比较大小1οm a,n a2οm a,n b(2)对数式比较大小1οloga m,logan2οloga m,logbn5指数与对数图像6幂函数:一般地,函数y xα=叫做幂函数,其x中为自变量,α是常数几种幂函数的图象:函数零点及二分法 一 函数零点的判定(一) 函数有实数根⇔函数的图像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二) 函数的零点的判定定理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的图像时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0f a f b <,那么,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内有零点,即存在(),c a b ∈,使得()0f c =,这个c 也就是方程的根 二 函数二分法的应用(一)函数二分法:对于在区间上连续不断且的函数,通过不断地把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

高一数学必修一所有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一所有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一所有知识点一、集合与命题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命题及其关系与运算二、函数与方程函数的基本概念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次函数及其图像与性质二次函数及其图像与性质函数方程的基本概念与性质三、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概念与表示方法等差数列及其性质等比数列及其性质斐波那契数列及其性质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与应用四、平面向量向量的概念与表示方法向量的运算法则向量的坐标表示与性质向量的数量积与性质向量的应用问题五、不等式与线性规划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集表示方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与应用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集表示方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性质与应用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思想与解法六、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任意角、弧度制及其相互转化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与解一般三角形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七、解析几何坐标系与坐标表示平面及其方程直线及其方程圆与圆的方程线段与线段的关系与应用八、立体几何多面体的概念与性质棱柱、棱锥、棱台的概念与性质球和球的方程空间直角坐标系与空间几何中的基本问题与应用九、概率与统计事件与概率的概念与性质概率的计算方法随机事件的运算法则统计量的概念与应用样本调查与统计图表的分析与解读以上为高一数学必修一的所有知识点,掌握了这些内容,将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系统地学习与练习,相信你可以在数学学科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你学业进步!。

高中数学必修一最全知识点汇总

高中数学必修一最全知识点汇总

高中数学必修一最全知识点汇总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是由元素组成的整体,其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常用的数集有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M或a∉M。

集合的表示法有自然语言法、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

集合可以分为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包括子集、真子集和集合相等。

子集表示为A⊆B,真子集表示为A⊂B,集合相等表示为A=B。

已知集合A有n(n≥1)个元素,则它有2个子集,2^(n-1)个真子集,2^(n-1)个非空子集和2^n-2个非空真子集。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基本运算包括交集、并集和补集。

交集表示为A∩B,并集表示为A∪B,补集表示为A的补集。

补集的性质为A∪A的补集=全集,A∩A的补集=空集。

2.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x|0)的解集为{-aa(a>0)的解集为{xa}。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与一元二次方程类似,可以通过移项、配方法和求根公式等方式求解。

1.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将$ax+b$看作一个整体,化成$|x|c(c>0)$,$|x|>a(a>0)$型不等式来求解。

2.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通过判别式$\Delta=b^2-4ac$,确定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分类讨论$\Delta>\Delta'$,$\Delta=\Delta'$和$\Delta0)$的根$x_1,x_2$(其中$x_10$和$y<0$的解集。

3.函数及其表示3.1 函数的概念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任何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B$以及$A$到$B$的对应法则$f$)叫做集合$A$到$B$的一个函数,记作$f:A\to B$。

高中数学必修1所有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1所有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 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名称记号意义性质 示意图子集B A ⊆(或)A B ⊇A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1)A ⊆A(2)A ∅⊆(3)若B A ⊆且B C ⊆,则A C ⊆ (4)若B A ⊆且B A ⊆,则A B =A(B)或BA真子集 A ≠⊂B(或B ≠⊃A )B A ⊆,且B 中至少有一元素不属于A(1)A ≠∅⊂(A 为非空子集)(2)若A B ≠⊂且B C ≠⊂,则A C ≠⊂B A集合 相等A B =A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 ,B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A(1)A ⊆B(2)B ⊆AA(B)(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21n-个非空子集,它有22n-非空真子集.【1.1.3】集合的基本运算(8)交集、并集、补集名称 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交集A B{|,x x A∈且}x B∈(1)A A A=(2)A∅=∅(3)A B A⊆A B B⊆BA并集A B{|,x x A∈或}x B∈(1)A A A=(2)A A∅=(3)A B A⊇A B B⊇BA补集U Að{|,}x x U x A∈∉且1()UA A=∅ð2()UA A U=ð【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解集||(0)x a a<>{|}x a x a-<<||(0)x a a>>|x x a<-或}x a>||,||(0)ax b c ax b c c+<+>>把ax b+看成一个整体,化成||x a<,||(0)x a a>>型不等式来求解(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判别式24b ac∆=-∆>0∆=0∆<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的图象O 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的根21,242b b acxa-±-=(其中12)x x<122bx xa==-无实根20(0)ax bx c a++>>的解集1{|x x x<或2}x x>{|x}2bxa≠-R 20(0)ax bx c a++<>的解集12{|}x x x x<<∅∅〖1.2〗函数及其表示()()()U U UA B A B=痧()()()U U UA B A B=痧【1.2.1】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一个函数,记作:f A B →.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③只有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①设,a b 是两个实数,且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或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做[,)a b ,(,]a b ;满足,,,x a x a x b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分别记做[,),(,),(,],(,)a a b b +∞+∞-∞-∞.注意:对于集合{|}x a x b <<与区间(,)a b ,前者a 可以大于或等于b ,而后者必须a b <,(前者可以不成立,为空集;而后者必须成立).(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f x 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②()f x 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③()f x 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⑤tan y x =中,()2x k k Z ππ≠+∈.⑥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⑦若()f x 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定义域一般是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⑧对于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一般步骤是:若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a b ,其复合函数[()]f g x 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a g x b ≤≤解出.⑨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求其定义域,根据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⑩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4)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用方法: ①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或最值.②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然后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③判别式法:若函数()y f x =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y 的关于x 的二次方程2()()()0a y x b y x c y ++=,则在()0a y ≠时,由于,x y 为实数,故必须有2()4()()0b y a y c y ∆=-⋅≥,从而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④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⑤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三角代换可将代数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⑥反函数法: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⑦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图象或几何方法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⑧函数的单调性法.【1.2.2】函数的表示法(5)函数的表示方法表示函数的方法,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6)映射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映射,记作:f A B →.②给定一个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且,a A b B ∈∈.如果元素a 和元素b 对应,那么我们把元素b 叫做元素a 的象,元素a 叫做元素b 的原象.〖1.3〗函数的基本性质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函数的单调性①定义及判定方法函数的 性 质定义图象判定方法函数的单调性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当x .1.< .x .2.时,都有f(x ...1.)<f(x .....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 x 1x 2y=f(X)xy f(x )1f(x )2o(1)利用定义 (2)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图象(在某个区间图 象上升为增) (4)利用复合函数 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当x .1.< .x .2.时,都有f(x ...1.)>f(x .....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y=f(X)yx ox x 2f(x )f(x )211(1)利用定义 (2)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图象(在某个区间图 象下降为减)(4)利用复合函数②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增函数的和是增函数,两个减函数的和是减函数,增函数减去一个减函数为增函数,减函数减去一个增函数为减函数.③对于复合函数[()]y f g x =,令()u g x =,若()y f u =为增,()u g x =为增,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减,()u g x =为减,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增,()u g x =为减,则[()]y f g x =为减;若()yf u =为减,()ug x =为增,则[()]y f g x =为减.(2)打“√”函数()(0)af x x a x=+>的图象与性质 ()f x 分别在(,]a -∞-、[,)a +∞上为增函数,分别在[,0)a -、(0,]a 上为减函数.(3)最大(小)值定义①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 (2)存在0x I ∈,使得0()f x M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f x 的最大值,记作max ()f x M =.②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2)存在0x I ∈,使得0()f x m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f x 的最小值,记作max ()f x m =.yxo【1.3.2】奇偶性(4)函数的奇偶性①定义及判定方法函数的 性 质定义图象判定方法 函数的奇偶性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奇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偶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y 轴对称)②若函数()f x 为奇函数,且在0x =处有定义,则(0)0f =.③奇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同,偶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反.④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偶函数(或奇函数),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奇函数.。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3.集合的表示:{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R| x-3>2} ,{x| x-3>2}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4)Venn图: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注意:B同一集合。

⊆/B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A或B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实例:设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A⊆A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③如果A⊆B, B⊆C ,那么A⊆C④如果A⊆B 同时B⊆A 那么A=B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运算类型交集并集补集定义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 B(读作‘A交B’),即A B={x|x∈A,且x∈B}.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 B(读作‘A并B’),即A B ={x|x∈A,或x∈B}).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ACS,即C S A=},|{AxSx x∉∈且韦恩图示A B图1A B图2SA二、函数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2.值域: 先考虑其定义域(1)观察法(2)配方法(3)代换法3.区间的概念(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2)无穷区间(3)区间的数轴表示.4.映射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 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完整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汇总(精华版)

(完整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汇总(精华版)

高 一 数 学 必 修 1 各 章 知 识 点 总 结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 1. 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 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 元素的互异性如:由 HAPPY 的字母组成的集合 {H,A,P ,Y} (3) 元素的无序性 : 如: {a,b,c} 和 {a,c,b} 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 集合的表示 : {印度洋 ,北冰洋 } 如: { 我校的篮球队员 }, {太平洋 ,大西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 A={ 我校的篮球队员 },B={1,2,3,4,5} (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记作: N整数集 Z 有理数集 正整数集N* 或 Q实数集 RN+1 ) 列举法: {a,b,c }2 ) 描述法: 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 R| x-3>2} ,{x| x-3>2} 3 ) 语言描述法:例: 4 ) Venn 图 : {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 4 、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 (2) 无限集 (3) 空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 {x|x 2= -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 “包含”关系—子集 AB 有两种可能( 1)A 是 注意: B 的一部分,;( 2)A 与 B 是 同一集合。

反之 : 集合 或 BA 不包含于集合 B,或集合B 不包含集合 A, 记作 ABA2 .“相等”关系: (5 ≥ 5,且 5 ≤5 ,则 5=5) A=B 2 -1=0}实例:设 即:① A={x|x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A AB={-1,1}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②真子集:如果 A B,且A B 那就说集合 A 是集合 B 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C ,那么③如果 A B, B A C④ 如果 A B 同时 B A 那么A=B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归纳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xR|x-3>2},{x|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AíA
②真子集:如果AíB,且A1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íB,BíC,那么AíC
④如果AíB同时Bí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子集个数: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含有2n-1个非空子集,含有2n-1个非空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运算类型交集并集补集
定义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 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基本初等函数】
一、指数函数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那么叫做的次方根(nthroot),其中>1,且∈*.
当是奇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次方根是一个负数.此时,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式子叫做根式(radical),这里叫做根指数(radicalexponent),叫做被开方数(radicand).
当是偶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此时,正数的正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负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正的次方根与负的次方根可以合并成±(>0).由此可得: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

注意:当是奇数时,当是偶数时,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指出:规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那么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也同样可以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叫做指数函数(exponential),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
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函数的应用】
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

即:
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求法:
求函数的零点:
1(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
2(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二次函数的零点:
二次函数.
1)△>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
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