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考点、题型汇总

合集下载

高一数学必修一题型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一题型总结

必修(一)题型总结-、集合的概念与表示: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⑺的特殊情况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3. 注意下列性质:集合9i, a2, , a n .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2n;4. 对于集合的元素是不等式的,画数轴确定两集合的关系例题:1. 满足关系{1,2} A {1,2,3,4,5}的集合的个数是( )A: 4 B: 6 C: 8 D: 92 3 :32. 以实数X , - x , |x|, x , - <x为元素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有( ) A: 2个元素B: 3个元素C: 4个元素D: 5个元素「k 1 ] f k 1 13. M=』x|x=—+ — ,k€Z],N=d x|x=—+—,k E Z 贝U ( )(A M =N (B) M N (C) N M (D) M』N4. 已知A={(x,y)|y=x 2-4x+3},B=[(x,y)|y=-x 2-2x+2}, A n B= ______________5. 某班考试中,语文、数学优秀的学生分别有30人、28人,语文、数学至少有一科优秀的学生有38人,求:(1)语文、数学都优秀的学生人数(2)仅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2 2 26.设A={x|x -ax a -19=0} , B ={x| x-5x 6 =0},且A B,求实数a 的值.二、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1. 定义域的求法:分母、开偶次方、对数(保证它们有意义)2 .值域的求法:①判断函数类型(一次、二次、反比例、指数、对数、幕函数)由函数的单调性与图像确定当x为何值时函数有最大值(最高点)和最小值(最低点) ,②对于一个没有学过的函数表达式,需要将它变成一个学过的函数来解决(换元法、图像变换法)3表达式的求法:O1已知函数类型待定系数法②已知f(x)求f(2x+1)整体代换法,已知f(2x+1)求f(x)换元法。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知识点,推荐文档

第1 讲集合一、集合的相关概念1、集合(朴素集合论中的定义):集合就是“一堆东西”,记为A、B、C……集合里的“东西”,叫作元素,记为a、b、c……2、元素的 3 个特性:(1)确定性:对于任意一个元素,要么它属于某个指定集合,要么它不属于该集合,二者必居其一;(2)互异性:同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3)无序性:任意改变集合中元素的排列次序,它们仍然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属于,不属于)符号:a∈A, a ∉ A 二者必居其一4、集合的分类:⑴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⑵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⑶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φ注意:(1){a}与{(a,b)}都是单元素集(2){0},{ },{φ}之区别{ }”符号具有全体之意()“()常用集合的专用字母:R:实数集Q:有理数集Z:整数集N:自然数集N*或N+:正整数集≠ ()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形如{a , b , c , d }.2、描述法形如{x 中p 是(x )},表元素,是属性. p (x )3、Venn (文氏图):用一条封闭曲线围成的图形表示集合的方法。

三、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子集定义: A ⊆ B ⇔∀x ∈ A 有 x ∈ B注意: A ⊄ B ⇔∃x ∈A 但 x ∉B显然:(1) A ⊆ A(2) Φ ⊆ A(3) 若 A ⊆ B , B ⊆ C 则 A ⊆ C2、集相等: A =B ⇔ A ⊆B 且 B ⊆A3、真子集:显然:(4若) 非A 空,则 Φ ⊂ A(5)A 的子集中除外,都是A 真子集6 A ⊂ B ⊂ C ⇒ A ⊂ C≠ ≠ ≠或结论:一个集合有n 元素,则它有个2n子集,有个真2n子-集1,个非空真2子n-集2。

第2 讲集合的运算一、交集:1、定义:且 B ={x x ∈A x ∈B}说明:(1且)x∈A B⇔x∈A x∈B(2)x ∉A B ⇔x ∉A或x ∉B(3)A B实质上是A、的B公共部分图示:2、性质A A=A,A ,B⊆A A =A B=A ⇒A ⊆BA U =A二、并集:1、定义:或 B ={x x ∈A x ∈B}说明:(1或)x∈A B⇔x∈A x∈B(2)x ∉A B ⇔x ∉A且x ∉B(3)A B实质上是A、凑B在一起图示:2、性质A A=A,A ,B⊇A A =A A U=UA B=B ⇒A ⊆B三、补集:全集:由(所考虑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一、数与式1、常数、变量和运算符号:常数是除变量外的有限定义的数量,变量是可以任意取值的量,而运算符号则是进行数学运算的符号。

2、十进制及其他进制:十进制是分别使用0~9十个数字、以及逢十进一的一种进制制度,而其他进制则有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等。

3、有理数的表示及其运算:有理数可以使用两个整数的商和余数的形式来表示,其中余数可以是负数,而有理数的运算则有加减乘除求倒数等。

4、无理数及其后结果:无理数是不能用有理数恒等式表达的数,通常用∞或“无穷不等式”来表示。

结果表明,无理数不是有理数的整数倍。

5、算术表达式的因式分解:分解因式是把一个多项式拆分成几个不同的因式的过程,在因式分解得到的两个因子可以进行乘、除、幂数运算,从而继续分解多项式,直到把多项式分解成几个不可继续分解的因式。

二、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是一系列数按照一定规律等间隔排列而成的数列,在其中数字之间的差值成等差数列,可以表示为a1,a2,…, an,an+1,…,其中,a2-a1=a3-a2=…an+1-an=d,可以看出所有数之间都是等差的。

2、等差数列的求和:求和是求等差数列所有数字的和,其求和的公式为Sn=(n)(2a1+d(n-1))/2,在给定等差数列第一项和项数的情况下,即可直接求出等差数列的求和。

三、函数与方程1、定义域和值域:所谓“定义域”是指函数中可以取什么值,而“值域”则是指函数的值能够到达的最小和最大结果。

2、函数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函数是定义域和值域之间的关系,函数的基本性质有单调性、统一性、性质等,其中单调性指函数上升或是下降,统一性指当定义域多于值域时,将多余的值合并为一个值。

3、折线图:折线图是一种表达定义域与值域变化关系的图表,用折线就能清楚地反映函数的变化,而其反映出的变化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函数的特性。

4、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是一个有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其求解的方法有解析解法和求根解法,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得到未知数的值之后,可以利用求根解法把它带回原方程,验算正确性。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与习题讲解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与习题讲解

高~教学必修~知识点与习题讲解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 [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点整理第1讲§集合的含义与表示0学习目标:通过实例,r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口知识要点:L把・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作集合(ser),其元素具有三个特征,即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集合的表示方法有两种:列举法,即把集合的元素••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基本形式为2M3,…,4},适用于有限集或元素间存在规律的无限集.描述法,即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基本形式为{xeAIP(x)},既要关注代代元素x,也要把握其属性尸(x),适用于无限集.3.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RC,…表示集合.要记住•些常见数集的表示,如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4.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是属于(belongto)与不属于(notbelongto),分别用符号W、仁表示,例如3eN, -2/N.Q例题精讲:【例1】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由方程x(/-2x-3) = 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2)大于2且小于7的整数.解:(1)用描述法表示为:{X€/?I X(X2-2A-3)=0}:用列举法表示为{0,-1,3}.(2)用描述法&示为:{xeZ\2<x<7};用列举法表示为{3,4,5.6}.【例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已知A = {xlx = 3% + 2«eZ}, B = {xlx = 6m-l t meZ},则有:174 -5J: 175.解:由3% + 2 = 17,解得R=5eZ,所以17wA:7由34+ 2 = -5,解得k二一任Z,所以一5七4:3由6m-l = 17,解得m = 3wZ,所以17e5.【例3】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衣示下列集合:(教材2练习题2,巴罚组题4)(1),次函数y = x + 3与y = -2x + 6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2)二次函数),=丁-4的函数值组成的集合;(3)反比例函数),=士的自变量的值组成的集合.x'丁 = x + 3解:⑴{Uy)lf 。

必修一数学必考题型及答题方法

必修一数学必考题型及答题方法

必修一数学必考题型及答题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必修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必考的科目。

必修一数学主要包括函数、导数、微分、积分等内容,其中考试题型也比较多样化。

在备考必修一数学考试时,掌握各种题型及答题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必修一数学的必考题型及相应的答题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

1. 函数与极限函数与极限是必修一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题型,通常考察的内容包括函数的性质、极限的计算以及极限存在性的判断。

在应对这类题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答题方法:- 对于函数的性质,需要掌握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应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 在计算极限时,需要掌握常见极限的计算方法,如利用洛必达法则、泰勒展开等方法,同时要注意极限存在性的判断。

- 针对极限存在性的判断,需要掌握夹逼定理、单调有界准则等方法,以判断函数在某点的极限是否存在。

2. 导数与微分导数与微分是必修一数学中另一个重点考察的内容,通常考察的内容包括导数的计算、导数的应用、微分的计算等。

在应对这类题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答题方法:- 计算导数时,要掌握基本函数的导数计算方法,如常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的导数计算公式。

- 在导数的应用中,需要注意应用题的建模、解题过程,并掌握利用导数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凹凸性以及求取最值等问题。

- 对于微分的计算,要掌握微分的定义及微分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应用微分进行问题的求解。

3. 积分与定积分积分与定积分是必修一数学中另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通常考察的内容包括积分的计算、定积分的应用、面积计算等。

在应对这类题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答题方法:- 对于积分的计算,要掌握不定积分的计算方法,如基本积分法、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等,同时要注意积分的性质和常见积分的计算结果。

- 在应用题中,要能够熟练应用定积分计算曲线下面积、旋转体的体积、物理问题中的积分应用等内容。

高中数学(高一至高三)知识点汇总

高中数学(高一至高三)知识点汇总

高中数学第一部分必备知识点第二部分学习难点必修1知识点重难点高考考点第一章:集合与函数1.1.1、集合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1.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1.2.1、函数的概念1.2.2、函数的表示法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3.2、奇偶性重点:1、集合的交、并、补等运算。

2、函数定义域的求法3、函数性质难点:函数的性质1、集合的交、并、补等运算。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3、函数的概念、三要素及表示方法4、分段函数5、奇偶性、单调性和周期性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2.1、对数与对数运算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2.3、幂函数重点:1、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特殊的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4、指数、对数的运算难点:1、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相结合2、指数对数与不等式、导数、三角函数等结合1、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特殊的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4、指数、对数的运算5、数值大小的比较6、习惯与不等式、导数、三角函数等结合,难度较大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3.2.2、函数模型的应用举例重点:1、零点的概念2、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方法难点:1、函数模型2、函数零点与导数,含有字母的参数相结合1、零点的概念2、二分法必修2知识点重难点高考考点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重点: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2、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3、会利用公式求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难点:空间想象能力1、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重点)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重点:1、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有关性质和判定定理2、证明线面垂直3、点到平面的距离难点:1、线面垂直2、点到平面的距离1、以选择填空的形式考查线与面、面与面的平行关系,考查线面位置的关系2、以解答的形式考查线与面、面与面的位置3、证明线面垂直4、点到平面的距离第三章:直线与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2、直线方程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重点:1、初步建立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观念2、正确将几何条件与代数表示进行转化3、掌握直线方程并会用于定理地研究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性质详解及知识点总结及题型详解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性质详解及知识点总结及题型详解

经典高中数学最全必修一函数性质详解及知识点总结及题型详解分析一、函数的概念与表示1、映射:1对映射定义的理解;2判断一个对应是映射的方法;一对多不是映射,多对一是映射集合A,B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两个点集,给定从A →B 的映射f:x,y →x 2+y 2,xy,求象5,2的原象.3.已知集合A 到集合B ={0,1,2,3}的映射f:x →11-x ,则集合A 中的元素最多有几个写出元素最多时的集合A.2、函数;构成函数概念的三要素 ①定义域②对应法则③值域函 数 解 析 式 的 七 种 求 法 待定系数法:在已知函数解析式的构造时,可用待定系数法; 例1 设)(x f 是一次函数,且34)]([+=x x f f ,求)(x f配凑法:已知复合函数[()]f g x 的表达式,求()f x 的解析式,[()]f g x 的表达式容易配成()g x 的运算形式时,常用配凑法;但要注意所求函数()f x 的定义域不是原复合函数的定义域,而是()g x 的值域;例2 已知221)1(xx x x f +=+ )0(>x ,求 ()f x 的解析式三、换元法:已知复合函数[()]f g x 的表达式时,还可以用换元法求()f x 的解析式;与配凑法一样,要注意所换元的定义域的变化; 例3 已知x x x f 2)1(+=+,求)1(+x f四、代入法:求已知函数关于某点或者某条直线的对称函数时,一般用代入法; 例4已知:函数)(2x g y x x y =+=与的图象关于点)3,2(-对称,求)(x g 的解析式五、构造方程组法:若已知的函数关系较为抽象简约,则可以对变量进行置换,设法构造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函数解析式;例5 设,)1(2)()(x xf x f x f =-满足求)(x f例6 设)(x f 为偶函数,)(x g 为奇函数,又,11)()(-=+x x g x f 试求)()(x g x f 和的解析式六、赋值法:当题中所给变量较多,且含有“任意”等条件时,往往可以对具有“任意性”的变量进行赋值,使问题具体化、简单化,从而求得解析式;例7 已知:1)0(=f ,对于任意实数x 、y,等式)12()()(+--=-y x y x f y x f 恒成立,求)(x f七、递推法:若题中所给条件含有某种递进关系,则可以递推得出系列关系式,然后通过迭加、迭乘或者迭代等运算求得函数解析式;例8 设)(x f 是+N 上的函数,满足1)1(=f ,对任意的自然数b a , 都有ab b a f b f a f -+=+)()()(,求)(x f1、求函数定义域的主要依据:1分式的分母不为零;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零取零次方没有意义;32 2 (21)x x 已知f -的定义域是[-1,3],求f()的定义域1求函数值域的方法①直接法:从自变量x 的范围出发,推出y=fx 的取值范围,适合于简单的复合函数; ②换元法:利用换元法将函数转化为二次函数求值域,适合根式内外皆为一次式; ③判别式法:运用方程思想,依据二次方程有根,求出y 的取值范围;适合分母为二次且x ∈R 的分式;④分离常数:适合分子分母皆为一次式x 有范围限制时要画图; ⑤单调性法: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 ⑥图象法:二次函数必画草图求其值域; ⑦利用对号函数四.1.定义:2.性质:①y=fx 是偶函数⇔y=f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y=fx 是奇函数⇔y=f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②若函数fx 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f0=0③奇±奇=奇 偶±偶=偶 奇×奇=偶 偶×偶=偶 奇×偶=奇两函数的定义域D 1 ,D 2,D 1∩D 2要关于原点对称3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2 设()[]x g f y =是定义在M 上的函数,若fx 与gx 的单调性相反,则()[]x g f y =在M 上是减函数;若fx 与gx 的单调性相同,则()[]x g f y =在M 上是增函数;时,1)(>x f ,⑴求证:)(x f 在R 上是增函数; ⑵若4)3(=f ,解不等式2)5(2<-+a a f 3函数)26(log 21.0x x y -+=的单调增区间是________4高考真题已知(31)4,1()log ,1a a x a x f x x x -+<⎧=⎨>⎩是(,)-∞+∞上的减函数,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A (0,1)B 1(0,)3C 11[,)73D 1[,1)7一:函数单调性的证明1.取值 2,作差 3,定号 4,结论 二: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求单调区间x a x y += 0>a xax y -= 0>a 三:函数单调性的应用1.比较大小 例:如果函数c bx x x f ++=2)(对任意实数t 都有)2()2(-=+t f t f ,那么 A 、)4()1()2(f f f << B 、)4()2()1(f f f <<C 、)1()4()2(f f f << C 、)1()2()4(f f f <<2.解不等式例:定义在-1,1上的函数()f x 是减函数,且满足:(1)()f a f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例:设是定义在上的增函数,,且,求满足不等式的x 的取值范围.3.取值范围例: 函数 在上是减函数,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例:若(31)41()log 1a a x a x f x x x -+≤⎧=⎨>⎩是R 上的减函数,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A.(0,1)B.1(0,)3C.11[,)73D.1[,1)74. 二次函数最值例:探究函数12)(2+-=ax x x f 在区间[]1,0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例:探究函数12)(2+-=x x x f 在区间[]1,+a a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5.抽象函数单调性判断例:已知函数)(x f 的定义域是),0(+∞,当1>x 时,0)(>x f ,且)()()(y f x f xy f +=⑴求)1(f ,⑵证明)(x f 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⑶如果1)31(-=f ,求满足不等式)21()(--x f x f ≥2的x 的取值范围例:已知函数fx 对于任意x ,y ∈R ,总有fx +fy =fx +y ,且当x >0时,fx <0,f 1=-错误!.1求证:fx 在R 上是减函数; 2求fx 在-3,3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例:已知定义在区间0,+∞上的函数fx 满足f 错误!=fx 1-fx 2,且当x >1时,fx <0. 1求f 1的值;2判断fx 的单调性;3若f 3=-1,解不等式f |x |<-2.六.函数的周期性:1.定义若⇔≠=+)0)(()(T x f T x f )(x f 是周期函数,T 是它的一个周期;说明:nT 也是)(x f 的周期推广若)()(b x f a x f +=+,则)(x f 是周期函数,a b -是它的一个周期对照记忆()()f x a f x a +=-说明:()()f a x f a x +=-说明:2.若)()(x f a x f -=+;)(1)(x f a x f =+;)(1)(x f a x f -=+;则)(x f 周期是2a1 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x 满足fx+2=-fx ,则,f 6的值为A -1B 0C 1 D22 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2)(2)f x f x +=-,在区间-2,0上单调递减,设( 1.5),(2),(5)a f b f c f =-==,则,,a b c 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3 已知f x 是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函数,且,32)1(,)(1)(1)2(+=-+=+f x f x f x f 若则f 2005= .4 已知)(x f 是-∞+∞,上的奇函数,)()2(x f x f -=+,当0≤≤x 1时,fx=x,则f=________ 例11 设)(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对任意实数x 恒满足)()2(x f x f -=+,当]2,0[∈x 时22)(x x x f -=⑴求证:)(x f 是周期函数;⑵当]4,2[∈x 时,求)(x f 的解析式;⑶计算:1、已知函数54)(2+-=mx x x f 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则)1(f 的范围是A 25)1(≥fB 25)1(=fC 25)1(≤fD 25)1(>f2、方程0122=++mx mx 有一根大于1,另一根小于1,则实根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八.指数式与对数式 1.幂的有关概念1零指数幂)0(10≠=a a 2负整数指数幂()10,n na a n N a-*=≠∈ 3正分数指数幂()0,,,1m n m na a a m n N n *=>∈>; 5负分数指数幂()110,,,1m nm nmnaa m n N n a a-*==>∈>6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2.有理数指数幂的性质3.根式根式的性质:当n 是奇数,则a a n n =;当n 是偶数,则⎩⎨⎧<-≥==00a aa aa a n n4.对数1对数的概念:如果)1,0(≠>=a a N a b ,那么b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1,0(log ≠>=a a N b a2对数的性质:①零与负数没有对数 ②01log =a ③1log =a a3对数的运算性质 logMN=logM+logN对数换底公式:)10,10,0(log log log ≠>≠>>=m m a a N aNN m m a 且且 对数的降幂公式:)10,0(log log ≠>>=a a N N mnN a n a m 且 1 213323121)()1.0()4()41(----⨯b a ab 2 1.0lg 10lg 5lg 2lg 125lg 8lg ⋅--+x 名称 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 一般形式 Y=a x a>0且a ≠1 y=log a x a>0 , a ≠1 定义域 -∞,+ ∞ 0,+ ∞ 值域 0,+ ∞ -∞,+ ∞ 过定点 0,1 1,0 图象 指数函数y=a x 与对数函数y=log a x a>0 , a ≠1图象关于y=x 对称数相同,如果底数相同,可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指数相同,可以利用指数函数的底数与图象关系对数式比较大小同理记住下列特殊值为底数的函数图象:3、研究指数,对数函数问题,尽量化为同底,并注意对数问题中的定义域限制4、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中的绝大部分问题是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与其他函数的(1)1、平移变换:左+ 右- ,上+ 下- 即①函数图象及变化规则掌握几类基本的初等函数图像是学好本内容的前题1、基本函数1一次函数、2二次函数、3反比例函数、4指数函数、5对数函数、6三角函数;2、图象的变换1平移变换左加右减①函数y=fx+2的图象是把函数y=fx的图像沿x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反之向右移2个单位②函数y=fx-3的图象是把函数y=fx的图像沿y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反之向上移3个单位2对称变换①函数y=fx 与函数y=f-x 的图象关于直线x=0对称; 函数y=fx 与函数y=-fx 的图象关于直线y=0对称;函数y=fx 与函数y=-f-x 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②如果函数y=fx 对于一切x ∈R 都有fx+a=fx-a,那么y=fx 的图象关于直线x=a对称;③y=f-1x 与y=fx 关于直线y=x 对称 ⑤y=fx →y=f|x|3、伸缩变换y=afxa>0的图象,可将y=fx 的图象上的每一点的纵坐标伸长a>1或缩短0<a<1到原来的a 倍;y=faxa>0的图象,可将y=fx 的图象上的每一点的横坐标缩短a>1或伸长0<a<1到原来的a 倍;十.函数的其他性质1.函数的单调性通常也可以以下列形式表达:1212()()0f x f x x x ->- 单调递增1212()()0f x f x x x -<- 单调递减2.函数的奇偶性也可以通过下面方法证明:()()0f x f x +-= 奇函数 ()()0f x f x --= 偶函数3.函数的凸凹性:1212()()()22x x f x f x f ++<凹函数图象“下凹”,如:指数函数 1212()()()22x x f x f x f ++>凸函数图象“上凸”,如:对数函数。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知识点及题型总结---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知识点及题型总结---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目录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2)考点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2)考点2: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7)考点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知识点一基本事实两个实数a,b,其大小关系有三种可能,即a>b,a=b,a<b.思考x2+1与2x两式都随x的变化而变化,其大小关系并不显而易见.你能想个办法,比较x2+1与2x的大小吗?答案作差:x2+1-2x=(x-1)2≥0,所以x2+1≥2x.知识点二重要不等式∀a,b∈R,有a2+b2≥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题型1: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例1《铁路旅行常识》规定:一、随同成人旅行,身高在1.2~1.5米的儿童享受半价客票(以下称儿童票),超过1.5米的应买全价票,每一名成人旅客可免费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超过一名时,超过的人数应买儿童票.……十、旅客免费携带物品的体积和重量是每件物品的外部长、宽、高尺寸之和不得超过160厘米,杆状物品不得超过200厘米,重量不得超过20千克……设身高为h(米),物品外部长、宽、高尺寸之和为P(厘米),请用不等式表示下表中的不等关系.解由题意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1)身高用h(米)表示,物体长、宽、高尺寸之和为P(厘米);(2)题中要求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解答本题应先理解题中所提供的不等关系,再用不等式表示.身高在1.2~1.5米可表示为1.2≤h ≤1.5, 身高超过1.5米可表示为h >1.5, 身高不足1.2米可表示为h <1.2,物体长、宽、高尺寸之和不得超过160厘米可表示为P ≤160.如下表所示:变式 某套试卷原以每本2.5元的价格销售,可以售出8万本.据市场调查,若单价每提高0.1元,销售量就可能相应减少2 000本.若把提价后试卷的定价设为x 元,怎样用不等式表示销售的总收入仍不低于20万元呢?解 提价后销售的总收入为⎝⎛⎭⎫8-x -2.50.1×0.2x 万元,那么不等关系“销售的总收入仍不低于20万元”可以表示为不等式⎝⎛⎭⎫8-x -2.50.1×0.2x ≥20(2.5≤x <6.5).题型2:作差法比较大小例2 已知a ,b 均为正实数.试利用作差法比较a 3+b 3与a 2b +ab 2的大小. 解 ∵a 3+b 3-(a 2b +ab 2)=(a 3-a 2b )+(b 3-ab 2) =a 2(a -b )+b 2(b -a )=(a -b )(a 2-b 2)=(a -b )2(a +b ). 当a =b 时,a -b =0,a 3+b 3=a 2b +ab 2; 当a ≠b 时,(a -b )2>0,a +b >0,a 3+b 3>a 2b +ab 2. 综上所述,a 3+b 3≥a 2b +ab 2.变式 已知x <1,试比较x 3-1与2x 2-2x 的大小. 解 ∵(x 3-1)-(2x 2-2x )=x 3-2x 2+2x -1 =(x 3-x 2)-(x 2-2x +1)=x 2(x -1)-(x -1)2 =(x -1)(x 2-x +1)=(x -1)⎣⎡⎦⎤⎝⎛⎭⎫x -122+34,又∵⎝⎛⎭⎫x -122+34>0,x -1<0, ∴(x -1)⎣⎡⎦⎤⎝⎛⎭⎫x -122+34<0,∴x 3-1<2x 2-2x .考点1:练习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人月收入x 元不高于2 000元可表示为“x <2 000”B .小明的身高为x ,小华的身高为y ,则小明比小华矮可表示为“x >y ”C .变量x 不小于a 可表示为“x ≥a ”D .变量y 不超过a 可表示为“y ≥a ” 答案 C解析 对于A ,x 应满足x ≤2 000,故A 错误;对于B ,x ,y 应满足x <y ,故B 错误;C 正确;对于D ,y 与a 的关系可表示为“y ≤a ”,故D 错误.2.在开山工程爆破时,已知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每秒0.5 cm ,人跑开的速度为每秒4 m ,为了使点燃导火索的人能够在爆破时跑到100 m 以外的安全区,导火索的长度x (cm)应满足的不等式为( ) A .4×x0.5≥100B .4×x0.5≤100 C .4×x0.5>100D .4×x0.5<100答案 C解析 导火索燃烧的时间x 0.5秒,人在此时间内跑的路程为4×x0.5m .由题意可得4×x0.5>100. 3.设M =x 2,N =-x -1,则M 与N 的大小关系是( ) A .M >N B .M =N C .M <N D .与x 有关答案 A解析 ∵M -N =x 2+x +1=⎝⎛⎭⎫x +122+34>0, ∴M >N .4.若y 1=2x 2-2x +1,y 2=x 2-4x -1,则y 1与y 2的大小关系是( ) A .y 1>y 2B .y 1=y 2C .y 1<y 2D .随x 值变化而变化答案 A5.如图,在一个面积为200 m 2的矩形地基上建造一个仓库,四周是绿地,仓库的长a 大于宽b 的4倍,则表示上述的不等关系正确的是( )A .a >4bB .(a +4)(b +4)=200C.⎩⎪⎨⎪⎧a >4b ,(a +4)(b +4)=200 D.⎩⎪⎨⎪⎧a >4b ,4ab =200 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知a >4b ,根据面积公式可以得到(a +4)(b +4)=200,故选C.6.某次数学智力测验,共有20道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得-2分,不答得零分.某同学有一道题未答,设这个学生至少答对x 题,成绩才能不低于80分,列出其中的不等关系:________.(不用化简) 答案 5x -2(19-x )≥80,x ∈N *解析 这个学生至少答对x 题,成绩才能不低于80分,即5x -2(19-x )≥80,x ∈N *. 7.某商品包装上标有重量500±1克,若用x 表示商品的重量,则可用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表示该商品的重量的不等式为________. 答案 |x -500|≤1解析 ∵某商品包装上标有重量500±1克, 若用x 表示商品的重量, 则-1≤x -500≤1, ∴|x -500|≤1.8.若x ∈R ,则x 1+x 2与12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答案x 1+x 2≤12解析 ∵x 1+x 2-12=2x -1-x 22(1+x 2)=-(x -1)22(1+x 2)≤0.∴x 1+x 2≤12. 9.已知a ,b ∈R ,x =a 3-b ,y =a 2b -a ,试比较x 与y 的大小. 解 因为x -y =a 3-b -a 2b +a =a 2(a -b )+a -b =(a -b )(a 2+1),所以当a >b 时,x -y >0,所以x >y ; 当a =b 时,x -y =0,所以x =y ; 当a <b 时,x -y <0,所以x <y .10.已知甲、乙、丙三种食物的维生素A ,B 含量及成本如下表:若用甲、乙、丙三种食物各x kg 、y kg 、z kg 配成100 kg 的混合食物,并使混合食物内至少含有56 000单位维生素A 和63 000单位维生素B.试用x ,y 表示混合食物成本c 元,并写出x ,y 所满足的不等关系. 解 依题意得c =11x +9y +4z , 又x +y +z =100,∴c =400+7x +5y ,由⎩⎪⎨⎪⎧600x +700y +400z ≥56 000,800x +400y +500z ≥63 000及z =100-x -y , 得⎩⎪⎨⎪⎧2x +3y ≥160,3x -y ≥130. ∴x ,y 所满足的不等关系为⎩⎪⎨⎪⎧2x +3y ≥160,3x -y ≥130,x ≥0,y ≥0.11.已知0<a 1<1,0<a 2<1,记M =a 1a 2,N =a 1+a 2-1,则M 与N 的大小关系是( ) A .M <N B .M >N C .M =N D .无法确定答案 B解析 ∵0<a 1<1,0<a 2<1,∴-1<a 1-1<0,-1<a 2-1<0,∴M -N =a 1a 2-(a 1+a 2-1)=a 1a 2-a 1-a 2+1=a 1(a 2-1)-(a 2-1)=(a 1-1)(a 2-1)>0, ∴M >N ,故选B.12.若0<a 1<a 2,0<b 1<b 2,且a 1+a 2=b 1+b 2=1,则下列代数式中值最大的是( ) A .a 1b 1+a 2b 2 B .a 1a 2+b 1b 2 C .a 1b 2+a 2b 1 D.12答案 A解析 令a 1=0.1,a 2=0.9;b 1=0.2,b 2=0.8.则A 项a 1b 1+a 2b 2=0.74;B 项,a 1a 2+b 1b 2=0.25;C 项,a 1b 2+a 2b 1=0.26,故最大值为A.13.一个盒子中红、白、黑三种球分别为x 个、y 个、z 个,黑球个数至少是白球个数的一半,至多是红球个数的13,白球与黑球的个数之和至少为55,则用不等式(组)将题中的不等关系表示为________.答案 ⎩⎪⎨⎪⎧y 2≤z ≤x 3,y +z ≥55(x ,y ,z ∈N *)解析 由题意可得⎩⎪⎨⎪⎧y 2≤z ≤x 3,y +z ≥55(x ,y ,z ∈N *).14.若a 1<a 2,b 1<b 2,则a 1b 1+a 2b 2________a 1b 2+a 2b 1.(填“>”“<”“=”) 答案 >解析 a 1b 1+a 2b 2-(a 1b 2+a 2b 1) =a 1(b 1-b 2)+a 2(b 2-b 1) =(b 1-b 2)(a 1-a 2), ∵a 1<a 2,b 1<b 2, ∴b 1-b 2<0,a 1-a 2<0, 即(b 1-b 2)(a 1-a 2)>0, ∴a 1b 1+a 2b 2>a 1b 2+a 2b 1.考点2: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知识点一 等式的基本性质 (1)如果a =b ,那么b =a . (2)如果a =b ,b =c ,那么a =c . (3)如果a =b ,那么a ±c =b ±c . (4)如果a =b ,那么ac =bc . (5)如果a =b ,c ≠0,那么a c =bc .知识点二 不等式的性质题型1: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或证明例1 (1)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ab >0,a >b ,则1a <1b ;②若a >b ,c >d ,则a -c >b -d ;③对于正数a ,b ,m ,若a <b ,则a b <a +mb +m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答案 ①③解析 对于①,若ab >0,则1ab>0, 又a >b ,所以a ab >b ab ,所以1a <1b ,所以①正确;对于②,若a =7,b =6,c =0,d =-10, 则7-0<6-(-10),②错误; 对于③,对于正数a ,b ,m , 若a <b ,则am <bm , 所以am +ab <bm +ab , 所以0<a (b +m )<b (a +m ), 又1b (b +m )>0,所以a b <a +m b +m ,③正确.综上,真命题的序号是①③.(2)已知a >b >0,c <d <0.求证:3a d<3b c. 证明 因为c <d <0,所以-c >-d >0. 所以0<-1c <-1d.又因为a >b >0,所以-a d >-bc>0.所以3-ad>3-bc,即-3a d>-3b c, 两边同乘-1,得3a d<3b c.变式 若1a <1b <0,有下面四个不等式:①|a |>|b |,②a <b ,③a +b <ab ,④a 3>b 3. 则不正确的不等式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答案 C解析 由1a <1b <0可得b <a <0,从而|a |<|b |,①②均不正确;a +b <0,ab >0,则a +b <ab 成立,③正确;a 3>b 3,④正确. 故不正确的不等式的个数为2.题型2:利用性质比较大小例2 若P =a +6+a +7,Q =a +5+a +8(a >-5),则P ,Q 的大小关系为( ) A .P <Q B .P =Q C .P >Q D .不能确定答案 C解析 P 2=2a +13+2(a +6)(a +7), Q 2=2a +13+2(a +5)(a +8),因为(a +6)(a +7)-(a +5)(a +8)=a 2+13a +42-(a 2+13a +40)=2>0, 所以(a +6)(a +7)>(a +5)(a +8),所以P 2>Q 2,所以P >Q .变式 下列命题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若a >b ,且1a >1b ,则a >0,b <0B .若a >b ,b ≠0,则ab >1C .若a >b ,且a +c >b +d ,则c >dD .若a >b ,且ac >bd ,则c >d 答案 A解析 对于A ,∵1a >1b ,∴b -a ab >0,又a >b ,∴b -a <0,∴ab <0, ∴a >0,b <0,故A 正确;对于B ,当a >0,b <0时,有ab<1,故B 错;对于C ,当a =10,b =2时,有10+1>2+3,但1<3, 故C 错;对于D ,当a =-1,b =-2时,有(-1)×(-1)>(-2)×3,但-1<3,故D 错.题型3:利用性质比较大小例3 已知12<a <60,15<b <36.求a -b 和ab 的取值范围.解 ∵15<b <36,∴-36<-b <-15, ∴12-36<a -b <60-15,即-24<a -b <45. 又136<1b <115,∴1236<a b <6015,即13<a b <4. 故-24<a -b <45,13<a b <4.变式 已知0<a +b <2,-1<b -a <1,则2a -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答案 -32<2a -b <52解析 因为0<a +b <2,-1<-a +b <1,且2a -b =12(a +b )-32(-a +b ),结合不等式的性质可得,-32<2a -b <52.考点2:练习题1.如果a <0,b >0,那么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1a <1bB.-a <bC .a 2<b 2D .|a |>|b |答案 A解析 ∵a <0,b >0,∴1a <0,1b >0,∴1a <1b ,故选A.2.若a ,b ,c ∈R ,且a >b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a +c ≥b -c B .ac >bcC.c 2a -b >0 D .(a -b )c 2≥0答案 D解析 ∵a >b ,∴a -b >0,∴(a -b )c 2≥0,故选D.3.已知a >b >c ,则1b -c +1c -a 的值是( )A .正数B .负数C .非正数D .非负数答案 A解析 1b -c +1c -a =c -a +b -c (b -c )(c -a )=b -a (b -c )(c -a ), ∵a >b >c ,∴b -c >0,c -a <0,b -a <0,∴1b -c +1c -a>0,故选A. 4.若x >1>y ,下列不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 .x -y >1-yB .x -1>y -1C .x -1>1-yD .1-x >y -x 答案 C解析 利用性质可得A ,B ,D 均正确,故选C.5.已知a <0,b <-1,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a >a b >a b 2 B.a b 2>a b >a C.a b >a >a b 2 D.a b >a b 2>a 答案 D解析 ∵a <0,b <-1,∴a b>0,b 2>1, ∴0<1b 2<1,∴0>a b 2>a 1, ∴a b >a b 2>a . 6.不等式a >b 和1a >1b同时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 答案 a >0>b解析 若a ,b 同号,则a >b ⇒1a <1b. 7.给出下列命题:①a >b ⇒ac 2>bc 2;②a >|b |⇒a 2>b 2;③a >b ⇒a 3>b 3;④|a |>b ⇒a 2>b 2.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答案 ②③解析 ①当c 2=0时不成立;②一定成立;③当a >b 时,a 3-b 3=(a -b )(a 2+ab +b 2)=(a -b )·⎣⎡⎦⎤⎝⎛⎭⎫a +b 22+34b 2>0成立; ④当b <0时,不一定成立.如:|2|>-3,但22<(-3)2.8.设a >b >c >0,x =a 2+(b +c )2,y =b 2+(c +a )2,z =c 2+(a +b )2,则x ,y ,z 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答案 z >y >x解析 ∵a >b >c >0,y 2-x 2=b 2+(c +a )2-a 2-(b +c )2=2ac -2bc=2c (a -b )>0,∴y 2>x 2,即y >x .同理可得z >y ,故z >y >x .9.判断下列各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1)若a <b ,c <0,则c a <c b; (2)a c 3<b c 3,则a >b ; (3)若a >b ,且k ∈N *,则a k >b k ;(4)若a >b ,b >c ,则a -b >b -c .解 (1)假命题.∵a <b ,不一定有ab >0,∴1a >1b不一定成立, ∴推不出c a <c b,∴是假命题. (2)假命题.当c >0时,c -3>0,则a <b ,∴是假命题.(3)假命题.当a =1,b =-2,k =2时,显然命题不成立,∴是假命题.(4)假命题.当a =2,b =0,c =-3时,满足a >b ,b >c 这两个条件,但是a -b =2<b -c =3,∴是假命题.10.若-1<a +b <3,2<a -b <4,求2a +3b 的取值范围.解 设2a +3b =x (a +b )+y (a -b ),则⎩⎪⎨⎪⎧ x +y =2,x -y =3,解得⎩⎨⎧ x =52,y =-12.因为-52<52(a +b )<152,-2<-12(a -b )<-1, 所以-92<52(a +b )-12(a -b )<132, 所以-92<2a +3b <132. 1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ac >bc ,则a >bB .若a 2>b 2,则a >bC .若1a >1b,则a <b D .若a <b ,则a <b答案 D 解析 对于A ,若c <0,其不成立;对于B ,若a ,b 均小于0或a <0,其不成立;对于C ,若a >0,b <0,其不成立;对于D ,其中a ≥0,b >0,平方后显然有a <b .12.已知x >y >z ,x +y +z =0,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 .xy >yzB .xz >yzC .xy >xzD .x |y |>z |y | 答案 C解析 因为x >y >z ,x +y +z =0,所以3x >x +y +z =0,3z <x +y +z =0,所以x >0,z <0.所以由⎩⎪⎨⎪⎧x >0,y >z ,可得xy >xz . 13.若a ,b ,c ∈R ,a >b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1a <1bB .a 2>b 2 C.a c 2+1>b c 2+1D .a |c |>b |c |答案 C解析 对于A ,若a >0>b ,则1a >0,1b<0, 此时1a >1b,∴A 不成立; 对于B ,若a =1,b =-2,则a 2<b 2,∴B 不成立;对于C ,∵c 2+1≥1,且a >b ,∴a c 2+1>b c 2+1恒成立,∴C 成立; 对于D ,当c =0时,a |c |=b |c |,∴D 不成立.14.有外表一样,重量不同的四个小球,它们的重量分别是a ,b ,c ,d ,已知a +b =c +d ,a +d >b +c ,a +c <b ,则这四个小球由重到轻的排列顺序是( )A .d >b >a >cB .b >c >d >aC .d >b >c >aD .c >a >d >b答案 A解析 ∵a +b =c +d ,a +d >b +c ,∴a +d +(a +b )>b +c +(c +d ),即a >c .∴b <d .又a+c<b,∴a<b.综上可得,d>b>a>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合与函数知识点讲解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如:集合,A x x x B x ax =--===||2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B A a ⊂3. 注意下列性质:{}()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如: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若且,求实数x ax x aM M M a --<∈∉50352的取值范围。

()(∵,∴·∵,∴·,,)335305555015392522∈--<∉--≥⇒∈⎡⎣⎢⎫⎭⎪M a a M a aa补充:数轴标根法解不等式5.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 :A →B ,是否注意到A 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 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 中有元素无原象。

)6 .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7.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例:函数的定义域是y x x x =--432lg()()()(答:,,,)0223348.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如: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f x a b b a F(x f x f x ())()()>->=+-0义域是_____________。

[](答:,)a a -9.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如:,求f x e x f x x +=+1(). 令,则t x t =+≥10∴x t =-21 ∴f t e t t()=+--2121 ()∴f x e x x x()=+-≥-2121010.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一一对应函数)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①反解x ;②互换x 、y ;③注明定义域)()()如:求函数的反函数f x xx xx ()=+≥-<⎧⎨⎪⎩⎪1002()()(答:)f x x x x x -=->--<⎧⎨⎪⎩⎪1110() 11. 反函数的性质有哪些?①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 ②保存了原来函数的单调性、奇函数性;③设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则y f(x)A C a A b C f(a)=b f 1=∈∈⇔=-()b a [][]∴====---f f a f b a f f b f a b 111()()()(), 12. 如何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取值、作差、判正负)如何判断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则(外层)(内层)y f u u x y f x ===()()()ϕϕ[][]当内、外层函数单调性相同时为增函数,否则为减函数。

)f x f x ϕϕ()() ()如:求的单调区间y x x =-+log 1222(设,由则u x x u x =-+><<22002 ()且,,如图:log 12211u u x ↓=--+当,时,,又,∴x u u y ∈↑↓↓(]log 0112当,时,,又,∴x u u y ∈↓↓↑[)log 1212∴……)13. 函数f(x)具有奇偶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什么? (f(x)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若总成立为奇函数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f x f x f x ()()()-=-⇔⇔ 若总成立为偶函数函数图象关于轴对称f x f x f x y ()()()-=⇔⇔注意如下结论:(1)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奇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两个偶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奇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

()若是奇函数且定义域中有原点,则。

2f(x)f(0)0=如:若·为奇函数,则实数f x a a a x x ()=+-+=2221(∵为奇函数,,又,∴f x x R R f ()()∈∈=000即·,∴)a a a 22210100+-+== 又如:为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f x x f x xx()()()()-∈=+1101241()求在,上的解析式。

f x ()-11()()(令,,则,,x x f x xx ∈--∈-=+--1001241()又为奇函数,∴f x f x x x xx()()=-+=-+--241214()又,∴,,)f f x x x x x xxx ()()()0024110024101==-+∈-=+∈⎧⎨⎪⎪⎩⎪⎪14. 你熟悉周期函数的定义吗?()(若存在实数(),在定义域内总有,则为周期T T f x T f x f x ≠+=0()()函数,T 是一个周期。

) ()如:若,则f x a f x +=-()(答:是周期函数,为的一个周期)f x T a f x ()()=2 ()又如:若图象有两条对称轴,f x x a x b ()==⇔ 即,f a x f a x f b x f b x ()()()()+=-+=- 则是周期函数,为一个周期f x a b ()2- 如:15. 常用的图象变换:(此类问题一定要搞清) f x f x y ()()与的图象关于轴对称- f x f x x ()()与的图象关于轴对称- f x f x ()()与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f x fx y x ()()与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1f x f a x x a ()()与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2-= f x f a x a ()()()与的图象关于点,对称--20将图象左移个单位右移个单位y f x a a a a y f x a y f x a =>−→−−−−−−−−>=+=-()()()()()00 上移个单位下移个单位b b b b y f x a by f x a b()()()()>−→−−−−−−−−>=++=+-00注意如下“翻折”变换:f x f x f x f x ()()()(||)−→−−→−()如:f x x ()log =+21()作出及的图象y x y x =+=+log log 2211y=log 2x16. 你熟练掌握常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了吗?()()一次函数:10y kx b k =+≠ ()()()反比例函数:推广为是中心,200y k x k y b k x ak O a b =≠=+-≠'() 的双曲线。

()()二次函数图象为抛物线30244222y ax bx c a a x b a ac b a=++≠=+⎛⎝ ⎫⎭⎪+- 顶点坐标为,,对称轴--⎛⎝ ⎫⎭⎪=-b aac b a x ba 24422开口方向:,向上,函数a y ac b a>=-0442mina y acb a<=-0442,向下,max应用:①“三个二次”(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二次方程ax bx c x x y ax bx c x 212200++=>=++,时,两根、为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两个交点,也是二次不等式解集的端点值。

ax bx c 200++><()②求闭区间[m ,n ]上的最值。

③求区间定(动),对称轴动(定)的最值问题。

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如:二次方程的两根都大于ax bx c k b a k f k 20020++=⇔≥->>⎧⎨⎪⎪⎩⎪⎪∆()一根大于,一根小于k k f k ⇔<()0 ()()指数函数:,401y aa a x=>≠ ()()对数函数,501y x a a a =>≠log 由图象记性质! (注意底数的限定!)a x(a>1)()()“对勾函数”60y x kxk =+> 利用它的单调性求最值与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区别是什么? 17. 基本运算上需注意的问题: 指数运算:,a a a aa pp 01010=≠=≠-(()) aaa aaa m nmn m nmn=≥=>-((010)),()对数运算:·,log log log a a a M N M N M N =+>>00 log log log log log aa a a n a M N M N M nM =-=,1对数恒等式:a x a xlog =对数换底公式:log log log log log a c c a n a b b a b nmb m =⇒=18 . 如何解抽象函数问题?(赋值法、结构变换法)如:(),满足,证明为奇函数。

1x R f x f x y f x f y f x ∈+=+()()()()() (先令再令,……)x y f y x ==⇒==-000()(),满足,证明是偶函数。

2x R f x f xy f x f y f x ∈=+()()()()() [](先令·x y t f t t f t t ==-⇒--=()()() ∴f t f t f t f t ()()()()-+-=+ ∴……)f t f t ()()-=()[]()证明单调性:……32212f x f x x x ()=-+=19.. 掌握求函数值域的常用方法了吗?(二次函数法(配方法),反函数法,换元法,均值定理法,判别式法,利用函数单调性法,导数法等。

) 如求下列函数的最值: ()123134y x x =-+- ()2243y x x =-+(先√X=?) (),33232x y x x >=-[]()()设,,449302y x x x =++-=∈cos θθπ(),,54901y x xx =+∈(] 集合与函数巩固练习1.满足关系{1,2}⊆A⊆{1,2,3,4,5}的集合的个数是( ) A :4 B :6 C :8 D :92.以实数x ,x -,||x ,2x ,33x -为元素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有( ) A :2个元素 B :3个元素 C :4个元素 D :5个元素3.已知集合M 有3个真子集,集合N 有7个真子集,那么M ∪N 的元素个数为( )(A ) 有5个元素 (B )至多有5个元素 (C ) 至少有5个元素 (D )元素个数不能确定 4. 已知A={(x,y)|y=x ²-4x+3},B={(x,y)|y=-x ²-2x+2},求A ∩B.5.某班考试中,语文、数学优秀的学生分别有30人、28人,语文、数学至少有一科优秀的学生有38人,求: (1) 语文、数学都优秀的学生人数;(2) 仅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6.已知集合A={x|a ≤x ≤a+3},B={x<-1或x>5}. (1) 若A ∩B =Φ,求a 的取值范围;(2) 若A ∪B =R ,求a 的取值范围.7、不等式0)32)(1(2>+-+x x 的解集是( )A .⎭⎬⎫⎩⎨⎧23B .⎭⎬⎫⎩⎨⎧>23x xC .⎭⎬⎫⎩⎨⎧<23x xD .⎭⎬⎫⎩⎨⎧->23x x8、已知集合{}{}4),(,2),(=-==+=y x y x N y x y x M ,那么集合N M ⋂为()A .1,3-==y xB .)1,3(-C .{}1,3-D .{})1,3(-9. 二次函数c bx ax y ++=2中,若0<ac ,则其图象与x 轴交点个数是(B )A .1个B .2个C .没有交点D .无法确定 10. 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 .2)1(1-=-=x y x y 与 B .111--=-=x x y x y 与C .2lg 2lg 4x y x y ==与 D .100lg2lg x x y =-=与11、函数)0(2)(≠=x xx f 的反函数=-)(1x f ( ) A .)0(2≠x x B .)0(2≠x x C .)0(2≠-x xD .)0(2≠x x12、函数)10()2(log )(<<+=a x x f a 的图象必不过(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13、若b a lg ,lg 是方程01422=+-x x 的两个实根,则ab 的值等于( )A .2B .21C .100D .1014.函数)(x f y =的图象与)1(log 21x y -=的图象关于直线x y =对称,则)(x f =( )A .x -+21B .x 21+C .x 21-D .x --21 (提示:根据原函数与反函数图象的性质) 15、若xx x f 1)(-=,则方程x x f =)4(的根是( ) A .21 B .21- C .2 D .2-16、如果奇函数)(x f 在]7,3[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是5,那么)(x f 在]3,7[--上是( ) A .增函数且最小值是5- B 增函数且最大值是5-. C .减函数且最小值是5- D .减函数且最大值是5- 17. 下列各图象表示的函数中,存在反函数的只能是( )A .B ..C D .(提示:根据图像判断)18. 若函数)(x f 为奇函数,且当,10)(,0xx f x =>时则)2(-f 的值是( )A .100-B .1001 C .100 D .1001- 19、奇函数)(x f 定义域是)32,(+t t ,则=t (提示:根据奇偶函数定义域特点) 20.xa y )(log 21=在R 上为减函数,则∈a21.设)(x f 是奇函数,)(x g 是偶函数,并且x x x g x f -=-2)()(,求)(x f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