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的最佳急救时间及急救方法
“黄金4分钟”急救法则

龙源期刊网 “黄金4分钟”急救法则作者: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3年第09期“黄金4分钟”是指当心脏骤停时,大脑皮层耐受缺氧时间仅为4分钟,随后皮层细胞会开始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和死亡。
因此,这4分钟内的急救行为至关重要,其中,现场第一目击者的急救知识、技能和行为意义重大。
当发生心脏骤停后,目击者必须在4分钟内按照“叫叫CABD”的程序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第一个“叫”是指要确认患者意识;第二个“叫”是指呼叫120;C(Compressions)——胸外按压;A(Airway)——打开呼吸道;B(Breathing)——人工呼吸两次;D(Defibrillation)——电击除颤。
胸外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要正确,两手掌重叠置于病人胸骨下部,掌根置于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以保持主要按压力放在胸骨上,减少肋骨骨折的发生;按压时肘伸直,压力要足够大,按压深度需达到5厘米,然后突然放松,速率至少100次/分钟;每次按压后确保胸部回弹,连续按压不间断。
由于胸外按压使胸廓变化,胸腔内压改变,使胸腔内外动静脉压力发生压差,能促进循环恢复。
开放气道。
首先应使气道通畅,必须将患者放置在硬的平板上,取仰卧位,撤出枕头及垫在头部的衣物等,双手将患者头部后仰,托住下颌关节,清除口腔异物,使由鼻孔经咽喉部至气管的气道保持通畅,松弛的舌根不至于后倾堵塞气道。
人工呼吸。
简单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即救护者一手捏紧患者鼻孔,深吸气后将气吹入病人口中,以20次/分钟进行。
电击除颤。
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作为一种急救设备,可自动分辨是否是由室颤引起的心脏骤停,是最适合非医护人员在紧急状态下使用的防猝死急救设备。
进行心肺复苏需要把握的原则是:1.所有施救者都应实施胸外按压。
受过培训者或专业医务人员可在胸外按压的基础上实施通气;团队合作时,应同时施行胸外按压和通气。
2.不强调检查脉搏。
非专业施救者不检查脉搏,专业医务人员脉搏检查不超过10秒;10秒钟内不能肯定触到脉搏,施救者则应开始胸外按压。
猝死急救“黄金4分钟”

猝死急救“黄金4分钟”猝死是指在突发状况下,出现严重的心血管功能障碍,导致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意识丧失,即死亡。
猝死发生得非常迅速,通常在数分钟内,且很少有先兆,很难进行预测和干预。
及时的急救对于抢救生命至关重要,而在这个过程中,“黄金四分钟”尤为重要。
“黄金四分钟”,是指自猝死发生起到外界急救措施展开的前四分钟内,这个时间窗口是抢救猝死患者的最佳时机。
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这四分钟内要能够迅速发现猝死事件的发生,及时报警找到急救人员;二是在急救人员到达的四分钟内,要开始进行有效的复苏措施。
在这四分钟的急救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环节。
胸外按压是通过手掌在患者胸骨上的压力来促使心脏重新开始跳动,维持血液的循环。
人工呼吸则是通过口对口或使用呼吸机等设备,给患者补充氧气,维持呼吸功能。
这两个环节的操作必须正确、迅速、有力,而且要持续不断,直到急救人员到达并接手为止。
在进行心肺复苏的还可以配合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除颤。
AED是一种可以检测和纠正心脏电活动异常的设备,它可以分析患者的心电图,并给予适当的电击以恢复正常的心脏电活动。
因为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脏停跳导致血液无法正常流动,AED的使用可以迅速恢复心脏的跳动,提高生存率。
在进行急救过程中,除了进行有效的复苏措施之外,及时报警也是至关重要的。
报警的目的是通知急救人员,让他们尽快赶到现场提供专业的急救服务。
在发现猝死事件的发生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提供准确的信息,包括病人的状况和所在地点等。
“黄金四分钟”是指自猝死发生起到外界急救措施展开的前四分钟内,这个时间窗口是抢救猝死患者的最佳时机。
在这个时间里,通过正确迅速的心肺复苏、配合AED的使用和及时报警,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猝死患者的生存率。
提高公众对猝死急救知识的了解,学会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抢救猝死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心源性猝死急救措施

心源性猝死急救措施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功能衰竭等原因造成的突发性死亡事件,常发生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等。
在发病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心跳骤停等急性情况,因此及时采取急救措施显得尤为关键。
心源性猝死的表现心源性猝死的起病突然,可能表现为以下症状:•呼吸困难、窒息感•急性胸痛、心悸•晕厥或昏迷•呼吸、心跳骤停等急性情况当病人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该立刻考虑到可能是心源性猝死,并及时进行急救措施。
心源性猝死急救措施心源性猝死的急救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快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心源性猝死是一种急性情况,发生后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以便迅速进行救治。
2. 安全维护对于昏迷或意识不清的病人,应当确保其安全,将其置于平坦的地面上,并垫上软垫以保护头部,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喉结阻塞。
3. 快速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在没有专业急救人员的情况下,可采用普通人进行的心肺复苏术(CPR)来进行急救。
具体操作为,将病人放置在硬板凳或地板上,双膝弯曲,两手平放在病人胸骨下缘约2个手指的位置,左手本次轻压,让右手运用身体重量猛力往下压入约5~6厘米是心肺复苏的两个步骤。
由于心脏跳动周期为分钟级别,因此心肺复苏术至少需要进行30分钟以上。
4. 给予局部电击在有专业急救人员的情况下,应及时进行电除颤。
电除颤是指通过电气刺激,让心脏重新回到正常的跳动节律,并适时给予药物治疗。
5. 给予氧疗在急救过程中,应及时给病人进行氧气疗法,以保证病人的呼吸功能。
总结心源性猝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情况,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对于拯救病人生命至关重要。
在发生急性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对症抢救,以达到最佳急救效果。
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应该持续进行30分钟以上,以便让病人得到最好的救治效果。
急救别错过黄金时间

急救别错过黄金时间作者:来源:《祝您健康·文摘版》2019年第11期心脏骤停——4分钟心脏停止跳动的后果是以秒计算的:10秒钟,丧失意识,突然倒地;30秒钟,全身抽搐;60秒钟,自主呼吸逐渐停止;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6分钟,脑细胞开始死亡;8分钟,脑死亡,进入植物人状态。
所以,4~6分钟内是猝死者急救的黄金抢救时间。
急救这样做:拨打120,立即就地有效规范进行心肺复苏。
用双掌根对准患者胸骨下1/2段(两乳头连线的中间位置),连续按压30次,注意不要用力过大,在按压过程中注意按下、抬起的时间相等,且掌根不能离开胸骨。
成人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下去后应让胸骨充分回弹。
心肺按压应与人工呼吸配合进行:一手压前额,一手提下颌,抢救者嘴唇包住患者嘴唇,连续吹气两次。
如此周而复始。
脑梗——3小时脑梗的最佳黄金抢救时间是3小时之内,抓住这3小时,30%的中风患者都可以正常走出医院。
急救这样做:记住两个120,第一个是看1张脸,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口角歪斜、看东西模糊眩晕的情况。
看2只胳膊,两只胳臂向前平举,如果5秒钟内有一側无力下垂,就可能是中风征兆。
最后,0(聆)听语言,听不清别人说话,说话“大舌头”,也是中风症状之一。
第二个120是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创伤、突发急症——1小时创伤发生后的1个小时之内,由于血气胸、肝脾破裂、骨盆及骨折等多发伤,很容易造成伤者的大出血及死亡。
但这一时间也被称为抢救的“黄金时间”。
急救这样做:不要盲目搬动病人,及时打120,在等待医护人员到来的过程中,为病人遮风挡雨,保温抗冻。
急性胸痛——90分钟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等症状,都可以表现为急性胸痛。
急救这样做:先拨120,在不明确病情之前不要乱用药。
如果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或是有较多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情况,可以让患者平卧(或坐位、背部有依靠),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心脏骤停的“黄金4分钟”

心脏骤停的“黄金4分钟”抢救心脏骤停的最佳时机为心脏停搏后的0~4分钟,因此要求就地、就近组织进行抢救,切不能观望或者远距离送医。
心脏骤停是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常常是心源性猝死发生的直接因素。
心脏骤停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其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以及其并发症是目前认为的导致心脏骤停的主要因素。
心脏骤停的最佳抢救时间为发生后的4分钟内,被称为黄金时间。
抢救成功的关键就是尽早进行心脏复苏,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导致脑部、全身器官组织不可逆损伤,最终死亡。
急救原则心脏骤停是人类外科中最可怕的急症,往往在短时间内就会要人性命。
从紧急以及致死率来看,可以这样说,现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其他疾病可以与心脏骤题相提并论。
心脏骤停是猝死前奏,患者生命往往掌握在身边人手中,如果身边人处理得当,则患者生命可保证安全,如果身边人不懂、不会处理,那么患者基本会错过抢救时间而死亡。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自己要懂得一些急救知识,下面就给大家来介绍一下。
1就地抢救——时间就是生命心脏骤停抢救的关键在于是否进行有效及时抢救。
大量的实践表明:1分钟内,患者抢救成功的概率为100%,4分钟内心脏复苏的概率为64%,4~6分钟抢救成功的概率为10%,超过6分钟患者抢救成功的概率为4%,10分钟以上基本不能抢救成功。
对此,抢救心脏骤停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心脏停搏后的4分钟。
一般的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多在院外,此时既无药物又无抢救设备,因此要求就地,就近立即开展抢救。
2心肺复苏——及时正确是关键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脏骤停,目的在于快速建立有效循环,提升心输出量,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首要任务就是快速建立有效循环,保持呼吸畅通,提升心输出血量,给予患者生命支持。
在心脏骤停急救现场常被使用的三个基本程序分别为:疏通气管、人工呼吸、人工循环,简称ABC。
根据美国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最先开始行外心脏按压可以促进氧气进入脑部以及全身组织,遇到心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按照ABC程序进行,此方法相较于传统的ABC能够至少抢先30秒。
急诊处置原则与急救程序

乌沙第三社区卫生服务站 王振兴
院外急救的重要性
时间就是生命
猝死--最佳抢救时间4min 严重创伤--抢救的黄金时间30min
实施救护的三个阶段
(一)现场抢救
1.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 2.防止病情的继续恶化。 3.减轻病痛,减少意外损害,降低伤残
率。
(二)后送伤员
三感觉有否呼 吸气流?
人工呼吸( Breathing)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术
(2005指南)
◆首次吹气二口、时间应各≥ 2秒 以上, 以后每 次人工呼吸时间 > 1秒,避免强力快速吹大潮 气量
◆ 每次吹气量500~600 ml (6-7ml/kg),胸 部起伏+呼气时有气流为原则和有效
紧急止血
止血是现场急救者首先要掌 握的一项基本技术。止血的 方法有:
指压动脉止血法 直接压迫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 填塞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
(一)指压动脉止血法
头面部动脉止血法 有四条动脉: 颞浅动脉 面
动脉 耳后动脉 枕动脉 指压颞浅动脉: 头顶、额部、颞部的大出
血
指压面动脉:颜面部大出固定材料
➢ 夹板 ➢ 三角巾 ➢ 脊柱板(木板)
固定
---以下情况下,伤员在转运中需固定脊柱 ➢ 伤员不能明确叙述伤情者 ➢ 出现感觉和活动障碍而无四肢、躯干明显外伤 ➢ 出现颈部和腰部疼痛,且活动受限者 ➢ 锁骨上水平有钝器伤者 ➢ 多发性损伤,怀疑脊柱骨折者
外伤急救固定术
胸腰椎骨折固定
沒有无菌生理食盐水或纱布,则用干净之敷料) (3)可使用二條三角巾包紮托住突出外漏之組織,以防
腹部內容物因搬運時增加腹壓,而繼續外漏。 (4)絕對不可將外漏之腹部內容物推回腹腔。
急救黄金抢救时间

心脏病黄金抢救时间概述心脏病急性发作,出现心跳骤停时,一般人的最佳抢救时间为4~6分钟,如果在4分钟之内得不到抢救,常引起不可逆的脑损伤或死亡,患者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极为渺茫.而这段时间正是黄金抢救时间.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约350万人,其中心脏性猝死人数高达54万人.目录心脏病突发原因心脏病发作病状抢救办法心脏复苏操作方法药物抢救办法如何预防突发心脏病心脏病突发原因心脏病突发的主要原因是和,病人常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胸部剧烈疼痛或憋闷;另一种是意识不清,倒地不起.对这两种情况要分别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对于突发胸闷胸痛的病人,首先要保持安静,让病人保持一种比较舒服的体位.另外,季节更替,血管调节异常,是引起心血管病发作的重要诱因,一些患者吃着饭、聊着天就突然发病,经常发生猝死的惨剧.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因患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脑血管疾病是名符其实的第一杀手,各种心脏病都有可能引发心脏性猝死,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三高”、抽烟、运动量少等人群,心脏性猝死的比例较高,40-60岁是高发人群,早晨六点以及下午四五点则是一天中的高发时间段.以往心血管疾病大多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为主,现在20岁出头的年轻人就患病的已经不是新鲜事,而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患有心血管病的青年人增多,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如高脂肪、高热量食品摄入过多,饮酒、吸烟等不良嗜好,运动过少,生活及工作压力过大,缺乏定期体检等.心脏病发作病状患者发病前,身体一般都会发出些细微的信号,比如心悸、胸闷、头痛、晕眩、呕吐等,但大多患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等到发现送医院抢救时,往往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以下是心脏病发作典型症状.1.胸前压迫样疼痛并可能放射到双臂颈及下颌;2.心跳不规则、呼吸困难;3.焦虑恐惧;4.眩晕、恶心呕吐、大汗;5.口唇甲床苍白或紫绀;6.皮肤苍白青紫及意识丧失等.抢救办法对于心血管病急性发作的病人,抢救得越早越好,一定要控制在黄金抢救时间之内.当遇到有人倒地时,应尽早呼叫急救车,并在等待医生的到来的过程中,对病人进行心脏按压.按压区为胸骨体前胸正中位置有一块纵向走向的骨头中下三分之一处,救助者身体前倾,双臂伸直,两手掌平放重叠,十指相扣,手心翘起,借用自身体重和肩臂力量,按压病人.一般成人按压频率以100次至120次/分钟为宜,下压幅度约3至5厘米.当病人出现心脏骤停和呼吸停止的现象时,现场人应立即做心肺复苏.心脏复苏操作方法1、让病人平躺在硬板床或平整的地面,保持其镇静、舒适,解开其贴身衣扣.2、检查病人口中是否有异物,如果有假牙的话一定要摘下来,防止其窒息.3、进行胸外按压时施救者手掌掌根重叠,手指相扣,手心翘起,放在病人胸骨下三分之一处,用手臂的力量持续有节奏地挤压,节律以每分钟100次为宜.4、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应同时进行.救护者深吸一口气,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鼻孔,双唇将病人嘴包严,进行口对口吹气.每吹气一次,放开捏病人鼻孔的手,使其将气呼出.救护者侧转头,吸入新鲜空气,再进行下一次吹气.药物抢救办法另外,一些药物也可以进行紧急抢救,一般常用的缓解心绞痛症状的药物有硝酸甘油、倍他乐克、麝香保心丸等.硝酸甘油:是缓解心绞痛的常用药物,在临床上使用广泛.但有这样几类患者是不适合使用的:一类是本身血压比较低、有青光眼、颅内压增高等禁忌症的患者;一类是对硝酸甘油过敏的患者;还有一类是服用“伟哥”的男性患者,此时再服用硝酸甘油,不仅达不到急救的目的,还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死亡.另外,硝酸甘油存在稳定性差、药品容易失效,服用者容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容易发生头痛、头晕等严重的不良反应,长期使用硝酸甘油会产生依赖性等方面的局限性.倍他乐克:近几年倍他乐克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上使用较多,但高度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禁止使用.如果患者本身心率很慢,此时服用倍他乐克会造成心率进一步下降,甚至出现休克或死亡.麝香保心丸:是缓解胸闷胸痛症状起效最快的中成药.临床研究表明,麝香保心丸最快30秒起效,83.4%的患者在服用后5分钟内缓解心绞痛症状,与硝酸酯类药物无明显差别.麝香保心丸不仅在缓解心绞痛方面起效迅速、缓解率高,而且安全性高.对于低血压、高血压、心率快和心率慢的患者,以及在患者患有青光眼等西药常见禁忌症的情况下都可以安全使用心脏病重在平时“保心”冠心病心绞痛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平时“保心”远远重于临时关头的“救心”.麝香保心丸是防治冠心病的经典中成药,它不同于硝酸甘油等硝酸酯类药物,不仅能够缓解冠心病胸闷、胸痛症状,长期服用还可以保护血管、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其独特的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能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实现心脏“自身搭桥”,从根本上改善心肌缺血.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不仅可以降低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率,也不影响症状发作时的急救效果,平时服用保护好血管,在急救时能更好地发挥血管的扩张功能.。
三种急症的急救方法,关键时刻能救命

三种急症的急救方法,关键时刻能救命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突发情况,尤其是对于很多急症来说,旁边的施救者给予正确的急救方法,在关键时刻能够挽救人的生命。
下面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三种不同急症急救方法,学会正确的动作,就有可能挽救他人的生命,保护自己家人的健康。
一、心源性猝死急救由心脏骤停而导致的患者死亡被称为心源性猝死,在当前心源性猝死占猝死患者的80%。
根据相关调查统计,当前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患者高达50多万人,对于心源性猝死患者来说,具有紧急性和突发性的特点。
在急救的过程中,有黄金四分钟的说法,如果患者能够在发作时得到最佳的抢救和治疗,有可能会保住患者的生命。
猝死经常发生在患者的家中、工作单位或者是公共场所,做好现场急救非常的关键。
通过心肺复苏,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率,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患者进行施救的过程中,周围的其他人应当及时的拨打120急救电话。
1判断有无反应和呼吸对于心源性猝死患者,在实施急救的过程中,掌握心肺复苏的技能,必要时可能会拯救人的生命。
若看到有人倒地,可轻轻拍病人的双肩,用5到10秒的时间,观察患者胸腹部是否有呼吸起伏的活动,如果没有反应,说明心脏骤停,应当立即开始心脏复苏。
2胸外心脏按压患者仰在坚实的平面上,头部不得高于胸部,与躯干处在一个平面上,将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胸前,右手掌按在左手背上,交叉进行。
在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要掌握力度,实施胸腔的按压,成人胸骨下压5到6厘米,然后放松。
需要控制频率,胸外按压心脏的频率每分钟100到120次。
3打开气道在进行胸外按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情况,要及时打开患者气道,清理患者口腔中的异物,比如呕吐物、痰液、血液等等。
4人工呼吸在实施人工呼吸时,需要将一只手按在患者的前额处,使患者头向后仰,利用拇指、食指捏紧患者的鼻孔,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上提患者的下颌,保持患者气道通畅。
救助者用口唇严密包住患者的口唇,平稳的向内吹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猝死的最佳急救时间及急救方法
随着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会出现一些健康的问题,尤其是经常熬夜加之过度疲劳,在生活中猝死是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如果能够抢救及时就能得到很好的救助,但是我们一定要掌握好急救的方法和时间,下面一起了解下猝死的最佳急救时间及急救方法。
猝死的最佳急救时间及急救方法
一旦发生心源性猝死,如果数分钟内得不到有效的急救,存活机会就会相当低。
有研究显示,一般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最佳黄金抢救时间为4~6分钟,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发生3秒钟后,人就会因脑缺氧感到头晕;10~20秒钟后,就会出现意识丧失;如果在6分钟之内得不到抢救,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病人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极为渺茫。
如何对心脏骤停者进行心肺复苏现场急救?
1、将病人平卧于木板或水泥地上
让患者就地采取坐位、半卧位或卧位,松开领口当患者伴有呕吐症状,应将患者持侧卧位(如有假牙须及时将患者假牙取出),防止呕吐物堵塞气管窒息而死。
侧卧时须将患者心脏一侧朝上,防止压迫心脏加重病情。
如患者裸身倒在浴室等冰冷潮湿场地,须用棉被为患者保暖。
打开气道抢救者用一只手掌放置于病人前额,用力向下压,使病人头向后仰,另一只手的食、中指将病人下巴向前抬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奥美员工猝死
2、人工呼吸抢
人工呼吸抢救者用放在病人前额上那只手的拇、食指夹住病人鼻翼,作口对口密封吹气,以每分钟16次的速度进行。
第一
次可作2 次吹气,使已萎缩的肺张开。
吹气见效的特征是呢感
看到病人胸部起伏,病人呼气时可听见和感觉到有气体逸出。
3、胸外压
人工循环抢救者一手的手掌根放在病人胸骨中下1/3 处,另一手掌放在病人胸骨上方,双手垂直向下压。
按压与放松时间应相等。
每分钟胸外按压频率为100 次,深度约3.5-4.5 厘米。
急救的同时,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和意识的状况,尽快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将患者送到医院接受专业抢救。
对身体的保养是要掌握好方法和方式的,上面就是对猝死的最佳急救时间及急救方法的介绍,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多掌握一些这样的常识,在发生意外的时候就能得到及时的救助,另外平时在生活中一定要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