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苯乙烯自由基悬浮聚合

合集下载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实验报告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实验报告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悬浮聚合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掌握苯乙烯悬浮聚合的实验操作方法。

3、学会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探讨影响聚合反应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悬浮聚合是将单体以小液滴状悬浮在水中进行的聚合反应。

在悬浮聚合中,单体不溶于水,借助搅拌的作用,在分散剂的存在下,分散成小液滴,并在油溶性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

反应结束后,经过分离、干燥等处理,得到粉状或粒状的聚合物产品。

苯乙烯在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

反应式如下:```nCH2=CH(C6H5) → CH2-CH(C6H5)n```三、实验药品与仪器1、实验药品苯乙烯:化学纯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分析纯聚乙烯醇(PVA):化学纯去离子水2、实验仪器电动搅拌器恒温水浴锅三口烧瓶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布氏漏斗抽滤瓶表面皿四、实验步骤1、安装实验装置在三口烧瓶上分别安装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

2、配制水相在烧杯中加入 100ml 去离子水和 05g 聚乙烯醇(PVA),加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备用。

3、配制油相在小烧杯中称取 20g 苯乙烯和 02g BPO,搅拌均匀。

4、聚合反应将配制好的水相加入三口烧瓶中,开动搅拌器,转速控制在 200-300r/min。

然后将油相用滴管逐滴加入三口烧瓶中,形成小液滴。

调节搅拌速度,使液滴分散均匀。

将三口烧瓶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升温至80-85℃,反应 2-3 小时。

5、产物处理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冷却至室温,用布氏漏斗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产物多次,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分散剂。

将过滤得到的产物放在表面皿中,放入烘箱中,在 50℃下干燥至恒重。

五、实验现象及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以下现象:1、油相滴入水相后,形成了乳白色的悬浮液,液滴大小较为均匀。

这是由于搅拌作用和分散剂的存在,使苯乙烯单体能够较好地分散在水相中。

2、随着反应的进行,悬浮液的颜色逐渐变深,由乳白色变为浅黄色。

实验_苯乙烯悬浮聚合

实验_苯乙烯悬浮聚合

实验_苯⼄烯悬浮聚合实验⼆:苯⼄烯的悬浮聚合⼀、实验⽬的1.通过对苯⼄烯单体的悬浮聚合实验,了解⾃由基悬浮聚合的⽅法和配⽅中各组分的作⽤;2.学习悬浮聚合的操作⽅法;3.通过对聚合物颗粒均匀性和⼤⼩的控制,了解分散剂、升温速度、搅拌形式与搅拌速度对悬浮聚合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悬浮聚合是由烯类单体制备⾼聚物的重要⽅法,由于⽔为分散介质,聚合热可以迅速排除,因⽽反应温度容易控制,⽣产⼯艺简单,制成的成品呈均匀的颗粒状,故⼜称珠状聚合,产品不经造粒可直接加⼯成型。

悬浮聚合得到珠状的聚合物颗粒,常常作为离⼦交换树脂和⾼分⼦试剂、⾼分⼦催化剂的载体。

苯⼄烯是⼀种⽐较活泼的单体,容易进⾏聚合反应。

苯⼄烯在⽔中的溶解度很⼩,将其倒⼊⽔中,体系分成两层,进⾏搅拌时,在剪切⼒作⽤下单体层分散成液滴,界⾯张⼒使液滴保持球形,⽽且界⾯张⼒越⼤形成的液滴越⼤,因此在作⽤⽅向相反的搅拌剪切⼒和界⾯张⼒作⽤下液滴达到⼀定的⼤⼩和分布。

⽽这种液滴在热⼒学上是不稳定的,当搅拌停⽌后,液滴将凝聚变⼤,最后与⽔分层,同时聚合到⼀定程度以后的液滴中溶有的发粘聚合物亦可使液滴相粘结。

因此,悬浮聚合体系还需加⼊分散剂。

悬浮聚合实质上是借助于较强烈的搅拌和悬浮剂的作⽤,将单体分散在单体不溶的介质(通常为⽔)中,单体以⼩液滴的形式进⾏本体聚合,在每⼀个⼩液滴内,单体的聚合过程与本体聚合相似,遵循⾃由基聚合⼀般机理,具有与本体聚合相同的动⼒学过程。

由于单体在体系中被搅拌和悬浮剂作⽤,被分散成细⼩液滴,因此悬浮聚合⼜有其独到之处,即散热⾯积⼤,防⽌了在本体聚合中出现的不易散热的问题。

由于分散剂的采⽤,最后的产物经分离纯化后可得到纯度较⾼的颗粒状聚合物。

悬浮聚合主要组分有四种:单体,分散介质(⽔),悬浮剂,引发剂。

1.单体:单体不溶于⽔,如:苯⼄烯(styrene),醋酸⼄烯酯(vinyl acetate),甲基丙烯酸酯(methyl methacrylate )等。

苯乙烯悬浮聚合实验报告

苯乙烯悬浮聚合实验报告

苯乙烯悬浮聚合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苯乙烯悬浮聚合实验,探究聚合反应的过程和原理,并观察聚合物的形成情况。

实验原理:苯乙烯是一种单体,通过悬浮聚合反应可以将其聚合成聚苯乙烯。

悬浮聚合是指将单体悬浮在溶剂中,通过引发剂的作用,使单体逐渐聚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的过程。

在实验中,通常使用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将其加入苯乙烯和溶剂的混合物中,通过加热反应使聚合反应进行。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的苯乙烯、过硫酸铵、溶剂等材料,并将苯乙烯和溶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2. 将混合物倒入反应器中,并加入适量的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

3. 将反应器密封,并加热至一定温度,使聚合反应开始进行。

4. 观察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包括颜色的变化、溶液的浑浊度等。

5. 当反应一定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反应液冷却后,得到聚苯乙烯。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苯乙烯和溶剂混合物在加热后逐渐变得浑浊,颜色也由无色逐渐变为黄色。

这是因为苯乙烯发生了聚合反应,形成了聚苯乙烯颗粒。

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得到了一定量的聚苯乙烯产物。

实验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看到悬浮聚合反应是一种常见的聚合方法。

在实验中,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起到了催化聚合反应的作用。

聚合反应的进行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时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聚合反应的效果。

此外,溶剂的选择也对聚合反应有一定的影响,合适的溶剂可以提供良好的反应环境。

聚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稳定性。

它可以用于制作塑料制品、电子产品外壳等。

通过悬浮聚合反应,可以控制聚苯乙烯的分子量和粒径,从而调节其性能。

因此,悬浮聚合反应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实验总结:通过苯乙烯悬浮聚合实验,我们了解了聚合反应的过程和原理,并观察到了聚苯乙烯的形成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悬浮聚合反应是一种有效的聚合方法,可以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反应条件和材料配比,以获得所需的聚合物性能。

实验_苯乙烯悬浮聚合

实验_苯乙烯悬浮聚合

实验二:苯乙烯的悬浮聚合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苯乙烯单体的悬浮聚合实验,了解自由基悬浮聚合的方法和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2.学习悬浮聚合的操作方法;3.通过对聚合物颗粒均匀性和大小的控制,了解分散剂、升温速度、搅拌形式与搅拌速度对悬浮聚合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悬浮聚合是由烯类单体制备高聚物的重要方法,由于水为分散介质,聚合热可以迅速排除,因而反应温度容易控制,生产工艺简单,制成的成品呈均匀的颗粒状,故又称珠状聚合,产品不经造粒可直接加工成型。

悬浮聚合得到珠状的聚合物颗粒,常常作为离子交换树脂和高分子试剂、高分子催化剂的载体。

苯乙烯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单体,容易进行聚合反应。

苯乙烯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将其倒入水中,体系分成两层,进行搅拌时,在剪切力作用下单体层分散成液滴,界面张力使液滴保持球形,而且界面张力越大形成的液滴越大,因此在作用方向相反的搅拌剪切力和界面张力作用下液滴达到一定的大小和分布。

而这种液滴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当搅拌停止后,液滴将凝聚变大,最后与水分层,同时聚合到一定程度以后的液滴中溶有的发粘聚合物亦可使液滴相粘结。

因此,悬浮聚合体系还需加入分散剂。

悬浮聚合实质上是借助于较强烈的搅拌和悬浮剂的作用,将单体分散在单体不溶的介质(通常为水)中,单体以小液滴的形式进行本体聚合,在每一个小液滴内,单体的聚合过程与本体聚合相似,遵循自由基聚合一般机理,具有与本体聚合相同的动力学过程。

由于单体在体系中被搅拌和悬浮剂作用,被分散成细小液滴,因此悬浮聚合又有其独到之处,即散热面积大,防止了在本体聚合中出现的不易散热的问题。

由于分散剂的采用,最后的产物经分离纯化后可得到纯度较高的颗粒状聚合物。

悬浮聚合主要组分有四种:单体,分散介质(水),悬浮剂,引发剂。

1.单体:单体不溶于水,如:苯乙烯(styrene),醋酸乙烯酯(vinyl acetate),甲基丙烯酸酯(methyl methacrylate )等。

苯乙烯悬浮聚合研究

苯乙烯悬浮聚合研究

悬浮聚合一、悬浮聚合的目的和意义: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在合成树脂中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当今世界五大通用塑料之一。

聚苯乙烯合成多采用悬浮聚合工艺,以水作为反应介质,温度易于控制;产品分子量比容易聚合的高,杂质含量比乳液聚合的少;生产工艺简单,后续处理工序也简单,制成的成品呈均匀的珠状颗粒,较理想的珠状树脂可以直接用来加工成型【1】。

其工业应用比较广泛,80%聚氯乙烯,全部苯乙烯型离子交换树脂和可发性聚苯乙烯,部分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用悬浮法生产【2】。

二、课题任务①了解悬浮聚合过程。

②利用悬浮聚合法实验室合成聚苯乙烯。

③讨论分析聚苯乙烯悬浮聚合的条件。

三、实验原理及条件选择1.悬浮聚合原理悬浮聚合实质上是借助于较强烈的机械搅拌和悬浮剂的作用,通常是将不溶于水的单体(苯乙烯)分散在介质水中,利用机械搅拌,将单体打散成直径为0.01~5mm的小液滴的形式进行本体聚合。

在每个小液滴内,单体的聚合过程和机理与本体聚合相似。

在苯乙烯悬浮聚合过程中,引发剂和分散剂的用量、温度与搅拌速度、单体和水的比例对珠体的粒度分布影响显著,若控制不当,易引起粒料的粘结,甚至粘结成块,影响单体聚合。

2.苯乙烯悬浮聚合条件选择2.1悬浮剂选择及用量悬浮剂又叫分散剂。

工业上常用的分散剂分为水溶性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非水溶性无机粉【3】。

图1 悬浮单体液滴分散-聚并模拟图【2】加入分散剂可以减小或阻止③、④、⑤过程的发生,防止液滴之间粘接。

表1 悬浮聚合中常用分散剂从分散剂用量及实验室条件考虑本实验采用聚乙烯醇为分散剂。

图2 聚乙烯醇分散保护作用模型【2】憎水基团吸附在单体形成液滴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随着分散剂用量的增加,聚合物微球粒子周围的分散剂浓度增大,从而对粒子的凝聚产生阻碍作用。

在分散聚合中,分散剂含量过低,将使分散体系不稳定,聚合物微球容易发生粘结;分散剂用量过高,体系粘度过大,会使成核数目增多,阻碍核聚合,影响聚合物微球的生长。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一、实验目的1、学习悬浮聚合的实验方法,了解悬浮聚合的配方及各组份的作用。

2、了解控制粒径的成珠条件及不同类型悬浮剂的分散机理、搅拌速度、搅拌器形状对悬浮聚合物粒径等的影响,并观察单体在聚合过程中之演变。

二、实验原理悬浮聚合是将单体以微珠形式分散于介质中进行的聚合。

从动力学的观点看,悬浮聚合与本体聚合完全一样,每一个微珠相当于一个小的本体。

悬浮聚合克服了本体聚合中散热困难的问题,但因珠粒表面附有分散剂,使纯度降低。

当微珠聚合到一定程度,珠子内粒度迅速增大,珠与珠之间很容易碰撞粘结,不易成珠子,甚至粘成一团,为此必须加入适量分散剂,选择适当的搅拌器与搅拌速度。

由于分散剂的作用机理不同,在选择分散剂的各类和确定分散剂用量时,要随聚合物种类和颗粒要求而定,如颗粒大小、形状、树脂的透明性和成膜性能等。

同时也要注意合适的搅拌强度和转速,水与单体比等。

苯乙烯(St)通过聚合反应生成如下聚合物。

反应式如下:C H=C H2C H-C H2n本实验要求聚合物体具有一定的粒度。

粒度的大小通过调节悬浮聚合的条件来实现。

三、实验仪器及设备搅拌电机、调压器、500ml、三口瓶、回流冷凝器、水浴、烧杯、吸滤瓶、抽气管、表面皿四、实验药品名称试剂规格用量单体苯乙烯除去阻聚剂15g 油溶性引发剂BPO AR 0.3g 分散剂聚乙烯醇 1.5%水溶液20 mL分散介质水去离子水130mL五、实验步骤1、安装仪器(如图)2、加料: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0.3g过氧化二苯甲酰放入100mL锥形瓶中,再用移液管按配方聚苯乙烯加入锥形瓶中,轻轻振荡,待过氧化二苯甲酰完全溶解后加入三口瓶中。

再用量筒取20 mL1.5%的聚乙烯醇溶液加入三口烧瓶,最后用130 mL去离子水分别冲洗锥形瓶和量筒后加入三口烧瓶中。

3、聚合 通冷凝水,启动搅拌并控制在一恒定转速,在20~30min 内将温度升至85~90ºC ,开始聚合反应。

高分子实验

高分子实验

单体珠滴
乳胶粒
R
乳液聚合组分 • 乳液聚合体系至少 主要 包括三个组分: 乳液聚合体系至少(主要 包括三个组分: 主要)包括三个组分 • 单体、引发剂、分散介质和乳化剂 单体、引发剂、 • 水是最常用的分散介质,水为分散介质时引发剂则是 水是最常用的分散介质, 水溶性引发剂。 水溶性引发剂。 • 另外,也使用一些辅助试剂,如分子量调节剂、pH缓 另外,也使用一些辅助试剂,如分子量调节剂、 缓 冲剂等。 冲剂等。
实验2 实验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乳液聚合的反应机理,乳液聚合体系中各组份 了解乳液聚合的反应机理, 的作用。了解乳液的形成机理。 的作用。了解乳液的形成机理。 2. 熟练掌握乳液聚合方法。 熟练掌握乳液聚合方法。 3. 掌握旋转粘度计测定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原理及方法。 掌握旋转粘度计测定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乳液聚合有着特殊的机理。单体在乳化剂、 乳液聚合有着特殊的机理。单体在乳化剂、机械搅 拌作用下, 拌作用下,在水介质中分散成乳液状态进行的聚合称 为乳液聚合。它有聚合速度快、聚合反应平稳、 为乳液聚合。它有聚合速度快、聚合反应平稳、聚合 物分子量高等特点,是自由基聚合的实施方法之一。 物分子量高等特点,是自由基聚合的实施方法之一。
悬浮聚合组分
1. 单体 2. 引发剂 3. 悬浮剂:不溶于水的无机盐粉末 悬浮剂: 溶于水的高分子化合物
悬浮聚合影响因素
1. 搅拌速度 2. 反应时间 3. 水/单体比例、聚合反应温度、引发剂 单体比例、聚合反应温度、 单体比例 种类和用量、单体种类、 种类和用量、单体种类、其它添加剂 ——聚合物的颗粒大小和形态 聚合物的颗粒大小和形态
乳化剂在水中的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时开始形成胶 乳液聚合的反应速率及产物分子量除与反应温度、 束。乳液聚合的反应速率及产物分子量除与反应温度、 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有关外, 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有关外,乳胶粒数目是一个重 要因素,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又直接影响胶粒数目, 要因素,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又直接影响胶粒数目, 因此乳化剂的种类及用量会影响乳液聚合的反应速率 及产物分子量。 及产物分子量。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的机理与一般乳 液聚合相同,采用过硫酸盐为引发剂。本实验中,在 液聚合相同,采用过硫酸盐为引发剂。本实验中, 搅拌条件下乳化剂使不溶于水的单体醋酸乙烯酯自行 进入乳化剂所形成的胶束来进行聚合反应,并形成热 进入乳化剂所形成的胶束来进行聚合反应, 力学稳定体系。 力学稳定体系。胶束中的单体在扩散进入胶束的水溶 性引发剂过硫酸钾分解产生的自由基的作用下, 性引发剂过硫酸钾分解产生的自由基的作用下,按自 由基机理进行聚合反应。 由基机理进行聚合反应。

苯乙烯的珠状自由基聚合

苯乙烯的珠状自由基聚合

实验一:苯乙烯的珠状自由基聚合(8h)一、实验目的1. 了解悬浮聚合的反应原理及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2. 了解珠状聚合实验操作及聚合工艺的特点。

3. 通过实验,了解苯乙烯单体在聚合反应上的特性。

二、实验原理悬浮聚合是指在较强的机械搅拌下,借悬浮剂的作用,将溶有引发剂的单体分散在另一与单体不溶的介质中(一般为水)所进行的聚合。

根据聚合物在单体中溶解与否,可得透明状聚合物或不透明不规整的颗粒状聚合物。

像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其悬浮聚合物多是透明珠状物,故又称珠状聚合;而聚氯乙烯因不溶于其单体中,故为不透明、不规整的乳白色小颗粒(称为颗粒状聚合)。

悬浮聚合实质上是单体小液滴内的本体聚合,在每一个单体小液滴内单体的聚合过程与本体聚合是相类似的,但由于单体在体系中被分散成细小的液滴,因此,悬浮聚合又具有它自己的特点。

由于单体以小液滴形式分散在水中,散热表面积大,水的比热大,因而解决了散热问题,保证了反应温度的均一性,有利于反应的控制。

悬浮聚合的另一优点是由于采用悬浮稳定剂,所以最后得到易分离、易清洗、纯度高的颗粒状聚合产物,便于直接成型加工。

可作为悬浮剂的有两类物质:一类是可以溶于水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醇、明胶、聚甲基丙烯酸钠等。

另一类是不溶于水的无机盐粉末,如硅藻土、钙镁的碳酸盐、硫酸盐和磷酸盐等。

悬浮剂的性能和用量对聚合物颗粒大小和分布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讲,悬浮剂用量越大,所得聚合物颗粒越细,如果悬浮剂为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悬浮剂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所得的树脂颗粒就越大,因此悬浮剂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均一会造成树脂颗粒分布变宽。

如果是固体悬浮剂,用量一定时,悬浮剂粒度越细,所得树脂的粒度也越小,因此,悬浮剂粒度的不均匀也会导致树脂颗粒大小的不均匀。

为了得到颗粒度合格的珠状聚合物,除加入悬浮剂外,严格控制搅拌速度是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

随着聚合转化率的增加,小液滴变得很粘,如果搅拌速度太慢,则珠状不规则,且颗粒易发生粘结现象。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和共聚合反应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和共聚合反应

实验一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和共聚合反应一试验目的1 学习悬浮聚合反应2学习共聚和反应二试验原理聚苯乙烯是具有刚性的无色透明塑料,其透光率仅次于有机玻璃,能制成各种色彩鲜艳的产品,极易加工成型,比重轻,耐水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都好,电性能好,在高分子电解质工业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聚苯乙烯的主要缺点是耐热性低、质较脆,影响了它的应用范围。

与各种含强极性基单体进行共聚合,是改性的主要方法之一。

SM树脂是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的产品,国产204型改性聚苯乙烯是以70%苯乙烯和30%甲基丙烯酸甲酯以悬浮共聚合所得的产品。

苯乙烯的主要共聚产品是丁苯橡胶(与丁二烯共聚物)和ABS树脂(与丙烯腈和丁二烯共聚物)。

单体在搅拌下悬浮在含有稳定剂的非溶剂(一般为水)中进行聚合,称为悬浮聚合。

因产物为珠状故亦称为球状聚合。

悬浮聚合是依靠激烈的机械搅拌,使含有引发剂的单体分散到与单体互不相溶的介质中实现的。

由于大多数烯类单体只微溶于水或几乎不溶于水,悬浮聚合通常都以水为介质。

在进行水溶性单体,如丙烯酰胺的悬浮聚合时,则应当以憎水性的有机溶剂,如烷烃等作为分散介质,这种悬浮聚合过程被称为反相悬浮聚合。

在悬浮聚合中,单体以小油珠的形式分散在介质中。

每个小油珠都是一个微型聚合场所,油珠周围的介质连续相则是这些微型反应器的热传导体。

因此,尽管每个油珠中单体的聚合与本体聚合无异,但整个聚合体系的温度控制还是比较容易的。

悬浮聚合的优点表现在:⑴大量的聚合热被非溶剂吸收从而保证反应均匀进行。

⑵产物为球状,从而减少了由于产物的硬、黏、弹等性质而带来的不易粉碎的困难。

缺点为:附着在产品表面的稳定剂不易除尽,产品不够纯。

悬浮聚合体系分为不互溶的两相:单体相和水相,单体相内溶有油溶性的引发剂(例如过氧化苯甲酰),在水相中有相当溶解度的单体,必须在水相中加入相应量的电解质进行盐析,才有可能进行悬浮聚合。

悬浮体系是不稳定的。

尽管加入悬浮稳定剂可以帮助稳定单体颗粒在介质中的分散,稳定的高速搅拌与悬浮聚合的成功关系极大。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实验报告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实验报告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实验,掌握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操作,加深对聚合反应过程的理解,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

实验原理: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原料,其聚合反应是通过引发剂在水相中引发的。

在实验中,首先将苯乙烯、引发剂和乳化剂悬浮在水相中,然后通过搅拌和控制温度,使苯乙烯发生聚合反应,最终得到聚苯乙烯颗粒。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称取苯乙烯、引发剂、乳化剂等试剂,准备水相和油相。

2. 悬浮聚合反应,将苯乙烯、引发剂和乳化剂悬浮在水相中,通过搅拌和控制温度进行聚合反应。

3. 分离和干燥,将反应后的聚合物颗粒进行分离和干燥处理,得到最终产品。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操作,成功得到了白色的聚苯乙烯颗粒,颗粒大小均匀,表面光滑。

经过称量和计算,得到了聚苯乙烯的收率和平均颗粒大小。

实验讨论:在实验中,我们注意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聚合反应过程中温度的控制、搅拌速度的影响等。

这些问题对于聚合反应的控制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也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探讨了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进行了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实验,得到了聚苯乙烯颗粒,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这次实验不仅增加了我们对聚合反应的理解,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使我们对聚合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为今后的实验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聚合反应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也明白了科学研究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希望通过今后的努力,能够取得更多的实验成果,为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苯乙烯悬浮聚合实验报告

苯乙烯悬浮聚合实验报告

苯乙烯悬浮聚合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苯乙烯悬浮聚合实验,掌握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了解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特性。

实验原理,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原料,通过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反应可以得到聚苯乙烯。

悬浮聚合是指在水中加入分散剂,使聚合物微粒悬浮在水中进行聚合反应。

在实验中,通过添加过氧化苯乙烯作为引发剂,利用机械搅拌和控制温度的方法,使苯乙烯在水中发生聚合反应,最终得到聚苯乙烯微粒。

实验材料与仪器,苯乙烯、过氧化苯乙烯、分散剂、搅拌器、恒温水浴等。

实验步骤:1. 将适量苯乙烯、分散剂和适量水加入反应釜中,开始搅拌。

2. 将过氧化苯乙烯溶液缓慢加入反应釜中,控制温度在一定范围内。

3. 持续搅拌并控制反应时间,观察聚合反应的进行。

4. 将聚合物微粒离心、洗涤、干燥,得到聚苯乙烯产品。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操作,成功得到了聚苯乙烯微粒。

观察聚合物微粒的形态和颗粒大小,可以发现聚合反应进行良好,得到了理想的产品。

同时,通过对聚苯乙烯产品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其相对分子质量、熔点等物理化学性质的数据,进一步了解聚苯乙烯的特性。

实验结论,通过苯乙烯悬浮聚合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了解了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特性。

同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悬浮聚合反应可以得到理想的聚苯乙烯产品,为今后的聚合物合成和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苯乙烯悬浮聚合的原理和操作技巧,对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和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1] 陈志刚, 王丽. 聚苯乙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化学工程, 2017, 45(5): 89-94.[2] 张明, 李华. 聚合物合成原理与实践[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苯乙烯悬浮聚合教案

苯乙烯悬浮聚合教案

苯乙烯悬浮聚合教案第一篇:苯乙烯悬浮聚合教案苯乙烯的悬浮聚合一、实验目的1、了解悬浮聚合的原理,特征及配方中个组分的作用。

2、掌握苯乙烯悬浮聚合的实验室实施方法,搅拌、温度等各条件对产品的颗粒度和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本体聚合是烯类单体聚合制备高分子聚合物的最简单的方法。

但这种方法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的。

特别是大型工业生产中。

因为本体聚合在聚合过程中,随着单体不断转变成聚合物大分子,体系的粘度急剧增高,聚合热的传递越来越困难,引起自动增速效应和不规则的过热点,导致产物有较宽的分子量分布和过热点缺陷。

为了克服本体加聚过程粘度增高和传热受阻产生的不良后果,一种办法是加入一种惰性的、可溶的、低分子量的稀释剂来减轻。

这种方法就是溶液聚合。

虽然溶液聚合提供了较好的热控制,减缓了自动加速效应,但溶剂很少对自由基是真正惰性的。

由于溶剂常常发生链转移反应使得产物的分子量大大降低,而且聚合溶剂的除去和回收也是相当复杂和浪费的,所以在自由基加聚反应中用得较少。

另一种方法是加入一种不相混溶的液体,通过强烈的搅拌使单体变成不连续的小颗粒或微珠分散在作为连续相的液体中。

采用能溶解于单体相的引发剂(油溶性引发剂),使得引发、增长、终止过程均在单体微珠中进行。

这样,实际上每个单体微珠均成为一个独立的、微型的本体聚合反应体系,但是却把传热距离缩短到了0.2~0.5毫米,从而解决了传热问题,这就是悬浮聚合。

因此,悬浮聚合就本质而言仍然是本体聚合,符合本体聚合的动力学规律。

悬浮聚合通常采用的是连续相是水,水是最廉价易得的。

而且热容高、粘度大、表面张力大,有利于形成悬浮体系。

由于悬浮聚合反应热易于排除,保证了反应温度的均一性,减少了爆聚反应的可能。

因此,可以使用催化剂等来提高反应速度。

而且制成的产品呈均匀的颗粒状,不经造粒就可以直接用于成型加工。

同时,因为解决了本体聚合难以大型化的问题,现代工业生产中采用的大型悬浮聚合釜可达200M2以上。

【精品】苯乙烯自由基悬浮聚合

【精品】苯乙烯自由基悬浮聚合

【精品】苯乙烯自由基悬浮聚合引言苯乙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塑料原料,它主要用于制造日常用品,例如衣服、鞋子、玩具和电器等等。

苯乙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制备,而自由基悬浮聚合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自由基悬浮聚合中,单体苯乙烯溶于水中,然后通过添加引发剂,在空气的存在下被引发聚合。

该过程中,单体将自由基吸收并加入聚合物链上,不断延长聚合物链的长度,从而形成微小的聚合物粒子。

本文将详细介绍苯乙烯自由基悬浮聚合的原理、机理、影响因素和应用等方面。

原理自由基悬浮聚合是通过引发剂引发单体聚合而形成聚合物粒子的过程。

引发剂通过释放自由基,将差别较大的单体物质化合成具有相似性能的聚合物粒子。

苯乙烯自由基悬浮聚合的原理可以简述如下:1. 单体苯乙烯分散在水中。

该分散体系称为“乳液”。

2. 引发剂向乳液体系中加入并催化分解,释放出苯乙烯的自由基。

自由基会从单体中吸收氢,然后将其聚合到聚合物链上。

3. 在聚合的过程中,聚合物链会延长并折叠,形成微小的聚合物粒子。

机理苯乙烯自由基悬浮聚合的机理可以分为三步:引发、传递和终止。

引发剂在发生分解后产生的自由基将会引发聚合反应,引发步骤是聚合过程起始的重要步骤。

引发剂可以分为热引发剂和光引发剂,热引发剂通常需要引起外部热源来引发反应,而光引发剂通常需要有外部光源提供光能活化。

以过硫酸铵为例,该引发剂在热解后会形成自由基(R):NH4S2O8→2SO3+H2OSO3+H2O→H2SO4H2SO4+NH4S2O8→NH4HSO4+HO2SO2NH4HO2SO2NH4→H2O+N2+2SO2+R这样的自由基通过反应将聚合物链连接在一起,如下所示的反应:R+STY→SR-TYR+STY-SR→SR-TY-SR其中,TSY是一个自由基聚合的基元。

当自由基在聚合链上移动时,会将自由基加入到链的不同位置,从而扩大聚合物链长度。

在聚合过程中,自由基的传递是不可逆的,链长度随聚合时间或分子量增加而增加。

实验_苯乙烯悬浮聚合【仅供参考】

实验_苯乙烯悬浮聚合【仅供参考】

实验二:苯乙烯的悬浮聚合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苯乙烯单体的悬浮聚合实验,了解自由基悬浮聚合的方法和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2.学习悬浮聚合的操作方法;3.通过对聚合物颗粒均匀性和大小的控制,了解分散剂、升温速度、搅拌形式与搅拌速度对悬浮聚合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悬浮聚合是由烯类单体制备高聚物的重要方法,由于水为分散介质,聚合热可以迅速排除,因而反应温度容易控制,生产工艺简单,制成的成品呈均匀的颗粒状,故又称珠状聚合,产品不经造粒可直接加工成型。

悬浮聚合得到珠状的聚合物颗粒,常常作为离子交换树脂和高分子试剂、高分子催化剂的载体。

苯乙烯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单体,容易进行聚合反应。

苯乙烯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将其倒入水中,体系分成两层,进行搅拌时,在剪切力作用下单体层分散成液滴,界面张力使液滴保持球形,而且界面张力越大形成的液滴越大,因此在作用方向相反的搅拌剪切力和界面张力作用下液滴达到一定的大小和分布。

而这种液滴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当搅拌停止后,液滴将凝聚变大,最后与水分层,同时聚合到一定程度以后的液滴中溶有的发粘聚合物亦可使液滴相粘结。

因此,悬浮聚合体系还需加入分散剂。

悬浮聚合实质上是借助于较强烈的搅拌和悬浮剂的作用,将单体分散在单体不溶的介质(通常为水)中,单体以小液滴的形式进行本体聚合,在每一个小液滴内,单体的聚合过程与本体聚合相似,遵循自由基聚合一般机理,具有与本体聚合相同的动力学过程。

由于单体在体系中被搅拌和悬浮剂作用,被分散成细小液滴,因此悬浮聚合又有其独到之处,即散热面积大,防止了在本体聚合中出现的不易散热的问题。

由于分散剂的采用,最后的产物经分离纯化后可得到纯度较高的颗粒状聚合物。

悬浮聚合主要组分有四种:单体,分散介质(水),悬浮剂,引发剂。

1.单体:单体不溶于水,如:苯乙烯(styrene),醋酸乙烯酯(vinyl acetate),甲基丙烯酸酯(methyl methacrylate )等。

实验一 苯乙烯自由基悬浮聚合共62页

实验一 苯乙烯自由基悬浮聚合共62页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实验一 苯乙烯自由基悬浮聚合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苯乙烯悬浮聚合实验报告

苯乙烯悬浮聚合实验报告

苯乙烯悬浮聚合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实验,掌握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了解聚合反应对温度、催化剂和溶剂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仪器与试剂,苯乙烯、过硫酸铵、十二烷基硫酸钠、甲苯、氮气、反应釜、磁力搅拌器、温度控制仪等。

实验原理,苯乙烯的悬浮聚合是通过在水相中悬浮苯乙烯单体,再加入过硫酸铵等引发剂,通过磁力搅拌器搅拌,利用热量引发单体的聚合反应。

在聚合过程中,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乳化剂,帮助苯乙烯单体在水相中形成悬浮液,并稳定聚合反应。

实验步骤:1. 在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的甲苯和适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通过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形成乳化液。

2. 将苯乙烯加入乳化液中,再加入过硫酸铵引发剂,并用氮气通入反应釜中,排出釜中的空气,保持反应釜中的氮气气氛。

3. 开启温度控制仪,控制温度在聚合反应所需的温度范围内,开始聚合反应。

4. 观察聚合反应过程,记录温度变化和反应物的消耗情况。

5. 待反应结束后,用水冷却反应釜,停止搅拌,过滤得到聚合物产物。

6. 对产物进行干燥、称重、性质分析等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地得到了苯乙烯的聚合物产物。

在聚合反应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温度的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苯乙烯单体逐渐消耗,产物逐渐生成。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乳化剂和引发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乳化剂的加入有助于苯乙烯单体在水相中形成悬浮液,稳定聚合反应;引发剂的加入则是启动了聚合反应的过程,促使单体分子间的结合。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苯乙烯悬浮聚合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了解了聚合反应对温度、催化剂和溶剂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对聚合物的制备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工程应用提供了基础。

总结:苯乙烯悬浮聚合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操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聚合反应原理的理解,还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积极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验能力,为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实验报告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实验报告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实验报告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实验报告悬浮聚合是一种常见的聚合方法,通过将单体悬浮在溶剂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

本实验旨在通过悬浮聚合方法合成苯乙烯聚合物,并对聚合物的性质进行表征。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所需的苯乙烯单体、溶剂、催化剂和反应容器。

确保所有仪器和试剂都是干净的,以避免杂质的干扰。

2. 悬浮聚合反应:将苯乙烯单体加入适量的溶剂中,加入催化剂并充分搅拌。

将反应容器密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使聚合反应进行。

3. 聚合物的分离和洗涤:将反应溶液过滤,得到聚合物固体。

用适量的溶剂反复洗涤聚合物,以去除残留的催化剂和单体。

4. 干燥和表征:将洗涤后的聚合物在真空下干燥,得到最终的聚合物产物。

使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

实验结果:通过悬浮聚合反应,成功合成了苯乙烯聚合物。

经过洗涤和干燥后,得到了无色透明的聚合物产物。

红外光谱表明聚合物中存在苯环和乙烯基的特征吸收峰,证实了聚合物的结构。

聚合物的性质也进行了初步的表征。

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可以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

此外,聚合物还具有一定的光学性质,可以应用于光学材料的制备。

讨论与结论:本实验采用悬浮聚合方法成功合成了苯乙烯聚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表征。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悬浮聚合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聚合方法,适用于合成各种聚合物。

然而,本实验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首先,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广,需要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以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一致性。

其次,对聚合物的进一步表征和性能测试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总之,本实验通过悬浮聚合方法成功合成了苯乙烯聚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表征。

该实验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聚合反应的机理和聚合物的性质提供了基础。

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聚合物合成和应用领域。

高分子化学实验苯乙烯自由基悬浮聚合

高分子化学实验苯乙烯自由基悬浮聚合

高分子化学实验苯乙烯自由基悬浮聚合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苯乙烯单体的悬浮聚合实验,了解自由基悬浮聚合的方法和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2)学习悬浮聚合的操作方法;(3)通过对聚合物颗粒均匀性和大小的控制,了解分散剂、升温速度、搅拌形式与搅拌速度对悬浮聚合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悬浮聚合实质上是借助于较强烈的搅拌和悬浮剂的作用,通常将不溶于水的单体分散在介质水中,利用机械搅拌,将单体打散成直径为0.01~5mm的小液滴的形式进行本体聚合,在每个小液滴内,单体的聚合过程和机理与本体聚合相似。

悬浮聚合解决了本体聚合中不易散热的问题,产物容易分离,清洗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颗粒状聚合物。

其主要组分有四种;单体、分散介质(水)、悬浮剂、引发剂。

1.单体单体不溶于水,如:苯乙烯(styrene)、醋酸乙烯酯(vinyl acetate)、甲基丙烯酸酯(methyl methacrylate)等。

2.分散介质分散介质大多为水,作为热传导介质。

3.悬浮剂调节聚合体系的表面张力、粘度、避免单体液滴在水相中粘结。

(1)水溶性高分子,如天然物:明胶(gelatin),淀粉(starch);合成物:聚乙烯醇(PVA)等。

(2)难溶性无机物,如:BaSO4, BaSO3,CaCO3,滑石粉,粘士等。

(3)可溶液性电介质:NaCl,KCl,Na2SO4等。

4.引发剂主要为油溶性引发剂,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偶氮二异丁腈(AIBN)等。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仪器名称及数量:三口瓶(250ml)×1,球形冷凝管×1,电热锅×1,搅拌马达与搅拌棒各×1,温度计(100℃)×1,量筒(100ml)×1,布氏漏斗×1,抽滤瓶×1。

2.实验试剂苯乙烯单体,过氧化二苯甲酰(BPO),聚乙烯醇(PVA),去离子水。

四、实验步骤(1)架好带有冷凝管、温度计、三口烧瓶的搅拌装置,如下图所示;(2)分别将0.6gBPO和16ml苯乙烯加入100ml锥形瓶中,轻轻摇动至溶解后加入250ml三口烧瓶中;(3)再将7~8ml,0.3%PVA溶液加入250ml三口烧瓶中;(4)130ml去离子水冲洗锥形瓶及量简后,加入250ml三口烧瓶中开始搅拌和加热;(5)在半小时内,将温度慢慢加热至85℃~90℃,并保持此温度聚合反应2h后,用吸管吸少量反应涂于含冷水的表面皿中观察,若聚合物颗粒变硬可结束反应;(6)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分离,反复水洗后,用50℃以下的温风干燥后,称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苯乙烯自由基悬浮聚合
一. 实验目的
(1)通过苯乙烯单体的悬浮聚合实验,了解自由基悬浮聚合的方法和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2)学习悬浮聚合的操作方法。

(3)通过聚合对聚合物颗粒均匀性和大小的控制,了解分散剂、升温速度、搅拌形式与搅拌速度对悬浮聚合的重要性。

二. 实验原理
悬浮聚合实质上是借助于较强烈的搅拌和悬浮剂的作用,通常是将不容于水的单体分散在介质水中,利用机械搅拌,将单体打散成直径为0.01~5mm的小液滴的形式进行本体聚合。

在每一个小液滴内,单体的聚合过程和机理与本体聚合相似。

悬浮聚合解决了本题聚合中不易散热的问题,产物易分离,清洗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颗粒状聚合物。

主要组分有四种:单体、分散介质(水)、悬浮剂、引发剂。

1.单体:单体不溶于水,如苯乙烯、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酯等。

2.分散介质:分散介质大多为水,作为热传导介质。

3.悬浮剂:调节悬浮聚合的表面张力、粘度、避免单体液滴在水相中粘结。

(1)水溶性高分子,如:天然物:明胶、淀粉;合成物:聚乙烯醇等。

(2)难溶性无机物,如:BaSO4、BaCO3、CaCO3滑石粉,粘土等。

(3)可溶性电介质:NaCl、KCl、Na2SO4等。

4.引发剂:主要为油溶性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偶氮二异丁腈(AIBN)等。

三. 主要仪器和试剂
1.实验仪器:
三口瓶(500mL)×1,球形冷凝管×1,电热锅搅拌马达与搅拌棒×1,温度计(200℃)×1,量筒(100mL, 10mL)×1,锥形瓶(100mL)×1,布氏漏斗×1,抽滤瓶×1。

2.实验试剂:
苯乙烯单体,过氧化二苯甲酰BPO,聚乙烯醇(PV A),去离子水。

四.实验步骤
1. 架好带有冷凝管、温度计、三口烧瓶的搅拌装置,如图1-1所示;
2. 分别将0.45g BPO和24mL苯乙烯加入100mL锥形瓶中,轻轻摇动至溶解后加入500ml三口烧瓶中;
3. 再将11-12 mL 0.3% PVA溶液和200mL去离子水冲洗锥形瓶与量筒后加入500mL三口烧瓶中开始搅拌和加热;
4. 在半小时内,将温度慢慢加热至85-90℃,并保持此温度聚合反应2小时后,用吸管吸少量反应液于含冷水的表面皿中观察,若聚合物变硬可结束反应;
5. 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分离,反覆水洗后,在50℃下温风干燥后,称重。

1
2
4
3
图1-1 通用聚合装置图
1-搅拌器;2-球形冷凝管;3-500mL三口烧瓶;4-温度计
五.注意事项
1. 除苯乙烯外,其他可进行悬浮聚合的单体,还有氯乙烯(vinyl chloride),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醋酸乙烯酯(VAc)等;
2. 搅拌太激烈时,易生成砂粒状聚合体;搅拌太慢时,易生成结块,附着在反应器内壁或搅拌棒上;
3. PVA难溶于水,必须待PVA完全溶解后,才可以开始加热;
4. 称量BPO采用塑料匙或竹匙,避免使用金属匙;
5. 是否能获得均匀的珍珠状聚合物与搅拌速度的确定有密切的关系。

聚合过程中,不宜随意改变搅拌速度
六. 实验记录
1. 实验数据记录:
苯乙烯单体体积: 24ml 水的用量: 200ml 过氧化二苯甲酰质量: 0.45g 聚乙烯醇量: 3.4ml 1%的PVA 聚合时间: 2h50min 聚合温度: 89℃
聚合物质量:19.40g 产率:91%
2. 实验过程记录:
3:04 开始加热,溶液呈现无色透明
-3:28 加热到89℃,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乳白色浑浊
-5:47 恒速恒温加热,溶液乳白色逐渐加深,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滴加到凉水中,出现分散的白色圆形球珠,但是很软
5:57 再次检测,发现聚乙烯球变硬了些,但是依然不够
6:10 发现聚乙烯球变硬,移去水浴锅,冷却后进行抽滤,洗涤,最后烘干
3. 讨论与问题
(1)影响颗粒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a、搅拌速度,速度要合适,慢了容易成块,过快则易于成沙
b、分散剂的量要足够,不然容易团聚
(2)搅拌速度的大小和变化,对历经的影响如何?
答:搅拌的速度要足够的大,速度大才能让聚合物分布均匀,避免团聚现象中途不能改变搅拌速度。

因为速度的改变会让聚合的快慢,从而聚合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导致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