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与家长沟通知识讲解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与策略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与策略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是确保学生学习和发展顺利进行的关键。
良好的教师与家长沟通不仅有助于传递关于学生的重要信息,还可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利益。
以下是一些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和策略,以帮助教师建立有效的关系。
1.保持开放的姿态和积极的心态教师应始终保持开放的姿态和积极的心态,愿意倾听和理解家长的观点和关切。
这可以通过展示友好和尊重的态度来实现,采取主动的沟通,鼓励家长分享他们的意见和问题。
2.建立定期的沟通渠道3.清晰明确的沟通目标和结果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设立明确的目标和预期的结果。
这可以通过提前准备谈话议程、提供相关材料和清晰的指导建议来实现。
确保沟通内容直接相关并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4.以平等和合作的精神开展沟通教师应以平等和合作的态度与家长沟通,建立伙伴关系。
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分享信息和知识,探讨学生的需求,并制定共同的解决方案。
教师也应尊重家长的文化背景和个人价值观。
5.开放式的问题和倾听技巧教师应使用开放式问题来促进家长的参与和对话。
这些问题鼓励家长提供详细的信息和观点,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
同时,教师也应运用倾听技巧,如眼神接触、积极回应和总结,以表明对家长的关注和重视。
6.积极反馈和赞赏教师应积极向家长提供学生的进展情况和正面反馈。
这有助于增强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并激励学生付出更多努力。
同时,教师还应赞赏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付出和参与。
7.解决问题和冲突的能力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可能会面临各种问题和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冷静、客观地对待,并寻找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
借助谈判和妥协的技巧,教师和家长可以达成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
8.保持敏感性和保密性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保持对家庭和个人问题的敏感性,并尊重家长的隐私。
教师应谨慎处理和保密教育相关的信息,确保只在必要的情况下与其他人分享。
总而言之,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环节。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教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沟通能够促进家校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技巧。
一、做好充分准备在与家长沟通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
这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
通过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教师能够在与家长交流时提供具体、准确的信息,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关心。
同时,教师还应该明确沟通的目的和重点。
是要讨论学生的学习问题,还是行为问题?是要分享学生的进步,还是寻求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有了明确的目标,沟通才能更有针对性,更高效。
二、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沟通的时间和地点也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教师应该尽量选择家长方便的时间进行沟通,比如放学后、周末或者家长的休息时间。
避免在家长工作繁忙或者情绪不稳定的时候进行沟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和误解。
关于地点,最好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私密的环境,比如办公室或者会议室。
这样可以让家长和教师都能够放松心情,专注于交流。
三、保持尊重和理解尊重和理解是沟通的基础。
教师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和感受,不要轻易否定或者批评家长的教育方式。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情况,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可能各不相同。
教师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倾听和理解家长的想法,共同探讨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同时,教师也要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关心。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取得好成绩,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可能会感到焦虑和担忧。
教师要给予家长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让家长感受到教师是和他们站在一起的。
四、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语气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要注意语言的恰当性和语气的温和性。
使用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者过于复杂的句子,以免家长听不懂。
语气要亲切、温和,不要过于生硬或者冷漠。
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

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学生的教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家长和教师之间能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就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人发展。
本文将介绍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技巧,并探讨如何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
第一部分:倾听一方面,教师需要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关切。
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独特的观察和了解,他们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学业表现有自己的判断。
教师应该虚心听取家长的建议,并认真考虑他们的意见。
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倾听家长对教学的期望和要求,了解他们对于教育的价值观念和目标。
第二部分:沟通方式在与家长交流时,教师应该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
面对面的交流是最有效的方式,可以通过家长会、个别拜访等形式进行。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
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教师都应该保持亲切和谦逊,避免用指责或冷漠的语言对待家长。
第三部分:积极反馈教师应该向家长提供积极的反馈,及时告知孩子在学习和行为方面的进展。
这不仅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还能够让家长更好地支持和鼓励孩子。
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家长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孩子的变化和成长,以增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
第四部分:建立信任信任是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积极合作关系的基石。
教师应该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决策,不偏袒任何一方,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合作,向他们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以赢得他们的信任。
第五部分:共同目标教师与家长需要明确共同的目标,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发展环境。
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制定学习和成长的目标,并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明确的目标和评估,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取得进步。
第六部分:理解家长的焦虑在与家长交流时,教师应该理解他们的焦虑和担忧。
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和发展有着巨大的期望和压力,他们渴望看到孩子取得成功。
教师应该耐心倾听家长的忧虑,并与他们一起寻找解决办法。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一、亲近家长,建立信任关系:1.热情接待家长:在家长来访时,热情接待,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尊重,让家长感受到被重视和关心。
2.关注家长的需求:了解家长的期望、关注点和关心事项,在针对性的沟通中满足家长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你对孩子和家庭的关心。
3.提供帮助与支持:主动询问家长是否需要帮助或有其他需要关注的问题,根据家长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协助他们解决问题。
二、及时沟通,保持信息畅通:2.提前预约面谈时间:在与家长进行面谈前提前预约时间,避免因为时间冲突而导致的无法顺利沟通的情况。
3.定期发送通知和反馈:及时向家长发送学校和班级活动通知、学生表现反馈等信息,确保家长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情况。
4.反馈及时详细:在面谈或书面反馈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具体细致的描述和评价,让家长对孩子的情况有更直观的了解,便于针对问题提供有效帮助和指导。
三、沟通技巧,有效解决问题:1.保持冷静和客观:在与家长沟通时,始终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全面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寻找合理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2.倾听和理解:重视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换位思考家长的角度,深入了解家长的关注焦点和期望,使家长感到被尊重和理解。
3.积极回应反馈:对于家长的反馈,有针对性地做出回应,及时解答家长的疑问,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与家长及时沟通进展和处理结果。
4.预防和化解矛盾:对于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提前进行预判,并进行积极的沟通和解释,以减少矛盾的发生和升级。
四、与其他教师、班主任配合:1.信息共享与协同:与其他教师和班主任之间保持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及时将有关家长的信息和反馈交流给相关人员,形成合力解决问题。
2.沟通标准统一: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尽量保持沟通标准的统一,避免给家长造成混乱和困惑。
3.互相支持与借鉴: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应相互支持、借鉴,共同提升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教师该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教师该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对教师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通过与家长的合作,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交流教学进展和学生的表现,并且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下面是一些教师应该掌握的与家长沟通的技巧:1.建立良好的关系:在与家长进行沟通之前,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尽量在开学时就与家长进行个人介绍,并在学年初的家长会中与他们互相交流,了解他们的期望和关注点。
通过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接触,提供帮助和支持,教师可以建立起信任和合作的关系。
2.尊重和倾听: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尊重和倾听是非常重要的。
要确保给予家长充分的关注和倾听他们的观点和关切。
避免中断他们的发言,尽量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求。
3.清晰明确的沟通目标: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明确沟通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在开始之前,可以先列出要交流的主要内容,并确保向家长清晰地传达您想要分享的信息和讨论的问题。
这有助于确保双方都能理解和达到共识。
4.使用正面的语言: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使用积极、正面的语言非常重要。
避免使用过于负面或责备性的语言,以免引发冲突和对立。
相反,使用鼓励和支持的语言,以便家长感到被尊重和被理解。
5.提供具体的信息和举例:在与家长沟通中,提供具体的信息和举例有助于家长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情况和表现。
不要仅仅使用抽象的和一般性的语言,而是提供具体的案例和实例,以便家长能够有更具体的了解。
6.接受家长的观点和反馈:与家长进行沟通时,接受家长的观点和反馈是非常重要的。
尽量保持开放心态,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家长,而是尊重和接受他们的意见。
家长可能提供了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可以帮助改进教学和学生的表现。
7.寻找共同的解决方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教师应该试图与他们一起寻找共同的解决方案。
根据家长的需求和学生的情况,尝试提供一些建议和支持,并与家长共同制定行动计划。
这有助于促进合作和改进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而言之,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对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的沟通

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的沟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学生的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个性特点和学业情况,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与教师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共同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下面将介绍几种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
首先,教师应该尊重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
教师应当从平等互信的角度对待家长,不将自己看作是绝对权威的代表,而要将家长看作是学生教育中重要的参与者。
在与家长交流时,教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尊重家长的意见和看法,不要过于咄咄逼人或抱着默认自己是对的心态去与家长争辩。
其次,教师应该主动沟通,建立定期的家访制度。
教师可以每学期或每月安排一次家访,与家长面对面进行沟通。
通过家访,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情况,也可以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在家访中,教师应先作好准备,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然后再与家长沟通。
在沟通时,教师要做到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反馈,不打断和干扰家长的发言,并适时提问和回应。
第四,教师应当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告知家长。
教师应该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成绩、潜在问题等信息,以便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这可以通过成绩单、课程简报、家长会等方式进行。
同时,教师也应该向家长询问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和问题,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
最后,教师应该与家长合作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矛盾和意见不合的情况。
这时,教师应当保持冷静,理性分析问题的根源,并与家长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要重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尽量达成共识,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制定一致的目标和计划。
总之,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尊重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主动沟通并通过不同的方式与家长交流,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家长合作解决问题。
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技巧

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技巧概述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家长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一、倾听能力倾听是建立有效沟通的基础。
教师应该充分倾听学生家长的观点和意见,尊重他们的想法,避免一味地给予建议或指导。
同时,教师也要倾听学生家长的关切和问题,并积极回应,以增进双方的互信。
二、重视家长的经验和知识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家长对于孩子的了解是无可替代的,他们对孩子的兴趣、特长、困惑等更有深入了解。
教师可以借鉴家长的经验和知识,从中获取更多关于学生的信息,并因此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三、保持及时沟通教师应该与学生家长保持及时的沟通。
无论是正面的反馈还是负面的问题,都应该及时反馈给家长,让他们能够及早了解到孩子的学习状况。
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家长与自己保持沟通,及时了解家长的关切和问题。
四、积极分享学生的成长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家长分享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无论是在学术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的进步,都应该及时与家长分享。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家长的参与感和满足感,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
五、灵活运用多种沟通工具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沟通工具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
例如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等,都可以成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便捷工具。
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双方的需求。
六、培养合作精神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合作精神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互动,共同关心和支持学生的学习。
只有形成积极、和谐的合作氛围,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善于沟通困难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教师应该学会应对这些困难,妥善解决问题,避免沟通中的冲突和误解。
善于沟通困难不仅可以改善与家长的关系,也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
八、注重个体差异学生家长的期望和态度各不相同,教师应该注重对待个体差异。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1. 要尊重家长,把他们当成合作伙伴呀!比如说,别一见面就摆出老师的架子,而是用亲切的语气和家长交流。
就像你面对朋友一样,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这样家长才会更愿意和你沟通呀!
2. 学会倾听可太重要了!别老是自己说个不停,要听听家长的想法。
比如家长说孩子在家的表现,你要用心听,就像竖起耳朵听有趣的故事一样,从中了解更多信息。
3. 说话可得注意方式方法呀,别太生硬了!比如孩子犯了错,不要直接指责家长没教育好,委婉点说:“咱们一起想想怎么帮助孩子更好地进步呢”。
4. 用事实说话才更有说服力呢!别空口白话。
当你跟家长说孩子的问题时,举些具体的例子,像“上次做手工,孩子就不太专心,总是东张西望”,这样家长就更清楚情况啦。
5. 多鼓励家长呀!别老是打击人家。
说句“你家孩子很聪明,只要咱们一起努力,肯定会更棒”,这会让家长信心倍增呀!
6. 表达要清晰明白呀,别含含糊糊的。
像告诉家长需要他们配合的事情,就要明确地说出来,好比“希望你每天能抽出半小时陪孩子阅读”。
7. 得有耐心呀,别着急上火!家长有时候可能不太理解你的意思,你就慢慢地解释,像教小孩子一样,有耐心才能沟通好呀!
我觉得呀,教师和家长沟通就是一门艺术,掌握了这些技巧,就能让沟通变得顺畅又愉快!。
教师如何与家长保持有效沟通

教师如何与家长保持有效沟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学生的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与家长的合作,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然而,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并不总是容易的事情。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教师如何与家长保持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1. 建立积极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的。
为了建立积极的关系,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家长保持联系,关注他们的关切和期望。
定期举办家长会、开展家访活动以及及时回应家长的疑问和反馈,都是建立积极关系的有效途径。
2. 倾听和理解在与家长交流时,教师应该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观点。
了解家长的期望和关注点,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家长的观点,即使意见存在分歧,也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
通过倾听和理解,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将更加顺畅和有效。
3. 及时沟通教师在发现学生问题或者进展时,应该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
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问题还是其他方面的困扰,教师都应该及时与家长分享。
及时沟通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并与教师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此外,教师也应该定期向家长提供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评估报告,以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4. 清晰明了的沟通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应该保持清晰明了的表达。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和复杂的语言,以免让家长难以理解。
同时,教师也应该尽量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以便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5. 积极解决问题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当家长提出问题或者反馈时,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方案,并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教师可以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学生的问题,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结起来,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学生教育发展的关键。
通过建立积极的关系、倾听和理解、及时沟通、清晰明了的表达以及积极解决问题,教师可以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
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技巧

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技巧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有效的沟通不仅能够增进双方的理解与信任,还能够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1、尊重与信任尊重和信任是沟通的基石。
教师要尊重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不轻易批评或指责。
同时,家长也要信任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经验,相信教师是真心为孩子好。
2、积极的态度以积极的态度开启沟通,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避免带着负面情绪交流,而是以解决问题、促进孩子成长为出发点。
3、明确沟通目的在每次沟通前,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明确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是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还是探讨教育方法等。
只有目的明确,才能让沟通更有针对性和效率。
二、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1、面对面交流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通过面对面的交谈,双方可以观察到对方的表情、语气和肢体语言,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
但需要提前预约时间,确保双方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交流。
2、电话沟通对于一些紧急或简单的事情,电话沟通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要注意在合适的时间打电话,避免打扰对方的工作或生活。
3、微信、短信等线上沟通随着科技的发展,线上沟通也越来越普遍。
这种方式方便快捷,可以随时发送信息,但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清晰和准确,避免产生误解。
4、家长会家长会是集中沟通的重要方式。
教师可以在家长会上介绍班级整体情况、教学计划和孩子的普遍问题,家长也可以借此机会与教师和其他家长交流。
三、沟通的内容要点1、孩子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
教师要客观地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表现,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家长也要向教师反映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如完成作业的时间、是否主动学习等。
2、孩子的行为表现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行为表现也是沟通的重要内容。
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与注意事项老师与家长沟通是决定一个学生成绩是否会提升的重要方法,有哪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呢。
以下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与注意事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与注意事项首先,与家长沟通要注意八项:1、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态度和语气。
2、要多途径与家长交流(面谈、电话、短信)。
3、多征求家长的愿望、需求、意见。
4、可以经常更换家园联系栏目里的内容。
5、恰当方式谈幼儿行为问题,与家长沟通。
6、特殊事件主动坦诚与家长沟通(当孩子生病或受伤时,先请医务室孙医生诊断处理一下,再电话通知家长.7、保护家长、幼儿的家庭隐私。
8、冷静处理与家长、幼儿的关系。
其次,在与家长谈论孩子的缺点时,可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1、导入尊重感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对方。
教师通常比家长更熟悉教育知识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规律。
决不能以教训式口吻与家长谈话,特别是当其子女在学校“闯了祸”的时候,教师仍要在谈话时给对方以尊重。
也不能当着学生的面训斥家长,这不仅使家长难堪,有损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家长一旦将这种羞愤之情转嫁于孩子,极易形成孩子与教师的对立情绪。
当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也应平心静气地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既要以礼待人,更要以理服人。
2、流露真诚感用真诚的语言或行动去与对方沟通,使其感动的方法。
以诚感人要求诚与情密切配合,要使人动情,唤起人的真情;以诚感人要做到诚与真结合;以诚感人还必须伴之以虚心,否则难以取得对方的信任。
3、注意谈话形式与方式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应是平等的同志关系,与家长的谈话,切忌用教训式语气,而应像对待同志或客人那样用商量或交流的口气;态度要随和,语气要婉和,语态要真诚,语调要亲切,语势要平稳,语境要清楚,语感要分明,使家长一听就明,能准确把握要旨,领悟当家长的应做些什么,从你的谈话中受到启发。
4、语言务求得体和有分寸语言是心灵的窗子,是一个人综合修养的反映。
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有哪些

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有哪些1.建立积极的沟通氛围首先,老师应该主动与家长建立积极的沟通氛围。
在开始学年或者学期时,老师可以主动与家长进行交流,并向家长介绍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安排,以增加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2.情感倾听老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应该给予家长情感倾听。
情感倾听是一种关注对方感受、表达理解和尊重的沟通技巧。
通过情感倾听,老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家长的需求和关注点,并展示出自己对于家长意见的重视。
3.及时回复老师应该及时回复家长的来函或来电。
即使老师无法立即回复,也应该给家长一个明确的答复时间。
这可以有效地减少家长的焦虑感,并展示出老师对家长的关注和重视。
4.主动沟通5.尊重家长意见老师应该尊重并接受家长的意见。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于孩子的了解和关心是独特而珍贵的。
老师应该认真倾听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并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利用家长的经验和知识,共同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制定方向。
6.清晰明了的沟通内容7.积极解决问题在沟通中,家长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或者困扰。
老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合作,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老师可以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回应,并制定解决方案,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8.资源共享老师可以与家长共享一些有关教育和学习的资源,例如有关学习方法和技巧的书籍、网站或者视频。
这样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积极的沟通氛围、情感倾听、及时回复、主动沟通、尊重家长意见、清晰明了的沟通内容、积极解决问题和资源共享等沟通技巧,可以建立起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合作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与家长沟通要掌握的14个窍门

教师与家长沟通要掌握的14个窍门1. 身体语言:身体姿势、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都是与家长沟通的重要因素。
保持开放的姿态,用微笑和眼神交流传递友好和信任。
2. 倾听技巧:倾听是一种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方式。
当家长向你表达问题或关切时,要专心聆听,不要打断或中断他们。
3. 清晰简洁的沟通: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信息,避免使用行业术语或复杂的语句。
确保家长能够理解你所说的内容。
4. 尊重差异: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
要尊重这些差异,并对家长的观点保持开放和尊重。
5. 关注共同目标:教师和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取得进步和成功。
强调你们的共同目标,并讨论如何共同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6. 双向沟通:家长不仅需要倾听你的观点,你也需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确保沟通是双向的,双方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7. 合作解决问题:当问题出现时,不要责备或指责家长。
而是与他们合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制定行动计划。
8. 及时回应:尽量及时回复家长的来信、电话或邮件。
这样可以表达你对沟通的重视,并让家长感到被关注和尊重。
9. 赞赏积极行为: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积极参与是非常重要的。
向家长表达你对他们的赞赏和感谢,鼓励他们继续参与。
10. 建立信任:建立和家长之间的信任是沟通的基础。
保持承诺、保密家庭信息,以及诚实和透明地处理沟通问题。
11. 掌握适当的时间和场合: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与家长进行沟通。
确保双方都有足够的时间和专注力,以便有效地交流。
12. 借助技术工具:利用现代科技工具,例如电子邮件、社交媒体或在线平台,方便与家长进行沟通。
但要确保使用这些工具是双方都舒适和方便的。
13. 提供资源和支持:教师可以帮助家长找到适当的资源和支持网络,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14. 持续学习和改进:教师应该持续学习和改进自己的沟通技巧。
参加专业培训、阅读相关资料和寻求同事的建议,以提高与家长的沟通效果。
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技巧

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技巧1.开放性沟通:教师和家长应该建立一个开放和平等的沟通环境,让双方都感到安全和舒适,可以坦诚地交流想法和问题。
双方都应该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关注,相互倾听。
2.积极倾听:教师应该倾听家长的关切和意见,以理解他们的观点和期望。
在倾听时,教师应该展现出真诚的兴趣和专注,避免打断或把焦点转移到其他问题上。
3.及时回应:教师收到家长的疑虑或问题后,应尽快回应并提供解决方案。
这样可以增强双方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同时也能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避免指责或批评:在沟通中,教师和家长应避免使用指责或批评的语言。
取而代之的是,采用鼓励和积极的语言来提供建议和支持,以共同解决问题。
5.尊重差异:教师和家长应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需求和优势。
因此,在沟通中,双方应尊重差异,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和目标。
6.合作解决问题:当教师和家长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或挑战时,应共同合作寻找解决方案。
双方可以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意见,并一起制定应对策略,以共同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8.制定共同目标: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制定学生的教育目标,并在沟通中不断跟进和评估学生的进展。
这样可以确保双方在教育过程中保持一致,并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
9.赞扬和鼓励:教师和家长应及时赞扬和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同时也强化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团结和合作。
10.持续学习:教师和家长都应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应对学生的需求和挑战。
他们可以参加教育讲座、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以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
以上是教师和家长沟通技巧的一些重要方面。
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良好的沟通合作,可以共同帮助学生成为自信、有责任心和积极参与社会的年轻人。
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方式

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方式引言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方式是教育教学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方式。
一、面对面交流面对面交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之一。
教师和学生家长可以在家长会、家访、学校活动等场合面对面交流,双方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需求和意见。
这种沟通方式可以减少信息的误解和失真,提高双方的理解和信任。
二、书面沟通书面沟通是一种常见的沟通方式,适用于一些需要详细阐述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书面信函、家长通讯等形式向学生家长传达信息和表达关切。
书面沟通可以让双方更好地组织自己的思维,避免了当面交流时一时语言不当的尴尬。
三、电话沟通电话沟通是一种快速便捷的沟通方式,可以及时解决一些紧急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电话与学生家长进行简短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情况和家长的反馈。
电话沟通能够缩短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方便双方随时进行交流。
四、电子邮件沟通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邮件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沟通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学生家长发送学生的作业、评语等信息,方便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学生家长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教师提问、反馈和建议。
五、学校网站和APP许多学校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和APP,用于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教师可以在网站上发布课程安排、教学资料等信息,学生家长可以通过网站查询学校的通知、家访安排等。
学校网站和APP的建立为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途径。
六、社交媒体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也可以在社交媒体上进行。
教师可以创建班级微信群、QQ群等,方便与学生家长进行实时沟通。
同时,社交媒体也可以成为教师与学生家长分享教育资源和教学经验的平台。
七、心理咨询有时候,学生遇到一些心理问题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和帮助。
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引导。
教师如何与家长建立良好沟通关系

教师如何与家长建立良好沟通关系家长和教师是学生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业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与家长建立良好沟通关系的几个关键要点。
一、倾听和尊重教师需要积极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关切,展示出对他们的尊重。
在家长提出问题或建议时,教师应主动倾听并回应。
同时,教师也需要尊重家长的角色和意愿,理解他们对子女的期望和希望,确保沟通过程中不存在偏见或歧视。
二、及时沟通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及时沟通,将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议、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
此外,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日常沟通也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在放学时与家长简短沟通,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
三、明确沟通目标教师和家长在沟通时应设定明确的目标,确保沟通的重点清晰。
例如,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教师可以与家长约定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定期跟进进展情况。
明确的目标可以提高沟通的效果,使双方更加专注于问题的解决。
四、积极回应家长关切家长往往对子女的教育问题非常关心,教师应积极回应家长的关切,提供帮助和支持。
如果家长对某个学科或教学方法有疑问,教师可以向他们解释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并提供专业的建议。
五、积极分享学生情况教师可以定期向家长分享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表现。
通过成绩单、评语和家长会议等方式,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业进展、优点和改进方向。
这样的分享不仅让家长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也让家长对教师的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六、倡导合作育人要建立良好的教师家长沟通关系,双方应共同认识到教育是一项合作性的事业。
教师需要与家长合作,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和培养计划,共同关注和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与家长的密切合作,教师可以更好地支持和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七、灵活应对不同家长每个家庭和家长的情况都不同,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和策略。
有些家长可能忙于工作或生活,只能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与教师联系,教师应尊重和适应家长的时间和方式。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一、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1.1 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期望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期望。
这包括了对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期望以及对幼儿园教育的认知等方面。
只有了解了这些,教师才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要真诚地倾听家长的意见和想法,不要带有任何偏见。
要尊重家长的选择,即使有时候他们的选择可能与自己的教育理念有所冲突。
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双方才能建立起信任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沟通。
1.2 保持良好的沟通态度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沟通态度。
这包括了热情、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等方面。
只有这样,家长才会愿意与教师分享孩子的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热情是沟通的基础。
教师要让家长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是受欢迎的。
耐心则是沟通的保障。
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家长的诉说,理解他们的困惑和担忧,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细心则能让教师更好地发现家长的需求和问题,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责任心则是沟通的动力。
教师要让家长相信,自己会尽全力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让他们的孩子在这里茁壮成长。
1.3 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为了更好地与家长沟通,教师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这包括了面对面交流、电话沟通、短信通知、微信群聊等多种形式。
不同的沟通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面对面交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它能够让双方更加直观地了解对方的想法和需求,有助于建立深厚的感情基础。
电话沟通则是一种较为便捷的方式,可以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进行实时沟通。
短信通知和微信群聊则可以让家长随时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二、幼儿园教师如何提高与家长的沟通效果2.1 做好家访工作家访是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家访,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也可以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要求。
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有哪些

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有哪些1.建立积极的合作氛围老师应该在沟通中保持友好、尊重和包容的态度。
需要明确表示自己是家长和学生的合作伙伴,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此外,老师还可以积极提倡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和决策,以促进家校关系更为紧密。
2.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老师应该与家长保持持续的沟通,及时地向家长传达重要信息,如学生的学习进度、行为表现等。
老师可以利用现代通信工具,如短信、电子邮件等,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此外,老师还应设立定期的家长会议,提供一个双方交流的平台。
3.倾听和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反馈老师应该倾听和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反馈,展示对家长的尊重和信任。
老师可以定期向家长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的期望、担忧和建议,并根据家长的意见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4.解释教育理念和方法老师应该向家长解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教育。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教育资源给家长,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活动和课程发展。
5.共享学生的进步和成就老师应该与家长分享学生的进步和成就。
可以通过班级通讯、学校网站等方式,向家长展示学生在学习、体育、艺术等方面的成果。
6.提供支持和建议老师应该提供家长需要的支持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教育和成长中的挑战。
可以向家长提供一些教育资源和策略,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辅导孩子。
7.处理冲突和问题老师和家长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冲突和问题。
在面对这些情况时,老师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通过有效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家长一起寻找解决办法,以维护学生和教育的利益。
总之,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石。
通过建立积极的合作氛围、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倾听和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反馈、解释教育理念和方法、共享学生的进步和成就、提供支持和建议,以及处理冲突和问题,可以促进家校之间的合作和互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发展。
教师与家长高效沟通的技巧

教师与家长高效沟通的技巧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高效沟通是确保学生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教师可以使用的技巧,以增强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
1.建立积极的关系:建立积极的、互相尊重的关系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帮助、倾听和理解家长的需求来展示自己的支持。
2.开放和明确的沟通:教师应该保持沟通的渠道畅通,并及时向家长提供相关信息。
沟通应该直接、明确和具体。
避免使用术语或专业术语,而是使用清晰和易于理解的语言。
3.定期的更新:定期向家长提供学生的学术和行为方面的更新。
这可以通过家长会议、通讯簿、电子邮件或在线平台来实现。
确保这些更新中包含学生的进步、挑战和建议。
4.倾听和尊重:在与家长交流时,教师应该倾听他们的观点、意见和担忧。
尊重家长的意见,并通过给予合理回应来展示对家长的重视。
5.确保相互理解:教师应该与家长共同努力,确保双方之间的理解。
这可以通过解释教学目标、课程要求和学生评价标准来实现。
6.解决问题的合作:当问题出现时,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解决。
这可以通过
通过讨论、提供建议和制定行动计划来实现。
7.表扬和鼓励:教师应该及时表扬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并与家长分享这些成就。
这种积极反馈有助于建立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
总之,教师和家长之间的高效沟通需要建立积极的关系、直接和明确地沟通、定期更新、倾听和尊重、确保相互理解、解决问题的合作以及表扬和鼓励。
通过这些技巧,教师可以与家长建立积极合作的关系,共同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与家长言语沟通的策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搞好各项工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家园共育的关键在“沟通”二字,家园双方通过交流彼此的观点、感情,求得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
一、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是成功沟通的开始,一般教师可根据所沟通问题的性质灵活选择。
●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机,在走廊或活动室沟通。
这类沟通三言两语就能解决,且不需要回避他人。
如,告诉家长孩子在某类活动中表现突出,孩子的头发和指甲该剪了,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不爱喝白开水,等等。
这类沟通能有效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为进一步沟通打下良好基础。
●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机,在幼儿园走廊一角或某个地方沟通。
这类沟通一般需要回避他人,家长一般不大愿意让别人知道,幼儿也不愿意教师向家长“告状”,所以教师应单独与家长沟通,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告诉家长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损坏了教玩具,午睡时经常尿床,等等。
●在班上所有幼儿离园后或利用节假日,在幼儿园办公室或幼儿家里等不受干扰的地方沟通。
这类沟通内容往往较复杂,涉及的问题也较严重。
如告诉家长,孩子近来一直不愿意跟同伴说话,对任何活动都不感兴趣,并有攻击、自伤行为。
此时教师可委婉地让家长认识到孩子问题的严重性,并和家长一起分析、查找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掌握非言语技巧研究表明,交往信息中面部表情占55%,声调占38%,语言占7%,因而与言语交流相配合的非言语交流特别重要。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如果能使用以下非言语技巧,效果会更好。
●与家长保持平行的目光交流,避免仰视、俯视的眼光或游离的眼神。
●用微笑、点头等表示对家长的尊重,用身体前倾间或以“对”或“是”等短语回应来表示对话题饶有兴趣,最好能动笔记录家长谈话的要点。
●注意力集中,不要边谈边干其他事情,心不在焉。
●在和家长沟通前、沟通中,要注意观察家长的情绪。
当家长情绪不好时,最好不要“追”着家长谈话,可等家长情绪好转时再沟通。
三、运用恰当的谈话方式笔者常常听到幼儿园教师的抱怨:“家长工作真难做,你好心将孩子的缺点告诉他们,他们却认为你瞧不起他们的孩子,说你偏心。
”有一位刚入园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很弱,一次教师对家长说:“你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吃饭、穿衣、大小便都要人帮忙,你们家长肯定包办惯了,这样的孩子将来怎么办!”家长听了很生气:“我孩子就是不会才来上幼儿园的,什么都会还来干什么?”这位教师顿时感到十分委屈,沟通不成,不欢而散。
其实这位教师的好意如果能换一种表达方式,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比如说“你的孩子又聪明又可爱,我特别喜欢!不过你有点儿太疼爱孩子,帮孩子做的事情太多。
以后我们一起努力来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好不好?像吃饭、穿衣、大小便、收拾玩具这类事情应尽量让孩子自己做,这么聪明的孩子肯定能做好!”这样,家长就会很乐意接受教师的建议。
●在正式谈话开始前,为了避免紧张,可向家长关切地询问孩子的生活情况,如:孩子每天什么时候睡觉、起床,平时喜欢和什么人玩,遇到问题一般愿意跟谁说,等等。
●谈话内容要始终集中在孩子身上,尽量多介绍孩子在园表现,询问孩子在家里的情况。
谈论时如果说“咱们的孩子如何如何,咱们班的孩子怎样怎样”,会让家长觉得很亲切。
●要多倾听家长的意见和看法,不要随便打断家长说话,与此同时还要巧妙答复与引导。
如果始终是教师为主,家长可能会厌烦。
教师越是乐于倾听,家长就越愿意交流。
倾听时可多用开放式的提问,如“为什么”“怎么样”等,尽量少用封闭式的提问,如“是不是”“对不对”等。
●尽可能以第一人称“我”来表达要说的内容,而不要用“你”来提出要求。
如“你的孩子最近经常迟到,我担心他会错过很多非常好的活动”,而不是说“别让你的孩子再迟到了,他会错过很多非常好的活动”。
●交谈一段时间后可略作总结,如“您的意思是……”“您刚才说的话我是这样理解的,您看对吗”,等等,以表示理解和认同。
●谈话侧重点要因人而异。
对于较熟悉、性格直爽的家长,可直接进入正题,指出孩子近阶段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并互相商量对策;对于不大熟悉的家长,开始时可拉拉家常,以了解家长的性格,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谈话;对于脾气急躁、虚荣心强的家长,应多提孩子的长处,并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对于谦虚、诚恳的家长,可直接挑明孩子近阶段的问题并商量对策;对于一些不关心孩子的家长,应直接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对于宠爱、放任孩子的家长,应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并详细分析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表现,使其明白溺爱孩子的不良后果。
●在指出幼儿缺点时不要说“你的孩子今天又犯了什么什么毛病”,而要从侧面切入:“你的孩子最近表现很好,要是在这几个方面改进一下就更好了!”这样家长会比较容易接受意见,也更愿意配合教师的工作。
四、特殊情况的处理――当家长不满时一位父亲发现孩子被同伴打出鼻血后十分气愤,要求教师给一个说法。
这位教师首先承认自己工作失误并表示深深的歉意,接着全面介绍孩子的情况,使家长感到他的孩子是受老师和小朋友关爱的,发生这次事件纯属偶然。
然后,这位教师保证今后将尽力避免发生类似事情,还表示接受建议,希望家长今后对自己的工作多提意见。
这位父亲面对态度诚恳的教师,很快化解了心中的怨气,谅解了教师。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教师能认真分析家长的意见,理解家长的正当发泄,接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就会转变家长的态度,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对待家长的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应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以得到家长的信任和理解。
●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错了,如果确实是自己不对,要诚恳地向家长道歉。
●要始终尊重家长。
如果家长的嗓门越大,自己讲话的声调就要越轻,速度要越慢。
●向家长询问一些可以自由回答的问题,如:“这是如何发生的?”“如果您是我,应该怎样做才好呢?”尽量不要反问,否则会让家长反感。
如:“为什么别的家长没意见?”“为什么你要我这样做?”●让家长将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发泄出来,如果家长的言辞带有侮辱性,则暂时找个借口回避,以后再谈。
●一些教师听到家长的指责和抱怨,往往会本能地为自己辩护,这样只会激化矛盾。
所以,教师应把“不可能”“我绝对没有说过那种话”等辩解词换成“别着急,我查查看”“让我们看看这件事该怎么解决”“您放心,我一定给您满意的答复”,等等。
●不能因为家长的过激情绪而影响对他孩子的看法,应更加关爱他的孩子,这样做的效果远远胜于表白。
――当沟通无效时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冷静分析沟通失败的原因,然后尝试采用迂回的沟通策略。
一位教师经过长期观察,发现班里一位孩子可能患有感觉统合失调症。
在和家长沟通希望其引起注意的过程中,家长却认为孩子没有问题也不可能有问题,甚至认为教师对孩子有偏见。
对此,这位教师既没有生硬地和家长继续交谈,也没有因为家长的不理解而放弃教育责任,而是改变了沟通策略。
教师首先把有关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文章送给家长阅读,然后主动安排家长参加开放日活动。
经过多次观察,家长渐渐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同龄幼儿相比,确实存在差异,便主动找教师沟通。
在教师的建议下,家长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使孩子得到了及时矫治。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论多难沟通的家长,只要辅以灵活巧妙的方式,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确实是为孩子着想的,就能使沟通获得成功。
●绕开态度强硬、性格固执的家长,主动和孩子家庭中较开明的家长进行沟通。
●在各种建议都无效时,可以说“您想怎么办”或“您有什么要求”等,让家长直接面对问题。
●推荐一些相关的育儿杂志、书籍给家长阅读,或建议、安排家长参加有关专家讲座,以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提高家长的认识。
●安排家长参加开放日活动,用事实说话,让家长自己发现问题。
在家长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时,再与其进行沟通。
教师与家长怎样沟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
教师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应当认识到与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却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
” 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
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家长的心理,根据沟通对象不同的情况,以真诚的态度,运用灵活的沟通技巧,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种沟通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以下是自己在与家长沟通时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首先、要讲究交流的一般技巧。
一是教师与家长交谈时应语气委婉。
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先扬后抑。
直述事实这种直接的后果只会导致家长的反感,家长心里就会不舒服,觉得很没面子。
如果换一种方式,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比如教师说;“王晓伟能独立做作业了,今天上课也很认真,进步非常大,但是他不会与同学交往,这不,今天他……”然后教师趁机提出:“我们希望家长互相配合,共同一致教育孩子,来改掉这个不良习惯,使孩子能够做得更好。
”我相信教师这种谈话方式,家长就会很乐意接受。
二是报忧也报喜,教师不能等孩子犯了错误后才去与家长沟通,找家长告状,而平时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情况,谈孩子在校学习,游戏和吃饭等方面的进步表现,以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这是每个孩子家长都较关心并十分乐意接受的。
教师向家长反映情况属实,并注意态度要平和,语气要委婉,这样便于家长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教师要理解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总是最棒的。
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只是一时糊涂,孩子的调皮,是一种可爱。
而孩子在学校碰破一点皮儿,家长就会非常地心疼和紧张。
这时教师要了解父母的角色,认识其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正确公正地评价孩子就显得十分重要。
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以一颗真诚善良理解的心,去表现对孩子的关爱之情,以此换来家长的信赖,家长十分在意教师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态度。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孩子,理解家长的心情,如果教师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她与家长之间的交谈一定会顺利进行,它会让孩子家长感受到教师是诚意喜爱关心自己的孩子,因而家长就会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与之积极配合。
第三、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这是保证与家长顺利交谈的必要条件。
家长出于对学校和教师的信任,将孩子托付给我们,双方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这时如果教师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的意见,虚心听取家长的建议,乐意与家长交谈,那么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
如对爱挑剔的家长,教师不能简单地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之,教师应尽量满足家长的要求,主动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学校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