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2023年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3篇

2023年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3篇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1学习目标1、通过识字加油站了解博物馆、展览馆等地方的性质,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2、通过字词句运用了解掌握生字的正确书写及新词在句中的意思。
3、通过发问,了解更多大自然的秘密。
4、通过交流讨论,学习图书角的建立和管理,并说说自己的收获。
5、阅读背诵古诗,培养学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6、阅读《最大的“书”》,体会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重点识字写字,通过句子中相关联的词理解新词的含义。
难点体验阅读中的快乐,激发阅读的兴趣,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二。
讲授新课一、识字加油站1、分别出示两组生字词: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体育馆研究所派出所哨所诊所2、交流:你们知道这些地方都是用来做什么的吗?3、摘星星游戏。
通过摘星星游戏,加强学生对新学生字的认知。
4、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管所?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举例:图书馆、纪念馆、供电所、托儿所二、字词句运用交流讨论:你们能准确的把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写出来吗?试一试吧!1、出示含字:结构:上下2、出示迎字:结构:半包围3、出示留字:结构:上下书写指导小结:(1)“含”字上半部分是“今”,不要多写一个点。
(2)“迎”字第3笔是横折钩,不要多写一个撇。
(3)“留”字第3笔是点,不要丢掉。
4、出示荡字:结构:上下5、出示满字:结构:左右6、出示敬字:结构:左右书写指导小结:(1)“荡”字注意三点水要在草字头的下边。
(2)“满”字注意三点水在草字头的外边。
(3)“敬”字注意反文旁在草字头的外边。
7、小组合作学习:(1)认真读句子并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2)读加点的词语,体会词语的含义。
(3)交流探讨:跟同学们说一说怎样解读词语的含义?(4)猜猜画线词语的意思,和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1)他并没有明说,只是用眼神暗示我。
这句话中,“暗示”的反义词是什么?解析:“暗示”也就是不明说,那么“暗示”的含义是什么?“暗示”不明白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语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
2024年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2024年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2024年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1. 《古诗两首》(《春晓》、《静夜思》)2. 《语文园地六》:包括《成语接龙》、《趣味识字》、《我的发现》和《写字》四部分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
2. 通过学习古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的理解和背诵,成语的积累与应用。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诗歌的朗读与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春天的特点,进而引出《春晓》一课。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春晓》,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认识生字词,并进行朗读、背诵。
(2)学习《静夜思》,采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并掌握生字词。
(3)学习《语文园地六》各部分内容,重点讲解成语接龙和趣味识字。
3. 例题讲解:以《成语接龙》为例,展示解题过程,引导学生进行互动。
4. 随堂练习:布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生字词、成语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春晓》春天、睡觉、风雨、花落2. 《静夜思》明月、故乡、思乡、举头3. 《语文园地六》成语接龙、趣味识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春晓》和《静夜思》。
(2)用今天学习的成语进行成语接龙。
(3)练习本课生字词。
2. 答案:(1)背诵内容见课本。
(2)示例:一心一意→意气风发→发扬光大→大公无私(3)答案见课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季节的古诗,进行拓展阅读。
(2)开展成语积累活动,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全文可读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全文可读一、教学内容1.《古诗两首》(《绝句》、《悯农》)2.《传统节日》3.《雷公电母》4.《成语接龙》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传统文化的了解;成语的积累与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实践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a.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节日。
b. 学生分享自己过节的经历,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a. 学习《古诗两首》,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i. 朗读古诗,注意停顿和语气。
ii. 讨论古诗的意境,理解诗句的含义。
b. 学习《传统节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习俗。
i. 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ii. 讲解课文内容,了解节日习俗。
c. 学习《雷公电母》,了解神话故事,培养想象力。
i. 朗读课文,注意角色扮演。
ii. 讨论故事中的角色特点,理解寓意。
d. 学习《成语接龙》,积累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i. 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
ii. 教师点评,讲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 随堂练习a.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b. 学生互相批改,讨论错误原因。
a.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b. 教师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生字词、成语、课文。
2. 黑板右侧:课文结构图、知识点梳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本单元生字词,每个写5遍。
c.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传统节日的习俗。
2. 答案:a. 略b. 成语解释及造句示例:i. 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的样子。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句子的理解:理解课文中的句子,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解释。
3. 课文内容的理解: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
4. 朗读与表达: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句子,把握文章的主题。
3.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句子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朗读与表达。
难点:生字词的意思理解,句子和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3. 句子理解: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句子。
4. 课文内容理解: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5. 朗读与表达: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表达课文的主要内容。
6. 课堂练习:教师出题,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课题,生字词,重点句子和课文内容。
七、作业设计1. 生字词抄写。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情况,学生的朗读和表达情况,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拓展延伸:学生进行课文的续写或改编,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句子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朗读与表达。
难点:生字词的意思理解,句子和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解析: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通过图片引入课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片的选择要与课题相关,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完整word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4篇课文。
既有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也有描绘自然现象、介绍自然奥秘的短文和儿童诗。
这些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有趣,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这是在延续前面“能找出课文中的具体信息”“整合信息,作出推断”要求的基础上,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进一步深化。
本组课文的课后练习,《雷雨》要求学生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要求说说课文里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太空生活趣事多》要求学生说说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也为中高年级形成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本单元时还要关注“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课文内容”。
如,《古诗二首》要求读诗句,想象画面;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能了解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在《太空生活趣事多》的学习中,通过日常生活和太空生活酌对比,感受太空生活的奇特有趣。
这些都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获得感受和体验,使联系生活经验阅读逐渐成为一种能力。
本单元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常识,要避免把语文课上成自然常识课。
对科学常识不要做过深探究和拓展,要依据课文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部编人教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首先孩子们需要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和生词,理解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词汇。
我们将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孩子们记住这些词汇,并了解它们的使用场景。
其次我们要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课文,孩子们能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学会从中获取信息,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我们将引导孩子们大声朗读,让他们在阅读中体验语言的韵律和节奏。
再者我们要提升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上我们将设置有趣的对话环节,让孩子们在模拟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1. 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旨,掌握课文内容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即将进入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的学习。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哪些主题展开的,第六单元的课文内容丰富,富有启发性,旨在培养我们的理解能力与情感体验。
我们要通过阅读课文的标题和正文,初步了解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例如《XXX》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此处可根据具体课文内容进行替换)。
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要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
我们要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领会课文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通过朗读课文,我们要理解课文的结构和层次。
每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层次,我们要通过朗读来感知这些结构和层次,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我们要关注课文中的细节。
细节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我们要仔细阅读课文,注意每个细节,这样才能更全面地掌握课文内容。
我们还要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这样可以让我们的学习更加有趣,也能让我们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接下来我们更深入地探讨一下如何在《部编人教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都知道,语文学习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同时也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第六单元优质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第六单元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具体包括《大象和蚂蚁》、《纸船和风筝》和《石头和小鸟》三篇课文。
这些课文通过生动的故事,向学生们传递了友谊、合作和关爱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故事中提炼道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PPT课件。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兴趣。
3. 学习《纸船和风筝》:(1)学生自读课文;(2)学习生字词;(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4)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友谊的珍贵。
5.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选择、简答等形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大象和蚂蚁》:友谊、合作2. 《纸船和风筝》:比喻、拟人、友谊3. 《石头和小鸟》:关爱大自然七、作业设计1. 抄写本单元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选择一道课后习题进行解答:(1)在《大象和蚂蚁》中,大象和蚂蚁是如何帮助对方的?答案:大象帮助蚂蚁搬运食物,蚂蚁帮助大象清理身上的泥土。
(2)在《纸船和风筝》中,纸船和风筝分别象征着什么?答案:纸船象征着友谊,风筝象征着快乐。
3.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关于友谊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友谊、合作、关爱大自然的故事,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3. 教学过程中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的设计;4.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直观性;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大自然的语言》。
本单元主要包含两篇课文:《风姑娘》和《云彩的变化》,以及相应的课后练习。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大自然中风的特性、云彩的形态变化,以及它们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风和云彩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大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风的特性及云彩形态变化的认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风和云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课文学习(20分钟)① 学习《风姑娘》。
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 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c. 课堂讨论:风姑娘有哪些特点?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② 学习《云彩的变化》。
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 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c. 课堂讨论:云彩有哪些形态变化?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天气?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① 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例题,进行讲解。
② 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课文《大自然的语言》,配以风和云彩的简笔画。
2. 黑板右侧:列出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以及风和云彩的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本节课的生字词。
b.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风和云彩的特点。
c. 观察天气,记录一周内风和云彩的变化。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长春版

分析教材(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知识结构、前后联系):
6-1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介绍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由于采用了一法向读者清晰明了地介绍了回声的形成,读起来生动有趣,激发学生注意发现自然现象,提出问题自己寻找解决途径,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6-3运用生活中的发现——镜子对光的折射现象大胆尝试,最终为母亲创造了良好的手术环境,及时帮助了医生,挽救了母亲生命的故事。文章行文简洁、易懂,通篇没有对爱迪生聪明才智的正面评价,而是通过一件事情的记叙表现得淋漓尽致。6-4以小明和爸爸郊游见闻、对话以及查阅到的资料为线索介绍了火车的发明、更新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使学生对火车的发展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按要求背诵复述课文,让学生初步写简单的日记。
难点
了解课文里给学生介绍的科学知识,使学生掌握写日记的一般格式,并指导学生写简单日记。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6单元计划 -

第六单元计划
一、单元教材简析
第六单元,围绕“神奇的大自然”为主题,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神奇的大自然中。
我们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奇妙的东西:《古诗二首》会让我们从古人眼中认识到自然界是美丽的,是令人向往的; 《雷雨》会让我们领略到夏天的雷雨由猛烈到平静的转变, 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能让我们懂得,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指南针,它们会给我们指明前进的道路;《太空生活趣事多》会让我们步入太空,感受太空生活的“趣”,但这需要我们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在本单元课文中,我们在感受大自然神奇的同时,也要养成努力学习的好习惯,以为知识是探索大自然的基础。
二、单元教学要求
1.会写25个认识的字,认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
的意思。
2.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45个常用字,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四、教学措施: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白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奇妙的东西。
我们在感受大自然神奇的同时,也要养成努力学习的好习惯,知识是探索大自然的基础。
五、单元教时安排
15.《古诗二首》两课时 16.《雷雨》两课时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两课时 18《太空生活趣事多》两课时
《语文园地六》三课时。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全文可读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全文可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大自然的语言》。
本单元包括三篇课文:《雷雨》、《荷叶母亲》和《夏天的雨》,以及语文园地六。
我们将详细学习这三篇课文的内容,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并能熟练运用。
2.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生字、新词的学习和运用,阅读理解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PPT课件。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雷雨、荷叶、夏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导入本单元的学习。
2. 学习课文:(1)学习《雷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变化。
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荷叶母亲》: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荷叶母亲的特点,感受作者对荷叶母亲的喜爱。
学习生字、新词。
(3)学习《夏天的雨》: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夏天的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感受作者对夏雨的喜爱。
学习生字、新词。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生字、新词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大自然的语言2. 板书生字、新词:雷、雨、荷、叶、夏、雨等。
3. 板书课文结构:雷雨、荷叶母亲、夏天的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节课学到的生字、新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雷雨、荷叶母亲、夏天的雨。
2. 答案:(1)略。
(2)例:雷雨:电闪雷鸣,大雨如注。
荷叶母亲:荷叶像一个大大的绿伞,保护着小鱼。
夏天的雨:炎炎夏日,一场及时雨给大地带来了清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学生对大自然的语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大自然的语言》。
该单元包括三篇文章:《春天来了》、《雷雨》和《彩虹》。
我们将详细学习这三篇文章的内容,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并学会用语言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朗读和背诵三篇文章,理解文章大意,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2. 学会描写自然现象,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3. 提高观察能力,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文章,学会用语言描述自然现象。
难点: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春天的特点,引出本单元主题《大自然的语言》。
2. 新课:学习《春天来了》,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讲解文章中的生字词,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大意。
3. 实践: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用学到的词语描述春天的景象。
4. 例题讲解:以《雷雨》为例,分析文章中描绘雷雨景象的词语,让学生学会运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刚学到的词语,描述一场雷雨的过程。
6. 学习《彩虹》,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学会表达。
六、板书设计1. 文章《大自然的语言》2. 三篇文章及对应自然现象3. 描述自然现象的词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用学到的词语写一段话,描述你的观察和感受。
2. 答案示例:今天放学路上,我看到了美丽的夕阳。
夕阳像一个大红灯笼,慢慢地从天边落下。
天空变得金黄,云朵也被染成了橙色。
我感到大自然真的很神奇!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学会描述自然现象。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疑问,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大自然,收集关于自然现象的资料,开展“我眼中的大自然”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设计二年级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设计二年级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 通过阅读《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学会野外求生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了解太空生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4. 学习《大象的耳朵》,了解大象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的意境理解和背诵;野外求生方法的掌握;太空生活趣事的了解。
2. 教学重点:古诗的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回顾古诗的学习,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第1课《古诗两首》,引导学生朗读、背诵,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
(3)学习第3课《太空生活趣事多》,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太空生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4)学习第4课《大象的耳朵》,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大象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进行朗读、背诵、讨论等形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
2. 列出野外求生方法。
3. 太空生活趣事简笔画。
4. 大象的生活习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
(3)介绍一位你了解的宇航员,不少于100字。
(4)观察身边的大象图片或实物,描述大象的生活习性。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开展“我喜欢的古诗”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古诗,提高文化素养。
(2)组织学生参加野外生存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开展“探索太空”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
部编二下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பைடு நூலகம்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是课文单元,共四篇。《古诗二首》中涉及到的两首古诗都描写了优美的景色,在教学中要注重带领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朗读的节奏美和古诗特有的韵律美。其余三篇课文的都围绕着“自然科技”为主题。在教学中要布置好前置性作业,激发学生了解自然界现象的兴趣,在课堂上注意结合生活进行引导,让学生有观察和探索自然科学的积极性。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上让学生大胆质疑或积极交流自己了解和掌握的自然科学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组课文中34个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30个要求能认识的生字,要知道偏旁部首,正确书写笔画顺序,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识记词语,拓展词汇量,形近字的比较,有辨识和辨认形近字的能力。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体会标点符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过程与方法:
1、布置好预习任务,学生初步自主感知课文
2、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的自然科学内容,小组交流,班内展示。
3、课堂利用教学资源讲解课文,加深理解
4、课后布置简单的复习任务达到巩固的效果。
5、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训练和书写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培养学生观察和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
7、通过学习,向往美好的情境,有联想和想象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
1、34个生字间架结构的书写指导与落实。
2、默读课文的训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训练。
3、结合生活理解课文内容。
4、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自然科学现象的理解与想法。
8、对感兴趣的自然科学现象有自己的感受并有积极表达的意愿。
9、通过学习,有探索生活的意愿。
教学重点
1、本组课文中34个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熟知偏旁部首,正确书写笔画顺序。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现象和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运用生字词进行表达;体会古诗词的意境。
重点:掌握本单元生字词,正确书写;学习课文和古诗词,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2)学习《谁会飞》,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不同动物的飞行特点,学习生字词。
(3)学习《鲁班造锯》,让学生了解鲁班造锯的过程,学习生字词。
(4)学习《古诗两首》,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学习生字词。
3. 例题讲解:(1)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填空题,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2)设计连线题,让学生将动物与它们的飞行特点进行匹配。
(3)设计简答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鲁班造锯的过程。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让学生背诵古诗词,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诗词的意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文和生字词。
2. 在黑板上画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3. 在黑板上列出古诗词,方便学生背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单元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生字词造句。
(3)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绝句》。
2. 答案:(1)略。
(2)例:春天来了,小草绿了。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有关大自然的资料,进行分享。
(2)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衔接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与可操作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的信息量与直观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衔接二、教学目标的具体性与可操作性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围绕着“大自然的秘密”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四篇课文。
这4篇课文既有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也有描写自然现象、介绍自然奥秘的短文和儿童诗。
这些课文,语言生动、内容丰富,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3.①《雷雨》让学生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②《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让学生说说课文里一共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他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③《太空生活趣事多》让学生说说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第六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写景作文评语1、笔下的春天丰富而又美丽:红的花,绿的草,青的山,蓝的天……2、抓住了“ ”的特点,十分准确;“ ”,给人的感觉“工3、描绘景物时,写出了自己的体会,表达出了内心的感受。
比如,发现第一棵小草萌芽时的惊喜,看见在自家屋檐下筑巢的燕子时的兴奋,闻到桃花吐蕊的清香时发出的赞叹,听到老师宣布春游活动时的快乐……这些都是内心的感受。
在描写景物的同时,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内心的感受乃至联想,都会使习作更生动,更真实,也会令他人感动。
4、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一切关于春天的美好的东西写到习作里去,使习作和春天一样生动而美好!5、放风筝是孩子们最爱的活动,其中的乐趣不言而喻,通过细致的描写,把天上风筝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的腾飞场面展现出来了。
6、读着你的习作,让我们看到一颗多么可爱多么晶莹无暇的童心呀。
7、抓住春天的草、树、花等不同的特点,按照“”的顺序,刻画出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反映出自己由衷的喜悦之情。
8、传神地写出了“”快乐游玩的情景,语言生动,描写具体,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写出了“ ”的美。
9、“ ” ; 再加上微风、杨柳、花香,笔下的春天就像一首诗,好美!10、对“”和“ ”的描写很有特色,颇带童趣,令人耳目一新,“这句古诗引用也很恰当,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选课文,诚信、孝敬父母贯穿始终。
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既有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动作的描述,又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没有任何空洞的说教。
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不要给孩子们讲述空泛的道理,要领着他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认识生字,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
二、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39个生字,会写3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
(二) 过程与方法读中感悟、以实践促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宽容、学会承担责任,敢于向权威挑战,同时也要谦虚谨慎,懂得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访问、调查,自主学习,了解家乡,赞美家乡。
2.学会宽容、学会承担责任,敢于向权威挑战,同时也要谦虚谨慎,懂得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访问、调查,自主学习,了解家乡,赞美家乡。
2.学会宽容、学会承担责任,敢于向权威挑战,同时也要谦虚谨慎,懂得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道理。
四、教学措施:1.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了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2.优化教学手段,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五、学具准备:拼音、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安排:21画家和牧童两课时22我为你骄傲两课时23三个儿子三课时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两课时语文园地六四课时第六单元知识清单一课时。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全文可读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全文可读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口头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积累词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葡萄沟》、《秋天的雨》、《夜书所见》、《黄山奇石》2. 主要内容:课文大意、重点词语、优美句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选择一篇课文,用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描述秋天的景色。
2. 答案示例:《秋天的雨》秋天的雨,像一位美丽的仙女,悄悄地来到人间。
她轻轻地挥动手中的魔棒,大地立刻变得五彩斑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需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大自然,用所学知识描述秋天的景色,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推荐相关课外读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与处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课堂互动与学生的参与度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7. 课后反思的深度与实际改进措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深度与广度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一、教材简析:本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选课文,诚信、孝敬父母贯穿始终。
在教学中也不要给孩子们讲述空泛的道理,要领着他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
二、教材目标:1、会认39个生字,会写3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
3、学会宽容、学会承担责任,敢于向权威挑战,同时也要谦虚谨慎,懂得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道理由。
三、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访问、调查,自主学习,了解家乡,赞美家乡。
2、学会宽容、学会承担责任,敢于向权威挑战,同时也要谦虚谨慎,懂得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道理。
四、课时安排:21《画家和牧童》………………2课时22《我为你骄傲》…………………2课时23《三个儿子》…………………2课时24《玩具柜前的孩子》………………2课时语文园地六………………………3课时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建议老师在教学中也不要给孩子们讲述空泛的道理,要领着他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认识生字,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
2、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哲理,努力启发学生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让他们懂得谦虚,勇于承认错误,孝敬父母及关爱他人这些优秀的品质,并愿意以故事中的人物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努力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少年。
21、《画家和牧童》教学目标:1、会认“戴”等13个生字,会写“兄”等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又要谦虚谨慎。
4、培养收集资料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2、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又要谦虚谨慎。
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生字卡片。
2、老师准备戴嵩的《三牛图》和《归牧图》。
3、学生搜集我国画动物的著名画家的作品。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戴”等13个生字,会写“兄”等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课时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2、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又要谦虚谨慎。
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生字卡片。
2、老师准备戴嵩的《三牛图》和《归牧图》。
3、学生搜集我国画动物的著名画家的作品。
教学过程:一、欣赏作品,导入新课(出示《三牛图》和《归牧图》)小朋友,老师让大家欣赏两幅名画,一幅叫“三牛图”,一幅叫“归牧图”。
看了这两幅画,你想说什么呢?(学生交流)这两幅名画是我国唐朝一位叫戴嵩的画家画的。
(板书:戴嵩。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强调“嵩”与“高”读音的区别)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讲他和牧童的故事。
(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生字的音,读通课文中每一句话。
2.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机认读课文中生字、新词,结合正音。
(朗读困难处,老师范读)3.引导合作朗读。
在小组内把自己读得最棒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互相评价。
把自己读得还不够好的段落请同学帮一帮。
三、整体感知课文1.读了课文,你能简单说说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吗?2.学生交流。
(老师适时引导,主要是正音)3.口头填空:戴嵩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
(让学生初步感悟到:戴嵩是唐朝一个著名的画家;戴嵩是一个非常虚心的画家)四、朗读感悟,品味语言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请小朋友认认真真地来读读课文,课文的哪些语句写出了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也是一个虚心的画家呢?请你画出来。
2.学生独立读文,画出有关语句。
3.四人小组交流,派出代表在全班发言。
4.学生交流,朗读感悟,体会人物的品质。
a.朗读感悟戴嵩是一个虚心的画家。
◆学生交流后,老师随机指导朗读。
“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读出戴嵩和蔼的语气)“多谢你的指教。
”(读出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语气,并用动作表演来理解“拱手”这个词语)◆分角色朗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
b.朗读感悟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
学生交流后,随机指导朗读感悟。
◆读好下面两个句子,并引导用此句式说话。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分角色读好下面的内容。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同时引导学生积累称赞、夸赞、赞扬、绝妙等词语)五、齐读全文,总结课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戴嵩虚心地接受了牧童的意见,从此,他更加注意观察牛的生活习性,在他画笔下的牛,更加栩栩如生了。
(再次出示《三牛图》和《归牧图》让学生欣赏)六、布置作业自读“我知道”,并把这些知识介绍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戴”等13个生字,会写“兄”等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又要谦虚谨慎。
4、培养收集资料的兴趣和习惯。
课时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2、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又要谦虚谨慎。
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生字卡片。
2、老师准备戴嵩的《三牛图》和《归牧图》。
3、学生搜集我国画动物的著名画家的作品。
一、激情导入,美读课文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画家和牧童》这个故事,深深地为大画家戴嵩的虚心好学所感动。
现在,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课文吧。
1.老师有激情地范读课文。
2.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二、巩固生字,积累语言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去掉拼音),用各种方式检查学生生字、词语认读情况。
2.这些生字、词语你还在哪里见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3.在这篇课文中你又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并结合完成课后“读读写写”作业)三、指导写字1.认读要写的12个字,并用这些字组成词语。
2.观察字形特点,按结构、偏旁归类。
(如“兄”“呆”都是上下结构,口字旁;“抹”“挤”“拱”“批”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它们都有提手旁,字义与手有关)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22、《我为你骄傲》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知道老奶奶为什么写"我为你骄傲",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课时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一、谈话激趣,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课前板书“骄傲”)你知道骄傲是什么意思吗?(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补充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为“我为你骄傲”(生齐答)通过预习你知道课题中的“我”是谁?“你”又是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老奶奶“我”送报的孩子“你”)老奶奶为什么要说“我为你骄傲”呢?让我们在课文里寻找答案吧!二、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记忆字形。
2、再读全文,做到通顺、流利。
三、交流1、请学生指出自学过程中最容易读错的生字,全班正音。
2、请班上朗读最好的学生分段读课文,老师用“我为你们骄傲”这句话来评价,请学生说说老师为什么为他们骄傲,铺垫“骄傲”在文中的意思。
四、朗读课文,学习词句1、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或者自己喜欢的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自己画出的词语和句子。
3、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师生共同评价。
五、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六、指导书写。
1、请学生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2、细看生字,说说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词语:“玻璃”的“璃”右下部分是“撇折”“点”,不是“人”。
“碎”的右边要注意“十”字要写在两个人字的下面,竖不能伸到两个“人”的中间。
“继”的笔顺是先写“纟”,再写“米”,最后写“竖折”。
“骄傲”一词重点区别“平撇”和“竖撇”,“傲”字中间的横画要短,右边是反文儿,不是折文儿。
3、练习书写四个字、四个词。
4、点评反馈。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知道老奶奶为什么写"我为你骄傲",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课时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一、复习巩固1、用多种方法认读生字、新词。
2、用投影出示一些句子,指名朗读。
二、自读感悟1、自由读课文,思考。
а.是什么事情,使老奶奶写了“我为你骄傲”这句话?(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说事情的经过)学生说到那里,就引导学生感情领悟到那里,进行感情朗读。
如;(1)想象“我”和小伙伴扔小石头时那开心、有趣的场面,想象在这种情景中“我”和小伙伴的神态、动作、语言,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我”的情感变化过程。
(2)当老奶奶知道玻璃窗被打碎了,她没有去追问,她在想什么?(3)当老奶奶天天收到“我”送的报纸时,她又会想起什么?当老奶奶收到“我”积攒的七美元和一封道歉信时,又会想些什么?ь.老奶奶为“我”的什么品质感到骄傲?(引导学生懂得做了错事,要勇敢地承认并及时弥补)2、分组或全班交流。
三、感情朗读,加深体会。
1、分组练习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2、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做了错事应当怎么办?是怎么解决的?3、回家把课文读给你的好朋友听,读给爸爸妈妈听,并听听他们的想法。
四、练习书写。
听写生字词。
五、积累语言。
23、《三个儿子》教学目标:1、、会认读6个生字,会写“聪”。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理解老爷说的话,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
课前准备:图片、粉红色心形纸。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从前有三个妈妈,她们都有一个儿子,那么在这三个儿子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吧!2、齐读课题。
3、说说平时你妈妈是怎样夸奖你的。
这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次。
2、生字卡片出示6个要认的字(1)、个别读。
(评读)(2)、齐读。
(3)、开火车读。
(4)、你是怎样记这些字的?(5)、男女比赛读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