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
河南深化考试招生制度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已公布).doc
![河南深化考试招生制度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已公布).doc](https://img.taocdn.com/s3/m/2bb3cca8ccbff121dd3683a4.png)
河南深化考试招生制度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已公布)8月23日,省教育厅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了《河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有关情况。
来自中央、省市共34家新闻媒体参加通气会。
会议发布了《河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等相关材料。
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王继东对《河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省教育厅基教二处处长刘林亚对《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进行了解读;省招办副主任杜习民就我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时间、综合改革前期我省招生录取方式的过渡性调整、招生录取机制的变化等进行了说明;省教育厅基教一处副处长王丽霞对在义务教育阶段,通过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和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措施进行了说明。
通气会上,新闻媒体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和现场采访,相关部门负责人针对问题进行答复并接受采访。
《河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我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初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进一步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教育规律和河南省情的考试招生制度。
《方案》明确,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共有五项主要任务:一是促进升学机会公平。
逐步增加我省考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逐步增加农村学生升入重点高校人数,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
二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选考科目考试(简称“选考科目考试”)。
合格性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高中所有学习科目的必修内容。
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
阳江市教育局关于我市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阳江市教育局关于我市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89b1c34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5.png)
阳江市教育局关于我市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阳江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20.09.17•【字号】•【施行日期】2020.09.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招生考试正文阳江市教育局关于我市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深化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推进我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科学规范、普职并重、公平公正、因地制宜的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我市2020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到2023年左右基本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以及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主要任务(一)全面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1.考试科目。
涵盖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7~9年级)规定的全部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科目,实现“全科开考”,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达到合格要求,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2.考试内容。
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7~9年级),科学确定各学科考试命题内容,提高命题质量。
试题应当体现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增强基础性和综合性,着重考核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宽度和广度,试题的整体难度适当,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杜绝偏题、怪题;增强应用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探究性和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吉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吉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9f168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2.png)
吉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招生制度的不断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吉林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也逐渐加强了高校招生改革的力度。
近年来,吉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迎来了新的发展。
一、当前吉林省高校招生改革的现状目前,吉林省的高等教育在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科建设等方面,还有着诸多不足。
招生制度改革更是亟待加强。
目前,吉林省已经相继开展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试点,试点学校普遍采用多元化评估方式和自主招生方式,这些改革措施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与其他地区相比,吉林省高校招生改革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吉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的目标为了促进吉林省高校招生工作的顺利发展,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吉林省的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的目标如下:1.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推动高校招生改革落地。
2. 实现高校本科招生多元化发展。
3. 通过完善招生制度,提高高校选拔与培养学生的质量。
三、吉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需要实施的措施为实现吉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的目标,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 高校应该积极推进招生多元化发展。
高校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考虑,针对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招生。
比如自主招生、增加地方配额招生、特招少数民族和残疾生等方式。
同时,高校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需要,加强与其他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学生培养的有序推进。
2. 加强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
高校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完善考试招生制度,让学生在考试中全面、客观、公正地展示自己,同时用考试成绩评价学生。
在实施考试招生制度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评价标准,防止应试教育产生。
3. 推行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高校可以通过引入高素质青年骨干教师,引导教育者实现能力提升与迎接高速发展的意识,重新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及时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及时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af78f8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f.png)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及时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14.09.04•【字号】浙教电传〔2014〕325号•【施行日期】2014.09.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及时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浙教电传〔2014〕325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高校:9月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由此正式全面启动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经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报教育部备案,也将于近日公布实施。
为在全省切实做好考试招生改革工作,现就有关事项提出如下要求:一、深入学习领会,凝聚改革共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呼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完善人才选拔和培养体系,促进社会公平的重大教育改革举措。
国家选择我省作为高考招生改革试点,既是对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和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实践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省的充分信任,必须肩负起责任,切实搞好改革试点,为全国推进高考招生改革积累经验。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中学,都要充分认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把思想统一到国务院《实施意见》上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改革支招,一起为改革发力。
通过深化考试招生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实现教育的科学和谐发展。
二、广泛宣传解读,夯实群众基础我省试点方案公布后,各地各高校要立即组织开展宣传解读和培训工作。
宣传解读和培训要严格围绕国家《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我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进行。
先干部后群众,先内后外,努力指导和帮助全体教师、学生和家长深刻领会改革精神,全面了解改革的具体政策和方法,增强大家对改革的认同感。
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5278c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8.png)
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一是扩大考生和高校双向选择权。
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同学,有助于激发同学学习爱好、挖掘同学学习潜能;有助于同学发现专业性向,合理规划学习及发展方向;同时,也有助于减轻同学学习心理负担,引导同学全面而有独特的发展。
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高校,有助于高校选拔合适自身培育要求的同学,有助于高校及学科专业办出特色,完成多样化发展。
二是推动综合评价选拔。
统一高考招生施行高考与学考、必考与选考相结合,高职提前招生施行高中学考或职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相结合,单独考试招生施行文化素养与职业技能相结合,三位一体招生施行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养评价相结合。
各类考试招生模式均强调评价选拔的综合性,推动人才评价选拔从单一向综合转变。
三是弱化一考定终身现象。
多种考试招生模式给同学提供了多种升学发展选择通道;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可完成“考其所长”、“考其所好”;使一次考试的重要性降低,一考定终身得到弱化。
2、改革贯穿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我省这次设计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着力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以利于促进同学健康发展、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利于维护社会公正公正。
好的教育,必定是在同学、学校不断选择中完成的。
近几年,我省推行的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已经贯彻了这一思想,并已取得明显成效。
高考招生改革强调把更多项选择择权交给同学和学校,旨在完成教育改革从选课到选考的进一步推动。
在方案设计中,首先考虑是否有利于同学选择,是否有利于高校自主权扩大。
通过同学学校的双向选择,促使招生公正从已有的程序公正、时机公正进一步走向内容公正。
3、高考科目有什么改变20XX年起,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其中,外语考试一年进行两次,另外一次布置在每年1月;考生最多参与两次外语考试,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果计入高考总分。
计入高考成果的一般高中学业水公平级性考试科目,由同学依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科目。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发 〔2016〕25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发 〔2016〕25号](https://img.taocdn.com/s3/m/1613dc3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b.png)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发〔2016〕25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陕西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2016年5月30日陕西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为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为出发点,积极稳妥推进,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和科学合理的考试招生制度,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原则。
1 坚持育人为本。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2 确保公平公正。
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完善体制、机制,确保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3 促进科学选才。
增加学生选择权,完善监管机制,确保考试招生工作高效、有序实施,提高人才选拔水平。
4 积极稳妥推进。
立足实际、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确保各项改革措施平稳过渡。
(三)总体目标。
及时启动有关考试招生制度单项改革,2019年启动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到2022年基本建立符合省情的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教学[1999]3号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教学[1999]3号](https://img.taocdn.com/s3/m/9b24ef6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0.png)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正文:---------------------------------------------------------------------------------------------------------------------------------------------------- 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教学〔199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高校招生委员会,广东省高教厅,部属各高等学校: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在改革中发展并逐步走向完善。
二十余年来,在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录取办法、计算机管理等方面,经历了较大的变化。
高考制度的改革为高等学校科学、合理、有效地选拔人才,为引导中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考生提供相对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方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
面对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新形势,面对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加大教育的贡献力度迫切要求,教育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
相应地,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必须坚持改革,主动适应时代的特点及其对人才素质能力结构的要求。
着力引导人才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使高考的作用进一步完善。
教育部学生司、基础教育司和考试中心在近一年联合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已经教育部党组讨论通过并报经中央领导同志原则同意。
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如下:一、高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在改革中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三项原则,把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深化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1、高考科目设置改革。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推行“3+X”科目设置方案。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2efaa414227916888486d734.png)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明确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现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认真总结经验,突出问题导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有力保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
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体制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体现科学高效,提高选拔水平。
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完善政府监管机制,确保考试招生工作高效、有序实施。
《关于深化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意见》心得体会
![《关于深化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意见》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8b7601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0.png)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意见》心得体会学习《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心得体会XX县区丹桂镇金华小学---杨金华9月26日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对《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进行了学习。
我们获益良多,这次学习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这里我们把对《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的学习心得与各位同仁共勉。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的宗旨在于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时时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培养和选拔人才上,确保公平公正。
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的基本价值取向,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体制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体现科学高效,提高选拔水平。
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完善政府监管机制,确保考试招生工作高效、有序实施。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对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考试形式和内容、招生录取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启动高考综合试点等内容进行了具体的指导与概述,为今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和选拔人才上指明了方向。
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懂得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是现阶段实施科教兴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们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同时要深化专业、深化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及教学团队建设、强化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及规范管理建设,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虽然,我们对《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进行了学习,但学习得还非常的肤浅,还有很多内容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去加深认识。
相信只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树立以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为宗旨,以学生的发展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扎实的工作、不断创新,考试招生制度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174aeb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f.png)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6.26•【字号】川府规〔2022〕4号•【施行日期】2022.06.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规〔2022〕4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四川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四川省人民政府2022年6月26日四川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稳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以下简称高考综合改革),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稳妥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和灵活多样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服务国家和区域人才培养战略。
(二)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导向。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多样化的发展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着力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国家选才、高校选生、考生选科”有机统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选拔高素质人才。
——坚持公平公开公正。
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完善招生制度体系,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切实保障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坚持科学选拔人才。
逐步完善多元评价方式,建立健全综合评价体系。
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增加学生选择权,扩大高校自主权。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e3540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a.png)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也成为了改革的重点之一。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教育质量,我国教育部门制定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期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公平、公正的升学机会,推动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提升。
首先,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将加大对高考内容的改革力度。
通过对高考科目设置、考试内容、命题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更好地贴近教育教学实际,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减少对应试能力的单一评价。
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改革实施方案将加强对高考招生政策的调整。
通过对高校招生政策的改革,建立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招生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促进高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此外,改革实施方案还将加大对高考监督和评价的力度。
通过建立健全的考试监督机制,加强对高考各个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各种作弊行为,确保高考的公平、公正。
同时,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为学生提供更公正的
升学机会。
此外,改革实施方案还将加大对高考招生政策的调整。
通过对高校招生政策的改革,建立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招生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促进高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总的来说,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将有利于提高高考的公平性和科学性,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发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冀政发〔2016〕5号
![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冀政发〔2016〕5号](https://img.taocdn.com/s3/m/e8ed842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b.png)
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冀政发[2016]5号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河北省人民政府2016年2月21日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精神,全面推进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探索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坚持育人为本,突出科学选才,维护公平公正,体现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推进我省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机衔接各级各类教育选拔培养。
(二)改革目标。
继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改革,健全和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不断深化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自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到2021年初步建立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选拔机制,基本形成具有河北特色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二、主要任务(一)完善中小学招生和评价制度。
1.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破解择校难题。
在积极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市城区和县城在城镇化过程中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就学需求迅速增加的突出矛盾。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566b871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8.png)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6.22•【字号】晋政发〔2022〕15号•【施行日期】2022.06.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招生考试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发〔2022〕1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各高等院校:《山西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已经省委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2022年6月22日山西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有利于引导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有利于促进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建立符合人才培养和选拔规律、顺应新时代要求的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选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022年启动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从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到2025年,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高校考试招生体制机制,形成以国家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综合素质评价为参考的多元录取机制。
二、主要任务(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自2022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入学起,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即等级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9c171f3aeaad1f346933f2a.png)
“
“
国 家农村 贫 困 地 区
、
方 法 客 观 的 原则
,
,
完 善 普 通高 中
、
定 向 招生 专项 计 划
生 单独 招 生计 划
”
,
”
教 育部 直 属 高 校农 村 学学生综合 素 质评价体 系
、
从 思 想 品德
学业 水 平
、
面 向 集 中 连 片 特殊 困 难县
。
国 身 心 健康
平公正
、
科学 合 理 的 考试 招 生 制 度
。
,
入学 新 生 中 开 展 普 通 髙 中 学 业 水 平 考 试试 点
18
社会发展 提供强 有 力 的 人才支撑 2 0
(
年在 秋季高
一
人学 新 生 中 整 体 实施
,
、
全 面实
二)
基 本 原 则 行考试招 生 制 度综合 改革
。 。
到
202 1
。
j
;
年
,
在全 省 秋 季 高
。
一
入 学新
1
.
合理 编 制招生计 划
、
。
综 合考 虑 生 源 数量 及生 中 全 面 实施普通 高 中 学业水 平考试
,
办 学条件
毕 业 生 就 业 状况 等 因 素
,
完 善招 生 计
。
(
三)
健全 普 通 高 中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评 价 制 度
高 校 的 长 效机制 实 施 办 法
3
.
h
从
年 秋 季 入学 高
。
一
新生开始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887a6184680203d8ce2f24ae.png)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明确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现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认真总结经验,突出问题导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有力保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
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体制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体现科学高效,提高选拔水平。
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完善政府监管机制,确保考试招生工作高效、有序实施。
加强统筹谋划,积极稳妥推进。
整体设计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衔接沟通,统筹实施考试、招生和管理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先行,稳步推进。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956ecd5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d.png)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23-10-26CATALOGUE 目录•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保障措施•组织实施01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总体目标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国家要求、适应学生特点的现代化考试招生制度,促进科学选才,增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到2022年,基本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
到2025年,进一步完善考试招生制度,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基本原则01坚持育人为本。
遵循教育规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02确保公平公正。
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完善考试招生法规和各项制度,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03注重科学选才。
遵循科学选拔规律,科学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促进人才评价从单一向多元转变,提高人才选拔水平。
02主要任务和措施取消不必要的加分项目,以减少加分带来的不公平性。
减少加分项目严格加分标准加强监管力度对保留的加分项目,要进一步严格加分标准和申请条件,防止滥用。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违规加分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03改进和规范考试加分0201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和专业,设置相应的考试科目,确保测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完善考试科目设置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加强考试内容改革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面试、作品评价等,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县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遵循人才培养和选拔规律,按照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根据国家和省、市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要求,深化我县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立德为本。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综合多元。
注重人才评价的综合性和多元性,满足科学选拔人才和招生录取多样化需要,综合推进考试内容及方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办法和招生体制改革。
(三)总体目标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全面实行免试就近入学。
按照市“以县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要求,加强招生入学管理,确保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免试、就近入学。
小学入学一般采取登记入学,初中入学一般采取登记或对口直升方式入学。
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通过任何考试、擅自附加条件选拔新生
入学,支持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民办学校采取随机派位方式招生。
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服务区内的学生收费要与就读公办学校同样对待,服务区范围由县教育行政部门划定。
(二)改革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方式
完善普通高中指标生分配办法。
充分发挥招生指标分配对促进初中学校均衡发展的积极作用,公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指标的分配比例不低于学校年度招生计划的60%,并按照上级要求逐步提高。
(三)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综合素质评价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评价内容一般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由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省、市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学校具体组织实施。
学校要结合办学实际,本着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突出学生个性特长的原则,科学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
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进行日常评价、学期评价和毕业评价。
建立和完善审核制度、公示制度、复查复议和申诉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配套措施,确保评价过程规范有序、公开透明,评价结果客观准确、真实可用。
做好普通高中学校选课走班工作。
深入领会XX省高考
综合改革精神,研究新高考方案与新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在课程安排和教学实施中做到有效衔接,积极稳妥开展选课走班教学,切实服务学生成长需要。
从学生自我认知、课程选修、职业行业体验和生涯规划等方面加强对学生选课指导,通过开设学生发展指导课程,指导学生科学认识自己的志向、兴趣、特长、学习优势和职业倾向,充分了解高校专业设置、科目选择要求和各专业的录取机会,有效选定选课走班科目。
(五)完善促进教育公平政策体系
统筹保障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要巩固农村留守儿童专项保护行动活动成果,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入学保障工作,防止留守儿童辍学。
(六)改革教育考试招生管理监督机制
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
按照省市要求,实施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县、学校等多级招生信息公开机制,招生政策、招生范围、招生程序、招生时间、招生条件、咨询和举报方式等要通过简章、网站、平台等途径提前向社会公布,广泛提高社会知晓率,并主动释疑,引导家长理性对待子女入学。
规范各种特殊类型的招生,加强对自主招生、特长生、特殊考试、指标生等特殊类型考生的资格审查,县和有关学校应按要求及时、准确公示合格考生信息。
要积极探索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网络招生服务平台,推进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标准
化、规范化、信息化。
三、保障措施
(二)坚持科学管理,强化制度建设。
制定和完善改革各项配套政策和制度,统筹规划,系统设计,精心组织实施。
加强考试安全保障制度建设,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教育考试安全体系。
健全诚信制度,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诚信档案管理,严肃查处考试招生的诚信失范行为。
健全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体系,提高考试招生法治化水平。
(四)积极宣传解读,营造良好氛围。
进一步加大改革宣传力度,通过对改革的正面宣传凝聚共识,坚定信心。
畅通信息公开发布渠道,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主动、及时、全面、准确地发布信息。
及时做好解读工作,提高政策解读的针对性、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让公众更好地知晓、理解改革。
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改革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