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突然发生窒息,猝死的急救
猝死前的自救方法
猝死前的自救方法
首先,当出现猝死前的症状时,要保持镇定。
无论是自己或他
人出现心脏骤停、呼吸骤停等症状,都要首先保持冷静,不要慌乱。
慌乱只会加重病情,而冷静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其次,迅速呼叫急救电话。
在发现猝死前的症状时,要立即拨
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护人员前来救助。
及时的急救措施可以大
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呼叫急救电话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接着,进行心肺复苏术。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如果患者
出现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等症状,我们可以进行心肺复苏术,即按
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心肺复苏术是一
项基本的急救技能,掌握这项技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
此外,寻找自救工具。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周围的物
品来进行自救。
比如,如果患者突然出现窒息症状,我们可以利用
身边的物品进行急救,比如采用打背部或者进行人工呼吸等方法。
因此,了解并熟悉自救工具的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保持自救意识。
猝死前的自救方法并不只限于特定的技能和措施,更重要的是要保持自救意识。
只有时刻保持警惕,了解并掌握自救技能,才能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猝死风险。
总之,猝死前的自救方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并掌握这些自救方法,提高自身的应急能力,为自己和身边的人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希望每个人都能牢记并遵守这些自救方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健康。
各种护理紧急风险应急预案
十一、患者发生误吸时的应急预案:
• 1、当发现患者发生误吸时,立即使患者采取俯卧位,头
• •
低足高位,扣拍背部,尽可能使吸入物排出,并同时通知 医生。 2、及时清理口腔内痰液、呕吐物等。 3、检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如出现严重紫绀、意识 障碍及呼吸频率、深度异常,在采用简易呼吸器维持呼吸 的同时,急请麻醉科插管吸引或气管镜吸引。 4、遵医嘱开放静脉通路,备好抢救物品及和仪器。 5、协助医生通知家属,向家属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6、做好护理记录。
• •
2、发生血管收缩剂外渗:
• 用1%酚妥拉明5mg加生理盐水10ml局部封
闭。 • 654-2注射液10mg/ml加生理盐水20ml即可, 根据需要配制液量制成654-2敷料湿敷,达 到改善和疏通微循环的目的。 • 行局部热敷,以扩张血管,对抗血管收缩 剂的血管收缩作用,防止皮下组织坏死。
九、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 案:
• • • •
• •
四、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 案:
• 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保留针头立即撤换所输液体及
• • • • •
输液器,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及时进行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 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 部和药剂科。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 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
• • • •
十、患者发生惊厥时的应急预案:
• 1、按要求巡视病房,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高热患儿,及时采
• • • • • • • • •
取抢救措施。 2、发现有惊厥迹象或已出现惊厥的患者时,应立即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 侧,解开领口、腰带,同时请身边人呼叫医务人员,立即通知医生和科主任。 3、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入上下臼齿之间,以防舌咬伤并便于擦拭及抽吸 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 4、给予吸氧,备好吸痰器及急救药品等,配合医生积极抢救。 5、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呕吐物及分泌物,以防发生窒息。 6、保持静脉通道通畅,以便迅速给药,抽搐不止,遵医嘱给药。 7、注意安全,防止坠床和碰伤;保持安静,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操作及刺激。 8、伴有高热者,应采取药物和物理降温。 9、参加抢救的人员,应注意互相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 项记录,并做好家属的安慰、沟通工作。 10、抢救结束后,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猝死应急预案
猝死应急预案猝死应急预案(一)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死亡事件,通常在短时间内出现,造成的死因多是心脑血管疾病。
由于猝死发生时没有任何预兆,因而对于该类紧急情况,我们必须制定应急预案以迅速做出反应,提供紧急救助,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以下是猝死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
1. 提供紧急救助:当出现猝死情况时,如发现有人突然倒地,首先需要立即呼叫急救电话,通知医护人员前来救援。
同时,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将其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确保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
如果患者已经停止呼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按压胸骨和进行人工呼吸,以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这些紧急救助措施可以在医护人员到达之前提供帮助,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2. 加强预防措施:除了对猝死事件提供紧急救助外,我们还需加强预防措施,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首先,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通过体检能够及早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等潜在的心脑血管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降低猝死的发生率。
此外,要积极参加心肺运动训练,增强身体素质,改善心脑血管功能。
饮食方面,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控制盐分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摄入,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 提供心理支持:猝死事件对亲友和目击者都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我们必须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在紧急救援过程中,除了救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紧急救助外,还需要安抚、鼓励亲友和目击者,让他们保持冷静,并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
这样有助于降低紧急情况对他们的心理影响,在情绪上得到适当的疏导和安抚。
猝死应急预案(二)4. 开展公众教育:公众教育是预防猝死的重要环节。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增加公众对猝死的认识和了解。
利用媒体渠道,宣传猝死的风险因素、症状和紧急救助方法,提高公众的自我救助能力。
此外,还可以开展猝死防治知识的培训班,邀请专家讲授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提高大众的应对能力。
5. 建立公共设施:为了提高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我们应该在公共场所建立一定数量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和急救箱。
猝死应急预案
猝死应急预案
一、背景介绍。
猝死是指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不可预测的死亡事件。
猝死的发生往往给人们带来极大的震惊和困扰,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来应对这种突发事件。
二、责任部门。
1. 医务人员,负责对猝死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和抢救。
2. 公安部门,负责协调现场秩序和调查处理相关事宜。
3. 社区服务机构,负责通知猝死患者的家属,并提供心理疏导和帮助。
三、应急预案流程。
1. 发现猝死患者,一旦发现有人出现猝死症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之前,进行心肺复苏和其他紧急
救助措施。
2. 急救处理,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对猝死患者进行抢救,包括心肺复苏、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等。
3. 通知家属,社区服务机构负责通知猝死患者的家属,并提供
心理疏导和帮助。
4. 协调处理,公安部门负责协调现场秩序,同时展开调查处理
相关事宜。
四、应急预案宣传。
1. 定期组织培训,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社区服务机构和公安部
门的培训,提高应对猝死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2. 宣传教育,通过社区宣传栏、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众宣传
猝死的危害和应急处理方法,提高公众对猝死的关注和应对意识。
五、应急预案评估。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调整,及时总结经验,提高应对猝
死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六、结语。
猝死是一种突发事件,需要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来应对。
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提高应对能力,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猝死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猝死发生该如何进行紧急救治
猝死发生该如何进行紧急救治猝死是毫无征兆的自然性死亡,在现代社会是常见的病症,如果抢救及时可挽救病人的性命。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猝死发生进行紧急救治的方法,希望你们喜欢。
猝死发生急救的方法1、将患者平卧,背部垫一硬板,颈部上抬,头颈微后仰,促使气道通畅。
2、施术者握拳,以患者的胸骨部下段,做一二次短促有力的叩击。
如无反应再重复一二次,经叩击后,常可终止室速,室颤,恢复窦性心律。
如无效做下轧步处理。
3、立即做全外心脏按压,左手掌置于患者胸骨下1/3处,右手压在其上方,以每分钟100次的速度,用力适度,反复按压,使胸廓上下活动程度3-4厘米,心内剩余含氧血迅速排入动脉使心脑供血,胸廓下陷回弹时,有助于及通气。
按压应用力均匀,轻柔,用力过猛,易引起肋骨,胸骨骨折,气胸,血胸,心包积血,骨髓栓塞,内脏破裂等并发症。
如无反应,同时进行下一步处理。
4、人工口对口呼吸:一手捏住病人鼻孔,推开下颌,使其口张开,用力吸气后患者口腔紧对密闭,将气吹入患者口腔,以每分钟16-18次的速度,反复(吸,吹)进行。
如能听到患者呼气声最好。
预防猝死的方法1、坚持锻炼身体,锻炼的时间最好不要在早上,特别是冬季,早晨是心血管疾病发作最多的时间,50%以上的猝死都和心血管疾病有关,锻炼的时间最好在下午5点前后或者晚饭后的2-3小时,不过也不能过度锻炼,适当锻炼就行。
2、不要过度疲劳,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活着是前提,很多猝死的例子都是过度劳累所致,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心情舒畅也是非常重要的。
3、定期去医院检查,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做到预防第一,普通的心电图检查都可以发现潜在的引起猝死的危险信号。
4、饮食方面,多吃植物纤维多的蔬菜和粗粮,增加维生素的摄取量,控制甜食,含盐分多的食物少吃,少吃腌制食物,煎炸的也要少吃,不要吃的特别饱以防肥胖,不适宜快速喝很多冰凉饮料,以免发生冠脉痉挛。
5、不要精神过度紧张,因为精神紧张会引起血压升高,加重心脏的负担,出现心律失常,如果是老人,情绪激动很容易引起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等,非常危险。
儿科应急预案【范本模板】
儿科应急预案突发性猝死应急预案及程序一。
突发性猝死应急预案1。
若发现患儿突发猝死,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第一发现者不要离开,就地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请他人通知医生2.增援人员到达后,根据患儿情况,配合医生采取各项抢救措施3。
抢救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开放静脉通路4.在抢救时要合理摆放各种仪器与物品,利于抢救进行,注意随时清理环境5。
参预抢救的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严格查对,及时做好记录,并认真做好与家属的沟通与安慰工作6。
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 6 小时内,据实准确记录抢救过程7.抢救无效死亡,协助家属将尸体运走,在抢救过程中注意对同室患儿及家属进行安慰二.应急程序防范措施到位→猝死后即将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患儿发生窒息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一.应急预案1。
当患儿发生窒息时,立即将患儿取侧身头低位,赋予拍背,使吸入呼吸道的奶汁或者痰液排出,同时配合使用一次性吸痰器予清理呼吸道,并请旁人通知其他医务人员2。
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备好负压吸引用品(吸痰盘)和吸氧用品,必要时给窒息患儿行负压吸引和给氧3.当患儿发生神志不清,呼吸、心跳住手时,应即将进行人工呼吸、心外按压、加压给氧等复苏抢救,必要时行气管插管,遵医嘱赋予抢救用药,直至患儿恢复自主呼吸与心跳4。
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和瞳孔变化,必要时行心电监护5。
抢救结束后 6 小时内据实准确的记录抢救过程6.待患儿病情平稳后分析了解引起窒息的原因,对于呛奶引起的窒息应指导家属掌握正确喂奶方法.7.呼吸道分泌物多的患儿要多翻身拍背,痰液粘稠者遵医嘱雾化后予拍背吸痰,平时要指导家长如何观察患儿正常的面色与呼吸。
二。
应急程序即将清理呼吸道、给氧→通知医生→继续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加强防范措施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一。
应急预案1.过敏休克发生,即将住手使用本药物,予以平卧,就地抢救,并叫他人通知医生2。
急救常识
急救常识一、心肺复苏法猝死、溺水、触电、窒息、中毒、失血过多时,常会造成心脏停跳。
如果抢救不及时或抢救不得当,极易产生不良后果。
此时,运用心肺复苏法(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法)抢救病人至关重要。
应急要点1、任何急救开始的同时,均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2、抢救前,施救者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确定病人呼吸、脉搏确实停止,然后再施行救助。
3、施救者先使病人仰面平卧于坚实的平面上,然后自己的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于病人肩与腰之间的一侧。
4、人工呼吸主要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等方法。
采取口对口施救,如病人口中有异物,要先清除,开放气道,再以一只手按住病人前额,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将其下颌托起,使其头部后仰,压额手的拇指、食指捏紧病人鼻孔,吸足一口气后,用口唇严密的包住病人的口唇,以中等力量将气吹入病人口内,不要漏气,当看到病人的胸廓扩张时停止吹气,离开病人鼻翼的拇指和食指,同时侧转头吸入新鲜空气,继续以12-16次/min的频率进行人工通气。
每次吹气时间,成人为2秒钟,儿童1至1.5秒钟。
5、胸外心脏按压法:施救者以靠近病人下肢(定位手)的中指沿病人的肋缘自下而上移动至肋缘交会处(剑突)伸出食指与中指并排,另一只掌根置于此两指旁,再以定位手叠放于这只手的手背上,手指相扣,贴脘跷指,手指跷起勿压胸肋,以髋关节以轴用力,肘关节伸直向下压(垂直用力),手掌下压深度为 3.5至4.5厘米,每分钟约做100次。
6、胸外心脏按压法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比例为:单人进行复苏30:2,也就是说心脏按压30次,吹气2次,反复做;双人进行复苏30:2次,也就是说,一人做30次按压,另一人吹气2次,反复做。
7、心肺复苏的成功与抢救是否及时、有效有关,若能在心脏骤停4分钟内进行基础生命支持,8分钟内进行心脏除颤,则存活率可达40%,越早抢救,复苏成功率越高。
专家提示1、心脏停跳时间不长时(3-4分钟内)可进行心肺复苏法。
2024版猝死怎么急救猝死的具体急救步骤需掌握
航空转运
对于远距离或交通不便的地区,可考 虑航空转运。但需提前与医疗机构沟 通,确保转运过程中的医疗支持和安 全保障。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猝死定义及原因
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非暴力的、 未能预料的死亡,其原因可能与 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 统疾病等有关。
急救原则
猝死的急救原则是尽快进行心肺复 苏,恢复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 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 救援。
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
清理呼吸道
在心肺复苏前,需先清理患者呼吸道内的异物、分泌物或呕吐物等,以保持呼吸道 通畅。
开放气道
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推举下颌法等方法开放患者气道。注意在开放气道时应该同时用 一只手保护患者的颈椎。
人工呼吸技巧及注意事项
口对口人工呼吸
捏住患者鼻孔,深吸一口气,用口唇 紧包患者口唇,平稳吹气。吹气时要 使胸廓隆起,吹气后松开鼻孔,让患 者呼气。
检查患者是否有反应。
观察胸廓起伏
02
判断患者是否还有呼吸。
触摸颈动脉
03
检查是否有搏动,判断心脏是否停跳。
立即呼救并启动应急程序
01
02
03
拨打急救电话
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 如120等。
请求旁人协助
如果周围有其他人,请求 他们协助进行急救。
准备进行心肺复苏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时, 准备进行心肺复苏 (CPR)。
心肺复苏步骤
包括检查患者反应、拨打急救电话、 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 步骤,需要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和 注意事项。
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和技能水平途径探讨
1 2 3
加强急救知识普及 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教育、学校课程等途径,向 公众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 和能力。
窒息的应急预案
窒息的应急预案
一、概述。
窒息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可能由于窒息、窒息或其他原因导致。
窒息可能导致生命威胁,因此有必要建立窒息的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窒息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急救。
二、窒息的识别。
窒息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喉咙痛、面部发紫、无法言语或呼吸困难等。
在发现有人出现窒息症状时,应立即采取行动。
三、应急预案。
1.立即呼叫急救电话或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
2.如果患者仍然能够呼吸,但呼吸困难,应让患者坐下,保持安静,鼓励患者深呼吸,并观察其症状变化。
3.如果患者不能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术
(CPR)。
4.如果患者有异物阻塞呼吸道,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清除,如
背部拍击或胸部挤压等。
四、预防措施。
1.避免将小物品或食物留在儿童易取得的地方,以防止窒息发生。
2.在进食时,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应咀嚼食物慢慢吞咽,避
免大口吞咽食物。
3.教育家庭成员和员工如何进行窒息急救,包括人工呼吸和CPR。
五、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窒息急救演练,提高员工和家庭成员的窒息急救能力。
六、总结。
窒息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建立窒息的应急预案对于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至关重要。
通过预防和应急预案的建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窒息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猝死应急预案
猝死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
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意外的死亡现象,通常发生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
猝死可能是由于心脏病、中风、意外伤害等原因引起。
面对猝死事件,及时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至关重要。
二、预案目标。
本预案的目标是在猝死事件发生时,尽快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应急预案流程。
1. 发现猝死事件,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或出现呼吸困难、心脏骤停等症状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并通知现场其他人员协助救援。
2. 实施心肺复苏,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操作,包括按压胸部和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3. 提供心脏除颤,如果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备,立即使用该设备对患者进行心脏除颤。
4. 保持现场秩序,在救援过程中,保持现场秩序,确保急救人员能够顺利进行救援工作。
5. 协助急救人员,一旦急救人员到达现场,配合其进行救援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协助。
四、预案执行要点。
1. 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员工健康教育,提高员工对猝死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 配备急救设备,在工作场所配备AED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3. 培训急救技能,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心肺复苏和使用AED设备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急救技能。
4. 建立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猝死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检查,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五、应急预案的评估和改进。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改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在猝死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工作。
六、结束语。
猝死事件的发生往往来势汹汹,但通过科学的应急预案和有效的救援措施,我们有信心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执行本预案,做好猝死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
猝死的应急处置预案与流程_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猝死概述 • 心肺复苏(CPR)基础知识 • 猝死的应急处置预案 • 猝死的急救流程 • 猝死的预防措施 • 猝死的应急处置案例分析
01
猝死概述
猝死的定义
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非预期的死亡,通常在症状出现后6小时 内发生,很少有前驱症状和预警信号。
02
心肺复苏(CPR)基础知识
CPR的概念和重要性
心肺复苏(CPR)是一种急救技能,旨在通过人工方式维 持血液循环和呼吸,帮助突然出现心脏骤停的病人快速恢 复生命体征。
学习CPR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日常生 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突然昏倒、溺水、窒息等意外事件 ,这时CPR可以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
CPR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CPR时,需要注意患者的呼吸道必须保持畅通 ,如果存在异物阻塞等情况,需要先清除呼吸道。
胸外按压时需要注意按压部位正确,力度适中,以免 造成肋骨骨折或气胸等伤害。
人工呼吸时需要注意吹气力量适中,吹气时间不要过 长,以免引起胃胀气。
CPR是一项紧急技能,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和练习,才 能熟练掌握。
预案的启动流程
监测与预警
建立健全猝死监测与预警体系, 及时掌握猝死事件相关信息,对 可能出现的猝死事件进行预警。
启动条件
当发生猝死事件时,应立即启动 应急处置预案。启动条件包括但 不限于:发生猝死事件并有人员 伤亡;猝死事件可能对公众健康 造成严重威胁;出现社会影响较 大等。
启动程序
启现场调查与处 理等。
预案的实施流程
现场调查与处理
应急处置预案实施过程中,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 现场调查与处理,包括了解事件原因、判断事件 性质、评估风险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 。
猝死的急救正确步骤
引言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严重心脏病变导致的死亡,往往在数分钟内发生。
对于目击到猝死事件的人来说,正确的急救步骤将能够提供紧急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死亡风险。
本文旨在介绍猝死的急救正确步骤,以帮助普通人在面对这种突发事件时能做出正确反应。
概述猝死的急救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寻找证据、呼叫急救、开始心肺复苏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这些步骤需要被快速而准确地执行,以提供最佳的急救效果。
正文一. 寻找证据1. 观察周围环境:在确认有人猝死后,立即观察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确保自己和其他人不会受到伤害。
2. 确定意识状态:轻轻摇晃被猝死者,喊叫他们的名字,观察是否有任何反应。
如果没有反应,可以判断其失去了意识。
3. 检查呼吸:将耳朵靠近猝死者的嘴巴和鼻子,寻找呼吸迹象。
如果没有呼吸,应该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二. 呼叫急救1. 拨打紧急电话号码:在确认猝死事件后,应立即拨打当地的紧急电话号码(如911),向急救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如事发地点和发生的状况。
2. 阐述状况和急救步骤:在与急救人员通话时,清楚地向他们阐述当下的状况,并询问他们是否建议进行心肺复苏。
3. 听从指导:急救人员可能会指导进行一些简单的急救步骤,如开始心肺复苏或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三. 开始心肺复苏1. 寻找正确位置:将猝死者置于坚硬的平面上,如地面或硬板床上。
2. 开始胸外按压:将双手放在胸骨下方中央,交叉叠放,用身体重量施加向下压力,进行胸外按压。
保持按压的节奏和深度,最好是100-120次/分钟,每次按压深度为5-6厘米。
3. 进行人工呼吸:每30次按压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将被猝死者的头后仰,捏紧鼻孔,用嘴对嘴进行呼气,观察胸廓的起伏。
4. 继续心肺复苏:保持持续的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四.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1. 必要时使用AED:AED是一种可以自动检测心脏节律并给予电击的设备。
如果有AED可用,按照说明使用它,遵循设备的指令。
急诊急救常识
急诊急救常识急诊急救常识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因为生命中可能会出现突发状况,而在这种状况下能够提供急救将是救人一命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急诊急救常识,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一、窒息的应急处理方法窒息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生命体征,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将会导致患者失去生命。
窒息的基本应急处理方法如下所述:1. 确认是否出现窒息。
当出现窒息现象时,就需要立刻采取措施。
2. 利用手法实现人工呼吸。
将患者放平在地面上,用手将患者的口张开,将头向后仰,用一只手部位放在患者的额头后面,另一只手放在下颌骨底下,然后强制对患者进行呼吸。
3. 进一步采取措施。
当采取第二种方法后出现效果不佳时,就需要考虑采取其他治疗方法。
例如,让患者喝水或使用呼吸器来缓解患者的窒息。
二、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风险因素,可以通过执行一些简单的应急措施来处理中毒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处理中毒的基本方法:1. 确认中毒。
中毒现象的主要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就需要立刻进行处理。
2. 尽快利用肠道排除毒物。
可以通过让患者喝盐水来刺激大肠的蠕动,促进排毒效果。
3. 使用解毒剂。
对于某些化学毒物,可以通过使用专门的解毒剂来促进毒物的分解和排出,进而减轻患者的症状。
三、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一种生命救护技术,可以帮助治疗心因性猝死病人。
下面是三种常见方法:1.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一种基本的急救技术,可以通过口对口进行操作。
首先将患者放平,然后把患者的头部稍稍仰起,然后用嘴将呼吸气管与自己的口鼻贴合,向患者口腔内呼出五秒钟的气体,然后等待患者肺部的扩张后,将嘴移开,然后按照规定的手法进行胸外按压。
2. 电除颤。
电除颤是顾名思义,利用电力来治疗心脏病,其过程需要在电除颤机的帮助下进行。
3. 化学复苏。
化学复苏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技术,可以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使心肺恢复正常,其中包括投入心脏和呼吸系统起作用的抗平滑肌药物。
猝死的急救正确步骤(二)2024
猝死的急救正确步骤(二)引言概述:猝死是一种突然发生的、以不可逆转为特征的死亡事件。
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急救步骤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本文将探讨猝死的急救正确步骤(二),包括心肺复苏、除颤、气道管理、药物应用和急救后的监护。
正文:一、心肺复苏:1. 确定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通过观察呼吸、脉搏等指标进行初步判断。
2. 快速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情况,请求专业人员的支持与指导。
3. 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部、人工呼吸等步骤。
4. 根据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频率和深度的控制,以及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
5.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专业人员的到来。
二、除颤:1. 若患者心脏发生室颤或心室纤维颤动,应立即进行电击除颤。
2. 确保患者皮肤干燥清洁,贴上除颤电极并将仪器连接到除颤器上。
3. 根据器械的设定,选择相应能量的除颤荷电状态。
4. 在安全的情况下向患者施行单次电击,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5. 若患者未恢复自主心跳,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并等待医护人员指导下的进一步除颤。
三、气道管理:1. 首先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清除口腔内的异物。
2. 若患者仍无法自主呼吸,进行人工气道插管。
3. 选择合适尺寸和长度的气管插管,在插管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患者的口腔和喉部。
4. 根据专业人员的指导连接呼吸机,确保气道的通畅和正常呼吸的进行。
5. 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随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
四、药物应用:1. 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和使用剂量,根据专业人员的指导给予适当的药物。
2. 注射药物要确保正确的途径和方法,遵循相应的注射原则和操作规范。
3. 常用的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胺碘酮等。
4. 在给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随时调整剂量和药物种类。
5. 药物使用后应注意记录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时间等信息,以备急救结束后的参考。
五、急救后的监护:1. 急救结束后,继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血压、心率等。
2. 当患者脉搏恢复或专业人员到达时,将患者转移至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猝死的急救及应急预案
诱发因素
1、感染 2、情绪激动 3、用力排便 4、饱餐 5、酗酒 6、劳累
所以的猝死都是蓄谋已久!
临床表现
主要是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可依次出现下列症状和体征:
①心音消失; ②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 ③意识突然丧失,若伴抽搐,称之为阿斯综合征,发作可
自限,数秒或1~2分钟可恢复,持续时间长可致死; 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随后停止; ⑤昏迷; ⑥瞳孔散大。
复苏
二、给氧
可用简易呼吸气囊接氧气后加压给氧,如复苏无效,则给则 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插管后可接人工呼吸器或呼吸机, 以纠正低氧血症。
使用呼吸机,开始可给予100%浓度的氧气,然后根据血气分 析结果进行调整。
复苏
三、除颤、复律
除颤、复律与起搏: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室颤,因此迅速恢复有效的心律是复苏成功至关重要的一 步。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则应起搏治疗。
突发性猝死应急预案
1.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 加强巡视,发现病情变化时,立即呼救,配合医生尽快采取 抢救措施。
2.急救物品做到“四固定”,班班清点,同时检查急救物品 性能,保证急用时可随时投入使用。
3.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常用急救仪器性能、 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仪器及时充电。
复苏
四、药物治疗
1.血管升压药:肾上腺素是CPR的首选药物。
2.抗心律失常药:①胺碘酮 ②利多卡因,没有胺碘酮时考虑使 用。③硫酸镁,适用于低镁血症、电击无效的室颤。④阿托品, 适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室停搏、无脉性电活动。
3.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药:5%碳酸氢钠,适用于心脏骤停或复苏 时间过长者,或早已存在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者。
患者发生猝死应急预案
患者发生猝死应急预案患者发生猝死是医疗实践中极其紧急的情况,需要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迅速反应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以下是制定一份《患者发生猝死应急预案》的指导性内容:一、应急预案概述患者猝死是指患者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通常是由于心脏骤停或其他急性事件引起的。
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基于对猝死原因的识别和快速反应,旨在最大程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所有可能发生患者猝死的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诊所、急救中心等。
三、应急组织与职责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和协调整个急救过程,确保急救资源的有效调配。
2.急救小组: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组成,负责实施心肺复苏(CPR)、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急救措施。
3.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急救所需的设备、药物和其他物资。
4.信息沟通组:负责与患者家属、其他医疗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沟通。
四、应急响应流程1.识别与报告:医务人员应迅速识别猝死患者,并立即报告急救小组。
2.启动应急预案:急救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通知其他相关人员和部门。
3.急救措施:实施CPR、使用AED等急救措施,同时确保急救药物和设备的使用。
4.转运与后续处理:在急救过程中,应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转运至上级医疗机构,并做好后续处理和记录。
五、培训与演练1.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确保其掌握最新的急救技术。
2.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以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
六、设备与物资管理1.确保急救设备如除颤器、呼吸机等处于良好状态,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2.建立急救物资储备制度,确保急救药物和其他物资的充足供应。
七、信息记录与报告1.详细记录急救过程中的各项措施和患者情况。
2.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报告急救结果和后续处理情况。
八、应急预案评估与改进1.定期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发生猝死的急救方法(二)2024
发生猝死的急救方法(二)引言概述:猝死是一种突发且常见的紧急情况,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可极大地提高生存率。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猝死急救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探讨更多有关发生猝死时的急救方法,并且更加注重实际应用。
下面将从心肺复苏、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异物梗阻、止血和急救后的监护等方面展开讲述。
心肺复苏:1. 在发现猝死患者时,首先要确认患者是否没有反应,并且没有呼吸。
2. 执行胸外心肺复苏时,应正确压迫患者的胸部,每次下压的深度应为至少5厘米。
3. 在胸外心肺复苏中,每30次胸部按压应配合进行2次人工呼吸,呼吸过程中要确保气道通畅。
4. 进行心肺复苏时最重要的是持续进行,直至救护人员到达或者患者恢复意识和呼吸。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1. 在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前,应首先确认患者是否为心脏停搏和室颤。
2. 操作自动体外除颤器时,应先黏贴电极贴片于患者胸前,然后按照设备指示进行相应的操作。
3. 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发生猝死时,应将自动体外除颤器连续使用两次,每次除颤之间不应超过两分钟。
4. 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过程中不应触碰患者和设备,以免干扰治疗效果。
异物梗阻:1. 当发现患者出现窒息症状时,应迅速确认是否为异物梗阻。
2. 对于意识清醒的成人患者,可进行背后拍击和腹部冲击等方法,以帮助患者排除堵塞物。
3. 对于大人或儿童,可进行腹部稳压手法来提供有效的流气压,以排除异物梗阻。
4. 若患者出现晕厥或失去意识,应立即执行心肺复苏,直至救护人员到达。
止血:1. 在发生猝死的急救过程中,如出现大量出血,应先停止出血。
2. 对于皮肤较浅的小创伤,可采用直接压迫止血法。
3. 如遇到深部大血管创伤,应用止血带或松紧带进行止血。
4. 需要注意的是,如患者伤势严重且失去大量血液,应及时转诊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急救后的监护:1. 在完成急救过程后,要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
猝死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记录患者病情及抢救过 程,并对抢救过程进行 总结,及时反馈给相关 部门。
03
猝死的急救流程
心肺复苏术(CPR)
确认现场安全
在实施急救之前,首先要确认现场 是否安全。如果存在危险因素,应 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检查呼吸
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若没有,则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开始心肺复苏 术。
实施CPR
采取标准化的心肺复苏术步骤,包 括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 等。
急救设备与药品使用
急救设备
在猝死急救中,需要准备一些 必要的急救设备,如氧气瓶、
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
药品使用
在急救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一 些药品来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和心跳。例如肾上腺素、阿托品 等。
使用方法
在使用药品时,需要按照药品说明 书上的用药方法进行操作,同时注 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及时调整 用药剂量和频率。
分析学校猝死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学校应加强学生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及时掌握学 生健康状况。
加强体育煅炼,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配备专业医护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猝死的救治原则
快速识别
如果出现突然倒地、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等 症状,应快速识别为猝死。
紧急就医
在心肺复苏的同时,应紧急送往医院就医,进一 步评估和治疗。
心肺复苏
一旦确诊为猝死,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 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
预防为主
对于存在猝死风险的人群,应积极预防,如定期 健康检查、改善生活习惯等。同时,加强公众急 救知识普及,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02
猝死的应急预案
急救六项措施
急救六项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突发的意外情况,如猝死、心脏骤停、溺水、窒息、中毒等。
这时,能够合理利用急救六项措施,不仅能够有效地减轻伤势严重的患者的痛苦,还能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六项措施。
1. 呼吸道开放呼吸道开放是指在急救过程中,及时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
如果呼吸道不畅通,人体会因缺氧而出现呼吸困难、窒息、晕厥等症状。
因此,在进行急救时,要注意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将患者放在侧卧位或仰卧位,并做好扶头和垫垫颈的工作。
此外,如果依然无法使呼吸道开放,应尽快抢救,可在医疗机构进行气管切开手术等。
2. 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指在急救过程中,采取人工措施恢复患者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措施,如进行急救人员的合作,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措施。
在进行心肺复苏的时候,必须及时启用急救设备,如自动外部心脏起搏器等。
3. 快速止血快速止血是指在急救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在进行急救的时候,必须先对患者进行检查,判断伤势严重程度,并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如迅速放压、悬吊伤臂等。
在采取止血措施的同时,应注意避免伤口细菌感染,以防止感染引发炎症和其他严重疾病。
4. 伤口清洁伤口清洁是指在急救过程中,及时清除患者伤口内外的异物和杂质,使伤口清洁。
在进行伤口清洁的时候,应根据伤口情况使用不同的清洁方式,如用清水冲洗、用创面洗剂消毒等。
5. 骨折固定骨折固定是指在急救过程中,为了避免骨骼再次移位或受到其他影响,必须将其固定。
在进行骨折固定的时候,必须选择正确的方法和措施,如采用石膏、固定木或钢板等进行固定。
6. 抬举搬运抬举搬运是指在急救过程中,为了保护患者受伤部位,采取合理的抬举搬运方法。
在进行抬举搬运时,必须注意患者身体位于何种位置,以及何种方式最适合的方法。
总之,以上六个措施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和操作。
此外,在急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不要在不知道正确方法和步骤的情况下盲目进行急救。
猝死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猝死的应急预案及流程一、猝死的定义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无法预料的自然死亡,通常是指在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
猝死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在猝死发生时,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先兆症状,因此需要采取及时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二、应急预案1、判断患者是否猝死:患者突然出现无意识、无呼吸或濒死喘息等症状,应立即判断患者是否猝死。
2、呼叫急救:立即呼叫急救,向急救人员简要说明患者情况,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3、开放气道: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清理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4、心肺复苏: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维持患者的心脏和呼吸功能。
5、除颤:如果患者的猝死原因可能是心脏疾病,应尽快进行除颤治疗。
6、送医治疗: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应将患者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三、流程图【开始】【判断患者是否猝死】【是】【呼叫急救】【开放气道】【心肺复苏】【除颤】【送医治疗】【结束】四、注意事项1、猝死发生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以免影响判断和操作。
2、在进行心肺复苏等应急措施时,要注意操作正确性和有效性。
3、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出现窒息等情况。
4、在送往医院治疗的过程中,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五、总结猝死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在应急预案及流程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有效地应对猝死等紧急情况,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我们也要加强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公众的急救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猝死的应急预案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无法预期的、无法解释的死亡。
虽然猝死看起来很突然,但是其实在猝死发生前,身体可能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因此,了解猝死的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措施,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一、猝死的预防1、定期体检: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发现身体潜在的疾病,及时进行治疗,预防猝死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突然发生窒息,猝死的急救
窒息
一、窒息的定义:
人体的呼吸过程由于某种原因受阻或异常,产生的全身各器官组织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组织细胞代谢障碍、功能紊乱和形态结构损伤的病理状态称为窒息。
当人体内严重缺氧时,器官和组织会因缺氧而广泛损伤、坏死,尤其是大脑。
气道完全阻塞造成不能呼吸只要一分钟,心跳就会停止。
只要抢救及时,解除气道阻塞,呼吸恢复,心跳随之恢复。
但是窒息是危重症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二、窒息的原因:
1、机械性窒息:因机械作用引起呼吸障碍,如缢、绞、扼颈项部、用物堵塞呼吸孔道、压迫胸腹部以及患急性喉头水肿或食物吸入气管等造成的窒息;
2、中毒性窒息:如一氧化碳中毒,大量的一氧化碳由呼吸道吸入肺,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阻碍了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与解离,导致组织缺氧造成的窒息;
3、病理性窒息:如溺水和肺炎等引起的呼吸面积的丧失;脑循环障碍引起的中枢性呼吸停止;新生儿窒息及空气中缺氧的窒息(如关进箱、柜内,空气中的氧逐渐减少等)。
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二氧化碳或其他酸性代谢产物蓄积引起的刺激症状和缺氧引起的中枢神经麻痹症状交织在一起。
三、窒息的分类:1、外窒息异物早期梗阻在喉气道声门和大气管
内
2、内窒息CO中毒等
四、窒息的临床表现:
呼吸极度困难,口唇、颜面青紫,心跳加快而微弱,病人处于昏迷或者半昏迷状态,紫绀明显,呼吸逐渐变慢而微弱,继而不规则,到呼吸停止,心跳随之减慢而停止。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五、窒息的现场抢球:
1.立即清除呼吸道阻塞因噎食吸入食物或胃内容物所致窒息,
必须尽快设法使呼吸道恢复通畅,使病人尽早脱离缺氧状态,这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环节,可采取如下措施。
2.掏取咽喉部被面团堵塞,迅速撑开口腔以手指掏出。
3.冲击病人呈仰卧位,以双手在剑突下向上用力加压,若为坐
位或立位抢救者在病人身后用双手或其他硬物顶于剑突下,向上猛然冲击,这种方法利用胸腔里的气流压力,把堵在咽喉气管的食团冲出来。
4.引流立即把病人置于头低45°~90°体位使吸入的食物胃内容
物顺体位流出。
5.拍背做体位引流时,轻拍双侧肩胛间区内自下向上促使气管
内异物排出
6.抽吸用粗导管插入咽喉部吸引气管内吸入物,同时刺激咽喉
部引出咳嗽反射,有利于异物清除。
7.穿刺病人呼吸突然停止应用环甲膜穿刺是建立紧急人工气道
的最简短、有效的通气措施。
8.气管插管或切开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进行吸引使呼吸道
的堵塞物得到迅速彻底的清除,建立起通畅有效的呼吸道。
9.给氧抢救时应充分高流量给氧,直到缺氧状态缓解,然后留
置导管持续给氧。
10.呼吸兴奋剂应用病人呼吸功能恢复,呼吸减慢减弱时可应用
呼吸兴奋剂。
六、呼吸恢复后的观察护理
1.并发症通过抢救病人恢复自主呼吸后,可能发生并发症,应
注意观察与护理。
2.急性呼衰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出现
肌肉震颤、烦躁、抽搐、嗜睡、谵妄等;血管系统症状:心率
增快、血压上升,严重时呼吸衰竭,可使血压下降,休克,心
律失常引起心力衰竭;消化系统症状:胃黏膜糜烂、溃疡甚至
出现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统症状:可有少尿,尿中出现蛋白和
红细胞。
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
3.吸入性肺炎病人咳嗽、咳痰窒息恢复后1~2天内出现高热,
肺内可闻及湿性音、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4.护理对做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病人应注意做好手术后护
理保持室内一定温湿度,管口覆盖纱布防止伤口感染、套管堵
塞脱落,应密切观察P、R、意外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5.预防(1)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出现吞咽功能不良的病人、
高龄脑器质性疾病患者,曾发生过噎食的病人,需集中进餐,便于照顾病人进食。
进食时护士应随时巡视、观察病人进食情况。
(2)饭后注意加强食物管理。
(3)精神科护士要熟悉噎食窒息的抢救护理措施,以便及早发现,早期采取有力措施,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七、老年患者误吸的预防与护理对策
1.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患者的原发心脑血管疾病积极配合医生治
疗患者的原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对并发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应积极给予抗感染治疗,维持正常的吞咽功能。
2.选择合适的食物对老年患者特别对容易发生呛咳和吞咽困难
者,食物以半流质为宜,如粥、蛋羹、菜泥、面糊、烂面等。
避免容易引起呛咳的汤、水食物及容易引起吞咽困难的干食,避免进食黏性较大的年糕等食物,水分的摄入应尽量混在半流汁的食物中给予,以减少误吸的可能。
另外,应注意食物的口味及温度,以增进食欲刺激吞咽反射。
3.采取科学的进食体位应在病人进食时采用舒适的体位,一般
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卧床的病人应抬高床头30°~40°,以利于吞咽动作,减少误吸机会。
4.早期给予鼻饲饮食对于严重呼吸困难及容易呛咳、昏迷的病
人应及早给予胃管鼻饲,避免误吸发生,病情好转后逐渐改口进饮食,但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进食时应严密观察进食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5.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应不失时机地对陪护人员患者及家属进行
预防误吸的知识宣教与指导工作健康教育,科学地指导患者及
家属,让其掌握有关知识。
使病人在安静环境下进食,进食时
不要说话,注意力集中,要咽下一口,再吃一口。
进食后保持坐
位半坐位30 min以上。
咳嗽、多痰、喘息患者,进食前鼓励充
分吸痰,最好吸氧15~30 min,进食后不宜立即刺激咽喉部。
对刚清醒的病人应给予适当的刺激,使其在良好的觉醒状态下
进食。
选择好即富有营养又不易引起误吸的食物,应做耐心细
致的解释工作,对需要胃管鼻饲的病人,应讲明胃管鼻饲的重
要性,争取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吸的发生。
猝死
猝死的定义:
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猝死的病因:
1.心源性猝死,也称为心脏性猝死,它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患者突然死亡。
目前多数人接受的有关心脏性猝死的概念是:“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非预见性的自然死亡,患者即往可以患有心脏病或无心脏病史,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一般在瞬间至一小时之内。
”心脏性猝死在所有猝死患者中占绝大多数。
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猝死。
2.非心源性猝死,也称非心脏性猝死,指患者因心脏以外原因的疾病导致的突然死亡,约占全部猝死的25%。
临床常见的主要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如肺梗死、支气管哮喘,神经内科疾病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出血),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等。
此外还有主动脉夹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内源性高血钾)等。
猝死的应急预案:
1.发现后立即抢救,同时通知值班医生、总值班,必要时通知上
级领导。
2.通知家属,抢救紧张可通知住院处,由住院处通知家属。
3.向院总值班或医疗处汇报抢救情况及抢救结果。
4.如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应等家属到院后,建议尸检明确死亡原
因,再将尸体接走。
5.做好病情记录及抢救记录。
6.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室患者进行保护。
如病情许可,可
搬至抢救室进一步抢救。
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