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气体的压强看不见摸不着,同时也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它却客观存在,并且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所服务。
托里拆利实验是物理学史上一个重要实验,通过看录像,让学生知道实验的过程和事实,使学生了解大气压强大小的由来,并记住标准大气压强的数值。
通过实例计算和介绍大气压强的应用,使学生感悟大气压产生的压力大小,并认识物理及其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是大气压强现象的重要应用,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加深学生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对物理的亲切感和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大气压强;②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③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④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①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②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③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②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以及大气压强的广泛应用。
难点:大气压强的特点、测量。
四、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液体压强的知识后,学生知道了液体有重力,液体具有流动性的知识,为大气压强的学习作好了很好的铺垫。
通过实际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演示,让学生知道它的存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测,再播放托里拆利实验,更进一步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借助形象直观的实验操作,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法和学法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一重要理念,要求物理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物理现象,揭示物理的本质和规律,突出强调认知过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课程引入
01
大气压强的概念
02
大气压强的原理
03
大气压强的实验
04
大气压强的应用
05
课程总结
06
01
课程引入
引入话题
利用实验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兴 趣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大 气压强的应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回顾历史,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 强的存在
大气压强的变化
气压与海拔高度有关,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压逐渐降低 气压与天气状况有关,晴朗的天气气压较高,阴雨天气压较低 气压与季节有关,夏季气压较低,冬季气压较高 气压与纬度有关,纬度越高气压越低
大气压强的应用
抽气机:利用大 气压强将空气抽 出,用于真空包 装和保存物品
吸盘:利用大气 压强吸附在光滑 表面上,用于固 定物品
实验结果:水银柱的高度为 760mmHg,即大气压强 的值
马德堡半球实验
实验名称:马德堡半球实验
实验目的: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实验器材:两个马德堡半球、抽气机 实验过程:将两个马德堡半球合在一起,抽气后分开,需要很大的 力气才能将其分开,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前应确保实 验器材完好无损, 避免因器材损坏 导致实验失败或 安全事故。
真空实验:通过真空实验验 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气压计:利用气压计测量不 同位置的大气压强
01
大气压强的原理
大气压强的产生
大气压强是由于地球周围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 空气具有流动性,会向各个方向传递重力 当空气分子受到重力作用时,它们会相互碰撞并向下压紧,形成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因为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受到的重力作用越小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一、说课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各种气象现象,如风、气压变化等。
二、教学重点1. 大气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大气压强与气象现象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和运用大气压强解释气象现象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 引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一些气象预报图和实例,让学生思考气象现象和天气变化与大气压强的关系。
2. 提问:你们平时观察到的一些气象现象,比如风向、降水等,与大气压强有什么关系?1. 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是指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气体分子撞击的力的大小。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
2. 讲解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并与单位进行对应。
通过实际计算练习,巩固学生对大气压强计算方法的理解。
第三步:知识拓展1. 探究大气压强与气象现象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不同气象现象的出现条件和大气压强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典型气象现象,如风、气温变化等。
第四步:知识应用1.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气象现象观察和气压变化记录,并与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和分析。
2.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各组观察结果和分析结论。
1. 对本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巩固学生对大气压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了解大气压强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五、板书设计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大气压强与气象现象之间的关系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对大气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并且能够通过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气象现象。
小组活动的设计使学生能够进行观察和记录,并与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和分析,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有效提升了对大气压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课说课稿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大气压强。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如下所述。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能够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并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实验演示法、讨论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验操作和生活实例,使学生在直观感受和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为什么打开饮料瓶盖后,汽水会自动喷出?”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入大气压强的概念。
2. 概念讲解讲解大气压强的定义,即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力。
并通过历史故事,如马德堡半球实验,来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巨大力量。
3. 实验演示进行“覆杯实验”和“吸管吸饮料”等简单实验,直观展示大气压强的作用。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引导他们思考实验背后的物理原理。
4.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吸盘挂钩、针筒抽液等,并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大气压强的理解和看法。
5. 总结提升总结大气压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与物理相关的现象。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大气压强一、概念定义: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力历史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二、实验演示覆杯实验吸管吸饮料三、生活应用吸盘挂钩针筒抽液四、总结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科学探究的重要性```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我相信学生能够对大气压强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2023年《大气压强》说课稿
2023年《大气压强》说课稿2023年《大气压强》说课稿1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大气压强》,我说课的内容有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四个方面。
【教材分析】《大气压强》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第十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对大气压强的研究是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运用压强、压力、水的沸点、液体压强等内容来认识的,由“想想议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从而用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进一步学习大气压强的测量和应用。
【设计思想】1、初中物理教学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重知识逻辑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2、在教学中,按照“体验→思考→分析→探究→应用”的思路逐一展开,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讨论大气压的特点,应用大气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探究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大气有压强;·知道大气压数值的测量方法以及估测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探究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和积极探究的精神;·认识大气压的存在与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1、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2、知道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1、设计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2、测量大气压大小的方法。
【教学方法】这节课我设计综合应用目标导学,自学与指导,实验与讨论相结合、启发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
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流程】1、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2、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底层,其中,有许多看似意外却是真实的现象或故事在发生着:患有关节炎的人会在阴雨天(气压明显变化)感到疼痛;生活在高原上的人知道水加热到80℃左右就沸腾了……实验演示: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请同学们猜测瓶子倒过来后会发生什么现象?3、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1)“被吸住”的乒乓球: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子倒过来后,松开按乒乓球的手,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2)“覆杯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来或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3)“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吸盘相对用力挤压,再往外侧拉,你的感受怎样?这是什么原因?4、师生分析实验: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原因。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大气压强》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大气压强》,是人教版的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3节的内容。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压强在空气中的表现。
大气压强知识的综合性较强,它是学习了密度、平衡力、压力、压强和液体压强的基础上展开的。
这些知识的学习又为后面“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浮力”等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是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在整套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教材内容分为“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量”,另外,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有关大气压的知识,教材又设计了“想想做做”(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关系)、“科学世界”(活塞式抽水机)以及“动手动脑学物理”等栏目。
(2)“三维”目标: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节教材特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大气压强,并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
3.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和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4.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
2.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并对托里拆利实验进行分析,了解推理和等效替代的方法。
3.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学习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实践,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通过了解大气压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测量《大气压强》说课稿2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大气压强》,我说课的内容有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和我的物理教学思想六个板块。
大气压强的说课稿
大气压强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作为物理课程中“气压”部分的重要内容,承担着让学生深入理解大气压强概念、形成对大气压强影响的认识以及掌握相关物理现象的重要任务。
在整本教材中,大气压强的学习不仅是对前期压强概念的延伸,也是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知识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1)作用与地位大气压强是连接生活与物理知识的桥梁,它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却常常被人们忽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同时,大气压强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压强差引起的流体流动、天气现象等复杂物理现象打下坚实基础。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围绕大气压强的定义、产生原因、测量方法、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
首先介绍大气压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其次,探讨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通过实验和现象阐述其作用;然后,学习如何测量大气压强,了解气压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最后,分析大气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飞机升力、天气预报等。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掌握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测量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欲望。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产生原因、测量方法及实际应用。
(2)难点:理解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气温等因素的关系,以及大气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大气压强的内涵和影响。
通过实例分析、实验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说教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及深化他们对大气压强概念的理解。
(1)启发法我将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作为切入点,如饮料吸管、抽水机等,启发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024《大气压强》说课稿.范文
2024《大气压强》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要说的课程内容是《大气压强》,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介绍1、《大气压强》是中学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这个知识点,学生可以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等方面。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大气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了解大气压强与气候和天气的关系;②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大气压强,并能分析气压变化对天气的影响;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兴趣,增强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归纳法、引导发现法和实验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在教学准备方面,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实验仪器和相关实验材料等。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和实验演示,能够直观地呈现大气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天气变化的原因,先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出发,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然后通过问题的引导,引出大气压强的概念和定义,引导学生认识大气压强与天气的关系。
2、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板书讲解的方式,详细介绍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公式的分析和实例的演示,让学生掌握计算大气压强的步骤和技巧。
3、实验演示设置一个简单的实验环节,通过调整压强计的高度和观察指针的变化,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和计算方法。
通过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4、巩固与拓展通过一些练习题和思考题的讲解,巩固学生对大气压强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运用。
针对不同的学生,根据他们的水平和能力,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有不同的发展空间。
五、课堂总结通过课堂的讲解和实验的演示,我让学生总结了大气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对天气的影响。
并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023年《大气压强》说课稿
2023年《大气压强》说课稿2023年《大气压强》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气压强》,本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生活中更有一些感性认识但是由于其在生活中不太能引起学生的理性思考,所以我想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首先让学生能学到大气压强的知识,同时能学会其中实验的方法,以此为思路,我设计了本堂课的教学。
一、说教材(过渡句:要想游刃有余的把控课堂,必须熟悉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所以我对教材进行了梳理)《大气压强》选自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主要包括了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测量,影响因素和应用四个知识点,学生学习了本节课,可以对大气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二、说学情(过渡句: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想在课堂上达成自己的目标,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所以我对学情进行了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在生活中也有一些生活经验,但是对这些生活经验,往往缺乏理性的分析,所以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能从生活中的实例发现物理规律,体会物理是________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目标(过渡句:目标是教学的指明灯,为了我的课堂能达成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所以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大气压产生的原因,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托里拆利实验,知道如何测量大气压强以及大气压的数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说教学重、难点(过渡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大气压存在的原因和大气压的测定【难点】大气压的测定五、说教学方法(过渡句:因为学生对于大气压强主要存在着一些感性认识,所以我力求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引导他们进行理性思考,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大气压强》在现代物理课程中起着桥梁作评,它连接了初中阶段的基础知识和高中阶段物理学习的深入探讨。
本课内容在科学素养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学习气体物理性质的基础,也是理解众多自然现象和实际应用的关键。
(1)作用与地位《大气压强》作为气体物理的入门篇章,通过对大气压强的阐述,使学生能够理解日常生活中许多与大气压相关的问题,如天气变化、飞行原理等。
此外,它是后续学习热力学、流体力学等领域知识的基础。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从大气压强的定义、测量、影响因素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
首先介绍大气压强的基本概念,其次探讨如何测量大气压,接着分析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最后通过实际例子展示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大气压强的定义、单位及测量方法;了解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掌握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气压强的定义、测量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2)难点:大气压强与高度、温度等关系的理解;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学生对这些重点和难点的掌握情况,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说教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并突出我的教学特色:1. 启发法:- 我在教学中会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如“为什么在高山上呼吸会感到困难?”、“为什么热水瓶塞会蹦出来?”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究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
- 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雨后空气清新、飞机升空等,启发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对大气压强概念的理解。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X,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大气压强》,下面我将从以下7个方面进行本次说课。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一、教材分析《大气压强》一课,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四节。
既是对以往固体液体压强知识的复习巩固,又是对压强知识的深化和提高。
本节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对生活、自然和实验现象的观察,归纳、总结出大气压强是存在的,属于探究型课题。
本节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1.大气压强的存在2.大气压强的测量3.大气压强的应用,分两课时完成。
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喜欢动手动脑,他们的思维方式正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尽管大气压比较抽象,但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和多媒体,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学生完全能够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教材特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本次课确立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②了解大气压的估测方法以及测量方法过程与方法:①观察与实践,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②体验自主动手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③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具有将物理知识用于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①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②大气压强的估测和测定教学难点:学生自主动手探究估测大气压五、教法和学法:本次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演示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生分组自主探究法、游戏活动法教具和媒体:多媒体、水杯、硬纸片、大、小试管、注射器、蜡烛、水槽、吸管、马铃薯、塑料吸钩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引入课题如果想要教会人造船,首先不是教他各种造船的步骤,而是要唤起他们对遥远大海的渴望。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气压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大气压强》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压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大气压强的存在、测量和应用。
大气压强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对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提高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首先通过一系列生活中的现象,如吸盘挂钩、吸管吸饮料等,引发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存在。
然后通过实验探究,测量大气压强的值。
最后介绍了大气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探究能力,但对于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复杂的实验现象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压强的概念和计算,但对于大气压强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和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3)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4)了解大气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测量。
(2)大气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1)解释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2)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4《大气压强》说课稿范文
2024《大气压强》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大气压强》是高中地球科学必修一教材中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大气的组成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大气压强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探究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掌握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技巧;③情感目标:让学生特别是科学热爱者体会到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难点是:探究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和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倡导探究、实践的教学理念,采用了多种教法和学法。
教法:情境导入法、示范引导法、实验探究法;学法:独立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例和实验视频的形式直观呈现教学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四、说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通过呈现一张图片或视频,展示出不同地方的气压计示数不同,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气压变化,并与日常观察联系起来,引出大气压强的概念与重要性。
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学习打下基础。
环节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实践。
通过进行气压计的制作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气压计示数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气压与气压计示数的关系,并探究气压的变化规律。
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加深对大气压强的理解。
环节三、知识讲解和巩固。
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我对大气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例题让学生进行运算练习。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巩固所学知识,解决学生的困惑和疑问。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大气压强》是人教版教科书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在前面所学力和压强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大气压强的,是压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践联系紧密、评价学生的方式多样化,是一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课程,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课是压强知识的延续,也是后面研究流体压强的基础,知识结构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情感目标上,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他们充满科学探究的欲望,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基于教材地位、特点和作用以及物理课程标准上要的求: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教材处理】依据先后顺序,把本节知识分为三个板块:1、大气压强的存在。
2、大气压强的测量。
3、大气压强的应用。
教材安排为两课时按内容体系分为实验操作和理论学习两部分,大部分实验由学生完成;所有的理论知识由学生自学、讨论获得,教师要把知识化的习题通过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由师生共同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
设计说明:把本节知识分为三个板块,使教学思路清晰、明朗,同时每个板块的知识都可分为实验操作和理论学习两部分,这两部分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说教法、学法】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采用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由于本节课实验较多,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还采用实验教学法、观察法。
所有的理论知识通过自学、讨论自主获得,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
同时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分层次进行要求,如在大气压强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会给他们提出较高的要求。
自学、讨论、实验等教学方法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于本节课实验较多,所以学生就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活动,课前教师为每个学生配齐设备,通过对身边大气压的实践、讨论,使他们注重了联系实际,培养了他们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积极情感,促进了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初中物理优质课大赛说课稿《大气压强》说课
初中物理优质课大赛说课稿《大气压强》说课《大气压强》说课稿(1)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三节《大气压强》,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阐述.第一部分【说教材】1.教材分析《大气压强》一课是在学习了压强和液体压强知识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也为后面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及气体浮力奠定坚实基础.依据本节教材内容安排需要解决三方面问题:1.大气压强的存在2.大气压强的测量3.大气压强的应用.教材安排为两课时.2.教学目标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本节教材内容的特点,本节课要达到如下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②了解大气压强的估测方法以及测量方法.③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⑵过程与方法目标①观察与实践,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②体验自主动手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③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②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3.教学重点难点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是: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及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转换法的思路和等效替代的方法.第二部分【说学情】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喜欢动手动脑,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气体压强易被人们忽视,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结合多媒体,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完全能够使学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要求.第三部分【说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1.启发式教学法、游戏活动法:通过这两种方法设疑激趣.2.实验演示教学法、学生分组自主探究法:通过这两种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的过程,使他们对大气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为了让学生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在此大量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如:塑料饮料瓶、玻璃饮料瓶、塑料吸盘、吸管、注射器、小瓶、砂子、橡皮泥、玻璃板、乒乓球、长透明软管等.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实验视频进行无法演示的托里拆利实验教学,通过动画丰富学生对大气压强存在的感性认识,深化对科学规律的理解.第四部分【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五个教学环节进行:一、设境激趣、导入新课教师进行"覆斗实验"的演示:拿出一个玻璃漏斗,将下口用橡皮塞塞住,灌满水,覆上硬纸片,倒置,水不流出.学生惊讶不已,此时教师提出问题:水为什么不流出?到底是谁托住了纸片和水?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纸片下方空气的作用.教师将橡皮塞拔出,纸片和水立即下坠,进行对比.继续设问:为什么拔掉塞子,纸片和水就会下落?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拔掉塞子,漏斗上下空气作用平衡,纸片和水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学生至此完全明白:只有漏斗上方无空气时,在纸片下方空气作用下,纸片和水才不会下落.教师引导获知:气体和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受到重力作用,也有压强.[设计意图:通过简便易行的小实验制造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包括三部分的内容:(一)大气压强的存在第一步:改变方向,加深理解:教师继续"覆斗实验",改变漏斗放置位置,侧向各方水均不流出.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第二步:学生实验,强化认识学生实验1:塑料吸盘贴在玻璃板上能承受很大的拉力,从一边挑起后则能轻轻拿下.学生实验2:用吸管可以很轻松的从敞口的饮料瓶中吸到饮料,用瓶塞塞住后,则很难再吸到.边体验边引导学生分析第三步:实验演示,开拓视野演示1:将塑料饮料瓶从圆弧口处剪开,在直筒部分灌满水,将剪下的圆弧口倒扣上,整个装置倒置,水流出,圆弧口自动上升.水流完时,圆弧口掉下.演示2:将点燃的酒精棉投入装有沙子的塑料饮料瓶,拧上瓶盖,饮料瓶立即变扁,开盖后又恢复原状.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解释第四步:分析总结,理性认识教师分析:学生实验1使用了挤压的方式、学生实验2使用了吸(抽)气的方式、演示实验1使用了排水的方式、演示实验2使用了加热的方式,目的都是为了排出容器内的空气,这样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形成以上现象.第五步:创意发挥,巩固理解学生活动:要求用自己身边的物体或老师提供的器材尽可能设计多种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进行展示.列举实例:列举生活中有关现象和简单应用.[设计意图:选取五个实验通过对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大气压存在的理解,经历演示体验再演示分析发挥的过程,让学生切身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以此达到对本课教学重点的突出.](二)大气压强的测量第一步:半球实验,感受威力教师邀请两位"大力士"同学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并结合课件中的动画给学生讲马德堡半球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物理发展史中的盛事,并感受大气压的威力.紧接着提出问题: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第二步:分组探究,估测气压安排学生利用所学压力压强知识和手边老师提供的吸盘、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进行分组实验:估测大气压.学生较容易想到通过测压力和受力面积用公式p=f/s来计算出大气压的值.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实验室所用弹簧测力计量程较小,吸盘被拉动瞬间弹簧测力计读数较难把握,学生实验探究难以成功,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改进,用装沙子或水的挂瓶,或者用小钩码加橡皮泥来代替弹簧测力计测拉力的大小.实验时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组织学生对实验进行评估,让学生了解到:吸盘中的空气往往难以排尽,拉动吸盘时受力面积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因素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第三步:转换思路,水柱测压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从前面所做的"覆斗实验"入手,让学生思考"用水槽装水封口,换更高的容器实验结果又会怎样呢?"实验后水依然不流出,继续发问:"大气压究竟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呢?"此时播放大气压支持水柱的实验视频,引导学生分析获知:大气压的大小就等于它所支持的水柱所产生的压强,获得一种可以准确测量大气压值的方法.第四步:发现问题,水银解决发现上面实验有缺陷:支持水柱过高,实验操作不方便.进一步引导学生考虑换用密度更大的液体---水银来解决问题,由于水银有毒,所以我通过实验视频给学生介绍托里拆利实验并结合动画进行分析,让学生计算出大气压的值.第五步:延伸应用,介绍工具1.水银气压计引导学生获知:在托里拆利实验的玻璃管旁立上刻度尺即成为一种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水银气压计.2.无液气压计水银气压计携带不方便,给学生介绍使用较多的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并通过动画介绍其结构及应用.[设计意图:安排为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步步深入、循序善诱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用转换法的思路和等效替代的方法来获取科学知识,以此达到对本课教学难点的突破.](三)大气压强的应用第一步:设定问题,自主学习安排学生阅读"想想议议"部分,观察两种抽水机的工作图,并设定下列问题帮助学生自学:1.提起活塞时,阀门_____关闭,大气压迫使水推开阀门_____进入圆筒.压下活塞时,阀门b_____,活塞下面的水推开阀门_____,涌到活塞上面.再提起活塞时,阀门_____关闭,它上面的水从出水管_迫使水推开阀门_____进入_2.叶轮转动时,进水管内压强_____,大气压迫使井中的水推开_____进入进水管,经叶轮加速后由_____甩出,并如此不断循环,实现连续抽水.第二步:动画分析,深入理解通过动画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两种抽水机的工作过程.[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课文、多媒体辅助,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应用信息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三、反馈测试、活动迁移本环节安排了一个练习和一个游戏活动.练习:如果一间房屋的屋顶面积是45m2,大气对屋顶的压力有多大?这么大的压力为什么没有把屋顶压塌呢?人在如此巨大的作用下为什么没被压扁?游戏活动:搬运乒乓球比赛.提供一根吸管,游戏规则是不允许用手接触乒乓球.(用吸管吸球搬运即可).[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应用大气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寓教于乐,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热情和兴趣,增进了师生关系.]四、归纳总结、系统掌握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用清晰的语言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再次回顾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所用到的物理方法,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五、课后研讨、深化延展最后,我设计了三个课后研究问题:1、阅读"想想做做",自制气压计并通过它了解楼上楼下气压变化,书写实验报告.2、收集吸尘器相关资料,了解其结构及工作原理.3、清热口服液带盖插上吸管后,为什么还能将药液吸上?实际观察并分析原因.学生可任选其一.[设计意图: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本次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专家评委!附板书大气压强一、大气压强的存在1.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2.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二、大气压强的测量1.两大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既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又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2.标准大气压(po)po=ρ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或76cmhg,粗略计算时可以取作105pa)3.测量仪器:水银气压计与金属盒气压计三、大气压强的应用1.活塞式抽水机2.离心式抽水机《大气压强》说课稿(2)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参赛选手,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大气压强》,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三节.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阐述.第一部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大气压强》一课,既是对以往固体液体压强知识的复习巩固,又是对压强知识的深化和提高,也为后面大气压知识应用奠定坚实基础.本节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1.大气压强的存在2.大气压强的测量3.大气压强的应用,分两课时完成.本次课主要学习前两部分.2.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喜欢动手动脑,他们的思维方式正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尽管大气压比较抽象,但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和多媒体,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学生完全能够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3.教学目标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教材特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本次课确立如下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②了解大气压的估测方法以及测量方法⑵过程与方法目标①观察与实践,体验大气压的存在.②体验自主动手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③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②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4.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①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②大气压强的估测和测定本次课的教学难点是:①用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②学生自主动手探究估测大气压如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予以阐述.第二部分【教法及学法】本次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演示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生分组自主探究法、游戏活动法.第三部分【教学器材】本节课要用到的教学器材如照片所示,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尽量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第四部分【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四个教学环节进行:1.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引入课题在本节课开始,教师拿出一个饮料瓶并设置问题:“老师这里有个饮料瓶,你能想出几种办法让它变扁呢?利用你手边的饮料瓶试一试.”学生通过实践想到的办法可能有“捏扁、吸扁”,紧接着教师继续设问:“用手将饮料瓶捏扁,是因为手对饮料瓶有力的作用,那么用嘴吸饮料瓶时是什么力量使它变扁了呢?”通过引导分析学生较易答出:“瓶外空气”.然后让学生用类比的方法猜想:既然液体有压强,那么与液体同样具有流动性,受到重力的气体是否也有压强,从而引入课题,并板书标题“大气压强”.开篇通过简便易行的小实验,直接切入主题,简洁、明了,而且实验器材来源于生活,随手可得,让学生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2.分组探究,讨论交流,体验大气压的存在教师先进行“覆杯实验”的演示,并利用动画解释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探究:要求学生尽可能设计多种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物体或老师提供的器材可以进行“吸盘挂重物”“两吸盘吸在一起拉不开”“堵口的注射器拉不开”“笔帽吸嘴唇”等实践活动,边让学生交流讨论展示边引导学生进行解释,以加强对大气压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为了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又设计了几个有趣的演示实验:1、“彩沙喷‘泉’”(在有支管的锥形瓶口装一吸管,倒插在彩沙中,通过支管抽气,很快彩沙通过吸管进入瓶内形成喷“泉”).2、“自动上升的小试管”(在较大的试管中灌满水,将较小的试管插入大试管一定深度,倒置,水流出,小试管在大试管中自动上升“)3、“饮料真的是吸上来的吗”(让两个学生分别吸两瓶装满饮料的饮料瓶,一个密闭,一个敞口,密闭的吸不上,敞口的轻松吸上,进行对比)4、“谁压扁了易拉罐”(将加热后的易拉罐倒置在水面,很快易拉罐变扁).并让学生对实验进一步解释.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曾经说过:“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这些实验让学生在惊讶中领略科学的神奇.通过这些探究活动,让学生切身体验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以此达到对第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3.历史故事开篇,自主探究估测大气压和了解托里拆利实验教师邀请两个“大力士”同学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大气压的威力.接着结合课件中的动画给学生讲马德堡半球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物理发展史中的盛事.紧接着提出问题: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然后安排学生利用所学压力压强知识和手边老师提供的吸盘、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进行分组实验估测大气压.学生较容易想到通过测压力和受力面积来计算出大气压的值.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实验室所用弹簧测力计量程较小,吸盘被拉动瞬间弹簧测力计读数较难把握,学生实验探究难以成功,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改进,用装沙子或水的挂瓶,或者用小钩码加橡皮泥来代替弹簧测力计测拉力的大小.实验时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组织学生对实验进行评估,让学生了解到:吸盘中的空气往往难以充分排尽,拉动吸盘时受力面积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因素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从前面所做的“覆杯实验”入手,让学生思考“用水槽装水封口,换更高的容器实验结果又会怎样呢?”实验后水依然不流出,继续发问:“大气压究竟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呢?”此时播放大气压支持水柱的实验视频,引导学生分析获知:大气压的大小就等于它所支持的水柱所产生的压强,获得一种可以准确测量大气压值的方法,但此实验有缺陷:支持水柱过高,实验操作不方便,进一步引导学生考虑换用密度更大的液体---水银来解决问题,由于水银有毒,所以我通过实验视频给学生介绍托里拆利实验并结合动画进行分析,让学生计算出大气压的值.在这个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步步深入,循序善诱,让学生学会了用转换法的思路和等效替代的方法来获取科学知识,以此达到对第二个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4.回顾小结,活动迁移以及课后研讨先组织学生回顾小结,以便学生系统掌握所学知识.接下来设定两个活动:1、怎样将底部有小孔的饮料瓶灌满水?“(灌满水,盖上盖拿出水面即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安排学生进行用吸管搬运乒乓球比赛的游戏活动,游戏规则是不允许用手接触乒乓球.(用吸管吸球搬运即可).这个游戏寓教于乐,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也增进了师生关系.最后,我设计了两个课后研究问题:1、收集和了解身边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及应用.2、撰写小论文:《假如没有了大气压》,学生可任选其一.这样设计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能力及想象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本次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专家评委!。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大气压强知道大气压数值的测量方法以及估测方法2.过程与方法体验大自然的存在探究测量大气压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能主动与他人讨论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动手、积极探索的精神认识大气压的存在与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大气压强》选自人教版的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压强与浮力》的第三节,其内容包括了解大气压的存在、对大气压的测量及气压计的使用。
本节主要起一个拓展作用,前面两节讲了压强、液体压强,这节知识就拓展到了气体的压强。
本节对研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还有铺垫的效果。
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测量大气压的方法2、了解大气压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难点:1、大气压强的存在2、测量大气压大小的方法二、说学法在学习本节之前,我们已经讲过压强和液体压强,已经大概的了解了压强的基本概念,对于这节知识就不难理解了。
本节知识是在原有的知识上进行拓展,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生活是与物理密切相连的,我们能用物理知识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
大气压强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些困难。
不过只要同学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多动手,就能把本节知识学得很好。
三、说教法根据本章节的结构特点,结合新课程课标,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和阅读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这样可以加深学生记忆,从而达到高效学习和教学的目的。
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并以实验为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PPT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说过程通过实验引入新课,即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又可增加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兴趣,并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3篇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气压强》,本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生活中更有一些感性认识但是由于其在生活中不太能引起学生的理性思考,所以我想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首先让学生能学到大气压强的知识,同时能学会其中实验的方法,以此为思路,我设计了本堂课的教学。
一、说教材(过渡句:要想游刃有余的把控课堂,必须熟悉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所以我对教材进行了梳理)《大气压强》选自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主要包括了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测量,影响因素和应用四个知识点,学生学习了本节课,可以对大气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二、说学情(过渡句: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想在课堂上达成自己的目标,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所以我对学情进行了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在生活中也有一些生活经验,但是对这些生活经验,往往缺乏理性的分析,所以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能从生活中的实例发现物理规律,体会物理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目标(过渡句:目标是教学的指明灯,为了我的课堂能达成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所以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大气压产生的原因,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托里拆利实验,知道如何测量大气压强以及大气压的'数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说教学重、难点(过渡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大气压存在的原因和大气压的测定【难点】大气压的测定五、说教学方法(过渡句:因为学生对于大气压强主要存在着一些感性认识,所以我力求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引导他们进行理性思考,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大气的压强说课稿
大气的压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气的压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大气的压强”这一内容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它位于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三节。
本节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的压强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又为后续学习浮力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如吸盘挂钩、吸管吸饮料等,引起学生对大气压强存在的思考。
然后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小。
最后,教材还介绍了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和应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大气压强比较抽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其感知不够深刻,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
(4)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2)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产生的原因。
(2)托里拆利实验及标准大气压的值。
2、教学难点(1)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托里拆利实验原理的理解。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大气压强》的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榆社三中巩志强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大气压强》,说课的内容有: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思想、教法和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我的教学思想七个板块。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大气压强》是新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科书第九章第三节的内容,对大气压强的研究是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运用压强、压力、水的沸点、液体密度、液体压强等内容来认识的,由“想想议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从而用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进一步学习大气压强的测量和应用。
大气压的存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大气压的测量是难点,但不是重点。
(二)、中考考点大气压强部分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零散,涉及内容很多,而且没有统一的脉络,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点。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历年中考试题就会发现,虽然这一部分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很多,但考点相对很少,主要集中在:①托里拆利实验;②大气压的存在及应用;③大气压的变化及与液体沸点的关系(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表准要求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知道大气有压强;·知道大气压数值的测量方法以及估测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探究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和积极探究的精神;·认识大气压的存在与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1.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2.知道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1.设计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2.测量大气压大小的方法。
二、【设计思想】1.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而物理教学又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重知识逻辑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人教版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理念等方面进行说明。
第一部分【说教材】1.教材分析《大气压强》是在学习了压强和液体压强知识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也为后面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奠定基础.知识结构上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本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节的特点是:理论联系实践,是一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课程。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2。
教学目标基于教材地位和作用,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大气压的存在,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②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及大小。
③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规律④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过程和原理(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观察与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②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他们充满科学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度;②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3。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大气压的存在难点:①用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②大气压的测量。
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及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转换法4.教具:为了让学生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尽量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
如 :塑料饮料瓶、玻璃饮料瓶、塑料吸盘、注射器、玻璃板、乒乓球等。
(课件展示)第二部分【说学情】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而物理教学又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结合多媒体,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完全能够使学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压强》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的压强》。
本章的主旨是学习大气的相关知识,这一节的内容是在继大气层、天气和温度的学习后,对大气的又一重要特性——大气压强的学习,除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大气外,同时也是对第一章液体压强知识的补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了解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而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状况是:初中生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研究的方式也主要是从日常生活现象和实验出发;在思维训练方面是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静态思维多于动态思维:所以他们的学习特点是重视知识的定性分析和实际应用,强调实验研究。
针对这种情况,我提出的对策是:加强直观教学,通过大量的实验和事实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引领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交流、评价,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
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一、知识与技能
(1)能举例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和生活实例,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2)可以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知道其测量工具;
(3)了解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并能用这一关系解释有关生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跟大气压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的存在;
(2)经历演示实验的操作,讨论交流,体会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定性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用大气压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喜爱,并对科学产生亲近感;
(2)通过了解大气压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在学习中让学生亲身实践,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其科学探究精
神。
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是:确认大气压的存在,感知气体和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定性关系,并会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策略是:通过课堂实验演示、多媒体课件展示以及学生动手参与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获取信息,从多个角度来感知。
第二,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
难点主要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喜爱,并对科学产生亲近感。
采用的教学策略是,课上涉及的实验尽量取材简便,现象明显,贴近生活,从而来攻克难点。
本节课程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实验法、探究法。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首先由教师讲述,用类比方法引入新课。
地球周围包围着厚厚的大气,它也像液体一样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够流动。
已经学过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那么大气内部会不会也有压强呢?
学生猜测可能有,但容易产生疑问,人为什么感受不到?
然后由教师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自己来感知。
在本节课新课内容的教学设计中,我主要介绍部分教学的处理过程。
1)知识点以实验结论形式呈现
通过两个演示实验的明显现象:
1、一个玻璃杯里装满水后盖一张稍厚的纸,用手按住,将杯子倒转过来。
当放手后,发现这张纸不会掉下来;
2、给空矿泉水瓶加满热开水,再倒掉重新拧紧瓶盖,结果发现瓶凹陷进去。
总结出我们可以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并给出大气压强的定义。
2)衔接处理
讲述马德堡半球的故事,并由学生现场参与演示实验,用来感知大气压的大小。
提出问题,大气压到底有多大?(衔接)引出托里拆力实验
,给出大气压数值。
3)学生探究活动
再来感知一下神奇的大气压——开展活动:由学生自己做实验:向两张纸条间吹
气和朝漏斗里的乒乓球吹气,观察现象归纳结论。
(教师适时提醒)
4)回顾总结
在课程的最后,引导学生回顾上课时做的实验,强调实验现象,提醒学生及时做好课堂笔记。
对教学内容再做一次梳理,帮助学生加强记忆。
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我主要采用的是条目式板书,简洁明了,思路清晰。
我的说课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