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课标导航 1.辽宋夏金元时期在文化方面的新变化。
2.认识北方少数
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1.搜集相关材料,列举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从“历史解释”角度说明宋代儒学的发展。
2.结合宋元时期的科技、文艺成就,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文化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3.了解宋元时期科技成就和少数民族文字的概况,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理解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儒学的复兴
1.儒学复兴运动
(1)背景:从三国到五代,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不及佛教和道教。
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
(2)兴起: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3)内容⎩⎪⎨⎪
⎧①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②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特别是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4)结果:理学或道学的学派影响逐渐增大。
2.程朱理学 “二程”开创了理学;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 (1)代表:北宋后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
(2)主张⎩⎪⎪⎨⎪⎪⎧①理学比较注重抽象思维,是一套包括宇宙观、认识论、人生观、
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②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万物本原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
③人生的目标是“存天理,去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④提出“格物致知”,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3)影响: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先秦和秦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文学艺术
1.文学
(1)宋词⎩⎪⎨⎪⎧①兴起: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词,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
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是宋词兴起的原因。
②特点: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③代表: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
(2)元曲⎩⎪⎨⎪⎧①散曲:比词更灵活、更通俗,更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②杂剧:演员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
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表达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杂剧。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等。
(3)话本:宋元时期,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体现了明显的世俗化倾向。 2.艺术
(1)书法:宋元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行书盛行,出现“宋四家”、赵孟
等。
(2)绘画: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而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科技
1.三大发明 宋朝时期基本成熟。
(1)概况⎩⎪⎨⎪⎧①印刷术: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活字
印刷术。
②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
唐朝已发明火药。 爆炸型火器和管形射击火器。
③指南针: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了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战国时期的“司南”
(2)影响:三大发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活字印刷,欧洲就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状态,书面文献就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美)罗伯特 2.科技成就
(1)沈括:代表作是《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 李约瑟称之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2)郭守敬: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3)元朝农学家王祯编撰《农书》,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
少数民族文字
1.辽:先后创制契丹大字、小字,用以刻石立碑,进行文学创作。
2.金:创制了女真文字,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
3.西夏:西夏文通过出土文献大量保存下来,包括佛经、法律、字典以及从汉文翻译过来的经史著作。
4.蒙古
(1)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前夕,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
(2)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这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阅读教材·想一想
1.阅读教材P66“思考点”:你如何看待“存天理,去人欲”?
提示: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建设了一种道德标杆,作为人,要恪守礼道,要有崇高的道德,不可以任由自己的私欲胡作非为;另一方面,也扼杀了人们的创新思维,一切都遵循旧的习俗,都在条条框框当中,人的思想被桎梏。
2.阅读教材P67“学思之窗”:元朝是怎样确定科举考试内容和答题标准的?
提示:内容:儒家经书。
标准:程朱理学的解释。
3.阅读教材P68“史料阅读”: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信息?
提示:通过一位杂剧女演员的表演功力说明元杂剧舞台艺术取得很高成就。
发掘教材·读一读
1.阅读“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书影”(见教材P67)
信息解读:《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2.阅读“南宋手持罗盘的陶俑”(见教材P68)
信息解读:“陶俑”反映了南宋时期手工业技术的发达;“手持罗盘”说明南宋时期的航海事业中已广泛使用罗盘针辨别方位。
3.阅读“西夏文佛经”(见教材P69)
信息解读:西夏文佛经,又名为《吉祥遍至口和本续》。1991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拜寺沟方塔出土,是藏传佛教经典的西夏文译本,也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