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原料检验指标

合集下载

发酵豆粕标准

发酵豆粕标准

发酵豆粕标准
一、原料要求
1.1 豆粕应符合国家豆粕标准的规定。

1.2 生产发酵豆粕的原料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

1.3 豆粕应保持新鲜、无霉变、无虫害。

二、感官指标
2.1 颜色:发酵豆粕应为浅褐色或黄褐色,具有光泽。

2.2 气味:具有特有的发酵豆粕香味,无异味。

2.3 质地:发酵豆粕应质地松散,无结块现象。

三、理化指标
3.1 水分:发酵豆粕的水分应不高于14%。

3.2 蛋白质:发酵豆粕的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40%。

3.3 脂肪:发酵豆粕的脂肪含量应不高于4%。

3.4 酸度:发酵豆粕的酸度应不高于30。

四、卫生指标
4.1 微生物:发酵豆粕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4.2 毒素:发酵豆粕的毒素指标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五、微生物指标
5.1 大肠菌群数:每克发酵豆粕中大肠菌群数应不大于100个。

5.2 细菌总数:每克发酵豆粕中细菌总数应不大于10万个。

六、加工质量
6.1 生产设备:发酵豆粕的生产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6.2 生产工艺: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七、运输要求
7.1 运输工具:发酵豆粕应使用清洁、干燥、无异味的运输工具。

7.2 包装:发酵豆粕应使用清洁、干燥、无异味的包装材料。

八、贮存要求
8.1 贮存环境:发酵豆粕应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无污染的环境中。

豆粕的质量指标以及验收指标

豆粕的质量指标以及验收指标

豆粕的质量指标以及验收指标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大豆粕的质量指标,适用山东省明发同茂饲料有限公司所用的大豆粕(注:经预压-浸提法或浸提法提取油后的饲料用大豆粕)。

2 感官性状浅黄色不规则碎片状,色泽一致,新鲜,有豆粕的特殊香味。

无发酵、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臭。

不得掺入饲料用大豆粕以外的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物时,应做相应的说明。

3 质量指标(暂行标准)水分≤14.5% ;粗灰分≤7.0%;粗蛋白质≥42.0%;65%≤蛋白质溶解度≤85%0.03 Nmg/分钟·克≤脲酶活性≤0.3% Nmg/分钟·克4 验收指标感官性状,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蛋白溶解度,脲酶活性。

5 卫生指标滴滴涕(mg/kg)≤0.02 ,其余卫生指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有关的规定。

6 检验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等指标按《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版执行。

对公司不能检测的项目或有争议的检测结果,根据需要可送相应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饲料用花生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花生粕的质量指标,用于明发同茂饲料公司所用的花生粕。

2 感官性状碎屑状,色泽呈新鲜一致的黄褐色或浅褐色,无发酵、霉变、虫蛀、结块及异味异臭。

不得掺入饲料用花生粕以外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剂时,应做相应的说明。

4 质量指标水分≤12.0%粗蛋白质≥45.0%粗纤维< 6.5%粗脂肪≤2.0%粗灰分< 8.0%5 卫生指标黄曲霉毒素B1(mg/kg)≤0.05,其它卫生指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的有关规定6 检验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等指标按《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版执行。

对公司不能检测的项目或有争议的检测结果,根据需要可送相应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棉籽粕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棉粕的质量指标,适用明发同茂饲料公司所用的棉粕。

质检豆粕总结

质检豆粕总结

质检豆粕总结引言豆粕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主要由大豆经过脱脂制得。

质检豆粕对于饲料行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饲料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本文将对质检豆粕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讨论其质量要求、常见问题及质检技术等。

豆粕的质量要求质检豆粕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质量:质检豆粕应呈均匀的黄色颗粒状,无明显异色、霉变和杂质。

2.水分含量:水分是影响豆粕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质检豆粕水分含量一般不应超过12%。

3.脂肪含量:脂肪含量直接影响豆粕的营养价值。

质检豆粕脂肪含量一般应在2%-3%之间。

4.蛋白质含量:豆粕中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成分,质检豆粕蛋白质含量一般应不低于45%。

5.粉末细度:质检豆粕的粉末细度直接影响其加工和消化吸收特性,一般要求通过筛网孔径为0.5mm的筛子时,应有95%以上的豆粕通过。

豆粕质检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在质检豆粕过程中常会出现以下问题,需要及时解决:1.异味:质检豆粕出现异味可能是由于霉变或其他物质导致。

解决方法是及时检查豆粕储存条件,确保通风干燥,并及时处理受污染的豆粕。

2.霉变:豆粕容易受潮发生霉变,导致质量下降。

解决方法是加强储存管理,定期检查豆粕储存环境,保持干燥通风。

3.杂质:质检豆粕中出现杂质会影响其外观和品质。

解决方法是在装袋前进行筛选或风选,确保豆粕干净无杂质。

4.脱脂不彻底:豆粕脱脂不彻底会导致脂肪含量超标。

解决方法是优化脱脂工艺,并加强脱脂设备的维护和清洁。

5.蛋白质含量不达标:蛋白质含量不达标会影响豆粕的营养价值。

解决方法是在加工过程中控制温度和时间,优化工艺,提高蛋白质的提取率。

豆粕质检技术质检豆粕需要借助一些常用的技术手段:1.水分测定:常用的水分测定方法有烘箱法、红外线干燥法等。

2.脂肪含量测定:一般采用离心测定法或巴氏提取法来测定豆粕中的脂肪含量。

3.蛋白质含量测定:常用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有显色滴定法、红外线光谱法等。

4.粉末细度测定:一般采用筛选法来测定豆粕的粉末细度。

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

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

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引言发酵豆粕是一种富含营养的饲料原料,通过发酵过程可以改变其营养成分和口感等特性。

为了确保发酵豆粕的品质和安全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方法。

本文将介绍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并重点讨论营养成分、微生物、重金属以及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营养成分是评价饲料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发酵豆粕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1.水分含量检测:采用干燥法测定。

2. 粗蛋白含量检测:采用Kjeldahl法测定。

3. 粗脂肪含量检测:采用Soxhlet萃取法测定。

4. 粗纤维含量检测:采用Weende方法、AOAC方法或Van Soest方法测定。

5.粗灰分含量检测:采用高温炉燃烧法测定。

微生物含量是评估发酵豆粕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发酵豆粕微生物检测方法:1.总菌落计数:采用平板计数法或膜过滤法。

2.酵母和霉菌计数:采用平板计数法或膜过滤法。

3.大肠菌群检测:采用MPN法或膜过滤法。

4.乳酸菌计数:采用平板计数法或膜过滤法。

重金属含量是评估发酵豆粕的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发酵豆粕重金属检测方法:1.铅和镉的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2.汞的测定:采用氢化物液相色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3.铬、镍、锰和锌的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有害物质的含量是评估发酵豆粕的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发酵豆粕有害物质检测方法:1.黄曲霉毒素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气相色谱法。

2.农药残留的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或液相色谱法。

3.病原体的检测:采用PCR法或快速培养法。

结论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包括营养成分、微生物、重金属以及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评估发酵豆粕的品质和安全性,确保其在畜牧养殖中的应用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严格执行相关的检测标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完整word版)豆粕的质量指标以及验收指标

(完整word版)豆粕的质量指标以及验收指标

豆粕的质量指标以及验收指标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大豆粕的质量指标,适用山东省明发同茂饲料有限公司所用的大豆粕(注:经预压-浸提法或浸提法提取油后的饲料用大豆粕)。

2 感官性状浅黄色不规则碎片状,色泽一致,新鲜,有豆粕的特殊香味。

无发酵、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臭。

不得掺入饲料用大豆粕以外的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物时,应做相应的说明。

3 质量指标(暂行标准)水分≤14.5% ;粗灰分≤7.0%;粗蛋白质≥42.0%;65%≤蛋白质溶解度≤85%0.03 Nmg/分钟·克≤脲酶活性≤0.3% Nmg/分钟·克4 验收指标感官性状,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蛋白溶解度,脲酶活性。

5 卫生指标滴滴涕(mg/kg)≤0.02 ,其余卫生指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有关的规定。

6 检验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等指标按《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版执行。

对公司不能检测的项目或有争议的检测结果,根据需要可送相应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饲料用花生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花生粕的质量指标,用于明发同茂饲料公司所用的花生粕。

2 感官性状碎屑状,色泽呈新鲜一致的黄褐色或浅褐色,无发酵、霉变、虫蛀、结块及异味异臭。

不得掺入饲料用花生粕以外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剂时,应做相应的说明。

4 质量指标水分≤12.0%粗蛋白质≥45.0%粗纤维< 6.5%粗脂肪≤2.0%粗灰分< 8.0%5 卫生指标黄曲霉毒素B1(mg/kg)≤0.05,其它卫生指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的有关规定6 检验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等指标按《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版执行。

对公司不能检测的项目或有争议的检测结果,根据需要可送相应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棉籽粕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棉粕的质量指标,适用明发同茂饲料公司所用的棉粕。

豆粕蛋白溶解度和尿酶值

豆粕蛋白溶解度和尿酶值

大豆蛋白是家禽日粮中最为重要的,也是质量最好的植物蛋白饲料,除蛋氨酸略缺乏外,其它各种氨基酸都接近理想平衡。

如同其它蛋白质饲料一样,豆粕质量受各种营养素含量的影响,如能量、蛋白质、纤维素和氨基酸等,例如普通豆粕与去皮豆粕间在以上指标方面就有很大的差别(见表1)。

去皮豆粕由于纤维素含量低而有较高的能量水平。

但是蛋白质水平高的豆粕不一定保证低纤维和高能量水平,例如某些未去皮中国豆粕的蛋白质含量可高达48%甚至50%,而仍然含有6%至7%的纤维素。

因此高蛋白水平豆粕的代谢能水平仍然可能因纤维素含量高而下降,尚未见到这些高蛋白质“高纤维素”豆粕的代谢能测定值。

但一般可以估计:在去皮豆粕纤维素正常含量3.5%以上时,每增加1%纤维素使每公斤猪饲料的代谢能下降32至42大卡,而每公斤禽饲料则下降将近60大卡。

另一方面,豆粕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加工方面问题的影响而使它的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消化率以致于能量受到影响。

本文主要讨论由加工不足或加热过度所引起的豆粕质量变异以及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同时介绍目前可行的鉴定豆粕质量的方法—尿酶活性(pH变化值)与0.2%氢氧化钾蛋白溶解度,并加以评估。

一、生大豆——抗胰蛋白酶与尿酶众所周知,豆粕必须经过适度热加工以破坏大豆中所含的数种抗营养物质。

其中对畜禽影响最大者为抗胰蛋白酶(Tripsin Inhibitor),有幸的是这些抗营养因子在加热后都会遭到破坏。

适度加热是豆粕加工的关键,因为加热不足或过度都会降低豆粕的营养价值。

抗胰蛋白酶是生大豆中的一种蛋白酶抑制物,它在消化道内能使胰蛋白酶和凝乳酶失活,从而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并引起胰脏代偿性增大,由于胰酶富含硫氨基酸,因此,大量分泌消化酶可能加剧大豆蛋白含硫氨基酸的缺乏现象。

抗胰蛋白酶的测定方法很耗时也很昂贵,因此需要寻找一种简易而快速的测定方法。

生大豆中含不等量尿酶(Urease)。

尿酶本身无营养意义,但它与抗胰蛋白酶的含量接近,而且遇热变性失活的程度与抗胰蛋白酶相似(图1),因此可用尿酶活性作为豆粕加工适宜度的间接估测指标。

发酵豆粕(湿料)生产工艺及相关指标

发酵豆粕(湿料)生产工艺及相关指标

发酵豆粕〔湿料〕消费工艺及相关指标目录目录 (2)发酵豆粕消费手册 (3)产品指标 (4)混合及发酵设备 (5)发酵车间设计 (6)发酵豆粕湿料应用 (7)发酵料储存时间 (9)附件〔局部检测方法〕: (13)发酵豆粕消费手册原料:豆粕、酵源、水、糖蜜〔非必选〕原料配比:酵源5kg +水500Kg+豆粕1000Kg〔+糖蜜20Kg,非必选〕工艺:上述原料混匀,转入发酵桶、盖严、室温48~120 小时。

检测pH 值≤5.5 即为合格。

发酵容器可选内膜袋、呼吸膜袋、发酵桶、发酵箱等,以能密闭不进气为好。

添加顺序:酵源+水充分混匀,再参加豆粕中。

酵源与水混匀时间不小于2分钟,混合液添加至豆粕时间不超过2分钟,混合液与豆粕搅拌混合不超过2分钟。

温度需求:水温30~40°C最宜,不能高于40°C,低于15°C考虑用热水;环境温度20~40°C,低于15°C考虑保温或延长发酵时间。

水质要求:普通自来水及以上级别均可。

加工设备:材质要求不锈钢〔防腐蚀〕。

原料称量:确定电子秤准确后按配方要求顺序称取各种原料,最大误差:大宗原料保持在0.5Kg 以内、小料保持在100g 以内。

原料混合:非连续消费时,混合前后清理搅拌机,保证原料的混合均匀度。

严禁出现结块,半干半湿现象。

产品指标以46%蛋白豆粕计算,干料以60°C烘干计算混合及发酵设备混合设备:建议采用带投料斗垂直提升绞龙卧式混合机接种混合系统在整个设计中比拟关键,因此必需要满足一下几个条件:1.对于水分较高的料具有较高的混合均匀度,不会出现成团或成球;2.效率高,占地面面积小,运行费用低;3.发酵前要尽量防止带入杂菌,因此菌种混合系统要易于清理。

发酵设备:建议采用呼吸袋或者厚一点普通密封塑料袋子,可以重复利用。

混合完后装袋发酵,保证袋口密封,杜绝空气中的杂菌进入影响产品质量。

根据每个饲料厂的情况选择合理发酵方式,如今用的比拟多的发酵形式有:槽式发酵,堆式发酵,箱式发酵,塔式发酵,罐式发酵,袋式发酵。

豆粕 质量指标

豆粕 质量指标

豆粕质量指标
豆粕是一种由大豆经过脱脂、破碎、磨碎等工艺制成的饲料原料,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

其质量指标通常包括以下一些主要方面:
1.粗蛋白含量:
•豆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高蛋白含量。

粗蛋白是豆粕中的主要营养成分,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2.粗纤维含量:
•粗纤维是指不溶于酸和碱的纤维成分,其含量反映了豆粕中的纤维含量。

粗纤维对于反映豆粕的纤维质量有重要意
义。

3.粗脂肪含量:
•豆粕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

粗脂肪含量的测定可以用于评估豆粕的脂肪水平。

4.灰分含量:
•灰分是指在高温下将豆粕中的有机物烧失后残留下来的矿物质成分。

灰分含量反映了豆粕中的矿物质水平。

5.水分含量:
•豆粕中水分的含量对于储存和贮运有重要影响。

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6.胆碱含量:
•胆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碱,对动物生长和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胆碱含量是评价豆粕中生物碱水平的指标之一。

7.氨基酸组成:
•豆粕中的氨基酸组成对于其蛋白质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特别关注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

8.抗营养因子:
•豆粕中可能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剂、尿素酶等,这些物质可能对某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

这些指标是豆粕质量评价的基本参考。

具体的要求和标准可能会根据国家、地区的法规和标准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饲料生产和贸易企业通常会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和饲养需求来选择适当的豆粕质量。

六和集团饲料原料验收标准

六和集团饲料原料验收标准
水分≤10.0%,蛋白≥65%,粗脂肪≤12.0%,粗灰分≤16.0%,挥发性盐基氮≤100mgN/100g,本 品颜色为新鲜、均匀一致的浅茶褐色或浅黄色(因原料鱼种而异),粉状,含有一定量细小、 鱼鳞片,流动性好,不可有结块,100%可通过10目筛,80%以上可通过26目筛;其他符合国 标13078;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13078。
水分≤10%,粗蛋白≥60%,粗灰分≤2%,粗纤维≤2%,粗脂肪≤5%,淡黄色至黄褐色,呈粉状或颗粒状 。无霉变、焦糊、结块、喷浆等异常现象。玉米烯酮≤1000ppb,呕吐≤1ppm,黄曲霉B1≤20ppb,不得 检出三聚氰胺,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13078。
水分≤10%,粗蛋白≥65%,粗灰分≤2%,粗纤维≤2%,粗脂肪≤5%,淡黄色至黄褐色,呈粉状或颗粒状 。无霉变、焦糊、结块、喷浆等异常现象。玉米烯酮≤1000ppb,呕吐≤1ppm,黄曲霉B1≤20ppb,不得 检出三聚氰胺,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13078。
水分≤12.0%,粗蛋白≥42.0%,粗灰份≤6.5%,粗纤维≤12.0%,粗脂肪≤2%,黄褐色或金黄色小碎 片或粗粉状,无霉变、焦糊,结块等异常现象,非二次粕,其它符合国标GB/T21264-2007。不得检出三 聚氰胺,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13078(AFB1≤50ppb,游离棉酚≤1200ppm)。
原料名称 带皮豆粕43 带皮豆粕46 去皮豆粕48
花生粕46 菜粕36 双低菜粕 棉粕40 棉粕42 棉粕46 棉籽蛋白 玉米蛋白粉55 玉米蛋白粉60 玉米蛋白粉65
米糠粕 磷酸盐 进口玉米酒精糟 国产酒糟 柠檬酸渣 东北玉米
小麦 麸皮 小麦胚芽 全脂米糠 碎米 膨化大豆 进口鱼粉
谷氨酸渣 大豆皮 石粉
符合GB1353-2009,新国标2等:容重≥685g/l;水分≤14.5%;杂质≤0.5%,不完善粒≤6.0%,生霉 粒≤0.5%,脂肪酸值≤70mgKOH/100g;色泽气味正常;其它标准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13078。

饲用豆粕国家标准

饲用豆粕国家标准

饲用豆粕国家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格了饲料用大豆粕(带皮大豆粕和去皮大豆粕)的技术指标、质量分级、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大豆粕样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可溶于0.2%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占样品中总的粗蛋白质含量的质量百分数。

3 要求3.1 感官性状本品呈浅黄褐色或浅黄色不规则的碎片状或粗粉状,色泽一致,无发酵、无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臭。

3.2 夹杂物不得掺入饲料用大豆粕以外的物质,若加入抗氧剂、防霉剂、抗结块剂等添加剂时,要具体说明加入的品种和数量。

3.3技术指标及质量分级3.4 卫生标准应符合GB 13078中的有关规定。

4 实验方法4.1 感官性状和夹杂物的检验按GB/T 14698的规定进行。

4.2 水分的测定按GB/T 6435的规定进行。

4.3 粗蛋白质的测定按GB/T 6432的规定进行。

4.4 粗纤维的测定按GB/T 6434的规定进行。

4.5 粗灰分的测定按GB/T 6438的规定进行。

4.6 尿素酶活性的测定按GB/T 8622-1988的规定进行。

4.7 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的测定4.7.1 方法原理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可以反映大豆粕产品加热过度的情况。

不同加热成都的大豆粕,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不同。

先测定大豆粕样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可溶于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再测定同一大豆粕样品中总的粗蛋白含量,计算出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

4.7.2 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再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所用的水为按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4.7.2.1 0.2%的氢氧化钾溶液:2.44g氢氧化钾溶解于水中,稀释并定容至1L。

4.7.3 仪器设备 4.7.3.1 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 4.7.3.2 样品筛:孔径0.25mm4.7.3.3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4.7.3.4 磁力搅拌器。

豆粕的质量指标以及验收指标

豆粕的质量指标以及验收指标

饲料用花生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花生粕的质量指标,用于明发同茂饲料公司所用的花生粕。

2 感官性状碎屑状,色泽呈新鲜一致的黄褐色或浅褐色,无发酵、霉变、虫蛀、结块及异味异臭。

不得掺入饲料用花生粕以外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剂时,应做相应的说明。

4 质量指标水分≤12.0%粗蛋白质≥45.0%粗纤维< 6.5%粗脂肪≤2.0%粗灰分< 8.0%5 卫生指标黄曲霉毒素B1(mg/kg)≤0.05,其它卫生指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的有关规定6 检验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等指标按《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版执行。

对公司不能检测的项目或有争议的检测结果,根据需要可送相应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棉籽粕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棉粕的质量指标,适用明发同茂饲料公司所用的棉粕。

2 感官性状颜色:本品为新鲜、均匀一致的黄褐色或暗红褐色,在此范围内颜色浅者品质较佳,色泽深说明储存久或加热过度。

质地:小块或粗粉状态,流动性好。

90%可通过8目筛。

味道:棉籽粕特有的风味,略带棉籽油味道。

无酸败味、腐味、焦味、霉味、或其他异味、无霉变、无结块。

杂质:本品不应有棉籽粕以外的物质。

4 质量指标(暂行指标)水分≤13.0%;粗蛋白质≥40.0% ;粗纤维≤12.0%;粗灰分≤7.0%5 卫生指标游离棉酚(mg/kg)≤1200 霉菌总数(1000个/g)< 50 其它卫生指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的有关规定6 检验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等指标按《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版执行。

对公司不能检测的项目或有争议的检测结果,根据需要可送相应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膨化大豆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膨化大豆的质量指标,适用明发同茂饲料公司所用的膨化大豆。

本标准适用于以大豆为原料,经干法或湿法膨化生产工艺生产得到的松散颗粒状饲料用原料。

分辨豆粕的好坏

分辨豆粕的好坏

分辨豆粕的好坏一、豆粕的感官鉴定优质纯豆粕呈不规则碎片或粉状,偶有少量结块。

而掺入了沸石粉、玉米等杂质后,颜色浅淡,色泽不一,结块多,可见白色粉末状物。

另外,若豆壳太多,则品质较差。

优质豆粕为淡黄褐色至淡褐色,色泽一致。

如有掺杂物,则有明显色差。

如果色泽发白多为尿素酶过高,如果色泽发红则尿素酶偏低。

淡黄色豆粕是因为加热不足,暗褐色或深黄色豆粕是因为过度加热所至,品质均较差。

优质豆粕具有烤豆香味,不应有腐败、霉坏或焦化味、生豆腐味及豆腥味(新生产的豆粕有豆腥味)。

而掺入了杂物的豆粕闻之稍有豆香味,掺杂量大的则无豆香味。

加热严重过度时有焦糊味,加热不足的含在口中则有生大豆的腥味。

安全水分内的豆粕用手抓时散落性好,水分过高的豆粕用手抓则感发滞。

二、豆粕的物理评定正常纯大豆粕的容积重为594~610g/l(片状490~640g/l、粉状300~370g/l),将所测样品容重与之相比,若超出较多,说明该豆粕掺假。

取样品少量,加适量水,搅拌,静置数分钟,泥土使水变浑浊,砂石、其它矿物则沉水底,麸皮漂浮于水面。

绝大多数掺杂物都有颗粒细、比重大、价格廉的共同特点,豆粕中如有掺假物,包装体积通常会变小,而重量则增加,可通过包装体积的大小来判别原料是否正常。

粉碎时,假豆粕粉尘较大,装入玻璃杯中粉尘会粘附于瓶壁,而纯豆粕无此现象。

观察过筛后各层筛上物的构成及种类;。

纯豆粕镜检时可见外壳内外表面光滑,有光泽,并有被针刺时的印记。

当豆粕中有玉米、麦麸、棉仔饼、贝壳粉、花生壳等掺假物时的镜检可见(1)玉米粒皮层光滑,半透明,并带有似指甲纹路和条纹,这是玉米粒区别于豆仁的显著特点,另外,玉米粒的颜色也比豆仁深,呈桔红色。

(2)麦麸中麦片外表面有细皱纹,部分有麦毛。

(3)棉籽饼中菜籽壳碎片较厚,断面有褐色或白色的色带呈阶梯型,有些表面附有棉丝。

(4)贝壳粉颗粒方形或不规则,色灰白。

(5)花生壳有点状或条纹状突起,也有呈锯齿状。

豆粕

豆粕

取 被 检 大 豆 粕 5-10g 于 烧 杯 中 加 入 100ml 四氯化碳搅拌后放置 10-20min ,石粉和贝 壳粉则沉底,取沉淀 物于烧杯中,加入 10-20ml 5-10% 的 盐 酸,如有大量气泡产 生,说明掺有石粉或 贝壳粉。
豆粕鉴别掺假方法
1、水浸法:
取需检查的豆粕(饼)25克,放入盛有250毫 升水的玻璃杯中浸泡2-3小时,然后用木棒轻轻搅 拌可看见豆粕(碎饼)与泥沙分层,上层为饼粕, 下层为泥沙。
三、试剂: 1. 0.1mol/L NaoH
2. 0.05mol/L H2SO4
3. 尿素苯酚红溶液 溶解0.14g 苯酚红于7ml 0.1mol NaoH和35ml
蒸馏水中,溶解 21g尿素(分析纯)于300ml蒸馏水中。将两种
溶液混合搅匀备用。
四、操作步骤: 1.用小烧杯倒出适量尿素苯酚红溶液,滴加0.05mol H2SO4将 其调至琥珀色。 2.取一小勺粗细均匀的大豆饼(粕)原样,撒在培养皿里,加 入适量的苯酚红溶液, 轻轻的旋动以使皿内的样品能均匀浸
产46%蛋白豆粕。
二、豆粕简介
1.豆粕加工工艺
2.豆粕品质 3.营养特性 4.现用厂家 5.异常情况解析 6.豆粕分类
1.加工工艺
• 豆粕是油脂浸出生产后得到的副产物,主要用于饲
料和食品原料。它的质量取决于大豆的质量和豆粕
生产工艺。
• 按照提取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
粕二种。其中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为一浸 豆粕,而先以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所得的 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一浸豆粕的生产工艺较为先 进,蛋白质含量高,是中国国内目前现货市场上流
• 豆粕与大豆、豆油的比价关系
豆粕是大豆的副产品,每1吨大豆可以制出0.2吨的 豆油和0.8吨的豆粕,豆粕的价格与大豆的价格有密

饲料原料豆粕标准

饲料原料豆粕标准

饲料原料豆粕标准饲料原料豆粕标准一、引言豆粕是大豆经过提取豆油后得到的副产品,作为饲料原料广泛应用于养殖业。

为了确保饲料质量和动物健康,制定豆粕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豆粕标准展开探讨,旨在明确其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二、豆粕的化学成分豆粕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其中,粗蛋白质是豆粕的主要营养成分,对于动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豆粕中的水分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豆粕的储存和运输安全。

三、豆粕的卫生指标豆粕中可能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

因此,豆粕的卫生指标也是其质量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豆粕标准中,应明确规定农药残留、重金属等物质的限量,以确保饲料安全。

四、豆粕的品质等级为了满足不同养殖需求,豆粕可根据其品质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根据豆粕的化学成分和卫生指标,可将其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不同等级。

不同等级的豆粕应明确其质量要求和使用范围,以指导养殖户合理选用。

五、检测方法与标识为确保豆粕的质量符合标准,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对其进行检测。

检测项目应包括化学成分、卫生指标和品质等级等。

经检测合格的豆粕应按规定进行标识,注明产品名称、等级、生产日期等信息,以便于养殖户选择和使用。

六、结语制定豆粕标准是保障饲料质量和动物健康的必要措施。

通过明确豆粕的化学成分、卫生指标、品质等级以及检测方法和标识要求,能够规范豆粕的生产和使用,提高养殖业的发展水平。

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执行豆粕标准,加强质量监管,确保饲料的安全与有效性。

同时,鼓励企业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以满足养殖业对高品质饲料的需求。

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豆粕标准,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豆粕标准

豆粕标准

豆粕掺假简易鉴别法摘要:感官检查法:此法是指用人的感觉器官对饲料的形状、颗粒大小、颜色、气味、质地等指标进行辨别。

凭感官看,纯豆粕呈不规则碎片状、偶有少量结块,有浅黄色和淡褐色、色泽一致,具有豆香味。

而如果豆粕中掺入了沸石粉、玉米等杂质后,颜色浅淡,色泽不一,结块多,可见白色粉末状物,闻之稍有豆香味,掺杂量大的则无豆香味。

如果把样品粉粹后,再与豆粕比较,色差更是明显。

粉粹时,假豆粕粉尘大,装入玻璃瓶中粉尘会黏附与瓶壁,而纯豆粕无此现象。

豆粕是以浸提法制油得的残余物。

一般豆粕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豆饼。

因此,在我省从用户到饲料加工厂比较喜欢用豆粕。

而另一个原因是豆粕不容易掺假,一般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可靠。

但近年来在原料的交易、饲料加工中均发现有掺假的豆粕,这类豆粕由于经过特殊加工,外观与纯豆粕十分相近,如不经仔细鉴别,很容易上当,给广大用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一、主要豆粕的掺杂物沸石粉或其它盐酸不溶物,玉米粒、玉米秸等,其中玉米粒占掺杂量的大多数。

玉米辗碎后颜色与豆粕十分接近,沸石类本身呈灰白色,容重大。

不法商把这些物质与纯豆粕混合后,用机器压制成片,再辗碎,因此,这种假豆粕外观上与未成熟豆非常相象,只是结块偏多,豆香味很淡或无豆香味。

二、鉴别假豆粕的方法1、感官检查法感官检查是指用人的感觉器官对饲料的形状、颗粒大小、颜色、气味、质地等指标进行鉴别。

纯豆粕呈不规则碎片状,浅黄色到淡褐色,色泽一致,偶有少量结块,闻到豆粕固有豆香味。

而掺入了沸石粉、玉米等杂质后,颜色浅淡,色泽单一,结块多,剥开后用手指捻,可见白色粉末状物,闻稍有豆香味,掺杂量大的则无豆香味。

如果把样品粉碎后,再与豆粕比较,色差更是显而易见,真品为浅黄色。

在粉碎过程中,假豆粕粉尘大,装入玻璃容器中粉尘会黏附与瓶壁,而纯豆粕则无此现象。

用牙咬豆粕发粘,而玉米脆而有粉末。

2、外包装检查法颗粒细、容量大、价格廉,这是绝大多数掺杂物所共同的特点,饲料中掺杂了这类物质后,必定是包装体积小,而重量增加。

豆粕的质量标准和判断方法

豆粕的质量标准和判断方法

豆粕的质量标准和判断方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用大豆粕的术语、分类、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检验方法、包装、运输和储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商品食用大豆粕。

2 引用标准GB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 5009.36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5490~5539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GB 8115 粮食包装麻袋GB 8611 油脂工业用大豆3 术语3.1 食用大豆粕大豆经浸出法(预榨浸出或直接浸出)制得的适合食品加工用的松散的富含蛋白质的物料。

3.1.1 高变性大豆粕(又名高温大豆粕)大豆粕经高温处理,蛋白质变性较大,水溶性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食品用大豆粕。

主要用于酿造和蛋白制品等食品加工的原料。

3.1.2 低变性大豆粕(又名低温大豆粕)大豆粕经低温或闪蒸脱溶处理,蛋白质变性较小,水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用大豆粕。

主要用于组织蛋白、浓缩蛋白、分离蛋白及蛋白制品的加工原料。

3.2 形状指一批大豆粕的颗粒大小,均匀度。

3.3 色泽指一批大豆粕的综合色泽。

3.4 气味指一批大豆粕的综合气味。

3.5 杂质指大豆粕中用眼能鉴别的大豆粕以外的物质。

3.6 水溶性蛋白质百分率(%)指在规定的测定条件下,溶解于水的蛋白质重量占试样重量的百分率。

3.7 氮溶解指数(NSI,%)指水溶性氮占总氮的百分率,或水溶性蛋白质占粗蛋白质的百分率。

3.8 含砂量百分率(%)指大豆粕内含有细砂重量占试样重量的百分率。

4 产品分类4.1 高变性大豆粕4.1.1 一级高变性大豆粕;4.1.2 二级高变性大豆粕。

4.2 低变性大豆粕4.2.1 一级低变性大豆粕;4.2.2 二级低变性大豆粕。

5 技术要求5.1 原料5.1.1 应符合GB 8611的规定。

5.1.2 不得含有蓖麻籽、野百合籽等有害杂草种籽。

5.1.3 不得有烟熏、腐败、霉变及不良气味。

5.1.4 不得有加工时无法除去的低劣物品。

5.2 外观质量见表1:表1项目指标形状松散的片状,粉状或颗粒状色泽高变性大豆粕:具有大豆粕固有的色泽低变性大豆粕:具有大豆粕固有的黄白色至黄色气味具有大豆粕固有的气味,无霉味 5.3 质量指标见表2:5.4 掺杂物不得掺入谷物粉等非豆粕物质。

发酵豆粕评判标准

发酵豆粕评判标准

蛋白源饲料新研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豆粕转化为优质蛋白质饲料原料,是国际研究开发热点,产品问世不到十年,技术和产业化水平在国际上以丹麦最为突出。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目前国内仍处于大规模产业化的初期,已有几十家企业生产发酵豆粕,但品质参差不齐,也没有统一标准,饲料企业在选择产品上缺乏科学的依据,因此制定发酵豆粕行业标准已成为必要。

1 豆粕发酵的目的明确豆粕发酵的目的,才能够确定评判发酵豆粕质量的主要指标。

豆粕经过发酵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四个方面:1.1 破坏豆粕中抗营养因子豆粕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低聚糖、凝集素、植酸、脲酶等抗营养因子,发酵过程中通过微生物、酶及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的作用,使得抗营养因子被降解或者钝化,从而得到破坏。

1.2 消除豆粕蛋白的抗原性豆粕中含有的7S和11S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幼龄动物对其尤为敏感。

在发酵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将其降解而使其失去抗原性。

1.3 降解大分子蛋白质豆粕中11S和7S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50KD和180KD,通过发酵酶解,被降解为氨基酸及各种多肽,有利于动物的吸收利用。

1.4 形成各种有益发酵产物目前豆粕发酵均采用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等安全菌株,产品发酵后往往含有较高数量的有益菌和有机酸、蛋白酶等代谢产物。

2 发酵豆粕评判程序对发酵豆粕的评判,可以按四个步骤进行,需要检测的指标如下:2.1 感官评判包括细度、色泽、粘度、气味。

2.2 常规理化分析包括蛋白含量、水分、灰分、酸度、TCA-N。

2.3 非常规理化分析包括SDS-PAGE电泳、挥发性盐基氮、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脲酶活性、有益活菌数。

2.4 深度分析包括抗原定量、低聚糖(棉籽糖和水苏糖)、大豆凝集素、全氨基酸组成分析、蛋白酶活性、尿素氮等。

3 发酵豆粕评判指标的检测和判定3.1 色、香、味和粘度豆粕维持一定的温度经过发酵、干燥后颜色变深,国内外优质的发酵豆粕皆为棕黄色,如果颜色浅而与豆粕一致,有可能发酵程度不够或掺入其他浅色蛋白原料。

豆粕两个基本理性指标

豆粕两个基本理性指标

豆粕两个基本理性指标
蛋白质含量是豆粕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反映了豆粕的饲用价值。

豆粕中含蛋白质40-48%左右,赖氨酸2.5%~3.0%,色氨酸0.6%~0.7%,蛋氨酸0.5%~0.7%,胱氨酸0.5%~0.8%;胡萝卜素较少,仅0.2~0.4毫克/千克,流胺素、核黄素各3~6毫克/千克,烟酸15~30毫克/千克,胆碱2200~2800毫克/千克。

豆粕中较缺乏蛋氨酸,粗纤维主要来自豆皮,无氮浸出物主要是二糖三糖四糖淀粉矿物质含量低钙少磷多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B2较少。

拓展:
豆粕的蛋白质含量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大豆原料本身的蛋白质含量;二是大豆的预处理工艺。

采用脱皮工艺技术所产豆粕要比普通工艺所产豆粕蛋白质含量高7-8%;三是粕中水分、粗脂肪对蛋白质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浅黄色不规则碎片状,色泽一致,新鲜,有豆粕的特殊香味。

无发酵、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臭。

不许掺入大豆粕以外的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物时应做相应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呈黄色或浅黄色粉状,色泽一致,有发酵固有气味,无发酵、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嗅
水分:≤10.0%
粗蛋白:≥50.0%
粗灰分:≤6.0%
0.02≤脲酶≤0.3
75%≤蛋白溶解度≤85%
粗蛋白
粗灰分
尿酶
蛋白溶解度
水分
不符合基本要求
水分:>12.0%
粗蛋白:<50.0%
粗灰分:>7.0%
脲酶:≥0.4或≤0.02
豆粕原料检验指标




一级
二级
大豆去皮后经浸提或预压浸提所得
无豆皮或含量极少,呈黄色或浅黄色不规则碎片,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嗅
水分:≤13.0%
粗蛋白:≥48%
粗灰分:≤5.0%
0.02≤脲酶活性≤0.3
70%≤蛋白溶解度≤85%
皮重:≤1.0%
水分:≤13.0%
粗蛋白:≥46%
蛋白溶解度:≤70
粗蛋白:≥43.0%
粗灰分:≤7.0%
0.02≤脲酶≤0.3
75%≤蛋白溶解度≤85%
粗蛋白
粗灰分
尿酶
蛋白溶解度
水分
不符合基本要求
水分:>14.0%
粗蛋白:<42.0%
粗灰分:>8.0%
脲酶:≥0.4或≤0.02
蛋白溶解度:≤70.0%或≥85.0%
发酵豆粕
利用有益微生物发酵后的豆粕
粗灰分:≤5.0%
0.02≤脲酶活性≤0.3
70%≤蛋白溶解度≤85%
皮重:≤1.0%
粗蛋白
粗灰分
脲酶活性
蛋白溶解度
皮重
水分
不符合基本要求
水分:>14.0%
粗蛋白:<44.0%
粗灰分:>7.0%
脲酶:≥0.4或≤0.02
蛋白溶解度:≤70%或≥85%
皮重:>4.0%




大豆经浸提或预压浸提所得
呈黄色或浅黄色不规则碎片,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