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8 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4 个字。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4.在本课学习中,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想象力量、自学力量、规律思维力量、朗读力量和语言表达的力量。

教学重点:学会书写 4 个字,并且要生疏 6 个生字。

教学难点: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难点为通过朗读及背诵课文,让学生感受要想看到秀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起他的事情时,只要不断努力,不怕困难,肯定会走向成功。

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今日教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位知名的大诗人,你们快活吗?生:快活。

师:但是,我听说这位诗人特别宠爱接见那些会诵读古诗的小朋友,你们说这可怎么办?生:我会朗读古诗。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师:好极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朗读一下你知道的古诗吧。

生:〔朗读古诗〕师:你们知道这么多古诗,真是棒极了!我想这位唐代诗人王之涣早就想见一见你们了。

〔出示诗人画像〕今日,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他的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板书课题〕二、讲授知1.初读感知师:首先请同学们比照拼音自己读一读古诗。

生:〔自由读古诗〕2.检查读的效果师:刚刚在古诗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生字。

同学们,你们生疏它们吗?〔引导并检查学生生疏本课生字状况〕〔1〕难读字音:千〔出示“千”的生字卡片〕;〔2〕易读错字音:入、日。

〔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3〕需要读准、读好的11个生字:登、楼、白、尽、黄、入、流、千、目、更、层。

〔电脑屏幕显示生字〕3.同桌相互检查,质疑答疑师: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同桌可以相互说一说。

生:〔说说对本文大意的理解,或是对词语、字的生疏。

〕师: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教师帮帮你。

生:〔针对自己不懂的词、句或诗句向全班提出问题,尽量让其他同学来答疑。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描绘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领略到古诗的魅力,激发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诗人、创作背景、历史典故等。

2. 诗歌内容解析:逐句解读诗句,理解诗歌意象。

3. 诗歌意境体会:通过朗读、描绘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4. 诗歌韵律感受:通过朗读、吟诵,体验古诗的韵律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和韵律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诗人、创作背景、历史典故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背景。

3. 诗歌内容解析:逐句解读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意象。

4. 诗歌意境体会:通过朗读、描绘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5. 诗歌韵律感受:通过朗读、吟诵,体验古诗的韵律美。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韵律,分享彼此的感受。

7. 总结: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的魅力和爱国主义情怀。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2. 诗歌背景介绍3. 诗歌内容解析4. 诗歌意境体会5. 诗歌韵律感受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描绘和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对古诗的兴趣?2.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能够感受到古诗的意境和韵律美?3. 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4.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何?是否积极参与,相互交流?5.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上是《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的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古诗二首》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古诗二首》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8《古诗二首》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二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八课《古诗二首》。

这两首诗分别是《望庐山瀑布》和《绝句》。

通过这两首诗,我们将深入了解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以及诗人如何通过简练的文字描绘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韵律和意境。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观察大自然、描绘美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韵律和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庐山瀑布和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观察并表达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细节:让学生描述瀑布的壮观和春天景色的美丽,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

a. 朗读古诗,感受韵律美。

b. 解析古诗,理解诗句含义。

c. 体会诗人描绘瀑布的手法,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3. 例题讲解:以《望庐山瀑布》为例,分析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a. 分析韵律:让学生找出诗句中的押韵字,理解古诗的韵律规律。

b. 分析意境: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描绘诗句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望庐山瀑布》的诗句,创作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小诗。

a. 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b. 交流分享,共同评析。

5. 学习《绝句》。

a. 朗读古诗,感受韵律美。

b. 解析古诗,理解诗句含义。

c. 体会诗人描绘春天美景的手法,感受大自然的生机。

六、板书设计1. 《望庐山瀑布》韵律:押韵字、规律意境:画面描绘、情感体验2. 《绝句》韵律:押韵字、规律意境:画面描绘、情感体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两首古诗,并背诵。

b. 根据今天的学习,任选一首古诗,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

第8课《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8课《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8课《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第8课学习《古诗二首》。

具体内容包括《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我们将深入了解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孩子们对我国古典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朗读、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

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鹳雀楼和庐山瀑布的美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详细过程:(1)展示鹳雀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楼的特点。

(2)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让学生描述瀑布的壮观景象。

2. 学习《登鹳雀楼》详细过程:(1)让学生自读古诗,注意字音和停顿。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讲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分析古诗的韵律美,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

3. 学习《望庐山瀑布》详细过程:(1)学生自读古诗,注意字音和停顿。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讲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分析古诗的意境美,让学生展开想象。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两首古诗的意境。

六、板书设计1.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2)用自己的话描述两首古诗的意境。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2)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3)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通过古诗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古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3)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活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题: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内容:两首古诗《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2)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3)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部分生字词的理解;(2)古诗中画面的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的古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古诗;(2)出示课题,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朗读古诗(1)学生自读两首古诗,注意字音、节奏;(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3)指名读,检查学生朗读情况;(4)全班齐读。

3. 理解诗意(1)学生自读两首古诗,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意;(2)教师讲解古诗中的生字词;(3)学生复述诗意,教师点评。

4. 描述画面(1)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描绘画面。

5. 小组合作(1)学生分小组,讨论两首古诗的异同;(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总结两首古诗的特点。

6. 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教师点评,强调重点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二首》2. 两首古诗的题目、作者、背景简介3. 古诗中的生字词及词义4. 两首古诗的异同点七、作业设计1. 背诵两首古诗;2. 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3. 搜集其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分享。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通用10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通用10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通用10篇)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根据诗意,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一)板题导入1、揭示并解释题目《登鹳雀楼》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用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二、小组讨论,组内纠错。

大声读两遍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做到不错读,不漏读。

(一)个人自学1、学生自主学习(生按提示自学,师巡视指导。

)2、自己检测自学效果:学生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后生字词和整首诗文。

(二)小组纠错和小组内伙伴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轮流读生字词,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三)班内质疑(1)检查正确认读生字词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

(2)课件出示:多音字三、质疑拓展,讨论总结(一)自学自测学生自学,认真朗读诗文,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小组纠错小组轮流朗读诗文,互说诗句的意思,互相纠正错误。

(三)质疑拓展1、指名学生朗读诗文,师生共同纠错。

2、结合重点词语理解重点诗句,进行朗读指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指导:(1)理解诗句学习一、二两行。

指名读一、二两行。

①出示课文插图。

引导学生理解“尽”,指名说说“尽”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尽”就是“完、消失”的意思。

③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朗读感悟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本课包括两首古诗:《江南春》和《登鹳雀楼》。

《江南春》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登鹳雀楼》则描绘了鹳雀楼上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韵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古诗插图、课文插图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诗句,讨论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4. 朗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5.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两首古诗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6. 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为两首古诗配上插图,展示自己的审美情趣。

7.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学习方法。

六、板书设计1. 两首古诗的标题、作者、背景等基本信息。

2. 两首古诗的重点词语、诗句。

3. 两首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为其配上插图,并写一段赏析文字。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是否得到激发,学习积极性是否提高。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课《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课《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课《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
1.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古诗,使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2.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古诗内涵的理解与感悟。
3.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体验古诗的音韵美、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例如:“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表示怀疑的意思,对于学生来说是词汇运用上的一个难点。
-诗歌创作背景: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增强对古诗文意的理解。
-如《悯农》背后的农民艰辛劳作的背景,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辅助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
-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感受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素养。
-例如:古诗中的对自然和劳动的尊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来体会。
其次,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古诗中的情感表达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但有时候他们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还不够丰富。因此,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关于表达和交流的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古诗中的意境理解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在课堂上,我尽量通过图片、故事等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但效果似乎并不如预期。我意识到,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体会和感悟,而不是仅仅依靠外部的解释。因此,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关于古诗意境的思考题,让学生在家长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古诗的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通过图片、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四、教学流程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优质)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优质)
3.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4.看图说说瀑布的样子,了解庐山。
教师要教学生用补白的方法说题目的意思,从而为下面理解诗句打下基础。
三、初读疏通,初知诗意(用时:15分钟)
1.出示带拼音的诗句,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相机正音:读准“紫烟”。
2.认识生字:相机区别“炉、烟”,学写生字“照、炉、烟、挂、川”。
3.能体会诗句的意思及蕴含的哲理。(难点)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谈话导入,引出古诗(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古诗。
2.教师板书《登鹳雀楼》,教学生识记“楼”字。
8古诗二首
教案设计
课题
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安排的是两首古诗,分别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和唐朝诗人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都用凝炼精妙的语言描写了祖国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两首古诗意境深远,极具画面感。《望庐山瀑布》更是富有神奇的想象力。基于教材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充分利用插图来展现美,发挥想象充实美,联系生活发现美,进而动情地表达美。
8.指导学生找到诗中描写这个意思的诗句。
9.指导朗读,理解“欲穷”“千里目”“一层”。
1.学生听读,思考: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哪几句诗写出了这些景物?(1)用笔在诗句中圈画出来。(2)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并用“看到了()的____”的句式说说这些景物。(3)认真读词语。
2.自由读第一、二两句诗,和老师一起画简笔画,理解“白日”就是指太阳。“依山尽”就是指太阳靠着青山,慢慢往下落,直到最后消失在天边。在理解词义中识记“依”“尽”。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8 《古诗二首》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8 《古诗二首》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本单元环绕“家乡”这个主题编排了《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和《黄山 奇石》《日月潭》《葡萄沟》三篇课文,写出了祖国的辽阔和漂亮,激发学生赞叹家乡的 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

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

《黄山奇 石》《葡萄沟》 中以 “陡峭”“五光十色”为示例, 进行了具体的指导。

并在语文园地 “字 词句运用”第二题中加以运用。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对遇到不懂的词句,应先借助 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猜测意思, 再查字典验证。

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本单元以写景的文 章为主,语言优美,生动形象。

课文《黄山奇石》中用“好像”“真像”仿写文中句子, 介绍黄山奇石,并用课文提供的词语介绍某处景物; 课文《葡萄沟》中课后第三题安排了 仿写的练习; 《古诗二首》《日月潭》 等课文中安排了词语的拓展积累,在多篇课文后安 排背诵课文或者片段的练习。

本单元写话安排的是学习写留言条。

通过例文了解留言条的内容,通过例文旁的提示,让学生明白留言条的基本格式,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教学要点1.认识 58 个生字, 读准 4 个多音字, 会 写 38 个字, 会写 32 个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 理解词句内容简说《登鹳雀楼》 写了登上鹳雀 楼看到的景色, 告诉我们人 生的哲理。

《望庐山瀑布》 一诗再现了内容古诗二首课时2的意思。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绘 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壮 丽。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内容,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

5.仿写句子,提升写话能力。

6.积累词语,并能够运用。

7.激发学生认识家乡、 赞叹家乡的情感。

1.借助火车票上的信息认识 8 个生字, 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2.展开想象,用 “像”说句子。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4.学习写留言条。

5.发现描写颜色的词语的构词规律,并 积累相关的词语。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语文教师,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下面是我对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首古诗《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登鹳雀楼》描绘了鹳雀楼上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望庐山瀑布》则以壮丽的瀑布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壮美自然景观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 使学生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诗意。

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为学习古诗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自然景观是什么?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绘自然景观的古诗。

”2. 初读古诗:让学生自主朗读,注意读音、节奏,培养学生的语感。

例如:“请大家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3. 理解诗意:通过挂图、课件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例如:“请大家观察课件中的画面,说说你们看到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4. 品味诗句:分析古诗中的优美句子,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例如:“请大家欣赏古诗中的优美句子,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5.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然后进行背诵。

例如:“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朗读,然后试着背诵。

”6.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古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古诗的内容。

例如:《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优秀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优秀教案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涌诗文。

情感目标: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投影、小黑板,词卡。

教学时间:教学过程:2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谈话。

我们学习了许多首古诗,谁会背涌?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首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写的,是一首古诗。

2.板书课题: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指名拼读“登”(dēng),要求读准后鼻音。

教学登字,指名拼读“鹳”。

3. 解题“登”是登上的意思。

鹳雀是一种鸟儿,样子像鹤。

在山西省永济县有一座楼,常有鹳雀停留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称这座楼叫“鹳雀楼”。

“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录音范读课文。

2. 投影出示课文内容。

3.范读。

4.指名试读。

注意正音要求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学生自读课文。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指名读正音,指名读,齐读指名读诗三、理解诗句1.学习一、二两行。

(2)理解意思。

①出示课文投影。

设置情境: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

(1)指名读一、二两行。

②答问。

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傍晚)你怎么知道这是傍晚的太阳。

课文中称傍晚的太阳叫什么?这轮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在投影上演示太阳落下的情景)它会怎样落下去?(靠着连绵不断的群山落下去)课文中哪个词是“靠着”的意思?(依) 指名回答(太阳、青山、黄河)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还看到什么? 诗人还看到滔滔的黄河,奔腾咆哮着的水流向大海。

指名读,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行。

学生练读一、二两行。

2.学习三、四两行。

(1)谈话。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3)理解。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第8课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学目标:1.学习《望庐山瀑布》。

理解诗的意思,感受庐山瀑布的壮观气势。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背诵古诗,结合诗的内容展开想象,并把想象到的画面说出来。

生字、新词卡片;与诗歌内容相一致的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这首古诗是哪位诗人写的?(李白。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气势豪放,想象奇特大胆,语言清新自然,被称为“诗仙”,和杜甫并称为“李杜”。

著有《李太白集》。

2.借助拼音读古诗。

要读准字音,圈出生字。

3.集体认读生字:炉烟挂流尺疑银4.交流记字的方法。

5.集体反馈。

(1)挂:右半部分是由两个“土”组成的。

(2)流:右半部分不要少写“丶”。

6.再读古诗,读准字音。

三精读古诗,体会意境1.先听老师读古诗,然后说一说这首诗写的是哪里的景色。

(庐山瀑布。

)2.数一数这首古诗共有几句。

(4句。

)3.质疑、解疑,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1)庐山: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2)香炉:指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的一座山峰。

它的形状尖而圆,峰上烟云缭绕,就像一座香炉,因此而得名。

(3)生:产生。

(4)紫烟:紫色的烟雾。

(5)挂前川:指瀑布好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

川,河流。

4.说一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太阳照耀着香炉峰,升腾起紫色的烟雾,远看瀑布就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

湍急的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飞泻下来,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而降。

)5.想一想,在这首诗中,诗人看到了什么?(香炉峰、瀑布。

)6.看到了这样的景象,作者想到了什么?(疑是银河落九天。

)7.观看课件,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四课后延伸拓展1.展开想象,把想到的画面说一说。

2.推荐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建议学生背诵。

1.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谈谈对李白的了解,学生的知识面很丰富,不仅背了不少李白的诗,还知道他之所以被称为“诗仙”,是因为他的诗想象丰富,诗中常会出现凡间没有的奇景。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句中的生字新词,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欣赏能力及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古诗背景介绍:介绍《山行》和《望洞庭》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化意蕴。

2. 诗句解析:逐句解读诗句,解释生字词,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3.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并进行背诵。

4. 意境体会:引导学生通过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

-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审美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卡片。

-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古诗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作者,逐句解析诗句,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3. 互动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4.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并进行背诵。

5. 意境体会:通过多媒体展示或绘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古诗的意境。

6. 总结与作业布置: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布置相关的作业。

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作者:杜牧、刘禹锡- 重点词语: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湖光、秋月等。

- 诗句解析:简要列出每句诗的意思。

作业设计1. 朗读与背诵:学生回家后向家长朗读并背诵所学古诗。

2. 填空练习:根据诗句内容填写空缺的生字词。

3. 意境描绘: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

课后反思1.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0】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部编)8-古诗二首-精品教案

【2020】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部编)8-古诗二首-精品教案

【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诗歌的丰富意蕴.。

3.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蕴含的哲理,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4.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经验将诗歌描绘的景象变得更为丰富.。

【教学难点】深入浅出地理解诗文蕴涵的哲理.。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诗歌的丰富意蕴.。

3.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蕴含的哲理,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1.小朋友,喜欢背古诗吗?谁来背两首听听.。

2.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一首古诗,看老师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登鹳雀楼)3.小朋友,课题上哪个字你已经认识了?(结合学生回答教学生写“楼“,并指导书写)4.课题还有不理解的吗?5.结合学生的疑问,教师讲述(课件出示1):鹳雀楼名称由来:鹳雀,是一种鸟,形状像鹤.。

在山西永济县的黄河边上,有一座楼经常有鹳雀停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鹳雀楼.。

大家看,这就是鹳雀楼.。

(师贴图)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

(课件出示2)要求: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②看看从这首里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你没有读懂?③数一数这首诗有几句.。

1.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

(教师点评)2.领读、齐读.。

三、图文结合,细读品味.。

过渡:(师贴上王之涣人物图)有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他看到了什么呢?咱们一起去看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生”紫烟的“生”让我感到庐山好象妈妈,紫烟就是她的宝宝,这些紫烟宝宝调皮地不停挣脱出庐山香炉峰的怀抱.。
(你的想象真是别具一格),你还能从这个“生”字里感受到什么?
③太阳出来了,紫烟把庐山唤醒了,鸟儿也开始婉转啼叫,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你能读出生机勃勃的“紫烟”吗?
(二)品析“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读一读诗,理解作者的诗情.。
在抓重点词理解这句古诗,感悟这句诗的非凡意境后,再让学生从“疑”字着重体会诗人的如痴如醉,更能让学生从侧面感受到瀑布的形态美.。还是这个“疑”字,让学生真正溶进古诗中,溶进意境中,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这种激情因为诗的魅力而流传千年,学生在激情中吟诵古诗,进而产生了要背诵古诗的高层次需要,教师这时指导朗诵,重点把握读“生”、“挂”字的舒缓生动、“飞流直下”的轻快充沛、“疑”的柔和飘渺、“落九天”的稳重绵长,让学生在自发读与感悟读的层次递进中掌握诗歌节奏韵律和情感脉动,最后发展到激情吟诵,达到熟读成诵的传统要求,用“诵”这种亘古不变的艺术形式再现诗人若干年前的“情”.。
结合诗句猜一猜哪个字是太阳和群山靠得近的意思,(依)再猜猜哪个字告诉我们太阳不见了.。(尽)(板书:依 尽)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小朋友,见过夕阳西下的景象吗?(学生描绘)
看到这么美的情景你会情不自禁地说些什么呢?
教师动情地以描绘作结:(课件出示4:夕阳落山图)太阳渐渐收起刺眼的光芒,连绵起伏的群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
2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诗歌的丰富意蕴.。
3.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蕴含的哲理,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1.小朋友,喜欢背古诗吗?谁来背两首听听.。
2.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一首古诗,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课题:登鹳雀楼)
5.学生练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
课外作业新设计
1.解释词语
生: 遥: 三千尺: .。
2.把这首诗带动作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3.用自己的话说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
参考答案:
1.生:烟雾冉冉升起的样子.。
遥:远远地.。
三千尺:形容瀑布很长.。
2.略.。
1.引导:这是一个怎样的瀑布?(课件出示10:庐山瀑布图):飞流直下三千尺.。
从“飞流直下”看出瀑布快、急、猛.。从“三千尺”看出瀑布太长了.。
2.瀑布的快、急、猛、长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板书:快 猛 长)
这瀑布简直太雄伟太壮观了.。
(三)品析“疑是银河落九天”.。
(课件出示11:银河图,仙境图):疑是银河落九天.。
3.那奔流直下的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尺,恍惚间好像银河从云端坠落.。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香炉峰 生 快 猛 长 疑
热爱 赞美
【教学反思】
低年级儿童的语言特点就是形象具体,如何将抽象简练的语言变成学生可以理解的生活语言,如何使抽象概括的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明晰的印象,这是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
4.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经验将诗歌描绘的景象变得更为丰富.。
【教学难点】
深入浅出地理解诗文蕴涵的哲理.。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1.请小朋友打开书,自由地读读诗,看看图,想一想:诗人王之涣登上楼以后看到了什么?
2.交流:你和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看到了什么呢?
在交流过程中相机地送一些词语帮助他们积累.。(课件出示3)如:连绵起伏的群山、奔流不息的黄河等.。(板书:群山 黄河)
3.作画:假如老师想把你们看到的画下来,你能帮帮我吗?
(1) 在师生共同的作画中达成一致:太阳要和山靠得近些,并且在一点一点往下落,最后太阳躲在大山背后不见了.。(板书:夕阳)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吟诵.。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背下这首古诗)
四、指导背诵古诗.。
1.谁会背这首古诗?
(指名吟诵,评价朗诵)
2.你能从这首诗中体会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诗人赞美了瀑布的壮美.。
②诗人也抒发了对秀美山川的热爱.。(板书:热爱 赞美)
3.带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引导:同学们,看图,(课件出示9:香炉峰图):日照香炉生紫烟
这是什么地方?(香炉峰)你还看到了香炉峰上有什么?(板书:香炉峰)
我们还看到在阳光的照射下,香炉峰的晨雾变成了紫色,袅袅浮游,非常动人.。
2.这一句诗中哪一个字写出了紫烟的美?(生)能说说你的体会吗?(板书:生)
①“生”紫烟的“生”把紫烟写活了,好象源源不断地产生着.。
(一)交流识记字形.。
(课件出示13)出示生字课件:田字格:照 炉 烟 挂 川
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1.加一加:“火+户”是“炉”,“火+因”为“烟”,“扌+圭”是“挂”.。
2.数笔画:川
(二)指导书写.。
教师在黑板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
(课件பைடு நூலகம்示2)
要求:
②看看从这首里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你没有读懂?
③数一数这首诗有几句.。
1.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教师点评)
2.领读、齐读.。
三、图文结合,细读品味.。
过渡:(师贴上王之涣人物图)有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他看到了什么呢?咱们一起去看看.。(贴上小朋友人物图)
3.小朋友,课题上哪个字你已经认识了?(结合学生回答教学生写“楼“,并指导书写)
4.课题还有不理解的吗?
5.结合学生的疑问,教师讲述(课件出示1):鹳雀楼名称由来:鹳雀,是一种鸟,形状像鹤.。在山西永济县的黄河边上,有一座楼经常有鹳雀停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鹳雀楼.。大家看,这就是鹳雀楼.。(师贴图)
3.那这句话应该怎么读呢?
(学生自由练习读,努力读出如梦似幻的飘渺感.。)
4.李白在庐山的瀑布中陶醉了,我们在李白的诗歌中陶醉了,想跟着老师来读这首《望庐山瀑布》吗?
(课件出示12):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导朗读,注重节奏韵律,重点把握“生、挂、飞流直下、疑、落九天”)
在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点来落实.。
读诗看图,感受诗意.。
课文插图能够帮助学生明像入境,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诗看看图,说说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了课文插图的提示,学生一下就知道了诗句描写的景物.。
画一画诗,解读诗意.。
从现有的插图感受诗意,这是浅层次的理解,是感受,不是感知.。要想让学生深切地体会“白日依山尽”这种落日冉冉而降,依依不舍的情态,光凭课文插图是不够的.。我让学生指导我把诗人看到的画下来,学生在指导的过程中强调了太阳是靠着山很近的,一点一点落下去的.。在作画的过程中,学生轻而易举地就感悟到了“依”感悟到了“尽”.。
(指导学生朗读)
4.继续作画:我们在楼上还看到了黄河,黄河是怎样的一条河呢?(学生自由谈,把他们搜集到的资料和大家分享.。)
(课件出示5)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 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两岸缺乏湖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30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 米.。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趣”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成为孩子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扎实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①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你有没有登高的经历呢?
学生畅谈:自己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历.。
②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什么呢?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板书:站得高 看得远)
③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怎么样呢?
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把《登鹳雀楼》的意思说一说.。
3.把本课学到的生字每个写四个.。
答案:
1.略.。
2.太阳渐渐收起刺眼的光芒,连绵起伏的群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滔滔的黄河水奔向大海.。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3.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1.老师和你们一样,被这奔腾飞泻的瀑布深深吸引.。站在这瀑布下的李白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①他应该陶醉不已.。
②他也许觉得自己到了仙境.。
③他被这壮美的瀑布迷住了,好象不知道究竟是在人间还是在天上.。
2.(说得太妙了!老师觉得你的思维火花真灿烂)你从哪个字能体会到李白的这种心境?(板书: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