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质量测评6《人口的变化》附答案解析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练习:人口增长模式、人口问题含详解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练习:人口增长模式、人口问题含详解一、选择题(一)读图,完成下题。
***、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答案 D解析根据该省人口数量的增长变化图可知,该省人口增长由快变慢,故其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应是由高逐渐降低,且1990年至2000年降低较快。
(二)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
下图为我国分年龄组劳动参与率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第1--3题。
1.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年龄增长,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B.随着年龄增长,劳动参与率呈上升趋势C.我国经济活动人口的主体集中在20~49岁D.15~19岁人口劳动参与率逐年呈上升趋势2.我国为应对劳动参与率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可能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A.控制人口出生率B.适当延长退休年龄C.提高居民的受教育水平D.取消养老金3.实施“全面二孩”的人口政策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②导致人口增长率持续上升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④改善人口老龄化状况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1.C 2.B 3.D解析第1题,随着年龄增长,劳动参与率先增后降,A、B两项错;20~49岁的劳动参与率最高,说明我国经济活动人口的主体集中在20~49岁,C项正确;15~19岁人口劳动参与率逐年呈下降趋势,D项错。
第2题,在一定时段内,控制人口出生率与提高受教育水平,无法改变我国劳动参与率变化的不利影响,A、C两项错;在当下的情况下,取消养老金是不现实的,D项错;延长退休年龄,可以增加劳动参与率,B项正确。
第3题,从长远影响来看,实施“全面二孩”的人口新政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故①错误、④正确;人口增长率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增长率有关,故②错误;新增人口若干年后可以增加劳动力,从而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故③正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章末综合检测解析版
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章末综合检测[学生用书P317(单独成册)](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郑州质检)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统计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比例达到7%,就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
下图示意我国辽宁省2000-2010年人口总数、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占人口总数比重与少儿人口(0~14岁)占人口总数比重的变化。
读图回答1~2题。
1.下面能反映辽宁省人口老少比(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比值)特征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2.该时期,辽宁省( )A.少儿人口增多B.劳动人口(15~64岁)比重降低C.人口老龄化程度减轻D.养老保险压力增大解析:第1题,由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比值=老年人口比重/少儿人口比重×100%可知,图中2009年辽宁省老年人口比重等于少儿人口比重,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比值=100%;2000-2008年老年人口比重逐渐上升、少儿人口比重逐渐下降,意味着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比值逐渐上升; 2010年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比值有所下降。
对比四个选项,①④为单一变化趋势,明显错误,②的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比值为100%出现在2008年,不符合实际情况。
第2题,某一年的少儿总人口=人口总数×少儿人口比重,通过读图获取相关数据,可计算出2000年辽宁省少儿人口总数超过700万,2010年约有500万,少儿人口减少;劳动人口比重=100%-少儿人口比重-老年人口比重,通过读图获取相关数据,可计算出2000年和2010年劳动人口比重,可知劳动人口比重上升;图中老年人口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加剧,这一趋势必然使养老保险压力增大。
答案:1.C 2.D(2019·天星大联考)年龄别生育率是按育龄妇女的年龄别计算的生育率,通常以年为单位,定义为在一年中每千名某一年龄或年龄组妇女生育的孩子数。
2020届高考人教版本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考试测试卷
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4小题)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
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
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
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据此完成。
1.“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 A . 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 .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C . 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D . 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低生育率陷阱是指生育率一旦下降到一定水平(总和生育率为1.5,即每个妇女生育1.5个孩子)以下,由于价值观的转变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生育率会继续不断下降,很难甚至不可能逆转。
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出生人口和生育率统计图”。
完成下列各题。
2.我国的生育率现状将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有( ) A . 社会抚养压力减轻 B . 带动养老产业的发展C .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D . 就业压力增大3.下图是“我国某省自1949年以来的人口自然增长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对图中人口自然增长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Ⅲ阶段人口数量大于Ⅲ阶段人口数量B . Ⅲ阶段人口数量持续下降C . Ⅲ阶段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口老龄化D . 各阶段均出现劳动力不足现象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回答下列各题。
4.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 . 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C . 从人口移动距离上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D . 从人口受教育程度上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下列各题。
5.关于外来常住人口的迁入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对城市发展影响不大B . 外来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大大提升了上海就业队伍的整体水平C . 外来常住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是实现“健康城市”模式的主要方式D . 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增长变化情况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全面二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实行,这是我国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新课标人教版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七章大单元通关检测含解析
新课标人教版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十一章大单元通关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是我国实施全面二孩人口政策后,2016、2017年新出生婴儿数量基本情况。
读图,回答1~3题:1.上图反映2017年较2016年相比新生儿( )A.总量增加出生率上升B.总量减少出生率下降C.总量减少出生率上升D.总量增加出生率下降2.影响一孩新生儿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婚育年龄推迟②养育子女成本提高③家庭收入上升④年龄结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图中数据反映出( )A.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生育率上升B.人口年龄结构越来越优化C.人口变化受政策影响强于社会经济D.政策影响下堆积生育已释放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
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统计图。
读图,回答4~5题:4.2015~2050年人口老龄化程度最显著的国家是( )A.甲国B.乙国C.丙国D.丁国5.以上四国中( )A.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一定是甲国B.乙国可接纳海外移民,减缓年龄中位数上升C.计划生育是丙国年龄中位数偏小的原因D.丁国现在人口增长速度缓慢解析:4.A 5.D 第4题,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2014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开发度为46%,已超过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市,“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将“人口天花板”设定为2 500万。
下图为2001~2017年上海市人口变化图。
读图,回答6~7题:6.影响上海市人口“天花板”的主要因素是( )A.淡水资源B.矿产资源C.土地资源D.生物资源7.上海市( )A.户籍人口基本保持稳定B.常住外来人口增长率先增后减C.常住人口持续快速增加D.2017年常住外来人口约占15%一个城市的总人口包括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下图是上海市2005~2016年总人口、外来人口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人口的变化(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人口的变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人类健康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图,回答1~2题。
1.从A阶段到C阶段的演变体现出( )A.婴幼儿死亡率上升,健康水平提高B.青壮年死亡率降低,健康水平下降C.总人口死亡率上升,健康水平下降D.总人口死亡率降低,健康水平提高解析:选D 从A阶段到C阶段人口的存活率上升,死亡率下降,说明健康水平在提高。
2.引起B阶段到C阶段老年人口死亡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 A.老龄人口比重增大,老年人口死亡率上升B.人类医疗水平提高,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C.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口死亡率上升D.流动人口增加,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解析:选B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B阶段到C阶段老年人口死亡率在下降,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医疗水平的提高有关。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读某发达国家1950年、2010年和2070年(预计)人口年龄结构图。
完成3~4题。
3.图中信息反映了( )A.2010年人口负担系数最低B.1950~2010年少儿负担系数上升C.2010年老年负担系数最高D.2010~2070年少儿负担系数下降解析:选A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读图,2010年15~64岁所占比重最大,说明2010年人口负担系数最低,A对;1950年少儿负担系数是8×38%/8×60%,2010年少儿负担系数是12×18%/12×61%,相比1950年,2010年少儿负担系数下降,B错;207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最大,老年负担系数最高,C错;2070年少儿负担系数是9×17%/9×50%,2010年少儿负担系数是12×18%/12×61%。
2010~2070年少儿负担系数上升,D错。
故选A。
【人教版】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质量测评6《人口的变化》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质量测评6《人口的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江苏苏州高三期中)下图为某市2011~2015年户籍人口变化统计图。
图中含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老年人口比重数据。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最可能代表( )A.出生率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D.老年人口比重2.若不考虑人口迁移情况,该市( )A.2012年后人口总量先增加后减少B.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C.目前社会和家庭养老负担较重 D.环境人口容量受政策影响逐渐增大(2019·西安八校联考)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人口迁入率与迁出率的差值。
下图示意2017年我国部分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
据此完成3~4题。
3.人口数量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 )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④地区4.人口增长类型与③地区相似的国家可能是( )A.美国 B.印度 C.德国 D.中国(2019·山东济宁期中)榨菜、方便面、火腿肠是流动人口最为常见的消费品。
下图为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数据。
据此回答5~6题。
5.该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能说明2011年后( )A.西南地区人口迁出加快B.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C.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加快D.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出明显6.该数据反映出的人口流动的积极意义有( )①缓解西南地区土地压力②促进华南地区产业升级③缓解华南地区劳动力不足④缓解西南地区人口老龄化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019·吉林省吉林市模拟)“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7.以下四国中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8.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惠民政策 B.家庭原因C.自然空巢 D.个人原因(2019·安徽马鞍山高三期末)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2000~2015年年均人口增减量变化情况表。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单元《人口的变化》精练卷及答案解析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单元《人口的变化》精练卷第Ⅰ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某城市2000~2013年人口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最少的是 A .2003年B .2006年C .2009年D .2012年2.该城市人口变动将导致 A .老龄化的进程延缓 B .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减轻 C .平均预期寿命缩短D .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单一“棒棒”是指以竹棒和绳索为劳动工具,在城市爬坡上坎、流动揽活,专门为市民日常生活、商业活动提供零星搬运劳务服务的打工农民。
“棒棒”群体的工作形式不同于其他的打工族,更不同于城市工矿企业的工人。
他们主要活动于街头、菜市场、汽车站、码头、家电商场等,承担了城市人不愿意干的以苦、脏、累、险为特征的工作。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棒棒军”最可能出现的城市是() A .深圳B .成都C .兰州D .重庆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4.“棒棒军”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流行起来,其原因可能是()①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②城乡收入差距③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高④农村生态环境变差⑤农村人地矛盾尖锐⑥独特的地形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棒棒军”正逐步走向消失,其可能原因是①国家户籍制度改革②工作环境差,收入少③交通、运输方式的改进④装卸、运输机械化⑤城市生活成本高⑥劳动力不足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婚姻贫困”是我国在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2400万,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
据此完成下题。
6.我国“婚姻贫困”的原因不包括 ( )A.生育率较低B.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C.年龄结构失衡D.“养儿防老”的思想7.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 ( )A.城乡人口流动B.适度调整生育政策C.严控城市人口增长D.加强胎儿性别选择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
2020届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之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附答案详解)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专题训练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国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2.该国可能()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②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最高C.③阶段人口数量达到最高值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最高3.与中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最为接近的是()A.①B.②C.③D.④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据此回答4~6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指环境人口容量B.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C.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成反比D.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5.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应()①超出本地区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③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④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2016年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达1 404.35万人,人口密度约为1 889人/平方千米。
广州人口稠密的原因主要有()①自然条件优越②矿产资源丰富③经济发达④交通便利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019·广东百校联考)人口负担系数=非劳动年龄人口数÷劳动年龄人口数×100%,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5~64岁的人口。
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的时期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
下图为1950~2050年中国与日本的人口负担系数比较图(含预测)。
读图,完成7~8题。
7.图示中国的人口负担系数()A.1950年最小B.1990年后降速加快C.2000年后低于日本D.2010年后增速最快8.与日本相比,中国当前()A.劳动力资源较贫乏B.非劳动年龄人口数较少C.老年人口抚养负担较重D.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快(2018·河南安阳二模)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是四川省的三个传统农区。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选考)一轮复习强化训练: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选考)一轮复习强化训练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A.甲→乙→丁→丙B.丙→乙→丁→甲C.甲→乙→丙→丁D.丙→乙→甲→丁2.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有(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国内移民③人口政策的实施④资源十分匮乏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解析:第1题,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首先转变的是死亡率(降低),继而是出生率(降低)。
第2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的结果,故①正确;人口政策通过鼓励和限制人口出生率,也会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故③正确。
国内移民对一个国家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没有影响;资源多少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
答案:1.D 2.B某国2018年新生人口约98.1万人,占总人口的0.78%,这意味着每34秒有一人出生,每23秒有一人死亡。
65岁及以上人口约3 417万人,据此完成3~5题。
3.该国可能是( )A.尼日利亚B.美国C.日本D.印度4.有关该国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快,少儿人口比重在40%以上B.人口缓慢增长,老年人口比重可达14%C.人口增长较快,劳动力资源丰富D.人口负增长,老年人口比重达20%以上5.下列措施能缓解该国人口现象带来的问题的是( )①鼓励生育②产业升级③提高外来移民的准入门槛④加大对抚养儿童的支持力度⑤国际劳务输出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④⑤ D.②④⑤3.C 4.D 5.A 解析第3题,由“新生人口约98.1万人,占总人口的0.78%”可计算出该国人口约为1.26亿人,“每34秒有一人出生,每23秒有一人死亡”,说明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出现负增长,为发达国家,则最有可能是日本。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变化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改变专题练习题(含答案)人口变动可分为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
以下是人口的改变专题练习题,请考生刚好练习。
例1 依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以前,中国人口始终保持在一亿之内,一般在7000万以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亿,出现了清朝时期的人口高峰。
材料二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番薯、玉米,中国人多食粮食少食肉的生活习惯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
(1)乾隆年间的中国能否养活今日的13亿人口?为什么?(2)中国人若是有少食粮食多食肉的生活习惯,则乾隆年间的3亿人口数将会怎么改变?(3)总结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解析】本题以历史材料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和在历史事务中的体现。
乾隆年间虽然出现了人口的高峰,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现在低许多,所以其并不能养活现在生产力水平下能养活的13亿人口,这是因为环境人口容量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如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开放程度、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同等。
【答案】 (1)不能;资源种类和数量少(粮食产量低),科技水平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对外开放程度低,国外资源流入少等。
(2)人口数量削减。
(3)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开放程度、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同等。
针对训练1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的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头下半期人口流向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省区是()A.云南B.广东C.广西D.福建(2)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主要缘由是()A.矿产丰富,经济发达B.耕地面积广袤,水资源丰富C.资源丰富,消费水平低D.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3)引起图中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缘由是()A.人口分布的差异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自然环境的差异D.消费水平的差异解析第(1)题,广东经济发达,是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省区之一;从图中又可以看出,该省区的人口承载水平较低,这说明该省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几个省区中最大的。
山东人教版2020届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规范演练含解析97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选择题(2018·全国考前猜题卷)下图为1999—2014年部分国家迁入韩国人口统计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中国和越南迁入韩国人口在2002年以后迅速增长,主要是由于( )A.中国和越南与韩国的距离比较近B.韩国经济发展快,对中国和越南吸引力不断增强C.中国和越南与韩国文化氛围接近D.中国和越南剩余劳动力多,向国外转移压力增大2.大量人口迁入韩国会( )A.导致韩国人口容量上升B.促进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C.大幅度提升韩国城市化水平D.促进韩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解析:第1题,日本和菲律宾都比越南近,越南与韩国的距离比较近不是主要原因,A 错误;韩国经济发展快,比中国和越南收入高,对中国和越南吸引力不断增强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B对;经济是主要原因,文化不是影响的主要因素,C错误;随着两国经济发展,2002年以后中国和越南就业压力有所缓解,D错误。
第2题,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科技、开放程度等因素影响,大量普通人口迁入韩国不会影响韩国人口容量,A错误;低收入人口增多,人均收入水平下降,B错误;迁入人口不一定都到城市,不一定大幅度提升韩国城市化水平,C错误;迁入人口加强与迁出国之间的文化交流,D对。
答案:1.B 2.D(2019·广州模拟)人们在选择工作及居住地时多受就业机会、治安、文化生活及自然环境等所影响。
图1是针对美国大学生的居住及工作地选择,抽样调查结果所绘制的“偏好指数”空间分布图。
图2为g区人口年龄结构图。
读图,完成第3题。
图1图23.学生探究了影响各地“偏好指数”及g城人口结构的原因,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偏好指数”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冬季气候干冷及就业机会不多B.g区风光明媚,观光休憩设施完善,吸引大量老年人口迁入C.年轻人对K区域比较偏爱的原因的是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D.b地“偏好指数”高主要受惠于信息业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与聚集解析:读图分析可知,甲地为美国的中央大平原,该地区的地势与纬度偏高,冬季气候寒冷,是美国重要的农业带,地广人稀,距离城市较远,因此“偏好指数”偏低,A错误;g 城市位于低纬度地区,气候条件较好,从而吸引大量老年人口迁入,B错误;K地位于美国的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工业发达,是美国的年轻人对K区域比较偏爱的原因,C正确。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合理容量(练)(含解析)
6.1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合理容量1.(广东省深圳市2018-2019学年期末)下图为“2010-2017年深圳市与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图”。
关于深圳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及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增长率增速快,主要是受传统观念影响B.自然增长率增速快,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高C.自然增长率高。
主要是受二孩政策影响D.自然增长率高,是因为年轻人口比重大【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图中深圳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高于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其主要的原因是深圳经济发达,吸引大量的青壮年人口迁入,年轻人口比重大,育龄人口比重大,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故D正确。
改革开放前,深圳仅为一个小渔村,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年轻国际大都市,因此传统观念对人口自然增长影响小;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然增长率一般增速慢;实际情况表明,二孩政策对自然增长率影响不大。
故A、B、C错误。
(云南省昆明市2018-2019学年期末)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2.图示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值约为()A.15%B.27%C.33%D.43%3.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变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出生率开始下降B.人口增速持续减慢C.人口规模波动大D.人口规模持续增加4.针对图示人口变化趋势,当前我国应()A.加快养老设施建设B.取消计划生育政策C.加快房地产的开发D.限制劳动力的流动【答案】2.C 3.D 4.A【解析】2.根据题干,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故最高值应为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差值最大的时期。
据图分析,该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值应处在1962年左右,出生率约为43‰,死亡率约为10‰,此时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33‰,正确答案选C。
3.根据图标资料,出生率在1953年后、1962年后均有波动下降,而非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下降,A错;20世纪80年代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是持续下降而是波动下降,B 错;20世纪80年代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波动较小,说明人口规模波动小,C排除;20世纪80年代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依旧呈正值,说明人口规模在持续增长,D对。
2020届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之人口的空间变化(附答案详解)
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十三五”时期,我国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线地区聚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继续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流动农民工比重明显增加,未来一二十年,我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下图为我国流动人口分布区域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与2013年相比,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A.东部对流动人口已失去吸引力B.西部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在增加C.中部和东北的人口数量在减少D.西部人口的人口数量大幅增加2.“十三五”期间()A.中、西部地区省内流动人口将成为主流B.跨省流动人口数量仍然庞大C.交通便利是吸引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D.超大、特大城市的数量将减少我国人社部表示:将适时出台渐进性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下图为我国2012~2017年人口增量变化情况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示反映出当前我国人口()A.处在高速增长的阶段B.总数超过人口警戒线C.15~59岁人口比重降低D.总数呈现明显下降趋势4.我国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A.缓解人口老龄化B.增加青壮年人口C.推进养老产业发展D.降低社会养老负担下图为2000~2010年俄罗斯人口动态图。
读图完成5~6题。
5.2000~2010年,俄罗斯各地区中总人口增长数量较多的两个地区是() A.中央联邦区和南部联邦区B.西北联邦区和远东联邦区C.乌拉尔联邦区和南部联邦区D.西伯利亚联邦区和乌拉尔联邦区6.导致俄罗斯远东联邦区人口总体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B.人口的净迁入率上升C.人口的净迁出率上升D.人口出生率下降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
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
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
随着“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卷(六)人口与环境 新人教版
单元测试卷(六)人口与环境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2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2017·衡阳县三中模拟)下图为山东省1953~2010年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图中曲线越接近绝对均衡线说明人口分布越均衡。
据此,回答1~2题。
1.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状况是( C )A.趋于均衡B.极度集中C.不均衡趋势加强D.60%土地集中80%人口2.引起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 D )A.环境 B.气候C.资源 D.经济第1题,根据题干“图中曲线越接近绝对均衡说明人口分布越均衡”,结合图例的年份,1953年以来,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离绝对均衡线越来越远,说明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不均衡趋势加强。
60%土地集中40%人口,不是极度集中。
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山东省人口分布不均衡趋势加强,主要是由于山东省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导致人口分布发生变化。
气候和资源随着年份变化小,环境目前对人口分布影响较弱,不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2017·徐州模拟)2017年1月30日,第28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正式拉开帷幕,其主题是“通过投资青年利用人口红利”。
会议指出:非洲有2亿多15~24岁的青少年,到2025年,非洲青年人口将占世界青年人口的四分之一。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据此,完成3~4题。
3.非洲目前( B )A.劳动力丰富,环境压力较小B.人口负担较小,经济发展加快C.出生率较低,教育投资加大D.就业压力较小,人口迁移明显4.为了通过投资青年、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当地政府应( D )A.加大矿产资源的开采力度和销售数量B.加快廉价劳动力在非洲南部的流动速度C.积极引导更多的青年无偿投入到环境保护当中D.积极组织培训,提高劳动力素养并适度发展高科技工业第3题,非洲目前劳动力丰富,对自然资源等需求量大,环境压力较大;劳动人口多,人口负担小,有利于创造较多的社会财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非洲经济相对落后,人口出生率较高;劳动力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就业压力较大。
2020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第七章人口的变化(含答案解析)
2020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第七章人口的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2018湖北荆州一模)生育旺盛年龄一般为20~34岁。
下图为某国2018年生育旺盛年龄人口数量与不同年龄段(每5岁为一个年龄段)人口数量的比值变化曲线。
读图,完成1~2题。
1.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最可能是()A.原始型B.传统型C.过渡型D.现代型2.若图中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为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适宜措施是()A.合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B.鼓励生育,接纳移民C.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D.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答案1.D 2.C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该国老龄化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模式,为现代型。
第2题,由图可以看出,该国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人口增长缓慢,排除A项。
该国是发展中国家,鼓励生育,接纳移民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排除B项。
该国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口比例大,劳动力不足,不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排除D项。
(2018江西赣州上学期期末)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相比,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如下表所示。
读表,完成3~5题。
0~14岁比重15~64岁比重65岁以上比重全国-6.29% 4.38% 1.91%甲省区-7.28% 6.58%0.7%(注: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3.根据该数据可以反映出我国()A.人口增长加快B.出生率低于死亡率C.已进入老龄化社会D.劳动力仍较充足4.甲省()A.人口进入零增长B.老龄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C.有大量人口外出打工D.抚养比上升5.甲省区最可能是()A.贵州B.广东C.甘肃D.四川答案3.D 4.B 5.B解析第3题,表中数据反映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出生率下降(0~14岁比重下降)、15~64岁(主要劳动力)比重上升、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训练: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合理容量(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训练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一、选择题20~39岁年龄段劳动力数量和比重的变化往往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读下图,广东和长三角的GDP、20~39岁人口占全国比例图,回答1~2题。
1.结合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长三角的20~39岁劳动力数量低于广东B.长三角的20~39岁劳动力占全国比例提高幅度低于广东C.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个地区每年外来人口在逐年增加D.从户籍人口上看未来的20年长三角的经济活力高于广东解析:选B 读图可知,长三角20~39岁常住人口比例高于广东,说明劳动力数量比广东多,A错。
长三角的20~39岁常住人口比例变化较小,而广东变化大,说明长三角的20~39岁劳动力占全国比例提高幅度低于广东,B对。
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的差值为外来人口的变化,读图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个地区每年外来人口先增加后减少,C错。
从户籍人口上看未来的20年长三角的20~39岁的比例小于广东,经济活力低于广东,D错。
故选B。
2、结合图中信息,长三角地区今后面临的问题或应采取的措施有( )A.鼓励适龄人口积极生育B.放宽条件大量吸引外地人C.儿童抚养成为主要社会负担D.加强城市建设交通环保先行解析:选A 读图可知,长三角地区20~39岁的户籍人口比例降低,说明劳动力人口短缺,社会负担重,应当采取鼓励生育政策,A对。
大量吸引外来人口,会给长三角带来很多环境问题,B错。
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抚养负担重,C错。
长三角的人口问题为人口老龄化,加强城市建设交通环保先行不能缓解人口问题,D错。
故选A。
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是指某个地区在某个时期的人口增长率与同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反映该地区经济每增长1%所带来的人口规模变化幅度,常用于衡量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人口相应增长0.1%为协调)。
下面的左图为京津冀地区2000~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变化图,右图为京津冀地区各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图。
2020版高考地理(人教版)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章末综合检测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含解析
章末综合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80分)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2019·武汉调研)国际通用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
下图示意1953-2015年安徽省老年人口变化情况。
据此回答1~2题。
1.安徽省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大致在()A.1982年B.1990年C.1998年D.2010年2.应对安徽省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要措施有()①完善、繁荣养老市场②提升养老服务质量③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④推进城市化和人口流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安徽省1995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小于7%,2000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大于7%,故该省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1995-2000年。
故C正确。
第2题,应对老龄化,一方面要从加强养老服务方面入手,另一方面要从增加年轻人口方面入手;由选项可知①②③符合。
推进城市化和人口流动不能增加年轻人口数量,也不能加强养老服务。
故A正确。
答案:1.C 2.A(2019·安阳模拟)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是四川省的三个传统农区。
下表示意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以下简称“三县”)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情况(2014年)。
据此回答3~5题。
类别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45岁58.5% 23.2%45~60岁25.2% 43.6%>60岁16.3% 33.2%3.三县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的形成原因是()A.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劳动力投入量大B.计划生育政策下人口出生率低,增长缓慢C.生活、医疗条件改善,人均寿命延长D.城市化水平空间差异大,人口迁移率高4.三县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带来的影响是()A.土地流转加快,家庭土地流转比例降低B.加快了农村家庭由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变C.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决策的科学性D.农村家庭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日益增强5.针对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现状,三县应()A.全面放开农村生育政策,增加劳动力供应B.构建农业生产全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C.实施大规模休耕养田制度D.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解析:第3题,表中数据显示:农村人口45岁以下占58.5%,45岁及以上占41.5%,但农业劳动力中45岁以下人口的比重仅为23.2%,45岁及以上人口占76.8%;说明有相当多的农村青壮年没有在农村务工,可能迁移到城市务工了。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合理容量考纲点击: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3.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人口的自然增长教材回顾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1)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2)增长状况①时间差异a.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极其缓慢。
b.农业革命后:人口增长较快。
c.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②空间差异⎩⎪⎨⎪⎧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
发展中国家:因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
(3)增长主因: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分析人口增长变化从认识三个指标开始①甲曲线代表人口出生率,乙曲线代表人口死亡率,丙区域跨度代表人口自然增长率。
②甲、乙两指标中,先出现下降的是乙。
③甲、乙两指标数值差距越大,说明人口自然增长越快。
④甲曲线数值大于乙曲线数值,则人口数量呈正增长。
(2)从人口指标特点判断人口增长模式①Ⅰ阶段:甲高、乙高、丙低,为原始型;②Ⅱ阶段:甲高、乙低、丙高,为传统型;③Ⅲ阶段:甲低、乙低、丙低,为现代型。
(3)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转变: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4)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①目前发达国家为现代型。
②发展中国家经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③我国为现代型。
要点一人口增长及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师生共研要点)1.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特征利弊原始型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自然增长率低,且波动较大出生率高,能满足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死亡率高,有时容易出现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经济发展传统型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裕,促进经济发展加大对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导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贫困加剧等,进而引发各种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现代型少年儿童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压力减小,就业机会较多,利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和兵源短缺,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口生活困难和生活孤单等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人教版】202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冲关:第六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测控导航考点题号人口增长1、5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问题2、6、7、8、9、12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3、4、10、11、13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2017·山西运城期末)人口机械增长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量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
下图为2006~2014年(预测值)我国东部某省(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
读图,回答1~2题:1、图示时期该地人口总数持续增长的年份是( )A、2006~2008年B、2006~2010年C、2006~2012年D、2006~2014年2、十八届五中全会后我国实行了“全面二孩”的生育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首先显现的效益是( )A、环境承载力提高B、“用工荒”的缓解C、老龄人口的减少D、消费动力的增强【解析】1、C 2、D 第1题,一个地区的人口变化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人口的自然增长,一个是机械增长,两者之和决定该地人口增长还是减少,读图可以看出该省(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之和在2012年以前为正值,2012年之后为负值,所以该地人口总数持续增长的年份是2006~2012年。
第2题,“全面二孩”是指所有夫妇,无论城乡、区域、民族等,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首先显现的效益是消费动力的增强,所以D正确。
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
如图为一些国家或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占比图。
读图,回答3~4题:3、导致巴西、俄罗斯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国土面积C、土壤肥力D、水资源数量4、下列不能有效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是( )A、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B、草地开垦C、保护野生动植物D、防治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解析】3、A 4、B 第3题,读图分析可知,虽然巴西比俄罗斯的土地面积小,但生态承载力大,主要是因为巴西地处热带,水热充足,生物生长范围广;俄罗斯以温带、亚寒带气候为主,寒带面积广,所以形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质量测评6《人口的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江苏苏州高三期中)下图为某市2011~2015年户籍人口变化统计图。
图中含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老年人口比重数据。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最可能代表()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老年人口比重2.若不考虑人口迁移情况,该市()A.2012年后人口总量先增加后减少B.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C.目前社会和家庭养老负担较重D.环境人口容量受政策影响逐渐增大(2019·西安八校联考)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人口迁入率与迁出率的差值。
下图示意2017年我国部分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
据此完成3~4题。
3.人口数量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④地区4.人口增长类型与③地区相似的国家可能是()A.美国B.印度C.德国D.中国(2019·山东济宁期中)榨菜、方便面、火腿肠是流动人口最为常见的消费品。
下图为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数据。
据此回答5~6题。
5.该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能说明2011年后()A.西南地区人口迁出加快B.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C.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加快D.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出明显6.该数据反映出的人口流动的积极意义有()①缓解西南地区土地压力②促进华南地区产业升级③缓解华南地区劳动力不足④缓解西南地区人口老龄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19·吉林省吉林市模拟)“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7.以下四国中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A.甲B.乙C.丙D.丁8.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惠民政策B.家庭原因C.自然空巢D.个人原因(2019·安徽马鞍山高三期末)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2000~2015年年均人口增减量变化情况表。
读表完成9~11题。
城市重庆武汉长沙上海甲苏州2000~2010年年均人口增减量(万人)-20.5817.39.0562.818.2135.42010~2015年年均人口增减量(万人)44.3916.457.822.74 6.339.表中各城市()A.重庆人口数量不断增加B.长沙人口数量先减后增C.上海人口数量先增后减D.苏州人口数量增速减慢10.上海和苏州年均人口增减量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B.产业升级和转移C.城市居住用地紧张D.城市环境质量变差11.根据表中所呈现出的规律判断,甲城市最有可能是()A.杭州B.株洲C.拉萨D.贵阳二、非选择题(共46分)1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2分)总和生育率(TFR),即一个妇女一生生育的孩子数。
一般来讲,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才能保持人口数量相对稳定。
国际经验显示,当一个国家的总和生育率降至1.5以下之后,都没能再回到2.1的人口更替水平。
据推算,2015年我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1.047。
(1)读图1,描述我国总人口数量和儿童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变化情况。
(6分)(2)读图2,与埃及金字塔的形状相比,2015年我国人口金字塔有些“名不副实”。
请描述该人口金字塔的形状特点,并说明形状发生改变的原因。
(8分)(3)“据推算,2015年我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1.047。
”这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说出为解决这些后果应采取的措施(不低于2条)。
(8分)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24分)根据联合国的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P)在7%以上为老龄型人口。
P可分为以下几种阶段类型:当P<7%时为成长型(G);当7%≤P≤10%时为老年型初期(A1);当10%<P≤14%时为老年型中期(A2);当14%<P≤16%时为老年型后期(A3);当P>16%时为超老年型阶段(S)。
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对老年人口的区域分布产生一定影响。
截至2015年,江苏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13.99%,居全国之首,已步入老年型中期阶段。
但各地情况有所差异,全省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是南通市,其素来都有“世界长寿之都”的美誉。
下图示意2000~2010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
(1)指出苏北老龄型人口类型的变化。
(6分)(2)以南通为例,分析大气环境对苏中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6分)(3)分析苏南社会、经济发展对江苏老年人口空间分布产生的影响。
(8分)(4)面对当前老龄化社会可能带来的“养老问题”,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建议。
(4分)解析【人教版】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质量测评6《人口的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江苏苏州高三期中)下图为某市2011~2015年户籍人口变化统计图。
图中含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老年人口比重数据。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最可能代表()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老年人口比重2.若不考虑人口迁移情况,该市()A.2012年后人口总量先增加后减少B.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C.目前社会和家庭养老负担较重D.环境人口容量受政策影响逐渐增大解析:1.B 2.C[第1题,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为自然增长率,观察图可知,乙和甲的差值为丁,丁一直为负值,因此丁应代表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一直为负值,说明死亡率大于出生率,因此甲应代表死亡率,乙应代表出生率。
第2题,若不考虑人口迁移情况,该市自然增长率一直为负值,说明人口总量一直在减少,A错;该市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均降低,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B错;由上题判断可知,该市人口呈负增长,且老年人口比重(丙)总体呈上升趋势,人口老龄化严重,目前社会和家庭养老负担应较重,C对。
从图中无法判断环境人口容量与政策的关系,D错。
](2019·西安八校联考)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人口迁入率与迁出率的差值。
下图示意2017年我国部分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
据此完成3~4题。
3.人口数量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④地区4.人口增长类型与③地区相似的国家可能是()A.美国B.印度C.德国D.中国解析:3.D 4.C[第3题,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读图可知,图中④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净迁移率之和接近22‰。
人口数量增长最多,变化幅度最大,故选D。
第4题,图中③地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更低,为负值,人口净迁移率较高,结合选项判断,最有可能是德国。
故选C。
](2019·山东济宁期中)榨菜、方便面、火腿肠是流动人口最为常见的消费品。
下图为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数据。
据此回答5~6题。
5.该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能说明2011年后()A.西南地区人口迁出加快B.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C.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加快D.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出明显6.该数据反映出的人口流动的积极意义有()①缓解西南地区土地压力②促进华南地区产业升级③缓解华南地区劳动力不足④缓解西南地区人口老龄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5.B 6.C[第5题,结合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数据可知,2011年后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迁出变慢,故A项错误,B项正确;2011年后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变慢,但仍以净迁入为主,故C、D项错误。
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西南地区迁出人口减少,人口回流明显,不利于缓解土地压力,①项错误;华南地区由于人口净迁入变慢,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因此会加快产业升级,②项正确,③项错误;西南地区青壮年人口回流会减轻该地区的人口老龄化,④项正确。
](2019·吉林省吉林市模拟)“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7.以下四国中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A.甲B.乙C.丙D.丁8.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惠民政策B.家庭原因C.自然空巢D.个人原因解析:7.D8.A[第7题,“空巢老人”是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深,出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图中丁国老年人口比重最大,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
第8题,由于近年农村惠民政策不断出台,政策宽松,农民工地位和数量明显提升,且工薪较高,不愿返乡,造成“空巢老人”的严重现象。
](2019·安徽马鞍山高三期末)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2000~2015年年均人口增减量变化情况表。
读表完成9~11题。
城市重庆武汉长沙上海甲苏州2000~2010-20.5817.39.0562.818.2135.4年年均人口增减量(万人)2010~201544.3916.457.822.74 6.33年年均人口增减量(万人)9.表中各城市()A.重庆人口数量不断增加B.长沙人口数量先减后增C.上海人口数量先增后减D.苏州人口数量增速减慢10.上海和苏州年均人口增减量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B.产业升级和转移C.城市居住用地紧张D.城市环境质量变差11.根据表中所呈现出的规律判断,甲城市最有可能是()A.杭州B.株洲C.拉萨D.贵阳解析:9.D10.B11.A[第9题,读表格数据可知,重庆在2000~2010年人口数量减少,2010~2015年人口数量增加,A错;长沙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B错;上海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C错;苏州的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但是2000~2010年人口数量增速快,2010~2015年人口数量增速慢。
第10题,上海和苏州属于经济发达的城市,随着传统制造业生产成本的提高,两个城市产业升级和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就业机会减少,人口迁入数量减少,从而导致两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增速减缓。
第11题,读表分析可知,甲城市与上海、苏州人口增加趋势相似,由于产业的升级,人口数量增速减缓,属于经济发达的城市,最有可能是杭州。
]二、非选择题(共46分)1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2分)总和生育率(TFR),即一个妇女一生生育的孩子数。
一般来讲,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才能保持人口数量相对稳定。
国际经验显示,当一个国家的总和生育率降至1.5以下之后,都没能再回到2.1的人口更替水平。
据推算,2015年我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1.047。
(1)读图1,描述我国总人口数量和儿童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变化情况。