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笔记纯手打
城市规划原理整理笔记
名词解释1.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2.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3. 城市规模:指城市的大小,它涵盖有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三层含义。
通常城市规模指城市的人口规模4. 城镇体系规划: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5. 区域规划: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6. 城市性质: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7. 城市人口:指常年居住生活在城市地域范围内并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的人口8. 城市结构: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9. 居住区: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
10.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再生产变化量,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与年平均人数的比值。
11. 机械增长率:一定时期内,迁入城市的人口与迁出城市的人口的净差值与年平局人数的比值。
12. 城市形态: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份在空间地域的分布状态。
13. 城市中心:城市居民社会生活集中地地方。
14. 居住组团:居住组团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15. 城市总体规划:一定年限内对城市市区、郊区及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地区各项发展建设的综合部署。
16. 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一、城市与乡村(一)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掌握)(新)1、城市的基本特征(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4)城市具有系统性2、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1)集聚规模的差异(2)生产效率的差异(3)生产力结构的差异(4)职能差异(5)物质形态差异(6)文化观念差异3、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主要是从物质联系、经济联系、人口移动联系、技术联系、社会作用联系、服务联系以及政治、行政组织联系。
(二)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特点(熟悉)(新)1、城市的社会经济特点工业和服务业(也可称为非农经济)是城市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2、乡村的社会经济特点农业和畜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一)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了解)P8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推动力量主要包括自然条件、经济作用、政治因素、社会结构、技术条件等。
现代城市的发展凸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动力机制是:(1)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
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存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因。
(2)科技革命与创新。
科技进步是推动城市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方面科技革命与创新本身可以催生新的技术门类和产业部门;另一方面又可以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使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进而优化整个社会的产业构成,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3)全球化与新经济。
全球化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4)城市文化特质。
城市文化特性的凸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
(二)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差异(熟悉)(新)P81、阶段:城市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农业社会的城市、工业社会的城市和后工业社会的城市。
2、差异:农业社会的城市没有起到经济中心的作用,城市内手工业和商业不占主导地位,而主要是政治、军事或宗教中心;工业社会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与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同时,工业文明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交通拥塞、生态失衡等城市问题;后工业社会的城市:生产力以科技为主体、以高新技术(如信息网络、快速交通等)为生产与生活的支撑,文化趋于多元化。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第二篇城市与城市规划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城市的产生与定义1、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农业与畜牧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2、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城市就是生产发展与人类第二次分工的产物。
城市就是伴随着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3、城镇就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一般就是工业、商业、交通与文教的集中地,就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城市的发展1、古代城市的发展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要求,最初就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后来就是防御部落战争。
中国古代一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都有深而广的城壕。
欧洲罗马时期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不少罗马营寨城,后来成为欧洲城市发展的基础。
欧洲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将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沟、架设吊桥。
在城市的平面布置中,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的问题。
兵器技术的进步也影响到了城市的建设。
中国在宋代,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建设,使得一些城墙或加厚,或在土墙外包砖。
对欧洲的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
在中国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
罗马帝国时期,奴隶主依靠掠夺奴隶与殖民地大量的财富,驱使奴隶无偿地为她们建造罗马城及豪华的宫殿、寺庙、浴池、斗兽场等。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中国的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就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按照规划新建规模很大、布局严整的都城。
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很长的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规模很小。
真至17世纪,英、法、德建立君权专制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都城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
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然而欧洲与中国在土地所有制上有很大的差别。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城市规划原理笔记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的产生和定义1.城市定义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是伴随私有化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
最早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2.与农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居民从事的职业)、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3.现代城镇的定义包含3个本质特征: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
我国的城镇可以分为直辖市、市和镇,还可分为地级市和县级市。
第二节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大概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即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称为前工业时期、工业化时代,或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古代城市影响因素:A 防御的要求B 社会形态的发展(社会阶层)C政治体制的影响中国封建城市的中心是政治中心,如宫殿、官府衙门。
而欧洲封建城市的中心往往是神权统治的中心——教堂。
D 经济发展的影响2.近代城市的发展农业的产生——第一次产业革命——出现定居的居民工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影响因素A 城市工业的发展人口的聚集;城市布局变化:居住地、仓储用地、商业及工业建筑、金融机构、商务贸易活动中心、交通工具的改变导致道理系统布局的变化。
城市类型有所增加:港口贸易城市、矿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以某种产业为主的城市。
原来的一些大城市则发展为工业、商业、金融、贸易等综合功能经济中心。
B 环境影响C 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城市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生产和人口的聚集,促使城市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的聚集,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
工业的发展、工业门类的增加、科技的进步、多种产业的协作、科技的交流,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
商品的交换和集散、信息的发达、人口的集中和流动使城市成为物流、人流、信息流的中心。
3.二次大战后的城市发展第3节城镇化1.城镇化的定义——是农业人口和农业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和过程。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供参考)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的概念: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城市的本质: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大系统。
经济子系统、政治子系统、交通通讯子系统、空间子系统。
城市形成: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城市是生产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结构,居民的人口规模。
城市化的含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市化水平: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土地使用的配置;城市空间的组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城市规划的内涵:(1)理想主义:城市规划的价值观;以未来为取向的基本准则。
(2)实践思想:城市规划的社会意义;城市规划作用的体现。
(3)理性思想:城市规划方法论基础,合理性的所在。
(4)系统思想:城市规划的基本思维方法。
(5)生态思想:城市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质量。
(6)保证规划实践和发挥作用的基础。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周朝:中原地区游牧生活的结束;丰、镐两座京城;召公和周公相土勘测定址,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城市建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
战国:《周礼·考工记》,在周代“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阖闾城;范蠡,《孙子兵法》;赵国,北方特点,高台建设;《管子·度地篇》“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统一协调,城市的空间布局采用功能分区制度,以发展商业和手工业。
注规城市规划原理笔记47页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计划出版社2011版)一、城市与城市发展1。
定义:公元前3000年左右,城市归根到底是剩余物资的交换和争夺而产生的,也是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1)城市产生的定义: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是以行政和商业活动为基本职能的复杂化、多样化的客观实体.2)城市功能的定义:城市是工商业活动集聚的场所,是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群聚居的场所。
3)城市集聚的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集聚,高密度的人口、建筑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4)城市的区域定义: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与周围广大区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具有控制、调整和服务等职能。
5)城市的景观定义:城市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包括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建筑物的多样化和空间利用的多样化。
它包括了自然环境却又是以人造物和人文景观为主的一种地理环境.6)城市的系统定义:城市是一个复杂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自然一社会复合的巨系统. 城市定义共识:城市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2.城市基本特征:概念是相对存在的;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具有系统性(经济、政治、社会、空间环境和要素流动子系统)3。
当今城市地域的新类型1)大都市地区,美国最早,是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以及与其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临接地域的组合,它是国际上进行城市统计和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是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产生的城市空间形式。
实例:加拿大的国情调查大都市区,英国的标准大都市劳动区、大都市经济劳动区,澳大利亚的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瑞典的劳动一市场区,日本的都市圈,美国的大都市统计区.2)大都市带,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首先提出了大城市带的概念:有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活动存在密切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5篇材料)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5篇材料)第一篇: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人类的第一次大分工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与河流关系密切2.城市的形成(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要点: ⑴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⑵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城市。
3.城市形成的条件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4.城市的定义(三要素包括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三个方面。
5.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6.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的共同作用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
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2.城镇化的含义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具体包括: ⑴人口职能的转变;⑵产业结构的转变;⑶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3.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⑵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⑷城市化水平高,不仅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农业人口的减少产生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农业人口的剩余也成为城市化的推动力。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8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读书笔记本书作者:吴志强、李德华本书分为五篇22章:第一篇城市与城市规划;第二篇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机器分析方法;第三篇城乡空间规划;第四篇城市专项规划;第五篇城市规划的实施。
二十二章内容分别是:城市与城镇化,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城市规划体制,城市规划的价值观;生态与环境,经济与产业,人口与社会,历史与文化,技术与信息;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城市用地分类及其实用性评价,城乡区域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乡住区规划,城市设计,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城市开发规划,城市规划管理。
第九章技术与信息一、人类技术的进步及其对城市的影响除却原始社会阶段,人类技术发展可以简单地分为手工技术阶段、工业技术阶段和信息技术阶段。
1784年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以及其技术为主导的技术时代到来。
技术的发展影响了城市中人类的生活组织形式,影响了城市经济与产业组织,也对环境造成了深刻影响,但最终这些影响会在地球表面留下它的空间投影。
未来的城市必须重新思索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永续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自身技术的发展1、城市规划技术技术进步对城市规划学科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推动这一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新技术的进步对城市规划领域的促进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城市规划中的计量模型的应用;二是城市规划的成果表现与沟通交流方法的改善;三是城市规划管理能力的提高。
现代城市规划在早期被认为是一种物质空间形态的规划与设计行为,规划编制在很长时间内更多地依赖于思想和理念而存在。
1960年以后,城市规划引入了系统规划理念,规划工作被定义为系统控制的一种形式,这一思想带来了规划技术的重大变化。
第一,需要了解城市这一复杂系统是怎样运行的;第二,一旦城市被看成不同区域位置的更能活动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系统,那么一个局部所发生的变化将会引起其他局部的相应变化;第三,认识到了城市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的,城市规划被看做一个在不断变化的情形下持续的监视、分析、干预的过程;第四,把城市看做一个相互关联的功能活动系统,规划需要处理的范围更广,影响更深远。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第二篇城市与城市规划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城市的产生与定义1、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农业与畜牧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2、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城市就是生产发展与人类第二次分工的产物。
城市就是伴随着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3、城镇就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一般就是工业、商业、交通与文教的集中地,就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城市的发展1、古代城市的发展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要求,最初就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后来就是防御部落战争。
中国古代一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都有深而广的城壕。
欧洲罗马时期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不少罗马营寨城,后来成为欧洲城市发展的基础。
欧洲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将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沟、架设吊桥。
在城市的平面布置中,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的问题。
兵器技术的进步也影响到了城市的建设。
中国在宋代,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建设,使得一些城墙或加厚,或在土墙外包砖。
对欧洲的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
在中国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
罗马帝国时期,奴隶主依靠掠夺奴隶与殖民地大量的财富,驱使奴隶无偿地为她们建造罗马城及豪华的宫殿、寺庙、浴池、斗兽场等。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中国的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就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按照规划新建规模很大、布局严整的都城。
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很长的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规模很小。
真至17世纪,英、法、德建立君权专制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都城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
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然而欧洲与中国在土地所有制上有很大的差别。
个人复习笔记城市规划原理大全
个人复习笔记规划原理全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0 个知识点1、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6 个理论1)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
1950 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通过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是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
2)经济学理论:城市产业分基础产业(城市发展的关键)、服务业产业。
3)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依赖、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交通通讯理论:1962 年梅耶《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5)经济全球化理论6)城市进化理论:绝对集中(城市不断增长)、相当集中(城市人口增长仍然高于郊区)、相当分散(郊区增长超过城市)、绝对分散(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3、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公共领域:主导、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提供可能性、约束性。
物质环境优化表现为可达性、外部效应。
4、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60 岁以上占10%或65 岁以上占7%)、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5、城市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1)英:费希尔、克拉克三部类:第一、二、三产业2)美:贝尔三个历史时期: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6、城市化含义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7、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前期主要表现为工业化的进程,要求并促进人口向城镇积聚。
城市化后期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所直接带来的生产集约化、生活集约化、管理科学化和文教科技的进步等。
8、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美英格尔斯:现代化社会的指标都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9、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发展必然要开发和利用周围地区的各类资源,因而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条件、发展前景密切相关,互为牵制。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笔记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0 个知识点1、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6 个理论1)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
1950 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通过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是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
2)经济学理论:城市产业分基础产业(城市发展的关键)、服务业产业。
3)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依赖、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交通通讯理论:1962 年迈耶《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5)经济全球化理论6)城市进化理论:绝对集中、相当集中、相当分散、绝对分散。
3、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公共领域:主导、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提供可能性、约束性。
物质环境优化表现为可达性、外部效应。
4、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5、城市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1)英:费希尔、克拉克三部类:第一、二、三产业2)美:贝尔三个历史时期: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6、城市化含义(育明教育注:2006 年北京大学城规原理考察过“逆城市化”)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7、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前期主要表现为工业化的进程,要求并促进人口向城镇积聚。
五年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城市化后期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所直接带来的生产集约化、生活集约化、管理科学化和文教科技的进步等。
8、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美英格尔斯:现代化社会的指标都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9、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发展必然要开发和利用周围地区的各类资源,因而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条件、发展前景密切相关,互为牵制。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4)
第五章主要专项17个知识点1、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1)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对外(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城市交通(道路、轨道和水上)2)城市交通系统:3个系统组成:交通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道路系统(通道);交通管理系统(管理与控制)。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是与城市用地布局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的规划工作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1)影响道路系统布局的因素要有利于交通分流。
为交通组织和管理创造条件(不越级衔接、尽量正交;交叉口道路不超过5条,交叉角不小于60不大于120。
与对外交通衔接得当。
(3)满足环境和管线布置的要求道路最好能避免正东西方向,应有利于夏季通风、冬季抗御寒风。
避免过境交通穿越市区、交通性道路穿越生活居住区。
道路规划为工程管线的敷设留有足够的空间。
3)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程序现状调查,资料准备及图纸;道路系统初步规划方案(功能、骨架要求);交通规划初步方案(交通量预测及分配,道路面积密度的预测);修改道路系统规划方案(深入研究道路红线、断面、交叉口);绘制道路系统规划图(含平面图、横断面图);说明书。
4)城市道路分类按城市骨架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按道路功能分类:交通性、生活性道路。
5)城市干道网类型方格网式道路系统:地形平坦,利于布置,对角联系不便,非直线系数大,穿越中心区。
环行放射式道路系统:以广场组织城市,利于联系外围,环形干道利于中心外的市区和郊区联系。
放射形干道易把外围交通引入市中心,环行干道使城市呈同心圆扩张。
自由式道路:非直线系数较大,较易形成活泼、丰富的景观效果。
混合式道路系统:方格网+环形放射式的大城市发展后期效果较好。
链式道路网,由一两条主干道作纽带,串联较小范围的道路网,兰州。
6)城市各级道路的衔接原则: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让交通,适当分离(公路与城市道路)。
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不得直接与城市生活性道路、交通性次干道相连。
对于特大城市,可直接引到城市中心地区边缘,连接城市外围高速公路环路,再由此环路与城市快速路相连。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详细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讲城市与城市规划1.城市的含义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内涵①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②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③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④用地相对集聚⑤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资设施和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⑥是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方面的需要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⑦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延续发展的使命2.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城市工业社会城市后工业社会城市早期城市特点平面布局:体现阶级对立、居住的等级制礼仪思想的影响兼顾自然地形的变化功能:防御中心地(政治宗教)中世纪城市线形网络特点城市规模不大(特例:拜占庭(东罗马)在公元前11世纪人口规模已达100W)城市网络开始形成城市的贸易性增加,港口城市有所发展近代城市区域性密集区特点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工业城市大量兴起城市分布的不均衡,形成区域性的城市密集区沿海岸线或淡水河流;内河入海口,资源分布广的区域城市发展的区域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城市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城市基本职能越强,城市发展越快城市发展的人文生态学理论城市发展的交通通讯理论城市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理论经济全球化:指基本信息、技术、劳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量、重组的过程,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相互融合、依赖、竞争和制约的趋势。
特征:A.企业全球化B.生产全球化C.贸易全球化D.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E.金融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F.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和国际经济组织日益健全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社会分四个阶段:a.“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社会初始期] b. “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社会成熟期] c. “相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初期] d. 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成熟期]3.城市与乡村4.1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①集聚规模的差异②生产效率的差异③生产力结构的差异④职能差异⑤物质形态差异⑥文化观念差异4.2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从物质联系、经济联系、人口移动联系、技术联系、社会作用联系、服务联系、以及政治组织联系4.3我国城市建制体系①人口集聚规模 100w以上特大城市50w~100w 大城市20w~50w 中等城市20w以下小城市城市化及其发展城市化的定义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有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第二篇城市与城市规划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城市得产生与定义1、随着生产力得提高,出现了农业与畜牧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成为主要得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得居民点。
2、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这就就是人类得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城市就是生产发展与人类第二次分工得产物。
城市就是伴随着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得。
3、城镇就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得居民点,一般就是工业、商业、交通与文教得集中地,就是一定地域得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城市得发展1、古代城市得发展人类最初得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得要求,最初就是防止野兽得侵袭,后来就是防御部落战争。
中国古代一一些城市得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都有深而广得城壕。
欧洲罗马时期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不少罗马营寨城,后来成为欧洲城市发展得基础。
欧洲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将封建主得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沟、架设吊桥。
在城市得平面布置中,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得问题。
兵器技术得进步也影响到了城市得建设。
中国在宋代,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并直接影响到城市得建设,使得一些城墙或加厚,或在土墙外包砖。
对欧洲得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很大得影响。
社会得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得反映。
在中国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得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得面积。
罗马帝国时期,奴隶主依靠掠夺奴隶与殖民地大量得财富,驱使奴隶无偿地为她们建造罗马城及豪华得宫殿、寺庙、浴池、斗兽场等。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着直接得影响。
中国得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就是统一得中央集权得国家。
按照规划新建规模很大、布局严整得都城。
欧洲得封建社会,在很长得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规模很小。
真至17世纪,英、法、德建立君权专制得国家,这些国家得都城才有了较大得发展。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得发展形态。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纯手打.doc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的产生:1、城市最早是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城指军事防御产生的,市指商品交换产生的2、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剩余产品交换和争夺、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3、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度时期出现的4、世界最早的城市出现在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埃及的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都是农业发达较早的地区5、城市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象征6、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的结果城市产生的定义: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城市聚集的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聚集,高密度的人口、建筑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当前所获得的共识:城市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城市的基本特征: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4、城市具有系统性乡村的基本特征:1、人的活动、建筑的区域、居住地、生产地等的相对分散是基本特征2、同一地区的人们生活有明显的同质性3、大部分生活资料可直接来源于土地4、社会结构较单一5、能源使用多样6、如同城市的变化一样,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驱使之下,乡村在各地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1、聚集规模差异2、生产效率差异3、生产力结构差异4、职能差异5、物质形态差异6、文化观念差异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1、他们有着很多不同之处,但仍是一个统一体,不存在截然的界线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与进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象愈发明显3、城乡社会、经济以及景观和聚落都具有连续性城市与乡村联系的要素:1、物质联系2、经济联系3、人口移动联系4、技术联系5、社会作用与联系6、服务联系7、政治、行政组织联系城市社会经济的特点:1、工业和服务业可称之为非农经济,是城市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2、城市社会的经济形式多样3、城市经济分为: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外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为主的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部类,和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内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为主的经济活动的非基本经济部类。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总结~
1)基本经济部类和非基本经济部类:基本经济部类是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外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为主的经济活动,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动力;从属经济部类--非基本经济部类,则是为了满足城市内部的产品或服务需求。
【笔记】2)什么是城镇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城市化进程的四个基本阶段):集聚城市化——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和过程(包括人口职业、产业结构、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
其显著的特征是由于巨大的城乡差异,导致人口与产业等要素从农村向城市单向集聚。
郊区化——随着城市环境的恶化,人们收入水平差距的加大以及通勤条件的改善,城市中上阶层开始迁居到市郊或外围地带,该阶段的显著特点是住宅、商业服务部门,事务部门以及大量就业岗位相继向城市郊区迁移。
逆城市化——随着郊区化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大都市区人口外迁出现了新的动向—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更大的外围区域迁移,出现了大都市区人口负增长的局面。
再城市化——面对城市中由于大量人口和产业外迁导致的经济衰退、人口贫困、社会萧条等问题,许多城市开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努力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城市功能,来吸引一部分特定人口从郊区回流到中心城市。
【课件】3)解释:“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前朝一夫。
” p19(工匠规划的城市是方圆九里,每边设三座城门,城中九条南北向道路九条东西向道路,南北向道路宽九轨,(宫殿)左边是祭祀的庙堂(太庙),右边是社稷只坛,朝廷在前,市场在后,市场的大小如一夫之地,即方百步,东西、南北各长140米左右。
)【百度】4)现行城乡规划法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笔记】5)城市环境的容量与质量P88-89:容量——是指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
(包括城市人口)质量——指城市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城市规划原理学习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学习笔记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 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辖的意义。
2. 我国1955年曾规定市、县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常住人口数大于2000人,非农业人口超过50%以上,即为城市型居民点。
工矿点常住人口如不足2000人,在1000人以上,非农业人口超过75%,也可定义为城市型居民点。
3. 城市是由于人类在集居中对防御、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要求而产生,并随着这些要求的变化而发展。
4. 城市的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即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代、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5. 通常把农业的产生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使人类社会出现了定居的居民点。
近代的工业革命,也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6. 一般把英国人瓦特在1784年发明蒸汽机作为工业革命的标志。
7. 古代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城市与防御要求;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8. 人工能源及加工业的集中造成城市的发展、规模的扩大,是工业社会城市发展的模式。
9. 城市化一般简单的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口职业的转化、产业结构的转化、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10. 人口按其从事的职业一般可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第二、三产业人口)。
按目前的户籍管理办法又可分为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
11. 城市化水平也从一个方面表现社会发展的水平,表示工业化的程度。
12. 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城市化水平和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13.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稳定阶段。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内容总结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一、居民点的形成(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没有给定的居民点(穴居与树居等);母系氏族群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劳动集体,但无固定居民点;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固定居民点出现二、城市的形成(奴隶社会)私有制出现;城、沟、池的出现-—防卫性功能“筑城以卫君”;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商业、手工业分离,促使城市的出现三、城市的定义1。
城市是以非农业生产、人口集聚为重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城市界定的要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以及城市设施、人口密度。
3.我国城市规模顶级:特大(≥100万)、大(100>X≥50)、中(50>X≥20)、小(<20)第二节:城市的发展一、古代城市的发展防御要求、社会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发展都对城市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墨子》中记载有关城市建设与防攻战术的内容、“西安城墙”是其发展代表;商都“殷城"、曹魏“邺城”体现了所处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各级府州县城市为政治体制的影响产物;苏州、扬州等为经济发展促生的城市国外:古巴比伦城;卡洪城、罗马城;神权统治中心——教堂;商业城市意大利威尼斯城二、近代城市的发展的四大影响要素:人口聚集、布局变化、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三、总结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条件(耕地肥沃、地势、淡水供应、阳光)、经济条件(商业、交通)、政治条件(法律、管理机构)各时期城市形成的特点:早期城市(具有军事、政治色彩,沿河分布,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现代城市(工业革命促使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形成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当代城市(后工业革命促使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以制造业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促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世界城市、大都市连绵区、城市群)第三节:城市化一、含义: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的产生:1、城市最早是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城指军事防御产生的,市指商品交换产生的2、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剩余产品交换和争夺、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3、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度时期出现的4、世界最早的城市出现在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埃及的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都是农业发达较早的地区5、城市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象征6、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的结果城市产生的定义: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城市聚集的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聚集,高密度的人口、建筑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当前所获得的共识:城市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城市的基本特征: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4、城市具有系统性乡村的基本特征:1、人的活动、建筑的区域、居住地、生产地等的相对分散是基本特征2、同一地区的人们生活有明显的同质性3、大部分生活资料可直接来源于土地4、社会结构较单一5、能源使用多样6、如同城市的变化一样,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驱使之下,乡村在各地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1、聚集规模差异2、生产效率差异3、生产力结构差异4、职能差异5、物质形态差异6、文化观念差异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1、他们有着很多不同之处,但仍是一个统一体,不存在截然的界线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与进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象愈发明显3、城乡社会、经济以及景观和聚落都具有连续性城市与乡村联系的要素:1、物质联系2、经济联系3、人口移动联系4、技术联系5、社会作用与联系6、服务联系7、政治、行政组织联系城市社会经济的特点:1、工业和服务业可称之为非农经济,是城市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2、城市社会的经济形式多样3、城市经济分为: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外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为主的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部类,和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内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为主的经济活动的非基本经济部类。
基本经济部类是城市发展的主因乡村社会经济的基本特点:1、农业和畜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2、农村社会的经济形式较单一3、农村社会的经济多为自给自足的方式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因:1、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各种力量组合推动下的复杂过程,这些推动力量主要有:自然条件、经济作用、政治因素、社会结构、技术条件等2、工业时期的城市发展主要动因有:农村的推力、城市的引力。
现代城市发展凸现的动力机制1、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2、科技革命与创新3、全球化与新经济4、城市文化特质城市发展阶段的划分1、农业社会城市2、工业社会城市3、后工业社会城市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规律:1、从封闭的单中心开发的多中心空间环境2、从平面空间环境到立体空间环境3、从生产性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4、从分离的均质城市空间到连续的多样城市空间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经济与技术环境因素4、政策制度因素城镇化的基本概念与内涵1、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镇化2、无形的城镇化,即指精神上、意识形态上、生活方式上的城镇化3、概况起来:城镇化被认为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也可以认为是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环境的地理集中的过程,以及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村的地理扩散过程。
4、城镇化是一个广泛设计经济、社会与景观变化的复杂过程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机制1、农村剩余的贡献2、工业化的推进3、比较利益的驱动4、制度变迁的促进5、市场机制的导向6、生态环境诱导和制约的双重作用7、城乡规划调控城镇化的基本阶段依据世界序列,可分为四个阶段1、聚集城镇化阶段2、郊区化阶段3、逆城镇化阶段4、再城镇化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城镇化的总体历程1、启动阶段:1949-1957形成了以工业化为基本内容和动力的城镇化2、波动阶段:1958-1965即3年大跃进时期,这个阶段是违背客观规划的城镇化大起大落时期3、停滞阶段:1966-1978即10年文化大革命时期4、快速发展阶段:1979改革开发以来,我国进入稳步增长的城镇化阶段健康城镇化1、不是单纯追求人口意义的城镇化2、依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化3、注重城市整体质量的提高,更加完善城市服务功能4、推行新型城镇化,实行城乡共同富裕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2、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空间载体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城市是社会生活与矛盾的集合体2、健康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1、资源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与约束条件2、健康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资源环境的集约利用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发展及主要理论与实践古希腊时期的城市: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广场、公共建筑及市民集会场所形成的希波丹姆模式。
典型代表:米列都城、雅典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基础1、形成的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源自莫尔的乌托邦概念2、形成的法律基础-----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英国针对工人的卫生和住房状况,设立的系列法规3、形成的行政实践-----巴黎改建4、形成的技术基础-----城市美化5、形成的实践基础-----公司城建设现代城市规划早起思想: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1898年)2、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明日城市1922年、光辉城市1931年)3、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玛塔提出的线性城市理论(1882年)4、法国建筑师戈涅提出的工业城市设想(1917年)规划方法论:1、综合规划方法论2、分离渐进方法论3、混合审视方法论4、连续性城市规划方法论5、倡导性规划方法论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1、城市计划大纲-----雅典宪章(1933年)2、主要理论思想: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1989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并于1990年4月1日施行1982年1月15日,国务院批准了第一批共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7年10月28日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城乡规划的开展确定了基本框架。
自2008年1月1日施行。
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通过《环境与发展宣言》和《全球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开始成为人类的共同行动纲领。
知识经济具有4个特点:1、科技创新2、信息技术3、服务产业4、人力素质现代城市规划的核心:土地资源配置环境规划的主要特征:1、预警性2、整合性3、战略性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和区域发展主要体现为:城市体系的结构重组第三章城乡规划体系根据《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的定义:城乡规划是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为根本任务、促进土地科学使用为基础、促进人居环境改善为目的,涵盖城乡居民点的空间布局规划。
《城乡规划法》中所称的城乡规划有: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乡规划的基本特点:1、一级政府、一级规划、一级事权、下位规划不得违反上位规划的原则2、规划作为政府职能,第一不能超越其行政辖区,第二不能超越法定的行政事权3、城市、镇、村庄的规划是对点上建设的管理,国家、省、县是从上面协调若干点上的建设开发活动。
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1、综合性2、政策性3、民主性4、实践性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成:1、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2、城市规划行政体系3、城市规划工作体系城市规划的作用:1、宏观经济条件调控的手段2、保障社会公共利益3、协调社会利益,维护公平4、改善人居环境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构成:1、法律2、法规3、规章4、规范性文件5、标准规范我国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体系的构成:1、城乡规划的实施组织2、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3、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制定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1、坚持政府组织2、专家领衔3、部门合作4、公众参与5、科学决策城乡规划编制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1、城镇体系规划: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由国务院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报国务院审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国务院审批。
2、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所在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由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3、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人民政府批准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4、城市和镇可以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其他详细规划可以结合建设项目的开展由建设单位组织编制5、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乡规划、村庄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原则、内容与形式:1、原则:公正、公开、参与、效率2、内容:公众参与的目标控制、过程控制、结果控制3、形式:城市规划展览系统,规划方案听证会、研讨会,规划过程中的民意调查,规划成果网上咨询等第四章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的解释: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一定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本质特点是:相互联系。
城镇体系是区域城镇群体或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镇体系规划的定义:一定区域范围内,以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①指导总体规划的编制,发挥上下衔接的作用②全面考察区域发展态势,发挥对重大开发建设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的综合指导功能③综合评价区域发展基础,发挥对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统筹功能④协调区域城市间的发展,促进城市之间形成有序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的原则2、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战略相互促进的原则3、区域空间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1、明确国家城镇化的总体战略与分期目标2、确立国家城镇化的道路和差别化战略3、规划全国城镇体系的总体空间布局4、构架全国重大基础设施支撑系统5、特定与重点地区的规划2006.7通过第三十三次城市规划部际联席会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内容1、以健康城镇化为目标,提出积极稳妥的城镇化战略2、立足东中西多样的城镇化政策3、构建多元、多极、网络化的城镇空间结构4、建立以交通为核心的城镇发展支撑体系5、加强对跨区域城镇发展和省城城镇体系规划的引导编制省城城镇体系规划的原则:1、符合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与全国城市发展政策相符,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他相关法定规划相协调2、协调区域内各城市在城市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的矛盾,有利于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3、体现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充分考虑水、土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因素和保护耕地的方针4、与周边省(区、市)的发展相协调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1、区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2、区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3、涉及相邻城市、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两个阶段:规划纲要、规划成果第五章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城市总体规划涉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指导城市有序发展、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先导和统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