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基础生命支持(BLS)
17
A开放气道(airway
control + assessment)
B人工呼吸(breathing) C胸外按压(circulation) D 电击除颤 (defibrillation)
18
气道阻塞(舌下垂,紧贴咽后壁)
19
A 打开气道
仰头抬颏法 抢救者左手掌根放在病 人前额处,用力下压使头 部后仰,右手的手指与中 指并拢放在病人下颏骨处, 向上抬起下颏,操作时要 注意手指不要压迫病人颈 前部颏下软组织,以免压 迫气管。 此法不适合有可疑颈椎 骨折的病人
岁以下儿童心跳骤停不宜捶击。
24
C 胸外按压
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
(胸骨下角上2横指)。 重量 :患者胸骨下陷4-5cm。 频率 : 100次/min。 按压:放松: 1:1
25
乳头连线中央
C 胸外按压
方法 :术者位于患者 右侧,两臂伸直与患者 垂直,左手掌根部紧贴 患者胸部,右手叠加其 上,利用术者上身的重 量下压。手不能离开胸 骨,按压与放松时间相 等。
CPR周期
2次有效吹气,再按压与通气五个循环周期CPR 有AED设备条件情况下,请先使用AED除颤一次, 然后进行5个周期CPR
AED
不推荐使用
30
CPR操作方法
Adult
Two-finger chest compression technique in infant (1 or 2 rescuer)
9.
再次确认符合国立神经病及中风研究所(NINDS)入选标准 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应用纤溶剂(tPA)能够改善预
后。tPA 应由医师在下列条件时使用:定义清楚的协议书、
经验丰富的小组和卒中监护的机制保证
重要的是指出本指南并非适用所有条件下的所有急救者和所有
患者。复苏的指挥者可以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对指南的应用。
CPR
Defibrillation
20% survive
CPR Early CPR Very early defib. Early ACLS
Defibrillation
ACL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0% survive
minutes
2
4
6
8
10
ICCM, WT, 11/2000
34
除颤程序
电除颤时,只给1次电击,而后立即进行CPR,应该在给了5组30 : 2 的CPR(约2分钟)后再检查患者的心率,时间不超过10秒。 能量选择:单相波360J双相波200J
心 肺 复 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1
Dr. Peter Safar 1924 - 2003
A great, great teacher, scientist, and the father of modern day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中文解读发表于《中国医学论坛报》2006年2-3月
5
6
生 命 支 持
阶段 基本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 步骤 A保持气道通畅 Airway B人工呼吸 (Breathing) 无需设备措施 要采用设备措施 头后仰,提起下颌, 咽部抽吸,置入鼻咽导管,置入食 手法清理口咽部,推 管填塞器,置入气管内导管气管内 举上腹部,扣打背部 抽吸,气管切开 口对口(鼻)呼吸 口对面罩呼吸(有2O或无O2)简易呼 吸器人工呼吸(有O2或无O2)机械 通气
?
16 18 20
27
Arrest Time (min)
Priming the Pump
Importance of CPR
28
双人心肺复苏
双人复苏:监测颈动脉的 搏动评估胸部按压的有效 性 按压次数,通气频率同单 人 为避免施救者过度劳累, 每2min转换一次,每次转 换的时间均不应超过5s
20
A 打开气道
托颌法 抢救者在病人头侧,前 肘位于病人背部同一水平 上,用双手抓住病人两侧 下颌角,向上牵拉,使下 颌向前。同时,使头部后 仰,两手拇指可将下唇下 推,使口腔打开。
头部后仰的程度要求下颌 角与耳垂连线和地面垂直
21
B 口对口人工呼吸
捏紧鼻孔; 每次吹气:2口
每次吹气时间:应 达到1秒,并见胸部 起伏
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 ALS)
A气管插管 B正压通气 C循环药物
持续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
诊断 脑复苏 多器官功能支持
8
心脏骤停后主要脏器对缺氧的耐受能力
常温下,心脏骤停后主要脏器发生不可逆性损害的 时间阈值。 脑、神经系统:大脑 4~6min ,小脑 10~15min ,延髓
3
4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05年11月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国际心肺复苏联合会正式公 布了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
200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Circulation, Dec 2005; 112. Major Changes in the 2005 AHA Guidelines for CPR and ECC: Reaching the Tipping Point for Change Circulation, Dec 2005; 112.
电极的位置:一个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另一个置于心尖部
涂导电糊、选择能量、充电、放电 胸部有植入装置时,电极板应离装置2.5cm
12
4.
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时,推荐电击1次后而非电击 3次后立即进行CPR(开始胸外按压)
如果在室颤发生的最初5秒内进行除颤,将使复苏成功 率成倍提高 不应在电击后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而是应该先进行 CPR,心跳检查应在5组(或约2分钟)CPR后进行。 无脉性心脏停跳患者治疗期间,推荐两次心跳检查之 间给予约5组(或者约2分钟)CPR。推荐无脉性心脏骤 停治疗期间应限制对脉搏的检查。 CPR可将电击后出现的无脉电活动转复为有灌注的节律
33
CHAIN OF SURVIVAL
No CPR Delayed Defibrillation
Defibrillation
0 - 2% survive
Early CPR CPR Delayed Defibrillation
Defibrillation
2 - 8% survive
Early CPR Early Defibrillation
11
2.
指南在允许的范围内,尽量简化CPR步骤。对非专业人员(单
人),对任何年龄段行单人复苏时,使用相同的30∶2 的按压
与通气比率(新生儿除外)。
3.
每次呼吸复苏用1秒的时间给予,并有可见的胸部抬起,勿给
过长时间的呼吸和用力过猛。
过度通气,导致心输出量下降;胸外按压常被打断,过慢和过 浅等,导致冠脉灌注压下降,使患者预后不良
•有效胸外按压的指标:可触及颈动脉搏动;可测出血 压,SP 60mmHg左右;心电显示明显的RS波。
26
Importance of CPR
Three-Phase Model
Electrical Phase
Circulatory Phase
Metabolic Phase
Shock
0 2 4
CPR
6 8 10 12 14
按压方式
两只手掌根重叠
两只手掌根重叠/一只手掌根
2指(以环绕胸部双手 的拇指,二人法) 1-2cm
按压深度 按压频率
4-5cm
2-3cm 100次/分
按压通气比
30:2(单人或双人)
30:2/单人或15:2/双人
潮气量比
500ml-600ml
每公斤/8ml(约150ml-200ml)
30ml-50ml
29
成人 开放气道
1-8岁儿童 仰头举颏法 2次有效呼吸 (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
婴儿
人工呼吸
呼吸频率
10-12次/分钟 (约5-6秒钟吹气一次)
10-20次/分钟 (约3-5秒钟吹气一次)
检查循环
颈动脉
股动脉
肱动脉
按压位置
胸部胸骨下切迹 (胸口剑突处) 上两指胸骨正中部位或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
乳头连线下一横指
2
心肺复苏发展史
1956年:Zoll首例体外除颤成功 1958年:美国 P.Safar发明了口对口通气法 1960年:W.Kouwenhoven发表了第一篇有关闭式 脏按压的文章 1963年: Redding,Pearson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1966年:第一次全美复苏大会 2000年:第一届国际CPR会议 心
C人工循环 (Circulation)
高级生命支持 Advanced LifeSuppor t 持续生命支持 Prolonged LifeSuppor t
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肺复苏机
开放静脉、肾上腺素、利多卡因、 纠酸;心电图机、治疗多种心律紊 乱;除颤器、起搏器 胸内心脏按压,止血和治疗头部原 因。头部冰袋降温,脑复苏。多器 官功能支持
一个循环CPR = 30次按压 + 2次呼吸
13
5.
急诊医疗小组(METs)对于提高CPR的质量和水平是一种有效
方法。 METs中有接受过特殊训练的医生和护士,小组在任何
时间都处于待命状态,通过特定的程序可启动METs。 6. 建议紧急医疗服务(EMS)人员对无目击者的心脏停跳患者除
颤前,可考虑先行约5组(约2分钟)CPR,特别是在事发地点
22
B 简易呼吸器
无人工气道:潮气量为6~7ml/kg(约500-600ml),或成人球囊 挤压1/3体积,时间达1秒以上,频率10~12次/分
有人工气道:使用较小的潮气量为5-6ml/kg(约400ml),或成人 球囊挤压<1/3体积,呼吸频率8~10次/分
无人工通气的CPR: 不是适宜的,应选 择的方法是按压通 气配合
D用药输液(drugs) E心电图监测(ECG) F电除颤(Fibrillation) G诊断(Gauge) H低温(Hypothermia) I加强治疗(ICU)
7
主 要 内 容
2005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主要变化 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
A开放气道(airway control + assessment) B人工呼吸(breathing) C胸外按压(circulation) D 电击除颤 (defibrillation)
23
C 拳击心前区
右手握拳,从30cm高度向下拳击1-2次。相当于5J能量。
利:可使室速转为窦性心律,有效性为11%~25%。极少数 室颤可能被胸前重叩终止。 弊:能使微弱的心跳停止,能使室速变成室颤。 建议:发现病人心脏停搏、无脉搏,且无法获得除颤器进行除 颤时可考虑使用。
禁忌:有脉室速、清醒状态者,心肌缺氧导致的心跳骤停,8
31
BLS成功的标志是自 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
有脉
无脉
32
D电
除
颤
早期进行电除颤的理由: 1. 室颤是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致死性心律失常 , 在发生心跳骤 停的病人中,约80%为室颤引起; 2. 室颤最有效的治疗是电除颤; 3. 除颤成功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 ,或除颤每延迟1分 钟,成功率将下降7%~10%; 4. 室颤可能在数分钟内转为心脏停跳。
由呼叫到EMS抵达反应时间超过4到5分钟时
14
7.
推荐所有的急救措施,包括高级气道开放(例如气管内 导管,食管-气管导管[Combitube],或喉部面罩气道
[LMA])、给药和对患者重新评价时,均应保证胸外按压
间隔最短化。 8. 增加强调新生儿复苏时通气的重要性,不再强调应用高
浓度氧气的重要性
15
20~30min,交感神经节 60min.
心脏、肾小管:30min。 肝细胞:1~2h。 肺组织:更长。
9
2005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主要变化
10
1.
强调并关注有效的胸外按压。
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先进行2次人工呼吸后立 即开始胸外按压。 指南描述了有效CPR的特点,“用力按压、快速按 压”(每分钟100次的速率),保证胸廓充分回弹 和胸外按压间歇最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