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ppt课件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颅内动脉瘤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与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遗传因素、 损伤和感染等有关。
发病机制
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和发展涉及多种生 物学过程,包括内皮细胞损伤、血流 动力学改变、基因突变等。
手术治疗的优点在于能够根治颅内动 脉瘤,但创伤较大,术后恢复较慢, 且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的颅内动脉瘤治 疗方法,通过血管内操作来填塞动脉 瘤腔或放置覆膜支架等,达到治疗目 的。
介入治疗的缺点在于复发率较高,需 要定期复查和随访。
介入治疗的优点在于创伤小、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尤其适用于高龄、身体 虚弱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
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头部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颅内动脉瘤。
典型案例二
• 患者基本信息:患者李某,女性,58岁,因视力下降、头痛就诊。 • 诊断过程:经过头部MRI和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患者左侧后交通动脉有
一个直径约0.8cm的颅内动脉瘤。 • 治疗方式:采用介入栓塞治疗,将动脉瘤内填入弹簧圈,术后患者视力
颅内动脉瘤ppt课件
目录
• 颅内动脉瘤概述 •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 颅内动脉瘤的预防与护理 • 颅内动脉瘤的案例分析 • 颅内动脉瘤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颅内动脉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内腔的 局限性异常扩大,导致动脉壁的 一种瘤状突出,是造成蛛网膜下 腔出血的主要原因。
分类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遵医嘱使用药物, 如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等,以控制病 情。
04 颅内动脉瘤的案例分析
颅内动脉瘤个案护理
02
个案护理评估
患者基本情况评估
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
了解患者的社会背景和生活习惯,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时间、症状表现、治疗过程等,以 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了解颅内动脉瘤对患者身体状 况的影响。
和预后。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以及偏瘫、失语、视力障碍等局灶 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动脉瘤破裂出血时,可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严重表现。
诊断方法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和脑血管造影等。CT检查可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内血肿 等继发性改变;MRI检查可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态和位置;脑血管造影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可明确动脉瘤 的部位、大小、形态和与载瘤动脉的关系。
06
出院前总结与健康教育
治疗效果评价及出院标准
治疗效果评价
通过影像学检查、神经系统检查 等手段,评估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效果,如瘤体缩小、症状改善等 。
出院标准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 状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可考虑 出院。
居家环境改造建议
防止跌倒
去除家中易导致跌倒的障碍物,保持地面平整、 干燥,安装扶手等辅助设施。
术后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意识、瞳孔、体温等,发
现异常及时处理。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 当的镇痛药物或措施,缓解疼
痛。
并发症预防
加强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的 发生,如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
临床脑出血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等疾病病例分享临床表现及要点总结
临床脑出血、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等疾病病例分享、临床表现及要点总结患儿,男,10岁,主因剧烈头痛伴频吐2天入院。
患儿于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剧烈头痛,似炸裂样痛,以前额及后头部为重,随即出现喷射状呕吐20余次,呕吐后自觉疼痛稍有减轻可忍受,但仍持续疼痛不止,无发热、无呼吸困难,今为进一步诊治,遂以头痛原因待查收入院。
既往史:患儿无基础病病史,近一年来,有间歇性头痛,可自行缓解。
体格检查:T:36.3℃,P:110次∕min,R:20次∕min,Bp:9^58mmHg,发育精神佳,神清,痛苦面容,烦躁不安,查体欠合作,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律齐,腹软,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查体:脑膜刺激征阳性:颈强明显,布氏征阳性,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WBC:13.3×10Λ9∕1,RBC:4.35×10^12∕1,Hb:122g∕1,EEG右枕叶、中央顶慢波灶,中度异常,TCD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轻度痉挛,右侧大脑后动脉供血不足。
脑脊液为均匀一致血性,压力偏高,除细胞数94X10A&1、蛋白1.17g/1改变外,其余均正常,头颅CT示:右侧颗、基底节出血片状高密度影。
入院诊断:脑出血诊疗经过(I)入院后嘱其绝对卧床,将头部抬高30°,不得轻易搬动头部,急性期处理原则是止血,防止继续或再发出血,给予降颅压、控制脑水肿、预防脑血管痉挛等;(2)降颅压:给予20%甘露醇100m1,q12h;(3)请神经外科会诊,并转入神经外科进行下一步诊治;(4)神经外科进行CTA确定无动静脉畸形后,进行脑血肿穿刺术。
神经外科主治医师查房(1)自发性脑出血的预后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及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2)儿童AVM的体积一般较小,但出血率较高,由于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数量较少,故畸形动脉均有较高的压力;(3)对于急性期合并脑疝者,应行颅内血肿清除和(或)去骨瓣减压术,对于病情稳定者,可明确血管畸形类型后对因治疗;(4)对于儿童自发性脑出血,幕上出血超过30m1,幕下出血超过IOm1,伴明显中线结构移位或环池受压者,如无手术禁忌则行急诊手术;对于出血量较少、无颅内压增高症状者,可先行CTA或MRA明确病因,先采取保守治疗;(5)脑出血易导致脑血管痉挛,常常出现脑组织缺血表现,若能及时给予脑血管痉挛药物,常常能逆转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颅内动脉瘤汇报ppt课件
风险评估与预后预测
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
根据动脉瘤的大小、形态、部位以及 患者的年龄、血压等因素,评估动脉 瘤破裂的风险。
预后预测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 果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患者的预 后进行预测,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 据。
03 治疗策略与选择
保守治疗措施及适应症
药物治疗
通过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等方 式,减少动脉瘤破裂的风险。适 用于小型、无症状或低风险动脉
药物治疗
使用乙酰唑胺等药物减 少脑脊液分泌,缓解症 状。
手术治疗
对于中、重度脑积水或 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可选择手术治疗,如脑 室-腹腔分流术、第三脑 室造瘘术等。
神经功能损伤恢复途径探讨
01
02
03
04
药物治疗
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改善脑循 环药物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康复治疗
包括物理疗法、针灸、按摩等 ,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平
完全或复发等风险。
优缺点比较
开颅手术夹闭效果确切,但创伤 大;血管内栓塞术创伤小,恢复 快,但存在复发风险。患者应根 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
的治疗方法。
介入治疗技术进展及应用前景
01
介入材料改进
随着介入材料的不断改进,如更柔软的导管、更精确的栓塞材料等,介
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
02
治疗手段有限
目前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和介入治疗,但两种方 法均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局限性。
复发率高
尽管手术和介入治疗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但颅内动脉瘤的复发 率仍然较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
新技术、新方法在颅内动脉瘤中应用前景展望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颅内动脉瘤疾病查房PPT
术中监测与操作规范
术中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 率、血压、呼吸等,确保手术安
全。
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手术 过程无污染。
并发症预防
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 症,如动脉瘤破裂、血栓形成等。
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01
术后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误区提示
部分患者可能因头痛症状轻微而忽视就医,从而错过最佳 治疗时机。因此,对于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应及时就医 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03
治疗策略与手术技巧
保守治疗策略及适应症
药物治疗
通过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等方式,减少 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适应症
适用于动脉瘤体积小、形态规则、无破裂 风险的患者。
颅内动脉瘤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介绍
遗传学研究
近年来,颅内动脉瘤的遗传学研 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发现了一些 与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变异 ,为疾病的预测和个性化治疗提 供了新思路。
影像学诊断技术
高分辨率MRI、CT血管成像等影 像学技术的发展,为颅内动脉瘤 的早期诊断和精确评估提供了有 力支持。
新型治疗药物的研
流行病学现状及趋势
流行病学现状
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年发病 率约为9/10万,其中约80%由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
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颅内动脉瘤 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率也在不断提高。
03
远程医疗
借助互联网和远程医疗技术,患者可 以在家中接受专业医生的远程诊断和 治疗建议,这将有助于提高颅内动脉 瘤疾病的诊疗效率和便捷性。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分析
21 0 0年 2月第 7卷 第 5期
・
工作 探 讨 ・
颅 内动 脉 瘤 介入 治 疗 分 析
李发 中 ( 河南 省 洛 阳市 中心医 院介 入 科 , 河南 洛 阳 4 10 ) 7 0 0
[ 要】目的 : 摘 探讨 血 管 内介 入 治疗 颅 内动脉 瘤 的可 行 性 与安 全性 。 法 : 方 回顾性 分 析行 血 管 内介入 治 疗 的 2 例 动脉 1 瘤 患者 的临 床资 料 。结 果 : 组 2 本 1例 动脉 瘤 患者 经 血 管 内介入 治 疗后 , 5例 患者 达 到完 全 闭塞 , 1 4例患 者 9 %以上 5 闭塞 , 患 者 9 %~ 5 2例 0 9 %闭塞 , 有 患者 均 治愈 出 院 , 后 载瘤 动 脉 均 显 影 正 常 , 死 亡 、 位 栓 塞 及 永久 并 发 症 所 术 无 异 发 生 。随访 1 2 ~ 4个 月 , 再发 生 蛛 网膜 下 腔 出血 , 活 均 正 常 。结 论 : 未 生 电解脱 微 弹 簧 圈介 入 栓 塞 治疗 颅 内动 脉 瘤安
好 . 报道 如 下 : 现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颅内动脉瘤112例临床分析
1 资料 与 方法
注速 度 3 ml / s , 1 8 秒后进行 头颅 C T扫 描 , 扫 描 层 厚 1 . 3 mm, 矩 阵大小 5 1 2 x 5 1 2 , 血 管 成 像 采 用 MI P法 。
3 ) DS A: 采 用 美 国通 用 公 司 的 3 1 0 0 型 DS A机 , 运 用 1 .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 0 1 0 年1 月至 2 0 1 4 年 ( 1 2 月期 间住院确诊为颅内动脉瘤 的患者 , 所有 患者 F P D进行探 查三 维构建 。检查 时高压注射 器使用 均经过核磁共振成像检查㈣ 、 C T 造影检查( C T A ) MA R K 一 5 型, 以A W- 4 1 3 系统作为三维工作站系统 ,
预 后好 坏 的关 键 “ 】 。本 文 回顾 性 分 析 我 院 近 年 来 住 MI P 法 。( 2 ) C T A: 采用德 国西门子P L U S . s C T 机, 在患
院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 总结其一般性 者上臂肘部静脉加压推注造影剂欧乃派克 1 0 0 ml , 推 规律 , 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I t a i n a n Me d J , A I l g . 2 0 1 5 , V o L 2 6 , N o . 1 6
海南 医学 2 0 1 5 年8 月第 2 6 卷第 l 6 期
外伤致脑动脉瘤一例分析韩强法律论文网
外伤致脑动脉瘤一例分析韩强法律论文网 外伤致脑动脉瘤一例分析韩强武俊岭 1、 案例王某, 男, 47 岁, 农民。
2005 年 5 月 18 日王某乘出租车回家途中与另一大货车相撞,出租车 报废,王某伤及头部及左上肢,当场神志不清,右外耳道血性液外溢,下 颌部肿胀、畸形,可及骨擦音,急送当地医院检查左额、颞部,大脑镰旁 硬膜下血肿,下颌骨骨折,住院治疗。
4 天后转入上级医院以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继续对症治疗,好转后出 院。
出院后损伤处恢复中,无异常表现,但伤后 10 月余王某突然出现双 眼复视,经入院眼科治疗无好转,行检查显示胼周动脉瘤瘤体位于大脑镰 下方左胼周动脉起始部,左胼周动脉为右胼周动脉向左侧发出变异支迂曲 形成,横跨大脑镰下方,结合外伤史诊为外伤性动脉瘤,并行手术切除。
活体检验 3710,72 次/分,18 次/分、11875。
中年男性,神志清,精神可,语言流利,头颅无畸形,下颌缘横行长 40 疤痕,其右下缘斜形长 32 疤痕,右腕关节活动受限。
2、讨论 40-60 岁是颅内动脉瘤的高发年龄, 颅内动脉瘤 80%发生在 动脉环的前部,发生在动脉环后部的不到 20%,脑动脉瘤的发生原因可以 分为先天性、脑动脉硬化性、感染性及损伤性,前两种占 98%以上,后两种不到 2%。
动脉瘤的主要危害是破裂造成颅内出血,常发病突然,发病时剧烈头 痛,伴呕吐、意识不清,抽搐、大量出汗等,脑动脉瘤的诊断主要依靠脑 血管造影检查,脑动脉瘤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
本例伤者王某年龄 47 岁正处脑动脉瘤高发年龄阶段。
经调查王某既往身体健康,生活规律,无心脑血管疾病,一直从事木 工工作。
受伤后经医院检查显示左额、颞部,大脑镰旁硬膜下血肿,下颌骨骨 折。
未见有明显脑血管瘤形成,结合对伤者伤前情况的调查可以排除原有 脑动脉瘤的可能。
伤后 10 月余伤者出现双眼复视经眼科治疗无好转的情况下,经检查 发现胼周动脉瘤为真性动脉瘤无夹层,经脑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位于大脑 镰下方左胼周动脉起始部,左胼周动脉为右胼周动脉向左侧发出变异支迂 曲形成,横跨大脑镰下方。
脑动脉瘤 病例分享
前交通动脉瘤(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
大脑前动脉在视交叉外侧,由动 脉向前近直角发出,左右大脑前动脉 中间以横支相连的就是前交通动脉。 前交通动脉,是颅内动脉瘤的常见好 发部位。
发病率:前交通动脉瘤 占颅内动脉瘤 的30%, 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谢谢!
健康宣教
1、规律性监测血压,维持血压稳定,按时服用药物,常规使用抗凝药 ,应注意服药事项。
2、合理安排饮食,多吃高蛋白质及纤维素丰富食物,但不可过量食用 粗粮。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3、运动宣教:注意休息,适度进行康复锻炼,循序渐进,避免情绪激 动。术后刚开始下床运动时,注意动作缓慢,先在床上坐15秒后站15 秒,再在家属的陪同下行走
就诊线
5.2予全麻下行前交通动脉 瘤夹闭术
3.1在局麻下 行DSA术,
结过示:前 交通动脉瘤
3.8予全麻下行动脉 瘤栓塞术
2.10外院MRA 示前交通动脉 瘤可能
2.28为进一步治疗,门 诊拟颅内动脉瘤收治入 院
动脉瘤栓塞术介绍
栓塞术名称
适用范围
单纯弹簧圈 不规则动脉瘤 栓塞
球囊铺助弹 宽颈或相对宽颈的 簧圈栓塞 颅内破裂动脉瘤
就诊线
5.2予全麻下行前交通动脉 瘤夹闭术
3.1在局麻下 行DSA术,
结过示:前 交通动脉瘤
3.8予全麻下行动脉 瘤栓塞术
2.10外院MRA 示前交通动脉 瘤可能
2.28为进一步治疗,门 诊拟颅内动脉瘤收治入 院
动脉瘤夹闭术简介
颅
内
动
脉
瘤
术
中
模
拟
颅内动脉瘤疾病查房1
颅内动脉瘤疾病查房☐患者,张赛梅,女,43岁,已婚,江西人,务工。
患者16年前在当地医院行“双侧输软管结扎术”,自述“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否认糖尿病,结核,肾病史,否认输血史。
2016年3月4日,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剧烈疼痛,性质呈爆炸样疼痛,程度剧烈,伴有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伴头晕,无意识障碍,遂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处理后未见明显缓解,来我院急诊,头颅CTA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为求进一步治疗,急诊拟“右侧大脑中动脉血管瘤”收住。
☐3月4日,入院时,患者神志清,GLC评分4+5+6=15分,对答切题,双侧瞳孔大等圆,对光反射存,鼻唇沟对称,口角未见明显歪斜,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
T:36.9℃,P98次/分,血压:176/102mmhg。
患者主诉头部隐痛静息时脸谱评分法为2分。
外护I级,半流饮食,绝对卧床,止血,补液等治疗,鼻导管吸氧,予美托洛尔47.5mg qd 口服降压治疗。
口服美托洛尔后复测血压130/86。
☐3月5日,患者主诉头晕,恶心,呕吐一次,为少量胃内容物。
医嘱未予特殊处理,予续观。
☐3月6日,患者予局麻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术毕予16:30返房,神志清,侧瞳孔直径2.0mm,对光反射灵敏,对答切题,右腹股沟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局部敷料干燥,右足背动脉搏动明显,足趾感觉活动正常。
测T37.1℃,P:53次/分,BP:163/98mmhg。
患者呕吐一次,为大量胃内容物。
医嘱予禁食,注意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右下肢制动24小时,右腹股沟沙袋压迫6小时,注意敷料情况,注意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胃复安针止吐,止血,营养补液等治疗。
☐3月7日,患者今晨约7:25左右时,突发意识障碍加重,伴呼吸微弱,考虑动脉瘤破裂。
请麻醉科会诊气管插管,急查头颅CT。
紧急术前准备,护士陪同送完手术室。
术后转D06。
☐3月9日,患者由D06转入,神志呈浅昏迷状态,侧瞳孔直径2.0mm,对光反射灵敏,GCS评分:2+1+4=7分。
颅内动脉瘤个案护理
• 、严密观察股动脉伤口敷料情况
• 、拔管后按压局部伤口分钟,沙袋压迫
• 、密切观察双侧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 计末梢血运情况
• 、嘱患者穿刺侧肢体伸直小时,平稳小时
• 评价 患者腹股沟穿刺处未发生出血
诊断 体温过高:与颅内出血感染,引流管放置有关 目标 患者体温在一星期内降为正常
• 护理措施 •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 、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 • 、降温半小时后应再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 、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保持床单位清洁
• 、做好心理护理,讲解绝对卧床的重要性
• 、保持床单元整洁干燥,做好基础护理,
• 、将物品放在易取出,待病情平稳时,鼓 励病人自己拿取物品,刷牙洗脸,循序渐 进
• 评价 患者生活部分自理
诊断 有出血的危险:与脑血管造影术后,动脉穿刺部位按 压时间 短,过早活动有关 目标 患者术后小时内腹股沟穿刺处未发生出血
• 围手术期 瘤破裂后绝对卧床休息,尽量 减少不良光刺激,便秘者给予缓泄剂,维 持正常血压,适当镇静治疗。合并脑血管 痉挛时,早起可试用钙离子拮抗剂等扩血 管治疗。
• 使用氨基乙酸,抑制纤溶酶形成,预防再 出血,但肾功能障碍者慎用,副作用有血 栓形成可能。
护理诊断
• 潜在并发症:再出血 • 潜在并发症:电解质紊乱 • 疼痛:头痛 与颅内高压,血液刺激脑膜
健康教育
• 合理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充足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饮食, 如多食谷类和鱼类,新鲜蔬菜,水果,少吃糖类和甜食, 限制钠盐(﹤∕)和动物油的摄入,忌辛辣油炸食物。
• 避免诱因:指导患者尽量避免使血压骤然升高的各种因素, 如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态平衡,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 睡眠,适当运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颅内动脉瘤临床资料分析
颅内动脉瘤临床资料分析颅内动脉瘤临床资料分析引言: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疾病,它是血管壁的局部薄弱点,容易发生出血风险,并且可能对周围神经组织产生压迫。
本文通过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
一、发病情况分析:1. 性别分布: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在男性与女性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2. 年龄分布:病例多在40-60岁之间发生,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但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也有存在。
3. 高危因素:高血压、吸烟、饮酒和家族病史被认为是颅内动脉瘤的主要高危因素。
4. 分布位置:颅内动脉瘤最常见的位置是大脑前循环动脉,其次是大脑后循环动脉和交通动脉。
5. 体系性病变:与血管性肾病、多发性动脉炎、结缔组织病等体系性疾病有关。
二、临床表现分析:1. 无症状性瘤:大部分的颅内动脉瘤是无症状的,通常只有在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时才被意外发现。
2. 头痛:颅内动脉瘤可以引起持续性或间断性的头痛,多数患者表现为突发剧痛。
3. 神经系统症状:瘤体压迫或破裂出血可能导致脑神经受损,包括面部麻木、视力模糊、语言障碍等症状。
4. 体征:可出现颅神经麻痹、脑膜刺激征及脑干受损症状,如复视、眼球震颤等。
三、治疗策略分析:1. 保守治疗:对于小型、稳定的无症状动脉瘤,常规的医学监测和药物控制可能是足够的。
2. 手术治疗:对于大型、破裂性动脉瘤以及有症状的动脉瘤,手术治疗是主要的选择。
目前主要有外科手术、内窥镜手术和介入治疗等方法。
3. 介入治疗:由于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
它包括血管内夹闭、动脉塞栓等。
结论:通过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颅内动脉瘤的发病与性别和年龄有一定关系,其高危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吸烟、饮酒和家族病史。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无症状性瘤、头痛、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治疗策略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应根据瘤体大小、稳定性和症状进行选择。
青少年颅内远端动脉瘤二例报告
青少年颅内远端动脉瘤二例报告青少年是指年龄为15-18岁的一类特殊人群,其颅内动脉瘤发病率低。
颅内远端动脉瘤主要是指远离Willis环、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而位于动脉远端的一类动脉瘤,发病率占颅内动脉瘤的2%-5.5%。
其中,青少年颅内动脉瘤不在Willis环,且位于颅内动脉远端者极为罕见,国内外鲜有相关文献报道,偶见个案报道,故其确切发病率尚未见相关报道。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2例青少年颅内远端动脉瘤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病例报告例1 男,18岁,以“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2d”为主诉入院。
查体:入院时神志清楚,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15分,Hunt-Hess分级I级,四肢肌力均为V级。
行头颅CT检查提示右侧额颞叶出血(图1):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均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
入院后急诊开颅,取右侧翼点入路,术中可见梭形膨大动脉瘤,约10mm×15mm×10mm大小;载瘤动脉为大脑中动脉眶额动脉分支,而与大脑中动脉主干无关。
孤立动脉瘤两端后切除动脉瘤。
出院时患者神志清楚,四肢肌力均为V级。
术后3个月复查CTA、术后6个月复查DSA均提示动脉瘤消失无复发。
例2 女,16岁,以“突发头痛伴左侧肢体无力10h”为主诉入院。
查体:入院时神志清楚,GCS评分为15分,左侧上下肢肌力均为0级,右侧上下肢肌力均为V级。
头颅CT检查见右侧顶叶出血并破入脑室。
CTA检查见右侧顶叶一异常小静脉,不除外血管畸形可能。
DSA检查显示右侧胼缘动脉分支有一直径约2mm的动脉瘤,瘤颈显示欠清,载瘤动脉纤细。
手术采用纵裂入路开颅,于血肿腔前缘右侧胼缘动脉分支处见一2.0mm×2.5mm×2.0mm大小的囊状动脉瘤,血管远端与血肿缠绕并局部闭塞,于动脉瘤近端烧灼载瘤血管并切除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术后合并心衰的案例分析
颅内动脉瘤术后合并心衰的案例分析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血管壁局部薄弱而产生的瘤样突起,好发于脑底大动脉环的动脉分叉和主干的分支处[1]。
由于此处脑动脉壁的肌层先天发育缺陷,同时又是脑血管中受到最大血液冲击的部位,长期血流的压力和冲击力的作用,易使此处脑动脉壁的薄弱点向外凸出,逐渐扩张,从而形成颅内动脉瘤。
而急性左心衰是急性左心心功能不全的简称,有劳累后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病史,有高血压、肺炎、过度输液等诱因[2]。
临床表现为严重呼吸困难、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强迫坐位、大汗、口唇轻微发绀、两肺底干湿啰音,病情危急,可迅速发生心源性休克、昏迷而导致死亡。
1.案例1.1简要案情患者男,72岁,因反复头晕摔倒2天于2016年12月24日05:08急诊平车入院,头部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示:右侧前交通动脉瘤。
12月25日01:32行右侧开颅前交通动脉瘤夹闭+包裹+骨瓣复位+固定术。
12月26日11:30肺部感染合并左心衰。
心功能KILLIP IV予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控制液体量,利尿、强心、抗凝、降低心律等治疗。
12月29日12:14予以经皮气管切开术,呼吸机辅助呼吸。
2017年1月03日由ICU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经过29天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气管切开口闭合,心衰和肺部感染都已控制,于1月22日11:51结账出院。
1.2病史采集的主要内容1.2.1现病史:反复晕倒2天入院。
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CTA示:右侧大脑动脉水平段与垂直段交界处动脉瘤。
DSA:右侧前交通动脉瘤。
1.2.2既往史:2.2.1既往胸前区疼痛病史5—6年,自约20天前发现“高血压”病,自服氨氯地平及阿司匹林治疗。
2.2.2自幼肺结核病史,约1年前复发,胸腔积液,治疗后症状缓解。
2.2.3左侧腹股沟疝病史10余年,未系统治疗。
1.2.3过敏史、家族史:无药物过敏及特殊家族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月15日头、颈椎MRI
双侧脑室旁多发缺血灶 右侧上颌窦囊肿 颈椎MRI未见异常
当天患者因为个人原因离院
3月16日
患者再次来院,感觉头痛减轻,颈 部活动较前好转,但感觉腰痛,并向腿 部放射,久坐困难,行走费力。再次急 诊就诊。被分诊至急诊外科就诊,考虑 “坐骨神经痛”,加用甲强龙等药物继 续输液治疗。治疗后再次离院。
按病因分类
先天性动脉瘤 高血压或脑内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感染性动脉瘤 外伤性动脉瘤
按形态分类
囊性动脉瘤
梭性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
不规则型
按大小分类
小型:<5mm 中型:5~10mm 大型:11~25mm 巨大型:>25mm
按部位分型
①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Willis环前循环 动脉瘤)约占90%,包括颈内动脉-后交 通动脉瘤,前动脉-前交通动脉瘤,中动 脉动脉瘤;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
通过导管将由钛合金制 成的柔软的金属螺旋线 圈放入动脉瘤腔内,使 瘤腔内的血流速度明显 减慢和停滞,逐渐形成 血栓而阻塞动脉瘤腔。
改变局部血流动力学因素
改变局部血流动力学因素
高危人群--“先天优势很重要,
后天努力不可少”
脑动脉瘤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常 发生于30岁到60岁的人群,其中30岁左 右的患者往往因先天性血管薄弱,随着 血流的长期冲击而发生脑动脉瘤;而50 岁以上的脑动脉瘤患者一般因有动脉硬 化,并伴有高血压等疾病而导致动脉瘤 的发生,动脉瘤破裂率也较高。
一旦脑动脉瘤发生破裂,通常瞬间出现 剧烈的头痛, 这种头痛可向颈肩、腰背 和下肢延伸,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 苍白,出冷汗,半数以上出现不同程度 的意识障碍,严重时病人可因发生脑疝 而丧命。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病人可能以突发剧 烈的头痛为唯一的发病症状,因此对此 情况必须作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脑动脉瘤 破裂出血。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8.44x109/L、N 88.3%、 HGB 115g/L、PLT 194x109/L
尿常规:KET(+++)、PRO(-)、ERY (++)、PH 8.0 生化全项:基本正常 肌钙蛋白(-)
3月14日头颅CT
当前诊断
头痛待查
当日予甘露醇静点并留观,拟行头 MRI、腰穿等进一步检查。
内科治疗
内科治疗只能用于未破裂动脉瘤,主要 措施是控制各种能够诱发动脉瘤破裂的 危险因素,如控制血压、戒烟、避免紧 张或者通过各种方法来放松,还要定期 进行影像学检查,监测动脉瘤的大小和 发展的情况。
外科夹闭术治疗
外科夹闭术是1937年 Walter Dandy发明的用动 脉瘤夹夹在动脉瘤的颈部 使之与供血动脉隔离的手 术方式。是一种侵入性的、 技术上相对复杂的操作过 程。
3月16日当日晚间患者出现右眼眼睑下垂,视 物重影。 3月17日再次内科就诊。 3月18日再次予留院观察。眼科会诊考虑右侧 动眼神经麻痹。
3月19日神经内科协助行腰穿检查
3月20日收神经介入科。
3月21日介入检查报告
动脉瘤(多发、双侧后交通) 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部位双囊动脉瘤,近端3x2mm, 瘤颈3mm,远端3x5mm,瘤底有一破囊,左侧颈内动 脉后交通部位可见一个5x7mm动脉瘤,瘤颈5mm。 予动脉瘤栓塞治疗。
体格检查:神清,语利,体位基本自主,血压
125/75mmHg,双肺呼吸音清,无罗音,心率69 次/分,率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 脾未及,双瞳孔等大,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 敏,颈抵抗(+),伸舌居中,口角不偏,四肢 肌张力好,肌力Ⅴ级,腱反射双侧对称,双侧 巴氏征(+),克氏征(-)。
病例分析
患者女性,41岁,2012年3月14日午后来诊 主诉:头痛2小时
现病史:患者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 低头时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全身酸痛、 乏力,但无肢体活动障碍,无视物模糊, 无发热、寒战,无头晕、咳嗽、咯痰,无 胸闷胸痛。
既往体健,自述颈椎病史,具体不详。 月经史正常,育有一子,现月经期。
约1/3的病人,动脉瘤破裂后因未及时诊 治而死亡。多数动脉瘤破口会被凝血封 闭而出血停止,病情逐渐稳定。随着动 脉瘤破口周围血块溶解,动脉瘤可能再 次破溃出血。二次出血多发生在第一次 出血后2周内。
局灶症状主要取决于动脉瘤的部位、毗 邻解剖结构及动脉瘤大小。 动眼神经麻痹常见于颈内动脉-后交通动 脉瘤和大脑后动脉的动脉瘤,表现为单 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内收、上、下 视不能,直、间接光反应消失。 大脑中动脉的动脉瘤出血如形成血肿; 或其他部位动脉瘤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脑梗死,病人可出现偏瘫,运动性或感 觉性失语。 巨大动脉瘤影响到视路,病人可有视力 视野障碍。
预防
有家族史的人要早检查、 早发现、早治疗。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包 括戒烟、限酒、避免情 绪剧烈波动、避免经常 熬夜过度劳累等等。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 病、高血脂等慢性病。
谢谢!
Hale Waihona Puke ②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Willis环后循 环动脉瘤)约占10%,包括椎动脉瘤、基 底动脉瘤和大脑后动脉瘤。
临床表现
动脉瘤破裂前多无症状,但约有半数的 病人在发生大量出血之前有警兆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是由动脉瘤小量漏血所造 成的突发剧烈的头痛;其次是因动脉瘤 增大压迫邻近神经组织而引起的症状 (如一侧动眼神经麻痹)。另外亦有因 血管痉挛而出现缺血症状(如头晕)等。
颅内动脉瘤直接威胁生命和神经功能
80%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脑 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脑动脉瘤第一次破裂 出血的死亡率为15%~20%。如果第一次出 血后病人没有死亡,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 很快就会发生第二次出血,这时的死亡率 就高达80%。因此,脑动脉瘤治疗的目的, 就是要防止动脉瘤破裂出血或再次破裂。 如果临床诊断为脑动脉瘤,即使没有破裂 也需要进行治疗。
脑动脉瘤诊断
CT扫描:判断脑部是否有出血的情况。 腰椎穿刺:对于CT扫描正常者,建议进行腰 椎穿刺。 DSA(数字剪影脑血管造影):对判明动脉 瘤的准确位置、形态、内径、数目、血管痉 挛和确定手术方案都十分重要。目前是诊断 动脉瘤的金标准。 磁共振成像MR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DSA:是无 创性的检查方法,可诊断未破裂的动脉瘤。
确定诊断
脑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局限性异常扩大 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 脑动脉瘤好发于位于颅底的Willis动脉 环分叉处及其主要分支,是重要的、常 见的颅底血管性病变。 主要见于中年人,青年人较少。脑动脉 瘤发病率仅次于脑梗死和高血压性脑出 血,居脑血管意外病人中的第三位,但 死亡率却是第一位的。因此应对脑动脉 瘤的诊断和治疗有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