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两会主题征文:我心中的工匠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两会主题征文:我心中的工匠精神
017全国两会正在北京举行。继去年之后,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工匠精神,并且明确提出“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以下是上学吧范文网小编整理的2017两会主题征文:我心中的工匠精神,欢迎阅读参考。
2017两会主题征文:我心中的工匠精神
上周日的时候,参加了一场马拉松。在比赛前,跑友们一起聊天,没参加这次比赛的跑友鼓励我们:好好跑,刷出你的PB(PB:Personal Best,个人最好成绩)!我微笑着回答:我按照自己的状态去调整配速,不急,慢慢来!最差刷出个PB,只不过这个B不是BEST而是BAD...比赛前,一位跑友兴奋地向我介绍他的跑步经历,说他此前半马最佳229(跑友之间常用完赛时间术语,第一位数字是小时,后面两位是分钟,229表示两个小时二十九分),这次状态不错,想跑一个200甚至200内,我内心想这个跨度有点大,但也只能给与鼓励:加油!但一定要注意安全,不适就减速,安全完赛最重要。后来,听说他跑爆了(一般,配速没调好,急于加速,很容易跑步节奏混乱),没能达到预想的成绩,而且把自己累得很惨。
古人云:欲速则不达。你越是希望很快完成某一件事情,但往往不能达到目的,反而因快而慢。现在人讲求急功近利,
发财要快,做方案要快,设计要快,但结果往往相反。
我们不能否认,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风气,什么事都想快点完成,在最快的时间拿到结果。更有甚者,为了最快的时间拿到结果,达到目标,直接跳过某些程序。就如委外加工某一零部件,正常步骤:制定初步方案-方案讨论-方案确定-图纸设计-图纸校核-图纸批准-图纸发出。有些急于求成的人,往往会省略某些步骤,导致的结果就是拿到的结果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需要不停地返工修改,最终时间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都远远超过预期。在碰到周围环境都比较着急的时候,记得提醒自己,慢慢来!良好的心态并不会真正减缓工作速度,反而可以规避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超出预期。
慢慢来,比较快,同样适用于学术研究。一位学者,要是没有潜心研究一门学问几年,要说他取得了多少成就,是绝对不会让人相信的。学术研究非常需要耐心、恒心,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学术研究需要平心静气,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个步骤,不要去走捷径,拼成效时间,切勿急功近利,人云亦云,看到别人做什么做得比较好,就着急慌忙地盲目去跟随,去学习,可结果几乎很不乐观,甚至很多刚开始就夭折了。学术研究需要积累和沉淀,需要深层挖掘,严谨细致地对待每一个细节问题,要专注于过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亦是如此,总是急于求成的人没有办
法真正融入生活。
小时候,家里养蚕,蚕成茧后,我总是喜欢去将蚕茧剪破,观看蚕蛹如何变成蛾,在蚕蛹慢慢地、辛苦地向蛾的路上行走的时候,我用剪刀助它一臂之力,然而,就因为我这一推动,蛾扑腾了几下就死了。长大后,学习了拔苗助长这个成语之后,我才知道我的那一剪刀只是帮了倒忙,蛾必须经过在蚕蛹中的无数挣扎,它们才会变得强健,才能破蛹成蛾。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过程,这过程或长或短,都是不可或缺的。忽视了这一过程,急于达到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在日常生活中,不乏上述教训,比如早上起床晚了,发现快赶不上公交或者地铁了,于是着急慌忙地往外冲,看到公交或者地铁来了,就往里冲,等站定后发现坐错公交或者坐反方向了;领导分配了不少任务,dog day的一天来了,于是心烦意乱中草草完成各种任务,完成后却被批返工。人们所面临的情况类似,总会想快点完成手头的事情,可到头来却常常状态百出。
小树生长慢于旁树,它却不急躁,只是不紧不慢地有节奏的生长,最后也同样成为了参天大树,我们不也一样吗?如果我们总认为别人比自己进步快,自己就因此浮躁不安,一心想快速赶上他人,很可能因焦虑的压迫而事与愿违。
著名歌星梁静茹有这么一首歌—《慢慢来比较快》:“让葡萄慢慢晕开酿成芳香再醒来;慢慢来却比较快;来得快去
得也快;烟火痛快到头来却空白;用忍耐撑下来等待花开;”我们不妨试一试将生活节奏放缓,释放内存空间,凡事不只求快捷方式。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如果你总是用百米冲刺的心态和速度去参与,那么不是力竭而亡就是半途而废。那些能跑完全程并取得较好成绩的人,往往都是跑得并不快但一直稳步前进的人。
2017两会主题征文:我心中的工匠精神
随着两会的召开,“工匠精神”迅速蹿红,成为很少由政府引起的网络热点。其实,不仅仅在网络空间,在现实中,从学生到学者、从工人到企业家、从百姓到官员、从媒体到智库,大家都在谈工匠精神,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工匠精神,如此大热,不仅仅是因为政府把它写进工作报告中;它之所以如此火热,套用一句经典的话,那就是——时代在召唤。中国的制造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种类齐全,数量庞大,在世界制造业体系中已经占据一席之地,更为自己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可令人尴尬的现实情况是,中国的制造业特别是工业制造部门大部分都处于供应链的底层,不仅利润低、技术门槛也不是很高,这样很容易被抄袭,被取代。由于利润低,技术门槛低,替代性强,企业往往为了求生存,就会采取价格战策略,导致产品品质很容易被忽视,甚至被牺牲。在这样的形势下,唯
有产业升级,做高附加值的产品,把产品做专做精,企业才能避免同质化的恶性竞争,保持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基业常青,做百年老店。时代在呼唤工匠精神,我们每个人、每个组织、政府、社会都要参与其中:个人和组织需认真践行工匠精神,政府要努力引导和营造工匠的生存环境,社会更要认同和肯定工匠的存在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会因为一个电饭锅而对赴日旅游趋之若鹜。
那何为工匠精神?《庄子》中记载的“庖丁解牛”的故事是最为生动的注释。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和音律的。梁惠王对其高超的技艺给予赞许而又带着疑问。厨师的答案是,他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体本来的构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十九年了,他的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同时,每当碰到筋骨交错很难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霍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眼到、手到,方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
工匠精神是一种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