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长江中游沙市河段近期河势分析的航道总体治理方案的优化建议
长江中下游航道工程建设及整治效果评价
长江中下游航道工程建设及整治效果评价陈怡君;江凌【摘要】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的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建设经验进行总结,统计航道现状和已建、在建和拟建的航道整治工程概况,从滩槽演变、高滩岸线、汊道分流、航道尺度对工程建设整治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后续航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比工程实施前后的航道条件,已建工程对影响航道条件的洲滩、岸线实施系统守护,稳定了河势及滩槽格局,全面提升航道水深及稳定性,工程河段航道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为后续治理奠定良好基础.【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7页(P6-11,34)【关键词】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效果评价【作者】陈怡君;江凌【作者单位】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40;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171 长江中下游航道现状长江中游,宜昌—湖口段长900 km,属平原河流,河道蜿蜒曲折,局部河段主流摆动频繁,滩槽演变剧烈,有近20处碍航浅滩,遇特殊水文年时极易发生碍航、断航情况,历来是长江防洪的重要险段和航道建设、维护的重点与难点,三峡水库运行后清水下泄又进一步加剧了中游河势及航道变化的复杂程度。
随着一系列重点浅滩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陆续实施,中游通航环境不断改善,枯水期通航紧张局面明显缓解,但仍需要实施航道整治工程进一步缓解长江中游航运瓶颈问题。
目前,宜昌—武汉的624 km航道可通航2 000~5 000吨级内河船舶组成的船队,武汉—湖口276 km航道可通航5 000吨级海船。
长江下游,湖口—长江浏河口段长744 km,水流平缓,河道开阔,航行条件较为优越。
湖口—南京段长432 km,可通航5 000~1万吨级海船;南京—浏河口段航道水深达到12.5 m,可通航5万吨级海船,长江下游海轮进江问题初步解决。
长江中下游河道见图1,2018年长江干线航道养护尺度标准见表1。
【高中地理】长江中下游防洪综合治理措施
【高中地理】长江中下游防洪综合治理措施要解决好长江中下游的防洪问题,必需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主要措施有以下几项。
1.在干支流广大地区进一步搞好水土保持,加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防止水土流失。
1988年,国务院已成立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全面推进上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并将葛洲坝库区、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陇南地区、嘉陵江中下游地区、三峡库区列为全国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地区,国家每年拨出专项资金6 000万元进行治理。
1989年国家批准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作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重点工程,现正由林业部负责,加紧实施。
2.对主要支流开展治理,在支流上兴建水库。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流域已建成水库4万座,其中大型水库111座,除葛洲坝工程外,全部兴建在支流上。
其中,有一大批大型水库有较大的防洪作用,如丹江口、东江、风滩、柘溪、乌江渡、碧口、陈村、万安、隔河岩等。
正在建设的有五强溪、东风、宝珠寺等,将要建设的有紫平坪铺、瀑布沟、亭子口、合川、构皮滩、彭水、江垭、皂市等。
3.在干流上兴建三峡工程。
在长江各主要支流及干支流上游兴建水库,仍无法控制这些水库至宜昌区间30万平方千米面积上产生的暴雨洪水,也就对荆江河段洪峰流量的削减作用不大。
兴建三峡工程,可以解决最为迫切的荆江河段的防洪安全问题。
4.加强中下游堤防建设。
堤防永远是长江中下游防洪的基础设施,必需继续加强。
长江中下游堤防总长3万余千米,其中干流堤防长3 600千米。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堤防已经历过三次大的整修,累计完成土石方40.5亿立方米。
目前的防御水位是按照1980年防洪方案确定的,沙市45.00米,城陵矶34.40米,汉口29.73米,湖口22.50米。
“千里大堤,溃之蚁穴”,堤防的维护是一项长期的繁重任务,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
5.加强分蓄洪区建设。
现在遍布长江中下游的分蓄洪区(总蓄洪容量492亿立方米)都是已开垦利用的农业发达地区,人口相当稠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运用一次分蓄洪区的损失也会越来越大。
关于新时代长江中游航道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关于新时代长江中游航道高质量发展的思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江中游航道作为国家水路交通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新时代发展的重要机遇和挑战。
如何推进长江中游航道高质量发展,促进水路交通事业的繁荣发展,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一是提高水路运输安全水平。
长江中游航道的水运安全一直是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
要保障安全运输,必须加强技术支持,完善安全管理,加强航道标志标线的建设,增加疏浚力度,保障航道通畅。
同时要全面推进船舶安全管理,加强船舶安全检查,防范事故发生。
二是提高航道物流效率。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要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优势,进行信息化管理,从而提高航道物流效率。
着力推动航运企业以及相关服务部门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进一步优化物流管理和服务流程,实现高效运营。
三是加强水运绿色发展。
长江中游航道的发展还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加强对长江的保护。
要对船舶进行严格的环保检查,加强船舶污染治理,大力推广清洁能源船舶,全面推动航道水环境综合整治。
此外,要积极探索水路与铁路、公路、管道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进一步增加绿色交通运输的比重。
四是加强航道综合服务能力。
长江中游航道的高质量发展还需要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完善服务体系,鼓励加强社会资本参与和投资航道建设和运营。
同时要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增强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为广大航运企业和船舶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
总之,长江中游航道高质量发展需要多方的协同配合。
政府应加强制度建设、增强监管力度,激发社会活力,推动长江中游航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信在各方合作下,长江中游航道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
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为后续内容提供了基础。
正文部分分别从河道演变特征、演变原因、演变趋势预测、演变影响评估和对策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
结论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的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长江、沙市河段、河道演变、分析、特征、原因、趋势、预测、影响评估、对策措施、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其流域范围广阔,涵盖了许多重要城市和产业区。
沙市河是长江的重要支流之一,河道的演变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情况备受关注。
研究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情况,有助于了解河道演变的特征、原因和趋势,为未来的河道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沙市河段河道演变的特征,可以揭示河道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为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评估河道演变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帮助相关部门更好地协调河道管理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河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篇文章将对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解决沙市河段河道演变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开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的情况,探讨其演变特征、原因、趋势预测以及影响评估。
通过研究,可以为河道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制定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减缓河道演变的速度,保护河道生态环境。
本研究还旨在总结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的特点,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详细的研究与分析,可以全面了解长江沙市河段的演变过程、规律和影响因素,为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河道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长江中游航道改革工作之思
长江中游航道改革工作之思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流,贯穿中国东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航运通道。
为了进一步发挥长江的作用,提升航道运输效率,我国对长江中游航道进行了改革工作。
以下是我对此的一些思考。
长江中游航道改革工作需要优化港口布局。
当前,长江中游航道上的港口布局相对分散,造成了航运过程中的长距离运输、费用高等问题。
我们应该在港口规划上进行整合和优化,合理布局港口,减少航运距离和成本。
还要加强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的运力和经济效益。
长江中游航道改革工作需要加强航道维护和疏浚工作。
长江的水深在不同季节会有所变化,有些地方可能会有浅滩或者淤泥,影响航行的顺利进行。
我们需要加强航道的维护和疏浚工作,确保航道的通畅性,提高航运的安全性和效率。
长江中游航道改革工作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管。
长江是我国重要的航运通道,航道上的安全问题关乎航运行业的稳定和发展。
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管理和监管机制,加强对船舶、船员和货物的安全检查,确保航运过程中的安全。
长江中游航道改革工作还需要注重保护环境。
航运活动可能会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我们在推进航道改革的也要注重环境保护。
加强对船舶污染物的排放监管,推动船舶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长江中游航道改革工作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
长江沿岸有许多发展中的城市和工业区,航道改革不仅仅是改善航道本身,更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们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推动航道改革的实施,实现共赢发展。
长江中游航道改革工作需要在港口布局、航道维护、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和合作共赢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只有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航道条件,才能更好地发挥长江的作用,提升航道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
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沿线承载着中国九成以上的货物和七成以上的煤炭运输,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长江的支流之一,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一直备受关注。
近期,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有效防洪、保护生态环境、维护长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长江沙市河段的地理概况长江沙市河段位于长江中游干流的枝江至宜昌段,全长约120公里,是一个湖沼交错的平原地区。
沙市河的发源地在湖北省钟祥市,流经荆门市、京山市、宜昌市等地,最终汇入长江。
河道两侧地势平坦,水域广阔,是典型的冲积平原地貌。
1. 水位变化近年来,长江沙市河段的水位有着明显的变化。
由于气候变化、水文情况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河段水位有时偏高,有时偏低,给沿岸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特别是在汛期,水位的突然上涨对当地的农田和村庄造成了严重损失。
2. 河道漂移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漂移情况较为普遍。
由于江水的冲刷和冲淤作用,河道的位置和形态经常发生变化。
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河道移位导致的淹没和退化现象。
这不仅加大了防洪工作的难度,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河床淤积由于长年的冲刷和泥沙淤积,长江沙市河段的河床出现了严重的淤积现象。
这不仅使得河道的航道变浅,对船只的通行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也影响了当地的灌溉和供水工程。
1. 自然因素长江沙市河段位于中国的丘陵湖泊平原区,气候温暖湿润,多雨高湿,水文情况较为复杂。
繁多的气候和水文变化因素,使得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较为频繁,随之带来了水位、河道漂移、河床淤积等问题。
2. 人为因素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不合理的土地开发、过度的水资源利用、乱堆乱放以及非法采砂等行为,都对河道的变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3. 工程影响长江沙市河段涉及的沿线城市和乡村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例如河道疏浚、水库建设等。
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
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孕育了无数的文明。
长江上游的沙市河段,是长江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进行分析。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河道的宽度发生了变化。
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和冲刷作用,沿岸土地逐渐被侵蚀,导致河道的宽度不断变窄。
河道的流速也发生了变化。
在河道变窄的流速也有所增加,导致了河道水流的不稳定性。
河道两岸的植被也受到了影响,一些原本茂盛的植被逐渐被冲刷冲垮,导致了岸边生态环境的变化。
造成长江沙市河段河道演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气候变化的影响。
近年来,气候变暖导致了长江上游地区的冰雪融化加速,大量的融雪和雨水导致了长江的水位上升,从而造成了河道的冲刷和侵蚀。
另一方面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长江上游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工业排放和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长江中,造成了长江水体的污染和水质下降,加剧了河道的演变。
针对长江沙市河段河道演变的现状,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以治理。
应加强地方政府对长江沙市河段的保护和治理力度,加强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减少泥沙淤积和冲刷的现象。
需要加大对长江水体污染的治理力度,遏制水质的进一步恶化,保护长江的水质环境。
应加强生态恢复和保护工作,重点保护长江沙市河段的植被和鸟类栖息地,重建河道的生态环境。
应加强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通过跨区域合作,加强对长江河道的整体治理和保护,确保长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治理。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加强对长江沙市河段河道演变的认识,为长江河道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新时代长江中游航道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关于新时代长江中游航道高质量发展的思考1. 引言1.1 当前长江中游航道发展现状当前长江中游航道发展现状如何?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路运输干线,长江中游地区是江苏、安徽、湖北、江西四省的沿江地区,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江中游航道作为连接长江上中下游的关键通道,承担着重要的运输任务。
由于长江中游地区地势复杂、水情多变,航道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航道狭窄、水深不足、水流湍急等问题影响了船舶的通行安全和效率,制约了长江中游地区水路运输的发展。
长江中游地区水域管理和环境保护也面临挑战,水域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亟待解决。
当前长江中游航道发展亟需加强,以适应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实现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
1.2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长江中游航道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长江中游航道在促进经济繁荣、交通便利、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现航道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长江中游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质量发展能够提升航道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随着国内外贸易的不断增长,长江中游航道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运输任务。
只有通过高质量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航道运输的需求,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提升服务体验。
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升长江中游地区的经济竞争力。
优质的航道设施以及高效的船舶通行能力,将有效支撑起长江中游地区的经济发展。
只有确保航道畅通无阻,才能更好地促进贸易往来,加快产业升级,推动地区经济的腾飞。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长江中游航道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推动长江中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必须高度重视,持续加大力度,确保航道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为长江中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 正文2.1 加强航道设施建设加强航道设施建设是新时代长江中游航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长江是我国重要的水上运输干线,航道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船舶通行的安全和效率。
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
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近年来,长江流域经历了频繁的极端气候事件和构造运动,对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篇文章着重分析了近期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情况,主要包括河道形态、河岸侵蚀和堆积等方面。
首先,近期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形态日益复杂。
每年春夏季节,受洪水冲击影响比较严重,部分沙洲和石头会被水流带走,形成新的河岸或河床,导致河道变化不断。
尤其是2016年,长江流域遭遇了强降雨和洪水,沙市河段更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引起了河道高度变化。
同时,随着地质构造的变化和沉降作用,河床深度不断下降,河道变浅,流速加快,河道侵蚀和摩擦增强,进一步加剧了河道形态的变化。
其次,河岸侵蚀现象在长江沙市河段表现较为明显。
长期以来,长江流域的农村生产活动和城市建设活动对河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包括水土流失和沿岸植被破坏等问题,导致了河岸的松散和坍塌。
此外,洪水和强风也会加速河道搬运和河岸侵蚀,造成严重的土地和房屋损失。
通过实地调查和卫星遥感技术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近期长江沙市河段右岸的侵蚀现象尤为显著,部分农田已被冲刷,建筑物也遭到了侵蚀和摧毁。
最后,长江沙市河段也存在较明显的堆积现象。
近年来,长江上游地区的淤积和长江三峡工程的运用也加剧了长江下游的堆积现象。
堆积一方面引起河势流速降低,另一方面容易引起洪水的堵塞,并增加水道维护和治理成本。
通过卫星遥感和实地考察的结果,我们发现长江沙市河段右岸上游部分区域淤积情况较为明显,河床沉积物严重影响着河流交通的通行,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综上所述,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气候变化、地质构造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使得河道形态、河岸侵蚀和堆积等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治理力度,保护长江的生态环境,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
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长江沙市河段是长江流域的一个重要支流,河道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类活动的增加,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有效管理和保护河道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介绍部分主要探讨长江沙市河段的地理位置、流域特征以及河道演变的背景情况。
长江沙市河段地处长江中游,是一个典型的冲积河段,受到来自上游河流的泥沙输送影响较大。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长江沙市河段的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
深入研究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对于有效保护和管理这一重要水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分析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情况,探讨河道演变的特征和影响因素,通过案例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为未来河道演变趋势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探究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特征,包括河道形态变化、河床沉积情况等;2.分析长江沙市河段河道演变的影响因素,包括人类活动、气候变化、水文变化等方面;3.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长江沙市河段河道演变的规律和趋势;4.构建河道演变预测模型,为未来河道演变趋势提供科学预测依据;5.总结长江沙市河段河道演变的规律,并提出相关管理建议,为区域河道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可以更好地了解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的情况,为河道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建议。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遥感影像分析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将深入长江沙市河段进行实地勘察,获得河道的实际情况,包括水文地貌、植被覆盖、河床沉积等信息。
实地调查是获取真实数据的基础,可以为后续分析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遥感影像分析是通过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结合专业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和解译,提取河道演变特征信息。
长江中游沙市河段河床演变分析及趋势预测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5 7 期
20 年 10 月 06
水
道 港 口
Vo . 7 N . 12 o 5
J u l f aewa n ro r o ma t r ya d Hab u o W
O tb r 2 O co e , O 6
沙市河段位于长江中游的上荆江 , 是长江三峡下游 的第一个沙质浅滩 , 该河段枯水期水浅 、 航槽位置多
变, 是长江中游碍航严重的滩段之一 。沙市河段河床演变较为剧烈 , 影响河床变形的因素复杂 , 同时 , 在该河
段己建成有荆州长江大桥。因此 , 航道整治的 目标不仅要解决河段 的航道问题 , 而且要保证大桥通航孔 的通 航条件满足船舶航行要求, 使航道问题 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 本文从河床演变分析以及三峡工程改变上游水沙条件着手 , 全面深入分析沙市河段 的洲滩演变特点 , 把
较 困难 的; 三八滩将继 续变形 、 移位 ; 该河 段水流 的动力轴线 的变化 和摆动是常态 。 关键词 : 河床演变 ; 趋势预测 ; 动力轴线 中图分类 号 :v 17 T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5—84 (0 60 —09 一o 10 4 3 20 )5 24 6
握影响和制约河床演变的动力特征 , 预估洲滩演变的宏观趋势。
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
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崇明岛以南形成长江沙市河段,河道长度56.3公里,主要河流有大桥河、跑马涧等。
该河段流域面积较小,坡度陡峭,水流湍急,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洪涝灾害和滑坡事件。
本文通过对该河段的水文数据、历史洪水事件和卫星影像分析,探讨了其近期河道演变情况。
一、水文数据分析通过分析沙市河段的水文数据,可以发现该河段的径流量和水位都存在较大的波动。
其中,2005年和2010年分别发生了较大的洪水事件。
2005年6月3日至7日,该河段发生洪水,最高水位达到9.71米,超过了历史最高水位。
2010年8月7日至9日,该河段再次发生洪水,最高水位达到7.32米,但洪峰流量仅为历史最高水位的一半。
二、历史洪水事件分析长期以来,沙市河段一直是洪涝灾害的高发区。
对于该河段历史洪水事件的详细记录,可以追溯到清代。
其中,1954年和1998年分别是该河段的重大洪灾事件。
1954年5月5日至6日,该河段发生洪灾,致使11个村庄受灾,100余人死亡。
当时,大桥河发生了震波,泥沙猛涌而来,形成堰塞湖。
1954年洪灾后,政府开始修建各种防洪措施。
1998年,中国南方大暴雨,长江水系多地洪峰同时涌至。
7月12日至16日,该河段发生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73亿。
当时的洪水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导致河道的严重淤积和断面变窄。
此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包括加强水文监测、提高防洪水位、开展河道整治等。
三、卫星影像分析近年来,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河道演变的监测与研究也更加便捷和准确。
通过对沙市河段近期的卫星影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几点情况:1、河道淤积严重。
从卫星影像中可以看出,该河段的河道淤积严重,尤其是大桥河段和港口河段。
河道淤积是由于长期以来的泥沙淤积和人类对河道的损害等原因导致的。
2、河道断面变窄。
由于历次洪涝灾害的冲击和沉积物的堆积,该河段河道断面不仅变窄,而且形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长江中游荆江航道碍航问题及治理对策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引言荆江航道位于长江中游,上起湖北宜昌枝城,下至湖南城陵矶,全长347.2km,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下荆江其中上荆江全长约171.7km 为微弯分汊型河道,下荆江长约175.5km 为典型的蜿蜒型河道(见图1)。
由于河床性质特殊,航道变化剧烈,存在沙市太平口、马家嘴、周天、碾子弯、窑监等10余处碍航滩段。
荆江河段航道蜿蜒曲折,洲滩演变剧烈,航道维护困难。
1960年以来,该河段枯水期航道维护水深一直保持在2.9m,大大低于上下游同期航道维护水深,历来是长江航道的“瓶颈”河段。
2000年以来,荆江河段实施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河道整治工程,使河道水沙等边界条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特别是三峡水库运用以来,荆江河段来沙量大幅减少,局部河道河势发生一定程度的调整,对荆江河段的水流运动特性带来较大的影响,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图1荆江河段河势图1荆江河段航道治理现状及碍航原因1.1荆江河段航道治理现状2001以来,荆江河段先后实施了12个航道整治项目,其中2001年到2005年期间完成了3个项目,2006年到2010年期间开展了9个工程。
经过10多年的航道整治建设,虽然荆江河段的沙市、瓦口子、马家嘴、周天、藕池口、碾子湾、窑监等8处重点河段的航道条件明显改善,航道能力通航提高,中游不畅的问题得以缓解。
但是局部河势的变化仍较为剧烈,其中以沙市河段变化最为剧烈,将在下文重点介绍。
1.2荆江航道碍航原因荆江航道上荆江为微弯分汊河道,由三个右向河湾和三个左向河湾以及连接各弯道间的顺直过渡段组成。
所以本河段同时具有微弯放宽和分汊的河道特征。
水流经过放宽段时,流速减小,水流挟沙能力弱,因此泥沙容易在此淤积从而导致航深不足;在分汊河段由于水流弯曲的汊道口附近产生壅水,使得比降和流速都减小,因此泥沙易在汊道口落淤而形成浅区,影响通航。
比较典型的河段是沙市河段,本文选取这个河段进行分析:沙市河段上起陈家湾,下至玉和坪,全长约22km,属顺直微弯河型。
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
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也是中国第一大河,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中国境内,是中国的母亲河。
长江流域辐射范围广阔,涵盖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因此长江河道的演变对于中国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长江沙市河段作为长江河道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河道演变情况值得我们关注和分析。
长江沙市河段位于长江下游,是长江水系中的一个重要支流,也是长江流域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增加,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情况备受关注。
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长江沙市河段沿岸的工业化、农业化和城市建设都在不断扩张,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和水资源利用变化直接影响了长江沙市河段的水文情势和水沙输移条件。
河道的演变主要表现为河床淤积和冲淤平衡的破坏,水沙输移条件发生变化,导致了河道的侵蚀和冲淤,增加了河流的泥沙含量,加剧了河流的泥沙淤积,影响了河道的畅通和生态环境。
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还受到了自然因素的影响。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域范围广阔,流域内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差异较大。
近年来,长江流域出现了频繁的极端气候事件,例如暴雨和干旱等极端天气,这些极端气候事件对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造成了一定影响。
暴雨引起的洪水会加剧长江沙市河段的侵蚀,而干旱则会加剧长江沙市河段的冲淤。
自然因素对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还受到了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
长江河道的演变直接影响着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导致了河流的水质恶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河道的淤积和侵蚀导致了水文条件的变化,从而影响了长江沙市河段的水质和水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影响了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加剧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受到了人类活动、自然因素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共同影响。
要有效应对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需要综合考虑人类活动、自然因素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生态环境,促进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
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长江沙市河段位于长江下游,流经湖南岳阳市沙市区域,是全国著名的“三峡”之一。
在历史上,长江沙市河段曾经是长江水上交通的重要枢纽,在交通贸易、旅游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在近年来的一些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下,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不仅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给沿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下面将从河道演变的角度,进行近期的分析。
(一)河道演变的主要特征长江沙市河段的河道演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水流速率增大长江沙市河段的平均水流速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增加了约0.25m/s,这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引起的。
这种增加的主要影响是加速了岸边和底部的泥沙冲刷,进一步改变了河道的形态。
2. 河道底部漂石增多由于长江上下游来的漂石不断冲刷沉积,同时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建筑工地等,造成漂石增多。
这些漂石会砂砾底部接触位置产生剧烈的摩擦,再加上水流的冲击,容易导致底部砂砾的破坏和漂移。
3. 河道底部沉积物淤积加重由于不断进入的泥沙停留在河道的底部,很容易形成淤积。
然而,由于底部的漂石作用,水流的摩擦和砂砾底部的破坏导致的淤积,被冲走的沉积物又填满了新的空隙,很容易形成的‘虫孔’样状,这种沉积的方式对河道的演变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4. 沉积物运移速率增大随着河流流速的增加和漂石数量的增加,更多的底部沉积物会被带动而运动,并进一步影响河道的演变。
这可能最终导致河道的淤积和狭窄,影响河道灌溉和防洪。
(二)河道演变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1. 生态环境受到影响由于河道底部淤积加重,河流通量减小,不良物质的沉积导致水环境的污染,水质下降,影响河道生态环境的稳定。
这不仅影响沿江地区的生态旅游和水产业的发展,更会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2. 水利工程建设和农业灌溉受到影响由于河道演变导致河床淤积程度增加,长江沙市河段周边的水利工程建设和农业灌溉受到一定的影响。
长江中游荆江航道碍航问题及治理对策
长江中游荆江航道碍航问题及治理对策作者:严军何大伟李泮营赵文龙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02期【摘要】荆江航道是整个长江通航条件较差的河段,严重制约着长江航道的整体通航水平,必须进行整治。
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兼顾荆江防洪,既要提高水深,又不能雍高水位影响防洪。
本文就荆江航道比较典型的沙市河段出现的碍航问题进行剖析,阐述了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前后对下游荆江航道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荆江航道;三峡;长江;对策0 引言荆江航道位于长江中游,上起湖北宜昌枝城,下至湖南城陵矶,全长347.2km,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下荆江其中上荆江全长约171.7km为微弯分汊型河道,下荆江长约175.5km为典型的蜿蜒型河道(见图1)。
由于河床性质特殊,航道变化剧烈,存在沙市太平口、马家嘴、周天、碾子弯、窑监等10余处碍航滩段。
荆江河段航道蜿蜒曲折,洲滩演变剧烈,航道维护困难。
1960年以来,该河段枯水期航道维护水深一直保持在2.9m,大大低于上下游同期航道维护水深,历来是长江航道的“瓶颈”河段。
2000年以来,荆江河段实施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河道整治工程,使河道水沙等边界条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特别是三峡水库运用以来,荆江河段来沙量大幅减少,局部河道河势发生一定程度的调整,对荆江河段的水流运动特性带来较大的影响,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图1 荆江河段河势图1 荆江河段航道治理现状及碍航原因1.1 荆江河段航道治理现状2001以来,荆江河段先后实施了12个航道整治项目,其中2001年到2005年期间完成了3个项目,2006年到2010年期间开展了9个工程。
经过10多年的航道整治建设,虽然荆江河段的沙市、瓦口子、马家嘴、周天、藕池口、碾子湾、窑监等8处重点河段的航道条件明显改善,航道能力通航提高,中游不畅的问题得以缓解。
但是局部河势的变化仍较为剧烈,其中以沙市河段变化最为剧烈,将在下文重点介绍。
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
第50卷第1期2019年1月㊀㊀人㊀民㊀长㊀江Yangtze㊀River㊀㊀Vol.50ꎬNo.1Jan.ꎬ2019收稿日期:2018-06-07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2301)作者简介:黄㊀勇ꎬ男ꎬ工程师ꎬ硕士ꎬ主要从事内河航道工程设计ꎮE-mail:28560327@qq.com通讯作者:袁㊀晶ꎬ女ꎬ教授级高级工程师ꎬ博士ꎬ主要从事水沙数值模拟㊁河床演变等研究ꎮE-mail:13471654@qq.com㊀㊀文章编号:1001-4179(2019)01-0018-06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黄㊀勇1ꎬ袁㊀晶2ꎬ高㊀宇3ꎬ吴国君1(1.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ꎬ湖北武汉430051ꎻ㊀2.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ꎬ湖北武汉430010ꎻ㊀3.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ꎬ湖北武汉430072)摘要:沙市河段是上荆江河势较为复杂的河段之一ꎬ也是航道治理的重点河段之一ꎮ根据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沙市河段实测地形资料以及沙市水文站的实测水文资料ꎬ从来水来沙㊁深泓平面㊁洲滩㊁深槽以及横断面变化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沙市河段的近期河道演变特性ꎮ结果表明:①三峡水库蓄水后ꎬ沙市河段整体呈现冲刷的趋势ꎬ深泓平面摆动集中在分汊段ꎬ沿程洲滩冲刷萎缩ꎬ横断面冲淤时有发生ꎬ20m深槽冲刷发展ꎬ接近贯通ꎮ②受到沿程护岸工程以及洲滩守护工程等的影响ꎬ该河段总体河势基本稳定ꎬ但局部河段内仍会有所调整ꎮ③河段尚未达到冲淤平衡ꎬ未来一段时间内ꎬ河段仍将以冲刷为主ꎬ若无人工干预ꎬ滩槽演变趋势将延续近期的变化ꎬ由此对防洪㊁航运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值得关注ꎮ关㊀键㊀词:河道演变ꎻ来水来沙ꎻ冲刷ꎻ三峡水库蓄水ꎻ沙市河段中图法分类号:TV85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19.01.004㊀㊀长江作为中国的第一长河ꎬ有着 黄金水道 之称ꎬ提高其航道标准对于沿江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ꎮ然而ꎬ随着长江上㊁下游航道条件的改善ꎬ宜昌至安庆段航道逐渐成为了长江黄金水道的 瓶颈 [1-2]ꎬ沙市河段作为重点河段位于其中的上荆江段ꎬ该河段的综合治理是否科学有效至关重要ꎮ三峡水库蓄水后ꎬ坝下游的水沙条件发生了很大改变ꎬ使得长江中下游干流河床的冲淤平衡状态被打破ꎬ河床沿程冲刷强度明显增大ꎬ并逐步向下游发展[3]ꎬ且下游分汊河段的主流摆动现象也更加显著[4]ꎬ需要不断认识坝下游河道的演变特性ꎮ此外ꎬ三峡水库建成后ꎬ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能力虽然得以提高ꎬ但防洪形势却依然严峻[5]ꎬ长江中下游河道仍需不断治理ꎬ而荆江作为长江中下游河势最为复杂的河段ꎬ进行整治的首要任务则是继续实施河势控制工程ꎬ进一步稳定有利河势ꎬ并对其中的重点河段进行综合整治[6]ꎬ这便需要对河段的河道演变特性有着清楚地认识ꎮ多年来ꎬ众多学者对荆江河段的河道演变特性开展了大量研究[7-13]ꎬ其中沙市河段更是受到广泛的关注[14-19]ꎮ本文则是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ꎬ根据三峡水库蓄水以来至2016年沙市河段实测地形资料以及沙市水文站的实测水文资料ꎬ从来水来沙㊁深泓平面㊁洲滩㊁深槽以及横断面等的变化来系统地分析沙市河段近期的河道演变特性ꎬ为今后的河道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ꎮ1㊀河段概况沙市河段上起陈家湾ꎬ下迄观音寺ꎬ全长约33kmꎬ属弯曲分汊河型ꎬ主要由太平口过渡段㊁三八滩分汊段及金城洲分汊段组成ꎬ河势见图1ꎮ沙市河段位于三峡水库坝下游沙质河床起始段ꎬ河床冲刷强度较大ꎬ但该段两岸已基本形成完整的人工护岸岸线ꎬ总体河势得以保持稳定ꎬ局部河床冲淤调整仍较剧烈ꎬ主要表现为汊道的交替发展和洲滩的冲淤变化ꎮ㊀第1期㊀㊀㊀黄㊀勇ꎬ等: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图1㊀沙市河段河势Fig.1㊀RiverregimeofShashiReach2㊀近期演变分析2.1㊀来水来沙条件三峡水库运行后ꎬ随着上游来沙的减少ꎬ近几年长江中下游来沙也明显减少ꎬ2016年三峡入库输沙量0.422亿tꎬ比2003~2015年的平均值偏少76%ꎬ而且2016年出库输沙量仅有0.0884亿tꎬ占入库输沙量的20.95%[20]ꎬ说明进入坝下游河段的输沙量进一步减少ꎮ根据沙市水文站资料统计ꎬ沙市河段在三峡水库蓄水前1991~2002年多年平均含沙量和输沙量分别为0.889kg/m3和3.55亿tꎬ蓄水后2003~2016年为0.150kg/m3和0.57亿tꎬ年输沙量减少84%ꎬ使得下游河道冲刷进一步加剧ꎮ此外ꎬ水位也是反映水沙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ꎬ图2给出了沙市水文站在蓄水前后的月平均水位变化ꎮ图2㊀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沙市站月平均水位变化Fig.2㊀AveragemonthlywaterlevelvariationofShashiStationbeforeandaftertheThreeGorgesReservoirimpoundment从图2中可以看出ꎬ在三峡水库蓄水前后ꎬ年内的水位变化规律未有较大的改变ꎬ表现为7~9月水位较高ꎬ1~3月水位较低ꎮ2.2㊀深泓平面变化深泓在沙市河段进口陈家湾附近偏右ꎬ经太平口心滩分为两汊ꎬ太平口心滩段和三八滩段之间的过渡区河宽偏大ꎬ深泓摆动频繁ꎮ2011年深泓由上游南槽过渡到下游三八滩北汊ꎬ但近几年三八滩深泓改走南汊ꎬ基本形成由上游南槽到下游三八滩南汊的走势ꎮ而后水流出三八滩分汊段进入瓦口子汊道分为两汊ꎬ但随着右汊的淤积ꎬ自2011年起ꎬ深泓只走左汊ꎬ贴凹岸而下ꎬ至观音寺处ꎬ河宽减小ꎬ深泓位置靠近左岸ꎬ且近期内基本稳定ꎮ可见ꎬ沙市河段的深泓摆动主要集中在河湾分汊段(见图3)ꎮ图3㊀沙市河段深泓平面变化Fig.3㊀PlanevariationofthalweginShashiReach2.3㊀洲滩变化2.3.1㊀太平口心滩太平口心滩位于沙市河段长直过渡段的狮子碑至筲箕子之间ꎬ20世纪80年代中前期开始形成ꎬ90年代初期滩体规模较大ꎮ三峡水库蓄水后ꎬ太平口心滩呈先淤涨后冲刷的态势ꎬ滩头先上提后下移ꎬ面积也是先增大后减小ꎬ滩顶最大高程有所增加ꎮ如表1所示ꎬ2003~2006年ꎬ滩顶高程增加3.2mꎬ自2008年开始ꎬ太平口心滩滩顶高程超过36mꎬ滩头淤积上提ꎬ尾部低滩也逐步淤积下延ꎬ使滩体面积增至2.13km2ꎬ2009年滩体面积达到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大值ꎬ滩头较2003年上提1.88kmꎻ至2011年ꎬ滩面窜沟回淤消失ꎮ此后ꎬ受到91㊀㊀人㊀民㊀长㊀江2019年㊀清水下泄 的影响ꎬ同时还受到近几年北槽以及太平口心滩区域持续非法采砂的影响ꎬ北槽逐渐冲深下切ꎬ滩体面积逐渐萎缩ꎬ主要是滩头冲刷下移ꎬ2016年较2009年滩头冲退约1870mꎬ滩体持续淤高ꎬ至2016年11月ꎬ太平口心滩高程增至38.4mꎮ表1㊀太平口心滩(30m)多年特征值变化Tab.1㊀Multi-yearstatisticsofTaipingkouCentralBarchanges(30m)年份面积/km2滩长/km滩宽/m滩顶高程/m20030.964.65380.032.420061.653.66747.735.620082.136.17460.636.020092.206.18480.036.320111.845.78591.336.920121.855.77568.837.520141.142.47512.638.620160.611.94422.238.42.3.2㊀三八滩三八滩位于沙市河湾中部放宽段ꎬ由于滩体高程较低ꎬ且河床组成抗冲性较弱ꎬ历年来冲淤变形幅度均较大ꎬ尤其是滩体的中上段ꎬ滩体规模总体呈冲刷萎缩的趋势ꎬ三峡水库蓄水更是加速了这一发展过程ꎮ三峡水库蓄水后ꎬ三八滩年际单向冲刷明显ꎬ滩体规模锐减ꎬ航道部门对其实施守护工程后ꎬ滩体中上段2006年后基本保持稳定ꎬ中下段仍不断冲刷萎缩ꎮ如表2所示ꎬ与2003年相比ꎬ2006年滩体右缘冲退约550mꎮ因此可见ꎬ2004ꎬ2005年两期三八滩应急守护工程后ꎬ三八滩右缘的冲刷并没有得到根本的限制ꎮ随着三八滩一期守护工程的实施ꎬ三八滩中上段将逐渐趋于稳定ꎬ但滩体中下段仍然不断冲刷萎缩ꎬ滩体长度由2009年的3768m减小到2016年11月的1652mꎬ减幅达到56.2%ꎬ滩体面积与蓄水初期(2003年)相比ꎬ减小了约85.2%ꎬ较一期守护工程实施前(2008年)减小了约26.9%ꎮ表2㊀三八滩(30m)多年特征值变化Tab.2㊀Multi-yearstatisticsofSanbasandbarchanges(30m)年份面积/km2滩长/km滩宽/m滩顶高程/m20032213463101236.8200679.5328046533.8200844.6276829933.7200942.6376828434.3201116.2159520234.3201215.9166213834.1201416.391916934.1201632.6165225434.02.3.3㊀腊林洲边滩腊林洲边滩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ꎬ一直存在并以边滩的形式依附于沙市河湾进口凸岸侧ꎮ边滩形成之初ꎬ滩头曾上延至沙市河段进口陈家湾附近ꎬ有效地控制了河道的宽度ꎬ使之保持单一微弯的平面形态ꎮ三峡水库蓄水后ꎬ腊林洲中部低滩经历蓄水初期的冲刷切割后基本稳定ꎮ如表3所示ꎬ蓄水初期ꎬ腊林洲边滩中部低滩略有淤积ꎬ随着冲刷强度的不断发展ꎬ边滩逐步转淤为冲ꎬ滩体中部最大宽度由2003年的1760m减小为2006年的1514mꎬ至2016年ꎬ中部低滩基本冲刷殆尽ꎬ高滩部分最大滩宽仅剩约1343mꎬ滩体面积略有减小ꎬ2016年相对于2003年ꎬ减幅约4.7%ꎮ伴随三八滩中下段的萎缩ꎬ腊林洲下段低滩有向南汊内淤长的趋势ꎬ2006~2008年横向最大淤积幅度达到620m左右ꎬ2009年后淤积速度减缓ꎬ至2012年横向最大淤积幅度约210mꎬ之后下段低滩横向有所冲刷ꎬ2012~2016年横向最大冲刷幅度达到340m左右ꎬ至2016年ꎬ滩尾略有下延ꎬ相对于2012年ꎬ下延450m左右ꎮ表3㊀腊林洲边滩(30m)多年特征值变化Tab.3㊀Multi-yearstatisticsofLalinsandbarchanges(30m)年份面积/km2滩长/km滩宽/m滩顶高程/m20036.337100176040.8520065.676490151440.8520086.077020135440.8520096.437040152240.8520116.317045134540.8520125.927022134040.8520146.217556134740.8520166.037475134340.852.3.4㊀金城洲金城洲于1901年开始出现ꎬ历史上称为金钟洲ꎮ江心洲滩的形成是与1900年以后柳林洲岸线的崩退相应而生ꎮ三峡水库蓄水后ꎬ2003~2006年ꎬ金城洲由凸岸边滩切割成为心滩ꎬ洲头有所上提ꎬ如表4所示ꎬ洲尾冲刷约1540mꎬ使滩长减小490mꎬ同时心滩顶部高程淤高约1.9mꎻ2006年以后ꎬ金城洲头部和尾部㊁吴家台边滩上段都处于冲刷状态ꎬ至2016年ꎬ与2009年相比ꎬ滩头后退约800mꎬ滩顶高程降低0.3mꎬ滩体下段冲刷萎缩ꎬ滩长减小了70.4%ꎮ2.3.5㊀洲滩变化概述随着三峡水库蓄水后来水来沙条件的改变ꎬ沙市河段各洲滩总体呈现出冲刷萎缩的趋势ꎮ虽然多数洲滩都陆续实施了守护工程ꎬ对洲滩的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ꎬ但没有实施守护工程的局部滩体仍然受到冲刷而萎缩ꎮ总体来看ꎬ太平口心滩近期呈现大幅萎缩ꎻ腊02㊀第1期㊀㊀㊀黄㊀勇ꎬ等: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林洲高滩在蓄水初期有所崩退ꎬ中部低滩趋于萎缩ꎬ但守护后趋于稳定ꎻ三八滩则自三峡水库运行以来持续冲刷而萎缩ꎬ近期完全守护后滩形才基本稳定ꎻ金城洲近期滩体面积变化不大ꎬ但高滩部分却仍在冲刷缩小㊁滩尾切割ꎮ表4㊀金城洲(30m)多年特征值变化Tab.4㊀Multi-yearstatisticsofJinchengsandbarchanges(30m)年份面积/km2滩长/km滩宽/m滩顶高程/m2003-6338120234.920063.31584882236.820082.35447790136.320092.21403791236.120111.46335064336.920121.36335062436.820141.13200457136.220160.54119551235.82.4㊀深槽变化1959年至今ꎬ受河床普遍冲刷下切的影响ꎬ沙市河段内20m深槽基本全程贯通ꎬ20m深槽主要由3段组成ꎬ包括太平口右汊深槽㊁三八滩分汊段与瓦口子河段连接段内的深槽以及瓦口子深槽ꎮ本次研究将延伸至下游的马家咀深槽ꎬ各段深槽在三峡水库蓄水后的面积变化如表5所示ꎮ表5㊀沙市河段20m深槽面积变化Tab.5㊀20mplaneareachangesofdeepslot(20m)atShashiReachkm2年份太平口深槽三八滩深槽瓦口子深槽马家咀深槽20030.241.294.161.2120081.712.37两段深槽贯通20091.931.41两段深槽贯通20114.96两段深槽贯通20121.921.41两段深槽贯通20141.261.29两段深槽贯通20162.062.20两段深槽贯通三峡水库蓄水后ꎬ研究河段内20m深槽以冲刷发展为主ꎮ2003年上游两处深槽略有淤积ꎬ瓦口子深槽进一步冲刷发展ꎬ至2008年ꎬ瓦口子深槽与马家咀深槽贯通ꎬ并不断下延ꎮ同时ꎬ太平口及三八滩深槽面积也出现了大幅增加ꎬ2011年两处深槽接近贯通ꎬ至2016年ꎬ太平口深槽的面积达到2003年的8倍以上ꎮ从2012年开始ꎬ三八滩分汊段左汊深槽不断淤积萎缩ꎬ右汊深槽不断冲刷发展ꎬ至2016年ꎬ左汊深槽基本消失ꎬ右汊深槽接近贯通ꎮ从深槽的变化来看ꎬ近年来瓦口子和马家咀深槽相对稳定ꎬ处于贯通的状态ꎬ而三八滩分汊段深槽则变幅较大ꎬ深槽位置由三八滩左汊逐渐转移到右汊ꎬ至2016年ꎬ随着深槽的总体冲刷ꎬ沙市河段20m深槽全程接近贯通ꎮ2.5㊀横断面变化为了分析沙市河段河床的冲淤变化ꎬ选取了该河段的5个典型断面进行分析ꎬ分别为荆32㊁荆41㊁荆48㊁荆52和荆56ꎬ具体断面位置见图1ꎮ典型断面的历年冲淤变化见图4ꎮ(1)荆32断面位于太平口心滩中部ꎬ断面变化见图4(a)所示ꎬ是典型分汊河段的 W 型断面ꎮ2003~2008年ꎬ心滩左淤右冲ꎬ两侧河槽均有比较明显的冲刷ꎬ左㊁右槽内最大冲刷幅度均达到4.5m左右ꎮ2008~2016年ꎬ断面左㊁右槽仍然处于冲刷状态ꎬ心滩左缘处于淤积状态ꎬ最大高程接近2006年的水平ꎮ近年来断面宽深比在2.9~3.7之间变化ꎮ(2)荆41断面位于三八滩头部ꎬ总体呈 W 型ꎬ断面形态调整较为剧烈ꎬ断面变化见图4(b)所示ꎮ2003~2006年ꎬ三八滩滩体逐渐冲刷降低ꎬ腊林洲边滩淤涨ꎬ断面左槽逐渐淤积萎缩ꎬ中心河床发育成槽ꎮ该期间原断面右槽一度刷深左移ꎬ但2006年后出现较大幅度淤积萎缩ꎻ2006~2012年ꎬ心滩仍然不断冲刷萎缩ꎬ断面左槽淤积但向右展宽ꎬ中心河床则有一定程度冲刷ꎬ原右槽大幅淤积几乎消失ꎬ2012~2016年ꎬ断面左槽淤积ꎬ中间河槽冲刷并向右展宽ꎮ近年来断面宽深比在5.2~5.9之间变化ꎮ(3)荆45断面位于三八滩与金城洲之间的过渡段ꎬ总体呈 U 形ꎬ断面河宽较小ꎬ形态相对稳定ꎬ见图4(c)所示ꎮ2003~2008年ꎬ深泓向右移动ꎬ左岸近岸河床淤积ꎬ而右岸近岸冲刷ꎬ平均淤积幅度约为3mꎮ中心两侧河床虽冲淤交替ꎬ但冲淤幅度相对较大ꎮ2008~2012年ꎬ断面形态基本稳定ꎬ深槽段略有淤积ꎮ2012~2016年ꎬ深泓向左移动ꎬ左岸近岸河床冲刷ꎬ最大冲刷幅度约8.5mꎬ右岸近岸河床淤积ꎬ最大淤积幅度约6mꎮ近年来断面宽深比在2.2~2.5之间变化ꎮ(4)荆48断面横跨金城洲中上部ꎬ总体呈 W 型ꎬ断面变化见图4(d)所示ꎮ2003~2012年金城洲洲体缩窄ꎬ断面左槽冲刷展宽ꎬ右槽再度刷深ꎬ最大冲刷幅度约为5mꎮ2012~2016年ꎬ断面左槽冲淤交替ꎬ并略有展宽ꎬ而右槽略有淤积ꎬ平均淤积幅度约2.5mꎮ近年来断面宽深比在3.5~5.6之间变化ꎮ(5)荆52断面位于瓦口子与马家咀之间的顺直过渡段ꎬ断面变化见图4(e)所示ꎮ2003~2012年ꎬ断面中心深泓部分冲淤相间ꎬ但高程变化不大ꎬ左岸坡脚处最大冲刷幅度约7mꎬ右半河床略有冲刷ꎻ2012~2016年ꎬ左半河床基本稳定ꎬ右半河床平均淤积幅度约3mꎮ近年来断面宽深比在2.1~2.5之间变化ꎮ12㊀㊀人㊀民㊀长㊀江2019年㊀图4㊀沙市河段典型断面历年冲淤变化Fig.4㊀ScouringandsiltationchangesoftypicalcrosssectioninShashiReachoveryears3㊀演变趋势分析三峡水库运行后ꎬ拦截了长江上游大部分泥沙ꎬ 清水 下泄ꎬ水库运用初期出库含沙量大幅度减少ꎬ且颗粒变细ꎬ改变了长江中下游来水来沙条件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ꎬ河床发生冲刷ꎬ引起河道的一系列变化ꎮ2002年10月至2016年10月ꎬ荆江河段平滩河槽累计冲刷泥沙达9.265亿m3ꎬ年均冲刷量为0.662亿m3ꎬ远大于三峡蓄水前1975~2002年的年均冲刷量0.137亿m3ꎮ沙市河段冲刷量则占荆江冲刷量的23.4%ꎬ居荆江各河段的首位ꎮ冲刷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ꎬ沙市河段枯水河槽冲刷量占平滩河槽冲刷总量近95%ꎮ由于沙市河段为沙质河床ꎬ泥沙组成偏细ꎬ抗冲性较弱ꎬ加上上游沙卵石河段河床冲刷补给能力有限ꎬ河床冲刷剧烈ꎬ在今后一段时间内ꎬ沙市河段仍将持续冲刷ꎬ直至达到冲淤平衡ꎮ对于太平口心滩分汊段ꎬ三峡水库蓄水至今ꎬ南槽总体有所发展ꎬ分流比总体较为稳定ꎬ可见在蓄水初期ꎬ太平口心滩分汊段当前的滩槽格局基本上是适应新水沙条件的ꎮ但近期ꎬ北槽以及太平口心滩区域持续非法采砂的问题十分严重ꎮ因此ꎬ在未来ꎬ太平口心滩分汊段的变化除了与新水沙条件密切相关ꎬ在很大程度上还将受到采砂行为的影响ꎮ对于三八滩分汊段ꎬ北汊近期淤塞严重ꎬ南汊已成为绝对主汊ꎬ且与上游来流方向的衔接较为平顺ꎮ若无人为干预ꎬ预计在将来南汊分流将占绝对优势ꎮ这将非常不利于维持三八滩北汊作为主航道的稳定ꎮ此外ꎬ受上游水道主支汊转换以及三峡水库蓄水的影响ꎬ在水流持续冲刷下ꎬ金城洲尾冲刷切割独立成滩ꎬ右槽下段继续冲刷发展ꎮ受此影响ꎬ左槽放宽段出现浅区ꎬ不利于左槽航道条件的稳定ꎬ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航道条件仍将不稳定ꎮ同时ꎬ虽然在守护工程的作用下ꎬ沙市河段总体河势较为稳定ꎬ但仍存在一定的防洪风险ꎬ随着河床的冲刷ꎬ有可能会对两岸的堤防及岸坡产生不利影响ꎮ总之ꎬ在河段总体呈现冲刷的趋势下ꎬ若无人干预ꎬ滩槽演变趋势将延续近期的变化ꎬ并且会由此带来对防洪㊁航运等方面一系列的影响ꎮ4㊀结语从近期河道演变来看ꎬ沙市河段在三峡水库蓄水后ꎬ整体呈现冲刷的趋势ꎬ深泓平面摆动集中在分汊段ꎬ沿程洲滩总体冲刷萎缩ꎬ横断面冲淤时有发生ꎬ20m深槽冲刷发展ꎬ接近贯通ꎮ受到守护工程等的影响ꎬ河段总体河势近期基本稳定ꎬ但局部河段内仍会有所调整ꎮ在未来一段时间内ꎬ若无人工干预ꎬ滩槽演变趋势将延续近期的变化ꎬ并且会由此带来对防洪㊁航运等方面一系列的影响ꎮ因此ꎬ研究沙市河段的河道冲淤演变规律将为沙市河段的航道整治㊁港口码头建设等提供科学的依据ꎮ参考文献:[1]㊀卢金友ꎬ张细兵ꎬ孙贵洲.长江宜昌至安庆段近期河道演变与黄金水道治理[J].人民长江ꎬ2017ꎬ48(5):1-7.[2]㊀杨传堂.加快建设长江黄金水道为长江经济带提供强力支撑[J].全球化ꎬ2014(8):5-12.[3]㊀许全喜ꎬ朱玲玲ꎬ袁晶.长江中下游水沙与河床冲淤变化特性研究[J].人民长江ꎬ2013ꎬ44(23):16-21.22㊀第1期㊀㊀㊀黄㊀勇ꎬ等: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4]㊀朱玲玲ꎬ张为ꎬ葛华.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典型分汊河段演变机理及发展趋势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ꎬ2011(5):106-113. [5]㊀朱丽江ꎬ宁磊ꎬ张黎明.三峡工程建成前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变化分析[J].人民长江ꎬ2011ꎬ42(1):1-3.[6]㊀潘庆燊ꎬ胡向阳.长江荆江河道整治60年回顾[J].人民长江ꎬ2015ꎬ46(7):1-6.[7]㊀江凌ꎬ李义天ꎬ孙昭华ꎬ等.三峡工程蓄水后荆江沙质河段河床演变及对航道的影响[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ꎬ2010(1):1-10.[8]㊀朱玲玲ꎬ葛华ꎬ李义天ꎬ等.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分汊河道演变机理及趋势[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ꎬ2015(2):246-258.[9]㊀姚仕明ꎬ卢金友.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规律及冲淤预测[J].人民长江ꎬ2013ꎬ44(23):22-28.[10]㊀石建华ꎬ李宁波ꎬ袁虎ꎬ等.三峡水库蓄水后下荆江险工段近岸河床演变分析[J].人民长江ꎬ2013ꎬ44(1):18-21.[11]㊀卢金友ꎬ朱勇辉ꎬ岳红艳ꎬ等.长江中下游崩岸治理与河道整治技术[J].水利水电快报ꎬ2017ꎬ38(11):6-14.[12]㊀朱玲玲ꎬ许全喜ꎬ戴明龙.荆江三口分流变化及三峡水库蓄水影响[J].水科学进展ꎬ2016(6):822-831.[13]㊀郭小虎ꎬ李义天ꎬ渠庚ꎬ等.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中游泥沙输移规律分析[J].泥沙研究ꎬ2014(5):11-17.[14]㊀石建华ꎬ吕金林ꎬ徐梅珍.荆江沙市河段河道演变趋势分析[J].水利水电快报ꎬ2012(10):24-26.[15]㊀朱勇辉ꎬ黄莉ꎬ郭小虎ꎬ等.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游沙市河段演变与治理思路[J].泥沙研究ꎬ2016(3):31-37.[16]㊀汪飞ꎬ李义天ꎬ刘亚ꎬ等.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沙市河段滩群演变特性分析[J].泥沙研究ꎬ2015(4):1-6.[17]㊀余蕾ꎬ王加虎ꎬ邹志科ꎬ等.上荆江沙市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的调整规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16(6):544-549. [18]㊀江凌ꎬ李义天ꎬ张为.长江中游沙市河段演变趋势探析[J].泥沙研究ꎬ2006(3):76-81.[19]㊀熊超ꎬ彭玉明ꎬ郭焕林.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至沙市河段冲淤变化分析[J].人民长江ꎬ2010ꎬ41(14):28-31.[20]㊀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泥沙公报2016[M].武汉:长江出版社ꎬ2016.(编辑:李慧)引用本文:黄㊀勇ꎬ袁㊀晶ꎬ高㊀宇ꎬ吴国君.长江沙市河段近期河道演变分析[J].人民长江ꎬ2019ꎬ50(1):18-23.AnalysisonrecentriverchannelevolutioninShashireachofYangtzeRiverHUANGYong1ꎬYUANJing2ꎬGAOYu3ꎬWUGuojun1(1.HubeiTransportand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Co.Ltd.ꎬWuhan430051ꎬChinaꎻ2.BureauofHydrologyꎬChangjiangWaterResourcesCommissionꎬWuhan430010ꎬChinaꎻ3.StateKeyLaboratoryofWaterResourcesandHydropowerEngineeringScienceꎬWuhanUniversityꎬWuhan430072ꎬChina)Abstract:㊀ShashireachisoneofthemostcomplexreachesintheupperJingjiangRiverꎬandoneofthekeyriverreachesneedtoberegulated.AccordingtothemeasuredtopographicaldataofShashireachandhydrologicaldataofShashistationsincetheimpoundmentofThreeGorgereservoirꎬitschannelevolutioncharacteristicswereanalyzedfromtheaspectsofincomingflowandsedimentꎬthalwegvariationꎬsandbarꎬdeepchannelandcrosssection.Theresultsareasfollows:①Afterthereservoirimpound ̄mentꎬShashireachtendstobescouredingeneralꎬtheplaneswingingofthalwegoccursmostlyintheriverbranch.Sandbarsintheriverarescouredandshrinkinsize.Scouringandsiltingoccuroccasionallyatcrosssections.Atwenty-meterdeepchannelisbeingscouredandabouttobethrough.②AffectedbyrevetmentprojectandsandbarprotectionprojectꎬtheriverregimeofShashireachstabilizedꎬbutsomereacheswillstillbesubjectedtoadjustments.③Shashireachhasnotreachedabalancebe ̄tweenscouringanddepositionꎬandwillcontinuebeingdominatedbyscouringinthenearfutureꎻWithouthumaninterferenceꎬsandbarvariationswillfollowasimilartrendꎬanditsimpactsonfloodcontrolandnavigationareworthyofattention.Keywords:㊀recentchannelvariationꎻincomingwaterandsedimentꎻscouringꎻimpoundmentofThreeGorgereservoirꎻShashireach32。
荆江沙市桥区河段航道治理思路及措施
荆江沙市桥区河段航道治理思路及措施郑力【摘要】长江中游沙市河段荆州长江公路大桥在遭遇1998年大洪水之后,桥区河段碍航问题更加严重,通航与桥梁安全矛盾突出.分析了沙市桥区河段的演变影响因素,并预测了演变趋势.对桥区河段的治理思路和工程措施进行了探讨,对航道整治工程的实施效果利用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整治工程能够有效改善该河段的通航条件,且对水位影响小.提出了下一步巩固完善整治工程效果的建议.【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2(043)013【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航道整治;治理措施;模型研究;桥区河段【作者】郑力【作者单位】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51 河段概况长江沙市桥区河段上起陈家湾、下至玉和坪,长约20 km,属人工护岸控制的顺直分汊和微弯分汊河道(图1)。
河段北岸有学堂洲围堤和荆江大堤,堤外少滩,南岸为荆南长江干堤,为长江中游重点防洪河段。
该河段以筲箕子为界分为上下两段:上段被太平口心滩分为南北槽,为涴市河弯与沙市河弯两个反向弯道之间的顺直过渡段;下段为三八滩分汊段,属于沙市大弯道的上段,河道沿程展宽明显。
上、下两个分汊段之间过渡段的右岸发育有腊林洲边滩,其主体为河漫滩,滩面芦苇茂盛。
横跨三八滩的荆州长江公路大桥于2002年10月建成使用,在南北两汊近岸侧均设有设计通航桥孔,其中,北汊设主通航桥孔,南汊设副通航桥孔。
图1 长江中游沙市河段河势沙市桥区河段平面外形相对稳定,但河道内中低水河槽局部摆动较大、洲滩消长较为频繁,枯水期多处出浅碍航。
特别是1998年特大洪水以后,原有的三八滩冲失,北汊淤积严重,枯季难以通航,荆州大桥南设计通航孔淤塞,船舶有时被迫改走非设计通航孔,通航与桥梁安全矛盾十分突出。
为了协调解决荆州大桥的通航问题,长江航道局重点对沙市河段河道演变、三峡水库运用后演变趋势、总体治理方案、北汊维护措施与效果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明确了沙市桥区河段的总体治理原则为: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稳定洲滩、适当调整汊道分流比;分步实施、分期实现治理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沙研究2013年12月Journal of SedimentResearch第6期基于对长江中游沙市河段近期河势分析的航道总体治理方案的优化建议邓晓丽,李文全,雷家利,辜莉娅(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1)摘要:分析了长江中游沙市河段太平口水道河床演变特征和发展趋势,通过模型试验研究,提出了航道总体治理方案及其分步实施方案,在部分工程实施后,基本实现了恢复三八滩北汊主通航桥孔通航的目标;在分析已建工程效果基础上,根据目前航道形势,就总体治理方案中尚未实施工程提出了调整意见,并对如何稳定当前较好的航道形势提出建议,供设计部门参考。
关键词:长江;河床演变;航道整治;方案优化中图分类号:U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68-155X(2013)06-0075-06长江沙市河段太平口水道为中游重点碍航浅水道之一,长期以来,河床演变剧烈。
1998-2002年修建的荆州长江公路大桥横跨其水道下段原三八滩南北两汊,设计的通航桥孔分别位于南北两汊近岸侧。
在大桥修建期间,由于长江连年发生大洪水原三八滩冲失,新三八滩形成,北通航桥孔淤积难以通航,航道曾一度被迫改走新三八滩南汊非通航桥孔,但桥墩不能满足防撞要求,且主流穿过非通航桥孔的位置难以稳定,桥区通航与桥梁安全矛盾十分突出。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承担的“十五”期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长江中上游重点清淤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一期)”(2001-2002年)和《恢复荆州长江大桥北汊主通航桥孔通航对策研究》中,通过河工模型试验等手段,对该河段河床演变和通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准确地预测了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初期沙市河段的演变趋势,提出了恢复三八滩北汊主通航桥孔通航的总体治理方案及分步实施方案。
目前,本河段已实施了总体治理方案中三八滩守护一期工程和腊林洲高滩岸线守护工程,太平口水道航道正按照规划的航线方向发展,基本实现了恢复三八滩北汊主通航桥孔通航的目标,为此,本文就总体治理方案中尚未实施的工程提出调整建议。
1河道概况及演变特征长江中游沙市河段太平口水道上起陈家湾,下止玉和坪,全长约20km,为连接涴市水道与瓦口子水道两个反向弯道之间的长顺直过渡河段。
该水道目前枯水期最小航道维护尺度为3.2mˑ80mˑ750m (水深ˑ航宽ˑ弯曲半径,下同),保证率95%。
随着三峡水利枢纽的建成运用,为了实现万吨级船队汉渝直达目标,本河段的航道规划尺度为3.5mˑ150mˑ1000m,Ⅰ级航道,保证率98%。
20世纪80年代以前,太平口水道上段河型单一、主流靠北,右岸为太平口边滩,滩头0m等深线曾经上延至陈家湾附近。
其下段为三八滩分汊河段,绝大多数年份主流与主航道居北汊,个别年份枯水期走南汊(图1)。
1980年之后,太平口边滩逐渐冲刷后退,江面展宽,至1985年汛后,江中开始出现太平口心滩,将上段河道分为南北两槽,主流和主航道走北槽。
由于太平口边滩不断冲刷后退,其下段三八滩逐渐处于收稿日期:2012-08-29作者简介:邓晓丽(1981-),女,湖北武汉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航道整治研究。
通讯作者:李文全。
E-mail:37403569@qq.com图11980年10月沙市河段河势图Fig.1River regime of Shashi channel in October1980迎流顶冲状态。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上段太平口心滩南槽逐渐发展,洪水期航道走北槽,枯水期走南槽;三八滩北汊河床淤浅,南汊发展,枯水期南北两汊航槽交替使用几率增大。
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原三八滩冲失,筲箕子边滩下移、切割,在杨林矶附近形成新三八滩,使荆州长江大桥通航形势出现如前所述严重问题[1]。
自三峡水库2003年6月蓄水运用以来,太平口心滩南、北两槽深泓位置基本稳定,北槽变化不大,南槽冲深展宽的趋势比较明显,至2004年汛后,主流已由北槽转移至南槽,枯水期分流比由2001年2月的32%上升到52%,2009年2月达到62%。
三八滩段主流一直居南汊,随着滩头的不断冲刷下移,筲箕子边滩发育,滩面淤高,使北汊进口沿岸航槽(#1槽口)淤塞,航道维护压力一直较大。
三八滩南汊主泓摆动剧烈,枯水期主流通过大桥的位置经历了“先南移后北摆”的变化过程,即在2003年初,南汊主流过桥位置大约在#8 #9桥孔之间,2004-2005年间,主流过桥位置南移至#11 #12桥孔,设计的南通航桥孔大部分被打开,航道曾一度改走南通航桥孔。
随着三八滩右缘中下段的不断冲刷和腊林洲边滩的淤长,南汊主流过桥位置又向北摆动。
根据模型试验预测结果,若不实施工程措施,依靠河床自然演变,桥区枯水通航形势难以好转,恢复三八滩北汊主通航桥孔通航的目标难以实现。
为此,长江航道局决定首先实施该水道下述总体治理方案中三八滩上段守护工程。
2004年汛前实施了三八滩应急守护工程,2005年汛前,又对其部分水毁工程进行了修复。
该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南汊水流阻力,使汛后三八滩头部出现由南向北的横向水流,枯水期在滩头冲刷出新的航槽(#2槽口)。
#2槽口的冲刷发展,使枯水期北汊分流比约增大10个百分点,达到40%以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汊进口枯水航道维护的压力。
2008年三八滩一期守护工程实施后,基本保持了三八滩中上段滩脊的稳定,三八滩右缘30m等高线退至#4桥孔,枯水期南汊主流过桥位置摆至#6、#7桥孔,北汊进口#1槽口因淤积不能通航,但其上游出太平口心滩南北两槽的水流汇合后,主流直趋三八滩头部#2槽口,使#2槽口冲深展宽,使枯水期北汊进口通航条件有所改善(图2)。
2航道总体治理方案研究2.1航线选择为了实现恢复三八滩北汊主通航桥孔通航的目标,本河段最有可能选择的航线有两条,即“北-北”航线和“南-北”航线。
前者上段走太平口心滩北槽,下段走三八滩北汊;后者上段走太平口心滩南槽,下段走三八滩北汊。
如果选择“北-北”航线,需要采取工程措施,保持其长顺直河段特征,消除筲箕子边滩,迫使枯水期主流移至三八滩北汊。
对此,模型中曾经进行过多方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三八滩南汊为主汊且仍处于发展的情况下,采取北汊挖槽疏浚、并在南汊通过低水整治工程措施逼主流北移是相当困难的,图22008年4月桥区河段形势图Fig.2River regime of Shashi channel in April2008这不仅是因为在河道发展趋势与治理目标不相协调的情况下,低水整治建筑物难以擎动主流、改变河势大局,更重要的是,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看,长顺直河型中的洲滩往往是难以稳定的。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在2001年度承担的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中,对三峡水库运用初期沙市河段河床演变趋势正确预测的基础上,通过模型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提出了将长顺直分汊河型的太平口水道整治成为枯水微弯分汊河型,实现如图3所示“南-北”航线的治理思路。
图3太平口水道“南-北”航线规划及总体治理方案1示意图Fig.3Overall regulation plan1of south-north route in Shashi channel2.2总体治理方案为实现太平口水道“南-北”航线治理规划,过去曾先后提出了两个总体工程布置方案,方案1为2003年沙市河段航道整治控导工程模型试验研究阶段提出的,工程布置包括三大部分:其一,在太平口心滩北槽腰店子-筲箕子一带布置6道潜坝,以减小枯水期北槽分流比,增大南槽分流比;其二,守护腊林洲高滩岸线,利用其微弯型岸线控导出南槽的水流向三八滩北汊过渡;其三,守护三八滩,以防止其解体而出现多槽分流的碍航局面(图3)。
方案2是在三八滩应急守护工程已实施,滩头#2槽口发育,且枯水期太平口心滩南槽已发展成为主槽的情况下,于2006年本河段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提出的。
方案2工程布置也分为三大部分,其一,以稳定枯水期太平口心滩南北两槽格局和分流比的固滩工程和北槽护底工程;其二,微弯形腊林洲高滩岸线守护工程和其下腊林洲边滩四道丁坝工程,以引导枯水期出南槽水流北移、遏制三八滩北汊进口筲箕子边滩发育和改善北汊进口航道条件;其三,在三八滩应急守护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固和完善三八滩守护工程,加大南汊水流阻力,增加北汊分流比(图4)。
图4太平口水道“南-北”航线规划及总体治理方案2工程布置Fig.4Overall regulation plan2of south-north route in Shashi channel两个总体方案航线选择和整治目标一致,经过在不同地形基础上、不同水文年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两方案对于控制枯水期太平口水道主流流路和恢复三八滩北汊主通航桥孔通航的整治效果都是比较明显的,一般河床在经过一至两个水文年的冲淤调整后,枯水期三八滩头部北汊#2槽口航深达5m以上,最窄处超过150m,可满足航道规划尺度要求。
在两个总体整治方案中,减小和控制枯水期太平口心滩北槽分流比,对于实现航道总体治理目标起着关键性作用[4]。
鉴于总体整治方案工程量较大,为了避免工程对防洪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工程宜分步实施,模型中曾对各部分工程的作用分别进行过试验研究,提出分期实施工程的顺序:无论方案1或方案2,均应以三八滩的守护为先导,然后实施腊林洲高滩岸线守护工程,最后伺机实施其它工程。
3已建工程效果分析及对总体治理方案中未实施工程调整的建议近年来,由于太平口心滩南槽冲刷发展,枯水期已成为主槽,三八滩经应急守护和一期守护工程的实施,北汊进口#2槽口冲刷发展,枯水期桥区航道维护压力减缓,通航条件有所改善,汊道分流形势和主流流路有利于朝着规划的“南-北”航线方向发展(图5)。
2010年汛后腊林洲高滩岸线守护工程实施后,枯水期主流由太平口心滩南槽经三八滩头部#2槽口较为平顺地过渡到三八滩北汊,航道条件进一步改善。
2012年2月,当流量为6000m3/s时,北汊分流比已达60%以上,5m水深航槽宽度超过300m,基本实现了恢复三八滩北汊主通航桥孔通航的目标。
但是,由于已实施的腊林洲高滩岸线工程下端与三八滩守护工程头部之间存在较大的空当,从太平口心滩南槽至三八滩北汊之间的过渡段航槽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如遇大水年份,仍有可能出现筲箕子边滩淤长、下移,枯水期主流摆至三八滩南汊的可能性。
2012年汛期,因上游来流量较大,沙市站有29天出现流量大于30000m3/s,从2012年2-8月测图过渡段25m高程深槽变化对比情况来看,已出现明显的腊林洲边滩头部冲刷后退、筲箕子边滩随之右扩下移,过渡段深槽向右弯曲的不利现象(图6)。
因此,如何稳定并改善该河段有利的滩槽形势和主流流路,对总体治理方案中尚未实施的工程如何处理,提出如下建议:Fig.5River regime of Shashi channel in February2012图6过渡段2012年2月与2012年8月25m高程深槽形势对比图Fig.6Transitional section25m contour line in February2012,compared with August2012(1)对于两个方案中,旨在减小枯水期太平口心滩北槽分流比或稳定以南槽为主槽、北槽为支槽的分流形势、调整航线方位的工程措施,均暂无实施的必要性,但应加强观测,根据今后河床演变情况,再研究实施与否,以限制枯水期北槽分流比的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